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肾同火”的表观遗传学研究

“肝肾同火”的表观遗传学研究

一、“肝肾同寄相火”的发生学考察(论文文献综述)

隋博文,乔虎,付恒财,魏常娟[1](2021)在《基于相火理论探讨慢性咽炎发病机制及治疗》文中指出慢性咽炎多由五志过极、饮食劳倦、情志不舒等因素,引起相火妄动离位,客于咽喉而发病。本文以"相火相关理论"为依据,以"相火安位"为治疗目的,从清降心火,肃降肺气,疏肝理气,健运脾胃,滋养肝肾,引火归元辨证论治,达到相火安位,脏腑功能调和,气血津液正常输布,慢性咽炎诸症痊愈的目的。

陈晶晶,周亚滨,孙静,杨建飞,王淑荣,张琪[2](2019)在《国医大师张琪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经验》文中提出总结国医大师张琪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经验,为临床治疗此病提供借鉴。笔者通过跟随张琪教授临证学习,收集、整理病例、处方,总结其病因病机、药物作用、治则治法、以及配伍规律,并举典型医案1则,系统介绍张琪教授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经验和方法。张琪教授认为稳定型心绞痛病机主要是"痰浊阻滞、心血瘀阻、气机不畅、胸阳不振、心气不足",主要治法为"豁痰宁心、活血化瘀、益气通阳、理气活血",临床治疗应治病求本,祛邪扶正,分清主次,随证应变,所举验案根据辨证施治、扶正祛邪的原则,运用通阳祛瘀化痰的治疗方法,疗效显着。张琪教授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经验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值得推广学习。

眭瑞卿[3](2019)在《滋水涵木方干预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类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以滋水涵木方干预内分泌治疗期间出现类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乳腺癌患者,观察患者改良kupperman症状积分、中医证候疗效、KP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肿瘤指标、血脂及安全性指标,探讨滋水涵木方在改善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类围绝经期综合征中的特色及优势。方法:本研究纳入的对象是确诊的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接受内分泌治疗后出现类围绝经期综合征症状,辨证属中医肝肾阴虚证者共59例。分为对照组30例,试验组29例,对照组予单纯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滋水涵木方,观察2个月。治疗前后观察并记录改良kupperman症状积分、中医症状积分、KP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肿瘤指标、血脂及安全性指标。借助SPSS22.0统计软件对上述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改良Kupperman症状积分对比:试验组治疗后改良Kupperman症状总积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中医证候疗效对比:治疗后试验组显效2例,有效16例,无效11例,临床缓解率62%;对照组显效0例,有效4例,无效26例,临床缓解率13%,试验组临床缓解率高于对照组,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3.体力状况对比:治疗后试验组KP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后两组比较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4.生活质量对比:治疗后试验组患者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治疗后生理状况、情感状况、附加关注积分升高(P<0.01),家庭状况、功能状况积分升高(P<0.05),均有统计学差异。5.血清肿瘤标志物对比:治疗后试验组患者肿瘤标记物CEA、CA153、CA125 水平稍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6.血脂对比:治疗后试验组TC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G、LDL-C、HDL-C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安全性对比:两组血常规、肝肾功能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滋水涵木方干预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后类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有助于减轻药物不良反应,在改善临床症状、提高体力状况及生活质量方面优势明显,疗效确切,安全性良好。

崔姗姗,刘雪宁[4](2018)在《君火、相火与“君相互感”学说》文中研究指明君火专指心阳,相火为除心之外其他各脏之阳。心火炽盛之"壮火",宜苦寒直折其势;阴虚阳亢之相火,宜壮水之主,以制阳光;饮食劳倦思虑伤及心脾之"阴火",治当温补中气。若临床见诸般火证伴随中土虚弱之象,应视病情采用温补中土而敛相火之法。君火相火理论为后世"心肾相交"理论和肝肾同源理论的基础,"君相互感"学说从生命的高层次上揭示了人体心和身的整体调控模式。君火与相火相互作用,共同调节人的情欲活动。

王海娟[5](2018)在《蓝青强教授运用肝肾同源理论治疗乙肝后肝硬化腹水的临床观察》文中认为目的:通过观察蓝青强教授运用肝肾同源理论治疗乙肝后肝硬化腹水患者的临床疗效,学习和总结蓝青强教授的临床经验及学术思想,为乙肝后肝硬化腹水患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及方案。方法:1.从古籍文献入手,结合现代研究,探索肝肾同源理论的内涵及临床应用。2.将符合乙肝后肝硬化腹水患者纳入标准的70例患者,按随机分组原则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限钠、抗病毒、保肝、利尿等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肾气丸加味方治疗。两组均以30天为一个疗程,共治疗一个疗程,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主要中医症状体征、腹围、24小时尿量、肝功能、凝血功能、腹部B超等疗效指标及安全性指标,对比评估两组患者综合疗效,并归纳总结蓝青强教授临床经验及学术思想。结果:(1)综合疗效比较,一个疗程结束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1%、76%,经统计分析,两组总有效率有显着差异(P<0.05),治疗组综合疗效优于对照组。(2)症状体征比较:一个疗程结束后,两组患者症状体征平均积分均明显降低,治疗组症状体征平均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均能缓解患者症状体征,治疗组优于对照组。(3)腹围、24小时尿量比较: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腹围和平均24小时尿量均较治疗前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在减小腹围、增加尿量方面优于对照组。(4)实验室指标比较:两组患者ALT、AST、TBiL、DBiL、PT均较治疗前降低,Alb、PTA较治疗前提高,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在改善肝功能、凝血功能及稳定白蛋白水平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5)腹部B超比较:两组患者的腹水深度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治疗组的腹水深度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促进患者腹水消退方面优于对照组。(6)安全性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后均未出现不良反应,治疗后一般体格检查、血尿便三大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等检查亦未见明显异常,说明肾气丸加味方治疗乙肝肝硬化腹水无毒副作用,安全可靠。结论:蓝青强教授基于肝肾同源理论对乙肝后肝硬化腹水辨证论治,并运用肝肾同源理论指导下的肾气丸加味方治疗方治疗乙肝后肝硬化腹水患者,可显着促进腹水消退、缓解临床症状体征、改善肝功能及凝血功能,且无毒副作用,安全有效,为临床治疗乙肝后肝硬化腹水提供有益的参考。

崔姗姗,高小玲,李艳坤[6](2016)在《“君火”“相火”的研究与思考》文中提出火是中医理论中的重要概念,内涵丰富、应用广泛。"君火"与"相火"是其中一对重要范畴。文章对君火相火内涵的研究、君火相火的临床研究、君火相火的理论研究进行了归纳与阐发,并对君火相火的所属与作用以及研究思路进行了思考。

周胜元,付滨,孟祥震[7](2016)在《从《脾胃论》浅析相火》文中研究说明相火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李东垣定义相火概念:下焦、包络之火,元之贼也,与《内经》论述"君火以明,相火以位"之明显不同,留下不解之惑。本文从相火源流动态、演化的过程去考察,澄清这些分歧和争议,相火概念应当涵盖"生理之火"与"病理之火",邪正之争,相火辨治,可以明矣。

龙晓华[8](2016)在《《内经》火理论的现代文献整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厘清《内经》火理论的层次与结构、明确其理论内涵和临床运用规律,并为进一步开展理论的创新与现代化研究、指导临床实践等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方法以中国知网数据库为文献来源,采用文献整理研究的一般方法,对现代学者的相关研究进行回顾、梳理与分析。结果通过对《内经》及相关现代文献的梳理,得出《内经》火理论的相关内容如下:第一,《内经》中有关火的内容,总体上包括三大类:物质的火、哲学的火、医学的火。哲学之火包括阴阳之火与五行之火。医学的火主要分为六气之火、体质之火、藏象之火(火在脏为心)、少火与壮火。六气之火又包括君火与相火、病机之火以及五郁之火郁。第二,“心属火”说的形成,源于医疗实践经验,并与心的功能特性相关。第三,君火与相火的本义是对自然界中特定时段内温暖与暑热的气候特征的代称。宋金元时代,在“天人相应”思想的影响下,君火、相火逐渐由运气学术语,演变发展为医学名词。人身之君火的本质是心火,人身之相火也称为命门火,其本质是元气,相火、命门、元气三者内涵同一,均与人体的肾精和生殖功能相关。第四,少火与壮火的内涵主要有两大类:人体之火与药食之火。少火的内涵有:人体相对温和的阳气、生理之火、生于人身命门的正气、藏于肾中的相火、主司“消化”的功能物以及性质辛甘温和的药食等。壮火的内涵有:人体相对亢盛的阳气、病理之火、亢盛而妄动的相火、内伤虚火、主司“吸收”的功能物以及性质辛热纯阳的药食等。第五,病机十九条中,火热类病机有九条,火热亢盛、扰乱神明、化而为风是“皆属于火”类病机的主要特征。而较为突出的脾胃系病症、腹部症状以及动风类症状则是“皆属于热”类病机的主要特征。阳热亢盛,热盛生风是火、热类病机的基本病理变化。第六,“火郁发之”的本义是指火热郁积不通,应当发散之。在后世医家的引申与发挥下,其理论内涵不断丰富与发展,其临床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结论在《内经》火理论的研究上,现代学者主要关注医学的火,并着重结合临床实践经验阐发《内经》经义,读经典与做临床有机结合是研究的主要特点。

师双斌[9](2013)在《“肾藏精”藏象基础理论核心概念诠释》文中认为中医藏象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理论,“肾藏精”理论是中医肾藏象理论重要组成部分。“肾藏精”理论形成于《黄帝内经》,受到“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等古代哲学思想的深刻影响,系统解释肾的主要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并应用于临床诊断、治疗以及养生、康复等方面,经后世历代医家的阐释与补充,逐步完善发展。“肾藏精”理论所涉及的概念繁多,随历代医家对“肾藏精”理论的深入研究,相关概念内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也呈现一定的变化。因此,对“肾藏精”藏象基础理论的概念内涵的深入研究,对于传承和创新肾藏象理论、提高中医基础理论学术水平,具有理论研究意义。研究目的:本研究运用“肾藏精”知识管理平台的知识发现以及理论分析、归纳方法,溯本求源对“肾藏精”藏象基础理论9个核心概念的名词术语发生学、中国古代哲学、中医学的内涵进行考证,并对相关概念的传承、发展和创新进行深入研究,从而明确“肾藏精”藏象基础理论的基本框架结构和科学表述相关概念的内涵,丰富和完善“肾藏精”藏象基础理论。研究方法:从《中医药主题词表》(曾大方等.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中医基础理论术语》(GB/T20348.1-2006);《中医药学名词》(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科学出版社,2005);《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4部中医药名词术语标准中,找到186条与肾相关词条。整理选择出“肾藏精”藏象基础理论核心概念词条9条:精、肾藏精、肾精、肾气、肾阴、肾阳、命门、天癸、先天之本;从中国古代哲学的代表性相关着作、中国古代医药学着作着手,以先秦至两汉时期、魏晋隋唐时期、宋金元时期以及明清时期为时间段,通过知识管理平台与理论分析、归纳方法对核心词条进行逐条整理,并通过诠释学方法,进行理论分析、归纳、总结,把握其文字含义、哲学含义、医学含义、概念源流以及理论分析,对“肾藏精”藏象基础理论核心概念9条进行科学表述。研究结果:1中医“肾藏象”藏象基础理论框架结构中医肾藏象基础理论框架结构为“道”、“象”、“器”三个层次。“道”属于以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为核心所构建的基本规律和基本法则范畴,“象”属于肾的生理功能之现象、征象范畴,“器”属于人体形态结构之组织器官范畴。中医肾藏象基础理论之“道”,即以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为核心所构建的基本规律和基本法则:肾为阴中之太阴,五行属水,五方为北,八卦为坎,天干为癸,与冬气相通应,其数为六。基于中医肾藏象基础理论之“道”,建立中医肾藏象基础理论之“象”,包括现象、征象、比象,即肾的生理功能之象:肾为先天之本,封藏之本,肾藏精,肾主水,肾主纳气,藏神为志,在志为恐等生理特性和生理功能。基于中医肾藏象基础理论之“道”和“象”,体现于人体形态结构之“器”,即以肾为脏,膀胱为腑,耳及二阴为窍,在体为骨、齿、发、腰,其华在发,在液为唾的肾系统。2中医“肾藏精”藏象基础理论核心概念之渊源精气学说为“肾藏精”藏象基础理论之哲学渊源,精气学说认为精气为万物之本原,中医理论认为精气为构成为人体的本原物质。先秦“水地说”以水为万物之原,也对“肾藏精”藏象基础理论具有重要影响。中医“肾藏精”藏象基础理论核心概念之渊源出自《黄帝内经》。《黄帝内经》相关概念有精、肾藏精、肾精、肾气、天癸、命门。“肾阴”一词较早见于《黄帝内经太素·五脏脉诊》,“肾阳”一词较早见于《黄帝内经太素·寒热厥》。“先天之本”首见于明·李中梓《医宗必读·肾为先天本脾为后天本论》。3中医“肾藏精”藏象基础理论9个核心概念的沿革和基本内涵3.1精中医精的概念与中国古代哲学精气学说探讨万物本原不同,中医精的概念理论研究主体为人,精是构成与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中医“精”的概念最早记载于长沙马王堆出土《十问》,《黄帝内经》进一步奠定理论基础。晋隋唐时期,医家对精概念进一步发挥,精、气、血、津液的关系,称精为精气,后天之精与血、津液同源。宋金元时期,元·朱丹溪认为,人之精难成而易耗,故阴常不足而相火偏亢,创立“滋阴派”。明清时期,赵献可提出人始生先有气后有精的观点;也有医家认为精气可分阴阳。精的概念内涵:精为构成人体生命的本原物质,禀受于父母的生殖之精,受后天水谷精微充养,藏之于肾,肾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在一定年龄阶段形成生殖之精以繁衍后代;精为身体之根本,是维持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3.2肾藏精“肾藏精”概念见于《灵枢·本神》、《灵枢·九针》及《素问·六节藏象论》等篇,指肾为封藏、蛰藏精气之处。《难经·三十六难》等篇认为右肾为命门,命门亦为藏精之处。隋·杨上善提出,左肾藏志,右肾命门藏精的观点。宋金·刘完素认为左肾属水,主藏精。明清时期,明·张景岳称两肾总号命门,精由两肾命门所藏。肾藏精的概念内涵:“肾藏精”是指贮藏精气和调控精气的功能。其一,肾贮藏精气,以藏为主,包括先天之精、后天水谷之精、各脏腑之精,人体生长发育到一定年龄又化生生殖之精;其二,肾调控精气,藏中有泻,肾将所藏之精提供机体脏腑、形体、官窍,以发挥滋养濡润作用,并根据机体内外环境应急状态,“起亟”而满足机体需要。3.3肾精“肾精”较早记载于《素问·解精微论》。隋·杨上善称肾精主骨。唐·王冰等医家认为肾精、肾气相互依存,密不可分。宋金元时期,医家认为肾主元气,如刘完素认为,先天之精化生元气,为人体之本。明·张景岳等医家认为,肾精即元精,肾与命门藏真阴,真阴含元精与元气,为肾中水火。肾精的概念内涵:肾精为肾中所藏之精,来源于先天之精,得后天之精及五脏六腑之精的补充,是机体生长、发育、生殖、生髓、化血、主骨、荣齿、生发等功能的主要物质基础,对机体的智力和体力具有作强的功能。3.4肾气“肾气”一词在中医学着作中,最早见于《素问·上古天真论》。《难经》提出右肾命门乃原气所系,并提出肾间动气之说。隋·杨上善认为肾间动气为命门之气。宋·陈无择认为下焦为肾间动气。宋金元时期医家多认为肾主元气,宋金·刘完素认为元气非阴非阳,由先天之精所化。明·张景岳认为肾与命门藏真阴,含元精与元气,为肾中水火。明·孙一奎认为命门为肾间动气。清·黄元御认为人之本为与生俱来之祖气。肾气的概念内涵:肾气由肾精所化生,与元气关系密切,互资共生;具有推动机体生长发育与生殖、精血津液代谢、肾与膀胱及其相关形体官窍功能活动的作用,并具有调控和固摄精、气、血、津液的代谢;调控和固摄冲任二脉;调控和固摄二便等生理功能。3.5肾阳肾阳的概念较早见于隋·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五藏脉诊》,表达肾中阳气之意。肾阳概念由隋唐时期唐·孙思邈提到左肾壬,右肾癸的理论雏形,演变为宋金元时期医家如宋金·刘完素等右肾火理论。在明清时期,明·赵献可以及明·张景岳等医家认为肾阳为命门之火,进而转变为后世至今的肾阳概念。肾阳的概念内涵:又称“元阳”、“真阳”,肾之阳气具有推动、温煦、蒸腾、气化等生理功能,对各脏腑的生理功能具有推动、温煦作用,为各脏腑阳气之根本。3.6肾阴肾阴的概念较早见于隋·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寒热厥》。唐·孙思邈认为右肾为癸,有肾阴之意。宋金元时期医家认为左肾属水为肾阴。明代张景岳,赵献可等医家多认为两肾总于命门,而肾阴为命门之水。肾阴的概念内涵:又称“元阴”、“真阴”,肾之阴气具有宁静、滋润、濡养、成形等生理功能,对各脏腑的生理功能具有滋润、濡养作用,为各脏腑阴气之根本。3.7命门命门一词出现于《灵枢·根结》,称命门为目。其后,《难经》有“左肾右命门”之说。晋隋唐时期承左肾右命门之说,孙思邈称左肾壬右肾癸。宋金元时期医家多认为左肾为水,右肾命门为火,宋金·刘完素认为右肾命门为手厥阴心包络之脏。金元·李东垣认为命门为胞。明清时期,命门学说脱离左肾右命门之说,命门为人身之太极,有总领两肾之功。明·孙一奎认为命门即为肾间动气。命门形态部位除肾间、两肾等争议外,还有子宫、精室等观点。命门的概念内涵:命门有广义和狭义之别,广义命门为性命之门、生命之本,与肾密切相关,对机体各脏腑功能活动具有重要调控作用,又有命门之水、命门之火之分。狭义的命门专指目、子宫、精室等。3.8天癸天癸概念出于《素问·上古天真论》。晋·皇甫谧《针灸甲乙经·形气盛衰大论》作“天水”。隋·杨上善认为其为精气。唐·王冰从字面解释为天真之气降为水。另有医家认为天癸为生殖之精与经血。宋金元医家继承“天真之气降”,及“天癸为精”的说法。明代马莳、张景岳等称天癸为阴精或真阴,而清·吴谦认为天癸为肾间动气。另有天一之水、月水之称。天癸的概念内涵:天癸与肾中精气盛衰密切相关,呈现青春期至衰退期由盛而衰的变化规律,是对人体生殖功能具有整体调控作用的精微物质。3.9先天之本“先天之本”一词见于明·李中梓《医宗必读·肾为先天本脾为后天本论》,其概念源于古代哲学“天一生水”的理论,由中医“肾主水”理论演化而来。宋代《圣济总录·补益门·补虚固精》即有肾“天一在脏,本立始也”之说。明·赵献可提出肾为先天本,命门为人身太极,在两肾间,主先天无形之水火。清·何梦瑶称肾中水火为先天。先天之本的概念内涵:肾为先天之本,其一,肾五行属水,水为天一之本,水为万物之原;其二,人禀先天以先天之精气为本,而肾藏先天之精,为生命形成之本原。结论:1中医肾藏象基础理论框架结构为“道”、“象”、“器”三个层次中医肾藏象基础理论之“道”,包括肾为阴中之太阴,五行属水,五方为北,八卦为坎,天干为癸,与冬气相通应,其数为六等基本规律和基本法则。中医肾藏象基础理论之“象”,包括肾为先天之本,封藏之本,肾藏精,肾主水,肾主纳气,藏神为志,在志为恐等生理特性和生理功能。中医肾藏象基础理论之“器”,包括以肾为脏,膀胱为腑,耳及二阴为窍,在体为骨、齿、发、腰,其华在发,在液为唾等组织结构。2基本明确精、肾藏精、肾精、肾气、肾阴、肾阳、命门、天癸、先天之本9个核心概念的源流和学术沿革“肾藏精”核心概念的产生与发展有着一定的阶段性特点。“肾藏精”基础理论的核心概念多源自于先秦至两汉时期,受到古代哲学精气、水地、阴阳、五行学说的深刻影响,形成具有中医学特色的“肾藏精”基础理论核心概念。而晋隋唐时期的主流特点是对前代《黄帝内经》、《难经》等医学经典的的解释与继承,肾阴、肾阳概念的确立拓展了“肾藏精”基础理论概念的内涵与分类,加深了对“肾藏精”基础理论核心概念的认识。宋金元时期“肾藏精”基础理论继承前代思想,尤其是肾之阴阳水火理论等方面有所创新。明清时期“肾藏精”基础理论有了新的飞跃,命门学说的建立,即命门为人身之太极,为生命之本。在人体本原以及生命主宰的认识上有了新的观点与认识,对于指导临床实践具有重要价值。3基本明确精、肾藏精、肾精、肾气、肾阴、肾阳、命门、天癸、先天之本9个基本概念的内涵,为概念表述规范化、标准化提供理论支撑。

苏妆[10](2013)在《《黄帝内经》腧穴理论的发生学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对《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中有关腧穴的内容进行全面考证和系统整理,揭示腧穴理论发生、发展、演化的轨迹及规律,挖掘腧穴理论的构建观念与思想内涵,深化对《内经》腧穴理论乃至中医学理论体系的解读,为中医学理论的文化建设、体系建设及规范化建设提供参考。研究方法:采用中医发生学研究方法,把腧穴理论回置于其得以发生发展的特定历史环境及背景下加以综合的动态观察,从医疗实践、古代哲学、社会学、历史文献学、文化学、文字学等方面多视角、系统地挖掘腧穴理论的创生及演进过程。力求对腧穴理论初创时期的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和基本理论的发生与演进,作出客观而确实的诠释,竭尽所能地使腧穴理论得以回归本源的表达,校错勘误、溯源澄流、明辨沿革。研究内容:1.《黄帝内经》腧穴理论的基本内容:包括《内经》中腧穴的概念;腧穴的名称(包括腧穴的别名、古名)、数目、位置与归经;腧穴的定取方法;腧穴的分类;腧穴的主治病症;腧穴的刺禁及注意事项等。2.《黄帝内经》腧穴理论的发生因素:研究与腧穴理论发生有关的医疗实践、古代科技、社会人文、哲学思想、生活实践、文字发生学等医学因素和非医因素。3.腧穴理论的发生、发展演化轨迹。结果:1.《黄帝内经》腧穴理论的基本内容:《内经》中命名的腧穴有148个,无名有址的“部位穴”74个,去掉重复的合计173穴(单穴26,双穴147)。其中头面颈项部39穴,躯干部39穴,四肢部95穴。明确标注了123个腧穴的位置,头面颈项部19穴,躯干部18穴,四肢部穴最多,共86穴,占70%。173穴中125穴有归经记载,大多为四肢部腧穴,计88穴,占70%,此外头面颈项部27穴,躯干部10穴。涉及腧穴的古名、别名27个,腧穴主治病症40余种,此外尚有定取方法、腧穴分类、针刺禁忌等方面内容,为腧穴学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基础。2.《黄帝内经》腧穴理论的发生因素:古汉字不仅潜藏着丰富古老的文化渊源,也积淀着腧穴理论创生的许多重要痕迹;简明朴素的古代解剖学是腧穴理论创成的重要基础;广泛而深入的观察是腧穴理论形成的前提;砭石、九针的砥砺,火的发明和使用,为针灸医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砭灸、按摩等医疗活动的反复实践与验证是腧穴概念形成的本源;天文、气象、地理、数学等古代科学技术的渗透和启迪,丰富和发展了腧穴理论体系;阴阳、五行、气、天人合一等哲学思想对中医经络腧穴理论产生深远的影响。在影响腧穴发生的这些因素中最宝贵的是临床实践。解剖知识在早期阶段曾起过相当大的作用,后来由于环境条件的限制,在整个医学发展过程中,逐渐居于次要地位。哲学的概括是所有学术发展升华为理论体系时的必由之路。《内经》时期援引阴阳、五行、气等哲学思想结束了以诊疗经验为主,各类学说杂乱无章的局面,使中医学走上了比较系统的发展道路,奠定了中医学理论基础。3.腧穴的发生与发展演化:大致可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无到有,以痛为输——腧穴的“萌芽”或“雏形”。这一阶段虽已有腧穴雏形的出现,但尚无固定的位置、名称,统称为“砭灸处”。人们还没有把腧穴与特定的疾病联系起来,也未产生以“穴”治病的思想,并不是本质意义上的“腧穴”。第二阶段:从少到多,从“砭灸处”到“刺灸点”——腧穴的“确定”。在本阶段通过人们的反复实践、认识和总结,腧穴的部位开始固定下来,部分腧穴开始命名,人们开始意识到腧穴不是孤立于体表的点,萌生了“穴”与“气”和“线”关系的联想,并产生了“气穴”的概念。第三阶段:理论升华,寻找支撑——腧穴归经,“经穴”发生。本阶段,经络概念产生,腧穴开始归经,“气穴”向“经穴”发展演化。也是由于经络的产生,使得腧穴理论从片断、零散走向了系统、综合,到了比较成熟、比较完善的发展阶段。结论:1.腧穴理论的发生因素主要有:医疗实践、解剖知识、社会生活实践、古代科学技术以及哲学思辨等。2.腧穴理论经历了从“穴”→“气穴”→经“经穴”,由无到有、由少到多、由零散到系统的发生、发展过程。3.“九针”是针灸医术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它为“经穴”和“经络”现象的发现创造了条件。4.医学的内在矛盾——医疗实践与医学理论发展的不同步性(医理严重滞后于医技)推动“经络”的发生以及腧穴向“经穴”的发展演化。5.早期的“砭灸处”、“气穴”先于经脉产生;“经穴”则出现在经脉概念形成之后。腧穴的确定与经脉循行线的确认起到了相辅相成的作用。6.腧穴除具有输注、转输气血等一般特性外,还表现出病理性、特异性、个体差异性等特点,故腧穴在定取时应特别重视“揣穴”这一环节。

二、“肝肾同寄相火”的发生学考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肝肾同寄相火”的发生学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相火理论探讨慢性咽炎发病机制及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1?相火含义
2?相火致病理论
3?相火致病理论与慢性咽炎发病的关系
4?从相火理论初探慢性咽炎的论治
    4.1清降心火、潜镇心神
    4.2肃降肺气、清肺养阴
    4.3疏肝理气、清肝泻火
    4.4健运脾胃、固护中州
    4.5补精养血、滋养肝肾
    4.6阴阳双补、引火归元
5?结语

(2)国医大师张琪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1 病因病机
2 治则治法
    2.1 针对本虚标实病机,益气与活血并用
    2.2 化痰散结,兼顾脾胃
    2.3 行气宁心,散敛兼施
    2.4 培补元气,水火互济
3 验案举隅
4 结语

(3)滋水涵木方干预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类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1 祖国医学对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类围绝经期综合征的认识
        1.1 病名沿革
        1.2 病因病机
        1.3 现代医家中医药治疗思路
    2 现代医学对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类围绝经期综合征的认识
        2.1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机制
        2.2 内分泌治疗药物
        2.3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类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生机制
        2.4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类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治疗策略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研究目标
    2 研究对象
        2.1 诊断标准
        2.2 纳入标准
        2.3 中止病例
        2.4 病例的脱落与处理
    3 治疗方法
        3.1 分组与给药
        3.2 疗效观察
        3.3 统计方法
    4 统计结果
        4.1 一般资料比较
        4.2 临床疗效比较
        4.3 安全性比较
第三部分 讨论
    1 疗效评价和分析
        1.1 改良Kupperman症状积分与中医证候积分的分析
        1.2 KPS评分和生活质量的分析
        1.3 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分析
        1.4 血脂水平的分析
        1.5 安全性分析
    2 滋水涵木方
        2.1 立法依据
        2.2 方义初探
        2.3 现代药理学研究
    3 临床经验总结
        3.1 首滋肾水以充之,继养肝木以荣之
        3.2 衷中参西以攻之,兼护脾胃以养之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4)君火、相火与“君相互感”学说(论文提纲范文)

1 君火相火内涵的研究
2 君火相火的临床研究
3 君火相火的理论研究
    3.1 君火相火理论为“心肾相交”理论的基础
    3.2 君火相火理论为肝肾同源的基础
    3.3 君相互感与心身调节模式
    3.4 君相二火与精气神关系
    3.5 君相二火与生殖机能
4 君火相火研究的思考
    4.1 君火相火的所属与作用
    4.2 君火相火与心肾生理、病理特点

(5)蓝青强教授运用肝肾同源理论治疗乙肝后肝硬化腹水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理论研究
    1 肝肾同源理论学术渊源
        1.1 肝肾同源理论内涵
        1.2 肝肾同源理论现代研究
        1.3 肝肾同源理论临床应用
    2 蓝青强教授学术思想渊源
        2.1 肝肾同源理论对乙肝肝硬化腹水的探索
        2.2 肝肾同源理论对肾气丸加味方的探索
        2.3 肾气丸加味方在乙肝肝硬化腹水中的临床应用
第二章 临床研究
    1 研究对象
    2 诊断标准
    3 研究方法
    4 临床资料
    5 结果
第三章 讨论
    1 中西医对乙肝肝硬化腹水的认识
        1.1 现代医学对乙肝肝硬化腹水的认识
        1.2 中医学对乙肝肝硬化腹水的认识
    2 组方分析
    3 疗效分析
    4 蓝青强教授学术思想探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缩略词表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6)“君火”“相火”的研究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君火相火内涵的研究
2 君火相火的临床研究
3 君火相火的理论研究
    3.1 君火相火理论为后世“心肾相交”理论的基础
    3.2 君火相火理论为肝肾同源的基础
    3.3 君相互感与心身调节模式
    3.4 君相二火与精气神关系
    3.5 君相二火与生殖机能
4 君火相火研究的思考
    4.1 君火相火的所属与作用
    4.2 君火相火与心肾生理、病理特点

(7)从《脾胃论》浅析相火(论文提纲范文)

1 相火源流
    1.1 肇始于《内经》
    1.2 相火学说突破进展于金元
    1.3 相火学说发展完善于明清
2“相火”分属
    2.1 正常(生理)相火
    2.2 贼邪(病理)相火
        2.2.1 中气不足,相火失充,浮阳上扰
        2.2.2 肝肾阴虚,相火失蕴,虚阳上扰
        2.2.3 命门火衰,相火上浮,戴阳之火
        2.2.4 气机失畅,相火内郁,火旺于上
        2.2.5 心火亢盛,引动相火,水火不济

(8)《内经》火理论的现代文献整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中医火理论研究进展
    1. 中医火概念的发生及其内涵
    2. 临床运用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文献研究
    1. 《内经》火理论概述
    2. 心属火相关争议
    3. 君火相火
        3.1 运气学说与君火相火
        3.2 君火相火的医学化
        3.3 小结与讨论
    4. 少火壮火
        4.1 理论内涵
        4.2 临床运用
        4.3 小结与讨论
    5. 病机之火
        5.1 “皆属于火”类病机
        5.2 “皆属于热”类病机
        5.3 小结与讨论
    6. 火郁发之
        6.1 理论内涵
        6.2 临床运用
        6.3 小结与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9)“肾藏精”藏象基础理论核心概念诠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一部分 中医肾藏象基础理论概念体系框架
    1 肾藏象基础理论之“道”
    2 肾藏象基础理论之“象”
    3 肾藏象基础理论之“器”
第二部分 中医“肾藏精”基础理论核心概念的研究
    材料与方法
        1 标准规范
        2 概念条目选择及纳入标准
        3 知识管理平台的使用
    核心概念的内涵与源流分析
        1 精
        1.1 精的同义词、近义词
        1.2 精的词源
        1.3 精的哲学含义
        1.4 精的医学含义
        1.5 精的概念源流
        1.6 精的概念理论分析
        1.7 精的概念内涵
        2 肾藏精
        2.1 肾藏精的同义词、近义词
        2.2 肾藏精的词源
        2.3 肾藏精的哲学含义
        2.4 肾藏精的医学含义
        2.5 肾藏精的概念源流
        2.6 肾藏精概念理论分析
        2.7 肾藏精的概念内涵
        3 肾精
        3.1 肾精的同义词、近义词
        3.2 肾精的词源
        3.3 肾精的哲学含义
        3.4 肾精的医学含义
        3.5 肾精的概念源流
        3.6 肾精概念理论分析
        3.7 肾精的概念内涵
        4 肾气
        4.1 肾气的同义词、近义词
        4.2 肾气的词源
        4.3 肾气的哲学含义
        4.4 肾气的医学含义
        4.5 肾气的概念源流
        4.6 肾气概念理论分析
        4.7 肾气的概念内涵
        5 肾阳
        5.1 肾阳的同义词、近义词
        5.2 肾阳的词源
        5.3 肾阳的哲学含义
        5.4 肾阳的医学含义
        5.5 肾阳概念理论源流
        5.6 肾阳概念理论分析
        5.7 肾阳的概念内涵
        6 肾阴
        6.1 肾阴的同义词、近义词
        6.2 肾阴的词源
        6.3 肾阴的哲学含义
        6.4 肾阴的医学含义
        6.5 肾阴的概念源流
        6.6 肾阴概念理论分析
        6.7 肾阴的概念内涵
        7 命门
        7.1 命门的同义词、近义词
        7.2 命门的词源
        7.3 命门的哲学含义
        7.4 命门的医学含义
        7.5 命门的概念源流
        7.6 命门概念理论分析
        7.7 命门的概念内涵
        8 天癸
        8.1 天癸的同义词、近义词
        8.2 天癸的词源
        8.3 天癸的哲学含义
        8.4 天癸的医学含义
        8.5 天癸的概念源流
        8.6 天癸概念理论分析
        8.7 天癸的概念内涵
        9 先天之本
        9.1 先天之本的同义词、近义词
        9.2 先天之本的词源
        9.3 先天之本的哲学含义
        9.4 先天之本的医学含义
        9.5 先天之本的概念源流
        9.6 先天之本概念理论分析
        9.7 先天之本的概念内涵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10)《黄帝内经》腧穴理论的发生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一部分 《黄帝内经》腧穴理论的基本内容
    一、 腧穴的概念
    二、 腧穴的数目、名称、位置及归经
    三、 腧穴的定取方法
    四、 腧穴的分类
    五、 腧穴的主治病症
    六、 腧穴的刺禁及注意事项
第二部分 《黄帝内经》腧穴理论的发生学研究
    一、 文字发生学研究
        (一)“腧穴”概念的文字发生学研究
        (二)腧穴命名的文字发生学研究
    二、 医疗实践的反复观察与验证
        (一)古代解剖学基础
        (二)生命现象的反复观察
        (三)医疗实践的反复验证
    三、 古代科学技术的渗透
        (一)天文历法与气象
        (二)地理学
        (三)数学
        (四)冶炼科技
        (五)军事
    四、社会人文思想的影响
        (一)古代哲学
        1. 阴阳
        2. 五行
        3. 气
        4. 天人相应
        (二)社会学
讨论
    一、 腧穴的发生与发展
    二、 年代考证
    三、 《黄帝内经》腧穴理论的形成特点
    四、 《黄帝内经》腧穴研究的启示
结论
附录1 《黄帝内经》命名腧穴一览表
附录2 《黄帝内经》“部位穴”一览表
附录3 《黄帝内经》腧穴主治病症一览表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四、“肝肾同寄相火”的发生学考察(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相火理论探讨慢性咽炎发病机制及治疗[J]. 隋博文,乔虎,付恒财,魏常娟. 吉林中医药, 2021(10)
  • [2]国医大师张琪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经验[J]. 陈晶晶,周亚滨,孙静,杨建飞,王淑荣,张琪. 中国中医急症, 2019(10)
  • [3]滋水涵木方干预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类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D]. 眭瑞卿.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8)
  • [4]君火、相火与“君相互感”学说[J]. 崔姗姗,刘雪宁. 中医学报, 2018(08)
  • [5]蓝青强教授运用肝肾同源理论治疗乙肝后肝硬化腹水的临床观察[D]. 王海娟.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8(01)
  • [6]“君火”“相火”的研究与思考[A]. 崔姗姗,高小玲,李艳坤.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六次内经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16
  • [7]从《脾胃论》浅析相火[J]. 周胜元,付滨,孟祥震.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6(06)
  • [8]《内经》火理论的现代文献整理研究[D]. 龙晓华.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6(08)
  • [9]“肾藏精”藏象基础理论核心概念诠释[D]. 师双斌.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3(05)
  • [10]《黄帝内经》腧穴理论的发生学研究[D]. 苏妆.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3(05)

标签:;  ;  ;  ;  ;  

“肝肾同火”的表观遗传学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