一、山东胜利发电厂双进双出磨煤机的调试(论文文献综述)
崔方辰,王永杰,毛其东[1](2020)在《直吹式制粉系统给煤机火灾风险分析与处理》文中指出通过分析某电厂直吹式制粉系统给煤机的火灾风险,找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及解决方案,以保证直吹式制粉系统在不同煤质情况下的安全运行,为电厂锅炉制粉系统的安全运行提供参考。
马玉峰,付黎明,崔方辰[2](2016)在《加强直流锅炉运行调整、防止管壁超温》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直流锅炉具有适合变压、投资小、效率高等优点,逐步取代利用汽水密度差作为循环动力的汽包锅炉,成为现代锅炉的主流。直流锅炉无汽包、蓄热小、参数高、管内工质流速大等特点,要求锅炉受热面的炉管管壁更薄、直径更小,这也使直流锅炉热惯性小、管壁热敏感性高,更容易出现热偏差及超温现象;而管壁超温将严重威胁电站的运行安全,轻则影响机组寿命,重则出现炉管爆裂等事故。加强直流炉参数调整、防止管壁超温尤为重要。
李建华[3](2014)在《1025T/h贫煤锅炉改烧烟煤的创新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前言胜利发电厂二期两台300MW机组,锅炉为1025t/h亚临界压力中间再热自然循环锅炉,燃烧设备设计、校核煤种为贫煤,采用双进双出钢球磨正压直吹式制粉系统,燃烧器采用四角布置切向燃烧方式。锅炉共配置四台BBD3754双进双出磨煤机,每一台磨煤机对应一层煤粉喷嘴,自下而上依次为A、B、C、D磨。机组正常运行,A、B、C、D磨均是贫煤或者A、B磨是贫煤,C、D磨
王晓辉[4](2014)在《双进双出磨煤机分离器堵塞的现象、原因及处理》文中研究表明一、概述我厂二期锅炉采用双进双出磨煤机直吹式制粉系统,机组投产几年来总体运行平稳,但部分运行问题逐渐暴露出来,主要体现在锅炉燃烧不稳定,锅炉飞灰含碳量偏高,严重威胁机组安全经济运行,增大了运行人员的劳动强度,制粉系统分离器、送粉管道风压、风速异常,导致机组负荷自动控制无法投入。本文以近两年的观察记录以及设备改进状况为基础分析了制粉系统风压异常的现象、原因及治理措施和建议。1.系统简介:我厂300MW发电机组锅炉采用1025t/h压临界压力中间再热自然循环锅炉,单炉膛四角切向燃烧,每台炉配4台磨煤机,双
丁厚东,石天佐,尹晓天,张乃良[5](2014)在《双进双出球磨制粉系统安全可靠性改进》文中认为针对某热电厂BBD3854型双进双出磨煤机正压直吹式制粉系统存在的减速机损坏频繁、密封风机故障率高、润滑冷却系统不可靠等问题,进行可靠性分析研究,并制定和实施了具体的改进措施,有效地解决了以上问题。
董勇卫,周潇,胡佳,胡建强[6](2013)在《磨煤机CO气体检测仪的应用分析》文中指出介绍了磨煤机CO气体检测仪的测量原理、应用和维护。
石天佐[7](2013)在《对国产BBD双进双出磨煤机和制粉系统可靠性的研究及治理》文中认为胜利发电厂二期2台300MW机组投运1年后,BBD双进双出磨煤机及制粉系统设备故障率逐渐升高,主要原因是磨煤机减速机损坏、密封风机故障率高、润滑冷却系统不可靠等。胜利发电厂工程技术人员通过核算、试验、参考同类型电厂的发行经验等方式,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治理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磨煤机及制粉系统设备可靠性得到了极大提高。
王磊,杨亚飞,刘静宇,李有信,黄电伟[8](2012)在《双进双出磨煤机漏粉及油系统污染原因与防治》文中认为从密封结构上分析了2种国产型双进双出磨煤机煤粉泄漏及油系统污染的原因并给出了防治的方法,提出了改造动静结合面密封的方案。
刘创[9](2011)在《双进双出钢球磨煤机直吹式制粉系统增容改造方法与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由于近年来火电厂动力用煤供应十分紧张,燃煤品质劣化现象严重,严重偏离设计煤种,且燃煤来源十分复杂,频繁波动,导致双进双出钢球磨煤机直吹式制粉系统出力不足、低负荷工况制粉系统运行经济性较差、高负荷时煤粉过粗等问题。鉴于此,本课题以某火力发电厂315MW“W”火焰锅炉双进双出钢球磨煤机直吹式制粉系统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该电厂制粉系统出力及锅炉运行现状提出了几种增容改造方案,并对几种改造方案进行初步的技术经济性比较,最终确定煤粉再循环直吹式制粉系统为最佳改造方案,该方案是将锅炉低负荷运行时,磨煤机磨制的富裕煤粉储存在增设的煤仓中,而在锅炉高负荷时,将煤粉仓中的煤粉通过一次风注入到粗粉分离器顶部或周向位置,以满足锅炉高负荷时的煤粉量要求。改造方案的技术关键有:设备与管道布置,粉仓容量,注粉系统、煤粉注入式粗粉分离器、一次风机压头与容量、磨煤机制粉裕量。通过对煤粉再循环直吹式制粉系统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煤粉再循环直吹式制粉系统改造方案完全可行,通过对磨煤机制粉裕量计算得出,2个新增粉仓总有效容积为1750m3,储粉容量为12251400吨。(2)锅炉BMCR运行24小时,极差煤质工况需补充注粉1176.01742.4吨;中等热值煤质工况需补充注粉600.01166.4吨。当R90=10%且锅炉BMCR运行24小时,设计煤种最小富裕出力远大于1176.01742.4吨,可满足各煤种BMCR工况注粉要求。在最差煤质设计煤质工况下,当4台磨全停时粉仓存煤量可保证锅炉BMCR工况运行69.8小时。在煤粉注入式粗粉分离器的设计与实验研究中,通过数值与物理模拟的方法,对煤粉注入式粗粉分离器原型及加高型结构及其内置三种导流装置对分离器内流场的影响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1)导流装置的结构尺寸对原型结构分离器内的流动阻力影响较大,导流装置迎风圆弧面的弯曲半径过小、过大都会使气流流经分离器时产生较大的阻力损失;(2)适当加高分离器圆柱体直段的高度能有效降低煤粉注入式粗粉分离器内的流动阻力,并且对内部导流装置结构尺寸的变化不很敏感,因而大大降低了导流装置的设计技术要求;(3)在各种运行方式下,煤粉注入式粗粉分离器能在较宽的负荷(流量)及气流压力变化范围内保证上、下两股煤粉气流顺利送入、均匀混合与分配,无煤粉的二次分离与沉积现象。
李华东[10](2011)在《超临界与亚临界机组RB控制策略比较》文中认为超临界机组RB控制策略与亚临界机组既有相同点,也有其独特之处。在亚临界机组较为成熟的RB控制策略的基础上,针对超临界机组的运行特性,对超临界机组RB控制策略进行论述,对以后的RB试验起到借鉴的作用。
二、山东胜利发电厂双进双出磨煤机的调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山东胜利发电厂双进双出磨煤机的调试(论文提纲范文)
(1)直吹式制粉系统给煤机火灾风险分析与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锅炉及给煤机简介 |
2 给煤机火灾风险分析 |
2.1 运行中返粉着火 |
1.2停运后积煤着火 |
3 防止给煤机火灾风险的措施 |
3.1 规章制度 |
3.2 安全操作 |
3.3 安全措施 |
(2)加强直流锅炉运行调整、防止管壁超温(论文提纲范文)
1 锅炉管壁超温的重点部位 |
2 管壁超温对锅炉机组的影响 |
3 直流锅炉管壁超温的根本原因 |
4 造成直流锅炉管壁超温的主要因素 |
4.1 煤粉品质 |
4.2 一次风的影响 |
4.3 二次风的影响 |
4.4 给水的变化 |
4.5 结焦 |
4.6 热负荷的影响 |
5 防止锅炉管壁超温的措施 |
5.1 开机过程中 |
5.2 正常运行中 |
6 结束语 |
(3)1025T/h贫煤锅炉改烧烟煤的创新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一、前言 |
二、更换煤种原因 |
1. 基于煤炭市场的变化, 市场烟煤充足 |
2. 基于锅炉燃烧烟煤时, 飞灰可燃物相对贫煤低, 更经济 |
3. 基于环保压力 |
三、理想效果 |
1. 设计煤种与烟煤技术指标对比分析 |
2. 烟煤对锅炉运行的影响 |
(1) 对锅炉燃烧的影响 |
(2) 对制粉系统的影响 |
3. 经验借鉴 |
五、制定措施 |
1. 潜在风险 |
2. 制定措施 |
六、确认效果 |
(4)双进双出磨煤机分离器堵塞的现象、原因及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一、概述 |
1. 系统简介: |
二、制粉系统风压、风速异常的危害及原因 |
三、制粉系统分离器堵塞的现象 |
回粉管堵塞原因、现象 |
典型现象: |
折向挡板堵塞原因、现象 |
典型现象: |
内锥堵塞的原因、现象 |
典型现象: |
四、引起制粉系统分离器堵塞的原因 |
五、制粉系统分离器堵塞的判定标准及处理措施 |
六、防止制粉系统分离器堵塞的建议和设想 |
(5)双进双出球磨制粉系统安全可靠性改进(论文提纲范文)
1 设备存在的问题 |
2 轴承损坏及输入轴断裂的原因分析 |
2.1.1磨煤机正常运行时所需功率 |
2.1.2问题分析 |
2.2 对减速箱的改进措施 |
3 磨煤机密封风系统存在的问题与改进 |
3.1 磨煤机密封风系统存在的问题 |
3.2 改造方案 |
4 磨煤机冷却水系统存在的问题及改进 |
4.1 磨煤机冷却水系统存在的问题 |
4.2 优化改进方法 |
5 改造后的效果 |
(6)磨煤机CO气体检测仪的应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CO气体的检测方法 |
1.1 电化学法 |
1.2 红外线法 |
1.3 电化学与红外线测量方法对比 |
2 应用情况 |
3 存在问题及对策 |
3.1 红外线法测量过程中其它气体对CO气体的干扰 |
3.2 震动对红外线法测量的影响 |
3.3 环境温度对CO气体测量的影响 |
3.4 电化学传感器的漂移和中毒问题 |
4 结语 |
(7)对国产BBD双进双出磨煤机和制粉系统可靠性的研究及治理(论文提纲范文)
1 设备存在的问题 |
2 研究治理 |
2.1 BBD双进双出磨煤机主减速机轴承损坏及输入轴断裂问题 |
2.1.1 磨煤机正常运行时所需负荷 |
2.1.2 问题分析 |
2.1.3 对减速机的改进措施 |
2.2 BBD双进双出磨煤机密封风系统的改进 |
2.3 磨煤机冷却水系统优化改进 |
3 研究治理后达到的效果 |
(8)双进双出磨煤机漏粉及油系统污染原因与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0 事件简介 |
1 密封结构 |
2 煤粉泄漏的原因及治理方法 |
2.1 煤粉通过聚乙烯密封环向外界环境泄漏 |
(1) 失去密封风 |
(2) 密封环和中心轴末端密封面间隙过大 |
2.2 外界煤粉通过密封污染轴承座油池 |
(1) 毛毡型密封不严密 |
(2) 挡油环型密封不严密 |
(9)双进双出钢球磨煤机直吹式制粉系统增容改造方法与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进展 |
1.3 课题研究思路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株洲电厂315MW“W”火焰煤粉炉及制粉系统概况 |
2.1 锅炉设备概况 |
2.2 锅炉运行概况 |
2.3 锅炉煤质状况 |
2.4 制粉系统及设备概况 |
2.5 制粉系统运行概况 |
第三章 株洲电厂315MW“W”火焰煤粉炉制粉系统改造方案研究 |
3.1 改造方案的设计原则 |
3.2 改造初步方案 |
3.2.1 改造初步方案概述 |
3.2.2 改造方案的技术经济初步比较及推荐改造方案 |
3.3 改造主要内容 |
3.4 改造技术关键 |
3.4.1 设备与管道布置 |
3.4.2 煤粉仓容量 |
3.4.3 注粉系统 |
3.4.4 煤粉注入式粗粉分离器 |
3.4.5 一次风机压头与容量 |
3.4.6 磨煤机制粉裕量 |
3.5 小结 |
第四章 制粉系统富裕出力计算 |
4.1 计算依据及方法 |
4.2 磨煤机出力计算条件 |
4.3 燃料消耗量计算 |
4.4 磨煤机出力及制粉富裕量计算 |
4.5 小结 |
第五章 煤粉注入式粗粉分离器的设计与数值模拟研究 |
5.1 数值模拟的目的及方法 |
5.2 模拟对象—粗粉分离器(两种) |
5.2.1 导流装置结构设计 |
5.2.2 模拟参数定义 |
5.3 数值模拟结果及分析 |
5.3.1 数值模拟结果 |
5.3.2 模拟结果分析 |
5.4 小结 |
第六章 煤粉注入式粗粉分离器的实验研究 |
6.1 实验目的 |
6.2 实验系统的设计思路 |
6.3 实验系统整体设计及计算 |
6.3.1 实验系统中的设备选型与计算 |
6.3.2 煤粉混合器的设计与实验研究 |
6.4 实验测试系统及方法 |
6.5 实验内容 |
6.6 实验过程 |
6.7 实验结果及分析 |
6.8 实验结论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在学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课题情况) |
详细摘要 |
四、山东胜利发电厂双进双出磨煤机的调试(论文参考文献)
- [1]直吹式制粉系统给煤机火灾风险分析与处理[J]. 崔方辰,王永杰,毛其东. 工业锅炉, 2020(03)
- [2]加强直流锅炉运行调整、防止管壁超温[J]. 马玉峰,付黎明,崔方辰. 山东工业技术, 2016(17)
- [3]1025T/h贫煤锅炉改烧烟煤的创新实践[J]. 李建华. 化工管理, 2014(23)
- [4]双进双出磨煤机分离器堵塞的现象、原因及处理[J]. 王晓辉. 化工管理, 2014(09)
- [5]双进双出球磨制粉系统安全可靠性改进[J]. 丁厚东,石天佐,尹晓天,张乃良. 电力安全技术, 2014(01)
- [6]磨煤机CO气体检测仪的应用分析[J]. 董勇卫,周潇,胡佳,胡建强. 分析仪器, 2013(03)
- [7]对国产BBD双进双出磨煤机和制粉系统可靠性的研究及治理[J]. 石天佐.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 2013(01)
- [8]双进双出磨煤机漏粉及油系统污染原因与防治[J]. 王磊,杨亚飞,刘静宇,李有信,黄电伟. 华北电力技术, 2012(05)
- [9]双进双出钢球磨煤机直吹式制粉系统增容改造方法与实验研究[D]. 刘创. 长沙理工大学, 2011(05)
- [10]超临界与亚临界机组RB控制策略比较[A]. 李华东. 山东电机工程学会第十二届优秀论文汇编,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