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素静脉及淋巴显像在下肢水肿患者中的应用

核素静脉及淋巴显像在下肢水肿患者中的应用

一、核素静脉和淋巴显像在下肢浮肿患者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刘相均[1](2021)在《基于肾动态显像技术探讨糖尿病肾脏病内热对肾动态功能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对糖尿病肾脏病患者肾动态显像的分析,探讨糖尿病肾脏病患者不同时期肾灌注、滤过、排泄功能的特点。基于肾动态显像技术探讨内热证对糖尿病肾脏病患者肾脏灌注、滤过、排泄功能的影响,探寻内热在肾脏局部影响的可视化指标,为中医从热论治DKD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方法,纳入2017年至2020年东直门医院收治的行肾动态显像检查的DKD患者分为早、中、晚期进行研究。收集患者中医证候资料分为内热证组和非内热证组。肾动态显像资料的采集采用GE公司的SPECT/CT。显像剂为99mTc-DTPA,Gates法测算分肾GFR,观察双肾灌注功能,以及功能曲线的达峰时间(TP),20分钟清除率(C20),半排时间(T1/2)。整理临床资料录入数据库,并导入SPSS2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或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表示。按照正态性和方差齐性检验,分别采用t检验和秩和检验,探究不同分期内热证与非内热证患者肾动态功能的特点。运用相关性分析探讨DKD患者肾动态功能与部分临床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一般情况分析:共纳入139例DKD患者,男性95例,女性44例,男女比例2.16:1。年龄最大85岁,最小30岁,平均年龄(59.93±10.86)。2.不同分组肾动态功能的差异:(1)DKD患者早中晚期肾动态功能:双侧GFR:早期>中期>晚期;中期C20最低,T1/2最长,中晚期TP较早期显着缩短(P<0.05)。(2)不同蛋白尿水平肾动态功能的比较:大量蛋白尿组与其他两组相比,达峰时间短,GFR显着偏低,C20低,T1/2长(P<0.05)。(3)不同GFR水平比较:随着肾滤过率的下降,TP缩短,相对高滤过组与正常滤过组相比,具有更高的清除率,排泄时间更短(P<0.05)。且当总GFR正常时,双肾GFR变化并不完全一致,在总GFR正常的35例患者中,有6例患者单肾GFR小于正常值,有4例患者出现单侧C20下降,6例出现双侧C20下降。3.早中晚期内热证的分布:早中晚期内热证比例不同,有内热证的比例分别为79.4%,65.0%,75%。内热证与非内热证患者肾动态功能的差异:内热证患者的双侧GFR、C20-L、TP-L均显着高于非内热证患者,而T1/2-L显着低于非内热证(P<0.05)。内热证积分与肾动态功能关系:内热证积分与分肾的GFR、C20、TP呈显着的正相关关系,建立线性回归模型:y(内热证积分)=0.071X1GFR-L+0.09X2C20-L+0.519X3TP-L。4.早、中、晚期内热与肾动态显像、部分实验室指标的关系:(1)灌注相:早期血流灌注功能大多处于正常(左肾44.4%,右肾52.4%)或大致正常状态(左肾25.4%,右肾27%);中期大多减低(48.3%);晚期均处于灌注减低状态(100%)。早期、中期内热证比非内热证患者的肾血流灌注功能高(P<0.05),且内热证积分与血流灌注功能分级显着负相关(r早期-L=-0.534,r早期-R=-0.560,r中期-L=-0.521,r 中期-R=-0.45 1,P<0.05)。(2)功能相:早期内热证与非内热证在双侧GFR上存在差异(P<0.05),内热证积分与双侧GFR、FPG正相关,与BMI呈负相关;中期内热证与非内热证之间在双侧GFR、TP-L上存在差异(P<0.05),内热证积分与双侧GFR、TP,C20-L呈正相关,与UREA、Scr呈负相关,与HGB、DBP呈正相关;晚期未见显着性差异(P>0.05)。5.肾动态显像与部分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肾滤过功能与24hUTP、Scr、UREA、UA呈负相关,与ALB、HGB、FPG正相关。排泄功能与24hUTP、UA负相关,与ALB正相关。收缩压与肾脏的达峰时间、滤过率负相关。结论:1.DKD患者在不同阶段肾动态功能存在显着差异。2.不同时期内热证的分布存在差异,内热证患者的双侧GFR、C20-L、TP-L均显着高于非内热证患者,而T1/2-L显着低于非内热证。整体内热证积分与分肾的GFR、C20、TP呈显着的正相关关系。3.(1)早期、中期内热证比非内热证患者的肾血流灌注功能高,且内热证积分与血流灌注功能分级显着负相关。(2)早期内热证积分与肾小球滤过率呈正相关;中期内热证积分与肾小球滤过率、达峰时间,左侧20分钟清除率呈正相关。晚期与内热证关系不显着。4.肾动态功能与24h尿蛋白、血肌酐、尿素、白蛋白、血压等具有显着的相关性。

陈国栋[2](2020)在《从“去菀陈莝”论治湿热下注型下肢淋巴水肿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基于“去菀陈莝”理论,应用茵陈四妙汤治疗湿热下注型下肢淋巴水肿,通过观察治疗前后症状和体征变化情况,探讨茵陈四妙汤治疗湿热下注型下肢淋巴水肿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周围血管病科就诊的60例下肢淋巴水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手法淋巴引流的基础上,观察组给予茵陈四妙汤治疗,对照组给予地奥司明片治疗,治疗周期14天,并且定期对双下肢肢围、中医证候积分、安全性指标进行观察。结果:(1)与治疗前比较,两组均能减少中医证候积分和肢体周径差、降低淋巴水肿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在降低中医证候积分、减少肢体周径差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总有效率均为100%,观察组的治愈率(16.67%)和显愈率(86.67%)分别优于对照组的3.33%和43.33%,显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去菀陈莝”理论,运用茵陈四妙汤能在减少肢体周径差、降低淋巴水肿指数、改善患者的症状体征方面有效治疗湿热下注型下肢淋巴水肿,效果优于对照组,且安全性较高,为治疗湿热下注型下肢淋巴水肿提供了一种有效的临床方法和研究思路。

牛少辉[3](2020)在《微针刺络对下肢丹毒继发性淋巴水肿干预作用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通过收集下肢丹毒继发性淋巴水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本病发病特点。进行微针刺络治疗,观察微针刺络对下肢丹毒继发淋巴性水肿症状、体征和辅助检查等疗效指标和安全性指标的影响,对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进行评价,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探索该疗法对于感染继发淋巴性水肿的干预作用,确立该疗法的操作规范,为临床推广提供初步依据。方法本研究共收集50例下肢丹毒继发性淋巴水肿的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予地奥司明片口服0.9g 2次/日,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微针刺络,每周1次,两组疗程8周。在治疗前、治疗后对患者进行周径测量、还原度缩减度计算、皮下软组织超声多普勒检查、疼痛评分、凹陷性水肿持续时间以及证候积分统计,在治疗前后进行安全性指标测定。结合证候改善情况和指标检测变化分别进行临床疗效的综合评价。结果1发病特点通过分析本研究纳入的50例患者,患者年龄多集中分布在56-60岁;发病前患肢丹毒发作频数集中在3次;淋巴水肿miller分期集中在2期;患肢最肿胀部位多位于踝上水平。2周径总和及患肢还原度、缩减度与入组时相比,治疗8周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肢测量点周径总值显着降低(P<0.05),分别减少了 8.504±0.309cm、2.624±0.07cm,两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治疗组患肢还原度和缩减度较对照组比较,增加明显,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降低患肢周径和增加肢体还原度、缩减度方面优于对照组。3皮下软组织增厚度与入组时相比,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小腿中段和下段两测量点皮下软组织增厚度均有降低,治疗组分别下降了 0.456±0.149、0.500±0.147;对照组分别下降了 0.250±0.075、0.362±0.091,组内比较(P<0.05),组间比较(P<0.05),两组患肢超声皮下软组织增厚度均改善明显,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4 VAS疼痛评分治疗8周后,治疗组肢体VAS疼痛评分降低1.760±0.233,对照组降低0.080±0.100,组内比较治疗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能明显改善患者疼痛症状,对照组对疼痛无明显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5皮肤凹陷性水肿持续时间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患肢皮肤凹陷性水肿持续时间均有明显降低,治疗组对照组分别降低13.28±1.041 S、7.62±0.237 S。组内比较P<0.05,组间比较P<0.05,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皮肤凹陷性水肿持续时间有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6有效率比较基于治疗前后证候积分的变化,治疗组痊愈0疗、显效4例、有效1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2%;对照组痊愈0例、显效0例、有效19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76%,组间比较P<0.05。基于患肢还原度和缩减度的变化,治疗后治疗组痊愈0例、显效5例、有效1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对照组显效0例,有效18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72%。组间比较P<0.05。基于两种不同疗效指数的计算方,均表明两组患者治疗后有效指数差异均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值均小于0.05),证明两组患者治疗8周后,治疗组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7复发率比较治疗后继续随访3个月,发现治疗组有2例复发,复发率为8%,而对照组中有8例复发,复发率32%,P<0.05。从本研究结果来看,停止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结论下肢丹毒继发性淋巴水肿多发于踝上水平,其临床症状较肿瘤继发性淋巴水肿较轻。微针刺络疗效确切,能够有效缓解下肢感染继发性淋巴水肿患者的肢体肿胀程度、降低皮下软组织厚度、减轻疼痛症状和降低皮肤凹陷性水肿持续时间,治疗疗效明显优于单独地奥司明口服,且长期疗效佳,复发率低。

朱雁冬[4](2019)在《核素静脉和淋巴显像在下肢浮肿患者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究核素静脉和淋巴显像在下肢浮肿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8年10月—2019年5月期间收治的下肢浮肿患者103例,依照诊断方法的差异将所有患者分组为A组(n=52例)和B组(n=51例),其中对B组实施磁共振成像的检测,而A组则实施核素静脉和淋巴显像的检测,并对两组患者检测后的结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在诊断的特异度和灵敏度的比较方面,A组的96.15%和98.08%均显着高于B组的80.39%和76.47%。而在疾病诊断准确率的比较方面,A组的准确率94.23%显着高于B组的准确率78.43%,二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诊断过程中,检测人员将核素静脉和淋巴显像技术运用其中可以将患者疾病状况清楚地显示出来,诊断准确率极高,能够更好地帮助患者诊断和治疗疾病,值得临床推广。

靳松[5](2018)在《消肿乳糜清片剂治疗继发性淋巴水肿的实验研究和MTS继发下肢DVT的回顾性分析研究》文中认为第一部分 消肿乳糜清片剂治疗继发性淋巴水肿的实验研究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淋巴水肿是由于淋巴管阻塞后淋巴回流障碍,过多的富含蛋白质的液体积聚于组织间隙所致。它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淋巴水肿大多原因不明,是由淋巴管扩张、瓣膜功能不全或缺如等先天发育不良所致。继发性淋巴水肿的常见病因包括丝虫病、外科手术、放疗、创伤、反复感染和肿瘤浸润转移等。据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淋巴学会近年估计,全世界患淋巴水肿患者达1.4亿,约10%的患者属于先天性淋巴系统缺陷引起的原发性淋巴水肿;其余90%则属于继发性淋巴水肿,其中4500万人为丝虫性淋巴水肿(象皮肿),乳腺癌术后患上肢淋巴水肿者为2000万。淋巴水肿被WHO列为第二大致残疾病,严重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我国曾是丝虫性淋巴水肿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但到本世纪初我国已基本消灭了丝虫病,目前已较难见到丝虫性淋巴水肿。然而继发性淋巴水肿的患者并未减少,随着接受外科根治性手术和(或)放疗的恶性肿瘤患者不断增多,继发性淋巴水肿的发病率逐年攀升。有报道称,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的发生率在6%~30%,盆腔恶性肿瘤术后的发生率在1%~47%,头颈部肿瘤术后的发生率在22%~56%。以往世界各国虽对上述疾病进行了多方面治疗研究(包括外科手术),但仍无理想治愈的方法。因此探索淋巴水肿、乳糜尿的有效治疗药物仍是目前亟待攻克的关键性问题。山东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王培义课题组在长期治疗乳糜尿和淋巴水肿的实践中,根据祖国医学辩证施治和标本兼治的治疗方法,研制应用消肿乳糜清片剂以每人9g/d、3次分服、1个月为1疗程的方法分别治疗乳糜尿315例和肢体淋巴水肿341例,经1~7个疗程治疗后总有效率为100%,其中治愈率分别为98.41%、73.82%。近20年来,该课题组又在安徽、江苏等16个省、自治区,治疗观察淋巴水肿患者达3万余例,均获得了与上述结果大致相同的显着疗效。同时王培义等从中药药理学研究出发,运用现代医学生物学的研究方法和策略,研究发现中药消肿乳糜清片剂具有显着的抗炎、消肿、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激活并增强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对因缺氧受损的淋巴管内皮细胞具有显着的保护作用等多种功效。但受当时各种条件的限制,未能将该药物的作用机制进行深入的研究。我们在本研究中对消肿乳糜清片剂治疗继发性淋巴水肿的疗效及分子机制进行探索。由于具有易于获取、成本效益高并可形成稳定的淋巴水肿等特点,啮齿类动物模型受到了极大的欢迎。放疗和手术的结合能有效地促进大鼠和小鼠后肢形成稳定的淋巴水肿。与后肢模型相比,Slavin等报道的啮齿类动物尾部淋巴水肿模型具有解剖和手术操作简单且重复性好的优点,已被广泛用于淋巴水肿的外科治疗、基因治疗和淋巴管生成的分子机制的研究。因此,我们采用鼠尾淋巴水肿模型进行消肿乳糜清片剂治疗外科手术后淋巴水肿的疗效及分子机制的研究。表皮棘细胞层是皮肤中淋巴液循环和物质交换的场所。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aser Scanning Confocal Microscope,LSCM)在光学显微镜基础上结合了激光和计算机图象处理技术,把光学显微镜的分辨率提高了 30-40%,其光学切片的性能可观察组织、细胞的三维结构。活体反射共聚焦显微镜技术可以无创性地显示表皮和真皮乳头层,其图像可达组织学分辨力。本研究应用共聚焦显微镜检测皮肤淋巴水肿的状态和程度,并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鉴于继发性淋巴水肿的危害及目前没有根治的方法,本研究通过构建鼠尾淋巴水肿模型,研究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诊断继发性淋巴水肿的可行性,并探讨中药乳糜消肿片剂治疗继发性淋巴水肿的疗效及分子作用机制,为中医中药治疗淋巴水肿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研究内容1.建立鼠尾淋巴水肿模型并应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技术进行评估研究;2.探讨消肿乳糜清片剂治疗继发性淋巴水肿的疗效;3.探讨消肿乳糜清片剂治疗继发性淋巴水肿的分子机制。研究方法试验一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技术对鼠尾淋巴水肿模型的评估研究1.动物模型的建立和分组:选用6-8周龄的Wistar大鼠,通过外科手术切断并结扎鼠尾淋巴管建立鼠尾淋巴水肿模型。分为淋巴水肿组、假手术组和空白对照组,共3组,每组6只。2.鼠尾淋巴水肿的评估1)鼠尾直径变化率:分别在术前及术后1、3、5、7、9、11、14、21、28、35、42天观察鼠尾皮肤的变化并用游标卡尺测量距根部20mm处鼠尾直径。鼠尾直径变化率=(术后鼠尾直径-术前鼠尾直径)/术前鼠尾直径。2)利用核素显像检测术后7天各组鼠尾淋巴回流变化。3)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术后7天各组鼠尾皮肤变化。利用ImagJ软件测量表皮棘细胞层灰度值,每张图片测量3次后取平均值。4)利用HE染色法观察术后7天各组鼠尾皮肤形态及结构的病理改变。5)利用免疫组化法观察术后7天各组鼠尾皮肤组织中同源异型转录因子(Prospero-related homeobox 1,PROX1)的表达情况。利用 ImagJ软件测量PROX1染色淋巴管面积3次后取平均值。试验二消肿乳糜清片剂治疗继发性淋巴水肿的疗效及分子机制研究1.动物模型的建立、分组和药物干预:选用6-8周龄的Wistar大鼠,造模方法同试验一。分为治疗组:(1)低剂量消肿乳糜清片剂组、(2)中剂量消肿乳糜清片剂组、(3)高剂量消肿乳糜清片剂组;对照组:(1)淋巴水肿组、(2)地奥司明组、(3)空白对照组。共6组,每组8只。消肿乳糜清片剂低、中、高剂量组的给药剂量分别为1g/kg、2g/kg、4g/kg。地奥司明组的给药剂量为0.4g/kg。从术后第1天开始,每天1次灌胃给药,连续给药28天,观察疗效。2.干预后鼠尾淋巴水肿的评估1)鼠尾直径变化率:分别在术前及术后1、3、5、7、9、11、14、21、28天观察鼠尾皮肤的变化并用游标卡尺测量距根部20mm处鼠尾直径。鼠尾直径变化率=(术后鼠尾直径-术前鼠尾直径)/术前鼠尾直径。2)利用核素显像检测术后28天各组鼠尾淋巴回流变化。3)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术后28天各组大鼠鼠尾皮肤变化。利用ImagJ软件测量表皮棘细胞层灰度值,每张图片测量3次后取平均值。4)利用HE染色法观察术后28天各组鼠尾皮肤形态及结构的病理改变。5)利用免疫组化法观察术后28天鼠尾皮肤组织中同源异型转录因子(Prospero-related homeobox 1,PR0X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C(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C,VEGF-C)的表达情况。利用 ImagJ 软件测量PR0X1染色淋巴管面积和VEGF-C染色淋巴管灰度值3次后取平均值。研究结果试验一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技术对鼠尾淋巴水肿模型的评估研究1.成功建立鼠尾淋巴水肿模型:淋巴水肿组术后第1天鼠尾开始出现肿胀,并逐渐加重,术后第7天达水肿高峰,严重者皮肤可出现水疱。随后鼠尾水肿逐渐消退,术后42天仅有轻度肿胀,伤口瘢痕愈合,但鼠尾皮肤发硬、纤维化。假手术组术后鼠尾轻度肿胀,术后7天伤口自行愈合。2.鼠尾淋巴水肿的评估结果1)鼠尾直径变化率结果:术后第1天,淋巴水肿组的鼠尾直径较正常对照组增加0.188,有统计学差异(P<0.0001);假手术组的鼠尾直径较正常对照组增加0.01,无统计学差异(P=0.5747)。术后第7天,淋巴水肿组的鼠尾直径较正常对照组增加0.595,统计学差异最大(P<0.0001);假手术组的鼠尾直径较正常对照组增加0.012,无统计学差异(P0.78)。2)核素显像结果:淋巴水肿组手术部位及远端皮内、皮下出现大量的示踪剂滞留,近端淋巴链及淋巴结未见显影。正常对照组鼠尾淋巴链显影清晰,盆腔巴结呈圆形或卵圆形,形态清楚。3)共聚焦显微镜结果:正常对照组表皮层次清晰,棘细胞层细胞分布均匀,无扩大。淋巴水肿组表皮层次不清晰,棘细胞层细胞水肿扩大,透光度增加。淋巴水肿组与正常对照组在术前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4315)。术后第7天,淋巴水肿组较正常对照组增加25.32,两组间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69),假手术组与正常对照组在术后第7天无统计学差异(P>0.5667)。4)HE染色结果:正常对照组真皮与表皮之间的界限存在;表皮与真皮细胞之间没有增加的细胞,没有扩大的细胞核和过度角化。淋巴水肿组的皮肤有明显的急性炎症变化:表皮有水肿、过度角化和海绵化,表皮和真皮连接不均匀,真皮乳头延伸,以及在骨和表皮之间有2-3倍的组织扩张。细胞结构有显着的变化,可观察到大量的成纤维细胞和组织细胞,同时有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在靠近中心的区域可观察到肉芽组织。5)PROX1免疫组化结果:术后第7天,淋巴水肿组平均淋巴管数为4.333 ±0.816,正常对照组为0.833 ±0.408,假手术组为1.000 ± 1.095。淋巴水肿组较正常对照组增加3.5,两组间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001),假手术组与正常对照组在术后第7天无统计学差异(P=0.7)。淋巴水肿组平均淋巴管面积为0.037± 0.010mm2,正常对照组为0.006 ± 0.004mm2,假手术组为0.007 ± 0.006mm2。淋巴水肿组较正常对照组增加0.031,两组间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0001),假手术组与正常对照组在术后第7天无统计学差异(P=0.70279)。试验二消肿乳糜清片剂治疗继发性淋巴水肿的疗效及分子机制研究1.干预后鼠尾的外观变化:除正常对照组外,余各组术后第1天鼠尾均开始出现肿胀,并逐渐加重,淋巴水肿组肿胀最重,高剂量消肿乳糜清片剂组最轻。术后第7天达水肿高峰,随后鼠尾水肿逐渐消退,术后28天仅有轻度肿胀,伤口瘢痕愈合。2.干预后鼠尾淋巴水肿的评估结果1)鼠尾直径变化率结果:术后第1天,空白对照组鼠尾直径变化率较淋巴水肿组下降0.21(P<0.0001),余各组与淋巴水肿相比无统计学差异。术后第7天,各组鼠尾直径变化率均较淋巴水肿组降低,其中高剂量组降低0.17(P<0.0001),有统计学差异。与淋巴水肿组相比,低剂量药物组鼠尾直径变化率在术后28天降低0.02(P=0.1657)。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淋巴水肿的程度逐渐减轻,中剂量药物组鼠尾直径变化率在术后28天降低0.04(P=0.01),高剂量组鼠尾直径在术后28天降低0.12(P<0.0001),有统计学差异,未发现阈值饱和效应。2)核素显像结果:术后28天淋巴水肿组、低剂量组:鼠尾远端皮内、皮下出现较多示踪剂滞留,鼠尾淋巴链出现不完全性中断,盆腔淋巴结未见显影。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地奥司明组:鼠尾淋巴链显影欠清晰,盆腔淋巴结部分显影。空白对照组:鼠尾淋巴链显影清晰,盆腔淋巴结呈圆形或卵圆形,形态清楚。3)共聚焦显微镜结果:术后28天淋巴水肿组棘细胞层平均灰度值为200.80 ± 8.98,低剂量组为194.30 ± 12.54,中剂量组为192.81 ± 11.09,高剂量组为178.95 ± 11.57,地奥司明组为185.80 ± 11.93及空白对照组为178.50 ± 15.30。低剂量组灰度值在术后28天较淋巴水肿组降低6.5(P=0.2869),无统计学差异。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淋巴水肿的程度逐渐减轻,高剂量组灰度值在术后28天较淋巴水肿组降低21.85(P0.0008),有统计学差异。4)HE染色结果:术后28天淋巴水肿组、中剂量组及低剂量组鼠尾皮肤的HE染色表现:淋巴水肿表皮有不同程度水肿,表皮和真皮连接不均匀,真皮乳头延伸,以及在骨和表皮之间有组织扩张。细胞结构有变化,观察到成纤维细胞和组织细胞,同时有中性粒细胞浸润,在靠近中心的区域可观察到肉芽组织。空白对照组、地奥司明组及高剂量组鼠尾皮肤的HE染色表现:真皮与表皮之间的界限存在;表皮与真皮细胞之间没有增加的细胞,没有扩大的细胞核和过度角化。5)PR0X1免疫组化结果:PROX1染色的淋巴管高倍镜(400×)表现为具有棕色内皮细胞染色的管腔。术后28天淋巴水肿组平均淋巴管面积为0.127 ±0.052mm2,低剂量组为 0.067 ± 0.059mmm2,中剂量组为 0.048 ± 0.046mm2,高剂量组为0.028 ± 0.017mm2,地奥司明组为0.033 ± 0.019mm2及空白对照组为0.008± 0.003mm2。与淋巴水肿组相比,低剂量组淋巴管面积在术后28天减少0.06(P=0.0036),有统计学差异。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淋巴水肿的程度逐渐减轻,高剂量组淋巴管面积在术后28天减少0.1(P<0.0001),有统计学差异。6)VEGF-C免疫组化结果:VEGF-C免疫组化阳性的高倍镜(400×)表现为淋巴管内皮细胞胞浆有棕黄色染色,且明显高于背景染色。术后28天淋巴水肿组平均灰度值为89.54 ± 15.24,低剂量组为114.89 ±7.20,中剂量组为116.72 ± 11.60,高剂量组为123.53 ± 12.25,地奥司明组为116.81 ± 13.11及空白对照组为32.87±9.31。与淋巴水肿组相比,低剂量组VEGF-C染色淋巴管平均灰度值在术后28天较淋巴水肿组增加25.3(P<0.0001),有统计学差异。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淋巴水肿的程度逐渐减轻,高剂量组平均灰度值在术后28天较淋巴水肿组增加33.99(P<0.0001),有统计学差异。结论1.使用切断并结扎鼠尾淋巴管的方法可成功构建鼠尾淋巴水肿模型,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技术可定性、定量地评估动物模型淋巴水肿的状态和程度。2.低剂量消肿乳糜清片剂对外科手术后鼠尾淋巴水肿有治疗作用,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对继发性淋巴水肿的治疗作用也逐渐增加,高剂量消肿乳糜清片剂对继发性淋巴水肿的治疗作用最明显。3.消肿乳糜清片剂通过增加淋巴管内皮细胞VEGF-C的表达,促进淋巴管的形成与再生。第二部分MTS继发下肢DVT的回顾性分析研究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May-Thurner综合征(May-Thurner syndrome,MTS)又称为髂静脉受压综合征(iliac vein compression syndrome,IVCS)或 Cockett 综合征(Cockett syndrome),是指髂静脉长期受到前方髂动脉和后方第5腰椎的压迫,逐渐出现管腔的狭窄或闭塞,进而导致髂静脉及其以远静脉的回流障碍,并由此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的综合征。髂血管胚胎发育的特点和特殊的解剖结构是MTS发病的主要原因。髂和脐血管系统均是胎儿发育过程中的重要血管束。胚胎的静脉系统是由原始静脉系统发育而成的。原始静脉系统包括卵黄、脐带和主静脉系统。随着主静脉系统的不断发育,在第6至10孕周期骶尾部的下腔静脉和髂总静脉先后形成。与髂静脉发育不同,髂动脉系统起源于第5腰椎动脉。在胎儿发育的第5周,双侧脐动脉与髂内动脉建立通路,胎儿通过此通路将乏氧血运回母体。作为胎儿富氧血的主要来源,脐带系统对生命至关重要。考虑到上述特点,进化的压力使得脐血管系统优先于髂血管系统发育。为了首先保证脐血管系统与胎盘相连,髂血管系统在其形态与功能的发育上不得不做出让步。这可能是髂静脉被髂动脉横跨而过的潜在原因。虽然右髂总动脉压迫左髂总静脉是形成静脉嵴的直接原因,但右髂总动脉与腰椎之间的位置关系可能是形成MTS的真正原因。身体的其他部位同样存在动静脉并行,如股动脉与股静脉等。在股鞘中,股动脉的压力平均地转移到股静脉。然而在MTS中,由于紧贴腰椎,来自右髂总动脉的任何压力都可能转变成对左髂总静脉的压迫。MTS常见的临床表现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和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chronic venous insufficiency,CVI)。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通常表现为突发下肢肿胀,腹股沟区、大腿部及腓肠肌区疼痛,皮温升高,严重者可出现股青肿或股白肿。18-49%的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由左髂静脉受压造成的。如果DVT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诊治,有20%-40%的患者会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ostthrombotic syndrome,PTS)。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是由长期下肢静脉高压所致,而PTS是下肢静脉高压的主要原因之一。常见的临床表现如下肢浅静脉曲张、肿胀、疼痛、色素沉着以及溃疡等。在有临床症状的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的患者中,高达55%的患者合并近端血管的狭窄或阻塞,如髂静脉受压等,其中MTS约占所有病因的2%-5%。MTS的治疗包括外科重建和血管腔内手术治疗。在血管腔内手术未广泛开展之前,外科重建手术治疗MTS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其适应证主要是针对有静脉闭塞症状且经保守或血管腔内治疗失败的病例。相关的外科手术术式包括:(1)Palma-Dale手术;(2)人工血管旁路移植术;(3)右髂动脉后置吻合术;(4)髂动脉悬吊术;(5)髂静脉松解、衬垫减压术。Jost等(2001))通过分析1985年1月至1999年6月因髂静脉的良性狭窄或阻塞接受髂-腔静脉或下腔静脉重建患者的病历资料,指出外科重建手术的初期和3年通畅率分别为54%和62%。由于外科重建手术的创伤大、远期通畅率不高,目前MTS的患者首选血管腔内治疗,治疗失败后再考虑外科手术。对于确诊的MTS患者,通常先予以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进行临时扩张,随后置入支架。有研究表示支架置入对治疗原发的髂静脉阻塞效果良好,6年的一期、辅助一期和二期通畅率分别为79、100和100%。MTS的患者通常会合并髂静脉及其以远静脉血栓形成,目前主要通过导管接触溶栓(catheter-directed thromblysis,CDT)或经皮腔内机械碎栓(percutaneous mechanical thrombectomy,PMT)进行治疗。一些研究者已将上述不同的腔内治疗技术进行整合,如CDT联合支架置入、PMT联合支架置入等,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来自两个不同研究组的关于支架置入治疗血栓形成后髂静脉阻塞的报告:6年的一期、辅助一期和二期通畅率分别为57、80和86%;10年的一期、辅助一期和二期通畅率分别为83、89 和 93%。本研究的主要目的:(1)了解2014年6月-2016年9月在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诊治的146名急性下肢DVT患者的发病特点,与国内外同类研究结果进行比较,总结出鲁西南地区该疾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并期待发现新的规律。(2)探讨CDT和CDT联合髂静脉支架置入两种手术方式治疗MTS继发下肢DVT的疗效差别,并通过随访了解髂静脉支架的近期和中期通畅率。研究方法本研究经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查通过,收集从2014年6月-2016年9月在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血管外科诊治的146名急性下肢DVT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由于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免除签署患者知情同意书。效应指标包括:性别、年龄、高危因素、发病部位、D-二聚体、下肢静脉彩超、静脉造影、肺动脉CTA、髂血管CTA、导管接触溶栓、髂静脉支架置入及随访结果。利用EmpowerState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1.MTS并DVT组与非MTS并DVT组性别、年龄相比,两组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59)。2.MTS并DVT组与非MTS并DVT组高危因素相比,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79)。3.MTS并DVT组与非MTS并DVT组发病时间、部位相比,两组发病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60),两组发病部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4.MTS并DVT组与非MTS并DVT组D-二聚体相比,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2)。5.MTS并DVT组与非MTS并DVT组血栓类型相比,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6.MTS并DVT组与非MTS并DVT组髂血管CTA诊断MTS病例相比,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7.MTS并DVT组与非MTS并DVT组肺栓塞病例相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8.112例行肺动脉CTA的DVT患者分为MTS组与非MTS组,并进行对照分析。单因素回归分析结果发现,MTS(OR0.3,95%CI0.1-0.7;P=0.008)、右下肢DVT(OR 3.93,95%CI 1.1-14.6;P=0.0406)、D-二聚体中三分位组(OR2.8,95%CI 1.1-7.5;P=0.0343)是发生肺栓塞共同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未调整模型中 MTS 与 PE 呈负相关(OR0.28,95%CI 0.11-0.71;P=0.0075);模型 1中 MTS 与 PE 呈负相关(OR 0,17,95%CI 0.04-0.68;P=0.0125);模型 2 中 MTS与 PE 呈负相关(OR 0.15,95%CI 0.03-0.71;P=0.016)。9.MTS并DVT组行导管接触溶栓治疗(CDT)的患者78例。术后随访时间1-24个月。随访69例,失访9例,随访率88.46%。行CDT+髂静脉支架置入的患者25例,术后随访时间1-24个月。随访25例,失访0例,随访率100%。本组病例术后1月、3月、6月、1年、2年支架一期通畅率均为100%。利用随机效应模型分析CDT组和CDT+Stent组在不同时间点对VDS的影响无明显差异。结论在本研究中,MTS好发于女性患者,容易继发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以中央型和混合型多见。髂血管CTA诊断MTS的准确性高。合并MTS的急性下肢DVT发生肺栓塞的机率低,MTS是影响肺栓塞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血管腔内治疗合并MTS的下肢DVT近期效果良好,通畅率高。

孙笛[6](2017)在《继发性淋巴水肿皮肤纤维化的病理及诊疗研究》文中提出【研究目的】继发性淋巴水肿皮肤纤维化病变是严重且不可逆的病理损伤,也是淋巴水肿诊疗的重点和难点。本研究以发现继发性下肢淋巴水肿皮肤纤维化病理改变为基础,在新型皮肤纤维化测量仪Skin Fibro Meter及吲哚菁绿淋巴造影检查的辅助下,利用综合消肿技术治疗继发性淋巴水肿患者的肢体水肿和皮肤纤维化病变,从而全面系统的阐述继发性淋巴水肿皮肤纤维化的病理特点和新型的诊疗手段。【内容与方法】本研究包括45名继发性单侧下肢淋巴水肿女性患者(根据淋巴水肿程度分为水肿Ⅰ期15名,Ⅱ期15名,Ⅲ期15名)和正常下肢志愿者15名。分别切取7名不同水肿期患者的患肢和7名正常志愿者健肢皮肤组织进行Masson、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染色,观察胶原、类糜蛋白酶和转化生长因子-β1的表达,同时提取相应蛋白进行Western-blot和ELISA定量分析,明确淋巴水肿各期皮肤组织是否发生纤维化病变以及类糜蛋白酶和转化生长因子-β1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利用新型皮肤纤维化测量仪Skin Fibro Meter仪器测量45名淋巴水肿患者和15名正常志愿者下肢皮肤硬度值,明确该仪器是否能精准的反应不同淋巴水肿期皮肤纤维化的病变程度。用吲哚菁绿淋巴造影技术观察各期淋巴水肿和正常肢体的淋巴管、淋巴结的影像表现,明确该造影技术针对淋巴水肿诊断的影像特点。最后应用综合消肿技术治疗各期淋巴水肿患者一个疗程,并通过测量治疗后的皮肤纤维化硬度、肢体周径、吲哚菁绿淋巴造影和测定类糜蛋白酶浓度等方式评估该技术的疗效。【结果】随着继发性下肢淋巴水肿从Ⅰ期至Ⅲ期的发展,皮肤组织中胶原纤维大量增生,肢体发生明显的纤维化病变。类糜蛋白酶以及转化生长因子-β1在水肿的皮肤组织中表达均显着增高;同时观察到转化生长因子-β1高表达的淋巴管部位,类糜蛋白酶也有大量聚集。应用Skin Fibro Meter仪器测量的水肿肢体皮肤硬度值随淋巴水肿Ⅰ期至Ⅲ期的发展而逐渐增高且具有正相关性。淋巴水肿的肢体经过吲哚菁绿造影显示出不同程度的淋巴管扩张迂曲、淋巴液淤积、真皮返流、淋巴结不显影等影像表现。通过综合消肿治疗后,水肿肢体皮肤硬度值减少,组织间液含量降低,周径变细;吲哚菁绿造影显示淋巴液淤积和真皮返流得到明显改善;并且皮肤组织中类糜蛋白酶的含量也显着减少。【结论】本研究通过实验证明了继发性下肢淋巴水肿从Ⅰ期至Ⅲ期,皮肤组织纤维化程度逐渐加重,在纤维化过程中高表达的类糜蛋白酶可能有利于转化生长因子-β1的激活,从而促进皮肤纤维化病变。在临床实验中,证实利用Skin Fibro Meter仪器能够及时的对淋巴水肿皮肤纤维化病变进行定量分析,通过皮肤硬度值的测定能精确的反应肢体淋巴水肿的进展;吲哚菁绿淋巴造影更能直观而即时的观察到各期病变肢体的淋巴管和淋巴结影像表现;患者最终经过综合消肿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肢的肿胀和纤维化症状。这些新的病理发现和诊疗技术,将对继发性淋巴水肿皮肤纤维化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张伟[7](2016)在《系列68Ga标记新型分子探针PET/CT显像初探》文中认为研究内容一68Ga-BNOTA-PRGD2和18F-FDG PET/CT对术前胶质瘤分级的比较研究研究目的:胶质瘤的术前分级及治疗策略仍然面临诸多挑战。三肽序列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Arg-Gly-Asp, RGD)能够特异性的识别胶质瘤细胞中的整合素受体表达。本研究将比较68 镓-1,4,7-三氮杂环壬烷-1,4,7-三乙酸-(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2(68Ga-SCN-Bn-1,4,7-triazacyclononane-1,4,7-triacetic acid-PEG3-E[c(RGDyK)]2,68Ga-BNOTA-PRGD2,简称68Ga-PRGD2)和18F-FDG PET/CT对术前胶质瘤分级的价值。研究方法:前瞻性入组29例胶质瘤患者,术前常规行68Ga-PRGD2和18F-FDG PET/CT显像。测量肿瘤SUVmax及肿瘤/本底(T/N)比值。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性检验比较两种PET/CT显像方法同最终手术或活检病理的一致性。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两种方法对术前分级的诊断效能。通过获得两种方法的最佳截断值,并对两种方法术前分级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性做比较。研究结果:29例患者中,最终经手术和活检证实有7例低级别胶质瘤(WHO分级Ⅰ和Ⅱ级),22例高级别胶质瘤(WHO分级Ⅲ和Ⅳ级)。68Ga-PRGD2 PET/CT所有参数均能很好的区分低级别和高级别胶质瘤(其中SUVmax的P值=0.04,T/N的P值=0.014)。FDG PET/CT对于区分低级别和高级别胶质瘤效能欠佳(其中SUVmax的P值=0.129,T/N的P值=0.067)。ROC曲线研究表明,68Ga-PRGD2 PET/CT比FDG PET/CT更好地区分了胶质瘤的级别,SUVmax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83与0.795,T/N比值为0.812与0.805。根据ROC曲线获得的截断值,FDG PET/CT对预测胶质瘤分级的敏感性均高于68Ga-PRGD2 PET/CT (SUVmax分别为86.4%与77.3%,T/N比值分别为90.9%与72.7%)。但是68Ga-PRGD2 PET/CT特异性较FDGPET/CT高(SUVmax分别为85.7%与71.4%,T/N比值分别为100%与71.4%)。线性回归分析显像FDG PET/CT (SUVmax:r=0.64, P<0.001; T/N:r=0.72, P<0.001)和68Ga-PRGD2 PET/CT(SUVmax:r=0.74,P<0.001; T/N:r=0.55,P=0.002)均与WHO分级显着相关。研究结论:68Ga-PRGD2 PET/CT是一种无创、有效的区分胶质瘤边界及术前分级的显像方法。研究内容二68Ga-NEB在淋巴系统疾病的初步临床应用研究研究目的验证68Ga-NEB作为一种全新的正电子淋巴显像剂对各种淋巴系统疾病的评估价值。研究方法将合成的68Ga-NEB注入13例怀疑不同种类淋巴系统疾病的患者皮下,采用PET/CT显像模式,并与99mTc-SC淋巴闪烁显像相比较,观察二者对淋巴系统疾病的诊断效能。研究结果68Ga-NEB PET/CT能够清晰的显示所有病人淋巴系统疾病的异常。与99mTc-SC淋巴闪烁显像相比较,68Ga-NEB PET/CT能够使38.5%(5/13)的患者观察到额外的淋巴系统异常信息。结论68Ga-NEB PET/CT能够更快、更准确地显示淋巴系统疾病的异常,是一种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可替代常规99mTc-SC淋巴闪烁显像的新型正电子淋巴显像方法。研究内容三68Ga-DOTATATE在小细胞肺癌中的应用初探研究目的: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 SCLC)容易出现广泛转移,并且肿瘤的分期对于治疗决策的影响非常重要。但是目前仍然没有一个标准的方法来评估其分期。SCLC高表达生长抑素受体(somatostatin receptor, SSTR),用68Ga标 记 的1,4,7,10-tetraazacyclododecane-N,N’,N",N’"-tetraacetic-acid-D-Phe1,Tyr3-octreotate (DOTATATE) (68Ga-DOTATATE,简称68Ga-TATE)是一种较新的用于PET研究的SSTR显像剂,能特异地被体内含SSTR-2的组织摄取。本研究的目的是比较68Ga-DOTATATE与18F-FDG PET/CT对SCLC病变的探测效能。研究方法:12例活检证实为SCLC的患者同时行18F-FDG及68Ga-DOTATATE PET/CT检查。两种显像剂均用于评价肿瘤原发灶及远处病变。以其他显像方式(如CT、MRI或者后续的PET/CT)及临床资料作为判断标准。研究结果:12例SCLC患者原发灶在18F-FDG及68Ga-DOTATATE PET/CT上均能显示。对于骨骼病变,50%(6/12)患者在68Ga-TATE PET/CT上有显示,但是这6例患者中,有2例患者在18F-FDG PET/CT上显示为阴性。68Ga-DOTATATE PET/CT显示为骨骼摄取阴性的患者,18F-FDG PET/CT上同样为阴性。18F-FDG及68Ga-DOTATATE PET/CT对于SCLC骨病变的探测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1)。但是18F-FDG及68Ga-DOTATATE PET/CT对于原发灶(P=0.052)及淋巴结病变(P=0.387)探测没有统计学差异。研究结论:68Ga-TATE或许比18F-FDG PET/CT对于SCLC骨骼病变的探测更具灵敏性,是一种重要的对于SCLC的分期补充方法。

王哲,傅麒宁,赵渝[8](2015)在《单侧下肢肿胀的诊断策略(附357例病例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总结分析单侧下肢肿胀的诊断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4年10月期间我科住院治疗的357例单侧下肢肿胀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 307例(86.0%)患者均在发病2周内就诊(急性单侧下肢肿胀),其病因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281例,下肢感染11例,下肢血肿7例,淋巴回流障碍4例,髂静脉压迫综合征2例,盆腔肿瘤压迫1例,动静脉瘘1例。50例慢性单侧下肢肿胀患者的病因主要有单侧下肢DVT33例,动静脉瘘5例,淋巴回流障碍5例,KT综合征3例,盆腔肿瘤压迫3例,髂静脉压迫综合征1例。43例非DVT患者中有26例有被误诊为DVT史。9例淋巴回流障碍均为恶性肿瘤本身或治疗手段所继发。338例患者行超声检查,其中308例患者获得诊断,59例患者通过进一步完善下肢CT静脉造影或CT血管造影得到确诊,另有10例患者行核素淋巴显影得到诊断。结论单侧下肢肿胀虽以DVT为最主要的原因,但非DVT肿胀极易被误诊,从而延误治疗。下肢肿胀病因复杂,且存在互为因果等因素重叠,使得制定查找病因的诊断策略有重要意义。在病史、查体基础上,下肢超声检查应作为首选筛查手段,若条件允许,应对盆腔和髂静脉进行进一步评估。针对超声检查不能明确诊断者,CT静脉造影、CT血管造影及核素淋巴显影是协助明确诊断的重要补充。

娄浩然[9](2015)在《IL-10在下肢静脉性溃疡中的表达及意义》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研究通过搜集单纯浅静脉曲张及深静脉血栓后遗症患者溃烂的皮肤组织,以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白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在其中的表达,探讨IL-10与静脉性溃疡之间的关系及不同原因形成的静脉性溃疡在发病机制上是否存在差异。比较手术前后下肢溃疡皮肤中IL-10的表达,研究双下肢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曲张静脉剥脱+交通支血管缝扎术在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中的治疗效果,从而为临床治疗静脉性溃疡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5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及2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后遗症(Post-thrombotic syndrome,PTS)患者溃疡皮肤组织,所有患者均行下肢深静脉顺行造影以了解深静脉瓣膜功能及血管通畅的情况,并排除动脉缺血、糖尿病、感染、淋巴肿及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所有患者患肢病变的大隐静脉均给予剥脱,局部曲张病变血管给予切除,溃疡处给予缝扎,术后均给予血管活性药物应用,未使用抗生素。将所取标本分为三组,即正常皮肤组、术前溃疡组和术后溃疡组,术中取溃疡区域四周的皮肤组织作为溃疡组,浅静脉高位结扎开口处周围正常皮肤作为正常对照组,术后一周取溃疡周围皮肤作为术后溃疡标本。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来测定各组组织标本中IL-10的表达。每个组织切片都在高倍镜下随机选取3个视野进行观察,每个视野中查看100个细胞,当所取组织细胞质中出现棕色时,即判定这个细胞的表达为阳性,按此标准,记录每个视野中呈阳性表达的细胞数量,同时计算出阳性表达率,每组切片取三个视野平均值。所有数据以均值±标准差(`x±S)来表示,数据分析SPSS17.0来处理,两两比较用t检验,设显着性检验水准为α=0.05,P〈0.05视为有显着性差异。结果:经统计学分析,阳性表达的IL-10细胞在术前溃疡组织中比正常皮肤要显着增加(P〈0.05);术后一周患者愈合中的溃疡组织IL-10的表达要比术前明显降低(P<0.05);单纯浅静脉曲张患者溃疡皮肤组织中IL-10的表达与PTS无显着性差异。术前溃疡皮肤组织中可见大量胞质或胞膜被染成棕色的细胞,着色较深,呈局灶性分布,主要位于真皮层。其中溃疡组标本的皮肤真皮层中存在了炎性物质的聚集,新生的血管较正常组皮肤明显增多。另外,正常皮肤组的标本中同样散见阳性表达的细胞,数量稀少,且染色浅淡。结论:1.IL-10在静脉性溃疡患者皮肤组织中的表达较正常皮肤明显升高,说明IL-10与静脉性溃疡的发病机制有密切关系。2.IL-10在单纯大隐静脉曲张和PTS患者溃疡皮肤组织中的表达无显着差异,说明二者在发病机制上相似。3.双下肢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曲张静脉剥脱+交通支静脉结扎术可以使下肢静脉性溃疡患者皮肤组织中IL-10的表达降低,因此可以用IL-10作为评判术后疗效的指标。

文哲,童冠圣,刘勇,刘璐,陈道桢,孙晋,沈文彬[10](2014)在《对比99Tcm-DX与99Tcm-HSA显像诊断小肠淋巴管扩张症》文中提出目的比较99 Tcm-DX与99 Tcm-HSA显像对小肠淋巴管扩张症的诊断效能。方法收集56例低蛋白血症患者,均在7天内接受99 Tcm-DX与99 Tcm-HSA显像;以病理检查、胶囊肠镜或临床最终诊断作为"金标准",评价2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效能,应用Kappa检验分析这两种方法的一致性。结果 38例(38/56,67.86%)最终诊断为IL,其中原发性IL34例,继发性IL 4例;余18例中,10例诊断为乳糜性单或多浆膜腔积液,1例为肾病综合征,2例为不明原因失蛋白性肠病,5例为不明原因低蛋白血症。99 Tcm-DX与99 Tcm-HSA显像诊断IL的灵敏度分别60.53%(23/38)、94.73%(36/38),特异度为88.89%(16/18)、61.11%(11/18),准确率为69.64%(39/56)、83.93%(47/56),阳性预测值为92.00%(23/25)、83.72%(36/43),阴性预测值为51.61%(16/31)、84.62%(11/13);两者诊断符合率为67.85%(38/56,Kappa=0.392,P<0.05)。结论 99 Tcm-HSA显像诊断IL的灵敏度较高,而99 Tcm-DX显像的特异度较高,两者结合可能有助于提高诊断IL的准确性。

二、核素静脉和淋巴显像在下肢浮肿患者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核素静脉和淋巴显像在下肢浮肿患者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肾动态显像技术探讨糖尿病肾脏病内热对肾动态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文献综述
    综述一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脏病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综述二 肾动态显像在糖尿病肾脏病的应用
        参考文献
前言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仪器设备
        1.6 观察指标
        1.7 统计方法
    2. 研究结果
        2.1 患者基本资料
        2.2 不同分组DKD患者肾动态功能变化情况
        2.3 内热证与肾动态功能
        2.4 肾动态功能与其他指标的相关性
        2.5 不同时期内热证与肾动态显像的关系特点
    3. 讨论
        3.1 DKD患者一般情况
        3.2 不同分组DKD患者肾动态功能变化情况
        3.3 内热证与肾动态功能
        3.4 肾动态功能与其他指标的相关性
    4. 结论
        4.1 DKD患者在不同阶段肾动态功能存在显着差异
        4.2 不同时期内热证的分布存在差异、内热证与肾动态功能关系密切
        4.3 肾动态功能与部分实验室指标、血压具有相关性
参考文献
结语
致谢
个人简历
附录

(2)从“去菀陈莝”论治湿热下注型下肢淋巴水肿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终止研究标准
        1.6 病例脱落标准
    2 方法
        2.1 治疗方案
        2.2 治疗周期
        2.3 观察指标
        2.4 评价时间
        2.5 疗效评价
        2.6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一般资料分析
        3.2 各项观察指标结果
        3.3 LEL index
        3.4 安全性指标
        3.5 临床有效率
    4 讨论
        4.1 中医学对淋巴水肿的认识
        4.2 西医学对淋巴水肿的认识
        4.3 “去菀陈莝”的内涵及在下肢淋巴水肿中的应用
        4.4 茵陈四妙汤
        4.5 临床观察结果分析
        4.6 此次研究的不足
        4.7 今后的研究方向
结语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1 中医对淋巴水肿的研究进展
        1.1 中医对淋巴水肿病名的认识
        1.2 中医对淋巴水肿病因病机的认识
        1.3 中医对于淋巴水肿的治疗
    2 西医学对淋巴水肿的研究进展
        2.1 发病机制
        2.2 淋巴水肿的分类
        2.3 淋巴水肿的治疗
    参考文献
附录
    1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2 附件一 中医证候积分表
    3 附件二 病例观察表
致谢
论文着作
附件1
科研课题
附件2

(3)微针刺络对下肢丹毒继发性淋巴水肿干预作用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肢体淋巴水肿的西医研究进展
        1.疾病概念及流行病学
        2.病理生理学机制
        3.肢体淋巴水肿的分类
        4.肢体淋巴水肿的症状和体征及其并发症
        5.肢体淋巴水肿的分级分期标准
        6.肢体淋巴水肿的实验室检查
        7.肢体淋巴水肿治疗
        8.参考文献
    综述二 下肢丹毒继发性淋巴水肿的中医研究进展
        1.病名归属
        2.病因病机
        3.辨证论治
        4 治疗现状
        5.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临床资料和方法
        1.研究资料
        2.研究方法
        3.参考文献
    研究结果
        1.一般资料
        2.基线一致性分析
        3.观察指标分析
        4.疗效分析
        5.安全性指标分析
        6.两组患者随访复发率比较
    讨论
        1 立题依据
        2.微针刺络治疗下肢丹毒继发性淋巴水肿的机理
        3.研究结果分析
        4.特色和创新
        5.不足和展望
        6.参考文献
结论
致谢
在校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介
附录1 证候积分表
附录2 VAS疼痛评分表
附录3 超声检测结果
附录4 患肢图片
附录5 CRF表

(4)核素静脉和淋巴显像在下肢浮肿患者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护理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诊断后特异度和灵敏度的比较
    2.2 两组患者诊断后诊断准确率的比较
3 讨论

(5)消肿乳糜清片剂治疗继发性淋巴水肿的实验研究和MTS继发下肢DVT的回顾性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消肿乳糜清片剂治疗继发性淋巴水肿的实验研究
    前言
    试验一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技术对鼠尾淋巴水肿模型的评估研究
        1. 前言
        2. 材料试剂及主要仪器设备
        3. 实验方法
        4. 实验结果
        5. 讨论
        结论
        附图表
    试验二 消肿乳糜清片剂治疗继发性淋巴水肿的疗效及分子机制研究
        1. 前言
        2. 材料试剂及主要仪器设备
        3. 实验方法
        4. 实验结果
        5. 讨论
        结论
        附图表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MTS继发下肢DVT的回顾性分析研究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图表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英文论文1
英文论文2

(6)继发性淋巴水肿皮肤纤维化的病理及诊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绪论
第一部分 实验部分 类糜蛋白酶和转化生长因子-β1在继发性下肢淋巴水肿皮肤组织中的表达研究
    1.研究背景及目的
    2.研究材料及方法
    3.研究结果
    4.讨论
第二部分 临床部分
    实验一 SkinFibroMeter仪器对继发性下肢淋巴水肿皮肤纤维化诊断和评估价值的研究
        1.研究背景及目的
        2.研究材料及方法
        3.研究结果
        4.讨论
    实验二 吲哚菁绿淋巴造影技术在继发性下肢淋巴水肿检查中的影像表现和应用价值的研究
        1.研究背景及目的
        2.研究材料及方法
        3.研究结果
        4.讨论
    实验三 综合消肿技术对继发性下肢淋巴水肿的疗效评估研究
        1.研究背景及目的
        2.研究材料及方法
        3.研究结果
        4.讨论
全文结论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7)系列68Ga标记新型分子探针PET/CT显像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符号说明
中文摘要
ABSTRACT
研究内容一 ~(68)GA-BNOTA-PRGD_2和~(18)F-FDG PET/CT对术前胶质瘤分级的比较研究
    1.1 引言
    1.2 材料及方法
    1.3 结果
    1.4 讨论
    1.5 结论
    1.6 参考文献
研究内容二 ~(68)GA-NEB在淋巴系统疾病的初步临床应用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和方法
    2.3 结果
    2.4 讨论
    2.5 结论
    2.6 参考文献
研究内容三 ~(68)GA-DOTATATE在小细胞肺癌中的应用初探
    3.1 引言
    3.2 方法和材料
    3.3 结果
    3.4 讨论
    3.5 结论
    3.6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淋巴水肿影像诊断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8)单侧下肢肿胀的诊断策略(附357例病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1.2方法
2结果
    2.1患者的基本概况
    2.2下肢肿胀的病因分析
    2.3影像学检查分析
3讨论
    3.1下肢肿胀的病因机制
    3.2下肢肿胀的误诊
    3.3下肢肿胀的诊断策略

(9)IL-10在下肢静脉性溃疡中的表达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部分IL-10及静脉性溃疡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10)对比99Tcm-DX与99Tcm-HSA显像诊断小肠淋巴管扩张症(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2显像剂
    1.3显像方法
    1.4图像分析
    1.5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3 讨论

四、核素静脉和淋巴显像在下肢浮肿患者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肾动态显像技术探讨糖尿病肾脏病内热对肾动态功能的影响[D]. 刘相均.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2]从“去菀陈莝”论治湿热下注型下肢淋巴水肿的临床研究[D]. 陈国栋.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3]微针刺络对下肢丹毒继发性淋巴水肿干预作用的临床研究[D]. 牛少辉.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4]核素静脉和淋巴显像在下肢浮肿患者中的应用[J]. 朱雁冬. 双足与保健, 2019(17)
  • [5]消肿乳糜清片剂治疗继发性淋巴水肿的实验研究和MTS继发下肢DVT的回顾性分析研究[D]. 靳松. 山东大学, 2018(02)
  • [6]继发性淋巴水肿皮肤纤维化的病理及诊疗研究[D]. 孙笛. 上海交通大学, 2017(08)
  • [7]系列68Ga标记新型分子探针PET/CT显像初探[D]. 张伟.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6(01)
  • [8]单侧下肢肿胀的诊断策略(附357例病例分析)[J]. 王哲,傅麒宁,赵渝.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2015(08)
  • [9]IL-10在下肢静脉性溃疡中的表达及意义[D]. 娄浩然. 郑州大学, 2015(01)
  • [10]对比99Tcm-DX与99Tcm-HSA显像诊断小肠淋巴管扩张症[J]. 文哲,童冠圣,刘勇,刘璐,陈道桢,孙晋,沈文彬.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14(05)

标签:;  ;  ;  ;  ;  

核素静脉及淋巴显像在下肢水肿患者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