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山东链霉菌产抗真菌物质的理化性质的初步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冉超[1](2019)在《拮抗菌株NJ13产鞭毛蛋白的分离纯化与原核表达》文中认为本实验室从人参内生菌中分离得到一株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NJ13(Bacillus methylotrophicus),研究发现其发酵液在20%饱和度硫酸铵沉淀下的粗蛋白对于人参锈腐菌(Cylindrocarpon destructans)抑制作用显着。经Sephadex G-25脱盐,分离出2个抗菌活性峰,选择2F进行后续实验。稳定性研究发现抗菌粗蛋白2F对紫外稳定,但用氯仿和蛋白酶K处理后活性完全损失。在pH 12条件下抗菌活性损失一半,100℃和121℃条件下完全损失抗菌活性。再经DEAE-Sepharose Fast Flow弱阴离子交换层析,Superdex75 10/300 GL凝胶过滤层析,得到纯度较高的抗菌蛋白2-1-1F,浓缩并稀释后测得抗菌蛋白浓度为0.1026mg/mL,SDS-PAGE结果显示在29KDa左右有单一条带。经质谱鉴定,抗菌蛋白氨基酸序列与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UCMB5033鞭毛蛋白FlgG(登录号:CDG29557.1)氨基酸序列覆盖度达到了76%,等电点为4.97,分子量为27KDa,与凝胶中表观分子量几乎一致,初步确定本实验分离纯化得到的抗菌蛋白为一种鞭毛蛋白。根据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UCMB5033鞭毛蛋白FlgG(登录号:CDG29557.1)基因序列设计了特异性引物G1,在生防菌NJ13基因组DNA中克隆到了一段大小为777bp的基因序列,与FlgG基因片段大小相同。连接PMD18-T载体,测序后发现克隆到的基因序列与鞭毛蛋白FlgG基因序列有10个碱基的差异,但是克隆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鞭毛蛋白氨基酸序列一致。则认为克隆到的基因序列即为鞭毛蛋白基因,并对克隆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双酶切回收克隆基因片段并与表达载体PET-28a(+)相连,再经双酶切、PCR和测序验证无误后,以大肠杆菌BL21(DE3)为宿主菌对克隆基因进行表达。通过对诱导剂IPTG浓度,诱导温度的摸索,确定了克隆基因表达的最佳条件,菌体经超声破碎后,对重组蛋白的抗菌活性进行了验证。本研究分离纯化得到了抗菌蛋白的单一组分,再通过基因工程实现抗菌蛋白的异源表达并验证活性。为抗病相关基因的发掘及后续抗病机理的研究打下了基础。
邢梦玉[2](2017)在《两株链霉菌对荔枝霜疫病的防病潜力和防病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是中国岭南名果,因味美、外形可爱而深受人们的喜爱。由荔枝霜疫霉(Peronophythora litchii Chen ex Ko et al.)侵染引起的荔枝霜疫病是荔枝上重要的采前采后病害,可导致果实大量腐烂。目前主要是采用化学药剂来防治该病,但化学防治导致农药残留、污染环境等问题会给荔枝出口及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蒙上阴影,因此,生物防治成为该病防治研究的热点。链霉菌是重要的农业微生物资源,其代谢产生的抗生素及其它生物活性物质已用来防治多种植物病害。本研究从海南省昌江县霸王岭野生荔枝树下的土壤中分离筛选到两株对荔枝霜疫霉具有很强抑菌活性的链霉菌菌株TJGA-19、BWL-H1,在此基础上,对它们的分类地位、发酵优化、抑菌活性、防病潜力以及抑菌机理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平板稀释法对28份土壤样品进行分离纯化后获得476株放线菌,去重后剩下163株。综合菌体和发酵滤液的抑菌活性测定,从163株放线菌中筛选出1株对荔枝霜疫霉具有强烈拮抗作用的菌株TJGA-19,该菌株抑菌谱很广,其菌体及发酵液对多种植物病原菌物均表现出明显的抑菌活性;通过双皿对扣测定方法,筛选到2株挥发性物质可显着地抑制荔枝霜疫霉生长的放线菌,菌株BWL-H1的抑菌率达94.6%,菌株TJGA-19的抑菌率为86.3%。2.采用传统分类鉴定方法和16S rDNA序列分析,将菌株TJGA-19和BWL-H1分别鉴定为链霉菌属阿孙链霉菌霸王岭变种(Streptomyces abikoensis var.bawanling-ensis TJGA-19)和粪生链霉菌(S.fimicarius BWL-H1)。3.对菌株TJGA-19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黄豆粉对抑菌活性物质的产量影响最大,其次为可溶性淀粉,(NH4)2SO4、NaCl和酵母粉对菌株TJGA-19抑菌活性物质的合成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最佳发酵培养液配方为:可溶性淀粉2.5%,黄豆粉5.5%,(NH4)2SO4 0.2%,NaCl 0.2%,酵母粉0.1%;最佳发酵条件为摇床转速180 rpm、温度为28℃、pH 7.0、发酵时间为7 d、装液量为250 mL三角瓶装液60 mL。4.研究了菌株TJGA-19产生的抑菌活性物质的稳定性,结果表明:TJGA-19产生的抑菌活性物质在可见光、紫外光、高温、pH712中性及碱性环境和蛋白酶K处理中均表现出很强的稳定性。但在pH≤6的酸性环境中,抑菌活性显着下降。5.研究了菌株TJGA-19发酵滤液对荔枝霜疫霉的抑制作用及防治效果。结果表明,TJGA-19发酵滤液对荔枝霜疫霉菌丝生长、孢子囊产量、孢子囊萌发和卵孢子形成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光学显微镜及扫描电镜观察到2%发酵滤液处理的菌丝体严重畸形、过度分枝、生长缓慢、原生质外渗,菌丝体凹陷。荧光染色实验观察到5%、10%的发酵滤液处理的菌丝体绿色荧光信号强烈,此结果表明了抑菌活性物质破坏了菌丝体细胞膜的透性。对荔枝霜疫病的防治效果研究显示,发酵滤液对荔枝霜疫病有很好的防效,10%发酵滤液喷雾接种叶片的发病率为24.1%、病斑直径为2.6 mm,显着低于对照的发病率97.3%和病斑直径18.3mm。6.研究了菌株TJGA-19产生的挥发性物质对荔枝霜疫霉的抑菌机理及防病效果。结果表明:TJGA-19产生的挥发性物质对荔枝霜疫霉菌丝生长、孢子囊和卵孢子的形成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挥发性物质的浓度越大,抑制作用越强;可有效控制荔枝霜疫病的发生,但对荔枝霜疫霉孢子囊萌发没有抑制作用。扫描电镜观察到,挥发性气体薰蒸的荔枝霜疫霉菌丝体塌陷、干瘪,孢子囊细胞壁粗糙、下陷,透射电镜观察到菌丝细胞中细胞器消解、空泡化。32 g/L的TJGA-19小麦粒培养物对离体叶片荔枝霜疫病有很好的防效。经GC-MS分析,从TJGA-19产生的挥发性物质中鉴定出22种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多属于烯类、醇类、酯类、烷烃等,其中含量最大的是2-Methylisoborneol。7.研究了菌株BWL-H1产生的挥发性物质对荔枝霜疫霉的抑菌机理及防病效果。结果表明:BWL-H1产生的挥发性物质的抑菌谱很广,能够抑制15种植物病原菌的生长,其中对荔枝霜疫霉、群结腐霉(Pythium myriotylum)、链格孢属(Alternaria alternata)、香蕉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musarum)、水稻稻瘟病菌(Pyricularia grisea)抑制作用最强,抑制率达100%。挥发性物质能够抑制荔枝霜疫霉菌丝生长、孢子囊和卵孢子的形成及芽管穿透玻璃纸的能力,可有效控制荔枝霜疫病的发生。电镜观察结果表明:荔枝霜疫霉经挥发性气体薰蒸可导致菌丝体塌陷干瘪、孢子囊细胞壁粗糙且下陷、菌丝细胞中细胞器消解、菌丝细胞空泡化、菌丝细胞的细胞膜内陷而产生质壁分离;在荔枝霜疫霉侵染离体叶片的实验中观察到荔枝霜疫霉的侵入与扩展均受到强烈抑制。经GC-MS分析,培养14 d和21d的BWL-H1分别产生12和21种挥发性物质,多属于烯类、醇类、酯类、酮类和烷烃。从这些化合物中选取8种化合物对荔枝霜疫霉菌丝生长、孢子囊产量、孢子囊萌发和芽管生长的影响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除了Humulene外,其它7种化合物均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其中4-ethyl-Phenol的抑菌活性最强。
梁春浩[3](2016)在《葡萄霜霉病生防放线菌PY-1鉴定及抑菌活性物质结构解析》文中认为葡萄霜霉病是由葡萄生单轴霉Plasmopara viticola (Berk. & Curtis) Berl.& de Toni引起的真菌性病害,分布广泛且危害严重,是造成葡萄生产损失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化学药剂仍是防治葡萄霜霉病的主要措施,但大量、持续、单一品种化学药剂的使用导致3R问题日益突出。生物防治因其对环境友好、人畜安全及防治可持续性而受到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本研究目的是筛选对葡萄霜霉病具有防控效果的生防菌,并探究其生防机制,为葡萄霜霉病生防制剂的研制和应用提供有效菌株和技术指导。1.生防放线菌的分离与鉴定。对采自辽宁、云南和西藏等地葡萄园区的53份土壤样品样进行分离,共获得151株放线菌。采用平板筛选法以辣椒疫霉Plasmopara capsici为指示菌进行初筛,采用离体叶片法以葡萄霜霉病菌Plasmopara viticola为指示菌进行复筛,共获得28株对两种卵菌门真菌均有显着拮抗作用的放线菌,其中菌株PY-1的拮抗作用最强,其发酵液对葡萄霜霉病的抑菌率为91.11%。采用传统分类、化学分类与分子分类相结合的方法,鉴定PY-1菌株为暗黑链霉菌(Streptomyces atratus Higashide et al.), GenBank序列登录号为KJ627770.1。抑菌谱试验表明,菌株PY-1对葡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小麦根腐病菌Bipolaris sorokiniana、番茄晚疫病Phytophthora infestans、辣椒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黄瓜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orbiculare、番茄红粉病菌Trichothecium roseurn、茄子茎基腐病菌Rhizoctonia solani、高粱弯孢菌Curvularia caryopsida、小麦赤霉菌Fusarium graminearum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2.PY-1菌株发酵条件优化。通过单因子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生防放线菌PY-1液体发酵培养基的营养成分和发酵条件。确定最适培养基成分为玉米粉5%,葡萄糖0.5%,蛋白胨0.5%,氯化铵0.5%,氯化钠0.05%;最适发酵条件为在250mL三角瓶的装液量为90mL,接种量为5%,摇床转速为180r/min,培养温度28℃,初始培养液的酸碱度为pH7.0,发酵培养时间为5d。对比优化前后的培养基组分和培养条件,优化后的发酵液对葡萄霜霉病的抑菌率提高了8.35%。3.PY-1菌株抑菌活性物质稳定性分析。生防放线菌PY-1抑菌活性物质为胞外次级代谢产物。发酵滤液抑菌活性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温度低于65℃时抑菌活性稳定;对40W日光灯稳定,在太阳光下照射72h后,抑菌活性开始下降;pH6-10环境下稳定,强酸或强碱均影响其发酵滤液的抑菌活性;4℃下保存6个月抑菌活性无明显变化,常温下保存4个月后,抑菌活性开始下降;蛋白酶溶液对其抑菌活性无明显影响;金属离子导致抑菌活性下降。4.PY-1菌株抑菌机理及田间防效评价。生防放线菌PY-1发酵滤液能够导致葡萄霜霉病菌孢子囊和孢子囊梗出现褶皱、破裂和畸形,进而丧失侵染功能。放线菌PY-1代谢产物中包含几丁质酶、蛋白酶、嗜铁素、ACC脱氨酶、HCN、IAA,不含纤维素酶。田间防效试验表明,生防放线菌PY-1发酵原液对葡萄霜霉病的田间中期防效可达到90%以上,末期防效达86%以上,比52.5%抑快净2000倍液略低,但明显高于58%甲霜锰锌1000倍液;PY-1菌株发酵液稀释700倍液对葡萄霜霉病的末期防效与甲霜锰锌1000倍液防效相当。5.PY-1菌株抑菌活性物质的分离纯化及结构鉴定。PY-1发酵虑液经二氯甲烷萃取、薄层层析、硅胶柱层析、葡聚糖凝胶柱层析和HPLC进行分离纯化,获得两种对葡萄霜霉病菌具有很强抑制活性的化合物纯品PY1-7-1和PY1-7-2。抑菌试验结果显示,不同稀释浓度的PY1-7-1和PY1-7-2 (10-2mg·mL-1、10-4mg·mL-1、10-6mg·mL-1)对葡萄霜霉病菌的抑菌率分别为92.59%、86.30%、64.81%和97.04%、91.85%、84.07%。采用ESI-MS、1HNMR、13CNMR波谱分析技术对活性组分进行结构解析,确定PY1-7-1化合物分子量为339,分子式为C17H25NO6,化学名称为5-Acetoxycycloheximide; PY1-7-2化合物分子量为281,分子式为C15H23NO4,化学名称为Cycloheximide。
王辰[4](2015)在《白刺链霉菌(Streptomyces albospinus)CT205活性成分的分离纯化及其对草莓根腐病的生防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农用抗生素是由微生物产生的用于防治农业有害生物的次级代谢产物,放线菌作为农业微生物的重要类群,约有70%的抗生素是由放线菌产生的,其次生代谢产物是农用抗生素的重要来源。草毒根腐病(strawberry root rot)是一种由多种病原微生物所引起的土传病害,通过病原微生物侵染草莓根部发病,导致根部腐烂,叶片萎蔫,最终造成整株枯死,严重制约了草莓栽培行业的发展。通过生物防治的方法来控制草莓根腐病是目前研究的热点。白刺链霉菌(Streptomyces albospinus)CT205是实验室保存的一株拮抗放线菌,具有较强的抗菌效果和广泛的抗菌谱。本论文以S.albospinus CT205为材料,首先对其液体发酵培养基及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然后对发酵液中的活性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及检测,之后对其固体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制备生防制剂,最后通过盆栽及田间试验探究了S.albospinus CT205液体发酵菌剂和固体发酵菌剂对草莓根腐病的生防效应。研究结果如下: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相结合的方法,以啤酒酵母(Saccharomycescerevisiae)作为指示菌,对发酵液的抗菌活性进行检测,并佐以菌浓度作为优化指标,对白刺链霉菌CT205发酵培养基和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最终获得优化配方:蔗糖2.0%,可溶性淀粉 3.0%,蛋白胨0.2%,黄豆粉0.8%,MgSO4.7H2O 0.05%,K2HPO4 3H2O 0.05%,NaCL0.2%,CaCO30.3%;最佳发酵条件为:初始pH8.0,发酵温度为28℃~30℃,接种量10%,装液量为100mL/500mL。采用薄层层析法对发酵液中的活性成分进行初步分离,并经生物检测发现,发现组分4对啤酒酵母(S.cerevisiae)和草莓根腐病病原菌(Fusarium oxysporum)Y3具有抗菌活性,Rf值为0.68。进一步对组分4全波长紫外扫描发现,该活性物质在258nm处有一强紫外吸收峰。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对组分4进行纯化,获得了一种具备抗菌活性的白色晶体物质。通过对该物质进行一级质谱分析,推测其分子量可能为273.2、317.2 和 436.1。通过对菌株CT205固体发酵配方的优化,得到优化配方:蚯蚓粪:麦麸(W:W)=1:1,料水比(V:V)=1:0.8,28℃,浅盘固体发酵4-6天,获得CT205生防制剂,孢子数量达到3.02×109CFU·g-1。将此制剂用于草莓盆栽及田间试验研究。在南京郊区麒麟镇进行了草莓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单独施用CT205液体菌剂和固体制剂对草莓根腐病的防治效果分别达78.57%和88.10%,同时对各处理的生物量、植物酶活和土壤酶活进行测定发现,无论是CT205液体菌剂还是其固体制剂对草莓均具有显着的促生作用;并且单独施用CT205液体菌剂和固体制剂时植物过氧化氢酶(CAT)分别为115.45 U-g-1和471.54 U·-1,分别是对照的24倍和98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分别为490.52 U/g和481.77 U/g,比对照处理高5.03%和3.16%;土壤脲酶分别为 305.35 mg/(g·24h)和 230.99 mg/(g·24h),比对照高 53.27%和 15.58%。另外,通过荧光定量PCR法对根际土微生物数量进行测定得知,无论是施加CT205液体菌剂还是固体制剂的处理,其细菌和真菌数量都比对照低。在南京市溧水区傅家边草莓科技园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施用固体CT205菌剂可有效防治草莓根腐病,防效达69.3%。
刘雪英[5](2015)在《杨树灰斑病拮抗放线菌的筛选、鉴定及防治效果评价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由Sporocadus populinus(Bres.)Orsenigo,Rodondi&B.Sutton=Coryneum populinum Bres.)引起的杨树灰斑病是杨树苗圃常见严重病害之一,对于该病防治目前为止还未见到相关生物防治的报道。植物体内存在着一些微生物的自然群体,它们中的某些种类,例如链霉菌等对植物病原菌有拮抗作用,因此可用来作为生防菌来开发利用。评估拮抗菌的防病潜力是开发利用拮抗菌的前提,然而了解拮抗菌防病效果是增强其防病能力的基础。本研究从健康杨树叶片内分离得到一株对杨树灰斑病菌、杨树叶枯病菌和水稻恶苗病菌等植物病原真菌有明显拮抗作用的链霉菌Syjd3。在此基础上对菌株Syjd3的分类鉴定、防病潜力和防病效果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单孢分离得到了杨树灰斑病菌,并筛选出杨树灰斑病菌产孢培养基,培养25d时每毫升培养中产2.05x106个孢子。与此同时,从杨树叶片内分离得到192株内生微生物,综合平板对峙和发酵液抑菌试验,筛选得到一株对杨树灰斑病菌有显着拮抗作用的链霉菌菌株Syjd3。2.采用分子生物学和传统分类学鉴定方法相结合,菌株Syjd3鉴定为卡伍尔链霉菌Syjd3(Streptomycess cavourensis Syjd3)。其 16S rDNA 序列已在 GenBank 中注册,登陆号为 KJ918749。3.研究了不同培养条件对链霉菌Syjd3生长及其产生抗菌物质的影响。结果显示,在供试的6种培养基中,LB最有利于菌体生长,G1最有利于产生抗菌物质。Syjd3在G1中培养生长至7d时菌丝干重达到最大,10d时抑菌活性达最大值。Syjd3在10-35℃范围内均可生长并产生抗菌物质,28℃为菌体生长和产生抗菌物质的最适合温度。适宜于Syjd3生长及产生抗菌物质的pH范围分别为7-9和6-8。4.研究了链霉菌Syjd3产生的抗菌物质的稳定性。发酵液在温度30-80℃、pH6-8的范围内抑菌活性稳定。贮藏时间和紫外线对其抑菌活性无明显影响。5.研究了链霉菌Syjd3对杨树灰斑病菌的抑制作用及其防病效果,发现链霉菌Syjd3的发酵液能抑制杨树灰斑病菌菌丝生长、孢子萌发以及附着胞形成。小区试验结果表明,发酵原液对杨树灰斑病的治疗和预防效果分别为61.5%和73.3%,均高于50%多菌灵600倍液,预防效果比治疗效果好。6.采用生物活性跟踪技术,运用大孔树脂NKA-9吸附、10-90%无水乙醇洗脱等方法对Syjd3发酵液中的抑菌活性成分进行了分离、纯化,得到了对杨树灰斑菌孢子生长有抑制作用的活性成分。综合IR、GC-MS、LC-MC、NMR、的检测结果,推断此化合物的分子式是C19H40O,分子量:284.52,化学名称为正十九醇。
张丽[6](2014)在《印楝内生放线菌抑菌活性物质及作用机制初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以采自泰国的印楝叶片和果实为样品分离内生放线菌,获得对稻瘟病菌(Magnaporthe grisea)具有高效抑制活性的内生拮抗放线菌YL-2菌株。采用一系列分类鉴定手段初步明确了YL-2菌株分类地位;继而对YL-2菌株进行液态发酵条件优化;以不同的分离纯化方法获取抑菌活性物质,结合多种检测手段对其结构进行初步表征;通过抑制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及测定防御酶活性试验来初步探索其作用机制。本研究对植物内生放线菌的开发利用和新型农药的创制奠定基础,也为内生拮抗放线菌在生物防治方面的应用提供新途径。采用平板稀释法从印楝叶片和果实中分离获得247株内生菌,其中内生真菌116株,内生放线菌93株。再对93株内生放线菌进行生物活性测定,试验结果表明29株内生放线菌的拮抗效果较明显,其中以YL-2菌株抑菌能力最强,抑菌谱最广,对稻瘟病菌(Magnaporthe grisea)、水稻恶苗病菌(Fusarium moniliforme)和番茄叶霉病菌(Fulvia fulva)等具有良好的抑制效果。该菌株发酵液对稻瘟病菌(Magnaporthe grisea)的抑制率达82.65%。通过室内离体活性测定,YL-2菌株发酵液对稻瘟病的防效达85.41%,明显优于化学对照药剂25mg/L春雷霉素的58.70%防效。因此,选取YL-2菌株作为目的生防菌。对YL-2菌株进行形态和培养特征观察、生理生化特性测定以及16S rDNA序列分析初步确定其分类地位。试验结果表明,YL-2菌株16S rDNA全序列共有1423bp,与GenBank数据库中相关序列比对,YL-2菌株与娄彻氏链霉菌(Streptomyces rochei)的同源性为99%,系统发育树中亲缘关系最近。但YL-2菌株在形态、培养特征和理化指标上与Streptomyces rochei有些许差异。因此,初步鉴定YL-2菌株为娄彻氏链霉菌的印楝变种(Yin lian S. rochei YL-2)。利用单因子试验和正交试验相结合手段,对YL-2菌株发酵条件进行优化。试验结果表明,最优发酵培养基配方是1%葡萄糖、1%黄豆粉、4%玉米粉、0.1%硫酸镁、0.3%酵母粉。最佳发酵培养条件是100mL装液量、200r/min、15%接种量、28℃培养7d。按此优化后的发酵条件进行生物活性测定,抑菌圈直径明显提高。通过溶媒萃取法和大孔吸附树脂法对YL-2菌株产生的抑菌活性物质进行初步分离。试验结果表明,选择DA-201型大孔吸附树脂,75%乙醇为解析剂进行动态洗脱的分离效果最好,获得黄棕色粘稠状粗提物。以稻瘟病菌为靶标菌进行生物活性测定,该粗提物的抑菌圈直径达24.2mm。采用薄层层析和硅胶柱层析方法进行纯化,获得白色粉末状活性物质,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可知其纯度良好,在15.545min出峰。为能更好了解YL-2菌株产生抑菌活性物质的理化性质,对其进行了稳定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抑菌活性物质在室温和低温时热稳定性良好,85℃处理60min后抑菌活性物质失去活性。在pH值4.0~6.0的条件下性质比较稳定。属高度感光物质,应避光保存。室温环境储藏有效期3-6个月。利用UV、IR、MS和NMR等手段初步表征其结构,正离子模式-电喷雾离子化-质谱给出准分子离子峰[M+Na]+为619,推出分子量为596。结合核磁共振波谱,确定分子式为C34H4409。抑菌活性物质对稻瘟病菌作用机制初步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当浓度为1.6g/L时,对稻瘟病菌菌丝生长抑制率达92.2%。当浓度为0.8g/L时,对病原孢子萌发抑制率达97%。同时,经抑菌活性物质处理过的水稻叶片内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高于对照,说明该抑菌活性物质诱导性较好,可以增强水稻的抗病能力。
袁敏,卞华,李晶,张雪鹏,程琳[7](2014)在《链霉菌NG-715的抗真菌活性及稳定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研究链霉菌NG-715的抗真菌活性及稳定性,建立其生物活性的检测方法。方法以链霉菌NG-715所产抗真菌组分为材料,测试其对啤酒酵母、桔青霉、黑曲霉、黑根霉的最低抑制浓度和最低杀灭浓度。以黑曲霉为指示菌,测其生物检测法和稳定性。结果链霉菌NG-715所产抗真菌组分对啤酒酵母、桔青霉、黑曲霉、黑根霉的最低抑制浓度和最低杀灭浓度分别为1.25、2.5、3.75、3.75μg/mL和2.5、10、17.5、17.5μg/mL。生物检测法求得抑菌圈直径(mm)-浓度(μg/mL)的对数值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26.963x-27.6,R2=0.9991。该抗真菌组分耐热和酸碱,对紫外线较敏感。结论本研究为下一步对该抗真菌活性成分的分离提取提供了有益的试验数据。
魏赛金,杜亚楠,涂晓嵘,张智平,潘晓华,涂国全[8](2012)在《抗真菌单体组分DZP-8和DZP-9理化性质及其稳定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链霉菌702发酵液中分离得到DZP-8和DZP-9两种抗真菌活性物质单体组分,分别对其进行了理化性质及其稳定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DZP-8为淡黄色粉末状物质,熔点170~173.5℃;旋光度为[α]23.7D=+4.342 5°(c=1.09 in MeOH),紫外光谱表明在318,303,290 nm处有3个典型吸收峰,符合多烯类抗生素图谱特征,红外光谱表明其含有C=O、C=C、C-O、OH和CH2。化合物DZP-9,黄色无定形粉末,熔点205~207℃,[α]-177D(in MeOH);紫外光谱显示在337、340和320 nm处有最大吸收,表明其结构中存在较大共轭体系。红外光谱显示DZP-9分子中可能含有羟基(3 417、1 066、1 006 cm-1),酯键(1 723、1 172、1 137 cm-1),共轭双键(3 023、1 639、849 cm-1)。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DZP-8和DZP-9对热较稳定,温度超过60℃活性开始下降;在强酸强碱条件下活性不稳定,pH=5~6时活性稳定;短时间内对紫外线照射和光照具有较好的稳定性。本研究为链霉菌702所产抗真菌单体组分的开发应用提供了有益的试验数据。
刘博[9](2012)在《山东链霉菌所产抗生素的提取和发酵条件优化》文中提出本实验对山东链霉菌所产三稀抗生素效价测定方法进行了探索,通过进行生物量法和浊度法实验,最终确定了浊度法作为山东链霉菌所产抗生素效价的测定方法。为了选育高产菌株,实验采用UV--licl复合诱变、硫酸二乙酯诱变、UV--高渗复合诱变、UV--抗生素复合诱变和微波诱变五种诱变方法对山东链霉菌原始菌株进行了诱变选育,筛选到一株90-制低8菌株,抗生素产量为原菌株3倍。通过对发酵培养基和培养条件的优化,获得了最佳培养基配方为:地瓜淀粉20g/L,硫酸镁0.5g/L,氯化钠0.5g/L,硫酸亚铁0.01g/L,磷酸氢二钾1.28g/L,豆饼粉4.037g/L,最适PH为7.5,接种量为10%,发酵温度为32℃,抗生素产量为1346.5mg/L,为原来的3.4倍。通过对加入的几种前体物质的实验发现,抗生素的含量并没有明显提高,甚至有些降低了产量,这可能是前体物质在诱导抗生素产生的同时也诱导了菌体其他方面的代谢,造成抗生素合成量降低。另外通过对抗生素发酵过程中溶氧、残糖等参数的测定,探索了抗生素和还原糖的关系,为抗生素发酵工艺参数制定监控抗生素发酵的情况奠定基础。课题在以前实验室的基础上对提取条件进行进一步优化,提取效果得到一定的提高,纯品得率为原来的3--4倍,为发酵液含量的15%-20%。研究发现山东链霉菌所产抗生素具有抗肿瘤性质,对个别细胞具有较好的体外抗肿瘤活性,但是随着浓度的提高,抗肿瘤活性并没有大幅度的提高,因此对于其抗肿瘤机制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杨辉,张茜,曾建民,李少华,谭志远[10](2011)在《土壤链霉菌CaiF1抗菌物质的分离纯化及活性研究》文中提出[目的]从土壤链霉菌CaiF1发酵液中分离纯化抗菌物质,并研究该物质的活性。[方法]采用乙酸乙酯萃取、大孔吸附树脂吸附、硅胶层析和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HPLC)等分离技术纯化抗菌物质,以金黄色葡萄球菌、白粉病菌为指示菌进行活性研究。[结果]土壤链霉菌CaiF1发酵液中抗菌物质得到分离纯化;该物质在pH 2.0~10.0、100℃和紫外照射24 h条件下抑菌活性几乎不变,对白粉病的防治效果达69.7%。[结论]分离纯化的土壤链霉菌CaiF1抗菌物质具有很好的稳定性,为其结构鉴定和开发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二、山东链霉菌产抗真菌物质的理化性质的初步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山东链霉菌产抗真菌物质的理化性质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拮抗菌株NJ13产鞭毛蛋白的分离纯化与原核表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生防芽孢杆菌抗菌物质分离纯化研究进展 |
1.1 生物农药的研究现状 |
1.2 生防芽孢杆菌的研究现状 |
1.3 抗生素类抗菌物质的分离纯化 |
1.4 蛋白质及细菌素类抗菌物质分离纯化 |
第二篇 研究内容 |
第一章 鞭毛蛋白的分离纯化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3 结果与分析 |
1.4 讨论 |
1.5 小结 |
第二章 目的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
2.1 材料 |
2.2 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三章 克隆基因原核表达研究 |
3.1 材料 |
3.2 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2)两株链霉菌对荔枝霜疫病的防病潜力和防病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荔枝的概述 |
1.2 荔枝霜疫病的研究进展 |
1.2.1 荔枝霜疫病的危害 |
1.2.2 荔枝霜疫霉的生物学特性 |
1.2.3 荔枝霜疫病的防治措施 |
1.2.3.1 农业防治 |
1.2.3.2 化学防治 |
1.2.3.3 生物防治 |
1.3 链霉菌的研究概况 |
1.3.1 链霉菌的分布情况及形态特征 |
1.3.2 链霉菌分类鉴定方法 |
1.3.3 链霉菌在植物病害防治上的应用 |
1.3.4 链霉菌的生防作用机制 |
1.3.4.1 抗生作用 |
1.3.4.2 寄生作用 |
1.3.4.3 竞争作用 |
1.3.4.4 促生作用 |
1.3.4.5 诱导抗性 |
1.4 微生物产生的挥发性物质在植物病害防治中的应用 |
1.4.1 真菌产生的挥发性物质在植物病害防治中的应用 |
1.4.2 细菌产生的挥发性物质在植物病害防治中的应用 |
1.4.3 链霉菌挥产生的发性抑菌物质在植物病害防治中的应用 |
1.5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荔枝霜疫霉拮抗放线菌的筛选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1.1 供试菌株 |
2.1.1.2 培养基 |
2.1.2 实验方法 |
2.1.2.1 土壤放线菌的分离纯化 |
2.1.2.1.1 土壤样品的采集 |
2.1.2.1.2 放线菌株的分离及保藏 |
2.1.2.2 荔枝霜疫霉生防放线菌的筛选 |
2.1.2.2.1 荔枝霜疫霉生防放线菌的初选 |
2.1.2.2.2 荔枝霜疫霉生防放线菌的复筛 |
2.1.2.2.3 生防放线菌发酵滤液对荔枝霜疫霉抑菌活性测定 |
2.1.2.2.4 产生挥发性抑菌物质生防放线菌的筛选 |
2.1.2.2.5 放线菌TJGA-19菌株活体的抑菌谱测定 |
2.1.2.2.6 放线菌TJGA-19发酵滤液的抑菌谱测定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土壤放线菌分离纯化 |
2.2.2 荔枝霜疫霉生防放线菌的初选 |
2.2.3 荔枝霜疫霉生防放线菌的复选 |
2.2.4 生防放线菌发酵滤液对荔枝霜疫霉抑菌活性测定 |
2.2.5 产生挥发性物质(VOCs)抑制荔枝霜疫霉的菌株 |
2.2.6 放线菌TJGA-19菌体的抑菌谱测定 |
2.2.7 放线菌TJGA-19发酵滤液的抑菌谱测定 |
2.3 小结 |
第三章 放线菌TJGA-19、BWL-H1的鉴定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1.1 供试菌株 |
3.1.1.2 供试培养基 |
3.1.2 实验方法 |
3.1.2.1 16S rDNA序列分析 |
3.1.2.1.1 基因组DNA提取 |
3.1.2.1.2 PCR扩增 |
3.1.2.1.3 PCR产物检测 |
3.1.2.1.4 序列分析 |
3.1.2.2 形态特征观察 |
3.1.2.2.1 光学显微镜观察 |
3.1.2.2.2 扫描电镜观察 |
3.1.2.3 培养特征观察 |
3.1.2.4 生理生化特性测定 |
3.1.2.4.1 碳源利用 |
3.1.2.4.2 氮源利用 |
3.1.2.4.3 pH耐受实验 |
3.1.2.4.4 NaCl耐受实验 |
3.1.2.4.5 温度耐受实验 |
3.1.2.4.6 过氧化氢酶实验 |
3.1.2.4.7 脲酶实验 |
3.1.2.4.8 酯酶实验 |
3.1.2.4.9 明胶液化实验 |
3.1.2.4.10 淀粉水解实验 |
3.1.2.4.11 纤维素利用实验 |
3.1.2.4.12 硫化氢产生实验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菌株TJGA-19的多相分析鉴定 |
3.2.1.1 菌株TJGA-19的基因组DNA提取及扩增 |
3.2.1.2 菌株TJGA-19的16SrDNA序列分析及系统发育树构建 |
3.2.1.3 菌株TJGA-19形态特征 |
3.2.1.4 菌株TJGA-19培养特征 |
3.2.1.5 菌株TJGA-19生理生化特征 |
3.2.2 菌株BWL-H1的多相分析鉴定 |
3.2.2.1 菌株BWL-H1的基因组DNA提取及扩增 |
3.2.2.2 菌株BWL-H1的16SrDNA序列分析及系统发育树构建 |
3.2.2.3 菌株BWL-H1形态特征 |
3.2.2.4 菌株BWL-H1的培养特征 |
3.2.2.5 菌株BWL-H1生理生化特征 |
3.2.3 菌种鉴定 |
3.2.3.1 菌株TJGA-19的鉴定 |
3.2.3.2 菌株BWL-H1的鉴定 |
3.3 小结 |
第四章 阿孙链霉菌TJGA-19发酵条件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 |
4.1.1.1 供试菌株 |
4.1.1.2 培养基 |
4.1.2 实验方法 |
4.1.2.1 种子液的制备 |
4.1.2.2 荔枝霜疫霉孢子囊悬浮液的制备 |
4.1.2.3 抑菌活性测定方法 |
4.1.2.4 菌株TJGA-19发酵培养基营养成分优化 |
4.1.2.4.1 无菌发酵滤液的制备 |
4.1.2.4.2 碳源筛选 |
4.1.2.4.3 有机氮源筛选 |
4.1.2.4.4 无机氮源筛选 |
4.1.2.4.5 微量元素筛选 |
4.1.2.5 菌株TJGA-19发酵培养基营养成分用量优化 |
4.1.2.5.1 可溶性淀粉用量筛选 |
4.1.2.5.2 黄豆粉用量筛选 |
4.1.2.5.3 (NH_4)_2SO_4用量筛选 |
4.1.2.5.4 NaCl用量筛选 |
4.1.2.5.5 酵母粉用量筛选 |
4.1.2.6 菌株TJGA-19发酵条件优化 |
4.1.2.6.1 发酵温度筛选 |
4.1.2.6.2 发酵时间筛选 |
4.1.2.6.3 培养基pH值筛选 |
4.1.2.6.4 摇床转速筛选 |
4.1.2.6.5 装液量筛选 |
4.1.3 优化培养条件后的抑菌活性检测 |
4.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菌株TJGA-19发酵培养基营养成分优化 |
4.2.1.1 不同碳源对菌株TJGA-19抑菌活性物质的影响 |
4.2.1.2 不同有机氮源对菌株TJGA-19抑菌活性物质的影响 |
4.2.1.3 不同无机氮源对菌株TJGA-19抑菌活性物质的影响 |
4.2.1.4 不同微量元素对菌株TJGA-19抑菌活性物质的影响 |
4.2.2 菌株TJGA-19发酵培养基营养成分用量优化 |
4.2.2.1 可溶性淀粉用量对菌株TJGA-19抑菌活性物质的影响 |
4.2.2.2 黄豆粉用量对菌株TJGA-19抑菌活性物质的影响 |
4.2.2.3 (NH4)2SO4用量对菌株TJGA-19抑菌活性物质的影响 |
4.2.2.4 NaCl用量对菌株TJGA-19抑菌活性物质的影响 |
4.2.2.5 酵母粉用量对菌株TJGA-19抑菌活性物质的影响 |
4.2.3 菌株TJGA-19发酵条件优化 |
4.2.3.1 发酵温度对菌株TJGA-19抑菌活性物质的影响 |
4.2.3.2 发酵时间对菌株TJGA-19抑菌活性物质的影响 |
4.2.3.3 培养基pH对菌株TJGA-19抑菌活性物质的影响 |
4.2.3.4 摇床转速对菌株TJGA-19抑菌活性物质的影响 |
4.2.3.5 装液量对菌株TJGA-19抑菌活性物质的影响 |
4.2.4 优化培养条件后的抑菌活性检测 |
4.3 小结 |
第五章 阿孙链霉菌TJGA-19发酵滤液稳定性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材料 |
5.1.1.1 供试菌株 |
5.1.1.2 培养基 |
5.1.2 实验方法 |
5.1.2.1 菌株TJGA-19种子液的制备 |
5.1.2.2 荔枝霜疫霉孢子囊悬浮液的制备 |
5.1.2.3 抑菌活性测定方法 |
5.1.2.4 菌株TJGA-19无菌发酵滤液的制备 |
5.1.2.5 发酵滤液稳定性测定 |
5.1.2.5.1 光照稳定性 |
5.1.2.5.2 热稳定性 |
5.1.2.5.3 蛋白酶K稳定性 |
5.1.2.5.4 酸碱稳定性 |
5.1.2.5.5 紫外光的稳定性 |
5.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光照对抑菌活性物质稳定性的影响 |
5.2.2 温度对抑菌活性物质稳定性的影响 |
5.2.3 100℃下不同处理时间对抑菌活性物质稳定性的影响 |
5.2.4 蛋白酶K对抑菌活性物质稳定性的影响 |
5.2.5 pH对抑菌活性物质稳定性的影响 |
5.2.6 紫外光对抑菌活性物质稳定性的影响 |
5.3 小结 |
第六章 菌株TJGA-19发酵滤液对荔枝霜疫霉的抑菌机理研究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材料 |
6.1.1.1 供试菌株 |
6.1.1.2 植物材料 |
6.1.2 实验方法 |
6.1.2.1 菌株TJGA-19种子液的制备 |
6.1.2.2 荔枝霜疫霉孢子囊悬浮液的制备 |
6.1.2.3 抑菌活性测定方法 |
6.1.2.4 菌株TJGA-19无菌发酵滤液的制备 |
6.1.2.5 菌株TJGA-19发酵滤液对荔枝霜疫霉菌丝生长及孢子囊产量的影响 |
6.1.2.6 菌株TJGA-19发酵滤液对荔枝霜疫霉孢子囊萌发的影响 |
6.1.2.7 菌株TJGA-19发酵滤液对荔枝霜疫霉卵孢子产量的影响 |
6.1.2.8 菌株TJGA-19发酵滤液对荔枝霜疫霉菌丝形态的影响 |
6.1.2.8.1 光学显微镜观察 |
6.1.2.8.2 扫描电镜观察 |
6.1.2.8.3 菌株TJGA-19发酵滤液对荔枝霜疫霉细胞膜透性的影响 |
6.1.2.9 菌株TJGA-19发酵滤液对离体叶片荔枝霜疫病的防治效果 |
6.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菌株TJGA-19发酵滤液对荔枝霜疫霉菌丝生长及孢子囊产量的影响 |
6.2.2 菌株TJGA-19发酵滤液对荔枝霜疫霉孢子囊萌发的影响 |
6.2.3 菌株TJGA-19发酵滤液对荔枝霜疫霉卵孢子产量的影响 |
6.2.4 菌株TJGA-19发酵滤液对荔枝霜疫霉菌丝形态的影响 |
6.2.4.1 光学显微镜观察 |
6.2.4.2 扫描电镜观察 |
6.2.5 菌株TJGA-19发酵滤液对荔枝霜疫霉细胞膜透性的影响 |
6.2.6 菌株TJGA-19发酵滤液对离体叶片荔枝霜疫病的防治效果 |
6.3 小结 |
第七章 阿孙链霉菌TJGA-19产生的挥发性物质对荔枝霜疫霉的抑菌机理及防病效果研究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材料 |
7.1.1.1 供试菌株 |
7.1.1.1.1 生防菌 |
7.1.1.1.2 靶标菌 |
7.1.1.2 植物材料 |
7.1.1.3 培养基 |
7.1.2 实验方法 |
7.1.2.1 荔枝霜疫霉孢子囊悬浮液的制备 |
7.1.2.2 阿孙链霉菌TJGA-19产生挥发性物质的制备 |
7.1.2.3 培养时间对阿孙链霉菌TJGA-19产生挥发性物质抑菌活性的影响 |
7.1.2.4 活性碳对阿孙链霉菌TJGA-19产生的挥发性物质抑菌活性的影响 |
7.1.2.5 挥发性物质对荔枝霜疫霉菌丝生长及孢子囊产量的影响 |
7.1.2.6 挥发性物质对荔枝霜疫霉孢子囊萌发的影响 |
7.1.2.7 挥发性物质对荔枝霜疫霉卵孢子产量的影响 |
7.1.2.8 挥发性物质对荔枝霜疫霉超微结构的影响 |
7.1.2.8.1 扫描电镜制样 |
7.1.2.8.2 透射电镜制样 |
7.1.2.9 挥发性物质对离体叶片荔枝霜疫病的防治效果 |
7.1.2.10 挥发性物质的收集及鉴定 |
7.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培养时间对阿孙链霉菌TJGA-19产生挥发性物质抑菌活性的影响 |
7.2.2 活性碳对阿孙链霉菌TJGA-19挥发性物质抑菌活性的影响 |
7.2.3 挥发性物质对荔枝霜疫霉菌丝生长及孢子囊产量的影响 |
7.2.4 挥发性物质对荔枝霜疫霉孢子囊萌发的影响 |
7.2.5 挥发性物质对荔枝霜疫霉卵孢子产量的影响 |
7.2.6 挥发性物质对荔枝霜疫霉超微结构的影响 |
7.2.7 挥发性物质对离体叶片荔枝霜疫病的防治效果 |
7.2.8 挥发性物质成分分析 |
7.3 小结 |
第八章 粪生链霉菌BWL-H1产生的挥发性物质对荔枝霜疫霉的抑菌机理及防病效果研究 |
8.1 材料与方法 |
8.1.1 材料 |
8.1.2 实验方法 |
8.1.2.1 荔枝霜疫霉孢子囊悬浮液的制备 |
8.1.2.2 粪生链霉菌BWL-H1产生挥发性物质的制备 |
8.1.2.3 粪生链霉菌BWL-H1产生的挥发性物质的抑菌谱测定 |
8.1.2.4 培养时间对粪生链霉菌BWL-H1产生挥发性物质抑菌活性的影响 |
8.1.2.5 活性碳对粪生链霉菌BWL-H1产生的挥发性物质抑菌活性的影响 |
8.1.2.6 挥发性物质对荔枝霜疫霉菌丝生长及孢子囊产量的影响 |
8.1.2.7 挥发性物质对荔枝霜疫霉孢子囊萌发、芽管形态的影响 |
8.1.2.8 挥发性物质对荔枝霜疫霉卵孢子产量的影响 |
8.1.2.9 挥发性物质对芽管穿透玻璃纸能力的影响 |
8.1.2.10 挥发性物质对荔枝霜疫霉超微结构的影响 |
8.1.2.10.1 扫描电镜制样 |
8.1.2.10.2 透射电镜制样 |
8.1.2.11 挥发性物质对荔枝霜疫霉在离体叶片上侵染过程的影响 |
8.1.2.12 挥发性物质对离体叶片荔枝霜疫病的防治效果 |
8.1.2.13 挥发性物质对离体枝条荔枝霜疫病的防治效果 |
8.1.2.14 挥发性物质对荔枝果实霜疫病的防治效果 |
8.1.2.15 挥发性物质的收集及鉴定 |
8.1.2.16 人工合成挥发性化合物对荔枝霜疫霉的抑制作用 |
8.1.2.16.1 人工合成挥发性化合物对荔枝霜疫霉菌丝生长及孢子囊产量的影响 |
8.1.2.16.2 人工合成挥发性化合物对荔枝霜疫霉孢子囊萌发、芽管生长的影响 |
8.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8.2 结果与分析 |
8.2.1 粪生链霉菌BWL-H1产生的挥发性物质的抑菌谱 |
8.2.2 培养时间对粪生链霉菌BWL-H1产生挥发性物质抑菌活性的影响 |
8.2.3 活性碳对粪生链霉菌BWL-H1挥发性物质抑菌活性的影响 |
8.2.4 挥发性物质对荔枝霜疫霉菌丝生长及孢子囊产量的影响 |
8.2.5 挥发性物质对荔枝霜疫霉孢子囊萌发、芽管形态的影响 |
8.2.6 挥发性物质对荔枝霜疫霉卵孢子产量的影响 |
8.2.7 挥发性物质对芽管穿透玻璃纸能力的影响 |
8.2.8 挥发性物质对荔枝霜疫霉超微结构的影响 |
8.2.9 挥发性物质对荔枝霜疫霉在离体叶片上侵染过程的影响 |
8.2.10 挥发性物质对离体叶片荔枝霜疫病的防治效果 |
8.2.11 挥发性物质对离体枝条荔枝霜疫病的防治效果 |
8.2.12 挥发性物质对荔枝果实霜疫病的防治效果 |
8.2.13 挥发性物质成分分析 |
8.2.14 人工合成挥发性化合物对荔枝霜疫霉菌丝生长、孢子囊产量、孢子囊萌发和芽管生长的影响 |
8.3 小结 |
第九章 全文讨论与总结 |
9.1 全文讨论 |
9.1.1 荔枝霜疫霉拮抗放线菌的分离与筛选 |
9.1.2 放线菌TJGA-19、BWL-H1的鉴定 |
9.1.3 阿孙链霉菌TJGA-19发酵条件优化 |
9.1.4 阿孙链霉菌TJGA-19发酵滤液稳定性研究 |
9.1.5 阿孙链霉菌TJGA-19发酵滤液对荔枝霜疫霉的抑菌机理研究 |
9.1.6 阿孙链霉菌TJGA-19产生的挥发性物质对荔枝霜疫霉的抑菌机理及防病效果研究 |
9.1.7 粪生链霉菌BWL-H1产生的挥发性物质对荔枝霜疫霉的抑菌机理及防病效果研究 |
9.2 总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3)葡萄霜霉病生防放线菌PY-1鉴定及抑菌活性物质结构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葡萄霜霉病及生防放线菌研究进展 |
1.1 葡萄霜霉病概述 |
1.1.1 葡萄霜霉病病原 |
1.1.2 葡萄霜霉病症状及危害 |
1.1.3 葡萄霜霉病发生及流行 |
1.1.4 葡萄霜霉病的防治现状 |
1.1.5 葡萄霜霉病生物防治的研究进展 |
1.2 生防放线菌研究进展 |
1.2.1 放线菌在植物病害生物防治中的应用 |
1.2.2 生防放线菌作用机制 |
1.2.3 生防放线菌代谢产物研究进展 |
1.2.4 放线菌代谢产物分离及纯化技术研究现状 |
1.2.5 生物防治存在的问题 |
1.2.6 生物防治研究的前景展望 |
1.3 本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葡萄霜霉病拮抗放线菌的筛选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土壤放线菌的分离与纯化 |
2.2.2 生防放线菌的初筛 |
2.2.3 生防放线菌的复筛 |
2.2.4 生防放线菌PY-1抑菌谱测定 |
2.3 小结 |
第三章 生防放线菌PY-1的鉴定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放线菌PY-1形态观察 |
3.2.2 放线菌PY-1培养特征 |
3.2.3 放线菌PY-1生理生化特征 |
3.2.4 放线菌PY-1 16S rDNA序列分析 |
3.3 小结 |
第四章 生防放线菌PY-1发酵条件优化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基础培养基筛选 |
4.2.2 不同碳源对PY-1菌株生长及抑菌活性物质产生的影响 |
4.2.3 不同氮源对PY-1菌株生长及抑菌活性物质产生的影响 |
4.2.4 无机盐对PY-1菌株生长及抑菌活性物质产生的影响 |
4.2.5 培养时间对PY-1菌株生长及抑菌活性物质产生的影响 |
4.2.6 温度对PY-1菌株生长及抑菌活性物质产生的影响 |
4.2.7 初始pH对PY-1菌株生长及抑菌活性物质产生的影响 |
4.2.8 转速对PY-1菌株生长及抑菌活性物质产生的影响 |
4.2.9 接菌量对PY-1菌株生长及抑菌活性物质产生的影响 |
4.2.10 装液量对PY-1菌株生长及抑菌活性物质产生的影响 |
4.2.11 正交试验 |
4.2.12 优化培养基对抑菌活性物质产生的影响 |
4.3 小结 |
第五章 生防放线菌PY-1发酵产物稳定性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放线菌PY-1抑菌活性物质的分布 |
5.2.2 温度对PY-1抑菌活性物质稳定性的影响 |
5.2.3 光照对PY-1抑菌活性物质稳定性的影响 |
5.2.4 pH对PY-1抑菌活性物质稳定性的影响 |
5.2.5 储藏时间对PY-1抑菌活性物质稳定性的影响 |
5.2.6 蛋白酶对PY-1抑菌活性物质稳定性的影响 |
5.2.7 金属离子对PY-1抑菌活性物质稳定性的影响 |
5.3 小结 |
第六章 生防放线菌PY-1抑菌机理研究及田间防效评价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试验材料 |
6.1.2 试验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生防菌PY-1发酵滤液对病原菌孢子囊及孢子囊梗的影响 |
6.2.2 生防菌PY-1主要拮抗代谢物初步分析 |
6.2.3 生防放线菌PY-1的田间防效评价 |
6.3 小结 |
第七章 生防放线菌PY-1抑菌活性产物的分离纯化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试验材料 |
7.1.2 试验方法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溶媒萃取分离结果 |
7.2.2 薄层层析检测结果 |
7.2.3 硅胶柱层析结果 |
7.2.4 Sephadex LH-20柱层析结果 |
7.2.5 HPLC制备PY-1菌株抑菌活性物质 |
7.3 小结 |
第八章 生防放线菌PY-1抑菌活性物质的结构解析 |
8.1 材料与方法 |
8.1.1 试验材料 |
8.1.2 试验方法 |
8.2 结果与分析 |
8.2.1 PY1-7-1结构解析 |
8.2.2 PY1-7-2结构解析 |
8.3 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
9.1 葡萄霜霉病生防放线菌的筛选 |
9.2 生防放线菌PY-1的鉴定 |
9.3 生防放线菌PY-1发酵条件优化 |
9.4 生防放线菌PY-1发酵滤液稳定性研究 |
9.5 生防放线菌PY-1抑菌机理及田间防效评价 |
9.6 生防放线菌PY-1抑菌活性物质的分离纯化与结构解析 |
9.7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4)白刺链霉菌(Streptomyces albospinus)CT205活性成分的分离纯化及其对草莓根腐病的生防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抗生素的基本特性 |
1.1.1 抗生素的定义 |
1.1.2 抗生素的结构多样性 |
1.1.3 抗生素的选择性 |
1.1.4 抗生素的溶解性 |
1.1.5 抗生素的稳定性 |
1.2 农用抗生素的概述 |
1.2.1 农用抗生素 |
1.2.2 农用抗生素的发展历史 |
1.2.3 我国农用抗生素的发展 |
1.2.4 国外农用抗生素的研究近况 |
1.3 活性物质的分离与检测 |
1.3.1 活性物质的预处理 |
1.3.2 活性物质的提取及分离纯化方法研究 |
1.3.2.1 溶媒提取法 |
1.3.2.2 沉淀法 |
1.3.2.3 色谱分离法 |
1.3.2.4 吸附法 |
1.3.3 活性物质的检测技术研究 |
1.3.3.1 生物检测法 |
1.3.3.2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
1.3.3.3 液质联用法 |
1.4 放线菌发酵工艺的研究 |
1.4.1 放线菌液体发酵配方及条件优化 |
1.4.1.1 培养基优化 |
1.4.1.2 发酵条件优化 |
1.4.2 固体发酵优化概述 |
1.5 草莓根腐病概述 |
1.5.1 草莓根腐病病原菌 |
1.5.2 草莓根腐病的危害 |
1.5.3 草莓根腐病的生物防治 |
1.6 白刺链霉菌与环境保护概述 |
1.7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8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Streptomyces albospinus CT205液体发酵配方及条件优化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1.1 供试菌株 |
2.1.1.2 培养基 |
2.1.2 发酵前期准备 |
2.1.2.1 菌株活化 |
2.1.2.2 种子液的制备 |
2.1.3 发酵培养基的优化 |
2.1.3.1 不同碳源对菌株发酵的影响 |
2.1.3.2 不同氮源对菌株发酵的影响 |
2.1.3.3 正交实验 |
2.1.4 发酵条件优化 |
2.1.4.1 装液量 |
2.1.4.2 接种量 |
2.1.4.3 初始pH |
2.1.4.4 发酵温度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菌株CT205的孢子丝及分生孢子形态 |
2.2.2 发酵培养基配方的优化 |
2.2.2.1 不同碳源对菌丝体生长及抑菌活性的影响 |
2.2.2.2 不同氮源对菌丝体生长及抑菌活性的影响 |
2.2.2.3 正交实验 |
2.2.3 发酵条件优化 |
2.2.3.1 不同装液量对菌丝体生长及抑菌活性的影响 |
2.2.3.2 不同接种量对菌丝体生长及抑菌活性的影响 |
2.2.3.3 不同初始pH对菌丝体生长及抑菌活性的影响 |
2.2.3.4 不同培养温度对菌丝体生长及抑菌活性的影响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章 Streptomyces albospinus CT205代谢产生活性成分的初步研究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材料 |
3.1.1.1 菌株 |
3.1.1.2 培养基 |
3.1.1.3 试剂及材料 |
3.1.2 实验方法 |
3.1.2.1 发酵液的制备 |
3.1.2.2 发酵液的预处理 |
3.1.2.3 胞内产物及胞外产物活性检测 |
3.1.2.4 活性物质的分离及检测 |
3.1.2.5 活性成分的紫外检测 |
3.1.2.6 活性成分的纯化与收集 |
3.1.2.7 活性成分的一级质谱检测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胞内产物及胞外产物活性检测 |
3.2.2 胞外活性成分的分离及检测 |
3.2.3 活性成分的紫外吸收光谱 |
3.2.4 活性成分的纯化及收集 |
3.2.5 活性成分的一级质谱分析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Streptomyces albospinus CT205制剂对草莓根腐病的生防效应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材料 |
4.1.1.1 供试菌株 |
4.1.1.2 培养基 |
4.1.1.3 固体发酵原料 |
4.1.1.4 土壤及盆钵 |
4.1.1.5 试剂盒及仪器 |
4.1.1.6 草莓大棚田间试验 |
4.1.2 固体制剂的制备 |
4.1.2.1 固体发酵配方的优化 |
4.1.2.2 固体制剂的制备 |
4.1.3 液体制剂的制备 |
4.1.4 草莓根腐病病原菌菌悬液的制备 |
4.1.5 盆栽试验设计 |
4.1.5.1 盆栽的准备 |
4.1.5.2 试验设计 |
4.1.6 草莓植株与土样的采集 |
4.1.7 测定方法 |
4.1.7.1 发病率、病情指数及防病效果的统计 |
4.1.7.2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
4.1.7.3 草莓植株生物量的测定 |
4.1.7.4 植物过氧化氢酶(CAT)的测定 |
4.1.7.5 植物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测定 |
4.1.7.6 土壤脲酶的测定 |
4.1.7.7 土壤微生物总DNA的提取 |
4.1.7.8 荧光定量PCR测定草莓根际土壤细菌及真菌数量 |
4.1.8 田间试验设计及测定 |
4.1.9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不同配比的固料对发酵CT205产生孢子数量的影响 |
4.2.2 浅盘发酵菌株CT205产生的孢子数及含水量 |
4.2.3 菌株CT205对草莓根腐病的生防效果 |
4.2.4 草莓植株叶绿素含量测定结果 |
4.2.5 不同处理对草莓植株叶片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 |
4.2.6 不同处理对草莓植株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影响 |
4.2.7 不同处理对草莓植株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 |
4.2.8 不同处理对草莓植株生物量的影响 |
4.2.9 不同处理对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
4.2.10 CT205固体发酵菌剂田间试验结果 |
4.3 讨论 |
4.4 小结 |
全文总结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杨树灰斑病拮抗放线菌的筛选、鉴定及防治效果评价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杨树灰斑病研究进展 |
1.1.1 杨树的主要病害 |
1.1.2 杨树灰斑病的症状和发病规律 |
1.1.3 杨树灰斑病菌的形态和生物学特征 |
1.1.4 杨树灰斑病菌的防治和研究 |
1.2 利用链霉菌防治植物病害的研究 |
1.2.1 链霉菌的分类鉴定方法及其基本特点 |
1.2.2 生防链霉菌的来源 |
1.2.3 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的研究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杨树灰斑病菌的分离及生防菌的筛选 |
2.1 仪器与材料 |
2.1.1 试验仪器 |
2.1.2 供试培养基 |
2.2 试验方法 |
2.2.1 杨树灰斑病病原菌相关研究 |
2.2.2 杨树叶片内生菌的分离和杨树灰斑病拮抗菌的分离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杨树灰斑病菌分类验证及产孢培养基的研究 |
2.3.2 杨树灰斑病菌rDNA ITS序列的PCR扩增、测序及分析 |
2.3.3 杨树灰斑病菌产孢培养基的研究 |
2.3.4 杨树叶片内生微生物的分离及杨树灰斑菌拮抗菌的筛选 |
2.4 讨论 |
3 拮抗菌Syjd3的鉴定 |
3.1 仪器与材料 |
3.1.1 试验仪器 |
3.1.2 培养基 |
3.2 试验方法 |
3.2.1 Syjd3的形态特征观察 |
3.2.2 Syjd3的生理生化特征 |
3.2.3 Syjd3的生长特征 |
3.2.4 细胞壁化学组分分析 |
3.2.5 分子生物学鉴定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菌株Syjd3的形态观察 |
3.3.2 菌株Syjd3的培养特征 |
3.3.3 菌株Syjd3的生理生化及培养特性 |
3.3.4 细胞壁类型分析 |
3.3.5 16S rDNA序列分析 |
3.3.6 菌株Syjd3的定名 |
3.4 讨论 |
4 链霉菌Syjd3培养条件的优化 |
4.1 仪器与材料 |
4.1.1 试验仪器 |
4.1.2 菌种 |
4.1.3 培养基 |
4.2 试验方法 |
4.2.1 不同环境对链霉菌Syjd3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 |
4.2.2 链霉菌Syjd3次生代谢产物稳定性的研究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环境因素对链霉菌Syjd3次生代谢产物的影响 |
4.3.2 链霉菌Syjd3次生代谢产物稳定性的研究 |
4.4 讨论 |
5 链霉菌Syjd3对杨树灰斑病防效测定及对杨树灰斑病菌抑制作用 |
5.1 仪器与材料 |
5.1.1 试验仪器 |
5.1.2 菌种 |
5.2 试验方法 |
5.2.1 拮抗菌株Syjd3对其他植物病原菌的抑制作用 |
5.2.2 菌株Syjd3小区防治杨树灰斑病试验 |
5.2.3 链霉菌Syjd3对杨树灰斑病菌抑菌作用观察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链霉菌Syjd3对其他植物病害的抑制作用 |
5.3.2 链霉菌Syjd3发酵滤液对杨树灰斑病的小区防治效果 |
5.3.3 链霉菌Syjd3对杨树灰斑病菌抑菌作用观察 |
5.4 讨论 |
6 Syjd3发酵液中抑菌物质提取、纯化和结构鉴定的研究 |
6.1 仪器与材料 |
6.2 试验方法 |
6.2.1 链霉菌Syjd3的发酵 |
6.2.2 链霉菌Syjd3抑菌活性成分的富集 |
6.2.3 大孔树脂NKA-9对链霉菌Syjd3抑菌活性成分的吸附和解吸 |
6.2.4 抑菌粗提活性化合物的获得 |
6.2.5 白色晶体的鉴定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吸附活性成分最佳分离树脂的确定 |
6.3.2 有效活性粗提液最佳乙醇洗脱浓度的确定 |
6.3.3 分离物HJ-2的结构鉴定 |
6.4 讨论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印楝内生放线菌抑菌活性物质及作用机制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植物内生放线菌及其次生代谢产物研究进展(文献综述) |
1 植物内生菌研究进展 |
2 植物内生放线菌研究进展 |
3 植物内生放线菌次生代谢产物研究进展 |
4 印楝应用现状研究进展 |
5 本论文的立题依据和设计思路 |
第二章 印楝内生拮抗放线菌筛选及YL-2菌株分类鉴定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2.1 植物样品的采集 |
1.2.2 植物内生菌的分离与纯化 |
1.2.3 内生拮抗放线菌的筛选 |
1.2.4 内生拮抗放线菌YL-2菌株的抗菌谱测定 |
1.2.5 室内防治效果的测定 |
1.2.6 内生拮抗放线菌YL-2菌株的形态学观察 |
1.2.7 内生拮抗放线菌YL-2菌株的培养特征 |
1.2.8 内生拮抗放线菌YL-2菌株的生理生化特性测定 |
1.2.9 内生拮抗放线菌YL-2菌株的16S rDNA序列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印楝样品预处理结果 |
2.2 分离培养基种类选择结果 |
2.3 印楝内生菌分离纯化结果 |
2.4 内生拮抗放线菌初筛结果 |
2.5 内生拮抗放线菌复筛结果 |
2.6 内生拮抗放线菌YL-2菌株抗菌谱测定结果 |
2.7 内生拮抗放线菌YL-2菌株对稻瘟病防治效果 |
2.8 内生拮抗放线菌YL-2菌株形态学观察结果 |
2.9 内生拮抗放线菌YL-2菌株培养特征结果 |
2.10 内生拮抗放线菌YL-2菌株生理生化特性测定结果 |
2.11 内生拮抗放线菌YL-2菌株16S rDNA序列分析结果 |
3 小结 |
第三章 内生拮抗放线菌YL-2菌株液态发酵条件优化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2.1 内生拮抗放线菌YL-2菌株发酵液的预处理 |
1.2.2 内生拮抗放线菌YL-2菌株的摇瓶培养条件 |
1.2.3 内生拮抗放线菌YL-2菌株发酵培养基成分的筛选 |
1.2.4 单因子对YL-2菌株产抑菌活性物质的影响 |
1.2.5 优化发酵培养基配方 |
1.2.6 优化发酵培养条件 |
1.2.7 优化发酵条件后的生物活性检测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发酵培养基中不同碳源筛选结果 |
2.2 发酵培养基中不同氮源筛选结果 |
2.3 优化发酵培养基配方正交试验结果 |
2.4 优化发酵培养条件正交试验结果 |
2.5 优化发酵条件后的生物活性检测 |
3 小结 |
第四章 抑菌活性物质分离与纯化及结构鉴定 |
第一节 抑菌活性物质的分离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2.1 内生拮抗放线菌YL-2菌株发酵液的预处理 |
1.2.2 溶媒萃取分离抑菌活性物质 |
1.2.3 大孔吸附树脂分离抑菌活性物质 |
1.2.4 抑菌活性物质粗提物的生物活性测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溶媒萃取剂筛选结果 |
2.2 大孔树脂型号选择结果 |
2.3 解析剂选择结果 |
2.4 动态解析剂浓度选择结果 |
2.5 动态洗脱流速选择结果 |
2.6 抑菌活性物质粗提物生物活性测定结果 |
3 小结 |
第二节 抑菌活性物质的纯化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2.1 抑菌活性物质粗提物的制备 |
1.2.2 抑菌活性物质粗提取物的薄层层析检测 |
1.2.3 抑菌活性物质粗提物的硅胶柱层析 |
1.2.4 二次硅胶柱层析 |
1.2.5 抑菌活性物质的纯度检测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薄层层析检测结果 |
2.2 一级硅胶柱层析纯化结果 |
2.3 二级硅胶柱层析纯化结果 |
2.4 抑菌活性物质高效液相检测结果 |
3 小结 |
第三节 抑菌活性物质的性质与结构初步鉴定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2.1 抑菌活性物质的热稳定性测试 |
1.2.2 抑菌活性物质的酸碱稳定性测试 |
1.2.3 抑菌活性物质的光稳定性测试 |
1.2.4 抑菌活性物质的储藏稳定性测试 |
1.2.5 抑菌活性物质的结构初步鉴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温度对抑菌活性物质影响结果 |
2.2 pH值对抑菌活性物质影响结果 |
2.3 光照对抑菌活性物质影响结果 |
2.4 储藏时间对抑菌活性物质影响结果 |
2.5 抑菌活性物质结构初步鉴定结果 |
3 小结 |
第五章 抑菌活性物质作用机制初步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2.1 水稻的种植 |
1.2.2 试材的预处理 |
1.2.3 水稻叶片中粗酶液的制备 |
1.2.4 抑菌活性物质对稻瘟病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
1.2.5 抑菌活性物质对稻瘟病病原孢子萌发的影响 |
1.2.6 抑菌活性物质对水稻叶片内多酚氧化酶的影响 |
1.2.7 抑菌活性物质对水稻叶片内过氧化物酶的影响 |
1.2.8 抑菌活性物质对水稻叶片内苯丙氨酸解氨酶的影响 |
1.2.9 抑菌活性物质对水稻叶片内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影响 |
1.2.10 抑菌活性物质对水稻叶片内过氧化氢酶的影响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抑菌活性物质影响稻瘟病菌菌丝生长结果 |
2.2 抑菌活性物质影响稻瘟病病原孢子萌发结果 |
2.3 抑菌活性物质影响水稻叶片内PPO结果 |
2.4 抑菌活性物质影响水稻叶片内POD结果 |
2.5 抑菌活性物质影响水稻叶片内PAL结果 |
2.6 抑菌活性物质影响水稻叶片内SOD结果 |
2.7 抑菌活性物质影响水稻叶片内CAT结果 |
3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1 印楝内生拮抗放线菌筛选及YL-2菌株分类鉴定 |
2 内生拮抗放线菌YL-2菌株液态发酵条件优化 |
3 抑菌活性物质分离与纯化及结构鉴定 |
4 抑菌活性物质作用机制初步研究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
论文图表统计 |
(7)链霉菌NG-715的抗真菌活性及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样品 |
1.1.2 抑菌测定指示菌 |
1.1.3 培养基 |
1.1.4 主要仪器 |
1.2 方法 |
1.2.1 指示菌菌悬液的制备[8] |
1.2.2 生物活性的测定 |
①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的测定[9] |
②最低杀菌浓度(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的测定 |
③抗真菌组分标准曲线的制作[7] |
1.2.3 稳定性试验 |
①温度稳定性试验 |
②p H稳定性试验 |
③紫外线稳定性试验 |
1.3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生物活性的测定 |
2.1.1 最低抑菌浓度和最低杀菌浓度的测定结果 |
2.1.2 抗真菌组分的标准曲线的制作 |
2.2 稳定性的测定结果 |
2.2.1 温度稳定性试验结果 |
2.2.2 p H稳定性试验结果 |
2.2.3 紫外线稳定性试验结果 |
3 讨论 |
(8)抗真菌单体组分DZP-8和DZP-9理化性质及其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DZP-8和 DZP-9的分离纯化 |
1.3 DZP-8和 DZP-9理化性质测定 |
(1) 熔点和旋光度测定。 |
(2) 紫外光谱测定。 |
(3) 红外光谱测定。 |
1.4 DZP-8和DZP-9稳定性的测定 |
(1) 热稳定性测定。 |
(2) 紫外线照射稳定性测定。 |
(3) 酸碱稳定性测定。 |
(4) 光照稳定性研究。 |
2 结果与分析 |
2.1 DZP-8和DZP-9的理化性质 |
2.1.1 熔点和旋光度测定结果 |
2.1.2 紫外光谱测定 |
2.1.3 红外光谱测定 |
2.2 稳定性结果 |
2.2.1 热稳定性 |
2.2.2 紫外线照射稳定性 |
2.2.3 酸碱稳定性 |
2.2.4 光照稳定性 |
3 小结与讨论 |
(9)山东链霉菌所产抗生素的提取和发酵条件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常见抗真菌抗生素 |
1.1 农用抗真菌抗生素的研究进展 |
1.2 医用抗真菌抗生素的研究进展 |
1.3 多烯类抗生素的研究进展和现状 |
2 抗真菌抗生素的原理和作用机制 |
2.1 以麦角甾醇为靶位 |
2.2 以细胞膜中鞘磷脂为作用靶位 |
2.3 作用于真菌的细胞壁 |
2.4 抑制真菌内部蛋白质合成 |
2.5 作用于电子转移系统等胞内能量代谢系统 |
2.6 抑制核酸的合成 |
3 抗生素产生菌的常见诱变方法 |
3.1 物理诱变 |
3.2 化学诱变 |
3.3 复合诱变 |
4 抗生素的分离纯化方法 |
4.1 膜分离技术 |
4.2 萃取技术 |
4.3 离子交换技术 |
4.4 大网格树脂吸附技术 |
5 抗生素效价分析方法 |
5.1 管碟法(微生物测定法)测定抗生素效价 |
5.2 比浊法测定抗生素效价 |
5.3 高效液相法测定抗生素效价 |
5.4 三种抗生素效价测定方法的优劣 |
6 抗生素发酵工艺的优化 |
6.1 培养条件和培养基的优化 |
6.2 菌种的选育 |
6.3 发酵参数的控制 |
7 福司曲星及其类似物抗肿瘤效果研究 |
8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
第一章 山东链霉菌所产抗生素效价测定 |
1 实验材料和方法 |
1.1 材料 |
1.2 研究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指示菌的选择 |
2.2 管碟法测定抗生素效价 |
2.3 比浊法测定抗生素效价测定 |
2.4 HPLC对两种效价测定方法准确性检验 |
3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山东链霉菌的诱变育种及发酵条件优化 |
1 材料和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方法 |
2 实验结果 |
2.1 菌种诱变实验结果 |
2.2 发酵优化结果 |
3 小结和讨论 |
第四章 山东链霉菌提取工艺的优化 |
1 材料和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方法 |
2 实验结果 |
2.1 抗生素不同酸碱程度和温度下稳定性测试 |
2.2 不同PH条件下的纸层析 |
2.3 抗生素前提取方法的测定 |
2.4 不同试剂的萃取实验 |
2.5 大孔树脂分离效果的探索 |
2.6 液相分离效果条件优化 |
2.7 冷冻干燥和旋转蒸发条件的摸索 |
2.8 抗生素最终分离条件 |
3 讨论 |
第五章 山东链霉菌所产抗生素抗植物病菌实验以及抗肿瘤性质的初步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实验结果 |
2.1 抗植物病菌实验 |
2.2 抗肿瘤效果的初步探索 |
3 小结与讨论 |
全文总结 |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10)土壤链霉菌CaiF1抗菌物质的分离纯化及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菌株。 |
1.1.2 试剂与仪器。 |
1.2 方法 |
1.2.1 发酵。 |
1.2.2 指示菌平板制备和抗菌物质检测。 |
1.2.3 抗菌物质的分离与纯化。 |
1.2.3.1 粗提物的获得。 |
1.2.3.2 紫外吸收光谱检测。 |
1.2.3.3 粗提物硅胶柱层析。 |
1.2.3.4 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 (HPLC) 纯化检测。 |
1.2.4 抗菌物质稳定性研究。 |
1.2.4.1 酸碱稳定性。 |
1.2.4.2 热稳定性。 |
1.2.4.3 光稳定性。 |
1.2.4.4 草莓白粉病防效试验。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抗菌物质的粗提 |
2.2 抗菌粗提物的紫外扫描 |
2.3 抗菌物质的分离纯化 |
2.3.1 硅胶柱层析。 |
2.3.2 制备型高效液相检测纯化。 |
2.4 抗菌物质的酸碱稳定性 |
2.5 抗菌物质的热稳定性 |
2.6 抗菌物质的光稳定性 |
2.7 抗菌物质对白粉病的防治效果 |
3 讨论 |
四、山东链霉菌产抗真菌物质的理化性质的初步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拮抗菌株NJ13产鞭毛蛋白的分离纯化与原核表达[D]. 冉超. 吉林农业大学, 2019(03)
- [2]两株链霉菌对荔枝霜疫病的防病潜力和防病机理研究[D]. 邢梦玉. 华南农业大学, 2017(08)
- [3]葡萄霜霉病生防放线菌PY-1鉴定及抑菌活性物质结构解析[D]. 梁春浩. 沈阳农业大学, 2016(04)
- [4]白刺链霉菌(Streptomyces albospinus)CT205活性成分的分离纯化及其对草莓根腐病的生防效应研究[D]. 王辰. 南京农业大学, 2015(06)
- [5]杨树灰斑病拮抗放线菌的筛选、鉴定及防治效果评价的研究[D]. 刘雪英. 东北林业大学, 2015(05)
- [6]印楝内生放线菌抑菌活性物质及作用机制初步研究[D]. 张丽. 沈阳农业大学, 2014(01)
- [7]链霉菌NG-715的抗真菌活性及稳定性研究[J]. 袁敏,卞华,李晶,张雪鹏,程琳.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2014(02)
- [8]抗真菌单体组分DZP-8和DZP-9理化性质及其稳定性研究[J]. 魏赛金,杜亚楠,涂晓嵘,张智平,潘晓华,涂国全.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12(06)
- [9]山东链霉菌所产抗生素的提取和发酵条件优化[D]. 刘博. 山东大学, 2012(02)
- [10]土壤链霉菌CaiF1抗菌物质的分离纯化及活性研究[J]. 杨辉,张茜,曾建民,李少华,谭志远. 安徽农业科学, 201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