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影响因素及社区干预(论文文献综述)
邓大松,唐嘉梨[1](2021)在《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文中研究表明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从人口内在因素、经济因素、健康因素和保障因素分析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研究发现:男性、年龄大、有配偶、代际经济交换多、健康状况好、参加养老保险和与子女经常联系的老年人对生活满意度更高。因此,应当建设老年健康服务体系,提高医疗和养老服务可及性;完善老年人社会保障机制,加大补贴力度和社会支持;发展老年社交生态组织,增加老年人的沟通和交际机会。
蒋浩琛,高嘉敏[2](2021)在《主观评价相对贫困与老年人心理健康、生活满意度的实证研究及政策思考》文中研究说明在贫困与老年人口健康研究中,贫困的测量方式、维度反映着对老年人口健康和福祉结局影响的不同机制。适应理论指出,社会资本对老年人口健康具有缓冲作用。随着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相对贫困对老年人福祉的影响越发受到国内学者的关注,但对老年人主观评价相对贫困与心理健康关系的实证分析较少,且对两者的作用机制研究不足。利用2011-2014年中国老年人健康长寿影响因素调查(CLHLS),基于社会资本相关的理论框架,探讨主观评价相对贫困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生活满意度的影响,以及社会资本在两者关系中的作用。得出以下基本结论:在控制了社会人口学与健康变量后,与主观评价生活水平一般或富裕相比,主观评价生活水平低于当地的老年人,负面心理情绪更严重,对生活感到不满意的可能性更高。以纽带与联结为核心的社会资本在老年人主观评价贫困与心理健康、生活满意度的关系中具有中介效应。基于上述理论和实证结果,从改善健康不平等、促进以纽带与联结资本为核心的社会网络功能建设等方面提出公共政策的思考与建议,为制定相应的贫困与健康社会福利政策提供参考。
穆晓敏[3](2021)在《老年慢性病共病模式挖掘与防控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提高,人们的预期寿命逐渐延长,老年慢性病人群普遍存在共病现象,共病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存与健康的重要隐患。与单一慢性病相比,共病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药物不良事件风险增加、死亡风险增加、医疗资源消耗增加等,给慢性病防控和管理带来了诸多挑战。但目前慢性病管理侧重于单病种管理,与老年慢性病人群普遍存在共病的现象不一致,开展共病模式挖掘研究对了解共病现状,完善慢性病综合防控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如今,在医疗大数据背景下,如何在现有的大量且异构化的医疗数据中挖掘共病模式,提取出能够辅助共病管理的有价值的信息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本研究基于数据挖掘的方法和技术,对共病模式挖掘与利用的理论与方法展开了深入的探讨,为共病的管理及防控策略提供数据与理论支持。方法:(1)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调研,明晰本文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对共病相关概念进行梳理与界定;探讨共病的影响因素类型及其作用机理;厘清数据驱动共病管理决策的过程;基于信息管理的DIKW体系构建共病模式挖掘与利用模型。(2)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基本思想,提出了整合影响因素的共病模式挖掘方法。利用c2检验和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共病影响因素,抽取疾病-疾病关联关系和疾病-影响因素关联关系建立整合影响因素的共病网络,在此基础上引入重叠社区发现算法识别社区结构,挖掘共病模式。(3)结合共病模式挖掘结果,基于慢性病管理理论和协同管理理论的基本思想,构建老年共病防控机制,并提出具体建议,为政府部门制定公共卫生政策提供理论依据。结果:(1)共病的发生发展受生物因素、心理因素、社会环境因素和生活行为因素的影响,构建了由生物因素、心理因素、社会环境因素和生活行为因素所组成的共病影响因素的花瓣模型,并对生物因素、心理因素、社会环境因素和生活行为因素间的相互作用进行系统阐述。(2)构建了基于DIKW体系的共病模式挖掘与利用模型,共病模式挖掘与利用模型是由共病数据(数据层)、共病中的关联信息(信息层)、共病模式(知识层)和共病管理(智慧层)组成,基本要素之间的转化通过数据驱动实现。(3)选取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项目2015年调查数据作为数据来源,利用本研究提出的共病模式挖掘方法识别中国老年慢性病人群的共病模式。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疼痛、睡眠时间、基本生活活动能力障碍、肥胖、抑郁、生活满意度是老年慢性病人群共病的影响因素;识别出的共病模式包括5个社区,包括{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心脏病、24≤BMI<28、BMI≥28}、{慢性肺部疾病、哮喘、70-79岁、BMI<18.5、对生活满意度一般、睡眠时间<4小时}等。(4)通过共病管理现状分析发现存在制度不完善、信息不对称等问题,结合共病模式挖掘结果,提出以全人管理、分类指导、预防为主和全面协调的基本原则,构建慢性病共病防控模式,分析共病管理中政府、医疗机构、社区和患者参与主体的职责,提出共病防控的主要措施。结论:(1)共病模式挖掘与利用包含了数据收集与预处理、共病关联关系抽取、共病模式挖掘和共病管理决策,其核心任务是利用共病模式挖掘结果,驱动共病管理决策。(2)提出的整合影响因素的共病模式挖掘方法,既可以发现疾病之间的关联关系,又可以发现共病模式与影响因素之间的潜在关联。(3)利用提出的整合影响因素的共病模式挖掘方法,识别出中国老年慢性病人群的共病模式。(4)基于共病模式挖掘结果,可以为共病管理决策提供服务,优化共病防控策略。
胡坤[4](2021)在《“健康老龄化”视角下老年人体育锻炼与生活满意度:社会支持的中介效应》文中研究表明
李艺彤[5](2021)在《提升老年人居住满意度的街区地块环境优化研究》文中提出老年人的居住满意度与其心理健康及生活质量息息相关,且从根本上严重受制于所居住街区地块的空间环境特征。通过对街区地块建成环境的有效干预,提高老年人居住满意度水平,开发积极的街区建设,有助于健康老龄化的发展。街区地块作为老年人主要的生活场所,对其健康生活和邻里交往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街区地块的功能性(土地使用、绿地率等)或为出行提供的安全性及便利性(如基础设施、住区形式等)差异,均会对老年人的居住满意度产生影响。由于满意度水平和建成环境的关系错综复杂,深入理解街区地块空间环境特征与老年人居住满意度的内在关系,构建完善的满意度有序logit模型,从根本上提出满足老年人生活需求的街区地块优化策略。本研究以街区地块的空间环境特征与老年人居住满意度的内在关系为切入点,基于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的总结,建立特征识别-模型构建-定性分析的框架。以大连市主城区为实证案例,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等方式,统计老年人基本数据。从街区地块功能多样性、移动便利性、活动安全性三重视角出发,辨析对老年人居住满意度具有显着提高或者降低作用的环境特征要素并通过logit模型逐步探究要素之间存在的相互联系。该框架不单局限于某一环境要素,为解释具有多重影响环境的要素与居民之间的内在关系,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研究发现,POI点种类、住区形式、建筑高度等是影响老年人居住满意度的关键因素。其中,绿化率较高且周边集中日常性设施点的单一型地块更能提高老年人居住满意度。与水平便捷度(地块形态、网点密度)相比,地块内的垂直便捷度(建筑层高)对老年人居住满意度的影响更为显着。同时,机动车通行较少的封闭地块可通过影响老年人的安全感知提升居住满意度。除此之外,主观建成环境作为中介变量,会影响客观建成环境对于居住满意度产生的效应,安静性和景观环境美观性是老年人居住生活中更倾向于关注的要素。老年人的个体经济社会属性(共同居住人数、退休前从事职业、居住市场)对于主观建成环境感知以及满意度的结果起到一定干扰作用。最后,基于老年人居住满意度的研究结论和大连市典型地块的环境特征,提出指导改善地块环境优化设计建议。由此可见识别城市老年人居住满意度的影响要素,探讨增进老年居民幸福感的有效途径,可以为健康老龄城市的建设提供有效参考。
张婧贻[6](2021)在《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效应分析 ——基于“三位一体”养老体系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老龄化的逐步深化,老年人群的照护养老问题日益成为万千家庭、社会共同面临的难题。当前居家、社区、机构“三位一体式”养老服务体系已然形成;多元养老体系呼吁以“居家、社区”为基础,以机构养老为补充,实现多方主体责任共担。一方面,不同养老模式的结合与施行促进了老年人群养老生活质量的提升;另一方面,养老服务面临的诸多问题逐渐成为限制其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因此探索不同养老模式下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情况,提升老年生活质量水平,对构建更加成熟、适合现阶段发展水平的养老服务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依据“十三五”养老体系建设规划及相关报告中对于不同养老模式的要求与定位,分别对其进行了包含家庭、社区居家养老的基础类养老模式与机构养老这一补充类养老模式的划分,分析二者对于老年人群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因素与具体影响效应;并通过解释结构(ISM)模型构建相应的满意度作用体系,利用不同层次结构关系的划分,整合相关影响因素的逻辑关系与作用路径。主要结论有:(1)基础类养老模式的多分类有序Logistic模型结果表明,家庭养老模式下子女精神、经济支持仍然是提升满意度的显着影响因素,直系亲属的精神物质供给至关重要;社区养老模式的服务指标中,精神慰藉类与上门医疗服务正向显着作用于老年人生活满意度,该结论与积极老龄化及医养结合服务理念相契合。(2)构建PSM模型对机构养老“补充”作用的分析结果表明:选择机构养老模式对于独居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处理效应在9.3%—11.9%之间,其满意度显着提升;异质性分析进一步得到高龄和城镇老年人相对于低龄、乡村老人更容易在机构养老中获得满足感的结论。(3)解释结构ISM模型得到的层级因素分布如下:深层作用因子包括家庭支持、医疗保健、经济收入三部分,分别提供基础性作用;中间因子包括社区居家与机构养老服务,在基础服务支持下链接上层因素;表层因子则包括健康与孤独感,反映了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直接影响来源。相关部门可从相应作用路径出发,在结合三大养老体系各自作用效应,完善服务内容的同时,立足系统整体作用路径,分层次从根源到表面,完善养老体系建设,促进老年群体生活满意度的不断提升。
童峰,杨轶,王娜娜[7](2021)在《回忆疗法对老年人抑郁症状缓解的有效性:系统评价》文中指出本文系统评价回忆疗法对老年人抑郁症状减轻的有效性,为社会工作有效缓解老年人抑郁症状提供高质量的证据。为达此目的,本文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检索多个中英文数据库,搜集建库至2019年12月31日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后,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共纳入8篇文献,结果表明回忆疗法对老年人抑郁症状干预效果显着,生活满意度提升,具有统计学意义。回忆疗法短期内能够有效改善老年人抑郁症状,生活满意度在抑郁症状缓解的情况下明显提高,建议生产更多大样本随机对照实验以及长期效果追踪研究的高质量证据,以进一步探讨回忆疗法在改善老年人抑郁症状方面有效的作用机制。
胡玲[8](2021)在《老年人抑郁症状相关因素及城乡差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研究旨在了解我国老年人抑郁症状流行现状及特点,探索老年人抑郁症状相关因素,分析我国城乡老年人抑郁症状及影响因素作用差异,从而为后续队列研究、相关干预策略制定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方法:研究数据来源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项目2018年数据,以我国≥60岁老年人为研究对象。抑郁症状由10项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CESD-10)测量,将总分≥12分定义为有抑郁症状。研究自变量涉及社会人口学特征、身体健康状况、健康相关行为、家庭因素、社会因素、满意度六方面。使用SAS软件进行统计描述、单因素分析;R软件进行Group Lasso筛选变量、老年人抑郁症状风险列线图建立和评估;AMOS软件进行结构方程模型拟合和修正。结果:1.共纳入8339名老年人,CESD-10得分中位数为7(3,13)分;30.09%老年人(2509名)有抑郁症状。女性老年人抑郁症状流行率(37.09%)高于男性(23.48%),西部地区(36.21%)高于中部地区(30.81%)高于东部地区(23.58%),文盲(39.66%)高于小学文化水平(31.69%)高于初中及以上文化水平(18.77%)。2.Group Lasso筛选的性别、区域位置、城乡、教育水平、健康自评、疼痛、视力、躯体功能、残疾、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有困难、社交活动、高强度体力活动、睡眠时间、胃部或消化系统疾病、低保户、金融资产、健康满意度、生活满意度、婚姻满意度均与老年人抑郁症状相关(p<0.05),用于构建列线图。3.所构建列线图训练集AUC为0.825(95%CI:0.813–0.836),测试集AUC为0.826(95%CI:0.809–0.843);校准曲线反映所构建列线图模型在训练集和测试集的预测值与实际值均具有较好的一致性。4.城市老年人、农村老年人CESD-10得分中位数分别为6(3,11)、8(4,14),抑郁症状流行率分别为22.56%、35.29%。5.结构方程模型结果显示,社会经济地位、身体健康差、生活满意度低、睡眠时间、慢性病对抑郁的总效应分别为-0.398、0.532、0.243、-0.110、0.280,共解释抑郁44.4%的变异。6.多群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发现,模型在城乡老年人之间不具有模型恒等性:(1)社会经济地位对城市老年人慢性病没有直接影响(路径系数为-0.004,p=0.844),而在农村老年人中,社会经济地位会减低慢性病的风险(路径系数为-0.168,p<0.001);(2)社会经济地位对农村老年人身体健康差的影响大于城市老年人(路径系数分别为-0.497、-0.388,p<0.05);(3)身体健康状况差对城市老年人抑郁直接影响高于农村老年人(路径系数分别为0.460、0.423,p<0.05)。结论:老年人抑郁症状流行率较高,特别是女性、农村、教育水平低的老年人,需要加强老年人抑郁症状干预,减低老年人抑郁症状负担,从而促进健康老龄化。抑郁症状受人口学特征、身体健康状况、社会经济地位、社交活动等多种因素影响。列线图能对老年人抑郁症状影响因素进行可视化展示且对个体抑郁风险预测效果良好,可用于制作抑郁筛查工具以指导抑郁预防干预工作。城乡老年人抑郁影响因素及其作用存在差异,需要进一步研究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
丁雪萌[9](2020)在《中国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的供需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人口老龄化逐渐呈现出发展速度快、人口基数庞大以及地区差异显着等特点,加之计划生育等控制人口增长政策的附加效应,导致我国人口结构严重失衡;同时也使得老年人养老保障问题日益恶化,集中反映为长期照护服务资源供给与养老需求之间的错配。虽然我国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在养老政策制定与完善、养老产业发展与优化等方面作出了一系列努力,也取得了较为显着的成效。然而老年人口数量与预期寿命的不断增加,其对照护服务与养老设施的需求也在持续上升;与此同时家庭少子化与核心化的发展趋势,家庭照料方面人力供给资源的不断下降,致使养老资源供给方与需求方的矛盾日益增强。在此背景下,本文基于供需视角,选取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从长期照护服务的需求方即老年人群体,以及长期照护服务的供给方即家庭照护、社区照护以及机构照护三个层面探讨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的供需均衡问题。因此,本研究遵循以下逻辑范式:(1)本文首先基于公共服务与公共产品理论以及福利多元主义理论,具体将长期照护服务的供给形式划分为家庭照护、社区照护以及机构照护。(1)整体角度,首先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从家庭、社区与机构三个供给主体层面构建关于长期照护服务供给能力的评价体系,剖析我国地区间长期照护服务资源分配是否均衡有效;(2)分步评价,本文首次尝试基于CLASS数据库对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下家庭照护、社区照护以及机构照护三种服务供需信息的挖掘,能够较为全面地掌握与评价我国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的供需状况,弥补了国内供需角度层面关于长期照护服务整体评价的空白。(2)其次,本文的实证分析逻辑框架是层层递进深入的关系,在有效需求理论即需求决定供给的理论下,确定了老年长期照护服务的供给应该以老年群体的需求为基础,因此本文的分析侧重点在于老年人的长期照护服务需求。并且采用安德森行为模型将家庭照护、社区照护以及机构照护三种长期照护服务方式全部融合进了一个实证分析框架,这也是本文最大的创新点。主要是鉴于长期照护服务与医疗服务具有非常相似特点的基础,即它们的使用都是以“消费能力”为中心的个人选择行为,因此本文参考广泛应用在医疗卫生服务领域的安德森行为模型(Andersen’s behavioral model);同时结合长期照护服务选择行为的特点对其进行了合理改造。其中,基于安德森行为模型框架下的长期照护服务选择行为(个人行为),是环境特征、个人特征和养老效果综合影响的结果。其理论模型有利于客观评析我国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的供需匹配有效度,也在一定程度充实了国内关于该领域研究的不足。(1)家庭照护中,采用安德森行为模型侧重于个人行为一即长期照护方式意愿选择的分析;(2)社区照护中,采用安德森行为模型侧重于个人行为二即长期照护服务利用行为的分析,并且从供需角度出发即供给水平与客观需要相结合,探究影响老年人社区照护服务主观需求的相关因素;(3)机构照护中,采用安德森行为模型,结合上述个人行为(行为一:长期照护方式意愿选择与行为二:长期照护服务利用行为)进而分析对老年人养老效果即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其分析逻辑有助于将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的需求行为与行为结果将联系,同时也有利于提出促进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供需匹配、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本文根据以上研究得出如下结论:第一,长期照护服务供给能力的整体评价部分:本部分采用2018年中国统计年鉴以及中国民政统计年鉴(提供2017年数据),依据家庭照护、社区照护以及机构照护三种服务方式所对应的的责任主体,选取了反映我国地区长期照护服务供给能力的34个指标,主要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与主成分分析法,从而对其供给能力进行具体的剖析。研究发现:(1)我国大多数省(市、自治区)的老年人口比例已经达到或者接近人口老龄化标准,同时大部分省(市、自治区)其长期照护服务的综合供给能力尚未满足老年人的整体养老需求;(2)与此同时,东部地区的长期照护服务供给能力最占优势,西部地区的供给劣势尤为明显,养老资源在地区间的分布也极为不均衡;(3)上述结果侧面说明地区经济实力强的省份,其长期照护服务综合供给能力也相对较强,因此更应重视养老服务资源在西部以及中部地区的倾斜与分配,以满足经济欠发达地区其老年人日益严峻的长期照护服务需求。第二,家庭照护服务的供需分析部分:(1)从需求层面而言,受儒家思想以及孝文化等传统观念的影响,我国九成老年人选择自己家或者子女家养老,而且农村地区老年人选择家庭成员养老的意愿更为强烈。为了进一步深入探析各类因素对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需求方式的影响,笔者采用2014年CLASS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同时基于安德森行为模型为分析框架,建立多项Logit回归模型,定量分析倾向因素、使能因素、需求因素对老年人家庭照护服务选择方式决策行为的影响,并比较各类因素影响的差异作用。其中老年人子女数量越多,其未来选择家庭照护模式的意愿会更强烈,同时儿子数量对父母未来选择家庭照护的倾向作用显示更强。(2)从供给层面而言,不管是在城市还是农村,家庭成员仍然是家庭照护服务的内部供给主体,同时也是老年人选择提供护理服务的首要倾向;政府、社区与社会组织作为家庭养老服务的外部供给主体的作用体现并不明显。但是,随着家庭规模的不断缩小,“空巢”老人数量的不断增加,自身工作、抚养孩童与照顾老人之间的突出矛盾,以及其他导致家庭照护功能弱化的因素,家庭照护功能会不断外溢到社会化照护服务体系中。并且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失能老年人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长期照护服务的需求逐步呈现出多样化和个性化的特点。与此同时,老年人高龄化与失能化并存发展的局面,使得青壮年子女面临上有赡养义务、下有抚养责任的负担也会持续加剧。第三,社区照护服务的供需分析部分:(1)从需求层面而言,我国老年人关于社区照护服务呈现“高需求、低利用”的态势,其中加权需求结果显示最高的为“陪同看病”等医疗护理类服务,其次是“老年人服务热线”等精神慰藉类服务,最后则是生活照顾类服务。当前社区照护服务的供需不平衡现状仍然较为严峻,生活照顾类、医疗护理类以及精神慰藉类共三类服务九个项目下,有相应需求但未获供给的老年人比例几乎均超过三成。其中精神慰藉类服务的供需不平衡比例最高,其次则是医疗护理类以及生活照顾类服务。笔者采用2014年CLASS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以安德森行为模型为分析框架,具体探讨老年人关于社区照护服务的主观需求是基于其自身客观需求产生,还是源于现有供给导向;从倾向因素、使能因素、需求因素依次探索各因素对老年人社区照护服务需求的定量影响。(1)倾向因素中,年龄越大的老年人关于社区照护服务的主观需求则更为强烈;有配偶老人相比孤寡老人在社区照护服务方面的主观需求也更低;同时,城镇老年人相比农村老年人对社区照护服务的需求表达更为显着。(2)使能因素中主要考察了社区照护服务的供给水平,现有社区照护服务的供给水平对老年人关于其的主观需求正向影响显着。(3)需求因素中具体分析了老年人其自身的客观需求状况对社区照护服务的影响作用,其中自评健康状况良好的老年人明显比健康一般或较差的老年人关于社区照护服务的主观需求低;收入越高的老年人其对社区照护服务的主观需求也更显强烈。(2)从供给层面而言,当前社区照护服务类型中供给水平最高的则是生活照顾类服务,其次是精神慰藉类以及医疗护理类服务,侧面说明生活照顾类服务的供给难度较低,因此社区在该项服务的提供则较为充分。然而,我国社区照护服务模式起步较晚,同时养老床位利用率一直在低水平浮动,说明其服务的使用发展远远滞后于社区养老机构与设施投资扩建。并且社区照护服务在其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软硬件环境支持基础薄弱、护理服务人员数量与质量结构性严重失衡以及社会资源整合能力欠佳等问题限制,使得社区养老服务供给严重不足。第四,机构照护服务的供需分析部分:(1)从需求层面而言,机构照护作为家庭照护的重要补充形式,其在社会大众中的接受度普遍偏低,并且老年人自身与家人关于选择养老院都存在较为严重的主观偏见。本部分采用2014年CLASS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并且根据安德森行为模型构建下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供需行为的最后一环节即老年人的养老效果的实证分析。(1)倾向因素中,居住在城市地区的老年人其生活满意度越高。与城市相比,农村地区长期以来遭受着经济、教育和医疗方面的不利影响,这些不利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积累,使得在晚年期农村老年人的养老效果满意度显着消极于城市老年人。(2)使能资源中,拥有房产数越多以及收入越高的老年人其生活满意度更为积极;学历越高以及工具性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越强的老年人其生活满意度更加积极;社会网络支持程度越高的老年人有利于促进其精神健康,外在给予的内心安全感将使老年人更好地应对老年身份所带来的生活变化与压力。(3)需求判断中,机构照护服务意愿对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呈现负向影响,说明选择机构照护服务的老年人,可能其获得的代际支持较匮乏,同时内心感受到的满足感与充实感也相对较低。因此有效推动积极老龄化进程的首要着力点仍是改善老年人的经济状况,应先满足其基本物质生活需要,进而再去解决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与自我价值实现等矛盾。(2)从供给层面而言,首先,当前养老设施和机构床位的供应远远超过行业需求,并且自2011年开始机构养老的床位利用率却在逐年下降,说明养老床位存在资源浪费、有效利用率低等问题;与此同时,护理人员职业素养、文化程度与岗位需求的不匹配极大地限制了养老服务业的职业化与专业化发展,护理队伍性别、年龄结构的失衡均严重制约养老护理质量的提升。再者,各地区机构照护服务供给效率结果显示,我国养老机构服务综合效率平均为0.944,全国平均纯技术效率为0.964,低于平均规模效率0.979;其中,综合效率未达到最佳的省份多位于中、西部地区。因此各相应地区应重视加强政府部门的养老投入,进而带动中西部地区机构照护服务供给的规模效率,同时注重东部以及东北部地区的平衡发展。
高志鹏[10](2020)在《八段锦对衰弱前期老年人衰弱状态及下肢运动功能的康复效果》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八段锦功法对衰弱前期老年人衰弱状态和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为有效延缓和改善衰弱前期老年人的衰弱状态和运动功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8年11月至2019年3月期间在齐齐哈尔市三个区(龙沙区、铁锋区、建华区)62所养老机构中选出管理模式相同、生活环境相似且人数在一百人之上的养老机构,再从中随机抽取四所,抽取的前两所为干预组,抽取的后两所为对照组,对4所养老机构的老年人进行衰弱筛查,选出衰弱前期的老年人,再随机分别对两组衰弱前期的老年人进行样本量的抽取,每组抽取38例。对照组维持既往的日常活动状态(每星期进行一次健康宣教),干预组进行八段锦集中训练,每天一次,全部动作做完约30分左右,包括训练前的热身活动和训练后的放松活动,风雨雷电天气禁做八段锦。每周5天,干预12周,分别于干预前、干预6周和干预12周后由另一名没有参加过训练过程的研究人员对两组老年人的衰弱状态、下肢运动功能进行评估。其中衰弱状态评估采用Fried衰弱表型;下肢运动功能评估采用5次坐站立试验(FTSST),起立-行走计时实验(TUGT),四方格跨步实验(FSST),单腿直立实验(OLST);生活满意度应用生活满意指数量表(LSIA)进行评估;心理跌倒风险评估采用跌倒心理评分(FOF)。应用SPSS23.0软件对干预前后两组老年人各指标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干预前,干预组与对照组的Fried衰弱表型得分、FTSST、TUGT、FSST、OLST时间、LISA得分以及跌倒心理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干预后,1干预组与对照组老年人Fried衰弱表型得分比较:干预6周和12周后,干预组老年人Fried衰弱表型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结果:干预组Fried衰弱表型得分低于干预前(P<0.05),对照组Fried衰弱表型得分较干预前得分增加(P<0.05)。2干预组和对照组老年人FTSST、TUGT、FSST、OLST时间比较:干预6周和12周后,干预组老年人FTSST、TUGT、FSST时间较对照组均减少(P<0.05),OLST的时间较对照组增加(P<0.05),且干预组FTSST、TUGT、FSST时间在干预后较干预前均减少(P<0.05),OLST的时间在干预后较干预前增加(P<0.05),对照组只有FSST时间增多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干预组与对照组组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得分与跌倒心理得分比较:干预6周后,两组老年人生活满意指数得分与跌倒心理得分仍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2周后,干预组较对照组生活满意度得分明显增加,跌倒心理得分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生活满意度指数得分在干预后较干预前得分增加(P<0.05),跌倒心理得分在干预后较干预前减少(P<0.05)。结论1八段锦功法能够改善衰弱前期老年人的衰弱状态、下肢运动功能和生活满意度。2八段锦功法能够有效延缓衰弱前期的老年人进入衰弱期。图9幅;表9个;参167篇。
二、我国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影响因素及社区干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影响因素及社区干预(论文提纲范文)
(1)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论文提纲范文)
一、文献综述 |
二、数据、模型与描述性统计分析 |
(一)数据来源与样本选择 |
(二)变量说明与描述性统计分析 |
1. 样本变量说明。 |
2. 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
(三)实证模型选择 |
三、实证结果分析 |
(一)人口内在因素 |
(二)经济因素 |
(三)健康因素 |
(四)保障因素 |
四、研究结论与建议 |
(一)研究结论 |
(二)政策建议 |
1. 建设老年健康服务体系,提高医疗和养老服务可及性。 |
2. 完善老年人社会保障机制,加大补贴力度和社会支持。 |
3. 发展老年社交生态组织,增加老年人的沟通和交际机会。 |
(2)主观评价相对贫困与老年人心理健康、生活满意度的实证研究及政策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问题的提出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3 研究设计与模型结果 |
3.1 数据来源 |
3.2 变量设定 |
3.2.1 被解释变量 |
3.2.2 解释变量 |
3.2.3 中介/调节变量 |
3.3 分析方法 |
3.4 模型结果 |
3.4.1 描述性统计结果 |
3.4.2 单因素分析结果 |
3.4.3 固定效应模型结果 |
3.4.4 Bootstrap中介检验结果 |
4 基本结论 |
5 政策思考 |
5.1 老年人相对贫困化:预防与治理 |
5.2 老龄生活福祉促进:强化社会资本形成与建设 |
5.3 老年人风险应对机制:健全与完善多层次社会支持系统 |
(3)老年慢性病共病模式挖掘与防控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数据来源及共病患病率 |
1.2.2 共病的影响因素研究 |
1.2.3 共病模式识别方法研究 |
1.2.4 共病管理相关研究 |
1.2.5 相关研究成果述评 |
1.3 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1.3.1 研究内容 |
1.3.2章节安排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共病的概念 |
2.2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
2.2.1 医学模式的转变 |
2.2.2 医学模式的内容 |
2.2.3 医学模式对共病的指导意义 |
2.3 复杂网络理论 |
2.3.1 复杂网络相关概念 |
2.3.2 复杂网络的统计特性 |
2.3.3 复杂网络社区发现 |
2.3.4 复杂网络在共病模式识别中的适用性 |
2.4 协同管理理论 |
2.4.1 协同理论 |
2.4.2 协同管理理论 |
2.4.3 协同管理在共病管理的适用性 |
2.5 慢性病管理理论 |
2.5.1 慢性病管理概况 |
2.5.2 慢性病管理模式 |
2.5.3 慢性病管理的过程 |
第3章 共病模式挖掘与利用的理论研究 |
3.1 共病的影响因素分析 |
3.1.1 生物因素 |
3.1.2 心理因素 |
3.1.3 社会环境因素 |
3.1.4 生活行为因素 |
3.1.5 共病影响因素的花瓣模型 |
3.2 整合影响因素的共病模式问题研究 |
3.2.1 整合影响因素的共病模式问题分析 |
3.2.2 整合影响因素的共病模式研究框架 |
3.3 数据驱动的共病管理决策流程 |
3.3.1 数据驱动决策过程 |
3.3.2 数据驱动的共病管理决策过程分析 |
3.4 基于DIKW体系的共病模式挖掘与利用模型 |
3.4.1 DIKW体系 |
3.4.2 基于DIKW的共病模式挖掘与利用模型构建 |
第4章 整合影响因素的共病模式挖掘方法 |
4.1 整合影响因素的共病模式挖掘流程 |
4.2 整合影响因素的共病网络构建 |
4.2.1 疾病-疾病关联的一模网络 |
4.2.2 疾病-影响因素关联的二模网络 |
4.2.3 整合影响因素的共病网络 |
4.3 基于重叠社区发现的共病模式识别 |
4.3.1 重叠社区发现的适用性 |
4.3.2 LFM算法的原理和步骤 |
4.3.3 节点重要性分析 |
4.4 共病模式挖掘方法评价研究 |
4.4.1 评价原理 |
4.4.2 对比方法的选择 |
第5章 基于CHARLS的我国老年共病模式挖掘与分析 |
5.1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
5.1.1 数据来源 |
5.1.2 数据预处理 |
5.2 老年共病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
5.2.1 老年共病的患病情况 |
5.2.2 共病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
5.2.3 共病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
5.3 老年共病模式挖掘结果 |
5.3.1 共病关系抽取 |
5.3.2 共病网络 |
5.3.3 共病模式 |
5.4 共病模式挖掘结果评价 |
5.4.1 结果评价 |
5.4.2 方法对比评价 |
第6章 老年共病防控策略研究 |
6.1 共病管理现状研究 |
6.1.1 现状分析 |
6.1.2 存在问题 |
6.2 共病防控机制 |
6.2.1 基本原则 |
6.2.2 模式构建 |
6.3 参与主体的主要职责 |
6.3.1 政府层面 |
6.3.2 医疗机构层面 |
6.3.3 社区层面 |
6.3.4 个人层面 |
6.4 共病防控主要措施 |
6.4.1 加强危险因素的综合干预 |
6.4.2 完善慢性病信息系统建设 |
6.4.3 借助新媒体进行健康指导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本文创新点 |
7.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7.3.1 局限性 |
7.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提升老年人居住满意度的街区地块环境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人口老龄化亟须关注 |
1.1.2 建成环境主动干预老年人生活 |
1.1.3 街区地块建成环境与老年人居住满意度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概念界定 |
1.3.1 街区地块 |
1.3.2 建成环境 |
1.3.3 街区地块的建成环境特征 |
1.3.4 居住满意度 |
1.4 研究内容与思路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2 文献综述与模型构建 |
2.1 建成环境对居住满意度的影响综述 |
2.1.1 老年人居住满意度理论研究 |
2.1.2 居住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及理论模型 |
2.1.3 居住满意度的研究方法 |
2.2 理论模型构建 |
2.2.1 Campbell模型 |
2.2.2 有序logit模型 |
3 数据采集与特征描述 |
3.1 数据采集与分析 |
3.1.1 数据采集 |
3.1.2 数据分析 |
3.2 特征分析 |
3.2.1 老年人个人属性分析 |
3.2.2 老年人主观感知分析 |
3.2.3 街区地块建成环境特征分析 |
4 影响老年人居住满意度的建成环境因素识别 |
4.1 功能多样性与满意度 |
4.1.1 使用混合度影响要素效应分析 |
4.1.2 设施全面度影响要素效应分析 |
4.2 移动便利性与满意度 |
4.2.1 垂直便捷度影响要素效应分析 |
4.2.2 水平便捷度影响要素效应分析 |
4.3 活动安全性与满意度 |
4.3.1 对外交往度影响要素效应分析 |
4.3.2 内部连接度影响要素效应分析 |
4.4 客观建成环境的关键因素 |
4.5 主观建成环境与满意度 |
5 相关要素的有序Logit回归模型 |
5.1 主观建成环境数据的修整:相关性分析 |
5.2 影响老年人居住满意度的有序logit回归分析 |
5.3 小结 |
6 提升老年人居住满意度的街区地块环境特征优化 |
6.1 新建开放式住区地块环境特征优化——以东港片区为例 |
6.1.1 地块环境特征 |
6.1.2 优化设计建议 |
6.2 新建封闭式住区地块环境特征优化——以星海湾片区为例 |
6.2.1 地块环境特征 |
6.2.2 优化设计建议 |
6.3 老旧开放式小区地块环境特征优化——以兴工街道片区为例 |
6.3.1 地块环境特征 |
6.3.2 优化设计建议 |
6.4 老旧封闭式住区地块环境特征优化——以三八广场片区为例 |
6.4.1 地块环境特征 |
6.4.2 优化设计建议 |
6.5 小结 |
7 结论与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规划策略 |
7.2.1 功能多样性层面 |
7.2.2 移动便利性层面 |
7.2.3 活动安全性层面 |
7.3 创新与不足 |
7.3.1 创新点 |
7.3.2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图片、表格目录及来源 |
(1)图片目录及来源 |
(2)表格目录及来源 |
附录 B 调查问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6)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效应分析 ——基于“三位一体”养老体系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内外养老模式现状 |
1.2.2 基于不同养老模式的相关研究 |
1.2.3 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相关研究 |
1.2.4 主要的相关研究方法 |
1.2.5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创新点与不足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主要概念界定 |
2.1.1 家庭养老 |
2.1.2 社区居家养老 |
2.1.3 机构养老 |
2.1.4“三位一体”式养老融合体系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福利多元理论 |
2.2.2 积极老龄化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我国不同养老服务模式的发展现状 |
3.1 养老模式的不同选择 |
3.2 基础类养老中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供需情况 |
3.3 机构养老模式的选择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础类养老模式对于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分析 |
4.1 数据来源与样本特征 |
4.2 影响因素的指标体系构建 |
4.3 基于多分类有序Logistic模型的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 |
4.3.1 实证模型构建 |
4.3.2 模型估计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机构养老对于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作用效应分析 |
5.1 机构养老的满意度影响效应研究 |
5.1.1 养老机构居住的反事实研究框架 |
5.1.2 数据来源与变量 |
5.1.3 实证分析结果及检验 |
5.2 对影响效应的测算 |
5.3 异质性研究 |
5.3.1 高龄、低龄老人的生活满意度作用差异 |
5.3.2 城乡分布的满意度作用差异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ISM解释结构模型的满意度影响体系分析 |
6.1 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ISM模型构建 |
6.2 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影响因素的ISM分析 |
6.3 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建议及展望 |
7.2.1 相关建议 |
7.2.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
(7)回忆疗法对老年人抑郁症状缓解的有效性:系统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背景 |
二、资料与方法 |
(一)文献检索 |
(二)文献纳入/排除标准 |
(三)文献质量评价方法 |
三、数据提取 |
(一)文献检索结果 |
(二)纳入文献的一般情况 |
(三)纳入文献的质量评价 |
(四)Meta分析 |
1. 老年抑郁症状测评比较 |
2.生活满意度指数测评比较 |
四、结果与讨论 |
(一)回忆疗法老年人抑郁症状干预有效性讨论 |
(二)回忆疗法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干预有效性讨论 |
(三)回忆疗法介入老年人抑郁症状的领域性讨论 |
(四)系统研究结果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 |
(五)局限性和进一步建议 |
1. 本研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
2. 本研究提出如下建议: |
五、总结与展望 |
(8)老年人抑郁症状相关因素及城乡差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老年人抑郁症状相关因素 |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二部分 老年人抑郁症状城乡差异 |
引言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老年人抑郁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9)中国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的供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2.1 相关概念界定 |
1.2.2 主要研究内容 |
1.2.3 技术路线 |
1.3 数据介绍与研究方法 |
1.3.1 数据来源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与贡献 |
第2章 理论基础、文献综述与国际经验启示 |
2.1 理论基础 |
2.1.1 公平理论 |
2.1.2 需求层次理论 |
2.1.3 公共服务与公共产品理论 |
2.1.4 福利多元主义理论 |
2.2 文献综述 |
2.2.1 长期照护服务需求的相关研究 |
2.2.2 长期照护服务供给的相关研究 |
2.2.3 长期照护服务供需匹配的对策 |
2.2.4 文献评述 |
2.3 国际经验启示 |
2.3.1 家庭照护服务模式的代表——日本 |
2.3.2 社区照护服务模式的代表——英国 |
2.3.3 机构照护服务模式的代表——美国 |
第3章 理论分析与研究设计 |
3.1 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供需分析的理论模型 |
3.2 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供需匹配的机制分析 |
3.2.1 长期照护服务供需能力的整体评析 |
3.2.2 家庭照护服务供需匹配的作用机制 |
3.2.3 社区照护服务供需匹配的作用机制 |
3.2.4 机构照护服务供需匹配的作用机制 |
3.3 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供需分析的研究设计 |
3.3.1 关于长期照护服务供给能力的整体评价 |
3.3.2 关于长期照护服务供需匹配的分步评析 |
第4章 中国老年人家庭照护服务的供需分析 |
4.1 老年人家庭照护服务的需求分析 |
4.1.1 描述性分析 |
4.1.2 实证分析 |
4.2 老年人家庭照护服务的供给分析 |
4.2.1 家庭层面 |
4.2.2 政府层面 |
4.3 家庭照护服务的供需矛盾与原因 |
4.3.1 老年人失能化与高龄化并存发展 |
4.3.2 家庭结构呈现核心化与少子化 |
4.3.3 家庭照料者经济负担逐渐加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国老年人社区照护服务的供需分析 |
5.1 老年人社区照护服务的需求分析 |
5.1.1 描述性分析 |
5.1.2 实证分析 |
5.2 老年人社区照护服务的供给分析 |
5.2.1 社区层面 |
5.2.2 政府层面 |
5.3 社区照护服务的供需矛盾与原因 |
5.3.1 社区照护缺乏硬软件环境支持 |
5.3.2 社区照护服务人员数量与结构失衡 |
5.3.3 社区照护关于社会资源整合能力欠佳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中国老年人机构照护服务的供需分析 |
6.1 机构照护服务的需求分析 |
6.1.1 描述性分析 |
6.1.2 实证分析 |
6.2 机构照护服务的供给分析 |
6.2.1 机构层面 |
6.2.2 地区层面 |
6.3 机构照护服务的供需矛盾与原因 |
6.3.1 养老机构整体床位利用率较低 |
6.3.2 专业机构照护人员供给不足 |
6.3.3 公办和民办养老机构供需失衡 |
6.3.4 政府关于养老机构运营监管欠佳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对策建议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我国历年人口分布情况统计 |
附录2 老年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失能级别 |
附录3 老年人工具性生活自理能力失能级别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10)八段锦对衰弱前期老年人衰弱状态及下肢运动功能的康复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引言 |
第1章 临床研究 |
1.1 对象与方法 |
1.1.1 研究对象 |
1.1.2 研究方法 |
1.1.3 评价指标 |
1.1.4 统计学方法 |
1.2 质量控制 |
1.3 结果 |
1.3.1 两组老年人一般资料的比较 |
1.3.2 两组老年人干预前后衰弱状态的比较 |
1.3.3 两组老年人干预前后下肢运动功能的比较 |
1.3.4 两组老年人干预前后生活满意度和跌倒心理评估的比较 |
1.4 讨论 |
1.4.1 八段锦功法能够改善衰弱前期老年人的衰弱状态 |
1.4.2 八段锦功法能够改善衰弱前期老年人的下肢运动功能 |
1.4.3 八段锦功法能够改善衰弱前期生活满意度和害怕跌倒心理的精神状态 |
1.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 |
第2章 老年人衰弱的研究现状 |
2.1 衰弱和衰弱前期的定义 |
2.2 衰弱的发病机制 |
2.3 流行病学中的衰弱 |
2.4 衰弱的干预方式 |
2.4.1 运动疗法的干预 |
2.4.2 营养疗法的干预 |
2.4.3 药物治疗的干预 |
2.4.4 其他干预方式 |
2.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3章 八段锦功法的应用现状 |
3.1 八段锦的起源 |
3.2 八段锦动作要点和健身机制 |
3.3 八段锦的功法特点 |
3.4 八段锦的应用现状 |
3.5 前景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Fried衰弱表型 |
附录 B 生活满意度量表A |
附录 C 干预手册 |
致谢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四、我国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影响因素及社区干预(论文参考文献)
- [1]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J]. 邓大松,唐嘉梨. 理论月刊, 2021(12)
- [2]主观评价相对贫困与老年人心理健康、生活满意度的实证研究及政策思考[J]. 蒋浩琛,高嘉敏. 人口与发展, 2021(05)
- [3]老年慢性病共病模式挖掘与防控策略研究[D]. 穆晓敏. 吉林大学, 2021(01)
- [4]“健康老龄化”视角下老年人体育锻炼与生活满意度:社会支持的中介效应[D]. 胡坤. 西南大学, 2021
- [5]提升老年人居住满意度的街区地块环境优化研究[D]. 李艺彤.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6]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效应分析 ——基于“三位一体”养老体系视角[D]. 张婧贻. 山西财经大学, 2021(09)
- [7]回忆疗法对老年人抑郁症状缓解的有效性:系统评价[J]. 童峰,杨轶,王娜娜.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3)
- [8]老年人抑郁症状相关因素及城乡差异研究[D]. 胡玲. 重庆医科大学, 2021(01)
- [9]中国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的供需研究[D]. 丁雪萌.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20(01)
- [10]八段锦对衰弱前期老年人衰弱状态及下肢运动功能的康复效果[D]. 高志鹏. 华北理工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