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型肝炎病毒的传染性和抗原性抗性比较

甲型肝炎病毒的传染性和抗原性抗性比较

一、甲型肝炎病毒感染性与抗原性的抗力比较(论文文献综述)

王莹[1](2021)在《鸭甲型肝炎病毒(1型和3型)遗传进化分析及重组VP1蛋白病毒样颗粒制备》文中研究指明鸭病毒性肝炎(Duck Viral Hepatitis,DVH)是主要由鸭甲型肝炎病毒(Duck Hepatits A Virus,DHA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给养鸭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我国主要流行基因型为DHAV-1和DHAV-3。目前,DVH防控领域存在疫苗株培养困难,抗原滴度低等问题,临床应用上疫苗免疫保护和抗体应用不佳现象也常有发生。因此,亟需对目前临床流行毒株进行进化分析,明确其流行毒株的分子特征及变异情况,在此基础上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制备重组VP1蛋白病毒样颗粒,探讨高效抗原制备方法用于新型疫苗研究。本研究对2006年以来收集的来自山东、江苏、安徽、四川、河北、广东省的33份疑似鸭肝炎病料进行了分离鉴定,分别选取了一株DHAV-1型和DHAV-3型毒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同时结合Gen Bank数据库的DHAV-1型和DHAV-3型全基因序列分别构建数据集,通过Tree Time软件判定时间信号,通过边际似然估计(Marginal Likelihood Estimation,MLE)判定DHAV-1型和DHAV-3型的最佳模型,并分别进行贝叶斯进化分析,构建了最大可信分支(Maximum Clade Credibility,MCC)系统发育树以期比较两基因型差异;对分离毒株vp1基因进行扩增测序,与Gen Bank数据库的DHAV-1型和DHAV-3型vp1基因序列分别构建数据集,统计分析DHAV-1型和DHAV-3型的流行趋势。通过BEAST v1.10分析时空演化、进化速率的差异,通过PAML分析DHAV-1型和DHAV-3型的vp1进化选择。根据遗传进化分析,在流行分支中选取一株与各基因型相适应的流行毒株作为免疫抗原,构建DHAV-1型和DHAV-3型重组VP1蛋白病毒样颗粒,以期为后续研制新型疫苗奠定基础。结果表明:1)33份疑似病料中共分离得到26株DHAV毒株,其中9株为DHAV-1型毒株,17株为DHAV-3型毒株。Tree Time判定DHAV-1型和DHAV-3型均具有时间信号,MLE评估DHAV-1型的最佳核苷酸替换模型、分子钟模型和溯祖模型分别为TN+F+Γ4、Uncorrelated relaxed(Exponential)和GMRF Bayesian skyride;DHAV-3型的最佳核苷酸替换模型、分子钟模型和溯祖模型分别为TN+F+Γ4、Uncorrelated relaxed(lognormal)和GMRF Bayesian skyride。全基因组MCC树表明,DHAV-1型和DHAV-3型进化类型不同,有较大差异。二者独立存在,独立进化。2)对vp1数据集统计分析发现,2012年DHAV-3型代替DHAV-1型,成为优势流行毒株。对vp1基因进行分子演化分析,结果发现DHAV-1型和DHAV-3型的最早共同祖先和进化速率。DHAV-1型分布在Clade 1.3.1和Clade 1.3.2,DHAV-3型分布在Clade 3.4。DHAV-1型毒株(1910)的进化时间远早于DHAV-3型(1993)。此外,DHAV-3型经受进化正选择,以适应性进化为主,DHAV-1型以进化负选择为主要进化特征。并且DHAV-3型进化速率显着高于DHAV-1型,DHAV-1型的进化速率为4.890×10-4/位点/年95%HPD[3.072×10-4,6.830×10-4],DHAV-3型的进化速率为2.125×10-3/位点/年95%HPD[1.686×10-3,2.567×10-3],可能是其成为优势流行株的主要原因。PAML判定了DHAV-1型和DHAV-3型的vp1进化选择位点,针对DHAV-1型,第49(S)、181(L)、183(Q)、184(G)、187(*)、193(N)以及219(Y)位氨基酸位点受到正选择作用,针对DHAV-3型,第49(S)、185(Q)、186(L)、188(N)、189(I)、196(N)以及207(K)位点存在正选择作用。3)利用重组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将DHAV-1型和DHAV-3型vp1基因构建表达载体p Fast Bac-Dual,通过同源重组构建重组杆状病毒质粒Bacmid-dvp1。将重组质粒Bacmid-dvp1转染昆虫细胞Sf9后3~5天产生明显的致细胞病变效应,结合Western Blotting检测及电镜观察,结果表明DHAV-1型和DHAV-3型重组VP1蛋白病毒样颗粒初步自组装成功。综上,本研究在基因水平上阐明了当前我国主要养鸭地区DHAV流行毒株的遗传演化特征,并构建了DHAV-1型和DHAV-3型重组VP1蛋白病毒样颗粒。在探索一种新型鸭病毒性肝炎疫苗高效抗原制备技术的同时,也为预防控制DHAV提供了一定的科学理论依据。

张捷[2](2019)在《柯萨奇A组10型病毒株的传代适应及其代表株的生物学特性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 柯萨奇病毒A组10型(Coxsackievirus A10,CVA10)是近年来引起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 HFMD)的主要病原体之一。而目前尚未有CVAI0特异性抗病毒药物和疫苗。疫苗是预防和控制的有效措施,但CVA10难以在非洲绿猴肾(African green monkey kidney,Vero)细胞等人用疫苗生产细胞基质中增殖培养的特性严重阻碍了 CVA10疫苗的相关研究。本研究通过筛选出Vero 细胞或人胚肺二倍体(Human embryonic lung diploid cell,KMB17)细胞适应的CVA10毒株,并对代表株进行一步生长曲线、乳鼠致病性以及灭活疫苗免-疫原性等部分生物学特性的初步探究,为CVA10疫苗及其相关作用机制的研究提供研究基础。方法1.通过收集2009年~2015年云南昆明地区及2017年湖北襄阳地区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病人粪便及肛拭子临床标本(共327份),并利用人横纹肌肉瘤(Rhabdomyosarcoma,RD)细胞、Vero细胞、KMB17细胞进行分离培养,对鉴定为CVA10的分离株进行基于全长VP1核酸序列的种系进化分析。2.分别在Vero细胞、KMB17细胞上对RD细胞分离株进行连续传代适应。3.选取病毒滴度高,且能代表不同基因亚型的四个病毒适应株进行蚀斑克隆纯化后,用微量组织培养技术(Micro tissue culture technique,MCT)检测接种细胞后不同时间点的病毒滴度,分别绘制四个代表株在Vero细胞和KMB17细胞上一步生长曲线。4.在3天龄BalB/C乳鼠模型中,以105TCID50颅腔攻毒后,记录乳鼠体重、临床打分、生存曲线,并取临床打分为3的乳鼠各组织进行病毒载量的检测(Real-time PCR Taqman探针法绝对定量)和组织石蜡切片的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免疫组化等分析。5.超滤浓缩β-丙内酯灭活的V6-19/XY/CHN/2017病毒抗原后,免疫6~8周龄BalB/C成鼠,测定小鼠抗血清对不同代表株的中和抗体效价。6.在Vero细胞上连续传代代表毒株V6-19/XY/CHN/2017,并比较第1、5、10、15代全基因序列。7.通过RT-PCR分别扩增覆盖病毒株的全基因片段,确定四个代表株全基因核酸(氨基酸)序列。结果1.经三种细胞分离,仅在RD细胞获得14株CVA10分离株(检出率为5.2%),均为C基因型。2.经过Vero细胞和KMB17细胞分别传代适应,最终获得了 2株Vero细胞适应的CVA10毒株和11株KMB17细胞适应株。3.V6-19/XY/CHN/2017适应株对Vero细胞和KMB17细胞均具有较强敏感性,感染性滴度分别能达107.63TCID50/mL和107 32TCID50/mL。4.四个代表株均具有强烈的噬肌肉性,但毒力不同(K1554/YN/CHN/2015>V6-19/XY/CHN/2017>K975/YN/CHN/2010>K136/YN/CHN/2013)。5.用Vero细胞作为细胞基质制成的V6-19/XY/CHN/2017灭活疫苗能诱导成鼠体内产生较高效价的中和抗体(GMT=462),且对另三个KMB17代表株具有良好的交叉保护能力(GMT为266.4~401.7)。6.V6-19/XY/CHN/2017在Vero细胞上增殖15代内遗传稳定性良好。7.全基因核酸(氨基酸)的比较结果显示,四个代表株间核酸(氨基酸)同源性为91.5%~96.0%(98.4%~98.9%),而5’UTR和3’UTR同源性差别较大,分别为90.5%~97.4%和88.4%~97.6%,且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中存在多个氨基酸位点差异。结论1.本研究中的CVA10分离株均为C基因型,与近几年中国内地流行株基因型一致。2.筛选到2株Vero细胞适应株和11株KMB17细胞适应的CVA10毒株。3.CVA10病毒株具有肌肉组织噬性。4.Vero细胞适应株V6-19/XY/CHN/2017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且遗传稳定性良好。本研究为CVA10疫苗研究及其相关作用机制的揭示提供了重要参考信息。

吉铮[3](2014)在《城市污水及再生水中典型病毒的赋存及分布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污水中存在的病毒类型众多,不同病毒甚至同一病毒不同型别间的致病性及抵抗力均有所差别,由此所产生的健康风险也不同。而再生水以污水作为原水,当其处理不充分或存储不当时,也会增加人体的暴露风险。但是目前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对水中的病毒性污染进行评价,因此,更全面的了解污水及再生水中病毒的赋存及分布特性对控制预防病毒性污染、保障水质安全及降低人类健康风险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核酸检测的PCR方法及其衍生技术具有检测周期短、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等优点,已在环境病毒学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本研究应用这些先进方法进行病毒检测,以快速分析样品中病毒的来源、分布及变化规律。本论文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合作项目的部分研究内容,以水质卫生安全保障为出发点,以揭示污水与再生水中的病毒性污染为目标,选取肠道病毒(包含手足口病病毒)、肠胃炎病毒等作为水中典型病毒,建立了适用于城市污水水样检测的病毒浓缩方法、肠道病毒PCR-DGGE检测方法及用于分析典型肠胃炎病毒与手足口病主要病毒分布特征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将建立的方法用于实际污水和再生水的检测,证明了方法的适用性;针对污水处理和再生过程,分析了水中典型病毒的赋存、分布及变化情况;通过肠道病毒示踪剂实验研究了不同处理过程中病毒核酸及感染性的变化。论文的主要工作和成果如下:(1)以建立适用于城市污水水样的病毒浓缩方法为目的,进行了三种病毒浓缩方法的比较和分析。研究不同水样对病毒回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PEG浓缩法对悬浮颗粒较多的污水处理厂原污水及二级处理水中的病毒具有较高的回收率;而膜吸附洗脱法则对低浊度的湖水中的病毒具有较好的回收效果,同时需要与PEG浓缩法连用进行病毒二次回收以提高检测灵敏度;Si O2吸附法对各种水样的病毒回收效果均较差。(2)以研究典型病毒在水中的赋存和分布为目的,建立了适用于水中肠道病毒的PCR-DGGE检测法及典型肠胃炎病毒的(半)巢式PCR检测法。运用建立的方法对污水处理和回用系统进行考察,结果表明,利用扩增位点位于肠道病毒5’UTR中部的通用引物A和变性剂梯度范围为10%40%的10%聚丙烯酰胺凝胶进行PCR-DGGE检测,能有效分离不同型别的肠道病毒。结合肠道病毒与典型肠胃炎病毒的检测,结果表明:污水中病毒的来源广泛,病毒强度在生化反应阶段有一定程度降低,在后续膜生物反应器(MBR)中能得到大幅度去除,最终通过氯消毒得到彻底灭活。但再生水进入人工湖后又有病毒检出,表明其受到一定的面源污染。肠胃炎病毒的检出易受时间、地域及感染人群等因素影响,而肠道病毒的检出频度高,型别相对稳定,其中PV1稳定存在于消毒以外的各个处理单元中。因此,肠道病毒更适合作为病毒性污染的指示物。(3)以肠道病毒中可能引发手足口病的EV71、CVA16及CVA10三种病毒为切入点,建立了相应的PCR检测方法,考察了城市污水中手足口病病毒的出现情况、构成及其与肠道病毒、常规污染指标的关系。以RNA 5’UTR至VP2区核酸序列为扩增点位设计通用引物,并优化PCR反应条件,建立了手足口病病毒的半巢式PCR检测方法。对污水处理厂进水和出水进行监测,结果表明:三种手足口病病毒在47月份检出率较高,与手足口病频发的季节相一致;CVA10是采样期污水中主要存在的手足口病病原体。手足口病病毒的检出与肠道病毒的关联性不强,但与进水常规水质指标,尤其是SS显着正相关。(4)以考察污水处理不同阶段中病毒核酸及感染性的变化为目的,进行了肠道病毒示踪剂实验。结果表明:病毒核酸与感染性的变化规律有一定差异;无机颗粒可导致病毒核酸及感染性的降低,最大降低率约为0.80.9-log;活性污泥导致病毒感染性的降低率(1.7-log)大于核酸的降低率(1.2-log),说明污泥中微生物作用会导致病毒活性降低;膜过滤对病毒的去除作用受膜孔径影响明显,对一定孔径的膜而言,病毒感染性的去除率与核酸的去除率基本相当;次氯酸钠与紫外线消毒对病毒的去除取决于Ct值,一定Ct值的条件下,感染性的丧失略慢于核酸的破坏;在自然条件下,病毒更易在低温下存活,且病毒感染性的降低略低于核酸。

李丹[4](2010)在《水中病毒分析方法及水处理过程病毒去除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全球范围内由病毒污染环境水体而引起疾病暴发事件不断发生,严重威胁着水质安全和人类健康,建立水环境中感染性病毒快速分析方法,综合分析水处理过程对病毒的去除特性,对预防控制病毒暴发、保障水质安全及防范健康风险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建立了轮状病毒(Rotavirus,RV)和腺病毒(Adenovirus,Ad)定量PCR(qPCR)方法,检测限约为102 copies/反应(约0.2 PFU/反应),定量区间为102-108 copies/反应;建立了细胞培养与qPCR相结合(ICC-RT-qPCR)方法测定感染性RV,最低检测限为0.2 PFU/mL,定量区间为0.2-200 PFU/mL(R2>0.95);研究建立了利用荧光计数细胞(Fluorescence-activated cell sorting,FACS)方法快速检测感染性Ad,最低检测限为1 PFU/mL Ad,定量区间为1-104 PFU/mL(R2 > 0.95)。ICC-RT-qPCR和FACS方法将传统空斑法检测感染性病毒的时间从7-14天缩短至2-3天,且灵敏性有所提高。采用ICC-RT-qPCR评价不同消毒方法效果结果表明,在紫外线剂量为360 mJ/cm2和初始氯浓度为20 mg/L时(接触60 min),仍能检测出具有感染性的RV和其基因片段。由于该方法比空斑法灵敏,与空斑法评价结果相比,达到相同的灭活率,紫外线剂量需要由42 mJ/cm2增加到117 mJ/cm2(4 log10),初始氯浓度由1 mg/L增加至5 mg/L(接触60 min)(1.7 log10)。不同初始氯浓度下,自由氯与病毒反应的主要部位不同,浓度低时主要是病毒衣壳蛋白,浓度高时主要是病毒核酸,浓度中等时,是两者共同与氯反应导致病毒灭活。研究中对北京市三个污水处理厂进出水进行一年(2007.05-2008.04)的监测。结果表明,污水中RV秋冬季浓度高,夏季浓度低,污水一级和二级处理出水中感染性RV冬季平均浓度分别为:288-689 PFU/L和0.6-2.9 PFU/L;不同处理工艺对RV的去除率从高到低依次是:二级处理工艺:A2/O(2.65-2.83 log10)>传统活性污泥法(2.22 log10),三级处理工艺:反渗透(1.29 log10)>膜过滤(0.91 log10)>砂滤系统(0.78 log10)。本研究在雨季对美国洛杉矶Segundo海湾某海水淡化厂进出水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降雨对海水中Ad污染无明显影响。

马红霞[5](2009)在《戊型肝炎病毒ORF2和ORF3多肽的抗原性及ORF3多肽的免疫原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戊型肝炎是全世界范围内的一个公共卫生问题,在发展中国家尤甚。本论文从3例戊型肝炎患者和1例感染戊型肝炎病毒的猪的粪便悬液中克隆4株HEV的基因组,并将其基因构建成cDNA克隆。序列分析显示该4株HEV中有1株为基因1型,3株为基因4型。在此基础上,本论文构建了18个分别表达1型和4型HEV ORF2和ORF3蛋白片段的克隆,进行原核表达和纯化。将纯化后的各多肽分别制备成HEV IgM和IgG抗体EIA检测试剂。使用制备的抗体检测试剂分别检测实验感染了不同基因型HEV的猴系列血清及临床HE患者的系列血清,比较不同基因型HEV对应位置多肽的抗原性差异、同一基因型HEV不同位置多肽之间的抗原性差异。结果显示,对于HEV IgM试剂,ORF2 N端和C端抗原组合使用可以取得最佳的检测效果;对于HEV IgG试剂,主要抗原位点集中在ORF2蛋白的两末端:N端多肽主要参与HE急性期抗体反应,且持续时间较短,C端多肽对应抗体出现也较早,但是持续时间相对较长,该多肽和恢复期血清有很强的结合能力;ORF2蛋白的抗原性在不同基因型之间无明显差异;ORF3蛋白的抗原位点主要集中在C端,且其抗原性在不同基因型之间存在差异。以上结论为优化HEV抗体检测试剂提供了数据支持。本论文还将原核表达的4型HEV ORF3抗原免疫恒河猴,并分别用1型和4型HEV毒株攻击免疫的恒河猴,以考察原核表达的HEV ORF3蛋白的免疫原性。结果显示,原核表达的ORF3蛋白可以部分保护试验动物免于HEV感染。这部分工作为HEV ORF3的功能研究及HE疫苗的开发提供了数据参考。

赵祖国[6](2008)在《污水中病毒浓集、消毒规律及灭活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许多病毒性传染疾病都可以通过水或污水传播,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污水中的病毒学安全已经引起广泛的关注。目前尚无十分有效的方法直接对污水中的较低浓度的病毒进行浓集和检测;对污水中病毒的消毒规律,尤其是病毒灭活机理的研究十分有限,而且结论不一,甚至相反。因此,本课题的目的是建立一种浓集污污水中病毒的有效方法;研究氯和二氧化氯灭活污水中微生物的规律,寻找用于评价污水消毒的指示微生物;并在核酸和蛋白质功能的水平阐明氯和二氧化氯灭活病毒的机理,以更好地指导污水消毒,确保污水的病毒学安全。首先在本实验室已有的载阳电荷滤材的基础上,以f2噬菌体和脊髓灰质炎病毒(poliovirus,PV)作为指示病毒,通过采用向污水中投加聚氯化铝、并改变污水的温度和酸碱度等措施,使病毒浓集效果达到最优化。我们确定了病毒浓集的最佳条件:调节污水至pH6.5左右,向污水中加入聚氯化铝至30mg/L,在20-30℃的工作温度下,我们的方法可以使污水中的病毒回收率达到在80%以上,将我们的方法应用于大体积的城市污水中的病毒浓集,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不同的色度、浊度、温度、pH值、消毒剂浓度和氨氮值下进行消毒,结果发现,二氧化氯对污水的消毒效果优于氯;污水的色度、COD和浊度可降低氯和二氧化氯的效果;氨氮降低氯的消毒效果,但对二氧化氯的消毒效果无明显影响;提高温度有利于增强二者的消毒效果;pH值降低有利于氯的消毒;pH值升高有利于二氧化氯的消毒。消毒效果随着消毒剂浓度增加而增强;微生物对氯和二氧化氯的抵抗力强弱顺序为:PV>f2噬菌体>粪肠球菌>沙门氏菌>产气荚膜梭菌繁殖体>大肠杆菌,因此,我们建议将f2作为污水中的指示病毒、粪肠球菌作为指示细菌。以poliovirus type I sabin LS/2ab(PV1)作为研究对象,将不同剂量的氯(0.1、0.5、1.0、1.5和2.0mg/L)和二氧化氯(0.1、0.2、0.4、0.8和1.2mg/L)作用不同的时间(氯:0、10、15、25、30、40、45、55和60min,二氧化氯:0、1、2、4、8、和12min)进行组合,以尽可能获得刚好被灭活的PV1。用细胞培养、ELISA、PCR、核酸杂交、构建基因工程病毒和细胞培养-ELISA(combined cell culture-ELISA,CCC-ELISA)等方法来研究这两种消毒剂的消毒机理。首先,我们发现氯和二氧化氯都是通过破坏PV基因组非编码区(noncoding region,NCR)而灭活病毒,病毒最初的灭活与抗原性的破坏无关;氯优先破坏PV1的poly A尾和3’-NCR,随后是病毒的5’-NCR,二氧化氯则直接通过破坏5’-NCR而灭活病毒;两种消毒剂对PV1核酸不同的区域具的损伤有一定的选择性;研究结果表明,氯对PV1基因组的损伤主要位于60-80、234-274、300-317和483-501nt区域内,二氧化氯造成的损伤主要位于124-143、300-317、334-350和581-599nt区域内;氯对3’-NCR的损伤位于7405-7423区域内;我们成功地构建了基因组不同区域受损的多种PV1基因组模型,其中基因组5’-NCR受损的病毒基因组模型不具有感染性,而poly A尾和(或)3’-NCR受损的病毒则仍能感染性细胞;氯和二氧化氯灭活的、具有抗原性的PV1仍具有粘附并进入细胞的能力;氯灭活的PV衣壳仍具有脱衣壳的功能,但二氧化氯灭活的病毒却丧失了该功能。综上所述,我们得出了如下结论:1.建立并完善了污水中病毒的浓集方法,可以使大体积(20L)污水水样中的病毒回收率达到80%以上。2.二氧化氯对污水的消毒效果优于氯;氯和二氧化氯的消毒效果受多种水质条件的影响;建议用粪肠球菌作为指示细菌、f2噬菌体作为指示病毒来评价污水的消毒效果。3.氯和二氧化氯主要通过破坏病毒核酸灭活PV;对PV的致死性损伤都位于基因组的5’-NCR内,但二者在损伤基因组具体位点上存在差别。4.氯和二氧化氯可损伤PV1衣壳的而致其丧失侵入细胞的能力;与二氧化氯不同,氯灭活的病毒仍然具有脱衣壳的功能。

陈昭斌[7](2006)在《噬菌体作用指示病毒用于消毒效果评价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为噬菌体MS2替代脊髓灰质炎病毒Ⅰ型(PV-Ⅰ)疫苗株做指示病毒用于消毒效果评价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方法:参照我国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和国际标准(ISO10705-1,2,4)等的方法进行如下实验研究: 1.噬菌体T4、φX174、f2和MS2对物理因子抵抗力的比较研究。 2.噬菌体T4、φX174、f2和MS2对化学因子抵抗力的比较研究。 3.生态因子对噬菌体MS2存活率影响的比较研究。 4.化学因子对噬菌体MS2基因组RNA作用机制的研究。 5.噬菌体MS2、f2与脊髓灰质炎病毒对比用于消毒效果评价的实验研究。 6.噬菌体MS2用于消毒效果评价的实验方法研究。 本研究采用的评价指标如下:

李君文,辛忠涛,王新为,宋农,郑金来[8](2003)在《氯和二氧化氯灭活甲型肝炎病毒机理的研究》文中认为为探讨氯和二氧化氯灭活HAV机理及用PCR评价消毒效果的可行性,采用细胞培养、ELISA及大片段逐步步移RT-PCR方法对消毒前后HAV感染性、HAAg抗原性及HAV核酸全序列进行检测。结果,以含有效氯10 mg/L消毒液作用30 min,或含二氧化氯7.5 mg/L的消毒液作用10 min,对HAV感染性的灭活率均为100%,均可破坏HAV核酸5’非编码区;但检测两者HAAg抗原性P/N值分别为3.21(阳性)与2.02(阴性)。结果表明,HAV感染性的灭活与HAV核酸5’非编码区破坏是一致的,可用PCR技术检测HAV核酸5’非编码区以判定HAV灭活与否。

辛忠涛,李君文,王新为,刘玮,初广运[9](2002)在《氯对甲型肝炎病毒抗原性及核酸多态性影响的研究》文中认为为了探讨氯灭活甲型肝炎病毒 (HAV)的机制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RNA的随机引物扩增指纹图谱技术分别检测在氯灭活HAV前后病毒抗原以及核酸多态性的变化。结果显示 :灭活病毒的感染性(加氯 10mg L或 2 0mg L接触 30min)先于破坏病毒的抗原性 (加氯 10mg L或 2 0mg L接触 6 0min) ,当病毒感染性被灭活时 ,往往可以看到病毒核酸多态性的变化。结果表明 :氯灭活HAV可能是通过破坏核酸局部片段所致。

刘大为,尹忠伟,周岩[10](2002)在《甲型肝炎病毒感染性与抗原性的抗力比较》文中认为

二、甲型肝炎病毒感染性与抗原性的抗力比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甲型肝炎病毒感染性与抗原性的抗力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鸭甲型肝炎病毒(1型和3型)遗传进化分析及重组VP1蛋白病毒样颗粒制备(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鸭病毒性肝炎概述
    1.2 鸭甲型肝炎病毒病原学
        1.2.1 病毒分类
        1.2.2 病毒的形态结构
        1.2.3 病毒的理化特性和培养
        1.2.4 病毒的基因组结构与蛋白功能
    1.3 流行病学
    1.4 临床症状和组织病理学特征
        1.4.1 临床症状
        1.4.2 组织病理学特征
    1.5 全基因组进化
    1.6 vp1 分子演化
    1.7 病毒样颗粒
第2章 DHAV-1和DHAV-3 的检测及全基因组进化分析
    2.1 实验材料
        2.1.1 毒株
        2.1.2 菌种和鸭胚
        2.1.3 主要仪器
        2.1.4 相关试剂
        2.1.5 溶液配制
        2.1.6 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2.2 实验方法
        2.2.1 病毒的分离鉴定
        2.2.1.1 病料的采集处理
        2.2.1.2 病毒的分离
        2.2.1.3 病毒RNA提取
        2.2.1.4 病毒RNA逆转录
        2.2.1.5 病毒PCR检测
        2.2.1.6 PCR产物的电泳检测
        2.2.1.7 PCR产物回收
        2.2.2 两株DHAV-1和DHAV-3 型毒株的全基因组测序
        2.2.2.1 病毒RNA的提取
        2.2.2.2 病毒RNA逆转录
        2.2.2.3 PCR扩增
        2.2.2.4 PCR产物的电泳检测
        2.2.2.5 PCR产物回收
        2.2.2.6 回收产物与载体连接
        2.2.2.7 连接产物转化
        2.2.2.8 单克隆的挑取
        2.2.2.9 质粒的提取
        2.2.2.10 重组质粒的双酶切鉴定
        2.2.2.11 重组质粒测序及分析
        2.2.3 数据集的构建
        2.2.4 时间信号检测
        2.2.5 模型的选择优化
        2.2.6 贝叶斯进化分析
    2.3 实验结果
        2.3.1 病毒分离鉴定结果
        2.3.1.1 病毒在鸭胚中的分离结果
        2.3.1.2 DHAV检测结果
        2.3.2 DHAV-1和DHAV-3 全基因组序列
        2.3.3 时间信号检测分析结果
        2.3.4 模型优化结果
        2.3.5 贝叶斯分析结果
    2.4 讨论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DHAV-1和DHAV-3 vp1 基因分子进化分析
    3.1 实验材料
        3.1.1 毒株
        3.1.2 菌种
        3.1.3 主要仪器
        3.1.4 相关试剂
        3.1.5 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3.2 实验方法
        3.2.1 毒株vp1 基因测定
        3.2.1.1 病毒RNA的提取
        3.2.1.2 病毒RNA逆转录
        3.2.1.3 毒株vp1 扩增
        3.2.1.4 PCR产物的电泳检测
        3.2.1.5 胶回收
        3.2.1.6 回收产物与载体连接
        3.2.1.7 连接产物转化
        3.2.1.8 单克隆的挑取
        3.2.1.9 质粒的提取
        3.2.1.10 质粒的PCR鉴定
        3.2.2 数据集构建
        3.2.3 基因型动态分布
        3.2.4 模型的优化
        3.2.5 贝叶斯分析
        3.2.6 系统地理学分析
        3.2.7 压力选择分析
    3.3 实验结果
        3.3.1 vp1 序列的获得
        3.3.1.1 DHAV-1型vp1 序列的获得
        3.3.1.2 DHAV-3型vp1 序列的获得
        3.3.2 构建数据集结果
        3.3.3 基因型动态分布结果
        3.3.4 模型优化结果
        3.3.5 贝叶斯分析结果
        3.3.6 系统地理学分析结果
        3.3.7 压力选择分析结果
    3.4 讨论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DHAV-1和DHAV-3 重组VP1 蛋白病毒样颗粒制备
    4.1 实验材料
        4.1.1 病毒和细胞
        4.1.2 质粒和菌种
        4.1.3 主要仪器
        4.1.4 相关试剂
    4.2 实验方法
        4.2.1 获取目的基因
        4.2.1.1 提取病毒总RNA
        4.2.1.2 RNA逆转录
        4.2.1.3 DHAV-1/DHAV-3型vp1 基因的PCR扩增
        4.2.2 重组载体p Fast Bac-Dual-1vp1 的构建
        4.2.2.1 DHAV-1型vp1 基因与载体的酶切连接
        4.2.2.2 重组载体的转化
        4.2.2.3 单克隆的挑取
        4.2.2.4 质粒的提取
        4.2.2.5 质粒的酶切鉴定
        4.2.3 重组质粒pFast Bac-Dual-dvp1 的构建
        4.2.3.1 pFast Bac-Dual-1vp1及DHAV-3vp1 酶切鉴定
        4.2.3.2 产物回收
        4.2.3.3 连接
        4.2.3.4 重组质粒的转化
        4.2.3.5 单克隆的挑取
        4.2.3.6 质粒的提取
        4.2.3.7 质粒的鉴定
        4.2.4 重组杆状病毒质粒Bacmid-dvp1 的构建与鉴定
        4.2.5 Sf9 细胞的培养
        4.2.6 DHAV-1和DHAV-3 vp1 重组杆状病毒的拯救
        4.2.7 DHAV-1和DHAV-3 重组VP1 蛋白病毒样颗粒的鉴定
        4.2.7.1 细胞观察
        4.2.7.2 目的基因PCR检测
        4.2.7.3 SDS-PAGE及 Western Blot分析
        4.2.7.4 透射电镜观察
    4.3 实验结果
        4.3.1 重组质粒p Fast Bac-Dual-dvp1 鉴定
        4.3.2 重组杆状病毒质粒Bacmid-dvp1 鉴定
        4.3.3 DHAV-1和DHAV-3 重组VP1 蛋白病毒样颗粒的鉴定
        4.3.3.1 感染细胞结果
        4.3.3.2 目的基因检测结果
        4.3.3.3 SDS-PAGE及 Western Blot分析
        4.3.3.4 透射电镜结果
    4.4 讨论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图、表
致谢
作者简历

(2)柯萨奇A组10型病毒株的传代适应及其代表株的生物学特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实验材料及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标本
        2.1.2 实验用细胞株及小鼠
        2.1.3 实验试剂
        2.1.4 实验主要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CVA10病毒的分离培养
        2.2.2 CVA10病毒株的适应性培养及蚀斑纯化
        2.2.3 CVA10病毒全基因序列测定
        2.2.4 病毒一步生长曲线测定
        2.2.5 乳鼠攻毒实验
        2.2.6 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测定组织病毒载量
        2.2.7 HE染色
        2.2.8 免疫组化
        2.2.9 V6-19/XY/CHN/2017毒株灭活疫苗免疫原性分析
        2.2.10 V6-19/XY/CHN/2017毒株的遗传稳定性分析
第三章 实验结果
    3.1 CVA10病毒的分离培养及基因型鉴定
        3.1.1 临床标本的分离培养
        3.1.2 CVA10分离株的基因分型
    3.2 CVA10分离株在Vero细胞、KMB17细胞中的适应性传代培养及蚀斑纯化
    3.3 CVA10代表株在Vero细胞、KMB17细胞内的动态增殖
    3.4 CVA10代表株的乳鼠致病性分析
        3.4.1 CVA10攻毒后乳鼠临床症状
        3.4.2 CVA10毒株的乳鼠组织噬性
    3.5 代表毒株V6-19/XY/CHN/2017的免疫原性分析
    3.6 代表毒株V6-19/XY/CHN/2017的遗传稳定性分析
    3.7 CVA10代表株基因序列及氨基酸序列比较分析
第四章 讨论
    4.1 CVA10病毒的分离培养及基因型鉴定
    4.2 CVA10分离株在Vero细胞、KMB17细胞中的适应性传代培养
    4.3 CVA10代表株在Vero细胞、KMB17细胞内的动态增殖
    4.4 CVA10代表株的乳鼠致病性分析
    4.5 代表毒株V6-19/XY/CHN/2017的免疫原性分析
    4.6 代表毒株V6-19/XY/CHN/2017的遗传稳定性分析
第五章 结论
第六章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致谢

(3)城市污水及再生水中典型病毒的赋存及分布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缩写词与英汉对照汇总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水中病毒性污染的现状
        1.1.2 水中病毒性污染的表征
    1.2 水中病毒的主要类别
        1.2.1 肠道病毒
        1.2.2 轮状病毒
        1.2.3 杯状病毒
        1.2.4 星状病毒
    1.3 水中病毒的赋存及变化
        1.3.1 自然水体中病毒的存活
        1.3.2 污水及污泥处理过程对病毒的影响
        1.3.3 再生水回用过程中病毒的传播
        1.3.4 消毒工艺对病毒的灭活
    1.4 水中病毒浓缩方法及检测技术概述
        1.4.1 水中病毒的浓缩方法
        1.4.2 水中病毒的检测方法
        1.4.3 病毒的分型检测方法
    1.5 研究目的及内容
        1.5.1 课题来源
        1.5.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5.3 主要研究内容
2 水中病毒浓缩方法的建立
    2.1 试验材料
        2.1.1 参考病毒株
        2.1.2 主要试剂
        2.1.3 主要仪器
    2.2 病毒浓缩方法概述
        2.2.1 聚乙二醇浓缩法
        2.2.2 膜吸附洗脱法
        2.2.3 二氧化硅吸附法
    2.3 病毒浓缩方法的比较
        2.3.1 聚乙二醇浓缩法操作流程
        2.3.2 膜吸附洗脱法操作流程
        2.3.3 二氧化硅吸附法操作流程
        2.3.4 三种病毒浓缩方法的比较
        2.3.5 病毒回收率的计算
    2.4 结果分析与讨论
    2.5 小结
3 肠道病毒与肠胃炎病毒赋存及分布特性的研究
    3.1 试验材料
        3.1.1 参考病毒株
        3.1.2 主要试剂
        3.1.3 主要仪器设备
    3.2 肠道病毒PCR-DGGE检测方法的建立
        3.2.1 肠道病毒通用引物的选择
        3.2.2 DGGE条件的优化
        3.2.3 DGGE电泳
    3.3 典型肠胃炎病毒PCR分型检测方法的建立
        3.3.1 轮状病毒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3.3.2 星状病毒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3.3.3 诺如病毒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3.3.4 沙坡病毒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3.4 肠道病毒及典型肠胃炎病毒的赋存及分布特性研究
        3.4.1 样品采集与浓缩
        3.4.2 病毒RNA的提取与逆转录
        3.4.3 肠道病毒PCR-DGGE分型检测
        3.4.4 典型肠胃炎病毒PCR检测
    3.5 结果分析与讨论
        3.5.1 肠道病毒的赋存及分布特性分析
        3.5.2 典型肠胃炎病毒的赋存及分布特性分析
        3.5.3 病毒指示物的选取
    3.6 小结
4 三种手足.病病毒分布特性的初探
    4.1 试验材料
        4.1.1 参考病毒株
        4.1.2 主要试剂
        4.1.3 主要仪器设备
    4.2 主要手足.病病毒分布特性检测方法的建立
        4.2.1 三种主要手足.病病毒通用引物的设计
        4.2.2 半巢式PCR反应条件的优化
        4.2.3 半巢式PCR引物的特异性与灵敏度
    4.3 HFMD病毒分布特性的考察
        4.3.1 样品采集与浓缩
        4.3.2 病毒的检测
        4.3.3 常规指标检测
    4.4 结果分析与讨论
        4.4.1 HFMD病毒分布特性分析
        4.4.2 肠道病毒赋存特性分析
        4.4.3 常规指标的变化
        4.4.4 肠道病毒与主要手足.病病毒之间赋存关系的比较
        4.4.5 病毒与常规水质指标的关系
    4.5 小结
5 污水处理的肠道病毒示踪剂实验
    5.1 实验材料及方法
        5.1.1 参考病毒株及细胞系
        5.1.2 主要试剂
        5.1.3 主要仪器设备
    5.2 肠道病毒q-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5.2.1 Taq-man荧光定量PCR检测原理
        5.2.2 标准品的制备及检验
    5.3 肠道病毒TCID 50检测方法的建立
        5.3.1 细胞培养
        5.3.2 脊髓灰质炎病毒的纯培养
        5.3.3 TCID50检测方法的建立
    5.4 肠道病毒示踪剂残留特性的研究
        5.4.1 无机颗粒附着实验
        5.4.2 活性污泥实验
        5.4.3 膜过滤实验
        5.4.4 氯消毒实验
        5.4.5 紫外线消毒实验
        5.4.6 自然条件模拟实验
        5.4.7 数据分析与处理
    5.5 结果分析与讨论
        5.5.1 无机颗粒对病毒的附着
        5.5.2 活性污泥对病毒的作用
        5.5.3 膜过滤对病毒的截留
        5.5.4 氯消毒对病毒的灭活
        5.5.5 紫外线消毒对病毒的灭活
        5.5.6 自然条件下病毒的赋存变化
    5.6 小结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4)水中病毒分析方法及水处理过程病毒去除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水中病毒特征及污染状况
    1.3 水环境中病毒浓集方法研究现状
        1.3.1 滤膜过滤-洗脱法
        1.3.2 固体颗粒吸附-洗脱法
        1.3.3 絮凝沉淀法
        1.3.4 超滤法
        1.3.5 免疫磁珠分离法
    1.4 水中病毒检测方法研究现状
        1.4.1 细胞培养法
        1.4.2 免疫学检测方法
        1.4.3 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
        1.4.4 免疫技术与PCR 相结合的检测方法
        1.4.5 细胞培养法与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检测方法
        1.4.6 流式细胞仪检测技术
    1.5 水处理过程中对病毒的去除及灭活规律研究现状
        1.5.1 污水处理过程中病毒去除规律
        1.5.2 消毒过程对病毒的灭活效果及机理
    1.6 研究目的与内容
        1.6.1 研究目的
        1.6.2 研究内容
        1.6.3 技术路线
第2章 水中病毒定量PCR 和ICC-RT-qPCR 检测方法的建立
    2.1 概述
    2.2 试验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材料
        2.2.2 轮状病毒的培养和滴度测定
        2.2.3 轮状病毒RNA 及腺病毒DNA 的提取、RNA 逆转录
        2.2.4 定量PCR 质粒标准品制备
        2.2.5 轮状病毒和腺病毒定量PCR 检测
        2.2.6 ICC-RT-qPCR 方法测定轮状病毒
        2.2.7 热灭活轮状病毒
    2.3 水中病毒定量PCR 方法的建立与优化
        2.3.1 定量PCR 反应条件优化
        2.3.2 定量PCR 检测限、定量区间及标准曲线
        2.3.3 定量PCR 检测的特异性
        2.3.4 定量PCR 检测的重复性
    2.4 水环境中病毒ICC-RT-qPCR 方法建立与优化
        2.4.1 空斑法检测轮状病毒浓度
        2.4.2 ICC-RT-qPCR 检测低浓度轮状病毒所需培养时间
        2.4.3 ICC-RT-qPCR 法与空斑法比较
        2.4.4 利用ICC-RT-qPCR 方法定量检测具有感染性的轮状病毒
        2.4.5 ICC-RT-qPCR 方法与RT-qPCR 方法比较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水中病毒FACS 检测方法的建立与优化
    3.1 概述
    3.2 试验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材料
        3.2.2 腺病毒的培养和滴度测定
        3.2.3 腺病毒FACS 检测方法.
        3.2.4 比较FACS 和qPCR 检测方法
        3.2.5 利用FACS 方法检测实际水样中腺病毒
    3.3 FACS 检测方法的建立与优化
        3.3.1 目标蛋白和宿主细胞系的筛选
        3.3.2 基于hexon 蛋白的FACS 方法建立与优化
        3.3.3 基于FACS-hexon 方法检测多种血清型腺病毒
        3.3.4 基于FACS-hexon 方法定量检测腺病毒
    3.4 腺病毒FACS 方法的评价与应用
        3.4.1 FACS 方法和空斑法检测腺病毒的比较.
        3.4.2 FACS 方法和qPCR 方法比较及在消毒分析中的应用
        3.4.3 利用FACS方法检测实际水样中的腺病毒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紫外线和氯消毒对轮状病毒灭活规律研究
    4.1 概述
    4.2 试验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材料
        4.2.2 紫外线消毒实验
        4.2.3 氯消毒试验
        4.2.4 轮状病毒检测方法
        4.2.5 数据分析与处理
    4.3 紫外线对轮状病毒的灭活效果
        4.3.1 利用空斑法与ICC-RT-qPCR 法评价紫外线对轮状病毒的灭活
        4.3.2 利用RT-qPCR 方法评价紫外线对轮状病毒基因片段的破坏
    4.4 氯消毒对轮状病毒的灭活效果
        4.4.1 比较空斑法与ICC-RT-qPCR 法评价氯消毒对轮状病毒灭活规律
        4.4.2 氯消毒对轮状病毒基因片段的破坏
        4.4.3 氯消毒对轮状病毒表面抗原的破坏
        4.4.4 轮状病毒感染性、基因片段和抗原性灭活速率比较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水处理过程中病毒去除特性研究
    5.1 概述
    5.2 试验材料与方法
        5.2.1 水样
        5.2.2 试剂与材料
        5.2.3 二氧化硅固体颗粒吸附-洗脱法浓集污水及处理后出水中病毒
        5.2.4 滤膜吸附-洗脱法浓集海水及淡化后出水中病毒
        5.2.5 RT-qPCR 方法测定水样中轮状病毒和腺病毒核酸浓度
        5.2.6 ICC-RT-qPCR 方法测定感染性轮状病毒浓度
        5.2.7 FACS-hexon 方法检测具有感染性的腺病毒
        5.2.8 大肠杆菌噬菌体检测
    5.3 污水处理过程(含再生工艺)中病毒去除规律
        5.3.1 ICC-RT-qPCR 和RT-qPCR 两种检测方法效果分析
        5.3.2 污水处理厂进出水中病毒季节变化特点分析
        5.3.3 污水处理过程中(含再生工艺)轮状病毒的去除特性分析
        5.3.4 以污水处理厂出水作为补充水源的景观水体中病毒污染状况
    5.4 降水对海水及海水淡化出水中病毒污染状况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5)戊型肝炎病毒ORF2和ORF3多肽的抗原性及ORF3多肽的免疫原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缩略词
第一章 前言
    1.1 戊型肝炎病毒(HEV)的研究现状
        1.1.1 戊型肝炎病毒
        1.1.2 HEV的细胞培养
        1.1.3 HEV感染性克隆研究现状
        1.1.4 HEV动物模型的建立
    1.2 戊型肝炎(HE)的研究现状
        1.2.1 HE临床诊断
        1.2.2 HE的流行病学研究
    1.3 HEV抗原表位及诊断试剂的研究进展
        1.3.1 HEV抗原表位研究进展
        1.3.2 HE诊断技术的发展现状
    1.4 HE疫苗的研究进展
        1.4.1 HE疫苗的研究概况
        1.4.2 HE疫苗的临床前评价
        1.4.3 HE疫苗临床实验最新进展
    1.5 本论文的设计思想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2.1 材料
        2.1.1 主要仪器
        2.1.2 材料标本
        2.1.3 试剂及耗材
        2.1.4 常用试剂的合成及配制
    2.2 方法及试剂
        2.2.1 基本实验操作
        2.2.2 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
        2.2.3 重组蛋白的基因克隆
        2.2.4 重组蛋白的表达与纯化
        2.2.5 EIA方法的建立
        2.2.6 恒河猴感染试验
第三章 结果和讨论
    3.1 HEV cDNA克隆的构建
        3.1.1 序列拼接
        3.1.2 HEV分离株基因序列的分析
        3.1.3 cDNA克隆的构建
        3.1.4 讨论
    3.2 ORF2和ORF3多肽的抗原性分析
        3.2.1 分段克隆及表达载体的构建
        3.2.2 蛋白的表达及纯化鉴定
        3.2.3 各重组蛋白检测HEV IgM抗体的能力
        3.2.4 各重组蛋白检测HEV IgG抗体的能力
        3.2.5 讨论
    3.3 ORF3蛋白的免疫原性分析
        3.3.1 ORF3蛋白的免疫原性分析
        3.3.2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6)污水中病毒浓集、消毒规律及灭活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水和污水中的病毒的危害
    2 水和污水中病毒的消毒
    3 水和污水中病毒的浓集
    4 病毒灭活机理研究进展
    5 用于水和污水中病毒浓集和消毒的病毒
    6 课题研究思路
第一章 污水中病毒浓集、回收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1.1 材料与方法
        1.1.1 实验材料
        1.1.2 PV1 培养及浓缩
        1.1.3 病毒浓度测定
        1.1.4 载阳电荷粒状滤料的制备
        1.1.5 污水中病毒的浓集
        1.1.6 PAC对病毒浓集的影响
        1.1.7 pH值对病毒浓集的影响
        1.1.8 温度对病毒浓集的影响
        1.1.9 以优化的病毒浓集条件对污水中PV1 进行回收实验
        1.1.10 病毒浓集方法对大体积污水水样的病毒回收实验
        1.1.11 统计方法
    1.2 实验结果
        1.2.1 不同浓度PAC对f2 噬菌体回收的影响因素
        1.2.2 pH值的对f2 噬菌体回收的影响
        1.2.3 温度对f2 噬菌体回收的影响
        1.2.4 PAC对大体积污水中的病毒的浓集作用
        1.2.5 病毒浓集方法的实际应用
    1.3 讨论
    1.4 小结
第二章 氯和二氧化氯消毒规律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材料
        2.1.2 细菌计数
        2.1.3 f_2 噬菌体增殖和计数
        2.1.4 病毒 PV1 增殖与计数
        2.1.5 氯、二氧化氯的制备及浓度测定
        2.1.6 无氯耗的水及容器的制备
        2.1.7 微生物污染水样的制备
        2.1.8 消毒方法及效果分析
        2.1.9 不同实验条件下氯和二氧化氯的消毒效果评价
        2.1.10 统计方法
    2.2 结果
        2.2.1 微生物对氯和二氧化氯消毒抵抗力的比较
        2.2.2 消毒的影响因素
        2.2.2.1 氯和二氧化氯作用时间对消毒消毒效果的影响
        2.2.2.2 温度对氯和二氧化氯消毒的影响
        2.2.2.3 COD值对氯和二氧化氯消毒的影响
        2.2.2.4 NH_4~+-N含量对氯和二氧化氯消毒的影响
        2.2.2.5 色度对氯和二氧化氯消毒的影响
        2.2.2.6 pH值对氯和二氧化氯消毒的影响
        2.2.2.7 浊度对二氧化氯和二氧化氯消毒的影响
    2.3 讨论
    2.4 小结
第三章 氯和二氧化氯破坏PV1 核酸和衣壳在病毒灭活中的作用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材料
        3.1.2 氯和二氧化氯的制备及定量
        3.1.3 无氯耗的容器及水的制备
        3.1.4 病毒悬液制备
        3.1.5 消毒实验
        3.1.6 PV1 核酸的提取
        3.1.7 Long-overlapping PCR分析PV1 基因组的损伤
        3.1.8 PV1 抗原的测定
        3.1.9 灭火效果的分析
        3.1.10 统计方法
    3.2 实验结果
        3.2.1 氯和二氧化氯对抗原性和感染性的影响
        3.2.2 氯和二氧化氯对PV1 基因组损伤区域的初步分析
        3.2.3 氯和二氧化氯对PV1 5’端和3’端损伤的分析
    3.3 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PV1 基因组受氯和二氧化氯损伤位点的定位和相应位点缺失的病毒基因组模型构建及其感染性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与试剂
        4.1.2 病毒RNA的提取
        4.1.3 Northern Blotting 定位病毒基因组受损位点
        4.1.3.1 DNA探针的设计
        4.1.3.2 RNA固定于尼龙膜
        4.1.3.3 探针与PV1 基因组杂交
        4.1.3.4 核酸杂交敏感性分析
        4.1.4 敲除氯和二氧化氯损伤位点的病毒基因组模型的构建
        4.1.4.1 病毒基因组的分段PCR扩增
        4.1.4.2 PV1 DNA 片段的连接
        4.1.4.3 合成PV1 基因组RNA
        4.1.4.4 PV1 基因组模型 RNA感染性的测定
    4.2 结果
        4.2.1 病毒基因组受损区域定位
        4.2.2 基因组受损病毒基因组模型的构建及其感染性分析
        4.2.2.1 基因组受损病毒基因组模型的构建
        4.2.2.2 基因组受损病毒基因组模型的感染性分析
    4.3 讨论
    4.4 小结
第五章 氯和二氧化氯对PV1 衣壳蛋白功能的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材料与试剂
        5.1.2 病毒消毒实验
        5.1.3 病毒粘附细胞能力检测
        5.1.4 病毒进入能力的检测
        5.1.5 病毒脱衣壳能力的检测
        5.1.6 统计方法
    5.2 实验结果
        5.2.1 病毒粘附细胞能力的检测
        5.2.2 病毒进入细胞能力的检测
        5.2.3 病毒脱衣壳能力的检测
    5.3 讨论
    5.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7)噬菌体作用指示病毒用于消毒效果评价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噬菌体抵抗力的研究
    一、噬菌体对物理因子的抵抗力
        实验一 T4、φX174D、MS2和f2噬菌体对γ射线抵抗力的比较研究
        实验二 MS2和T4噬菌体对湿热抵抗力的比较研究
        实验三 MS2和T4噬菌体对短波紫外线抵抗力的比较研究
        实验四 T4、MS2和f2噬菌体对干热和超声波抵抗力的比较研究
        实验五 MS2和f2噬菌体对微波抵抗力的比较研究
        实验六 MS2和f2噬菌体对盐度抵抗力的比较研究
    二、噬菌体对化学因子的抵抗力
        实验一 T4、φX174D和f2噬菌体对二氧化氯抵抗力的比较研究
        实验二 T4、φX174D和f2噬菌体对NaDCC抵抗力的比较研究
        实验三 T4、φX174D和f2噬菌体对戊二醛抵抗力的比较研究
        实验四 φX174D、T4和f2噬菌体对碘伏抵抗力的比较研究
        实验五 MS2噬菌体对GTA、NaDDC、Iodorphor抵抗力的比较研究
        实验六 MS2和f2噬菌体对二氧化氯抵抗力的比较研究
        实验七 T4、φX174D、f2和MS2噬菌体对OPA抵抗力的比较研究
    三、MS2噬菌体在水生境中的存活力
        实验 MS2噬菌体在不同水体中消亡情况的研究
    四、消毒剂对MS2作用机制的初步研究
        实验 GTA和NaDCC对MS2噬菌体RNA作用机制的初步研究
第二部分 MS2、f2与PV-Ⅰ抵抗力的对照研究
    一、MS2与PV-Ⅰ用于消毒效果评价的对照研究
        实验 MS2噬菌体和PV-Ⅰ对NaDDC消毒剂抵抗力的比较研究
    二、MS2、f2与PV-Ⅰ用于消毒效果评价的对照研究
        实验 MS2、f2噬菌体和PV-Ⅰ对邻苯二甲醛抵抗力的比较研究
    三、MS2、f2噬菌体与PV-Ⅰ三者抵抗力的综合比较
第三部分 MS2、f2与PV-Ⅰ实验方法的对照研究
    一、MS2、f2与PV-Ⅰ用于消毒效果评价方法的比较
    二、《MS2噬菌体消毒效果检测与评价方法》(草案)
第四部分 总结
第五部分 综述
    综述一 指示病毒在消毒效果检测与评价方面的应用
    综述二 脊髓灰质炎病毒在消毒效果评价中的应用
    综述三 噬菌体及其在消毒学研究的应用
    综述四 f2噬菌体在消毒学研究中的应用
    综述五 MS2噬菌体在消毒学研究中的应用
第六部分 附录
    附录一 英-汉缩略语表
    附录二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论着
    附录三 简历
    附录四 后记
    附录五 致谢

(8)氯和二氧化氯灭活甲型肝炎病毒机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方法
    1.1 消毒剂与病毒悬液的制备
    1.2 消毒试验
    1.3 HAV感染性测定
    1.4 HAV抗原性检测
    1.5 HAV核酸检测
        1.5.1 引物设计
        1.5.2 RT-PCR扩增HAV核酸
        1.5.3 PCR产物的检测
2 结果
    2.1 对HAV感染性的灭活作用
    2.2 对HAAg抗原性的破坏作用
    2.3 对HAV核酸的作用
3 讨论

(9)氯对甲型肝炎病毒抗原性及核酸多态性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毒增殖及部分纯化
    1.2 ELISA检测HAV抗原
    1.3 病毒感染性滴度的测定
    1.4 RAP技术检测分析HAV核酸多态性
        1.4.1 RNA提取
        1.4.2 RAP检测分析HAV核酸多态性
    1.5 病毒消毒及消毒后检测
2 结果
    2.1 病毒感染性灭活结果
    2.2 病毒抗原性检测结果
    2.3 病毒核酸多态性变化
3 讨论

四、甲型肝炎病毒感染性与抗原性的抗力比较(论文参考文献)

  • [1]鸭甲型肝炎病毒(1型和3型)遗传进化分析及重组VP1蛋白病毒样颗粒制备[D]. 王莹. 鲁东大学, 2021(12)
  • [2]柯萨奇A组10型病毒株的传代适应及其代表株的生物学特性分析[D]. 张捷.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9(02)
  • [3]城市污水及再生水中典型病毒的赋存及分布特性研究[D]. 吉铮.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4(01)
  • [4]水中病毒分析方法及水处理过程病毒去除特性研究[D]. 李丹. 清华大学, 2010(09)
  • [5]戊型肝炎病毒ORF2和ORF3多肽的抗原性及ORF3多肽的免疫原性研究[D]. 马红霞. 吉林大学, 2009(11)
  • [6]污水中病毒浓集、消毒规律及灭活机理研究[D]. 赵祖国.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2008(11)
  • [7]噬菌体作用指示病毒用于消毒效果评价的研究[D]. 陈昭斌. 四川大学, 2006(03)
  • [8]氯和二氧化氯灭活甲型肝炎病毒机理的研究[J]. 李君文,辛忠涛,王新为,宋农,郑金来.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03(01)
  • [9]氯对甲型肝炎病毒抗原性及核酸多态性影响的研究[J]. 辛忠涛,李君文,王新为,刘玮,初广运. 卫生研究, 2002(01)
  • [10]甲型肝炎病毒感染性与抗原性的抗力比较[J]. 刘大为,尹忠伟,周岩. 中国公共卫生, 2002(01)

标签:;  ;  ;  ;  

甲型肝炎病毒的传染性和抗原性抗性比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