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将成为最大集装箱进出口国(论文文献综述)
付丽[1](2021)在《秦皇岛A公司集装箱业务经营战略研究》文中提出
钟浩[2](2020)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主要国家港口综合竞争力及效应研究》文中指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与海丝沿线主要国家积极加强双边港口互联互通,不断提高双边港口合作,打造极具现代化竞争力的国际港口运营体系。在此背景下,中国与海丝沿线主要国家的整体港口综合竞争力处于一个什么样的水平,港口综合竞争力水平的高低对中国与海丝沿线主要国家的双边贸易有何影响?如何进一步提高港口综合竞争力?这是本文研究目的所在。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46个主要国家的港口综合竞争力为研究对象,覆盖区域包括东南亚、南亚、中东及西亚、北非、南非、东北非、南欧、中东欧及西欧,时间维度是2007-2018年共12年,本文通过建立港口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测算海丝沿线国家港口综合竞争力,在此基础上建立双边贸易引力模型测算港口综合竞争力高低对双边贸易的影响。主要研究结论如下:一是整体上海丝沿线主要国家港口综合竞争力从2007-2018年处于平稳上升阶段,但也存在伊朗、利比亚、突尼斯、希腊等部分区域国家在近几年略有下降。二是沿线不同区域国家港口综合竞争力差距相对较大,中国、马来西亚、新加坡、沙特阿拉伯、埃及、南非、英国、德国、法国、荷兰等国家港口综合竞争力处于该区域较高水平。三是港口综合竞争力高低对中国与海丝沿线主要国家双边贸易(以水产品为例)具有显着正向效应,港口基础设施的完善,港口综合竞争力的提高将有效带动海丝沿线双边贸易额。通过以上研究,可得政策启示:一是加强政府间国际合作,搭建双边港口合作的顶层设计。二是加强双边港口互联互通,构建双边港口联盟发展机制。三是加强港口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港口运营作业水平。四是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建立多维度港口发展融资机制。五是提高港口科技操作水平,打造新一代智慧智能型港口。
马雪菲[3](2020)在《中国国际海上货物运输CO2排放驱动因素分析及减排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气候变化问题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重要挑战,而CO2排放是造成长期气候变化的最主要因素。作为世界第一碳排放大国,中国政府在巴黎协定等国际协议中做出了温室气体减排承诺,这对各行业节能减排工作提出了严峻考验。海上货物运输是全球贸易运输的支柱,各国国际贸易采用最主要运输方式就是通过海运物流。近年来中国国际海上货物运输量持续增长,由海上货物运输所产生的CO2排放量显着增加。国际海事组织已经开始推动海运物流业温室气体减排工作的进程,并设定了海上运输业长期减排战略。因此,在减排承诺与海运业可持续发展的压力下,中国国际海上货物运输产生的CO2排放及CO2减排对策研究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围绕中国国际贸易海上货物运输产生的CO2排放问题,详细剖析了海上货物运输产生CO2排放的变化特征,预测了中国未来国际海运CO2排放的发展趋势,深入研究了影响海运CO2排放增长的驱动因素并探讨了海运业CO2排放与经济增长脱钩关系及内在机理,提出了海上货物运输的CO2减排路径。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中国国际海上货物运输CO2排放测算研究。基于1999年-2018年中国国际进出口海运量数据,运用IPCC的碳排放测算框架,构建基于船舶活动数据的海运CO2排放测算模型。按照实际货物运输类别细分,分别按船型核算以中国为始发地或目的地的国际贸易海运运输产生的CO2排放,并对CO2排放总量和各船型CO2排放进行时序特征分析。研究表明:1999年-2018年间,中国国际贸易海运CO2排放变化经历了三个阶段,总体呈增加趋势;各船型的单位周转量能耗的显着差异对其产生的CO2排放有着决定性的影响。(2)中国国际海上货物运输CO2排放未来趋势预测研究。在IPAT模型和IMO海运变量理论基础上,构建中国国际海上货物运输CO2排放趋势预测模型,并基于情景分析法,预测基础基准情景及三种调整情景下海运CO2排放未来发展趋势。研究表明:基础基准情景BAU-trend下中国国际海上货物运输CO2排放量在未来仍呈快速增长的趋势。BAU-AD1和BAU-AD2情景下海运CO2排放量增长速度放缓。各情景转换时,低碳货运周转量方式、强化船舶能效、使用清洁能源这三种方式分别降低了 10%、35%和3%的CO2排放量。(3)中国国际海上货物运输CO2排放驱动因素及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利用LMDI分解分析法构建中国国际海上货物运输CO2排放影响因素模型,探究能源强度、货类结构、海运强度、经济因素以及人口对海运CO2排放总量变化的贡献;基于LMDI分解结果并结合Tapio脱钩模型,构建中国国际海上货物运输CO2排放脱钩分解指数模型,分析中国经济增长与CO2排放增长之间的脱钩关系及内在机理。研究表明:人均GDP和人口始终是加剧CO2排放增长的因素,其中人均GDP是CO2排放增长最主要的拉动因素;船舶能源强度因素是未来海运物流强有力的CO2减排驱动因素。中国国际海运CO2排放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总体经历了四个阶段,逐步趋向于弱脱钩状态但不稳定。能源强度因子和货类结构是推动海运业CO2排放脱钩发展的关键因素。(4)中国国际海上货物运输CO2减排路径研究。基于三种潜在的海上货物运输CO2减排途径,以实现全球海运2050年CO2减排约束为目标,建立中国国际海运CO2减排策略长期评价模型。引入反向逆推法,对各减排途径的进行指标设定,设计出两种具有代表性的CO2减排路径,根据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提出减排对策。研究表明:“强化零碳燃料”和超低慢速航行”两种路径下都可以满足全球海运2050年CO2减排约束。“强化零碳燃料”减排路径主要依靠新能源替代传统重油的途径,“超低慢速航行”减排路径主要依靠运营合理化途径的船舶降速。应从建立海上货物运输船舶的MRV管理体系、建立完善市场机制政策体系等方面制定减排对策,实施组合政策以完成CO2减排目标实现。本研究丰富和完善了中国国际海上货物运输CO2排放问题的研究成果,对实现海运低碳物流运输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为中国政府及决策者制定海运业减排政策、解决海运交通对气候的影响提供重要的启示。
杨欣[4](2020)在《《贸易便利化协定》与相关条约的冲突与协调》文中研究指明贸易自由化的长期发展取得丰硕成果,全球关税降低,非关税壁垒得到有效控制,传统的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力式微。全球市场最终形成,全球价值链不断整合升级的时代使得货物的跨境流动更加频繁。在此情形下国际贸易中的程序性事项对货物流通造成的阻滞逐渐引起关注。贸易便利化旨在为国际贸易活动创造简便、协调和透明的环境,从而形成贸易程序简化、文件简单化和信息透明化的新型贸易关系。推行贸易便利化、减少进出口和过境的时间成本和规费将带来全球红利几乎成为世界共识。此前其他国际组织和区域性组织推行的贸易便利化措施存在局限性,《关税及贸易总协定》针对此问题的条款又过于简略。全球贸易环境的改变和现有国际法框架的局限呼唤一部约束力更为广泛的、更有针对性的条约,《贸易便利化协定》应运而生。经过世界贸易组织艰苦谈判与多方角逐,《贸易便利化协定》于2013年通过并最终于2017年2月正式生效。作为多哈回合目前仅有的实质性成果,其拥有不同于此前世界贸易组织其他协定的显着特征,专注于国际贸易中的“非效率性”问题,旨在克服国际贸易中的程序性障碍。《贸易便利化协定》的理论基础和条款内容值得深入研究,而针对其履行的研究则更具现实意义。本文针对《贸易便利化协定》与相关条约的冲突与协调问题进行研究,旨在从条约冲突与协调的角度探究其履行过程中的问题,促进其顺利履行。全文分为五章,首先对《贸易便利化协定》的基础理论进行研究,继而探究《贸易便利化协定》与其他条约冲突的缘由、特征,再而研究《贸易便利化协定》与相关条约冲突的具体表现及其协调路径,最终从中国与《贸易便利化协定》的关联出发提出中国的应对策略。全文按照此逻辑结构,对《贸易便利化协定》与相关条约的冲突与协调展开论证。本文第一章探讨了《贸易便利化协定》的基础理论,界定贸易便利化的概念,根据各国际组织对贸易便利化的定义及其侧重点归纳贸易便利化概念及其特征。厘清其与贸易自由化的关系,贸易便利化脱胎于贸易自由化,与之有着千丝万缕联系,在具体内容和国际实践上有与其有诸多不同之处,分析两者区别与联系有利于探讨贸易便利化独有特征并进一步探析《贸易便利化协定》独特之处。同时对贸易便利化的相关理论——全球价值链理论及其与贸易便利化的内在联系进行阐述。此外,第一章还对《贸易便利化协定》对贸易便利化理论的运用进行了研究。《贸易便利化协定》作为贸易便利化理论的新发展,其内容体现出贸易便利化理论体系的内容。第二章从条约冲突与协调视角研究《贸易便利化协定》与相关条约冲突的理论基础。通过条约冲突及协调理论的基础研究,提出协调《贸易便利化协定》与其他条约冲突的一般方式。同时,从宏观和具体两个角度指出《贸易便利化协定》与相关条约冲突的缘由,从宏观来讲,主要是由于国际法的碎片化导致的。从具体原因来讲,进出口环节《贸易便利化协定》与相关条约的冲突主要是由于贸易便利与贸易安全价值目标之间对立引发的。过境环节《贸易便利化协定》与相关条约的冲突主要是由于贸易目标与非贸易目标的分歧导致的。在此基础上,指出《贸易便利化协定》与相关条约冲突的特征,即冲突表现的多样性、冲突原因的复杂性以及协调方式的差异性。第三、四章是论文的核心部分,通过理论阐述以及比较分析,集中研究《贸易便利化协定》与相关条约冲突的具体表现及对应协调路径,根据国际贸易程序的主要环节,主要包含:《贸易便利化协定》进出口程序的便利化规定与相关条约的冲突与协调以及《贸易便利化协定》过境环节的规定与相关条约的冲突与协调。其中,进出口程序的便利化与相关条约的冲突主要是由于《贸易便利化协定》所标榜的贸易便利的价值目标与其他条约中蕴含的贸易安全价值目标的冲突而引发。具体而言,主要包括《贸易便利化协定》与世界海关组织体系中的《SAFE框架》以及与世界贸易组织体系中《SPS协议》《TBT协议》之间的冲突。针对前者,主要运用比例原则以及通过国际组织进行协调,而对于后者,主要通过冲突条款优先原则、后法优于先法原则以及比例原则进行协调,同时发挥条约解释的作用。在过境环节,主要表现为《贸易便利化协定》的过境自由规定与《海洋法公约》第十部分过境自由以及《反假冒贸易协定》对过境货物知识产权执法措施之间的冲突。对于前者,应当运用后法优于先法原则以及比例原则进行协调,针对后者主要运用比例原则以及条约解释进行协调。本文第五章是中国对策研究部分,论述的是面对《贸易便利化协定》与相关条约冲突中国的应对策略。中国作为协定的缔约国,负有履行协定的义务,中国面对《贸易便利化协定》与相关条约的冲突问题,在国内层面,应当促进国内立法与《贸易便利化协定》相协调,在国际层面,应当提高在相关条约修改上的话语权,促使相关条约的修改与《贸易便利化协定》相衔接。
牛东翔[5](2019)在《基于可靠性评价的液化天然气海上运输航线配船研究》文中研究表明LNG因其清洁、高效和便于海上运输的特点,在全球能源体系中扮演着日趋重要的角色,供需均不断增长。进口 LNG是我国加快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的必由之路,也是化解环境约束、改善大气质量,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有效途径,同时对推动节能减排和保障能源供应安全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我国进口 LNG贸易量的日益增长,特别是在我国LNG进口企业已经有能力采用FOB运输条款签署LNG购销协议后,如何组织海上运输、实现LNG进口的最佳航线配船,改善我国LNG进口海上运输的经济性和可靠性成为当前非常重要且亟待解决的问题。此外,随着LNG贸易的发展,新的贸易方式的出现带来了 LNG海上运输组织方式的变革,迫切需要研究不同运输组织方式下的航线配船,以便为我国LNG进口企业创新进口运输模式提供决策支持。为了更好地解决基于可靠性评价的LNG海上运输航线配船问题,本文主要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1)针对LNG海上运输的可靠性评价问题,定义了 LNG海上运输可靠性的内涵,归纳了环境、技术和管理三类可靠性影响因素,对各因素下的评价指标做了调查筛选和详细阐述,建立了适应LNG海上运输特点的可靠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证据推理法实现LNG海上运输可靠性的综合评价。根据证据推理法获得的评价效用函数,以效用函数值表示不同船舶在不同航线完成海上运输计划的可靠性,为基于可靠性评价的航线配船研究奠定基础。(2)针对传统贸易方式下的点对点运输模式,建立了采用期租方式租船和采用期租方式结合航次租船方式租船运输的传统贸易方式下的LNG海上运输航线配船数学模型,探索了 LNG海上运输的可靠性与其带来的成本的关系,并在模型中引入船舶执行LNG海上运输计划的可靠性成本,以便考虑船舶执行LNG海上运输计划的可靠性对航线配船的影响,使航线配船结果更加有利于船舶可靠地执行运输计划。通过实证分析验证了用效用函数计算可靠性成本的可行性,为该问题的进一步探索提供参考。(3)LNG贸易方式的变化影响LNG海上运输的组织方式和航线配船方案,为了适应贸易方式的变化,将资源池组合运输模式引入LNG海上运输航线配船研究中,建立资源池贸易方式下的LNG海上运输航线配船模型,并在模型中引入船舶执行运输计划的可靠性成本,通过实证分析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另外,通过与传统贸易方式下的LNG海上运输航线配船方案进行对比,证实了资源池贸易方式下新的运力配置方案提高了运输的可靠性,同时也降低了运输成本,可以为国内LNG进口企业的航线配船优化提供参考。
迟梦菡[6](2019)在《北极东北航道开通后对我国与沿线国家贸易潜力影响分析》文中认为臭氧层空洞使得全球气候持续变暖,北极地区的海冰面积也在逐渐减小,各国开始意识到利用北极航道的便利性和可行性。北极航道中的东北航道,横穿北冰洋、连接了亚欧大陆,如果能够有效开发利用,将大幅度缩短亚洲到欧洲的海上航程,节约海运成本。同时,东北航道可以绕过苏伊士运河、马六甲海峡等敏感水域,降低政治风险、减少海上霸权的威胁。此外,开发东北航道能够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进一步完善中国的海运布局,形成北上南下,东进西拓的四通八达的格局,以此保障我国的外贸运输和能源供应。由此可见,东北航道与中国利益息息相关,合理开发和利用东北航道应该作为我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保障之一。本文首先对选题的背景和研究的意义作出简要阐述,整理了国内外学者研究北极航线问题的相关文献,并对文章的框架结构做出了描述。接下来文章简单概述了东北航道的自然情况和通航现状,并通过数据整理分析了我国与东北航道沿线国家的贸易状况,之后对北极东北航道对我国贸易的影响进行定性分析。最后,本文选取2003-2017年东北航道沿线10个国家的数据作为面板数据,建立随机前沿引力模型,计算出东北航道的贸易潜力,并与传统航线的贸易潜力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如果能够完全开发利用东北航道,我国与沿线国家的进出口潜力平均可以提升9%,出口潜力平均可以提升13%。本文研究的创新性成果主要体现在:(1)以随机前沿引力模型为基础,分别建立了北极航线东北航道开通前和开通后的模型,通过对比数据得出贸易潜力的变化。(2)根据计算出的模型和参数化的方程,得到东北航道开通后的贸易效率,进一步分析说明东北航道对贸易潜力的影响的程度。
张修远[7](2019)在《基于移动互联的共享集装箱平台业务模式及系统架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集装箱多式联运是一种高级的运输组织形式,是物流业降本增效的重中之重。然而,目前我国集装箱多式联运的发展还落后于发达国家,存在着集装箱管理混乱,信息化程度较低等问题。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改革,传统行业开始面临“互联网+”的理念冲击,交通物流行业也不例外。在“共享经济”的大环境下,集装箱租赁业也在寻求发展和改变。本文提出的“共享集装箱”概念,可以通过基于移动互联和物联网等相关技术的管理平台,整合社会闲置的集装箱资源,提高集装箱的利用率,并用信息化的手段实现集装箱的供需匹配。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集装箱行业面临的种种问题,并讨论过去集装箱共用模式的优缺点,然后从发展需求和发展支撑两个大的方面探讨了共享集装箱模式以及共享集装箱管理平台在我国发展的可行性,并研究了共享集装箱发展所需的标准体系。其次,本文对共享集装箱管理平台的业务和盈利模式进行了研究。在对业务模式的研究中,本文界定了平台的主要参与对象。基于用户需求对平台的功能要素进行分析,主要功能包括运力交易、信息发布、集装箱实时位置追踪、信息数据服务等,辅助功能则包括大数据中心,集装箱运输协助服务、金融与保险服务等。在此基础上行本文设计了平台的业务流程。平台的基础盈利模式是目前市场上大多数物流平台的盈利模式,包括会员费、交易手续费、加盟费以及广告费用四种,而增值盈利模式则包括货运代理业务、大数据信息业务等。然后,本文对管理平台中集装箱的供需匹配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平台的供需匹配特征,并且结合共享集装箱的特性,利用层次分析新标度法和灰色系统理论,构造用户评价模型,通过建立基于用户满意度的空箱调度模型对平台的供需匹配进行了基于用户满意度的匹配调度研究。最后,在共享集装箱功能分析的基础上,基于面向服务的架构(SOA)方法进行集装箱管理平台的架构设计,并通过统一建模语言(UML)对系统总体以及主要模块进行了系统建模,并通过功能模块的设计对共享集装箱管理平台的业务模式和功能进行了展示。本文研究的共享集装箱管理平台,立足于多个参与方的实际需求,为用户和平台自身带来利益,并能提高集装箱周转率,起到服务社会的功能价值。然而由于业务模式尚未起步,因此在具体的平台系统实施和运营方面仍需要更进一步的研究。
徐梦迪[8](2019)在《中国—东盟水产品贸易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与东盟是重要的经贸合作伙伴,双方不仅有着合作的区位优势,也有着良好的经济贸易环境。从2010年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后的关税减免政策到中国与东盟共建海上丝绸之路构想的提出,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合作不断迈向新的台阶。中国-东盟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提出后,双方在海洋经济领域的经贸合作不断发展,双方渔业合作也逐渐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学者研究的侧重点主要在于渔业资源的开发和海洋产业合作等问题,相关的研究文献也较丰富,而着重研究中国与东盟间的水产品贸易特别是贸易潜力的文献却非常有限。本文以中国与东盟之间的水产品贸易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和实证分析法来探析中国-东盟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背景下中国与东盟水产品的贸易潜力。首先,文中对水产品贸易相关理论进行了梳理,为理清中国与东盟的水产品贸易结构、特征以及分析各国家水产品的竞争优势提供理论支撑。随后,文中对中国与东盟间的水产品贸易概况进行了分析,讨论了双方水产品贸易上的合作基础、中国-东盟水产品贸易现状以及水产品贸易结构,从而分析双方水产品贸易特征和市场分布。接着,本文通过测算中国与东盟间的水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竞争指数、贸易互补性指数和贸易专业化指数等贸易指数分别研究中国与东盟水产品的竞争关系和互补关系。在此基础之上,本文利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将包括东盟六国在内的世界上与中国水产品贸易联系较为紧密的24个国家的贸易面板数据作为研究样本,采用一步法,估算出中国与东盟国家的贸易效率和贸易潜力,并讨论其影响因素。最后,结合我国的政策和与东盟间的水产品贸易中的主要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促进双方水产品贸易的配套对策建议,深化本文研究意义。文中认为中国与东盟水产品贸易仍存在便利化水平有待提高、水产品贸易较为集中且品种单一、水产品贸易存在一定竞争性的问题,中国与东盟水产品贸易也仍然有非常大的潜力。同时,为进一步发展我国与东盟间的水产品贸易,本文提出了三点对策建议。第一,认为可以通过加强水产品质量监管、提高水产品品质以及优化水产品生产结构、适应多元化市场需求来提升我国水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第二,可以加强海运互联互通、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减少水产品贸易壁垒、推动双边贸易发展来进一步深化中国东盟双边贸易合作、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第三,可以通过加深技术交流、扩大双方水产品产值,加强区域经贸合作、促进经济稳定发展的方式来达到促进中国与东盟经济共同发展的目的,最终为双方的水产品贸易提供强劲的动力。
杨震[9](2012)在《论后冷战时代的海权》文中研究表明间发展。战争的变化同样也对海权的范围产生了影响:冷战后世界海军力量对比的变化使战争集中在沿海地区;一体化联合作战对海军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其具备为联合部队提供战略海运、海上防御和对陆纵深打击能力。军事技术的进步,特别是信息技术进行引领的导弹技术的进步使海军对陆地纵深目标进行远程精确常规战略性打击成为可能。上述影响使海权的范围开始从远洋公海扩展至沿海地区并直抵大陆纵深。后冷战时代海权在规模范围的变化不但完成了理论探索,也进行了战争实践。从后冷战时代中国海权观念的变化来看,则是受外部环境和内部因素双重影响的。后冷战时代海权的地缘政治背景发生了巨大变化,世界海权的轴心地带由从前的大西洋转向太平洋。随着国家实力的快速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一个海洋大国,与美国一起成为世界海权的两个主要角色。美国在中国发展海权的三个关键战略区域:台湾、南海和印度洋进行“岛链”封锁,已经成为中国发展海权的最大制约因素。中国的海权观念在冷战结束后得到了很大发展,经济海权观、战略海权观、复合海权观、合作海权观和海洋国土观构成了后冷战时代中国海权观的主体。冷战的结束使海权的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这种变化在政治、经济、军事和科学技术等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还在深化与发展。
刘长斌[10](2006)在《NBSCT公司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指出企业制定切实可行的正确的发展战略,能为企业的发展指明正确的发展方向。纵观国内外企业的发展过程,几乎所有的成功企业都要归功于有正确的战略。当然,我们不能简单认为企业制定了正确的战略就一定能够成功。我们只能说正确的战略是成功的一半,另一半就是“正确的做事”,就是正确的执行战略。 宁波港位于我国海岸线中部,它是我国沿海主枢纽港之一。NBSCT公司是宁波港集团公司下属的集装箱码头公司。自2000年组建以来,该公司集装箱吞吐量增长很快,已成为宁波港集装箱生产的主要码头公司之一。但该公司在战略研究方面存在一定不足,本文的主要课题就是关于NBSCT公司的发展战略研究。 本文在第一章引言部分介绍了本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全文的基本框架。在第二章文献综述部分分析了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最新发展动态、战略管理的特征和基本构成、规范性战略制定过程、战略分析的常用工具等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全文的理论基础。第三章,第四章按照规范性战略制定过程,运用理论分析和调查研究两种方法对NBSCT公司的战略环境、资源能力进行分析,找出NBSCT公司的机会、威胁、优势和劣势。第五章运用SWOT分析法找出了NBSCT公司的备选战略,经过筛选得出最合适的发展战略,在此基础上提出NBSCT公司战略定位、战略目标和实施策略。第六章根据NBSCT公司的战略定位和目标,提出了具体实施策略:基础设施改造策略、营销客户服务改进策略、航线优化策略、经营投资策略、人力资源管理策略、财务管理策略,以及政策建议等。在第七章结论部分对全文做了回顾和总结,指出了论文的不足。 经过分析研究认为:NBSCTX公司未来的发展定位是集装箱干线港,发展的方向是从生产管理型企业向资本经营型企业转变。 本文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对其他港口企业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二、中国将成为最大集装箱进出口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将成为最大集装箱进出口国(论文提纲范文)
(2)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主要国家港口综合竞争力及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 |
1.2.2 国内研究 |
1.3 研究思路、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点 |
1.4.1 研究视角的创新 |
1.4.2 研究方法的创新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港口综合竞争力 |
2.1.2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
2.2 港口竞争力的理论基础 |
2.2.1 核心竞争力理论 |
2.2.2 比较优势理论 |
2.2.3 要素禀赋理论 |
3 海丝沿线主要国家港口现状分析 |
3.1 海丝沿线主要国家港口概况 |
3.1.1 中国主要港口概况 |
3.1.2 东盟主要国家港口概况 |
3.1.3 南亚主要国家港口概况 |
3.1.4 西亚及北非主要国家港口概况 |
3.2 海丝沿线主要国家港口相关情况 |
3.2.1 海丝沿线主要国家港口集装箱吞吐量 |
3.2.2 海丝沿线主要国家班轮运输效率水平 |
3.2.3 海丝沿线主要国家港口基础设施效率水平 |
3.3 海丝沿线主要国家港口合作概况 |
3.3.1 中国与海丝沿线主要国家港口合作模式 |
3.3.2 中国与海丝沿线主要国家港口合作典型案例 |
4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中国与海丝沿线主要国家港口综合竞争力分析 |
4.1 港口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1 港口综合竞争力的影响因素 |
4.1.2 港口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4.1.3 港口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
4.2 港口综合竞争力评价方法选择 |
4.2.1 港口综合竞争力评价方法概述 |
4.2.2 主成分分析法 |
4.3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港口综合竞争力 |
4.3.1 评价指标体系原始数据 |
4.3.2 原始数据的标准化处理 |
4.3.3 主成分分析可能性检验 |
4.3.4 主成分的确定与解释 |
4.3.5 主成分的计算与得分 |
5 基于港口综合竞争力的贸易效应 |
5.1 模型构建 |
5.2 样本数据选取及理论说明 |
5.2.1 样本选取 |
5.2.2 数据来源及理论说明 |
5.3 实证分析 |
6 结论及启示 |
6.1 研究结论 |
6.2 政策启示 |
6.2.1 加强政府间国际合作,搭建双边港口合作的顶层设计 |
6.2.2 加强双边港口互联互通,构建双边港口联盟发展机制 |
6.2.3 加强港口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港口运营作业水平 |
6.2.4 加大财政投入支持力度,建立多维度港口发展融资机制 |
6.2.5 提高港口科技操作水平,打造新一代智慧智能型港口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3)中国国际海上货物运输CO2排放驱动因素分析及减排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创新点摘要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与述评 |
1.3.1 CO_2排放测算研究进展 |
1.3.2 CO_2排放因素研究进展 |
1.3.3 CO_2排放趋势研究进展 |
1.3.4 海运CO_2排放问题研究进展 |
1.3.5 文献述评 |
1.4 研究问题、内容及路线 |
1.4.1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和理论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1.1 CO_2排放 |
2.1.2 海运CO_2排放 |
2.1.3 CO_2排放衡量指标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低碳经济理论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3 脱钩理论 |
2.3 海运CO_2排放的理论辨析 |
2.3.1 低碳海运发展及度量指标 |
2.3.2 海运CO_2排放分析框架 |
3 中国国际海上货物运输CO_2排放测算研究 |
3.1 CO_2排放测算问题描述及解决思路 |
3.2 中国国际海上货物运输CO_2测算模型构建 |
3.2.1 中国国际海运CO_2排放测算模型 |
3.2.2 货物类别及船型的选取 |
3.2.3 数据来源与处理 |
3.3 中国国际海上货物运输CO_2测算结果分析 |
3.3.1 中国国际海运CO_2排放量测算结果 |
3.3.2 中国国际海上货物运输CO_2时序特征分析 |
3.3.3 各船型CO_2排放演进特征分析 |
3.3.4 中国国际海运CO_2排放及全球海运CO_2排放比较 |
3.4 本章小结 |
4 中国国际海上货物运输CO_2排放未来趋势预测研究 |
4.1 CO_2排放趋势预测问题描述及解决思路 |
4.2 中国国际海运CO_2排放未来趋势预测模型构建 |
4.3 情景构建 |
4.3.1 海运需求量因子 |
4.3.2 船舶能耗因子 |
4.3.3 CO_2排放因子 |
4.3.4 情景设计 |
4.4 中国国际海运CO_2排放量未来趋势预测 |
4.4.1 基础基准情景下中国国际海运CO_2排放趋势预测 |
4.4.2 三种调整基准情景下中国国际海运CO_2排放趋势预测 |
4.4.3 中国国际海运CO_2排放预测值与全球CO_2减排理想目标比较 |
4.5 本章小结 |
5 中国国际海运CO_2排放驱动因素及其与经济增长脱钩研究 |
5.1 CO_2排放因素研究问题描述及解决思路 |
5.2 中国国际海运CO_2排放驱动因素分解模型构建 |
5.2.1 Kaya恒等式及驱动因素指标选取 |
5.2.2 中国国际海运CO_2排放驱动因素分解模型 |
5.2.3 数据来源与处理 |
5.3 中国国际海运CO_2排放驱动因素结果分析 |
5.3.1 总体因素分解结果分析 |
5.3.2 各驱动因素的效应分析 |
5.4 中国国际海运CO_2排放与经济增长脱钩模型构建 |
5.4.1 中国国际海运CO_2排放脱钩模型 |
5.4.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5.5 中国国际海运CO_2排放脱钩结果及分析 |
5.5.1 中国国际海运CO_2排放脱钩状态分析 |
5.5.2 中国国际海运CO_2排放脱钩指数变化的内在机理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中国国际海上货物运输CO_2减排路径研究 |
6.1 CO_2减排路径研究问题描述及解决思路 |
6.2 海运业CO_2减排途径的可能选择 |
6.2.1 基于技术进步的减排 |
6.2.2 基于燃料替代的减排 |
6.2.3 基于运营合理化的减排 |
6.3 中国国际海运CO_2减排策略长期评价模型构建 |
6.3.1 中国国际海运CO_2减排目标确定 |
6.3.2 中国国际海运CO_2减排策略长期评价模型 |
6.4 海运CO_2减排目标约束路径下各减排途径指标回溯 |
6.4.1 海运CO_2减排目标约束路径下的CO_2排放效率 |
6.4.2 各减排途径的指标设置与组合 |
6.5 满足海运CO_2减排目标约束的代表性路径分析 |
6.5.1 “强化零碳燃料”减排路径 |
6.5.2 “超低慢速航行”减排路径 |
6.5.3 两种代表性减排路径对比分析 |
6.6 中国海运业碳减排政策建议 |
6.6.1 建立船舶MRV管理体系 |
6.6.2 建立完善市场机制政策体系 |
6.6.3 推动节能减排技术进步 |
6.6.4 发展可替代新能源技术 |
6.6.5 实施运营合理化手段 |
6.6.6 优化海运进出口货类结构 |
6.6.7 推进交通业基础设施建设 |
6.7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贸易便利化协定》与相关条约的冲突与协调(论文提纲范文)
创新点摘要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成果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中外研究现状评析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第一章 《贸易便利化协定》理论基础及新发展 |
第一节 贸易便利化基础理论探究 |
一、贸易便利化的基本涵义解析 |
二、贸易便利化与贸易自由化的辨识 |
三、全球价值链理论与贸易便利化内在联系 |
第二节 《贸易便利化协定》对贸易便利化理论的运用 |
一、《贸易便利化协定》对贸易自由化理论的运用 |
二、全球价值链下的《贸易便利化协定》措施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贸易便利化协定》与相关条约冲突的缘由与特征 |
第一节 条约的冲突与协调 |
一、条约冲突的界定 |
二、条约冲突协调途径 |
三、《贸易便利化协定》与相关条约冲突的类型 |
第二节 《贸易便利化协定》与相关条约冲突产生的缘由 |
一、《贸易便利化协定》与相关条约冲突产生的宏观原因 |
二、《贸易便利化协定》与相关条约冲突的具体原因 |
第三节 《贸易便利化协定》与相关条约冲突的特征 |
一、《贸易便利化协定》与相关条约冲突表现的多样性 |
二、《贸易便利化协定》与相关条约冲突原因的复杂性 |
三、《贸易便利化协定》与相关条约冲突协调方式的差异性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贸易便利化协定》关于进出口环节的便利化与相关条约的冲突与协调 |
第一节 国际贸易的安全与便利关系辨析 |
一、贸易安全 |
二、贸易安全与便利的对立统一关系 |
三、贸易安全与便利是否存在优先问题 |
四、妥善处理两者关系 |
第二节 《贸易便利化协定》进出口环节的条款与世界海关组织条约的冲突 |
一、世界海关组织在《贸易便利化协定》中的参与 |
二、《SAFE框架》与《贸易便利化协定》产生冲突的原因 |
三、《贸易便利化协定》与《SAFE框架》的冲突 |
第三节 《贸易便利化协定》与世界贸易组织检验检疫协定的冲突 |
一、“异化”的TBT、SPS措施与《贸易便利化协定》价值取向之间的矛盾 |
二、《贸易便利化协定》与《TBT协议》《SPS协议》具体条款之间的冲突 |
第四节 《贸易便利化协定》进出口环节规定与相关条约的协调路径 |
一、《贸易便利化协定》与世界海关组织安全规则之间的冲突协调 |
二、协调《贸易便利化协定》与世界贸易组织进出口安全监管规则冲突的路径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贸易便利化协定》关于过境环节的便利化与相关条约的冲突与协调 |
第一节 国际法中过境自由制度阐释 |
一、过境自由国际习惯法属性分析 |
二、过境自由属性辨析 |
三、过境自由争议的实证研究 |
四、《贸易便利化协定》与过境自由国际条约的承接 |
五、过境自由国际法保障的发展趋势评析 |
第二节 《贸易便利化协定》与《海洋法公约》过境自由的冲突 |
一、《海洋法公约》过境自由制度安排及其评析 |
二、《贸易便利化协定》对《海洋法公约》过境自由制度继承 |
三、《海洋法公约》与《贸易便利化协定》过境自由制度差异及对其桎梏 |
第三节 《贸易便利化协定》与《反假冒贸易协定》过境货物知识产权执法措施的冲突 |
一、知识产权边境措施相关国际条约沿革 |
二、《反假冒贸易协定》知识产权边境措施对《贸易便利化协定》的阻碍 |
第四节 《贸易便利化协定》过境程序规定与相关条约的冲突协调路径 |
一、《贸易便利化协定》与《海洋法公约》过境自由规则的冲突协调 |
二、《贸易便利化协定》与《反假冒贸易协定》过境货物知识产权执法规定的冲突协调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应对《贸易便利化协定》与相关条约冲突的策略 |
第一节 中国应对《贸易便利化协定》与相关条约冲突的必要性 |
一、应对《贸易便利化协定》与相关条约冲突是中国履约必由之路 |
二、应对《贸易便利化协定》与相关条约冲突是发挥大国作用必要举措 |
第二节 中国应对《贸易便利化协定》与相关条约冲突的路径 |
一、促进中国国内法与《贸易便利化协定》的衔接 |
二、增加中国在相关国际条约修订工作的话语权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基于可靠性评价的液化天然气海上运输航线配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创新点摘要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际LNG贸易及海上运输发展概述 |
1.1.2 中国LNG贸易及海上运输发展分析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LNG海上运输组织及相关研究理论综述 |
2.1 LNG海上运输组织及航线配船特点 |
2.1.1 LNG海上运输组织方式 |
2.1.2 LNG海上运输航线配船的特点 |
2.2 可靠性基础理论 |
2.2.1 可靠性理论内涵 |
2.2.2 可靠性与经济性 |
2.2.3 可靠性分析方法的研究动态 |
2.3 证据推理基础理论 |
2.3.1 证据推理法研究动态 |
2.3.2 权重确定方法概述 |
2.4 航线配船基础理论 |
2.4.1 航线配船理论概述 |
2.4.2 航线配船研究动态 |
2.4.3 LNG航线运力配置研究动态 |
2.5 本章小结 |
3 基于证据推理的LNG海上运输可靠性评价 |
3.1 LNG海上运输航线及可靠性特点分析 |
3.1.1 LNG海上运输航线分析 |
3.1.2 LNG海上运输航次构成 |
3.1.3 LNG海上运输可靠性的定义 |
3.2 LNG海上运输可靠性影响因素分析 |
3.2.1 环境因素 |
3.2.2 技术因素 |
3.2.3 管理因素 |
3.2.4 政治因素 |
3.2.5 经济因素 |
3.3 LNG海上运输可靠性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
3.3.1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
3.3.2 评价指标的确定 |
3.3.3 评价指标的含义和评价等级说明 |
3.4 LNG海上运输可靠性评价方法 |
3.4.1 证据推理法 |
3.4.2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方法 |
3.5 LNG海上运输可靠性评价实证分析 |
3.5.1 数据采集与处理 |
3.5.2 评价结果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传统贸易方式下的LNG海上运输航线配船 |
4.1 LNG海上运输航线配船问题描述 |
4.2 LNG海上运输航线配船模型 |
4.2.1 变量及参数 |
4.2.2 目标函数 |
4.2.3 航线配船模型 |
4.2.4 航线配船模型的改进 |
4.3 考虑可靠性的LNG海上运输航线配船模型 |
4.3.1 变量及参数 |
4.3.2 目标函数 |
4.3.3 模型建立 |
4.4 实证分析 |
4.4.1 LNG海上运输航线配船分析 |
4.4.2 考虑可靠性的LNG海上运输航线配船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资源池贸易方式下的LNG海上运输航线配船 |
5.1 问题的提出与描述 |
5.1.1 问题提出的背景 |
5.1.2 问题描述及假设条件 |
5.2 LNG海上运输航线配船模型 |
5.2.1 变量及参数 |
5.2.2 目标函数 |
5.2.3 模型建立 |
5.3 实证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评价数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北极东北航道开通后对我国与沿线国家贸易潜力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北极东北航道的研究 |
1.2.2 关于北极航线和贸易潜力的研究 |
1.2.3 关于随机前沿引力模型的研究 |
1.2.4 相关文献的评述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和框架结构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创新点与不足 |
1.4.1 可能的创新点 |
1.4.2 论文的不足之处 |
2 北极航线相关概念及通航情况 |
2.1 北极航线相关概念 |
2.1.1 北极航线基本概念 |
2.1.2 北极航线基本情况 |
2.2 北极航线通航情况 |
2.2.1 北极航线通航条件 |
2.2.2 北极航线通航现状 |
3 中国与北极东北航道沿线国家贸易发展概况 |
3.1 中国与沿线十国的经济规模 |
3.1.1 中国与沿线十国经济规模变化 |
3.1.2 中国与沿线十国经济增长速度变化 |
3.2 中国与沿线十国的贸易规模 |
3.2.1 中国与沿线十国的贸易规模变化 |
3.2.2 中国与沿线十国贸易规模增长速度变化 |
3.2.3 中国与沿线十国的贸易平衡性 |
3.3 中国与沿线十国双边贸易现状 |
3.3.1 中国与沿线十国双边贸易总额变化 |
3.3.2 中国与沿线十国双边贸易总额占比 |
3.3.3 中国与沿线十国的贸易结合度有待提高 |
4 北极东北航道对中国与沿线国家贸易潜力影响的实证分析 |
4.1 随机前沿引力模型的引入与设定 |
4.1.1 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引入的背景 |
4.1.2 随机前沿引力模型 |
4.1.3 本文基本模型设定 |
4.1.4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4.2 随机前沿引力模型的检验与估计 |
4.2.1 随机前沿引力模型的适用性检验 |
4.2.2 技术效率时变性检验 |
4.3 实证结果分析 |
4.4 贸易效率分析 |
4.5 北极东北航道通航对中国与沿线十国的贸易潜力影响 |
4.5.1 北极东北航道通航对海运距离的影响 |
4.5.2 北极东北航道通航对贸易潜力的影响 |
5 挖掘中国与东北航道沿线国家贸易潜力的对策建议 |
5.1 我国与北极东北航道国家发展对外贸易合作的对策建议 |
5.1.1 加强与北欧、西欧等国家的贸易往来,促进区域经济合作 |
5.1.2 积极参与俄罗斯“冰上丝绸之路”,对接我国“一带一路”倡议 |
5.2 我国利用北极航线发展对外贸易的对策建议 |
5.2.1 打造北极国际航运中心,建立亚欧贸易枢纽 |
5.2.2 调整沿海产业规划布局,为开拓贸易市场创造条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实证指令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7)基于移动互联的共享集装箱平台业务模式及系统架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集装箱共用模式研究 |
1.2.2 集装箱信息平台构建研究 |
1.2.3 集装箱空箱调度优化问题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共享集装箱发展的可行性分析 |
2.1 共享集装箱发展过程中两种模式分析 |
2.2 共享集装箱发展需求分析 |
2.2.1 共享经济理念概述 |
2.2.2 共享集装箱的需求分析 |
2.2.3 共享集装箱管理平台的需求分析 |
2.3 共享集装箱发展支撑条件分析 |
2.3.1 共享集装箱模式的技术支撑 |
2.3.2 共享集装箱模式的政策支撑 |
2.3.3 共享集装箱标准体系研究 |
2.4 本章小节 |
第三章 共享集装箱平台业务和盈利模式分析 |
3.1 平台用户主体需求分析 |
3.1.1 平台定位 |
3.1.2 平台用户主体分析 |
3.1.3 平台用户的需求分析 |
3.2 平台功能要素分析 |
3.2.1 主要功能分析 |
3.2.2 辅助功能分析 |
3.3 共享集装箱平台业务模式分析 |
3.3.1 平台业务模式 |
3.3.2 平台业务流程 |
3.4 共享集装箱管理平台盈利模式 |
3.4.1 基础盈利模式 |
3.4.2 增值服务盈利模式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共享集装箱供需匹配管理和空箱调度研究 |
4.1 管理平台供需匹配的特征分析 |
4.1.1 管理平台匹配的描述性特征 |
4.1.2 共享集装箱需求特征分析 |
4.1.3 共享集装箱供应特征分析 |
4.1.4 管理平台的集装箱供需匹配模式研究 |
4.2 基于用户满意度的空箱调度分析 |
4.2.1 用户满意度指标分析 |
4.2.2 基于用户满意度的集装箱调运模型 |
4.3 算例分析 |
4.3.1 算例描述 |
4.3.2 算例求解 |
4.3.3 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共享集装箱管理平台架构研究与模块设计 |
5.1 SOA方法概述 |
5.1.1 SOA基本概念 |
5.1.2 SOA的特征及优势 |
5.2 平台系统业务架构设计 |
5.2.1 基于SOA的平台系统总体业务架构设计 |
5.2.2 平台系统数据库设计 |
5.3 系统建模方法比较 |
5.3.1 传统建模方法 |
5.3.2 面向对象的建模法 |
5.3.3 系统建模方法的比较 |
5.4 统一建模语言(UML)系统建模 |
5.4.1 统一建模语言(UML)概述 |
5.4.2 UML用例图 |
5.4.3 UML类图 |
5.4.4 UML序列图 |
5.4.5 UML活动图 |
5.5 平台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
5.5.1 信息发布模块 |
5.5.2 信息服务模块 |
5.5.3 集装箱租赁模块 |
5.5.4 订单管理模块 |
5.5.5 个人中心模块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未来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中国—东盟水产品贸易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中国与东盟海洋经济合作研究 |
1.2.2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背景下中国与东盟贸易研究 |
1.2.3 贸易潜力相关研究 |
1.2.4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与不足 |
2 中国与东盟水产品贸易研究的基础理论 |
2.1 比较优势理论 |
2.2 竞争优势理论 |
2.3 要素禀赋理论 |
3 中国与东盟国家水产品贸易的基础与贸易构成 |
3.1 中国与东盟水产品贸易的基础 |
3.1.1 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合作机制 |
3.1.2 中国-东盟互联互通网络 |
3.2 中国与东盟水产品贸易发展现状与贸易构成 |
3.2.1 中国与东盟水产品贸易发展现状 |
3.2.2 中国与东盟水产品贸易构成 |
本章小结 |
4 中国与东盟水产品双边贸易关系分析 |
4.1 中国与东盟水产品竞争关系分析 |
4.1.1 国际市场占有率 |
4.1.2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
4.1.3 贸易专业化指数 |
4.2 中国与东盟水产品互补关系分析 |
4.2.1 贸易互补性指数 |
4.2.2 贸易结合度指数 |
本章小结 |
5 中国与东盟水产品贸易潜力分析 |
5.1 对贸易潜力和贸易效率的解释 |
5.2 对引力模型的解释 |
5.2.1 传统引力模型 |
5.2.2 随机前沿引力模型 |
5.3 模型的设定 |
5.4 变量解释和数据来源 |
5.4.1 变量解释 |
5.4.2 样本及数据来源 |
5.5 模型检验与结果分析 |
5.5.1 模型检验 |
5.5.2 模型结果分析 |
5.6 贸易潜力分析 |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对策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对策建议 |
6.2.1 深化中国东盟双边贸易合作,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 |
6.2.2 提升我国水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适应东盟水产品需求 |
6.2.3 积极开展技术和经济合作,促进中国与东盟经济共同发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论后冷战时代的海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问题的提出及其研究意义 |
一、研究后冷战时代海权的必要性 |
二、海权的概念解析 |
三、后冷战时代海权面临的战略转型 |
四、后冷战时代海权的战略构架 |
五、后冷战时代海权之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相关文献的回顾 |
一、国外研究概况 |
二、国内研究概况 |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四节 本文的结构安排 |
注释 |
第一章 海权论的诞生与发展及其反思 |
第一节 马汉海权论的产生及其评述 |
一、马汉海权论的产生 |
二、马汉海权论的内容及影响 |
三、对马汉海权论的评述 |
第二节 科贝特海洋战略论的产生及其评述 |
一、海洋战略论的产生 |
二、科贝特海洋战略论的内容及影响 |
三、对科贝特海洋战略论的评述 |
第三节 戈尔什科夫国家海上威力论及其评述 |
一、国家海上威力论的产生 |
二、国家海上威力论的内容及影响 |
三、对国家海上威力论的评述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二章 后冷战时代海权的发展演进 |
第一节 海权在后冷战时代发展演进的背景 |
一、国际政治格局向多极化发展 |
二、经济全球化 |
三、新军事变革 |
第二节 后冷战时代海权的内涵 |
一、后冷战时代海权的要素 |
二、后冷战时代海权的构成 |
第三节 后冷战时代海权的观念 |
一、后冷战时代海权的国际观 |
二、后冷战时代海权的军事观 |
三、后冷战时代海权的海洋观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三章 后冷战时代海权的技术形态 |
第一节 人类社会的技术形态及战争形态演进 |
一、人类社会的技术形态演进 |
二、人类战争的技术形态 |
第二节 后冷战时代海权技术形态的理论探索 |
一、战法思想 |
二、军事技术 |
三、编制体制 |
四、途径目标 |
第三节 后冷战时代海权技术形态的战争实践 |
一、指挥、控制与通信 |
二、海上打击 |
三、后勤保障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四章 后冷战时代海权的规模范围 |
第一节 后冷战时代的战争 |
一、后冷时代战争的主要形式 |
二、后冷时代战争的作战模式 |
三、后冷时代战争的战场空间 |
第二节 后冷战时代海权的规模 |
一、后冷战时代的战争对海权规模的影响 |
二、对后冷战时代海权规模的理论探索 |
三、后冷战时代海权规模的战争实践 |
第三节 后冷战时代海权的范围 |
一、后冷战时代的战争及军事形势对海权范围的影响 |
二、后冷战时代海权范围的理论探索 |
三、后冷战时代海权范围的战争实践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五章 后冷战时代海权对中国海权思想的影响 |
第一节 后冷战时代海权的地缘政治背景 |
一、后冷战时代地缘政治的轴心 |
二、中国实力的快速发展 |
第二节 后冷战时代中国的海权辩论 |
一、无足轻重的海权 |
二、辅助性海权 |
三、主导性海权 |
第三节 后冷战时代中国发展海权的最大制约 |
一、台湾问题 |
二、南海问题 |
三、印度洋问题 |
第四节 后冷战时代中国海权观念的发展 |
一、经济海权观 |
二、战略海权观 |
三、复合海权观 |
四、合作海权观 |
五、海洋国土观 |
六、中国海权观念的发展与航空母舰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结论 |
第一节 研究总结 |
一、后冷战时代海权的内涵 |
二、后冷战时代海权技术形态的进化 |
三、后冷战时代海权规模范围的拓展 |
四、地缘政治背景的变迁及中国海权观念的发展 |
第二节 后冷战时代海权的进一步讨论 |
一、海洋法的演进 |
二、科学技术的进步 |
三、国际战略格局的演变 |
四、全球化进程的发展 |
第三节 政策含义 |
一、培育海权意识 |
二、制定海洋战略 |
三、推进海军转型 |
四、发展海洋经济 |
五、继续加强海洋法研究与建设 |
六、增强海洋科技实力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NBSCT公司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节 论文的研究方法、内容与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战略管理理论综述 |
第二节 战略管理的特征与基本构成 |
第三节 港口企业战略管理 |
第三章 NBSCT公司的外部环境分析 |
第一节 NBSCT公司宏观环境分析 |
第二节 港口行业竞争分析 |
第三节 NBSCT公司的外部协作条件分析 |
第四章 NBSCT公司的资源能力分析 |
第一节 NBSCT公司的总体概况 |
第二节 NBSCT公司的现有资源能力分析 |
第三节 NBSCT公司经营管理分析 |
第四节 NBSCT公司生产能力与吞吐量分析 |
第五章 NBSCT公司的战略选择 |
第一节 NBSCT公司内外部因素综合分析 |
第二节 SWOT分析 |
第三节 NBSCT公司的战略选择 |
第六章 NBSCT公司战略的实施策略 |
第一节 基础设施改造策略 |
第二节 经营策略 |
第三节 管理改进策略 |
第四节 政策建议 |
第七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四、中国将成为最大集装箱进出口国(论文参考文献)
- [1]秦皇岛A公司集装箱业务经营战略研究[D]. 付丽. 燕山大学, 2021
- [2]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主要国家港口综合竞争力及效应研究[D]. 钟浩. 广东海洋大学, 2020(02)
- [3]中国国际海上货物运输CO2排放驱动因素分析及减排对策研究[D]. 马雪菲.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1)
- [4]《贸易便利化协定》与相关条约的冲突与协调[D]. 杨欣.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1)
- [5]基于可靠性评价的液化天然气海上运输航线配船研究[D]. 牛东翔. 大连海事大学, 2019(06)
- [6]北极东北航道开通后对我国与沿线国家贸易潜力影响分析[D]. 迟梦菡. 大连海事大学, 2019(06)
- [7]基于移动互联的共享集装箱平台业务模式及系统架构研究[D]. 张修远. 东南大学, 2019(06)
- [8]中国—东盟水产品贸易问题研究[D]. 徐梦迪. 武汉大学, 2019(09)
- [9]论后冷战时代的海权[D]. 杨震. 复旦大学, 2012(02)
- [10]NBSCT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 刘长斌. 上海海事大学, 20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