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先干起来再完善——谈谈对效益审计标准问题的态度和思路(论文文献综述)
娄冬梅[1](2019)在《Y企业内部审计质量管理诊断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内部审计虽不会直接使企业受益,但可以防止企业运营风险,并在运营过程中起到监督、控制与服务等职能作用,对于达成公司治理目标与提高公司价值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而内部审计质量管理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内部审计作用的发挥,因此本文对Y公司内部审计质量管理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经过查阅国内外期刊与文献,搜集关于增强公司内部审计质量管理水准的文献资料,了解内部审计的相关理论。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更好地了解Y公司内部审计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更深入地了解问题的根本原因,从而找到进一步解决问题的方法。本文以Y公司为研究对象,介绍了Y公司的组织架构、内部控制和内审业务开展等基本情况,对Y公司内部审计质量管理现状进行了分析,发现Y公司在内部审计人员认知、内部审计管理制度、内审人员专业能力、后续跟踪审计等方面存在问题和不足,结合公司发展要求与经营目标,研究公司内部审计质量管理方面存在的缺陷,希望提供一个方案,以更有效改进内部审计工作,提高内部审计质量管理水平。本文的研究,进一步的明确了内部审计质量管理的目标和原则,完善了内部审计的流程,提出了提高内部审计监督控制、完善内部审计管理制度、加强审计人员的专业性和强化后续跟踪审计这四个解决问题的措施,从而为改进内部审计质量管理工作,履行内部审计的监督、咨询服务和价值增值等职能发挥了作用。笔者希望文中所探讨的内容能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在内部审计模式的选取上,建议采用风险导向为主并且结合事前、事中和事后审计为辅的审计模式,风险导向审计模式是目前一种先进的审计模式,这种模式与目前错综复杂的内外部竞争环境和自身希望加强风险管理的需求相契合,而事前、事中和事后审计的交互协作模式也是减少审计风险的有效手段。本文在内部审计质量管理的组织保证上,采用的是设置领导小组和管理办公室的方式,并将全员参与、界定岗位职责等思想融入其中,以确保各单位各司其职。本文在改进方案的措施中提到了问责机制、闭环整改机制、轮岗机制、终身学习制、绩效考核、强化信息化思想建设、奖优罚劣等管理理念或手段,也是希望借助先进的管理理念或有效的管理手段来推进内部审计质量管理水平的提升,发挥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彭小国[2](2008)在《公共支出绩效审计评价标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公共支出绩效审计是现代国家审计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提高我国公共资金支出绩效和政府管理水平,促进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公共支出绩效审计评价标准的研究,既可以丰富政府绩效审计的基本理论,又可以促进我国公共支出绩效审计深入开展。本文主体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理论分析部分。这部分首先从伦理、政治和实践的角度对绩效审计的理论基础进行了归纳总结,然后研究了绩效审计的相关概念,最后研究公共支出绩效审计评价标准设置的原则、取值基础和方法。第二部分是实践分析部分。以第一部分理论分析为基础,这部分首先从公共管理的视角分析了设置公共支出绩效审计评价标准的困难,然后对国内外公共支出绩效审计评价标准进行了分析,总结出了我国当前评价标准的特点和应采取的构建策略,最后对我国建立绩效审计评价标准提出了有益的建议,同时也探索着按公共支出的分类对公共资金的分配、公共部门、公共投资项目绩效审计评价标准进行了初步构建。
李兰雄[3](2007)在《政府公共支出效益审计体系构建》文中研究指明伴随着我国政府公共支出改革步伐的加快和社会公众意识的提高,政府公共支出的效益被日益关注,传统的合规性审计已经不能适应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公众的要求。但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思维惯性和审计制度建设方面的不足,使得我国政府公共支出效益审计缺乏一个比较系统的、具有一定操作性的体系,国家审计面临着发展的瓶颈。据此,本文通过阐述在我国开展政府公共支出效益审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结合国外政府公共支出效益审计的经验和我国的效益审计实践,提出了构建政府公共支出效益审计体系的目标及原则,强调指出要对政府公共支出的效益进行全过程的审计与全方位的评价,创造性地提出了对审计项目要实行全面的质量控制,并从审计目标、审计内容、审计程序、审计方法及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等方面构建出我国政府公共支出效益审计体系,以期对我国的政府公共支出效益审计起到一定的引导与推动作用。
陈晓芳[4](2005)在《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理论与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在借鉴、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管理学、经济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以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等具体研究方法进行研析。在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对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的理论和实证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全文的研究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产品质量是一个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所在,同样,作为一项社会经济管理活动的审计工作,它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所能发挥的作用,同样取决于审计质量,审计质量是注册会计师行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要素,也是其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审计质量是一种信息产品,不同于一般产品,具有不可观察性,不能用一般产品的使用价值去衡量。 1.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及其衡量标准。首先论述了审计质量的内涵、特征及影响审计质量的因素;标准是衡量事物的准则,它不是一成不变的,会随着事物周围环境的变化和人们对事物认识程度的提高而改变。衡量审计质量的标准也是如此,它会随着审计目标的变化而改变。探讨了衡量审计质量的标准,衡量审计活动质量的标准目前没有定论,有三点可以考虑:法规制度、审计职业标准和社会期望。 2.中外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监管模式比较。对中外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监管模式进行了陈述,有两种模式:政府干预型和行业自律型。由于各国注册会计师行业选择何种监管模式,取决于各国的历史、市场经济理论与具体社会经济环境,因此,各种监管模式难有简单好坏之分。正因为各种监管模式各有其优缺点,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英、美监管模式变迁中政府的作用在加强,而德、日监管模式变迁中市场的作用在加强。因此,从实践上看,只有将政府与市场的力量有机地配合起来,将自我管制与政府管制力量等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推进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管理。所以,各国都在积极地探索“独立管制”这样一种集政府与市场力量为一体的监管模式,以便更好地保持监管机构的独立性,使监管路径运行顺畅,降低监管成本,提高监管质量与效率,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公众利益,促进注册会计师职业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 指出了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监管模式存在的问题,并从宏观、中观和微观的角度剖析了存在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宏观控制(财政部)与中观控制(中注协会)主体不明晰,权力机构过多地涉及职务管理,加重了统一会计市场的人为权力分割。微观控制也不易乐观,一些会计师事务所由于执业态度不端正、风险意识淡薄、外部执业环境不尽完善等原因,审计走过场,不能按《独立审计准则》
曹国华[5](2004)在《先干起来再完善——谈谈对效益审计标准问题的态度和思路》文中提出近年来,我们积极探索效益审计的路子和方法,遇到了不少困难,但也积累了一些经验--先干起来再完善,就是其中之一。 在效益审计的实践过程中,我们感受比较深的是评价标准问题,这确实是一个比较复杂、比较麻烦的问题。实践中大致有三种观点:一是"拿来论"。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现有的法定或政策性标准、预算或计划指标、单位历史指标、同行业先进指标等,都可以暂时"拿来"作为效益审计分析评价的标准。二是"速成论"。持这种观点者,认为现在之所以效益审计工作难开展,一定程度上就是因为
二、先干起来再完善——谈谈对效益审计标准问题的态度和思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先干起来再完善——谈谈对效益审计标准问题的态度和思路(论文提纲范文)
(1)Y企业内部审计质量管理诊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与相关理论 |
1.2.1 文献综述 |
1.2.2 相关理论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Y企业内部审计质量管理现状 |
2.1 Y企业现状 |
2.1.1 Y企业简介 |
2.1.2 组织架构 |
2.1.3 内部控制情况 |
2.2 Y企业内部审计质量管理现状 |
2.2.1 内部审计机构 |
2.2.2 内部审计业务 |
2.2.3 审计人员情况 |
2.2.4 内部审计流程 |
第三章 Y企业内部审计质量管理诊断 |
3.1 访谈和问卷统计与分析情况 |
3.1.1 访谈分析情况 |
3.1.2 调查问卷统计与分析情况 |
3.2 Y企业内部审计质量管理现状分析 |
3.2.1 内部审计职能发挥有限 |
3.2.2 内部审计质量管理参差不齐 |
3.2.3 信息化审计未有效实行 |
3.2.4 没有关于问题闭环纠正 |
3.3 存在的问题 |
3.3.1 内部审计认知存在缺陷 |
3.3.2 内部审计管理制度不足 |
3.3.3 审计人员专业能力匮乏 |
3.3.4 没有实行后续跟踪审计 |
第四章 Y企业内部审计质量管理问题解决方案 |
4.1 内部审计质量管理提升目标、原则和组织 |
4.2 内部审计流程优化 |
4.3 提高内部审计监督控制 |
4.4 完善内部审计管理制度 |
4.5 加强审计人员专业能力 |
4.6 强化后续审计力度跟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2)公共支出绩效审计评价标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的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的现状和缺陷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结构与限制 |
1.5.1 研究结构 |
1.5.2 研究限制 |
2 公共支出绩效审计的理论基础 |
2.1 公共选择理论 |
2.2 公共受托责任理论 |
2.3 新公共管理运动 |
3 公共支出绩效审计评价标准有关概念 |
3.1 公共支出绩效审计评价标准的定义和作用 |
3.2 公共支出绩效审计目标 |
3.3 公共支出绩效审计评价标准的分类 |
4 公共支出绩效审计评价标准的设置原则、取值基础和方法 |
4.1 公共支出绩效审计评价标准的设置原则 |
4.2 公共支出绩效审计评价标准的取值基础 |
4.2.1 不同公共支出主体的评价标准所适用的取值基础 |
4.2.2 不同等级的评价标准所适用的取值基础 |
4.2.3 定性和定量评价标准所依据的取值基础 |
4.3 构建公共支出绩效审计评价标准的方法 |
4.3.1 逻辑分析法 |
4.3.2 标杆基准法 |
5 公共支出绩效审计评价标准实践 |
5.1 实践中设置公共支出绩效审计评价标准的困难 |
5.2 公共支出绩效评价审计评价标准的实践分析 |
5.2.1 西方国家的实践分析 |
5.2.2 我国的实践分析 |
5.3 构建公共支出绩效审计评价标准的建议 |
5.4 公共支出绩效审计评价标准分类设置 |
5.4.1 公共资金分配绩效审计评价标准 |
5.4.2 公共部门绩效审计评价标准 |
5.4.3 公共投资项目绩效审计评价标准 |
参考文献 |
后记 |
(3)政府公共支出效益审计体系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我国开展政府公共支出效益审计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一) 政府公共支出效益审计的内涵 |
(二) 在我国开展政府公共支出效益审计的必要性 |
(三) 在我国开展政府公共支出效益审计的可行性 |
二、国外政府公共支出效益审计的经验与启示 |
(一) 加快政府公共支出效益审计的制度建设 |
(二) 效益审计与合规性审计相结合 |
(三) 改善审计人员结构,提高审计人员素质 |
(四) 制定科学的政府公共支出效益评价标准 |
三、政府公共支出效益审计体系构建的目标及原则 |
四、政府公共支出效益审计体系内容的构建 |
(一) 审计目标 |
(二) 审计内容 |
(三) 审计程序 |
(四) 审计方法 |
五、构建政府公共支出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
(一) 评价指标的设计 |
(二) 评价标准的选择 |
(三) 选择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应注意的事项 |
六、实施政府公共支出效益审计体系的保障 |
(一) 建立有效的责任追究制度 |
(二) 建立政府诚信机制 |
(三) 建立审计机关的全面质量管理体系 |
(四) 尽快建立政府公共支出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
七、对政府公共支出效益审计体系的评价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理论与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 研究目标、内容和方法 |
第2章 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及其衡量标准 |
2.1 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内涵及特征 |
2.2 影响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的主要因素 |
2.3 标准的内涵及特征 |
2.4 审计目标对衡量标准的影响 |
2.5 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的衡量标准 |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外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监管模式比较 |
3.1 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监管的两种基本模式 |
3.2 国外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监管模式 |
3.3 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监管模式 |
3.4 结论 |
本章小结 |
第4章 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
4.1 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总体构架 |
4.2 注册会计师单项审计业务的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
4.3 会计师事务所总体执业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 |
本章小结 |
第5章 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控制 |
5.1 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控制的特征及其意义 |
5.2 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控制的内容 |
5.3 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控制模式的选择 |
本章小结 |
第6章 提高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的对策 |
6.1 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低下的原因分析 |
6.2 提高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的对策 |
本章小结 |
第7章 实证分析 |
7.1 “双安事件” |
7.2 “银广夏”事件 |
7.3 会计师事务所与审计质量 |
本章小结 |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
8.1 全文总结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和从事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四、先干起来再完善——谈谈对效益审计标准问题的态度和思路(论文参考文献)
- [1]Y企业内部审计质量管理诊断研究[D]. 娄冬梅.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6)
- [2]公共支出绩效审计评价标准研究[D]. 彭小国. 兰州商学院, 2008(01)
- [3]政府公共支出效益审计体系构建[D]. 李兰雄. 兰州大学, 2007(05)
- [4]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理论与实证研究[D]. 陈晓芳. 武汉理工大学, 2005(08)
- [5]先干起来再完善——谈谈对效益审计标准问题的态度和思路[J]. 曹国华. 审计月刊, 20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