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成功者与新生英语学习现状的对比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田耀收[1](2021)在《基于语料库的清末民初(1902-1917)白话翻译小说语言特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清末民初是中国社会急剧发展变化的时期,其语言的新旧系统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学界对清末民初白话翻译小说语言有所关注,但缺乏系统的量化研究。本文以类比语料库作为研究工具,重点描写、分析清末民初白话翻译小说的词汇和语法特征,运用多元系统理论和语体机制理论来分析清末民初白话翻译小说语言发展变化的深层次原因。研究发现:第一,清末民初的白话翻译小说词汇呈现以下三个特征:1)包容性;2)过渡性;3)试验性和新颖性。该时期的白话翻译小说从文言中吸收了文言虚词、实词、成语及仿造的四字格,增加了白话翻译小说典雅的色彩;从外来语中吸收了人名、地名、实物等专有名词,为白话翻译小说增添了异域色彩;从方言土语中吸收了儿化、口语化的词语,为白话翻译小说带来鲜活的口语色彩。该期白话翻译小说词汇中存在大量消隐词和过渡词。词汇运用上存在大量的仿词和造词现象,代词和量词的使用出现很多新颖的用法。当时的翻译家们大胆地进行着一场词汇“试验”。第二,清末民初白话翻译小说的语法呈现以下特征:1)欧化;2)不完备性。清末民初的白话翻译小说已经初步呈现欧化的特征,该特征的形成主要是受到以形合为主要造句方法的西方语言影响;不完备性特征主要受制于清末民初白话翻译小说发展的阶段性特点。第三,与清末民初白话翻译小说白话文类似,新文化运动时期白话文也具有书面化与通俗化并存、过渡性与包容性兼具的特点。这两个时期白话文在造词方法、代词使用、量词使用、欧化等方面具有一定延续性,其白话文同时具有语言试验和语言革新的特征。总之,清末民初白话翻译小说语言在传统白话的基础上吸收了文言、口语、方言、外来语中大量有益的语言成分,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新语体,即“准现代汉语”语体。这种新语体的形成过程中翻译起到了重要作用。清末民初白话翻译小说实践为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白话文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方莲雅[2](2021)在《泰国《三国戏》研究》文中指出中国古典文学作品深受泰国人民欢迎,其中之一就是《三国演义》。《三国演义》的第一部泰文经典译本是洪版(昭帕耶帕康[洪])(Chaophraya Phrakhlang[Hon])《三国》。洪版《三国》及其泰国其他译文版本的《三国》的流传,促进了泰国的中国文学翻译的发展,并推动了泰国文学散文体的发展。泰国曼谷王朝五世王时期,是泰国社会最繁荣的一个时期,国家各个方面都有很大的发展,包括文学方面。当时泰国流行的一种戏剧叫攀嘡剧(Lakhon Phanthang),其主要特点是增加许多外国的故事、人物、音乐等,演员也打扮成外国人的模样。洪版《三国》的很多故事被改编成攀嘡剧,改编成泰国戏最多的是《三国戏》,大都是从洪版《三国》改编而成。泰国《三国戏》,现存有43本泰式册本。一为昆乔蓬叻(提)(Khun Chobphonrak[Thim])所作,有16本泰式册本;二为昆塞纳努琪(杰)(Khun Senanuchit[Chet])所作,有17本泰式册本,此外,还有一位佚名作者创作的《三国》(片段)剧本,为10册泰式册本。目前对泰国《三国戏》的研究较少,一方面是由于泰国《三国戏》的手稿是古代卷轴,仅保存在泰国国家图书馆,大部分都没有出版,一般人难以看到;本人努力收集泰国《三国戏》的资料,以求探索洪版《三国》及其泰国其他译文版本的《三国》,是怎样改编成泰国《三国戏》的,从《三国》小说到泰国《三国戏》,其中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些变化体现了泰国《三国戏》哪些成就、意义、特点,又对泰国的文化、文学产生了哪些影响。论文主要内容结构如下:绪论,该部分主要介绍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来源及目的、研究理论及方法、研究技术路线等方面的内容。第一章讨论泰国《三国戏》产生的时代背景。论述曼谷王朝五世王时期的政治、文化;讨论曼谷王朝五世王时期的泰国戏以及中国文学在泰国社会的流行,讨论其广泛的社会影响。第二章研究泰国《三国戏》的基本状况。本章的主要内容是泰国《三国戏》的产生与作者,叙述泰国《三国戏》的故事。此处讨论,所依据的泰国《三国戏》,是昆塞纳努琪(杰)、昆乔蓬叻(提)、佚名作者所创作的《三国戏》。第三章是洪版《三国》改编成泰国《三国戏》分析。本章通过格式改编分析、人物分析、编写手法分析、场面描写的对比与分析,通过泰国《三国戏》与洪版《三国》的对比,指出泰国《三国戏》的特点。第四章讨论泰国《三国戏》的戏剧艺术。本章通过探讨表演分析、场面建造分析、歌曲分析、乐器分析,总结概括泰国《三国戏》在舞台艺术方面的成就。第五章是泰国《三国戏》中的泰国社会因素之探讨研究。本章的主要内容是讨论泰国《三国戏》中的泰国道德观与性格观、泰国风俗、文化与信仰,以及戏中表现出来的曼谷王朝五世王时代的新事物。从中可以看出泰国《三国戏》既汲取了中国文化、文学,又努力加进泰国要素以吸引本地观众,表现出中泰文化、文学的某种融合。第六章是泰国《三国戏》的成就、意义、特点和影响。结论部分,以泰国《三国戏》产生的时代背景以及泰国《三国戏》中的社会因素,总结泰国《三国戏》的基本状况;总结洪版《三国》改编成泰国《三国戏》的各种情况,并对论文整体研究的问题作全面总结。泰国《三国戏》虽然保留洪版《三国》的重要故事内容,但《三国戏》作者是依据泰国戏剧的形式来进行改编的,是以泰国人的思想以及泰国当时曼谷王朝五世王时代的社会情况为依据,或增加、或减少、或更改内容,泰国《三国戏》是受到泰国很多的影响而产生的,不是简单的照搬《三国演义》、洪版《三国》,其中可以看到泰国汲取世界优秀文化、文学以成就本国文化、文学的泰国经验。
蒋梦霞,王德华,王昂昂[3](2021)在《英语学习成功者词汇学习策略研究》文中提出该研究着重调查了H大学的学生在学习英语词汇时所采用的词汇学习策略,调查对象包括H大学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将六级通过者定义为成功者,未通过定义为不成功者,通过问卷对比成功者和不成功者的英语词汇学习策略,结合python对问卷文本部分词频分析,挑选出有效的英语词汇学习方法和学习需求,该次调研得出的成功者词汇学习策略有:(1)根据构词法记忆单词;(2)将词汇放置于文章词组学习;(3)通过查字典来学习陌生单词;(4)拟定学习计划。
牛晨曦[4](2021)在《基于元认知策略的高中英语听力混合式教学研究》文中认为《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规定了要将培养学生听力能力作为教学目标,尤其注重在听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信息获取与处理的能力。该标准强调了听力教育的重要性,并为培养高中生的英语听力能力制定了明确的标准,其目的是促进高中英语听力教育的全面改善。本研究计划将元认知策略融入高中英语听力线上和线下教学,解决1)“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如何有效改进高中英语听力教学?2)混合式课程模式下,如何有效地将元认知策略融入到高中英语听力教学中?3)混合式课程模式下,基于元认知策略的高中英语听力教学是否有助于学生听力能力的发展?三个问题。实验研究在汉中市某中学进行,在实验过程中,笔者使用元认知意识调查问卷、学生听力理解水平测试、教师访谈和课堂观察作为研究工具,根据研究和测试后收集的数据对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在互联网背景下的教学中融入元认知意识的培养,使学生在听力学习过程中利用计划、监控等能力发挥出相应的听力技巧,能够有效改进和提升高中英语听力教学。但是由于高中学生还处于身心发展的阶段,并没有足够的自我掌控能力,所以在教师将元认知意识融入到教学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且要给予学生科学的指导和把控,同时结合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各自的优势,发挥其作用。根据研究数据对比显示,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基于元认知意识的高中英语听力教学有助于高中学生英语听力能力的发展。
姚佳佳[5](2020)在《同伴对话反馈策略促进大学生深度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传统高校教学中生生之间较为缺乏深度对话互动的机会是其不足以促进大学生实现深度学习的一个重要原因,而基于同伴对话反馈的协作式学习是高校课堂中激发学生高阶思维、加深学习投入的重要实现途径,对缓解高校教学互动现状和实现深度学习有较好的适用性。为了探索能够更好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同伴对话反馈策略,本研究以基于学习方法理论的深度学习影响因素模型、反馈干预促进深度学习的交互机制以及深度学习环路等重要相关理论为基础,构建了“同伴对话反馈策略促进深度学习的理论框架”,以此指导探究三种基于不同在线讨论工具(基础、增强、基础与可视化增强)的同伴对话反馈策略对大学生深度学习的具体影响过程和效果。具体实践研究包括:(1)以《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94位大三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19个小组,学期前三周(6个课时)仅进行无讨论活动的教师讲授,后五周(14个课时)在教师讲授基础上增加基于基础在线讨论工具的组内同伴对话反馈活动设计,通过单组前后测实验和内容分析,探究基于基础在线讨论工具的组内同伴对话反馈策略对大学生深度学习的影响过程和效果。(2)以《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57位大二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学期前六周(12个课时)的小组展示课使用电子问卷收集班级学生提问,然后由教师或展示小组成员给予面对面回应,后六周(12个课时)在保持小组展示方式和师生面对面交流方式不变的情况下,仅将学生以电子问卷提问的方式改为通过增强在线讨论工具进行同伴提问与回应,且六周里逐次尝试三种不同可视化程度的实时互动界面,每种互动方式持续两周,通过单组前后测实验和内容分析,探究基于增强在线讨论工具的班级同伴对话反馈策略(以及不同可视化程度的互动界面)对大学生深度学习的影响过程和效果。(3)以《网络与远程教育》课程的11位大三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3个小组,设计了持续八周(32个课时)的同伴对话反馈活动,包括基于基础在线讨论工具的班级提问与回应、基于可视化增强在线讨论工具的小组协作问题解决以及小组展示与师生答疑交流等环节,每周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不断在班级和组内来回转换同伴对话反馈角色,并从同伴处获得双层反馈,通过单组前后测实验、内容分析和个案研究,探究基于基础和可视化增强在线讨论工具的混合同伴对话反馈策略对大学生深度学习的影响过程和效果。研究主要得到以下发现:(1)基于基础在线讨论工具的组内同伴对话反馈策略可以显着促进学生的学习方法从浅表学习转向策略学习和深度学习,且对话反馈参与度越高,学习方法越深,尤其对浅表学习者作用较明显,对深度学习者可能存在负面效果。同时,该策略可以显着促进学生的认知层次从单一或低级多元结构转变到中高级多元结构,但尚不能激发其思维水平发展到更高层次的关联和抽象拓展结构,且更积极参与活动的深度学习者认知层次也并没有比浅表学习者提升更佳,尽管他们在带动浅表学习者参与互动和学习方法深化方面有着较为积极的作用。(2)基于增强在线讨论工具的班级同伴对话反馈策略可以显着削弱学生的浅表学习方法倾向,但对深度学习方法倾向的强化效果不明显。不过,同伴对话反馈过程中初始对话层面和初步反馈层面的提问行为以及深层反馈层面的提问与观点发表类行为都比初始对话层面和初步反馈层面的观点发表类行为更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方法的深化。同时,该策略可以显着促进学生的认知层次从浅表思维结构突破到深度思维结构,且适度增加可视化互动能更好地促进学生深层反馈行为的产生以及达到更深的认知层次。(3)基于基础和可视化增强在线讨论工具的混合同伴对话反馈策略既能避免深度学习者的学习方法浅化,又能促进浅表学习者的学习方法突破到深度层次,且学生学习方法的深化与其在班级同伴对话反馈中的深层认知初步回答行为密切相关,学生更多地在小组协作前期参与内容相关的组内同伴对话反馈有助于提升其在班级同伴对话反馈中的初步回答行为认知层次。此外,小组在协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存在问题导向、资料导向、任务导向三种同伴对话反馈行为模式,其对小组协作达到深度认知层次的促进作用依次减弱,但群体的深度协作并不能保证个体的深度学习,学生个体深度学习机制的触发更多来自班级同伴对话反馈的影响,且学生动机与信念的提高是激发其实现深度学习最主要的机制。最后,研究总结了不同同伴对话反馈策略对大学生深度学习的影响过程与效果,作为对理论框架中同伴对话反馈策略促进大学生深度学习相关规律的补充完善;此外,研究还从设计标准与课程、预评估、营造积极的同伴学习文化、预备与激活先期知识、获取新知识、深度加工知识以及评价学生的学习等七个环节提出了可以促进大学生深度学习的同伴对话反馈策略设计与实施要点,为高校教师如何更好地在混合教学情境下设计和实施基于同伴对话反馈的深度学习活动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操作性指导。研究的创新点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将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策略研究视角聚焦到同伴对话反馈活动上,并将学生深度学习促进效果的评价与同伴对话反馈具体行为的微观分析密切结合,且通过理论与实践的探索,构建并丰富了“同伴对话反馈策略促进深度学习的理论框架”,从更系统的视角解释同伴对话反馈对学生深度学习的影响过程,为他人开展后续相关研究提供了理论参考;(2)设计并检验了高校混合教学环境下促进大学生深度学习的三种同伴对话反馈策略干预方案,为高校教师开展基于同伴对话反馈的深度学习教学提供了实践案例参考以及相关策略优化设计与实施的具体建议。
陈雨雨[6](2020)在《初一新生英语词汇联想记忆教学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词汇作为语言的三大要素之一,是语言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语言及语言教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李红梅,张鸾,2016)。当前,对于初一新生来说,刚从小学迈入更高一阶段的中学,需掌握更多的词汇,而某些传统的词汇教学模式落后,大部分学生又缺乏有效的记忆策略,使得一些学生失去词汇学习的兴趣,记忆词汇也极其吃力,所以教授学生一种有效的词汇记忆策略非常有必要。笔者在查阅了大量的相关文献后,依据图式理论、加工层次理论和语境理论,将联想记忆策略应用于初一新生的英语词汇教学当中,并通过实验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以下问题进行研究:(1)联想记忆策略的应用对于不同水平的初一新生英语词汇成绩有何影响?(2)联想记忆策略的应用对于初一新生学习词汇的态度有何影响?(3)联想记忆策略的应用对于初一新生的词汇记忆现状有何影响?本实验为期一个学期,笔者以潍坊市某一初级中学两个班级的学生为研究对象,根据初一新生入学测试的成绩,将学生分为三个不同的水平,分别为优等生、中等生和后进生,实验结束后,通过Excel和SPSS23.0分析学生前后测和延时后测的得分情况,并对问卷数据和访谈结果进行分析,研究得出:首先,联想记忆策略的应用能够提高学生的英语词汇成绩,并且对于后进生的词汇成绩影响较大,对于优等生的词汇成绩影响较小;其次,学生学习词汇的态度明显改观,在认知、情感和行为方面均有所变化;最后,实验以后,学生改变了原有的词汇记忆现状,并能够灵活运用各种联想记忆策略记忆词汇。此次实验有一定的意义,但也存在局限性:实验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得出的数据很难代表全部的初一新生状况,很难代表长期的应用效果。
练丽娟[7](2020)在《三语习得影响因素及有效路径研究 ——以新疆高校少数民族三语生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80年代末,三语习得从二语习得研究领域中分离出来成为了新的研究领域。由于起步较晚,三语习得研究的内容分布不均,研究方法单一。主要研究成果集中于语际迁移方面,三语习得影响因素的研究虽然有学者涉及,但是将三语习得影响因素与语言习得路径相结合的研究十分鲜见。三语习得领域的研究以理论探讨、量化实证研究居多,偶见实验法。近10年来语言习得领域的认知心理学派与社会文化学派虽然在观点上有融合的趋势,但在研究实践中依然各持其重。影响三语习得的因素十分庞杂,其中主要影响因素有哪些;在主要影响因素中哪些具有可控性;这些可控性影响因素对三语习得结果的影响强度是否一样;在可控性影响因素中哪些因素对提高三语习得水平具有预测作用;基于可控性影响因素,通过怎样的路径可以有效促进三语习得过程,优化三语习得结果,这一系列的问题是本课题需要解决的问题。本研究以新疆五所高校(包括医学、师范、农业、财经和综合类院校)的613名三语生(少数民族学生)为例,研究了三语习得的影响因素和有效路径。在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本文结合新疆高校少数民族三语生这一群体三语习得的特点,分析了影响三语习得的主要因素,探讨了学习者可控性影响因素的变量组合,并调查了可控性因素对新疆高校少数民族三语生三语习得(L3)的影响。通过统计建模分析、研究,得出了预测三语习得(L3)结果的影响因素变量,并通过AMOS结构方程模型路径分析,构建了可控性影响因素间的因果路径模型。最后在以上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构建了三语习得路径,并置于教学实验中进行检验。本研究旨在促进三语习得的生成,优化三语习得的结果,提高三语习得的成效,为三语教学者提高教学成效提供理论指导,为三语学习者提高学习成效提供有效途径。本研究希望通过对新疆高校少数民族三语生三语习得的研究,找到一条具有普遍意义的有效三语习得路径,以提高三语或多语者的学习效率,推进我国对三语或多语人才的培养进程。本研究结果不仅为少数民族三语习得者提供有价值的借鉴,同时也为多种外语的学习者及研究者提供有意义的参考。本研究采用了量化研究与质性研究结合的混合研究方法,以文献查阅、问卷调查、个体访谈和教学实验的方式进行。数据使用了社会统计学软件SPSS19.0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软件AMOS22.0进行处理。用Logistic数学建模的方法解决了语言水平从“低水平”向“高水平”转化的预测性因子的问题;用构建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厘清了可控性影响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从而构建了三语习得路径,并在教学实验中进行效果检验。本研究调查问卷数据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三语习得可控性影响因素处于彼此高度相关的动态系统之中,任何一个因素的变化都会牵动其它因素的变化,进而影响整个系统的状态和三语习得的结果。六组可控性影响因素与L3水平的关系强度依次为:学习策略>管理策略>融合型动机/工具型动机>文化认同>背景语言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工具型动机与学习策略对L3水平的提高具有显着的预测作用。因此,在基本语言习得路径上强化六个组可控性影响因素,尤其是强化学习策略因素,调节工具型动机因素会带来更好的三语习得结果。AMOS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文化认同”直接作用于“学习动机”,并通过“学习动机”这一中介变量间接作用于“学习者策略”;“背景语言”直接作用于“学习动机”,并通过“学习动机”这一中介变量间接作用于“学习者策略”。“学习策略”是影响三语习得的直接影响因素。依据本研究构建的三语习得有效路径模型而提出的教学设计思路为:在全面强化可控性影响因素作用的基础上,着重通过加强学习者的情感因素,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强化学习动机,尤其是融合型动机,以调动学习者学习和使用学习者策略的能动性;通过对学习者学习策略的培训,学习者策略的优化,扩大语言的有效输入量;语言有效输入量的扩大和背景语言水平的提高会增加学习者语言学习的经验;强化学习者的背景语言知识,培养学习者的元语言意识,调节学习者的语言心理距离,促进语言正迁移的发生,从而优化语言加工机制,最后优化语言输出结果。本研究教学实验结果表明,在三语习得路径模型指导下设计的教学模式对三语习得水平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长期以来语言习得的成效研究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本研究整合了语言习得认知心理学派和社会文化学派的研究成果,结合三语习得的特点,将背景语言因素方面的语言心理距离、语言迁移意识以及文化认同因素纳入三语习得可控性影响因素框架,在语言习得的基本路径(“语言输入—语言加工—语言输出”)之上,构建了三语习得的有效路径模型,丰富了三语习得的理论,为提高三语习得成效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证参考。在三语教学与学习的实践中,影响因素庞杂。究竟从何处入手才能抓住关键点,有效提高三语习得的水平,一直是令三语教育者和三语学习者困惑的问题所在。因此,厘清三语习得主要影响因素的作用和路径,有的放矢地强化弱点,补齐短板,应用科学的理论去指导教学与学习,才会避免各种资源盲目地投入。三语习得有效路径模型的构建基于二语习得模式理论、动态系统理论、神经语言学和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以及本研究三个阶段的研究数据分析结果的基础之上。此路径模型强调以情感因素驱动第三语言(L3)的教学和学习,在全面加强六个维度的可控性影响因素正面影响的基础上,着重对学习者的学习动机进行调节,对学习者策略进行培养,做到第三语言(L3)的教学与学习有的放矢,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三语习得有效路径的应用能够促进三语习得生成,优化三语习得结果,提高三语习得成效,为三语教学改革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证参考,为三语教学者提高教学成效提供理论指导,为三语学习者提高学习成效提供有效途径。语言习得研究自开始以来,形成了社会心理与社会文化两大学派。语言习得的模式研究侧重对学习者的认知心理过程进行研究,而语言习得的影响因素研究则侧重对影响因素变量之间的关系或影响因素对语言习得产出结果的影响作用进行研究。本研究整合了认知心理学派与社会文化学派的研究成果,在三语习得研究的内容和方法方面都做了有益的尝试。首先,本文结合研究对象的特点对影响三语习得的可控性影响因素变量进行了重组。除了强调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因素对三语习得的影响外,还增加了对“背景语言水平”“语言迁移意识”“语言心理距离”“文化认同”等因素对三语习得过程影响作用的分析,从心理认知与社会文化的视角丰富了三语习得影响因素的研究内容。其次,本研究首次从三语习得可控性影响因素变量组合入手对三语习得影响因素变量间的关系和作用路径进行了研究,采用了量化研究与质性研究相结合、问卷调查与个体访谈相补充、SPSS多变量分析与AMOS结构方程模型路径分析相结合、理论建模检验与教学实验验证相印证、大样本调查与典型个案研究兼用的混合方式进行,丰富和扩展了三语习得的研究方法。本文共7章。第1章绪论部分介绍了本研究的研究背景、选题内容、研究目的、选题意义以及论文的结构。第2章首先厘清了本文所涉及到的在语言习得研究领域中容易混淆的主要概念,之后对国内外语言习得的模式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第3章研究方法与设计部分介绍了研究对象,提出了研究问题,阐述了本研究的设计总方案,并围绕三个研究问题分别从研究方法、研究对象、研究工具、数据收集与分析等方面进行了阐述。第4章、第5章和第6章是对三个研究问题的研究结果的汇报。第4章是对三语习得模型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阐释了本研究对三语习得影响因素进行归纳和分类的过程,梳理了三语习得的主要影响因素和可控性因素影响因素,为三语习得有效路径提供了变量组合;第5章汇报了本研究对三语习得可控性影响因素调查的统计与分析结果,为三语习得有效路径模型提供了数据支持;第6章基于相关理论与前期研究结果,构建了三语习得路径假设模型并得出实验验证结果;第7章阐述了本研究的结论、局限性、对理论与实践的启示以及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冯欣希[8](2020)在《农村初中生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和学习策略的调查与干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感和学习策略作为影响学生学业成绩的重要因素,受到广大研究者的关注。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感强的学生通常能更好的使用学习策略,从而提升学业成绩。受学生学习基础和教师教学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农村初中的英语教学长期处于落后状态,亟待改善。研究农村初中生的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和学习策略,对提高农村英语教学有积极的意义。团体辅导作为一种情境辅导模式,其积极的氛围可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与学习行为,激发个体潜能。本文在以往的研究基础上,调查研究重庆市某农村初级中学7至9年级356名学生,旨在探究其自我效能感和学习策略使用现状以及二者与其英语成绩的关联。并在调查结果研究基础上,从得分最低的八年级中筛选出20名学生作为被试。将20名学生按期中测试成绩均分为实验组和控制组各10名。对实验组被试者进行8次自我效能感与学习策略团体辅导教学干预,对控制组不采取任何措施。本研究试图回答以下三个研究问题:(1)农村初中生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水平和学习策略使用的总体现状如何?(2)自我效能感、学习策略与英语成绩的关系如何?(3)团体辅导能否有效提升学生自我效能感和学习策略使用水平,继而提高其英语成绩?研究结果显示:(1)农村初中生总体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和学习策略使用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学生使用记忆策略、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补偿策略较多但水平总体不高,社交策略和情感策略学生则较少使用;7年级自我效能感与学习策略使用水平最高,8年级最低且与7、9年级差异显着;(2)自我效能感、学习策略与英语成绩两两均呈正相关,自我效能感和学习策略对英语成绩具有预测作用,其中,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认知策略和情感策略这三个因素共能解释英语成绩53.9%的变异。(3)团体辅导干预能显着提升学生的学习自我效能感和学习策略使用水平,提升不同成绩水平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监控和计划学习意识,继而提高其英语成绩。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本研究发现:自我效能感和学习策略使用水平与英语成绩显着相关,教师应让学生在较强学习自我效能感下对其进行学习策略的训练。团体辅导是提升农村初中学生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和英语学习策略水平的有效教学干预形式,值得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科教学的内容和要求不断去实践并系统化运用,以促进英语成绩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刘芝玉[9](2020)在《初中生歧义容忍度与英语阅读策略使用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歧义容忍度,1948年由美国心理学家Frenkel Brunswik首次提出,后被引入二语学习领域,一直深受学者们的关注。阅读是人类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在外语学习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同时对于学习者来说也是一个难点。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发现歧义容忍度与二语学习的关系十分密切,尤其是与阅读的联系更甚。基于此,本研究对初中生歧义容忍度与英语阅读策略使用的相关性进行研究,并为提高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效果提出有效建议。本研究依据最近发展区理论以及情感过滤假说,采用了问卷调查以及访谈的研究方法,对安徽省六安市某重点初中三个年级共342名初中生进行调查研究,并使用SPSS19.0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与讨论,同时结合访谈结果,探究初中生歧义容忍度水平、英语阅读策略使用及二者的相关性。本研究主要探讨了以下问题:(1)当前初中生歧义容忍度水平如何?(2)初中生英语阅读策略使用现状如何?高、低歧义容忍度学生英语阅读策略使用有何差异?(3)初中生歧义容忍度与英语阅读策略使用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若存在相关性,是何种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1)初中生歧义容忍度整体属于中等水平,大部分学生在英语学习上有中等程度的歧义容忍度。(2)初中生英语阅读策略整体使用为中等水平。从英语阅读策略各个维度上来看,初中生英语阅读策略使用频率从高到低分别是补偿策略、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记忆策略、情感策略、社交策略。高歧义容忍度组学生英语阅读策略整体使用以及各维度策略使用的频率均要高于低歧义容忍度组学生。高、低歧义容忍度组学生在英语阅读策略整体使用以及各维度策略使用上存在显着性差异。(3)初中生歧义容忍度与英语阅读策略整体使用成显着的正相关,初中生歧义容忍度与英语阅读各维度策略使用之间也呈显着的正相关。基于上述结果,本研究从提高学生歧义容忍度水平和加强英语阅读策略训练两个方面提出教学建议:应增强教师与学生的歧义容忍度意识、缓解学生由歧义容忍度过低引起的焦虑、调整英语教学模式、加强学生情感策略与社交策略的训练以及引导学生合理使用阅读策略等。
丁潼飞[10](2019)在《意大利大学生汉语学习策略研究 ——以罗马大学学生为例》文中认为本文主要研究意大利大学生汉语学习策略的使用情况。本研究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通过问卷调查意大利大学生有来华学习经历的学习者与无来华学习经历的学习者学习策略的使用频率,探究两类群体六种学习策略使用频率是否有差异。第二部分通过访谈对4名有来华学习经历的学习者和4名无来华学习经历的学习者进行访谈分析,比较两组群体学习策略使用的具体差异,并分析原因。第一部分研究发现,在六项学习策略中,意大利大学生在学习汉语时使用频率最高的是元认知策略和社交策略,其次是补偿策略和认知策略,使用频率较低的是记忆策略和情感策略。在六项学习策略中,有来华经历的学习者使用频率最高的是社交策略和元认知策略,其次是补偿策略和认知策略,使用频率较低的是记忆策略和情感策略。有来华经历学习者的各项学习策略的使用频率均高于无来华经历学习者,且两组群体在补偿策略、认知策略、社交策略三项策略的使用上上呈现出显着差异。第二部分的研究结果表明,在认知策略方面,两组群体的相同之处的在于均没有总结句子结构的习惯,在表达时更注意语义而不太注意语法结构,且掌握生词时均较常使用反复书写的方法。但在学习资源多样性、生词掌握手法多样性以及母语者思维等方面,有来华经历的学习者更占优势。在补偿策略方面,两组群体的相同之处在于均善于利用丰富的肢体语言补偿交际时的缺失,但在创造新词、根据语境猜测词义等方面有来华经历的学习者表现得更突出。在社交策略方面,两组群体的相同之处在于均善于用沟通的方式解决交流不顺畅的问题,并且都有很强的与母语者交流的需求,但在有意识使用汉语、保持交际过程有效性方面,有来华经历的学习者表现得更优秀。两组群体在认知策略、补偿策略、社交策略上产生差异的原因在于,两类学习者的语言学习环境、汉语需求度及词汇积累均有所不同。
二、成功者与新生英语学习现状的对比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成功者与新生英语学习现状的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语料库的清末民初(1902-1917)白话翻译小说语言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问题 |
1.4 核心概念界定 |
1.4.1 文言与白话 |
1.4.2 欧化和欧化白话文 |
1.4.3 翻译语言与清末民初白话翻译小说 |
1.5 研究设计 |
1.6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清末民初白话文研究现状 |
2.1.1 清末民初白话文个案研究 |
2.1.2 清末民初白话文和五四白话文运动关系研究 |
2.2 语料库翻译学在语言研究中的进展 |
2.2.1 国内外语料库翻译学研究现状 |
2.2.2 基于语料库的汉语译文语言特征研究现状 |
2.3 清末民初白话翻译小说目录整理研究综述 |
2.4 小结 |
第三章 理论框架 |
3.1 多元系统理论 |
3.2 语体机制理论 |
3.3 语料库翻译研究范式 |
3.4 小结 |
第四章 语料库研制 |
4.1 语料库设计 |
4.1.1 建库目的与语料库类型 |
4.1.2 语料库规模与代表性 |
4.2 语料的选择 |
4.3 语料采集和整理 |
4.4 语料检索与提取 |
4.5 小结 |
第五章 清末民初白话翻译小说词汇研究 |
5.1 清末民初白话翻译小说语言基本统计信息 |
5.1.1 词类分布及词频数 |
5.1.2 句子数和句子长度 |
5.2 文言文系统对清末民初白话翻译小说词汇的影响 |
5.2.1 文言虚词在语料库中的频次 |
5.2.2 单音节词的大量使用 |
5.2.3 文言实词对清末民初白话翻译小说的影响 |
5.2.4 成语及其他四字格 |
5.3 口语、方言系统对清末民初白话翻译小说词汇的影响 |
5.3.1 口语化表述 |
5.3.2 儿化 |
5.3.3 通俗化与书面化 |
5.3.4 过渡性词语 |
5.4 外来语系统对清末民初白话翻译小说词汇的影响 |
5.5 代词 |
5.5.1 人称代词考察 |
5.5.2 指示代词“这么”、“那么”及其变体 |
5.5.3 并存用法 |
5.6 量词 |
5.6.1 量词正名历程 |
5.6.2 量词的型符和类符 |
5.6.3 过渡性量词 |
5.7 特殊的造词方法 |
5.7.1 叠字、叠词、对立语 |
5.7.2 并合、化合 |
5.7.3 仿词 |
5.7.4 拟声和绘景 |
5.8 小结 |
第六章 清末民初白话翻译小说语法研究 |
6.1 欧化 |
6.1.1 主语和系词 |
6.1.2 形合句子 |
6.1.3 关系词和连接词 |
6.1.4 可能式 |
6.1.5 “让”字句 |
6.1.6 名词复数标记 |
6.2 语法规范问题 |
6.2.1 否定副词 |
6.2.2 V+介词(在)结构 |
6.3 “把”字句 |
6.4 “同”字句 |
6.5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7.1 研究发现 |
7.2 问题回答 |
7.3 研究贡献 |
7.4 研究局限 |
7.5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清末民初白话翻译小说统计 |
附录2 新文化运动时期原创小说语料来源信息 |
附录3 新文化运动时期翻译小说语料来源信息 |
附录4 中国科学院计算所汉语词性标记集(VERSION 3.0) |
(2)泰国《三国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来源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水平 |
四、论文主要内容 |
五、研究方法 |
六、创新点 |
七、文献基础 |
第一章 泰国《三国戏》产生的时代背景 |
第一节 曼谷王朝五世王时期的政治 |
第二节 曼谷王朝五世王时期的泰国戏 |
一、各种洛坤舞剧表演(Lakhon Ram) |
二、攀嘡剧(Lakhon Phanthang) |
第三节 中国文学在泰国社会的流行与广泛的社会影响 |
一、泰国洪版《三国》小说的基本情况 |
二、泰国洪版《三国》小说的影响 |
三、泰国的《三国》诗的基本情况 |
第二章 泰国《三国戏》的基本状况 |
第一节 泰国《三国戏》的产生与作者 |
一、泰国《三国戏》的产生 |
二、泰国《三国戏》作者简介 |
第二节 泰国《三国戏》的故事叙述 |
一、(十七册本)昆塞纳努琪(杰)《三国戏》的内容简介 |
二、(第197号—212号)昆乔蓬叻(提)《三国戏》内容简介 |
三、(第1号、第213号—底222号)佚名作者《三国戏》内容简介 |
四、小结:泰国《三国戏》与《三国演义》的比较 |
第三章 洪版《三国》改编成泰国《三国戏》分析 |
第一节 格式改编分析 |
一、把散文体改变为韵文体 |
二、《三国戏》开头的格式 |
三、把叙述话语改编为对话提示 |
第二节 人物分析 |
一、《三国戏》人物介绍的内容 |
二、洪版《三国》与《三国戏》人物形象的对比 |
三、《三国戏》减少配角人物 |
四、《三国戏》增加的配角人物 |
五、《三国戏》增加人物的感情 |
六、《三国戏》增加人物的对话 |
第三节 编写手法分析 |
一、《三国戏》删减部分 |
二、《三国戏》增加部分 |
三、《三国戏》更改部分 |
第四节 场面描写的对比与分析 |
一、作战场面 |
二、悲伤场面 |
三、爱情场面 |
四、欣赏自然场面 |
第四章 泰国《三国戏》的戏剧艺术分析 |
第一节 表演分析 |
一、演员分析 |
二、舞蹈分析 |
三、服饰分析 |
四、舞台分析 |
五、戏剧演出步骤分析 |
第二节 场面建造分析 |
第三节 歌曲分析 |
第四节 乐器分析 |
第五章 泰国《三国戏》中的泰国社会因素之探讨研究 |
第一节 泰国《三国戏》中的泰国道德观与性格观 |
一、泰国《三国戏》中的泰国道德观 |
二、泰国《三国戏》中的泰国性格观 |
第二节 泰国《三国戏》中的泰国风俗、文化与信仰 |
一、泰国式婚礼 |
二、泰国式葬礼 |
三、泰国式战争 |
四、泰国式敬礼 |
五、泰国式服饰 |
六、泰国式饮食文化 |
七、泰国信仰四元素 |
八、泰国十字路口信仰 |
第三节 泰国《三国戏》中的曼谷王朝五世王时代的新事物 |
一、报纸 |
二、电报 |
三、碾米厂 |
四、霍乱 |
第六章 泰国《三国戏》的成就、意义、特点和影响 |
第一节 泰国《三国戏》的成就与意义 |
第二节 泰国《三国戏》的特点 |
一、泰国《三国戏》内容选择因素的特点 |
二、泰国《三国戏》格式的特点 |
三、泰国《三国戏》故事特点 |
四、泰国《三国戏》的艺术特点 |
第三节 泰国《三国戏》的影响 |
一、“三国文体”的形成与对泰国文学的影响 |
二、《三国》被视为政治与军事的教科书 |
三、从《三国》到中国文化在泰国的传播影响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英语学习成功者词汇学习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研究方法 |
2.1 研究对象和内容 |
2.2 研究工具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成功者与不成功者记忆词汇方法对比分析 |
3.2 成功者与不成功者学习英语词汇方法对比分析 |
3.3 成功者与不成功者拓展词汇渠道结果分析 |
3.4 成功者与不成功者遇到陌生词汇做法对比分析 |
3.5 成功者与不成功者学习词汇困难结果分析 |
3.6 成功者和不成功者学习词汇时拟定学习计划的结果分析 |
3.7 词汇学习软件的需求分析 |
4 研究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4)基于元认知策略的高中英语听力混合式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
二、高中英语听力教学现状 |
三、疫情背景下线上教学的发展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内容结构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混合式教学模式 |
二、元认知策略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混合式教学研究现状 |
二、基于元认知策略的英语听力教学研究 |
三、英语听力课程混合式教学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理论基础 |
一、Krashen的“输入假说”理论 |
二、Swain的“输出假说”理论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研究问题 |
第二节 研究对象 |
一、问卷与听力测试对象 |
二、访谈对象 |
三、课堂观察对象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一、问卷调查法 |
二、英语听力理解水平测试 |
三、半结构式访谈 |
四、课堂观察 |
第四节 研究过程 |
第三章 元认知策略应用于高中英语听力线上线下课程的应用实践 |
第一节 元认知策略应用于高中英语听力线上课程的应用实践 |
一、线上英语听力课堂的实施 |
二、元认知策略在线上听力课堂的应用实践 |
第二节 元认知策略应用于高中英语听力线下课程的应用实践 |
一、线下英语听力课堂的实施 |
二、元认知策略在线下听力课堂的应用实践 |
第四章 元认知策略应用于高中英语听力线上课程和线下课程的对比 |
第一节 教师行为对比 |
第二节 学生元认知意识培养效果的对比 |
一、计划环节的对比 |
二、监控环节的对比 |
三、评估环节的对比 |
第三节 教学效果对比 |
一、学生听力技能发展的对比 |
二、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变化 |
第五章 基于元认知策略的高中英语听力课程混合式教学设计 |
第一节 高中英语听力混合式课程设计方案 |
一、前端分析 |
二、活动与资源设计 |
三、教学评价设计 |
第二节 基于元认知策略的高中英语听力混合式课程设计实践 |
一、前端分析 |
二、活动与资源设计 |
三、设计与实施 |
结论 |
第一节 主要发现 |
一、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 |
二、融入元认知策略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
三、教学模式的有效性 |
第二节 本研究不足及对未来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高中生英语听力元认知意识调查研究 |
附录二 访谈提纲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同伴对话反馈策略促进大学生深度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传统高校教学中的浅表互动问题 |
1.1.2 高等教育开展深度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
1.1.3 同伴对话反馈作为高校深度学习促进策略的可能性 |
1.2 研究目的与问题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4.1 单组前后测实验法 |
1.4.2 个案研究法 |
1.4.3 内容分析法 |
1.5 核心概念界定 |
1.5.1 深度学习 |
1.5.2 同伴对话反馈 |
1.5.3 同伴对话反馈策略 |
1.5.4 基础在线讨论工具 |
1.5.5 增强在线讨论工具 |
1.5.6 可视化增强在线讨论工具 |
1.6 研究思路 |
1.6.1 研究技术路线 |
1.6.2 实验设计及策略干预教学方案 |
1.7 本章小结 |
2 文献综述 |
2.1 深度学习的内涵与评价研究 |
2.1.1 深度学习的内涵辨析 |
2.1.2 面向过程的深度学习评价 |
2.1.3 面向结果的深度学习评价 |
2.1.4 已有研究总结与启示 |
2.2 深度学习的促进机制、策略及效果研究 |
2.2.1 深度学习常见的促进机制 |
2.2.2 关注个体学习参与的深度学习促进策略及效果 |
2.2.3 关注个体深化理解的深度学习促进策略及效果 |
2.2.4 关注同伴合作学习的深度学习促进策略及效果 |
2.2.5 关注同伴交互反馈的深度学习促进策略及效果 |
2.2.6 已有研究总结与启示 |
2.3 同伴对话反馈的策略、效果及分析框架研究 |
2.3.1 基于面对面口头讨论的同伴对话反馈策略及效果 |
2.3.2 基于在线讨论工具的同伴对话反馈策略及效果 |
2.3.3 同伴对话反馈的典型分析框架 |
2.3.4 已有研究总结与启示 |
2.4 本章小结 |
3 同伴对话反馈策略促进深度学习的理论框架构建 |
3.1 同伴对话反馈策略促进深度学习的理论基础 |
3.1.1 社会建构主义 |
3.1.2 联通主义 |
3.1.3 ICAP深度学习框架 |
3.2 同伴对话反馈策略促进深度学习的理论框架构建依据 |
3.2.1 基于SAL学习方法理论的深度学习影响因素3P模型 |
3.2.2 反馈干预促进深度学习的交互机制 |
3.2.3 DELC深度学习环路 |
3.3 同伴对话反馈策略促进深度学习的理论框架构建及内容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基础在线讨论工具的组内同伴对话反馈策略实践研究 |
4.1 研究设计与实施 |
4.1.1 课程的介绍 |
4.1.2 课程平台的建设 |
4.1.3 同伴对话反馈活动的设计 |
4.1.4 研究的实施过程 |
4.2 数据收集与分析 |
4.2.1 学习方法前后测数据分析与预处理 |
4.2.2 认知层次前后测数据分析与预处理 |
4.2.3 学生Moodle讨论区交互内容数据分析与预处理 |
4.2.4 学生课程体验反馈数据分析与预处理 |
4.3 研究结果与发现 |
4.3.1 组内同伴对话反馈对学生整体学习方法和认知层次的影响 |
4.3.2 组内同伴对话反馈对不同学生学习方法和认知层次的影响 |
4.3.3 不同学习类型学生的同伴对话反馈参与度差异分析 |
4.3.4 学生课程体验反馈总结与教学反思 |
4.4 研究讨论与结论 |
4.4.1 主要结果讨论 |
4.4.2 结论与启示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增强在线讨论工具的班级同伴对话反馈策略实践研究 |
5.1 研究设计与实施 |
5.1.1 课程的介绍 |
5.1.2 课程平台的建设 |
5.1.3 同伴对话反馈活动的设计 |
5.1.4 研究的实施过程 |
5.2 数据收集与分析 |
5.2.1 学习方法前后测数据分析与预处理 |
5.2.2 学生的提问数据分析与预处理 |
5.2.3 学生Padlet交互内容数据分析与预处理 |
5.2.4 学生课程体验反馈数据分析与预处理 |
5.3 研究结果与发现 |
5.3.1 班级同伴对话反馈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影响 |
5.3.2 班级同伴对话反馈对学生提问认知层次的影响 |
5.3.3 学生班级同伴对话反馈行为与其深度学习促进效果的关联 |
5.3.4 学生课程体验反馈总结与教学反思 |
5.4 研究讨论与结论 |
5.4.1 主要结果讨论 |
5.4.2 结论与启示 |
5.5 本章小结 |
6 基于基础和可视化增强在线讨论工具的混合同伴对话反馈策略实践研究 |
6.1 研究设计与实施 |
6.1.1 课程的介绍 |
6.1.2 课程平台的建设 |
6.1.3 同伴对话反馈活动的设计 |
6.1.4 研究的实施过程 |
6.2 数据收集与分析 |
6.2.1 学习方法前后测数据分析与预处理 |
6.2.2 学生Tronclass讨论区与会议桌交互内容数据分析与预处理 |
6.2.3 小组协作成果数据分析与预处理 |
6.2.4 学生反思报告数据分析与预处理 |
6.2.5 学生课程体验反馈数据分析与预处理 |
6.3 研究结果与发现 |
6.3.1 混合同伴对话反馈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影响 |
6.3.2 学生个体在不同层面的同伴对话反馈行为表现 |
6.3.3 小组同伴对话反馈行为对其协作成果认知层次的影响 |
6.3.4 学生深度学习机制的触发情况 |
6.3.5 学生课程体验反馈总结与教学反思 |
6.4 研究讨论与结论 |
6.4.1 主要结果讨论 |
6.4.2 结论与启示 |
6.5 本章小结 |
7 研究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总结与结论 |
7.2 启示与建议 |
7.3 创新点 |
7.4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中文文献 |
英文文献 |
附录 |
附件1 ASSIST学习方法倾向测量问卷(缩减版) |
附件2 ASSIST(缩减版)评分规则 |
附件3 研究一的学生主观题测试 |
附件4 研究三的学生反思提纲 |
附件5 研究三的小组协作作品 |
附件6 研究三的学生同伴对话反馈内容实例 |
作者简历 |
(6)初一新生英语词汇联想记忆教学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记忆 |
2.1.2 词汇记忆策略 |
2.1.3 词汇联想记忆策略 |
2.2 理论基础 |
2.2.1 加工层次理论 |
2.2.2 图式理论 |
2.2.3 语境理论 |
2.3 联想记忆策略研究综述 |
2.3.1 联想记忆策略在国外的研究综述 |
2.3.2 联想记忆策略在国内的研究综述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问题 |
3.3 研究方法 |
3.4.研究工具 |
3.5 研究过程 |
3.5.1 实验准备阶段 |
3.5.2 实验教学阶段 |
3.5.3 实验测试与调查阶段 |
3.6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
第四章 结果分析与讨论 |
4.1 结果分析 |
4.1.1 前、后测和延时后测成绩分析 |
4.1.2 不同水平学生前测、后测和延时后测的成绩分析 |
4.1.3 调查问卷数据分析 |
4.1.4 访谈数据分析 |
4.2 结果讨论 |
4.2.1 联想记忆策略的应用对于不同水平的初一新生词汇后测成绩的影响 |
4.2.2 联想记忆策略的应用对于不同水平的初一新生词汇延时后测成绩的影响 |
4.2.3 联想记忆策略的应用对于初一新生学习词汇态度的影响 |
4.2.4 联想记忆策略的应用对于初一新生之后的词汇记忆现状的影响 |
第五章 结论 |
5.1 研究的主要发现 |
5.2 教学启示与建议 |
5.3 研究的不足及未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I 测试题(前测) |
附录Ⅱ 测试题(后测) |
附录Ⅲ 测试题(延时后测) |
附录Ⅳ 调查问卷 |
附录Ⅴ 访谈提纲 |
致谢 |
(7)三语习得影响因素及有效路径研究 ——以新疆高校少数民族三语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新疆多语环境 |
1.1.2 多语发展的国际趋势 |
1.1.3 新疆的三语习得 |
1.1.4 学术背景 |
1.2 选题内容 |
1.3 研究目的 |
1.4 选题意义 |
1.5 论文结构 |
第2章 研究综述 |
2.1 本研究的主要概念 |
2.1.1 “语言习得”与“语言学习” |
2.1.2 “二语习得”与“三语习得” |
2.1.3 语言习得路径 |
2.1.4 语言习得的影响因素 |
2.2 二语习得模式及影响因素的研究综述 |
2.2.1 国外主要研究 |
2.2.2 国内主要研究 |
2.3 三语习得模式及影响因素的研究综述 |
2.3.1 国外主要研究 |
2.3.2 国内主要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研究方法与设计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总设计 |
3.2.1 研究问题 |
3.2.2 研究方法 |
3.2.3 研究思路 |
3.3 第一个研究问题 |
3.3.1 研究问题 |
3.3.2 研究方法 |
3.3.3 研究对象 |
3.3.4 数据收集与分析 |
3.4 第二个研究问题 |
3.4.1 研究问题 |
3.4.2 研究对象 |
3.4.3 研究工具 |
3.4.4 数据采集 |
3.4.5 数据分析 |
3.5 第三个研究问题 |
3.5.1 研究问题 |
3.5.2 研究方法 |
3.6 教学实验 |
3.6.1 研究问题 |
3.6.2 研究对象 |
3.6.3 研究方法与设计 |
3.6.4 研究工具 |
3.6.5 数据收集 |
3.6.6 数据分析 |
第4章 三语习得的影响因素研究 |
4.1 语言习得影响因素的分类 |
4.2 新疆高校少数民族三语生三语习得现状 |
4.2.1 被试的结构 |
4.2.2 被试的三语水平 |
4.2.3 课程设置 |
4.2.4 教材使用 |
4.2.5 师资情况 |
4.3 三语习得的主要影响因素 |
4.4 三语习得的可控性影响因素 |
4.4.1 情感因素 |
4.4.2 学习者策略因素 |
4.4.3 背景语言因素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三语习得可控性影响因素分析 |
5.1 学习者可控性影响因素对三语习得者的影响 |
5.2 三语习得可控性影响因素间的动态关联 |
5.3 学习者可控性影响因素对L3 水平的影响 |
5.3.1 学习者可控性影响因素与L3 水平的相关度 |
5.3.2 L3“低水平”向“高水平”转化的预测因素 |
5.4 性别、民族、教育背景对学习者可控因素的影响 |
5.4.1 学习者可控影响因素之性别差异 |
5.4.2 学习者可控因素之民族差异 |
5.4.3 学习者可控因素之教育背景差异 |
5.4.4 基于L3 水平差异的学习者可控因素分析 |
5.5 L3“低分”者与L3“高分”者的个案研究 |
5.5.1 受访者个人简要信息 |
5.5.2 情感因素 |
5.5.3 语言因素 |
5.5.4 学习者策略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三语习得有效路径的构建与验证 |
6.1 三语习得有效路径构的理论依据 |
6.1.1 二语习得模式理论 |
6.1.2 动态系统理论 |
6.1.3 神经语言学与心理语言学基础 |
6.2 三语习得有效路径结构模型的构建与修正 |
6.2.1 基于可控性影响因素的测量模型 |
6.2.2 基于可控性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 |
6.3 三语习得有效路径模型 |
6.4 三语习得有效路径模型的创新 |
6.5 教学实验研究结果 |
6.5.1 实验研究结果 |
6.5.2 个体访谈结果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结论、启示与建议 |
7.1 研究的主要结果 |
7.1.1 研究问题一 |
7.1.2 研究问题二 |
7.1.3 研究问题三 |
7.2 启示 |
7.2.1 理论启示 |
7.2.2 实践启示 |
7.2.3 局限性 |
7.3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8)农村初中生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和学习策略的调查与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自我效能感相关概念定义 |
2.1.2 学习策略概念的定义 |
2.1.3 团体辅导概念的定义 |
2.2 理论基础 |
2.2.1 社会学习理论 |
2.2.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2.3 情感过滤假说 |
2.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2.3.1 国内外自我效能感研究现状 |
2.3.2 国内外语言学习策略的研究现状 |
2.3.3 国内外团体辅导相关研究现状 |
2.4 小结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问题 |
3.2 研究对象 |
3.3 研究工具与方法 |
3.4 研究过程 |
3.4.1 调查研究阶段 |
3.4.2 团体辅导实验研究阶段 |
3.5 数据收集与分析 |
第四章 结果与讨论 |
4.1 初中生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和学习策略使用水平现状 |
4.1.1 自我效能感、学习策略整体现状分析 |
4.1.2 不同年级自我效能感、学习策略差异分析 |
4.1.3 访谈结果分析 |
4.2 初中生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学习策略与英语成绩的两两关系 |
4.2.1 自我效能感、学习策略与英语成绩Pearson关系分析 |
4.2.2 自我效能感、学习策略与英语成绩回归分析 |
4.3 团体辅导对初中生自我效能感、学习策略和英语成绩的影响 |
4.3.1 实验前测对比分析 |
4.3.2 实验后测对比分析 |
4.3.3 实验前后测对比分析 |
4.3.4 实验后访谈 |
第五章 结论 |
5.1 研究发现 |
5.2 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
5.3 本研究的不足与未来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调查问卷 |
附录二 访谈提纲 |
附录三 英语学习自我观察表 |
附录四 英语学习记录表 |
附录五 团体观察表 |
附录六 思维导图训练展示 |
致谢 |
(9)初中生歧义容忍度与英语阅读策略使用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歧义容忍度 |
2.1.1 歧义容忍度定义 |
2.1.2 模糊情形 |
2.1.3 国内外歧义容忍度研究现状 |
2.2 阅读策略 |
2.2.1 阅读策略定义 |
2.2.2 阅读策略分类 |
2.2.3 国内外阅读策略研究现状 |
2.3 国内外歧义容忍度与阅读策略之间关系的相关研究 |
2.4 理论基础 |
2.4.1 最近发展区理论 |
2.4.2 情感过滤假说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问题 |
3.2 研究对象 |
3.3 研究方法 |
3.4 研究工具 |
3.4.1 第二语言歧义容忍度量表 |
3.4.2 英语阅读策略调查问卷 |
3.5 研究过程 |
3.5.1 问卷调查 |
3.5.2 访谈调查 |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 |
4.1 初中生歧义容忍度现状分析 |
4.1.1 初中生歧义容忍度水平总体现状分析 |
4.1.2 初中生歧义容忍度水平分组现状分析 |
4.1.3 初中生第二语言歧义容忍度量表各分项分析 |
4.2 初中生英语阅读策略整体使用与各维度策略使用现状分析 |
4.2.1 初中生英语阅读策略整体使用现状分析 |
4.2.2 初中生英语阅读各维度策略使用现状分析 |
4.2.3 高、低歧义容忍度组学生英语阅读策略使用差异分析 |
4.3 初中生歧义容忍度与英语阅读策略使用相关性研究 |
4.3.1 初中生歧义容忍度与英语阅读策略整体使用相关性 |
4.3.2 初中生歧义容忍度与英语阅读各维度策略使用相关性 |
4.4 访谈结果的分析讨论 |
第五章 结语 |
5.1 研究发现 |
5.2 对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建议 |
5.2.1 提高学生歧义容忍度水平 |
5.2.2 加强学生英语阅读策略训练 |
5.3 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出版或发表的论着、论文 |
致谢 |
(10)意大利大学生汉语学习策略研究 ——以罗马大学学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学习策略综述 |
2.1.1 学习策略的定义和分类 |
2.1.2 国外第二语言学习策略研究现状 |
2.1.3 国内第二语言学习策略研究现状 |
2.2 关于意大利汉语学习者学习特点的研究现状 |
2.2.1 语言要素学习方面 |
2.2.2 学习策略方面 |
第三章 意大利大学生汉语学习策略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内容 |
3.3 分析与结果 |
3.3.1 意大利大学生汉语学习策略使用情况分析 |
3.3.2 有来华经历的学习者学习策略使用情况分析 |
3.3.3 无来华经历的学习者学习策略使用情况分析 |
3.3.4 两组群体学习策略使用情况比较 |
3.4 小结 |
第四章 意大利大学生汉语学习策略访谈研究 |
4.1 研究对象 |
4.2 研究内容 |
4.3 分析与结果 |
4.3.1 有来华经历者汉语学习策略访谈研究 |
4.3.2 无来华经历者汉语学习策略访谈研究 |
4.3.3 两类群体汉语学习策略使用方式比较分析 |
第五章 结语 |
5.1 研究结论 |
5.2 教学建议与启示 |
5.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汉语语言学习策略量表 |
附录2 汉语语言学习策略量表(意大利语版) |
附录3 访谈提纲 |
四、成功者与新生英语学习现状的对比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语料库的清末民初(1902-1917)白话翻译小说语言特征研究[D]. 田耀收.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
- [2]泰国《三国戏》研究[D]. 方莲雅. 广西师范大学, 2021
- [3]英语学习成功者词汇学习策略研究[J]. 蒋梦霞,王德华,王昂昂. 海外英语, 2021(21)
- [4]基于元认知策略的高中英语听力混合式教学研究[D]. 牛晨曦. 陕西理工大学, 2021(08)
- [5]同伴对话反馈策略促进大学生深度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 姚佳佳. 浙江大学, 2020(04)
- [6]初一新生英语词汇联想记忆教学应用研究[D]. 陈雨雨.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7]三语习得影响因素及有效路径研究 ——以新疆高校少数民族三语生为例[D]. 练丽娟. 吉林大学, 2020(08)
- [8]农村初中生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和学习策略的调查与干预研究[D]. 冯欣希. 苏州大学, 2020(03)
- [9]初中生歧义容忍度与英语阅读策略使用的相关性研究[D]. 刘芝玉. 淮北师范大学, 2020(12)
- [10]意大利大学生汉语学习策略研究 ——以罗马大学学生为例[D]. 丁潼飞.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