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瞄准时机造声势 迅速打开周边市场(论文文献综述)
朱美姝[1](2021)在《美国西部移民家族史研究 ——以俄勒冈的里奇菲尔德家族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苏联解体以来,西方世界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特别是美国自认为赢得“冷战”,从此可以独霸世界,然而,也就是不到三十年,社会主义中国在世界阔步前进,美国反而陷入了政治分裂和经济混乱,在特朗普执政期间美国问题日益凸显。笔者恰在特朗普执政四年期间的两年在美国从事田野调查工作,亲身体会到美国式民主制度日薄西山,以土地开拓为原动力的美式经济走向尽头,美国社会种族主义矛盾空前尖锐。在此时刻,我们研究美国当年的西部边疆开拓个案,就会发现美国兴盛发展的历史时机和动力,经过近两百年的发展,美国开疆拓土的资源枯竭,移民动力消退,最终会导致以个人主义和利润为核心的西方民主失去生产方式的支撑。这些历史经验和制度问题对世界各国选择什么样的制度有极其重要的借鉴意义,为新时代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提供有力域外经验。笔者在美国俄勒冈大学东亚研究所访问期间,十分有幸搜集到了理查德·查尔斯·里奇菲尔德家族的档案、日记和信件,通过对现今依然居住在俄勒冈大学所在地——尤金的里奇菲尔德家族后人的访谈,我发现这个家族史非常典型记录了从踏上这片新土地到美国独立、从西进运动到世界大战、从战后美国的崛起到今天的三个主要历史过程,理查德·里奇菲尔德的三支祖先,因为不同的原因踏上这片大陆,后来在美国西部开发中移民俄勒冈。真正的历史是无数个人的生命史,正是在所有人的具体行动中,逐渐产生了历史的必然性。家族史的意义就在于它是从个人生命史的角度去观摩这场巨大的历史盛宴,而里奇菲尔德家族史的独特性就在于他们自觉地保留并留传下来每一个时代主要家族成员的个体经历,通过采访、收集、记录这些个体经历,我们向中国读者展示出美国西部移民前后直到今天,这个移民家族在美国的生活:包括独立战争期间他们对旧世界的厌恶和对新世界的渴望,而他的后代,又站在另一个起点,视父辈建造的世界为反抗的对象。这一过程将循环往复,生生不息。第一章主要介绍我的田野对象,通过对俄勒冈尤金地区的了解,就能更准确地了解里奇菲尔德本人以及他的故事,了解这个家族在美国西部移民历史中的典型意义和特殊位置。第二章主要依照历史先后顺序,记录并探讨了里奇菲尔德家族最早移民美国的先祖,提出他们原来的经济基础和文化特征对来到美国的影响。第三章主要展示里奇菲尔德家族移民美国后,白人在开拓殖民地,掠夺印地安人土地方面的历史细节,这些田野材料再现了美国社会制度建立初始阶段土地问题和种族问题的关系。第四章展示了里奇菲尔德家族在美国独立战争期间经历的具体活动,这段历史的意义就在于经过美国独立战争,里奇菲尔德的先辈决定“西进”。第五章和第六章记录了里奇菲尔德家族移民西部的具体过程,记录了当事人的后代如何看待父辈们历尽艰辛,逐步获得土地并赢得社会地位的过程。第七章是在通过以上田野调查和文献回顾后,我们深入研究里奇菲尔德家族史的意义和问题,而这主要是通过对里奇菲尔德本人进行访谈研究来完成的。笔者经过连续两年对里奇菲尔德本人的访谈和连续三年对其家族文献的收集整理,完成田野调查和文献研究的。从这个家族史中可以看出,每一个成员既是参与者,又是敬畏的观众。如果童年和青春期的经历植根于所处的社会历史环境,那么每一代人的青春期矛盾既相似又不同,历史运动是每一代人的集体创造。对于失去自己土地、仪式和传统起源的移民国家来说,回溯家庭的历史具有文化认同的意义。1840年以后,有陆陆续续的东部和中部移民迁往俄勒冈州,他们起先是骑马和马车,然后通了铁路、水运。这中间发生了许多故事,其中就包括里奇菲尔德的先辈们,这也是美国疆域一步一步西进的过程。在这一时期,俄勒冈对于美国来说是西部边疆,具有外来文明和土着文明交界的边疆特征,西进过程也是美国人真正形成的过程,在对土地的掠夺中,诞生了美国式的民主社会。笔者观察美国西部边疆开拓史的主要视角是土地。从印第安人手中获得土地的不正义性,到为了独立从英国人手中夺取土地的正义性;大到争夺土地的战争,小到土地的投机与兼并,可以说,美国的历史就是土地发展的历史。土地不仅意味着机会,也意味着矛盾的转移。当最后一块边疆被占据以后,土地开拓之路关闭了,国内的矛盾不能再依靠新的土地来转移。特朗普当选总统,反映了美国民主派和共和派前所未有的分歧,国内的宗教矛盾、移民矛盾、贫富差距、性别矛盾一并爆发,但问题的根本在于土地。美国土地的特别之处在于:它从一开始就是商品,而不是“国有”或“集体所有”,美国移民开拓土地到哪里,那里就是美国的边界。来到新大陆的每一个人,都是从土地买卖开始的,他们跳过了旧大陆将土地和民族、土地和文化联系起来的阶段。因此,美国土地的问题深深隐藏在资本主义制度之中。新教思想所蕴含的资本主义精神,形成了美国土地价值观和企业家文化,认为土地真正唯一的价值,是可以买卖并给人类带来利益的商品。土地成为投机的目标。当然,积累财富的道路之所以畅通无阻,是因为他们有一块富饶的大陆。但是,随着西部边疆开拓时代的结束,西部再也没有更多的自由土地,对自由土地的无止境追求导致资本和领土扩张,对自由经济的无止境追求产生越来越严重的经济危机。
李敏[2](2021)在《爱尔兰流亡者的跨国民族主义 ——美国芬尼亚兄弟会的兴起与衰落(1858-1880)》文中研究表明当下,全球化和经济的不确定性促进了全球资本网络的建设,日益增加的人口流动性与通讯技术的发展,又促使跨国国界的社会关系日益密切,进而发展出了超越国家边界的社会思潮和政治动员。在这种跨国力量的簇拥之下,民族主义的情绪表达和政治实践,也不必然限定在特定的国家及其领土边界之内。在某种程度上,民族主义者也可以在想象的跨国空间中进行发挥。在历史学家看来,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这种跨国民族主义自有其历史先例。1858年,爱尔兰政治流亡者为了实现爱尔兰民族独立,而在美国国土上建立的芬尼亚兄弟会,便是这一民族主义的典型例证。在19世纪中叶大西洋世界出现民族主义浪潮的背景之下,1848年起义流亡者承袭爱尔兰裔美国人的跨国民族主义传统,在美国建立了一个新的爱尔兰民族主义共和派组织,旨在寻求爱尔兰民族独立。这一组织的跨国民族主义属性,不仅体现在组织目标的跨国性上,而且体现在组织的影响力方面。该组织的建立标志着1848年爱尔兰起义失败之后,爱尔兰裔美国人先于爱尔兰本土,第一个爱尔兰民族主义组织。并且,该组织及其领导人的影响力跨越了大西洋。这一在美国境内建立的民族主义组织推动了爱尔兰本土类似组织的建立。两个组织建立之初,即设定芬尼亚兄弟会定期向爱尔兰本土组织提供资金支持和人力支援。相比在此之前的爱尔兰裔美国人民族主义组织,建立之初芬尼亚兄弟会的跨国属性非常突出。芬尼亚兄弟会建立之后的最初两年,该组织并没有得到爱尔兰裔美国人的广泛支持,整体呈现缓慢发展态势。1857年经济危机使得经济能力有限的爱尔兰裔美国人对该组织爱莫能助;19世纪40-50年代美国天主教会的扩张和对爱尔兰民族主义的宣传,使其成为芬尼亚兄弟会最主要的竞争敌手;美国天主教会上层人士对芬尼亚兄弟会的批评,如反教权、秘密结社、暴力倾向等,都不利于该组织在爱尔兰裔美国人族裔社区内部进行宣传和征募会员。而1848年起义失败对爱尔兰民族主义者的心理冲击非常大,深居美国的部分政治流亡者并不认为当时是建立民族主义、再次发起民族独立运动的恰当时机,所以对该组织的兴趣不大。芬尼亚兄弟会建立的最初几年,并未得到美国主流社会的关注。这能够从该组织领导人的民族主义话语和当时美国民族主义话语的契合性与非契合性之中得到解释。在公民民族主义层面,二者在人权、民族主权和批判旧政权等共和话语,如出一辙。但是在反对英国暴政问题上,两者存在微妙的差异。在文化民族主义层面,从殖民地时代到美国内战之前,美国民族主义的文化排他性是以排外主义思想和实践展开的。无论是基于对新教以外其他宗教信仰的排斥,还是基于外来激进分子的恐惧,都对信仰天主教和崇尚暴力手段实现民族独立的芬尼亚兄弟会而言都是莫大的阻碍。在族裔民族主义层面,美国内战之前,社会达尔文主义尚未成型,种族话语限定在民族性格的含义范围之内,美国民族主义中对“生产者共和国”的强调使得以英裔美国人为代表的本土美国人更加强化了自己心中爱尔兰移民懒惰、堕落等族裔偏见。鉴于本组织发展迟缓,芬尼亚兄弟会在1861年组织了一场跨越大西洋的政治葬礼。这一葬礼有效地激发了爱尔兰裔美国人的族裔认同,但是从短期效果来看,对该组织的招募工作影响并不明显。对该组织后续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因素是美国内战中芬尼亚兄弟会成员的勇猛作战。正是他们的鲜血和对联邦事业的贡献,促使美国主流社会开始承认和认可该组织的存在。在相对宽松和受欢迎的社会舆论中,芬尼亚兄弟会组织在1863年之后得到了迅速发展。这一发展成果不仅得益于该组织的机构规范化和章程美国化,也得益于与其领导层的双重忠诚价值取向与内战时期美国民族主义发展特点的契合性。在保持对爱尔兰民族独立事业的目标追求上,更多地运用美国公民话语,构建对美利坚民族的认同。内战时期这种双重忠诚的民族认同模式,与组织初创时期形成鲜明对比。美国内战结束后,芬尼亚兄弟会的跨国民族主义正式从意识形态的构建转向跨国政治的军事作战实践,同时也开始从巅峰状态迅速跌入低谷模式。一方面,该组织秘密谋划攻击加拿大,意在威胁英国政府用加拿大的领土交换爱尔兰的民族独立。1866年和1870年,芬尼亚兄弟会两次攻入加拿大境内,将于当时英美两国关系交恶,美国政府并没有公开阻止他们的偷袭行为。1871年该组织再次发动攻击时,格兰特政府对其进行了军事干预。该组织的一系列攻击加拿大的行为,并没有有效地推进爱尔兰民族独立事业,却激发了当地人民摆脱殖民地状态、建立加拿大联邦的政治兴趣。另一方面,芬尼亚兄弟会参与和组织了爱尔兰1867年起义,大批美国内战老兵回到爱尔兰本土,实践跨国政治。这一时期,芬尼亚兄弟会领导层一改内战时期的双重忠诚取向,将民族认同问题集中在爱尔兰民族独立问题上,一种激进的共和民族主义占据该组织思想意识上风,较少兼顾美国国内事务和美利坚民族认同。在美国民族主义的视野之下,美国内战其实暗流涌动的反芬尼亚情绪,终于在重建时代迸发出来。遭遇内战重创的美国人,再也无法接受该组织的暴力倾向。在大西洋世界范围内,该组织的一系列活动,悉数被塑造成血腥与暴力事件。这也是这一组织留给20世纪初爱尔兰独立事业的历史记忆和民族遗产。
王锟越[3](2020)在《知识付费平台商业模式优化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背景下,知识付费产业应运而生,大量资本涌入,行业爆发式增长。目前,作为该市场核心力量的知识付费平台,引导着内容生产、运营甚至消费者的需求。然而相关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特别是从商业模式的角度对其成功的规律特点以及行业普遍问题、对策的系统研究非常匮乏。本文运用参与观察法、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对知识付费平台行业中典型的三家标杆企业进行比较分析。理论上主要以魏朱六要素商业模式模型为主要研究框架,具体分析还结合了战略、营销等相关理论。研究总结了知识付费平台商业模式的普遍成功规律,为行业大多数平台树立了商业模式优化的标杆:精准定位主流用户知识焦虑痛点,集中开发对应产品,以IP引流手段为主占有市场。搭建广泛的价值网络稳定创造和传递价值,打通上下游和衍生产业链,形成共赢的业务系统。将IP孵化能力、大数据技术、社群运营作为关键资源和能力。盈利模式主要以产品直售、广告收费、会员收费、服务收费、演讲直播收费、周边商城、跨界经营等多模式组合形成收入闭环。对收入进行合理分配,自由现金流,企业价值得以体现。价值网络的所有参与者(包括资本)获得利益,系统循环形成可持续的商业生态。研究中,本文着重提出当前以标杆企业为代表的行业普遍存在的问题:产品内容质和量问题造成了行业发展秩序紊乱,服务体验不佳的问题造成产品打开率低、复购率低、用户黏性低。将两大问题细化为8个具体原因,对应到魏朱六要素模型的动态系统中,明确了商业模式优化的方向和重点,创新性地以用户体验为切入视角,结合战略、营销、长尾等相关理论制定了优化策略和措施。主张以用户体验作为立足点,从商业模式的定位、业务系统、关键资源和能力三个要素层面上实现协同突破,达到优化效果。定位层面上通过利基对策提升用户品牌化、专业化体验。业务系统层面,通过完善平台治理机制、生产机制、服务机制、合作机制提升用户规范化、品牌化、专业化、个性化和实用性体验。在关键资源和能力层面,加强社群维护以升用户社交情感体验,加之IP孵化、大数据这三个方面是定位和业务系统优化的基础。对策的选择可根据企业的实力、位置、问题侧重等因素组合使用。本文图24幅,表7个,参考文献76篇。
钟晓雅[4](2019)在《国际环境影响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自启程以来,已走过了近百年的发展历程。在这段漫长而艰辛的历史岁月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始终受世情与国情两个“具体实际”的影响和制约。在这期间,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将国际环境因素作为制定和执行国家内外战略政策的重要依据,在应对国际环境机遇和挑战的同时,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不断推向前进。可以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每一次历史性飞跃、每一个重要理论成果,都与国际环境的发展演进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国际环境影响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课题研究的应有之义。研究国际环境影响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必须弄清国际环境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概念及二者的互动关系。对于主权国家来说,国际环境既是一种外部影响因素,又是一个动态影响过程,具有客观性、规定性、双重性、多变性特征;既是一个复合概念,又是一个系统概念,包含诸多构成要素。国际环境对国家的道路选择、制度规范、思想意识、发展方略、对外战略等方面都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近代以来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全部理论探索和实践探索的总和。马克思主义要解决中国问题,必须进行中国化,这有助于打破现代化等同于西方化的实践逻辑,增强马克思主义在世界文明体系中的话语权,发挥中国对优化国际环境的推动作用。国际环境深刻影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认知、践行和创新发展,因此,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科学应对国际环境影响,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时俱进的客观要求,是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客观要求,是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走向世界的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种子是在近代中国的内忧外患中萌发的,国际环境深刻影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启程。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这期间,国际经济环境、国际政治环境、国际文化环境都对近代中国产生深刻影响。严重的民族危机促使中国各阶级阶层的先进人士开始反思历史与现实,试图通过走“西学”之路,使中国摆脱落后挨打的困境,但种种道路都因为不适合中国国情而宣告失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和俄国十月革命胜利深刻改变了世界历史进程,中国的国际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国外的留学经历、中外社会思潮的论战、世界革命运动高涨等因素相互交织,成为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育成的重要外部条件,推动中国工人阶级迅速觉醒和成长。一批具有爱国思想的先进分子开始接触、学习、信奉、传播马克思主义,并在苏维埃俄国和共产国际的帮助下创建了中国共产党,由此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之路。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初,中国的国际环境极为复杂。国际帝国主义对华政策的攻与破、帝国主义和社会主义阵营的战与和、苏共方面对中国革命的亲与疏、“第三世界”力量的增与减、世界权力结构重组和两极格局形成等外部环境变量相互交织,对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制定和实施国家战略政策的重要依据。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对20世纪上半叶国际环境准确研判和把握的基础上,围绕“什么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怎样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中国革命的根本问题,进行了艰辛探索,明确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在实践层面上走出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独特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初步探索,形成了毛泽东思想这一重要理论成果,迎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这一时期,由于我们党的理论和实践还不够成熟,对一些国际问题的认识出现偏颇,犯了一些“左”倾和右倾主义错误,使中国革命经历了一些失败与挫折。然而,总的来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实现了在曲折中前进。中国共产党人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和创造的理论成果,又反作用于国际环境,对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和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乃至对整个20世纪人类社会历史进程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自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世界形势和发展趋势开始发生深刻变化。经济全球化潮流初步呈现,国际政治多极化初见端倪,苏东国家发生剧变,这成为中国搞社会主义建设必须面对和应对的国际环境。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敏锐的政治眼光把握世界大势,明确提出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的重大判断,在全党全社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重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三步走”战略目标,实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重大战略部署,明确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坚决抵制资本主义国家实施的“和平演变”,开创了符合时代发展和中国实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邓小平理论这一重要理论成果,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邓小平理论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开辟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推动了世界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发展,为其他国家寻找通往现代化的道路提供了有益借鉴。20世纪90年代以后,面对国际环境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国共产党的事业带来的新机遇和新挑战,以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主动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在应对国际环境影响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发展,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施科学发展观,筑牢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生面,对于推动世界的发展与进步作出了积极贡献。中共十八大之后,世情、国情、党情再次发生深刻变化。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霸权主义和新干涉主义有所抬头;经济全球化深入推进,发展中的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增多;科技进步向纵深推进,为中国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提供了新契机;全球性问题凸显,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各国人民的共同夙愿;世界文明交流互鉴,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更加深刻复杂。面对前所未有的的机遇和挑战,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主动应对国际环境影响,创生国内治理新思想新战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施“五位一体”总布局,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开创治国理政新局面;贯彻“五大发展理念”,在激烈国际竞争中赢得发展优势;创新党的指导思想,提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如此,我们党还积极应对国际环境影响,提出了中国参与国际交往的一系列新理念新举措。中国坚定走和平发展道路,积极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以更加积极姿态参与国际事务,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推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朝着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构建合作共赢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在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迎来了新的历史性飞跃。历史研究以总结经验、启迪未来为理论旨归。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始终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应对国际环境影响、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理论前提;立足中国国情和发展实际是应对国际环境影响、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实践基础;紧跟时代潮流是应对国际环境影响、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必然要求;树立世界眼光是应对国际环境影响、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崭新视野;坚持党的领导是应对国际环境影响、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根本保障。这些基本经验,对于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扎实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探索和实践创新具有重要的启迪价值和指导意义,我们必须始终牢记并继续践行。
邹勇[5](2019)在《清末民初小说中的“新女性”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从史实和文学两个角度切入,探讨1898-1919年间新女性与都市的关系,以及新女性的尴尬处境。选择“清末民初小说中的‘新女性’研究”这样一个题目,契合新女性产生之大环境——都市,用文学现象映射新女性产生之小语境——男性指导这一内在写实。多角度地对史实和文学中的新女性处境、心理、实践做重新阐释和发现,深入挖掘都市新女性的精神内核,意在浮现一个更贴近现实的新女性群体。本文以小说为本位,将1898-1919年间都市新女性作为研究对象。新女性作为兼容民族国家诉求和女权诉求,兼容权力谋求与自我价值实现的女性群体。大致可以分为女学生、英雌、女小说家、女新闻人。全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新女性与都市”,拟对女性社会身份的近代变迁做一个整体的考察,共分为两节。第一节论述传统知识女性的尴尬处境。第二节探讨新女性群体产生的背景,即都市是如何促进新女性群体产生的。随着列强入侵,传统城市被迫走上改良开放的道路,逐渐打破了传统的城市意识。伴随着较快的城市化进程,都市的形体和内涵发生了相应的改变。这并没有在城市学或社会学中形成明显的意识表述。反而是清末民初的小说赋予都市生动的描写,尽情展现都市世界里包括新女性在内的新因素。当然小说建构下的都市景观并非都市实景的复制,而是经过了再造想象,隐藏着多层文化密码。它的特点是将都市中的新旧因素原型化,通过一系列反复出现的人事景来表现时人对都市新人文的心理迹象。小说反映出的心理迹象表现为关注都市空间、隐述乡村空间;聚焦公共空间、窥探私密空间;热衷描写女性空间这三个特征,引起人们对晚清大都市这个特定历史空间下新因素的注意。第二章“男性文人笔下的新女性形象”。共分为三节,第一节探讨新兴的女性群体(女工)的存在意义,并通过小说文本的分析,证明女工作为一个粗俗卑微的新兴的女性群体,并不是男性精英需要的新女性,因而新兴的女性群体不等同于新女性。第二节通过还原女学生的校园生活图景,重点阐述小说中女学生形象的两个极端,即真善美的女学生和沦落的女学生。第三节通过解读报刊、地方志等文献,综述社会舆论视野中的英雌,以及造成英雌陨落的主客观原因。并结合小说文本,重点分析男性写作策略下的英雌群像所呈现出来的特点。第三章“女性小说家对传统的越轨与回归”。通过三节论述以下内容,第一节论“女学生形象的倒退”,即闺秀女学生形象的特点以及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第二节论男性编辑策略下的女小说家,即女小说家是如何被包装的,以及女性创作中对新女性话语的实践及“越轨”书写。第三节论女小说家回归传统以及越轨书写的现实原因,即英雌自我意识的觉醒与自我赋权。
罗江[6](2018)在《雅安市名山区茶旅产业融合发展研究》文中指出根据文字记载,自唐朝初期名山区蒙顶山就开始种植茶叶,凭借独特的气候状况和悠久的种植历史,目前名山区已经成为了全国重要的产茶区域,茶叶种植面积、品牌价值等多个领域位居全国前列。近年,名山区更是紧跟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紧紧扭住“茶”这个主题做文章,大力开展茶旅产业一三互动、融合发展的探索实践,在实现以“茶”为核心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方面也取得了重大成效,为推动乡村振兴、农民增收和地方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同时,把名山区茶旅产业融合发展情况放入全国、全省分析比对,我们发现名山区在茶旅基础设施、品牌效益、服务水平等方面都还处于起步阶段,与全国全省农业旅游、乡村旅游、休闲旅游等做的好的地方还有较大差距。基于此,本文针对如何深层次推进名山区茶旅产业融合发展这一主题,通过运用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相结合方式,在详细介绍了各地农业旅游和茶旅游融合发展研究成果,客观分析了名山区茶产业、旅游产业以及茶旅产业融合发展现状特征,以及影响名山区茶旅产业融合发展的潜在优势和障碍因素后,针对性提出了促进茶旅融合发展的路径和对策建议。经分析研究,本文认为:一是名山区在推进茶旅产业融合发展中做了大量积极性探索,茶旅融合成效得到初步显现,为下一步推动深度融合、跨越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二是当前名山区茶旅产业融合发展还存在产业融合层次低、链条短、外部竞争激烈等障碍因素。基于上述判断,本文建议名山区应重点从推动茶旅产业资源融合、技术融合、市场融合以及功能融合等4个路径出发,通过专注茶区景区建设、茶旅业态培育、茶文化魅力提升、茶旅品牌打造、服务能力提升,以促进名山茶旅产业加快实现互动发展、融合发展、跨越发展。
赵祥云[7](2018)在《国家领导人着作英译规范的嬗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家领导人着作英译是国家赞助下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翻译活动,是中国构建对外政治话语体系的重要途径。不同时期的领导人着作英译行为既存在共同特点,也具有各自的特点,并体现出历时性的演进特征。因此,分析不同时期的领导人着作英译规范及其嬗变特征,并探讨其规范嬗变的社会文化动因,是当前领导人着作英译研究的重要内容。本研究主要围绕以下问题展开:一、不同时期的领导人着作英译规范具有何种特征?二、领导人着作英译规范的嬗变体现在哪些方面?三、领导人着作英译规范嬗变的动因体现在哪些方面?四、新时代语境下如何实现领导人着作原文意义的异域建构?本研究选取《毛泽东选集》、《邓小平文选》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的原文文本及其英译文本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研究需要,选择其中五种文本,即标题文本、口语化文本、修辞话语文本、政治话语文本和文化负载项文本,进行抽样分析。本研究从描述翻译学的规范概念入手,基于领导人着作英译文本的抽样分析,对三位领导人着作的英译规范进行比较研究。通过比较分析,找出领导人着作英译的共性特征和个体特征,并分析领导人着作英译规范的嬗变及其社会文化动因。本研究总体上采用了微观与宏观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具体而言,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第一,文献分析法,主要见于第二章(文献综述部分)。第二,抽样分析方法,主要见于第三、四、五章。本研究首先对三位领导人着作的英译文本进行随机抽样,然后分析抽样文本的翻译策略,并据此提炼三位领导人着作英译的规范。第三,比较分析法,主要见于第六章。基于抽样分析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借助表格、折线图和柱形图,直观呈现不同时期领导人着作英译规范的基本特征。第四,译例分析法,主要见于第三、四、五和第七章。通过译例分析方法,对三位领导人着作英译策略进行实证分析,然后总结提炼领导人着作英译的起始规范和操作规范。第五,理论阐释法,主要见于第六章。借助文化学派和社会学派的相关理论,分析和阐释社会文化语境变迁、意识形态、权力、诗学、赞助人、译者惯习等因素对领导人着作英译规范的形成和嬗变的影响。研究表明,《毛泽东选集》、《邓小平文选》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英译的起始规范分别是“以我为主”、“走向对话”和“融通中外”,其操作规范分别为“异化主导”、“趋向多元”和“多元互补”。虽然领导人着作英译规范体现出历史的演进特征,但“走向对话”和“融通中外”都坚持以“以我为主”为基本原则。总体而言,领导人着作英译活动具有以下五种基本特征:翻译行为的政治性、翻译原则的明确性、翻译模式的集体性、翻译方向的逆向性和翻译策略的针对性等。基于三位领导人着作英译的抽样分析和比较研究,提出新时代语境下领导人着作原文意义异域构建的三种模式:文化移植、文化融合和文化重构,并指出不同模式所对应的翻译策略与方法。本研究有助于深化对新时代语境下中央政论文献英译的认识,对中央文献英译理论构建及其实践发展都具有启迪意义。
范稳[8](2018)在《重庆之眼》文中研究指明第一幕:国破山河在1.狼烟邓子儒一生也搞不明白,莱特兄弟为什么要发明飞机。天空本来是属于鸟儿的,人一旦飞上了天,就应了中国的那句成语——无法无天。直到他皓首白头了,每当他仰望重庆的天空时,他都不确定灾难会不会倏然而至。但在一九三九年五月三日这天,山城灰蒙蒙的天空将给他的家族降下一个财神来,同时也是他第二天的婚礼上最为尊贵的客人——上海裕隆纱厂的董事经理罗佑华先生。全面抗战已经打了
陶纯[9](2017)在《浪漫沧桑》文中提出第一章一一九三六年——民国二十五年,夏天,龙城的余家"双喜临门"。其实是"三喜临门"——只是这第三喜,不便与人说。第一喜——在龙城警察局副局长任上多年的余乃谦,接到了新的任命状——他去掉了"副"字,当上了正局长——余副局变成了余局,自然可喜可贺。余家小姐余立贞,刚从礼贤中学毕业,就拿到了去美国留学的护照,半个多月后即可成行。此乃第二喜。第三喜嘛——还是暂不说为好。
钟法权[10](2016)在《最先到达的长征》文中指出2016年10月21日,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了重要讲话。习总书记在讲话中开宗明义地讲到:"面对生死存亡的严峻考验,从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和第二十五军进行了伟大的长征。"作者写《最先到达的长征》,所表现的不是第一、第二和第四方面军的长征故事,而是围绕红二十五军气壮山河的长征而展开。作者为什么要写红二十五军的长征呢?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作者身处西安,每次回老家路过漫川关,听到了很多关于红二十五军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闲暇之时,到西安附近的蓝田葛牌镇、柞水县和镇安县,欣赏秦岭无限风光的时候,有意无意接触到了红二十五军曾经战斗过的遗址,触景生情写下了很多关于红二十五军的文学作品。二是在研究红二十五军长征史的过程中,作者逐渐得知,红二十五军在所有的长征队伍中,是一支经中央批准最早开始长征的队伍(1934年11月),也是一支最早到达陕北根据地的队伍(1935年9月),人员由出发前长征到达陕北根据地后非但没有减少而有所增加壮大的一支队伍。三是红二十五军与陕北红军会师后合编成为红军十五军团,打了劳山和榆林桥等一系列大胜仗,为中央红军落脚陕北起到了奠基性的作用;军长徐海东更是被毛主席称之为"对革命有大功的人"。《最先到达的长征》是一篇红二十五军官兵信仰与忠诚的践行史,是一篇压倒一切敌人而不被任何敌人所压倒、征服一切困难而不被任何困难所征服的奋斗史,是一篇为实现革命理想目标而不惧流血牺牲的英雄史。
二、瞄准时机造声势 迅速打开周边市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瞄准时机造声势 迅速打开周边市场(论文提纲范文)
(1)美国西部移民家族史研究 ——以俄勒冈的里奇菲尔德家族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目的和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选题目的 |
三、选题意义 |
第二节 选题特点、难点和问题 |
一、特点:海外边疆移民研究 |
二、难点:当事人访谈、文献收集和求证 |
三、问题:如何看待美国的土地?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资料简介 |
一、国内研究简介 |
二、国外研究简介 |
第四节 海外田野工作方法和研究方法 |
一、口述史的方法 |
二、历史文献方法 |
三、民族学田野调查法 |
第五节 逻辑框架 |
第一章 从认识理查德·查尔斯·里奇菲尔德开始 |
第一节 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 |
一、缘起 |
二、美国新教文明的危机 |
三、三位一体与四位一体的关系 |
第二节 理查德·查尔斯·里奇菲尔德的成长经历 |
一、他的童年 |
二、他的家庭 |
第三节 从里奇菲尔德家看美国边疆移民的家庭教养模式 |
一、严厉的母亲 |
二、友好的父亲 |
第二章 追寻新的土地:第一代里奇菲尔德家族移民 |
第一节 格里芬号的到来 |
一、第一代里奇菲尔德家族成员踏上美洲大陆的背景 |
二、教派分歧与家族起源 |
三、荣誉炮兵团的建立和劳伦斯·里奇菲尔德 |
第二节 “神圣共同体”及其经济生产方式 |
一、斯基尤特:最早的落脚地 |
二、巴恩斯特布尔:早期殖民地的开发 |
三、早期移民的主要生产活动 |
第三节 便宜的土地 |
一、从印第安人手里购买土地 |
二、成为年轻的土地所有者 |
三、新的阶级分化和新教主义的削弱 |
第三章 白人的殖民开拓:移民后的里奇菲尔德家族 |
第一节 贪婪的土地掠夺 |
一、边疆线第一次推进的背景 |
二、向西部拓殖 |
三、富饶与浪费 |
第二节 美国大革命前夕:资产阶级争取经济自由 |
一、美国大革命前的社会分工和英国重商主义的失败 |
二、掠夺土地与操控民主 |
第三节 最自由的民族最革命 |
一、辉格党与托利党斗争影响下的生活记录 |
二、美国发生独立战争的因素 |
第四章 里奇菲尔德先辈经历的独立战争 |
第一节 战争是令人痛苦的:里奇菲尔德的战争日记 |
一、经历战争打响和动乱 |
二、经历恐怖的战争场面和战时生活 |
三、士气大增 |
第二节 法国军队的到来与参战记录 |
一、法国军队的规模 |
二、法国军队的行军路线 |
三、九月——法国军队参战 |
第三节 约翰·麦吉尔弗拉与里奇菲尔德家族的人生交错 |
第五章 危险的旅途:里奇菲尔德家族的幸运之神 |
第一节 俄勒冈的第一批来客 |
一、穿越大平原 |
二、莱伯太太和印第安人的“切手事件” |
第二节 幸运之神 |
一、永远不要走捷径 |
二、阿普尔盖特小道 |
第六章 最后的边疆:里奇菲尔德家族定居俄勒冈 |
第一节 西进运动中的土地政策 |
一、运河与铁路的发展和家族的西迁 |
二、在南达科塔州的宅地 |
三、土地、自由和资本 |
第二节 在俄勒冈州的命运交汇 |
一、乔治·里奇菲尔德和亚查茨印第安人保留地 |
二、威拉米特河谷的繁荣和里奇菲尔德爷爷的铁路爱情 |
三、里奇菲尔德父亲的律师事务所和美国社会家庭结构 |
第七章 额外的问题——理查德·里奇菲尔德的惑与解 |
第一节 里奇菲尔德的家族精神 |
一、国际互助——多元与包容 |
二、崇尚和平——理查德·里奇菲尔德对越战的态度 |
三、一个家族的内生动力 |
第二节 中美建交后里奇菲尔德对中国的访问 |
一、从尼克松到里根——共和党执政理念的转向 |
二、中美建交之旅与理查德的困惑 |
结语 |
一、问题的症结——对自由的追求退化成了自由经济的倡导 |
二、把根扎进土里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2)爱尔兰流亡者的跨国民族主义 ——美国芬尼亚兄弟会的兴起与衰落(1858-188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节 研究选题与学术理路 |
一、移民跨国民族主义与双重忠诚 |
二、从政治史研究范式到移民同化研究范式 |
三、族裔性研究范式为主导的时代 |
第二节 跨国主义与同化取向 |
一、跨国主义研究方法的引入 |
二、跨国主义研究方法的实践 |
三、同化模式的回归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理论架构 |
一、政治精英人物的复归 |
二、远距离民族主义的理论价值 |
三、作为方法的跨国比较研究 |
第一章 芬尼亚兄弟会跨国民族主义的根基与起源 |
第一节 民族的春天 |
一、19 世纪中叶欧洲的民族主义 |
二、爱尔兰民族主义的历史传统 |
三、美国民族主义的历史传统 |
第二节 19 世纪中叶美国国土上的爱尔兰人 |
一、爱尔兰大饥荒移民 |
二、爱尔兰裔美国人的族裔认同 |
三、爱尔兰裔美国人的白人种族认同 |
第三节 美国爱尔兰裔民族主义的历史传统 |
一、从托恩到米切尔 |
二、爱尔兰裔美国人民族主义的建构性 |
三、爱尔兰裔美国人的双重忠诚传统 |
第二章 美国内战之前芬尼亚兄弟会的建立与缓慢发展 |
第一节 芬尼亚兄弟会的建立与缓慢发展 |
一、1848 年起义的政治流亡者 |
二、建立初期的缓慢发展 |
三、进展缓慢的多重原因 |
第二节 芬尼亚兄弟会视野中的爱尔兰民族和美利坚民族 |
一、共和与自由 |
二、历史与宗教 |
三、暴力与奴隶制 |
第三节 美国民族主义视角下芬尼亚兄弟会的建立 |
一、共和主义的复杂性与微妙性 |
二、美国排外主义的双重面相 |
三、作为“族裔民族”的美利坚合众国 |
第三章 美国内战期间芬尼亚兄弟会的迅速发展与双重忠诚 |
第一节 芬尼亚兄弟会的迅速发展 |
一、麦克马努斯的政治葬礼 |
二、美国主流社会的认可 |
三、组织发展与制度建设 |
第二节 芬尼亚兄弟会的双重忠诚 |
一、公民、忠诚与反英话语 |
二、双重忠诚的历时性 |
三、松散的种族与暴力话语 |
第三节 美国民族主义视角下芬尼亚兄弟会的迅速发展 |
一、作为征兵宣传工具 |
二、作为英美外交工具 |
三、美国排外主义的弱化与回升 |
第四章 内战结束之后芬尼亚兄弟会的跨国实践与艰难存续 |
第一节 芬尼亚兄弟会的跨国实践 |
一、屡攻加拿大边境 |
二、踏上爱尔兰之地 |
三、跨国民族主义的艰难存续 |
第二节 芬尼亚兄弟会的公民话语与恐怖行动 |
一、双重忠诚话语的式微 |
二、作为谈判工具的美国公民身份 |
三、恐怖行动与暴力形象 |
第三节 美国民族主义视角下芬尼亚兄弟会的艰难存续 |
一、海外美国人的公民权 |
二、中立主义外交原则 |
三、爱国话语的双重面相 |
结语 |
一、结局:持续衰落与最终解散 |
二、尾声:外交障碍与恐怖形象 |
三、同化:忠诚话语与政治分野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3)知识付费平台商业模式优化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序言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路线、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路线 |
1.4.3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创新点 |
2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商业模式的分析与设计 |
2.1.2 相关的营销理论 |
2.1.3 相关的战略理论 |
2.1.4 体验经济理论和方法 |
2.1.5 电子商务中的长尾理论 |
2.1.6 相关研究理论的联系与差别 |
2.2 文献综述 |
2.2.1 关于平台的界定的研究 |
2.2.2 关于知识付费平台的特性研究 |
2.2.3 关于知识付费平台市场的研究 |
2.2.4 关于知识付费平台商业模式的研究 |
3 典型知识付费平台企业商业模式案例分析 |
3.1 知识付费平台案例企业特点及行业代表性分析 |
3.2 知识付费平台市场定位分析 |
3.2.1 关于知识付费平台消费者维度的定位 |
3.2.2 关于知识付费平台产品维度的定位 |
3.2.3 关于知识付费平台的价值维度定位 |
3.3 知识付费平台业务系统主要环节分析 |
3.3.1 关于知识付费平台的价值网络系统 |
3.3.2 关于知识付费平台的内容运营系统 |
3.3.3 关于知识付费平台的营销成功关键 |
3.4 知识付费平台企业关键资源能力分析 |
3.4.1 优质产品供给能力——吸引与孵化生产者 |
3.4.2 技术支持能力——大数数据掌控与分析 |
3.4.3 核心服务能力——构建与运营社群 |
3.5 知识付费平台企业盈利模式分析 |
3.5.1 盈利组合模式——打造价值转化闭环 |
3.5.2 合理分配系统——主要盈利与成本支出分析 |
3.6 知识付费平台自由现金流和企业价值分析 |
4 知识付费平台商业模式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
4.1 内容生产的质和量问题——造成行业发展秩序紊乱 |
4.1.1 优质内容持续输出困难 |
4.1.2 知识付费产品同质化问题严重 |
4.1.3 侵犯版权的问题频发 |
4.2 用户体验差——造成产品打开率、复购率、用户黏性低问题 |
4.2.1 售后服务机制不完善 |
4.2.2 识付费产品实用体验差 |
4.2.3 过度营销增高用户信任成本 |
4.2.4 用户逐渐成熟——冲动消费减少 |
4.2.5 社群服务流于形式 |
5 知识付费平台商业模式优化策略 |
5.1 商业模式优化对策的设计逻辑 |
5.2 商业模式架构下的知识付费平台问题原因分析 |
5.3 基于定位要素层面的优化策略 |
5.4 基于业务系统要素层面的优化策略 |
5.5 基于关键资源能力要素层面的优化策略 |
5.6 策略的评价与选择 |
6 知识付费平台商业模式优化措施 |
6.1 知识付费平台商业模式问题原因与优化措施的对应关系 |
6.2 关于定位层面的优化措施 |
6.2.1 定位下沉市场——优先树立品牌体验 |
6.2.2 定位垂直化发展方向——提升专业化体验 |
6.3 关于业务系统层面的优化措施 |
6.3.1 完善平台治理机制——提升规范化体验 |
6.3.2 升级服务模式——提升个性化、实用性体验 |
6.3.3 将竞争对手引入价值链 |
6.4 关于关键资源和能力层面的优化措施 |
6.4.1 优化IP孵化能力和结构——为个性化、专业化体验提供产品基础 |
6.4.2 完善社群维护体系——提升社交情感体验 |
6.4.3 挖掘大数据潜力——为用户体验提供技术支持 |
7 结论 |
7.1 研究结论 |
7.2 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国际环境影响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一)国内对该课题的研究 |
(二)国外对该课题的研究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评析 |
三、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点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国际环境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互动关系 |
一、国际环境的基本内容与影响 |
(一)国际环境的基本内容 |
(二)国际环境对国家发展的影响 |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性和国际意义 |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和特征 |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性 |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国际意义 |
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科学应对国际环境影响 |
(一)国际环境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影响 |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积极应对国际环境影响 |
第二章 国际环境影响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启程 |
一、近代中国的国际环境及对中国的影响 |
(一)当时国际经济环境及对中国的影响 |
(二)当时国际政治环境及对中国的影响 |
(三)当时国际文化环境及对中国的影响 |
二、在国际环境促动下育成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 |
(一)国外留学使中国马克思主义者打开了思想视野 |
(二)思潮论战使中国马克思主义者辨明了理论信仰 |
(三)世界革命运动为中国马克思主义者提供了行动借镜 |
三、在国际革命力量帮扶下建立中国共产党 |
(一) 共产国际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
(二)共产国际推动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建立 |
(三)共产国际指导下中国共产党正式创建 |
第三章 国际环境影响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
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国际环境及其影响 |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国际环境 |
(二)国际环境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影响 |
二、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初步建设时期的国际环境及其影响 |
(一)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初步建设时期的国际环境 |
(二)国际环境对中国社会主主义革命和初步建设的影响 |
三、在应对国际环境影响中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 |
(一)应对国际环境影响,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
(二)应对国际环境影响,开展社会主义革命和初步建设事业 |
(三)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发展与世界意义 |
第四章 国际环境影响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
一、20 世纪70年代末以后国际环境变换及对中国的影响 |
(一)国际经济环境变换及对中国的影响 |
(二)国际政治环境变换及对中国的影响 |
(三)苏东剧变及对中国的影响 |
二、应对国际环境影响,开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飞跃 |
(一)改革开放,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
(二)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
(三)邓小平理论的世界意义 |
三、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进程 |
(一)在应对国际环境影响中取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发展 |
(二)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筑牢中共执政基础 |
(三)实施科学发展观,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生面 |
第五章 国际环境影响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历史性飞跃 |
一、中共十八大以来国际环境新态势及对中国的影响 |
(一)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霸权主义和新干涉主义有所抬头 |
(二)经济全球化向纵深发展,影响世界经济的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增多 |
(三)科技进步向纵深推进,为中国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新契机 |
(四)全球性问题凸显,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
(五)世界文明交流融合,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更加深刻复杂 |
二、应对国际环境影响,创生国内治理新思想新战略 |
(一)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
(二)实施“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进程 |
(三)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开创治国理政新局面 |
(四)贯彻“五大发展理念”,形成创新发展新优势 |
(五)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安邦兴国之魂 |
(六)创新党的指导思想,形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三、应对国际环境影响,提出国际交往新理念新举措 |
(一)坚定走和平发展道路,积极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 |
(二)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事务,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 |
(三)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积极参与全球治理 |
(四)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第六章 国际环境影响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基本经验 |
一、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应对国际环境影响、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前提 |
(一)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
(二)坚决回击国际上对马克思主义的攻击和否定 |
(三)必须始终以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
二、立足中国国情和发展要求是应对国际环境影响、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基础 |
(一)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精髓 |
(二)任何时候都应以解决中国社会重大发展问题为根本任务 |
(三)不管国际风云如何变幻,必须始终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
三、紧跟时代潮流是应对国际环境影响、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要求 |
(一)科学判断时代主题,找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定位 |
(二)准确把握时代趋势,展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要求 |
(三)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进程 |
四、树立世界眼光是应对国际环境影响、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崭新视野 |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应加强国际合作 |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需要借鉴他国经验 |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坚持对外开放 |
五、坚持党的领导是应对国际环境影响、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保障 |
(一)任何时候都不能否定和削弱党的领导 |
(二)坚持从严治党,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
(三)要经得起“外部环境考验”,增强党抵御外部风险的能力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5)清末民初小说中的“新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概念界定、材料来源 |
二、研究综述及意义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新女性与都市 |
第一节 传统知识女性的尴尬处境 |
第二节 新女性群体的产生 |
第二章 男性文人笔下的新女性形象 |
第一节 被贬抑的女工形象 |
第二节 女学生:雅化的少女 |
第三节 英雌:成长起来的女学生 |
第三章 女性小说家对传统的越轨与回归 |
第一节 女学生形象的倒退 |
第二节 男性编辑策略中的女小说家 |
第三节 英雌自我意识的觉醒与自我赋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6)雅安市名山区茶旅产业融合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农业旅游融合发展研究 |
1.2.2 茶旅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
1.2.3 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茶旅产业融合发展理论分析 |
2.1 相关概念 |
2.1.1 茶产业 |
2.1.2 旅游产业 |
2.1.3 产业融合 |
2.2 理论基础 |
2.2.1 协同理论 |
2.2.2 共生理论 |
第三章 名山区茶旅产业融合现状 |
3.1 名山区基本情况概述 |
3.2 名山区茶产业发展现状 |
3.2.1 茶叶产业发展基础好 |
3.2.2 茶叶品牌打造成效明显 |
3.2.3 茶叶科技水平较高 |
3.2.4 茶叶加工企业量多个小 |
3.2.5 茶历史文化深厚 |
3.3 名山区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
3.3.1 旅游资源类别丰富、特征明显 |
3.3.2 旅游产业发展较快、总量偏小 |
3.3.3 游客以周边为主、市场吸引力偏弱 |
3.4 名山区茶旅产业融合发展趋势特征 |
3.4.1 茶叶产区景区化 |
3.4.2 茶旅文化多样化 |
3.4.3 资源管理规范化 |
3.4.4 消费偏好集中化 |
第四章 名山区茶旅产业融合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
4.1 名山区茶旅产业融合发展潜在优势分析 |
4.1.1 交通区位优势明显 |
4.1.2 生态文化底蕴深厚 |
4.1.3 茶旅产业初具规模 |
4.1.4 国家层面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 |
4.1.5 国内生态休闲度假旅游急剧升温 |
4.1.6 茶旅产业融合发展红利持续作用 |
4.2 名山区茶旅产业融合发展障碍分析 |
4.2.1 茶旅资源开发保护水平低 |
4.2.2 茶旅产业体系尚待完善 |
4.2.3 茶旅行业服务管理滞后 |
4.2.4 茶旅品牌影响力不足 |
4.2.5 旅游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
4.2.6 游客消费要求日益提高 |
4.2.7 环保和茶叶质量安全压力大 |
第五章 国内外茶旅产业融合发展典型案例借鉴分析 |
5.1 国内外茶旅产业融合发展典型案例分析 |
5.1.1 福建武夷山——现代文化产业驱动模式 |
5.1.2 台湾嘉义——旅游产品创新体验模式 |
5.1.3 日本静冈——茶旅深度融合发展模式 |
5.2 国内外茶旅产业融合发展案例启示 |
5.2.1 加强顶层设计,政府主导推动 |
5.2.2 发挥核心优势,强化元素融合 |
5.2.3 坚持创新发展,拓展业态模式 |
第六章 名山区茶旅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选择及对策建议 |
6.1 名山区茶旅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选择 |
6.1.1 实施茶旅资源融合路径(区域资源整合) |
6.1.2 实施茶旅技术融合路径(智慧科技结合) |
6.1.3 实施茶旅市场融合路径(市场需求迎合) |
6.1.4 实施茶旅功能融合路径(业态模式融合) |
6.2 名山区茶旅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
6.2.1 加强茶区景区建设,巩固夯实茶旅资源基础 |
6.2.2 推进茶旅业态升级,丰富提升茶旅体验效果 |
6.2.3 坚持茶旅文化驱动,重点打造蒙顶山茶文化招牌 |
6.2.4 加强茶旅品牌营销,做大做响茶旅游影响力 |
6.2.5 提升茶旅服务能力,增强市场竞争软实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名山区茶旅产业融合发展调查问卷 |
作者简历 |
(7)国家领导人着作英译规范的嬗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与价值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内容、思路、方法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目的与内容 |
二、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三、创新之处 |
第三节 描述翻译学的规范概念:借鉴与拓展 |
一、描述翻译学的规范概念 |
二、翻译规范研究的社会文化视阈 |
三、本研究对翻译规范概念的借鉴与拓展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国家领导人着作英译简述 |
一、《毛选》英译——领导人着作英译的奠基期 |
二、《邓选》英译——领导人着作英译的转型期 |
三、《治国理政》英译——领导人着作英译的探索期 |
第二节 国内外关于领导人着作英译研究的文献综述 |
一、国内关于领导人着作英译研究的文献综述 |
二、国外关于领导人着作英译研究的文献综述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毛选》英译规范探析 |
第一节 《毛选》英译抽样分析 |
一、标题英译 |
二、口语化风格英译 |
三、修辞话语英译 |
四、政治话语英译 |
五、文化负载项英译 |
第二节 《毛选》英译的操作规范 |
一、异化翻译策略占主导 |
二、异化策略对归化策略的遮蔽 |
三、异化策略中的微妙变通 |
第三节 《毛选》英译的起始规范 |
一、忠实传递原作内容 |
二、尽量贴近原作形式 |
三、保持译文通顺流畅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邓选》英译规范探析 |
第一节 《邓选》英译抽样分析 |
一、标题英译 |
二、口语化风格英译 |
三、修辞话语英译 |
四、政治话语英译 |
五、文化负载项英译 |
第二节 《邓选》英译的操作规范 |
一、异化翻译策略为主 |
二、归化翻译策略提升 |
三、翻译策略趋向多元 |
第三节 《邓选》英译的起始规范 |
一、忠实传递原作内容 |
二、灵活调整语言形式 |
三、注重翻译交际功能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治国理政》英译规范探析 |
第一节 《治国理政》英译抽样分析 |
一、标题英译 |
二、口语化风格英译 |
三、修辞话语英译 |
四、政治话语英译 |
五、文化负载项英译 |
第二节 《治国理政》英译的操作规范 |
一、异化翻译策略为主 |
二、归化翻译策略增强 |
三、翻译策略多元互补 |
第三节 《治国理政》英译的起始规范 |
一、准确传译原作精神——内容层面 |
二、保持译文畅达明确——形式层面 |
三、保持翻译折中平衡——翻译过程 |
四、力求译文简单易解——翻译结果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领导人着作英译规范的嬗变及其动因 |
第一节 领导人着作英译行为的基本特征 |
一、翻译行为的政治性 |
二、翻译原则的明确性 |
三、翻译模式的集体性 |
四、翻译方向的“逆向性” |
五、翻译策略的针对性 |
第二节 领导人着作英译规范的嬗变 |
一、基于抽样分析的领导人着作英译规范比较 |
二、操作规范的嬗变:异化主导到多元互补 |
三、起始规范的嬗变:以我为主到融通中外 |
第三节 领导人着作英译规范嬗变的社会文化动因 |
一、社会文化语境变迁与国家领导人着作英译规范嬗变 |
二、意识形态演进推动翻译规范的演进 |
三、翻译诗学演变对领导人着作英译规范的塑造 |
四、权力因素对翻译规范的影响 |
五、译者惯习与领导人着作英译规范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新时代语境下的领导人着作英译与跨文化构建——以《治国理政》英译为例 |
第一节 《治国理政》原文意义的异域构建模式 |
一、《治国理政》原文意义异域构建的特点 |
二、《治国理政》原文意义异域构建的三种模式 |
第二节 《治国理政》中的中国表达英译 |
一、《治国理政》的社会文化表征 |
二、《治国理政》中的中国表达英译 |
第三节 《治国理政》英译的跨文化建构意义 |
一、《治国理政》英译与对外话语体系构建 |
二、《治国理政》英译与文化软实力建设 |
三、《治国理政》英译与国家形象构建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语 |
第一节 主要观点 |
第二节 研究贡献与不足之处 |
一、本研究的贡献 |
二、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三节 反思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毛选》英译抽样文本分类摘编 |
1.1 《毛选》(1-5卷)标题英译策略 |
1.2 《毛选》口语化表达英译60例 |
1.3 《毛选》修辞话语英译60例 |
1.4 《毛选》政治话语英译60例 |
1.5 《毛选》文化负载项英译60例 |
附录二:《邓选》英译抽样文本分类摘编 |
2.1 《邓选》(1-3卷)标题英译策略统计 |
2.2 《邓选》口语化表达英译60例 |
2.3 《邓选》修辞话语英译60例 |
2.4 《邓选》政治话语英译60例 |
2.5 《邓选》文化负载项英译60例 |
附录三:《治国理政》英译抽样文本分类摘编 |
3.1 《治国理政》(第1卷)标题英译策略 |
3.2 《治国理政》口语化表达英译60例 |
3.3 《治国理政》修辞话语英译60例 |
3.4 《治国理政》政治话语英译60例 |
3.5 《治国理政》文化负载项英译60例 |
后记 |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8)重庆之眼(论文提纲范文)
1. 狼烟 |
2. 星光照耀下的小草 |
3. 一九三七之夏 |
4. 玄都观里桃千树 |
5. 世界主义者 |
6. 岂曰无衣 |
7. 与子同仇 |
8. 前度刘郎今又来 |
9. 打向老师的耳光 |
1 0. 空军坟 |
1 1. 咫尺天涯 |
1 2. 我本将心向明月 |
1 3. 落在剧院里的炸弹 |
1 4. 洗罪 |
1 5. 私奔 |
(10)最先到达的长征(论文提纲范文)
1. 突围独树镇 |
1. 巧取大坡寨 |
2. 闪战蔡玉窑 |
3. 枪响分房沟 |
3. 袁家沟口 |
3. 血战板桥镇 |
4. 会师陕北 |
四、瞄准时机造声势 迅速打开周边市场(论文参考文献)
- [1]美国西部移民家族史研究 ——以俄勒冈的里奇菲尔德家族为例[D]. 朱美姝. 中央民族大学, 2021(10)
- [2]爱尔兰流亡者的跨国民族主义 ——美国芬尼亚兄弟会的兴起与衰落(1858-1880)[D]. 李敏.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3]知识付费平台商业模式优化对策研究[D]. 王锟越.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4)
- [4]国际环境影响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研究[D]. 钟晓雅.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9)
- [5]清末民初小说中的“新女性”研究[D]. 邹勇.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3)
- [6]雅安市名山区茶旅产业融合发展研究[D]. 罗江. 四川农业大学, 2018(03)
- [7]国家领导人着作英译规范的嬗变研究[D]. 赵祥云.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2)
- [8]重庆之眼[J]. 范稳. 当代(长篇小说选刊), 2018(01)
- [9]浪漫沧桑[J]. 陶纯. 当代(长篇小说选刊), 2017(05)
- [10]最先到达的长征[J]. 钟法权. 延河, 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