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新世纪,写投稿要有编辑知识

面对新世纪,写投稿要有编辑知识

一、面向新世纪 撰文投稿应有编辑知识(论文文献综述)

侯悦[1](2021)在《21世纪初江苏《少年文艺》的文学动向(2000-2020)》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苏彬[2](2021)在《改革开放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历程与经验研究》文中指出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是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宣传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是党在宣传战线上的重要任务之一,党中央历来对此高度重视。无神论宣传教育在近年来取得丰硕成果,但在现实中,仍有少数党员“不信马列信鬼神”,宣传无神论仍面临缺乏学科支撑、频频遭受污名的境遇。因此,对改革开放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历程及经验启示进行梳理和总结,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学科建设,廓清对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成见,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大量文献研究可以发现,改革开放以来的无神论宣传教育可分为五个时期:改革开放初期,无神论宣传教育清除了“左”的错误,根据毛泽东“研究宗教,批判神学”的批示精神,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进马克思主义宗教学学科建设,为无神论宣传教育确立了理论前提,构筑了学科基础;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时期,党中央对新时期无神论宣传教育作出总体部署。但在学术界关于“宗教是人民的鸦片”争论之后,无神论宣传教育逐渐失去学科支撑而走向式微,导致有神论的影响失去了制衡力量而持续扩大;上世纪90年代,针对社会转型和神秘主义影响所带来的伪科学、封建迷信蔓延,一批专家学者联起手来大力宣传无神论,协助中央取缔“法轮功”邪教组织,使无神论宣传教育在世纪之交站在新的起点之上;新世纪之初,面临“宗教热”的蔓延和境外宗教渗透的加剧,中央有关部门就无神论宣传教育和抵御境外宗教渗透作出部署,中国社会科学院成立了无神论的实体研究机构,为无神论宣传教育长远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宗教极端主义的崛起和有关无神论宣传教育的争议,党中央坚决遏制宗教极端思想蔓延,提出“坚持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是大原则”等新论断,开辟了无神论宣传教育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的全新局面。通过总结这段历程可以发现,无神论宣传教育在不同历史时期总能根据当时的形势,调整工作重心,勇担时代责任,应对风险挑战,在与有神论进行长期思想斗争的过程中表现出此消彼长的发展态势。在新时代进一步推进无神论宣传教育,中央的清醒和重视是基本前提,学者的责任和担当是有力推动,地方和部门的贯彻落实是重要依托,群众的发动和参与是坚实基础。

梁永霞,李翠霞,田宏,刘晶晶[3](2020)在《《中国科技期刊研究》办刊思想探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回顾和总结《中国科技期刊研究》发展历史和办刊宗旨,为今后办刊提供借鉴与参考。【方法】利用文献计量、文献调研、人物访谈、内容分析、个人实践等方法梳理期刊的编辑出版状况、办刊宗旨与办刊特色。【结果】30年来,《中国科技期刊研究》坚守办刊宗旨,吸引最前沿的成果、最新颖的内容,栏目设计匠心独运,数字化建设与时俱进,编辑队伍不断壮大、成熟。【结论】创刊30年,《中国科技期刊研究》不忘初心,牢记办刊宗旨,见证了我国科技期刊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丰硕成绩,为我国的科技期刊发展及科技期刊研究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未来《中国科技期刊研究》将继续开拓进取,更上层楼。

黄菲蒂[4](2020)在《时代语境与百年中国报告文学主题话语嬗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报告文学自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生以来,始终以现实和历史的在场者身份参与着百年中国历史发展进程,显示着独特而重要的文体价值。报告文学是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重要文学参照,不但取得了丰厚的创作实绩,而且在一些重要历史时期成为时代文学主潮之一。但报告文学理论研究却相对缓慢和单薄,未能给如此丰厚的创作提供足够的理论阐释与话语支撑,这不仅使这一特殊文学样式难以获得应有的文学史认同,还使文体在合法性上遭遇危机。现代以来的文学理论话语建构在以小说为主体的文学创作之上,报告文学因其纪实性特征与小说等虚构文学在文化立场、价值取向、话语方式上都存在很大差异,就相对处在这一理论评价体系的边缘。因而,建构起从报告文学自身特性出发的、符号自身创作规律的理论话语就显得尤为重要。报告文学的纪实性、社会性、公共性等基本特征决定了其与虚构文学把握现实的方式不尽相同。报告文学对现实的把握主要表现为对时代主题和现实问题的真实书写上,时代主题和现实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报告文学的写作主题。这充分说明报告文学的主题话语是报告文学创作的一个核心问题,而把握报告文学主题话语则是抵达文体本质的一个重要途径。同时,报告文学与时代紧密互动,其主题话语必然随时代语境变迁而嬗变。因而,本文试图从时代语境与百年来报告文学发展的互动关系,考察以主题话语嬗变为问题意识的报告文学核心价值,同时为认识百年以来中国社会的时代主题提供一个报告文学的参照系,并尝试为报告文学自身理论话语的建构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基于以上观点,除绪论和结语,本文主体部分设置五章内容。第一章论述近现代语境与发生期报告文学的启蒙主题书写。论文将从文体孕育的前提条件、阶级属性、时代语境、作家主体意识觉醒等方面来考察报告文学的发生。重点论述发生期报告文学以实录和写实文学观为宗旨的创作特征,并以梁启超等代表性作家作品为中心着重考察启蒙主题在报告文学创作中的有力表达。第二章阐释1930-1940年代报告文学对民族救亡主题的深入书写。第一节重点考察“左联”对报告文学的倡导和推动,着力分析1930年代救亡主题在报告文学中写作中的多维表现;并以《包身工》等经典文本为重点阐释对象探讨这一主题在报告文学书写中达到的高度。第二节论述1940年代报告文学的救亡书写和文艺大众化运动,结合抗战背景、文艺政策分别考察解放区与国统区、沦陷区救亡书写的不同情形。另外还要专门论述这一时期大规模群众性写作活动及“一日”体报告文学现象。第三章重点论述建国后十七年及文革时期报告文学以新中国建设和抗美援朝战争为中心的主题书写。新中国成立,报告文学热情歌颂社会主义新生活和时代英雄人物,形成了以祖国建设和时代人物为中心的第一个主题话语。其次,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在数以千计的报告文学作品中被记录和传唱,形成一个重要写作主题,《谁是最可爱的人》正是这一主题书写的经典文本,值得深入解读。此外,报告文学随时代政治风浪起伏,一方面在“双百”方针短暂的宽松氛围下出现了一些“干预生活”的写作,一方面在紧张压抑的氛围中走向文体异化,对这两种主题书写的变奏我们也将单独进行阐释。第四章论述新时期以新启蒙和史志录为主题话语的报告文学创作。第一节重在阐释新时期启蒙语境与报告文学自觉之间的重要关系。文革结束后,一场重新发现人和人道主义的思想解放运动正在到来。作家重新对现实发声,“文学主体性”观念确立。《哥德巴赫猜想》与伤痕小说、朦胧诗一道成为新时期到来的先声,也是报告文学复兴的标志。报告文学的现实精神和批判意识开始回归。接下来重点阐释社会问题报告文学对新时期启蒙主题的宏观呈现。在1980年代的文学创作中,社会问题报告文学将启蒙主题推向高潮,一时间成为文学主潮。社会问题报告文学作家在对问题的写作中体现出对民众启蒙的强烈愿望,以启蒙为目的的问题意识正是社会问题报告文学问题意识的核心。赵瑜是这一写作的代表作家,不论从创作时间跨度、作品成就、思想深度还是文体探索上,他的写作都已具备某种经典的意义。第三节论述史志性报告文学的历史主题书写。1990年代启蒙落潮,“人文精神的危机”出现,报告文学一方面陷入沉寂,一方面仍有少数作家坚守现实书写的品格。更重要的是,以历史书写为主题的史志性报告文学出现,一批有历史意识,又有当代价值的文本产生。第五章论述新世纪报告文学的国是和民生主题书写。2014年,新的文艺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以此为节点本章分为前后两个部进行论述。第一节重在阐释新世纪初报告文学的国是主题写作。一方面,以讲好中国故事、书写中国梦的主题被集中表达;一方面,报告文学对社会问题给出谏言,“为人生”的文体自觉在创作中显现。我们还将探讨国是主题书写上的“歌颂与暴露”的问题,并重点分析何建明国是主题书写的代表性意义。第二节阐释2014年以来报告文学的民生主题书写。习近平一系列有关文艺的论述最终形成“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创作导向,报告文学作家积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事关民生的主题书写集中涌现,形成民生文学的报告文学写作现象。

刘琳婕[5](2020)在《广州绿道系统中的文化景观呈现研究》文中认为文化景观作为一种新的世界遗产类型,是指特定的文化群体为改变生存环境与自然互动创造出的成果,是在社会、经济和文化等因素作用影响下持续进化的人与自然的共同的作品,承载着独特的地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审美价值。广州近几十年因城市化经济发展规模效应的影响,城市人口日渐增加,带来对城市绿道公共空间的需求量的增长和品质要求。另一方面,广州建成绿道景观同质化问题较为严重,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广州有着较多承载着宝贵历史印记的文化景观,因建成环境的无序扩张而被蚕食变得孤岛化,乡村地区的文化景观则因人口减少而日渐凋零的现象益增。绿道作为可以连接现代和传统、城市和乡村景观的桥梁,拥有与各类文化景观整合呈现以推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沿线经济发展、提升景观审美体验品质以及应对多种城市化问题的潜能和前景。本文基于风景园林史学与风景园林美学相结合的研究视角,对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呈现进行研究,通过实地调查和文献梳理,以多学科交叉综合的理论研究方法构建研究框架,从推进城市整体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与提升景观审美体验三个角度切入,将广州绿道系统的进一步完善建设与文化景观空间环境的保护活化相结合,探讨其具体实现路径和对策。论文首先通过对广州文化景观的类型、发展现状和建成绿道所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行分析梳理,概括出广州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的现状关系中的主要问题:生态绿道沿线文化景观生态优势待彰显,郊野绿道可加强与主要产业发展的关联,都市绿道对文化景观历史环境维护较少。然后提出从生态、经济和审美三个角度搭建研究框架,探索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整合呈现的具体策略,以统筹回应当前的多种现实问题。在完善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提出通过回归绿道概念的生态环境保护内涵,结合时代发展推进生态系统的协调和促进绿道沿线景观要素风貌的多元共融,回应当前广州绿道建设中城乡绿道生态职能区分不明确、绿地和文化景观“破碎化”、景观风貌杂乱等现状问题。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引入经济学中城市化研究成果,提出从结合产业发展进行绿道游径选线、依据景观资源优势发展绿色经济和适应技术发展所带动的需求变化三个方面,促进城乡经济发展“在集聚中走向平衡”;并提出在广州绿道系统文化景观呈现过程中,结合区域发展目标改善城市环境,响应城市双修和乡村振兴的政策支持,推进公众参与和社区建设,以增进建设共识提升绿道系统环境的正面效益;在完善建设过程中,加强政府对优化绿道系统的政策支持、引入市场的参与合作以提升有续运营和尊重专家对完善公共环境的价值引导,以优化绿道建设运行方式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在提升景观审美体验方面,先对审美客体即绿道系统中的文化景观的审美文化特征进行概括提炼,然后结合主体审美结构层次分别从生理层次、心理层次和社会文化层次切入,对绿道系统的可达性、绿道景观多样性和文化性进行优化路径探析;最后从改善审美活动的条件方面,提出提升广州绿道系统的关键节点的景观品质、凸显主要游径的主题序列和完善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的网络关联,提升景观审美主体和客体之间对话交融的可能性。

徐淑云[6](2019)在《卫兴华经济思想研究》文中认为卫兴华是中国从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杰出代表、是我国着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教学和研究工作,在国内经济学界享有极高的声誉。卫兴华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60多年来,不断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进行发展和创新,提出了许多有创建的观点。卫兴华还结合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发展实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进行系统性研究,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研究与构建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卫兴华经济思想包含的许多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和改革的理论依据,对我国经济建设与发展具有很强的实践价值。本文以卫兴华经济思想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卫兴华提出的主要经济理论观点为研究对象,力求对卫兴华的主要经济思想进行较为全面的概括和总结。本文研究所涉及的卫兴华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有:卫兴华对《资本论》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和探索;卫兴华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的研究;卫兴华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理论的研究;卫兴华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研究;卫兴华对社会主义收入分配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研究;卫兴华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学科建设的思考等。论文以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多角度阐释卫兴华的经济思想,在对卫兴华经济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脉络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对卫兴华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进行较为全面和系统的总结、概况和评析,并总结了卫兴华经济思想的特点,提出卫兴华经济思想对我国当前经济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的结论:第一,卫兴华教授是我国着名的经济学家,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重要奠基者,对推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构建作出了重要贡献;第二,改革开放以来,卫兴华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进行研究、创新与发展,在经济理论和经济改革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理论观点和创新独到的政策建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实践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第三,卫兴华对政治经济学学科建设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第四,卫兴华教授始终强调的“严谨的治学精神、求真的科学态度”和“不唯上、不唯书、不唯风”的研究学风,力守“严肃的态度、严格的要求、严密的论证、严谨的学风”的“四严”治学格言,为后来的经济学工作者的培养产生重要影响。

滑晓军[7](2018)在《当代中国文化保守主义研究》文中指出文化保守主义思潮是伴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扩张而引起的一股以认同、回归、扞卫本民族文化传统为根本特征的文化潮流,对近代中国产生了深刻影响,并在当代获得新的发展。当代中国文化保守主义流派复杂、实践性强、影响颇大,与马克思主义、西方自由主义并称当代中国最重要的三大思潮。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文化保守主义在中国大陆隐没数十年后重新兴起,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文化保守主义是指以儒家思想为遵循,高举“尊孔崇儒”大旗以开新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思潮;狭义则专指当代的新儒家新儒学,本文研究的是广义的文化保守主义。当代文化保守主义推动的国学热、读经热使人们在重温传统文化魅力之时,也在进一步思考中国传统文化的未来出路。本文试图聚焦当代文化保守主义的现实民众基础,在理清当代文化保守主义的谱系、发展脉络的基础上,阐述了其固守传统文化与民族主义,重建儒家教义与人文精神,批判民主政治与推崇儒教等特征,重视其在新媒体时代传播及话语权的影响力,对其合理性与局限性等影响进行分析,认为当代文化保守主义既有积极价值也有消极影响。儒家思想和传统文化具有当代价值,富含哲学思想、人文精神、道德理念,可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但近年提出以儒学革新政治甚至“儒化”中国的主张,形成了挑战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地位的现实。当代文化保守主义不可能,也不能解决当代中国的发展问题,要科学评价并引领其发挥出积极作用,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贡献力量。实现对当代文化保守主义的引领,需要从文化保守主义与传统文化的关系等入手,正确认识、科学评价、合理继承、文化共享等方面综合把握。对其引领不是单纯意义的马魂中体西用,而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古为今用、以古鉴今,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机统一起来,据此提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当代文化保守主义的路向思考,从传播角度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等提出建议并使之具有可行性,以应对当代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严峻挑战。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应该继承传统文化精华,同时也应该对其糟粕进行彻底的批判。在全球化的历史背景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下,应当积极为传统文化植入现代价值元素,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当代中国文化保守主义思潮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有益力量并有序发展,为国家现代化提供精神支柱和文化保障,为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积极贡献。

解军[8](2016)在《金戈铁马:晚清以来苏州评话研究》文中认为苏州评话自明末清初形成以来,便有其独具一格的传统特色。在书目题材上,大多是讲述列国征战、英雄豪杰的故事,这和以恩怨纠葛、儿女情长为主的弹词题材差别甚大。在表演上,传统评话以其粗犷豪放,夸张突悌的风格,与弹词纤细优雅、柔和潇洒的风格形成鲜明对比。传统评话与传统弹词之间互相竞争,相互借鉴,共同发展,是苏州评弹走向成熟、保持稳定和繁荣的重要因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使传统评话适应政治宣传的需要而被不断改造:从开始时的“调弦试音”,到后来的“暴风骤雨”,致使大批优秀传统评话,或被删改,或被禁演。同时,为了配合政治宣传而编演的评话新书占领了书坛,迫使传统评话少有立足之地。1950年代末,当评弹界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以后,绝大多数评弹演员走上了集体化道路。由于在经济和政治利益的分配上所出现的种种不合理现象,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了评话演员在演出上和钻研业务上的积极性,这就给传统评话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后果。从20世纪60年代起,政治路线更向“左”偏,传统评话全部停演。在经历了十年“文革”之后的70年代末期,当人们希冀重拾传统评话之时,却发现这门艺术已陷入奄奄一息的困境之中。为使其恢复生机,当时的评弹界主要采取了两项措施:一是,积极起用评话老演员登台演出。但因他们饱受多年的折腾,在健康、艺事和情绪等方面有着诸多消极因素,再也无法恢复往日的风采。加上年事过高,难以成为演出的中坚力量。二是,鼓励体制内的中青年评话演员坚持演出传统书目。怎奈他们都是从60年代后期,甚至是在70年代中期才开始学艺的,对传统评话的菁华所在知之甚少。何况他们所继承的评话,已被多次改造,和原汁原味的传统评话相去甚远,难受听众欢迎。为了适应评弹市场的需求,从1990年代开始,评话界便出现了一批时政题材的长篇评话,如《文革纪事》《彭大将军》《六四事件》《红墙内外》《京都风云》等。虽然演出受到了听众们的欢迎,也有较高的票房价值,却受到了来自官方的制约。尤其是在江南最大的书码头上海,管控更严。这就出现了新编评话难以发展,传统评话难以传承的局面。于是,“谁来演出评话”的呼声随之而起。纵观评话发展四百余年的历史不难发现,传统评话交织着延续与断裂的过程。当传统评话得到很好延续之时,评弹事业便欣欣向荣;当传统评话遭遇挫折时,评弹事业也随之而出现危机。

戴勇[9](2015)在《《中华诗词》与新时期旧体诗词的传播及创作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杂志—文体——文学”的理论思路,考察《中华诗词》杂志与旧体诗词文体的互文关系。通过分析《中华诗词》杂志的传播机制,讨论以《中华诗词》为代表的旧体诗词传播媒介,对于推动新时期旧体诗词文体发展的意义与作用。本文的主体部分以内部与外部相结合的研究方式,分析民国以来旧体诗词传播媒介与旧体诗词创作的关系;《中华诗词》与中华诗词诗词学会创立的过程及宗旨;《中华诗词》杂志所刊载的不同类型旧体诗人诗作的创作特征;《中华诗词》杂志在新时期文学场中的传播机制以及民国《学衡》与岭南《当代诗词》对于《中华诗词》杂志运行发展的启示。具体而言,本文第一章从文体与媒介的关系,考察民国以来旧体诗词传播媒介与旧体诗词的命运关系。以新时期为界,民国初年至改革开放期间,旧体诗词传播主要以传统纸质媒介为主,其发展趋势是从遮蔽到疏离(1910-1920年代)、从复苏到初兴(1930-1940年代)、从压抑到抗争(1950-1970年代)。新时期以来随着电子媒介与传统媒介的互动,旧体诗词在新媒体时代呈现出蓬勃发展的状态,开始由抗争走向复苏。第二章讲述《中华诗词》杂志的创办对旧体诗词地位重中的意义。1987年,中华诗词学会成立,1994年《中华诗词》杂志创刊,中华诗词学会的成立促成了这一权威旧体诗词刊物的诞生。而《中华诗词》杂志的创办,又极大重中了旧体诗词的文体地位、社会地位及文学史地位。第三章研究以《中华诗词》杂志为中心的旧体诗人群体的旧体诗词创作。从《中华诗词》所刊载的诗人群体的年龄层次来看,可以分为“诗坛耆老”、“吟坛百家”及“吟坛新人”三大类别。“诗坛耆老”诗人群的代表有夏承焘、唐玉虬、俞平伯等;“吟坛百家”诗人群的代表有叶嘉莹、林从龙、刘征、李汝伦等;“吟坛新人”诗人群的代表有尽心、熊东邀、程羽黑、王亚平等。这三大诗人群体基本上涵盖了20世纪旧体诗词诗人群的老、中、青三代。“诗坛耆老”旧体诗人群常常书写抗日救国相关的重大题材;“吟坛百家”诗人群亦以诗作记录历史的重大事件,及反映现实针砭时弊;而“吟坛新人”诗人群由于其出生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其诗作充满了新时代的气息及现代色彩。此外《中华诗词》杂志所载不乏“老干体”诗作,“老干体”诗作在内容上以反映时代主题为旨归,在艺术上有“官气化”、“口号化”之弊,种种弊端最终导致了诗歌意境的缺失。第四章透视《中华诗词》杂志的传播机制。《中华诗词》杂志在传播旧体诗词时,其运作方式有四。其一是政治化运作策略,具体表现是请名人做主编,利用名人的效应增加杂志的影响力度。其二是商业化运作策略,具体表现在举办各类旧体诗词大赛,开设各类中华诗词研修班,以发掘人才培养新人。开通中华诗词学会网,实现网络与纸媒的联姻。刊载广告,增加杂志收益。其三是社会化运作策略,具体表现是诗教走进校园,走向西部,走向大众。其四是文学化运作策略,具体表现在开辟专栏,培养新人。此外分析《中华诗词》杂志在传播旧体诗词时所形成的误区。第五章以纵向和横向的视角,分别以民国《学衡》与当代岭南《当代诗词》作为参照系,探讨这两本杂志对《中华诗词》杂志运营的启示。结语部分叙述旧体诗词暨《中华诗词》杂志在新时期的命运。由于国家权力部门的重视及民间文化保守思潮的兴起,旧体诗词在新时期复苏姿态不容置疑,与此同时,《中华诗词》也将迎来杂志蓬勃发展的新的契机。

甘雨[10](2011)在《高校校报与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以江西高校校报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目前,各高校正在大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样对推动各高校的健康快速发展、培养国家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有着重要的意义。校报作为高校党委、行政的机关报,是高校校园中的主流媒体,在推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现有的研究成果中,从学术研究的视角对高校校报与校园文化之间的关系进行剖析的着作与论文比较少,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系统研究。本文立足江西,通过对江西高校校报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高校校报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关系与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与方法,从而为高校校报进一步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提供建设性意见。本文总体上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是绪论。阐述本文研究的背景、意义、内容及方法。第二章,概述高校校报和校园文化的发展现状,并疏理了江西省内各高校校报发展的现状。第三章,对高校校报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进行了深入探讨和分析。第四章,提出了新形势下校报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不足与问题。第五章,根据第四章提出的问题,有针对性研究了高校校报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可行方法和对策。

二、面向新世纪 撰文投稿应有编辑知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面向新世纪 撰文投稿应有编辑知识(论文提纲范文)

(2)改革开放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历程与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述评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研究述评
    1.3 研究方法和理论基础
        1.3.1 研究方法
        1.3.2 理论基础
    1.4 核心概念阐释
        1.4.1 无神论
        1.4.2 马克思主义无神论
        1.4.3 无神论宣传教育
2 改革开放初期无神论宣传教育的重启
    2.1 改革开放初期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形势
        2.1.1 宗教工作的拨乱反正
        2.1.2 对个人崇拜问题的反思
    2.2 确立无神论宣传教育的理论前提
        2.2.1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研究宗教
        2.2.2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无神论宣传教育
        2.2.3 反对封建主义和蒙昧主义
    2.3 构建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学科基础
        2.3.1 恢复宗教研究机构
        2.3.2 启动宗教学学科建设
3 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时期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式微
    3.1 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时期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形势
        3.1.1 在全面改革开放中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3.1.2 在清除精神污染中对待宗教问题的“慎重”态度
        3.1.3 在落实党的宗教政策中克服“左”的思想
    3.2 中央对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决策部署
        3.2.1 “中央19号文件”对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定位
        3.2.2 “八二宪法”制定中关于“宣传无神论的自由”的争论
        3.2.3 1990年全国宗教工作会议对无神论宣传教育的重申
    3.3 无神论宣传教育在学术研究中的失语
        3.3.1 关于“宗教是人民的鸦片”的争论
        3.3.2 中国无神论学会的停摆
        3.3.3 无神论在“宗教与文化”研究中的缺位
4 世纪之交“法轮功”的成势与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新起点
    4.1 世纪之交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形势
        4.1.1 中国的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
        4.1.2 世界范围内神秘主义的影响
        4.1.3 美国和苏联对人体特异功能的研究
    4.2 “无神论无人讲”与“法轮功”的成势
        4.2.1 “特异功能热”的形成
        4.2.2 伪科学和伪气功的发展
        4.2.3 “法轮功”的组织化扩张
    4.3 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新起点
        4.3.1 响应新号召:批判封建迷信和伪科学
        4.3.2 凝聚新力量:重建中国无神论学会
        4.3.3 承担新任务:协助中央取缔“法轮功”邪教组织
        4.3.4 营建新阵地:创办《科学与无神论》杂志
5 新世纪之初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新任务
    5.1 新世纪之初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形势
        5.1.1 “宗教热”从农村向城市蔓延
        5.1.2 境外宗教渗透的加剧
    5.2 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协同推进
        5.2.1 中央六部委出台加强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文件
        5.2.2 抵御境外宗教渗透与防范校园传教
        5.2.3 成立无神论研究机构
6 十八大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新局面
    6.1 十八大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形势
        6.1.1 宗教极端主义的崛起
        6.1.2 “党员信教”与“信徒入党”问题的争论
        6.1.3 无神论宣传教育争议再起
    6.2 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创新发展
        6.2.1 “坚持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是大原则”
        6.2.2 遏制宗教极端思想的影响
        6.2.3 拓展无神论宣传教育的阵地
7 改革开放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的经验启示
    7.1 中央的清醒和重视是做好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基本前提
    7.2 学者的责任和担当是做好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有力推动
    7.3 地方和部门的贯彻落实是做好无神论宣传教育的重要依托
    7.4 群众的发动和参与是做好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坚实基础
8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3)《中国科技期刊研究》办刊思想探源(论文提纲范文)

1《研究》的创办及编辑出版
    1.1 创刊
    1.2 历史沿革
        1.2.1 编辑出版
        1.2.2 版式变化
        1.2.3 栏目变迁
    1.3 编委会和编辑队伍建设
2 办刊宗旨
    2.1《研究》始终坚持正确的办刊方针和政治导向
    2.2《研究》始终坚持开门办刊、以人为本的办刊理念
    2.3《研究》始终依靠广大的科技工作者
    2.4《研究》始终在为促进科技繁荣而努力
    2.5《研究》始终坚持做“双效期刊”
3 办刊特色
    3.1 刊会一体,融合发展
    3.2 匠心独具,培育人才
    3.3 与时俱进,引领前沿
    3.4 专辑专题,亮点频出
    3.5 勇立潮头,改革先锋
4 结语

(4)时代语境与百年中国报告文学主题话语嬗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及报告文学研究综述
    二、时代语境与百年中国报告文学发展脉络
    三、以主题话语嬗变为中心的研究思路、内容和意义
第一章 醒世和觉民:发生期报告文学的启蒙主旨
    第一节 近现代启蒙语境与报告文学的发生
        一、在新闻和报刊业中萌芽
        二、在无产阶级运动中获得阶级属性
        三、近现代民族危机对特殊文体的需要
        四、适应启蒙主旨的文体选择
    第二节 以实录、写实为宗旨的文学观
        一、实录:“不虚美,不隐恶”的史传精神
        二、写实:秉笔直书,揭示真相的文体品格
    第三节 发生期报告文学:以醒世与觉民为启蒙话语中心
        一、时代的在场记录与重大题材的即时书写
        二、残酷的真实性与震撼人心的文学表达
        三、严肃的社会批判性和鲜明的政论色彩
第二章 民族救亡的集结号:1930—1940年代报告文学的时代使命
    第一节 “左联”时期报告文学的救亡书写
        一、时代的文体:“左联”对报告文学的选择
        二、救亡主题在报告文学中的多维呈现
        三、《包身工》等经典文本:痛与怒的殖民控诉
    第二节 1940年代报告文学的救亡之声与文艺大众化运动
        一、严峻的救亡形势与报告文学的价值选择
        二、血与火的印记:解放区报告文学的救亡书写
        三、悲壮的怒吼:国统区、沦陷区报告文学的民族悲歌
        四、文艺大众化运动:群众性写作及“一日”体报告文学现象
第三章 新中国与抗美援朝战争的颂歌:建国后30年报告文学的史诗性追求
    第一节 以新中国建设和时代人物为书写中心
        一、社会主义新生活的美好图景
        二、新中国的时代英雄图谱
    第二节 抗美援朝战争的正义记录
        一、从抗战到抗美援朝:战争主题的精神延续
        二、《谁是最可爱的人》:抗美援朝精神的文学呈现
    第三节 时代起伏中的主题变奏
        一、政治浪潮中的主题异化
        二、短暂宽松氛围下“干预生活”的写作
第四章 现实诘问与历史沉思:1980—1990年代报告文学的启蒙话语
    第一节 新启蒙语境与新时期报告文学的自觉
        一、启蒙思潮与“文学主体性”观念的确立
        二、新时期报告文学的复兴与主体意识的确立
        三、《哥德巴赫猜想》:新时期到来的文学先声
    第二节 现实诘问:新时期启蒙主题在社会问题报告文学上的宏观呈现
        一、在新启蒙语境中成为时代文学主潮
        二、以启蒙为问题意识核心的社会问题报告文学
        三、赵瑜:“危险的文学样式”的践行者
    第三节 历史沉思:史志性报告文学的历史书写
        一、启蒙落潮与1990年代报告文学现象
        二、史志性报告文学的兴起
        三、史志性报告文学的历史意识与现实指归
第五章 担当国是与守护苍生:新世纪“中国故事”的报告文学书写
    第一节 壮阔的时代回声:新世纪报告文学的国是书写
        一、时代新语境与报告文学的机遇
        二、以国是主题为话语中心的新世纪报告文学
        三、国是书写中的“歌颂与暴露”问题
        四、何建明:国是书写的典型范例
    第二节 以民生主题为话语中心的时代书写
        一、“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导向与积极的报告文学创作环境.
        二、守护苍生:报告文学民生主题的集中表达
        三、黄传会:守望民生的“反贫困作家”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读博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后记

(5)广州绿道系统中的文化景观呈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研究现状
        1.2.1 绿道研究概况
        1.2.2 文化景观研究概况
        1.2.3 现有研究述评
        1.2.4 进一步深化研究的对策与思路
    1.3 研究对象与内容
        1.3.1 研究对象的时空范围
        1.3.2 核心概念内涵讨论
        1.3.3 研究内容
    1.4 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图
第二章 广州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的现状分析
    2.1 广州当前建成绿道的主要问题
        2.1.1 生态型绿道:生态优势待维护和彰显
        2.1.2 郊野型绿道:功能类型差异化待提升
        2.1.3 都市型绿道:需提升可达性和安全性
    2.2 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的主要类型
        2.1.1 纵横古今的广州遗址景观
        2.1.2 生机盎然的广州场所景观
        2.1.3 依山靠水的广州聚落景观
    2.3 广州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的现状问题
        2.3.1 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型绿道文化景观周边生态资源待重视
        2.3.2 社会经济关联:郊野型绿道与沿线生态产业关联性待加强
        2.3.3 景观审美体验:都市型绿道对文化景观历史环境维护较少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呈现策略
    3.1 回归绿道概念的生态保护内涵
        3.1.1 凸显绿道系统的生态特征
        3.1.2 维护文化景观的生态环境
        3.1.3 理清城乡绿道的生态职能
    3.2 结合城市发展推进生态系统的协调
        3.2.1 推进景观生态廊道的构建
        3.2.2 彰显文化景观之间的关联
        3.2.3 延展各类景观资源的功能
    3.3 促进沿线景观风貌要素的和谐共融
        3.3.1 绿道游径规划与文化景观格局相应
        3.3.2 绿道景观形式与文化景观风貌相衬
        3.3.3 绿道景观功能与文化景观资源相合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呈现策略
    4.1 助力城乡经济发展在“集聚中走向平衡”
        4.1.1 结合产业发展进行绿道游径规划
        4.1.2 适应技术发展调整绿道设施供应
        4.1.3 依据景观资源优势发展绿色经济
    4.2 增进建设共识以提升绿道系统正面效应
        4.2.1 宏观:结合区域发展,促进绿道对生态产业的带动
        4.2.2 中观:结合城市双修,改善文化景观空间环境品质
        4.2.3 微观:结合社区建设,推进公众参与绿道景观优化
    4.3 调整绿道建设运行方式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4.3.1 加强政府对优化绿道系统的政策支持
        4.3.2 尊重专家对完善公共环境的价值引导
        4.3.3 增加市场的参与合作以提升有续运营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提升景观审美体验的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呈现策略
    5.1 彰显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的审美文化特征
        5.1.1 延续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的地域技术特征
        5.1.2 展现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的社会时代精神
        5.1.3 传承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的人文艺术品格
    5.2 依据主体审美结构层次完善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
        5.2.1 依据主体审美生理层次提升绿道系统的可达性
        5.2.2 依据主体审美心理层次提升绿道景观的多样性
        5.2.3 依据主体审美社会文化层次提升景观的文化性
    5.3 改善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中审美活动发生的条件
        5.3.1 提升广州绿道系统的关键节点的景观品质
        5.3.2 凸显广州绿道系统中主要游径的主题序列
        5.3.3 完善广州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的网络关联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6)卫兴华经济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四、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卫兴华经济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 卫兴华经济思想的形成
        一、家庭背景对卫兴华经济思想的熏陶
        二、抗日战争年代曲折求学经历
        三、建国初期走进经济学殿堂
        四、任教初期对经济学理论的探索
    第二节 卫兴华经济思想的发展
        一、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的坚持与发展
        二、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理论的研究
        三、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探索与创新
    第三节 卫兴华经济思想的深化
        一、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问题的理解
        二、关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认识
        三、准确把握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主要矛盾转化的科学内涵
第二章 卫兴华对《资本论》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
    第一节 卫兴华对劳动及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及贡献
        一、对马克思关于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阐发
        二、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深化与发展
        三、在争鸣中深化对劳动价值论的理解
        四、对马克思价值论和财富论的关系探索
        五、对生产劳动论的理解
    第二节 卫兴华对生产力理论及再生产理论的认识与探索
        一、对生产力理论的探索与创新
        二、对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认识
    第三节 卫兴华对《资本论》其他理论问题的研究
        一、对《资本论》研究对象的探究
        二、对马克思货币理论的认识
        三、对马克思股份制理论的认识
        四、对《资本论》当代价值的研究
第三章 卫兴华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探索与创新
    第一节 卫兴华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认识
        一、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划分
        二、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的客观必然性的分析
        三、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特征的把握
    第二节 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研究
        一、论证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科学性
        二、阐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
    第三节 卫兴华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探究
        一、对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形成与实践成就的分析
        二、阐明实行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依据
        三、对公有制存在形式和公有制实现形式的辨析
        四、对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的认识
        五、主张应扭转公有制为主体向私有制为主体演变的趋势
第四章 卫兴华对收入分配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研究
    第一节 关于社会主义收入分配制度的研究
        一、强调马克思按劳分配思想的基础作用
        二、对初级阶段收入分配制度的形成与实践的探索
        三、对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的探讨
        四、对商品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认识
    第二节 对贫富分化与共同富裕问题的探索
        一、关于共同富裕理论与实践的思考
        二、对贫富分化产生的原因考察
        三、提出消除贫富分化,实现公平分配的对策
    第三节 对分配过程中公平与效率关系的研究
        一、对公平与效率关系的阐释
        二、对公平和效率提法演变的考察
        三、主张效率与公平并重和统一
        四、对效率与公平问题不同意见的评析
第五章 卫兴华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研究
    第一节 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的研究
        一、对商品经济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正确认识
        二、阐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与商品经济相统一的理论依据
        三、对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关系的认识与辨析
    第二节 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形成过程的总结和评析
        一、准确把握邓小平市场经济思想发展的曲折历程
        二、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确立和发展过程的探索
        三、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形成曲折原由的探析
    第三节 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与市场关系的研究
        一、从资源配置视角阐释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二、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演变
        三、对新时代我国政府与市场关系的重构
    第四节 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法治建设的研究
        一、阐释了市场经济与法治的内在关联
        二、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离不开法治保障
        三、强调宪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和发展的根本框架
        四、主张以法治引领和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
第六章 卫兴华其他方面的经济思想
    第一节 关于国有经济的性质、地位和作用的认识
        一、强调国有经济的社会主义性质
        二、坚持公有制经济是党的执政基础的观点
        三、主张充分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第二节 关于国有企业改革问题的研究
        一、正确的认识和把握国有企业的地位和作用
        二、对贬公扬私、妖魔化国企、主张“国退民进”等观点的辩驳
        三、新时期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要重点把握的问题
        四、强调在国有企业改革中加强管理的重要性
        五、落实国有企业经营自主权是国企改革的重要环节
    第三节 对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理解
        一、从生产力和价值标准相统一的视角把握经济发展问题
        二、强调创新驱动和体制转轨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
        三、重视经济发展与社会安全问题
第七章 卫兴华经济思想的特征
    第一节 坚守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阵地
        一、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二、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现实经济问题
        三、不断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
        四、从系统性和整体性方面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第二节 勇于对重大经济理论是非问题进行辨析
        一、对错解、误解马克思经济思想的观点的批驳
        二、对错解、曲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观点的辨析
        三、对经济概念的混淆和误解进行澄清
    第三节 紧密联系经济发展实践来探索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一、关注改革与发展中的重大现实课题
        二、紧扣经济发展实践,把握时代脉搏
    第四节 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研究
        一、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构建
        二、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理论是非问题
第八章 卫兴华经济思想的现实意义
    第一节 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构建
        一、注重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与生产力的关系研究
        二、提出创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厘清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关系
    第二节 为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改革与实践提供理论参考
        一、卫兴华提出的许多经济理论观点与中央决策精神相吻合
        二、卫兴华对改革开放实践进行科学评价
    第三节 对政治经济学学科建设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一、政治经济学的发展与创新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二、教材的编写是政治经济学学科建设与发展关键
        三、关注政治经济学学科研究的进展
        四、对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学科建设和发展的支持
    第四节 卫兴华治学精神对后来理论工作者的启示
        一、严谨的治学方法和严格的治学态度
        二、把教书和育人相结合,传递马克思主义信仰
        三、心系祖国和人民,关注国家改革与发展的重大现实课题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7)当代中国文化保守主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
    (一)选题缘起
    (二)学术价值
    (三)现实意义
二.研究现状分析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以往研究不足
三.研究思路
    (一)概念界定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 第1章 当代中国文化保守主义的谱系
1.1 主要流派及人物
    1.1.1 大陆新儒家
    1.1.2 海外新儒家
    1.1.3 传统文化国学学者
1.2 其他社会组织及存在
    1.2.1 国内外文化组织
    1.2.2 国学热社会团体
    1.2.3 二十一世纪新媒体社群 第2章 当代中国文化保守主义的嬗变
2.1 兴起背景
    2.1.1 国际环境因素
    2.1.2 国内环境因素
2.2 嬗变动因
    2.2.1 思潮历史推进
    2.2.2 民族意识勃生
    2.2.3 文化冲突交融
    2.2.4 政治矛盾变化
2.3 发展历程
    2.3.1 发展脉络与历史接进
    2.3.2 与当代世界的相生并存
    2.3.3 从式微到示威的当代面貌
    2.3.4 2004 年甲申文化宣言
    2.3.5 二十一世纪三次大论争 第3章 当代中国文化保守主义的特征
3.1 固守传统文化与民族主义
    3.1.1 中西文化观的本位文化
    3.1.2 对待古今文化的态度
    3.1.3 强烈的忧患意识
    3.1.4 对激进主义的反拨
3.2 重建儒家教义与人文精神
    3.2.1 坚守固有传统
    3.2.2 优先复兴儒学
    3.2.3 高扬人文精神
3.3 批判民主政治与推崇儒教
    3.3.1 政治变革立场
    3.3.2 道德本体色彩
    3.3.3 高扬儒教旗帜
    3.3.4 中庸准则方式
3.4 消解权威与去中心化
    3.4.1 唯心保守论调
    3.4.2 消解权威意识
    3.4.3 否定革命行为
3.5 传播方式及载体新特征
    3.5.1 传播迅速影响广
    3.5.2 积极实践主张多
    3.5.3 包容性和复杂性 第4章 当代中国文化保守主义的影响
4.1 现实意义与积极影响
    4.1.1 建立主体性的中国文化的坚持
    4.1.2 探索有别西方的现代化观念
    4.1.3 社群传播多样化与影响力
    4.1.4 解决文化断层及建设精神家园
    4.1.5 增强文化认同和传承文化基因
    4.1.6 大中华文化圈利于团结港澳台及海外华侨
    4.1.7 文化复兴及走出国门的世界性意义
4.2 局限性与消极影响
    4.2.1 对传统的盲目自信并缺乏开放批判意识
    4.2.2 强烈政治倾向及消解主流意识形态
    4.2.3 儒化中国思想及挑战核心制度需要警惕
    4.2.4 大众化传承中的精华与糟粕共生
    4.2.5 新媒体语境下与历史虚无主义等思潮并生
    4.2.6 当代社会的定位及反思 第5章 当代中国文化保守主义的引领
5.1 正确认识:引领中国文化保守主义的方法论
    5.1.1 科学看待当代文化保守主义
    5.1.2 全面把握新时代传统文化的功能意义
    5.1.3 国外文化保守主义的启示
    5.1.4 文明对话的方法与探索
5.2 科学评价: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引领地位
    5.2.1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传统文化观
    5.2.2 党对传统文化的政策及导向
    5.2.3 新时代意识形态下的文化安全论
    5.2.4 文化阶段性与进步主义张力
5.3 合理继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传统文化现代化融合
    5.3.1 加强意识形态及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建设
    5.3.2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发掘及分类引导
    5.3.3 治国理政资源与精神支柱保障
5.4 文化共享:为世界提供中国方案的软实力
    5.4.1 文化自省自觉、自信自强的历史逻辑
    5.4.2 传统文化与先进文化的尺度
    5.4.3 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中国方案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8)金戈铁马:晚清以来苏州评话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一 苏州评弹研究概况
        二 政治对戏曲改造研究
    第三节 关于理论方法
第一章 从历史走来:近代评话的发展变迁
    第一节 明末清初至19世纪中叶的评话
    第二节 近代上海都市文化中的评话
        一 评话生存的上海都市环境
        二 评话在上海都市的繁荣与嬗变
        三 评话与近代上海城市文化娱乐生活
        四 评话在近代上海的困境
    第三节 近代评话艺人群体
        一 艺人来源与学艺生涯
        二 艺人演艺生涯
        三 同业竞争与互助
    第四节 评话艺人的性别分野
第二章 向社会宣讲: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评话事业
    第一节 变与不变:1949年前后的《上海书坛》与评话传播
        一 《上海书坛》与评话传播
        二 艺术性与政治性之间
        三 作为仪式的戏曲研究班
        四 革新步伐加快
    第二节 被改造的传统:“十七年”评话传统书目的禁与改
        一 斩尾巴:传统书的被禁
        二 接尾巴:传统书的整理
    第三节 传统的裂变:“十七年”新评话的创作
        一 战后苏联创作模式
        二 评话新书的编演原则
        三 新评话中的人物塑造
        四 新评话中的革命叙事
    第四节 “评话要绝种了”:六十年代评话座谈会
        一 组织内艺术分配不平衡
        二 六十 年代评话座谈会
第三章 不尽的政治:评话的困境与再造
    第一节 走向“文革”
    第二节 岌岌可危的评话生态
    第三节 政治评话的异军突起
结论传统评话的存与失
附录
    附录一 苏州评话传统书目历代传人世系表
    附录二 不同时期上海书场节目单
    附录三 1941年上海无线电台播放评话、弹词节目一览
    附录四 评话艺人昵称
    附录五 口述采访一览
参考文献
读研期间科研与获奖情况
致谢
附件

(9)《中华诗词》与新时期旧体诗词的传播及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文体与媒介的互动共荣
    二、新时期以来旧体诗词研究的历史回眸
    三、选题意义与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 民国以降旧体诗词媒介传播与旧体诗词文体的命运
    第一节 从遮蔽到疏离:“五四”时期旧体诗词媒介传播与旧体诗词文体的命运
    第二节 从复苏到初兴:三、四十年代旧体诗词媒介与旧体诗词的命运
    第三节 从压抑到抗争:五十至七十年代旧体诗词媒介与旧体诗词的命运
    第四节 从抗争到复苏:新时期旧体诗词媒介与旧体诗词的命运
第二章 《中华诗词》杂志的创办与旧体诗词地位的重申
    第一节 中华诗词学会的创立与《中华诗词》杂志的诞生
    第二节 《中华诗词》的诗论与新时期旧体诗词文体地位的重申
    第三节 《中华诗词》的诗论与新时期旧体诗词文学史地位的重塑
    第四节 《中华诗词》的诗论与新时期旧体诗词社会文化地位的重建
第三章 以《中华诗词》杂志为中心的旧体诗人群体的旧体诗词创作
    第一节 “耆旧遗音”与诗坛耆老的旧体诗词创作特征
        一、《耆旧遗音》栏目所载诗人年龄层次透视
        二、《耆旧遗音》栏目所载诗人职业身份管窥
        三、以《耆旧遗音》栏目为中心的诗坛遗老旧体诗作的精神特征
    第二节 “吟坛百家”与实力派诗人群体的创作特征
        一、《吟坛百家》栏目所载诗人年龄层次透视
        二、《吟坛百家》栏目所载诗人职业类别透视
        三、以《吟坛百家》为中心的实力派旧体诗人群创作的精神特征
    第三节 “吟坛新人”与中青年诗人群体的创作特征
        一、《吟坛新人》栏目所推出的诗坛新秀年龄层次及身份背景
        二、《吟坛新人》栏目所推出诗坛新秀诗歌创作的类型特质
    第四节 “红色”诗词与“老干体”诗人群体的创作特征
        一、“老干体”与“红色”诗词的概念及关联辨析
        二、以《中华诗词》为平台的“老干体”诗人群体的创作特征
第四章 《中华诗词》杂志与新时期旧体诗词的传播机制透视
    第一节 《中华诗词》杂志权威传播地位的形成及表现
        一、新时期文学场与旧体诗词媒介传播的形成及表现
        二、《中华诗词》杂志的官方色彩与权力话语
        三、《中华诗词》杂志的民间色彩与权力合谋
    第二节 以《中华诗词》为中心的旧体诗词传播策略
        一、政治化运作策略
        二、商业化运作策略
        三、社会化运作策略
        四、文学化运作策略
    第三节 《中华诗词》杂志的旧体诗词传播误区
        一、传播权力影响下的传播策略的失误
        二、市场化环境中传播方式的商业化
        三、杂志定位的模糊与缺失
第五章 比较视域中的《中华诗词》杂志暨旧体诗词的发展前景
    第一节 民国《学衡》对《中华诗词》杂志的启示
        一、《学衡》杂志对旧体诗词文体复兴的伦理诉求
        二、《学衡》杂志对新时期《中华诗词》运行的启示
    第二节 岭南《当代诗词》对《中华诗词》杂志的启示
        一、岭南《当代诗词》的创刊宗旨及特色
        二、岭南《当代诗词》对《中华诗词》的启示
    第三节 网络诗词及媒介对《中华诗词》杂志的启示
        一、网络诗词的概念及创作现状与特点
        二、网络诗词及媒介对《中华诗词》办刊暨纸媒旧体诗词发展的启示
结语 旧体诗词在新时期的复苏
参考文献
附录:《中华诗词》大事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后记

(10)高校校报与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以江西高校校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2.3 研究亮点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第2章 高校校报与校园文化概述
    2.1 高校校报概述
        2.1.1 高校校报的发展
        2.1.2 江西高校校报的现状
    2.2 高校校园文化概述
        2.2.1 高校校园文化的含义
        2.2.2 高校校园文化的层次
        2.2.3 高校校园文化的功能
第3章 高校校报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3.1 引领作用
    3.2 桥梁纽带作用
    3.3 启迪熏陶作用
    3.4 监督作用
第4章 高校校报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不足
    4.1 办报的主动意识不强
    4.2 传播力逐渐减弱
    4.3 受众互动不足
第5章 高校校报建设校园文化的思路
    5.1 发挥校报的主流媒体优势
    5.2 加强策划意识
    5.3 注重校报的拓展与延伸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四、面向新世纪 撰文投稿应有编辑知识(论文参考文献)

  • [1]21世纪初江苏《少年文艺》的文学动向(2000-2020)[D]. 侯悦.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2]改革开放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历程与经验研究[D]. 苏彬.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2)
  • [3]《中国科技期刊研究》办刊思想探源[J]. 梁永霞,李翠霞,田宏,刘晶晶.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0(10)
  • [4]时代语境与百年中国报告文学主题话语嬗变[D]. 黄菲蒂.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3)
  • [5]广州绿道系统中的文化景观呈现研究[D]. 刘琳婕.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6)
  • [6]卫兴华经济思想研究[D]. 徐淑云.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7]当代中国文化保守主义研究[D]. 滑晓军. 河北大学, 2018(02)
  • [8]金戈铁马:晚清以来苏州评话研究[D]. 解军. 上海师范大学, 2016(07)
  • [9]《中华诗词》与新时期旧体诗词的传播及创作研究[D]. 戴勇. 华中师范大学, 2015(07)
  • [10]高校校报与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以江西高校校报为例[D]. 甘雨. 南昌大学, 2011(06)

标签:;  ;  ;  ;  ;  

面对新世纪,写投稿要有编辑知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