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控组态软件RSView32及其在燃气工程监控系统中的应用

工控组态软件RSView32及其在燃气工程监控系统中的应用

一、工控组态软件RSView32 及其在燃气工程监控系统中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高畅[1](2021)在《基于LoRa通信的地下综合能源监测系统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地下空间开发加速与能源利用效率提升,地下综合能源监测系统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同时物联网发展迅速,能够满足更高效、便捷的监测需求。本论文对应用场景进行了需求分析,针对地下空间分布距离远、监测参数多、工作设备多、公网信号盲区的问题,设计了基于LoRa通信的地下综合能源监测系统。首先,设计了基于STM32的LoRa通信设备的硬件电路。采用STM32F103C8T6芯片作为主控模块,采用SX1278芯片作为LoRa射频模块,利用CH340和MAX485分别实现了USB转TTL和485转TTL,利用AMS1117实现了电路的电压稳定。阐述了LoRa设备的软件程序流程图、部分关键代码和硬件电路的原理图。其次,针对本系统中设备数量大、LoRa通信节点多而导致易发生通信数据碰撞的问题,考虑到现有算法中因终端设备增多而导致时隙数目大幅增多和系统稳定性差未能有效解决的问题,设计了新型的LoRa WAN防碰撞算法。通过扇形均等划分实现设备分组并且循环通信,以降低单组之中终端节点数目从而降低碰撞的概率,并对未成功通信的终端节点进行估计和时隙的最佳数目调整来提高时隙的利用效率。通过仿真对比,在终端节点数量高达2000的场景下,本算法比基于DFSA的LoRa WAN协议的数据包交付率高27.52%,吞吐率高20.33%,时隙数目少17626。比标准LoRa WAN协议的数据包交付率高51.27%,吞吐率高26.93%。从而证明了算法的有效性。最后,设计了监测系统的软件程序,并面对实际应用进行了数据测试。具体包括监测系统组态界面设计和实现、手机远程监测组态界面的设计与实现、LoRa设备的软件连接,实现了LoRa设备之间的通信,并且在实验中能够在2千米的间距时仍保持3.5%的丢包率,同时测得了实验数据,达到了本系统对于LoRa设备的通信要求,满足了本系统的应用需求。总之,本文针对地下空间信号盲区的问题和LoRa多设备数据包碰撞问题,从通信方式及其防碰撞算法提出改进方法,并且用工控机实现了整个系统的软件监测平台,并进行了实验验证,对于地下综合能源监测系统的实现提供可行方案。

吴浩玚[2](2020)在《小型焚烧炉智能测控系统设计与研究》文中提出现阶段小型焚烧炉系统缺乏对燃烧过程的监管、智能化程度低,本文对诸如遗物祭品焚烧炉等小型热工系统的实时测控系统进行开发,并对系统的控制策略和运行情况进行研究,旨在提高现有焚烧炉设备的智能化程度。具体研究包括测控系统总体方案的设计、硬件选型和测控软件开发、控制策略的设计和优化、MATLAB仿真研究以及系统实际运行测试等,实现了小型焚烧炉智能测控系统的开发。小型焚烧炉智能测控系统采用工控机+智能仪表+RS485通信的总体设计方案。系统由焚烧炉本体、各类辅助仪器和测控软件组成。控制系统以工控机为核心,通过智能仪表实现系统各类功能的高度分散化,系统通信采用RS485总线技术。测控软件人机交互界面由C#Win Form窗体程序开发,具有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图形化显示、控制调节等功能。提出了小型焚烧炉智能测控系统的控制策略研究方案。通过对焚烧炉系统动态特性的建模确定了传递函数的类型为一阶带时滞系统,利用切线法和两点法对分别传递函数的具体参数进行求解,得出时间常数T为122s,比例放大系数K为1.25,延时时间τ为10s。通过Z-N法、CHR法以及工程整定法对PID参数进行整定和修正,根据焚烧炉的燃烧特性,设计了模糊PID控制策略。通过上述研究流程,设计了焚烧炉炉温自动调节的控制策略。通过MATLAB Simulink仿真环境对小型焚烧炉燃烧系统进行仿真模拟和实验验证,研究了PID参数Kp、Ki、Kd分别对系统输出的影响,对比了传统PID调节与模糊PID调节的控制效果。通过为期四个月的现场实际运行实验,测试了系统数据采集、数据存储、图像显示、阀门控制等功能的完整性,测试了系统连续性运行的可靠性。研究了燃料供给回路阀门开度与配风通道阀门开度对系统输出的影响,通过实验对比了传统PID与模糊PID的调节效果,证实了模糊PID调节的优越性。

刘海荣[3](2020)在《选煤厂集中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应用》文中指出随着我国煤炭消费用户对煤炭质量、品种的要求越来越高,煤炭的洗选工作显得更加重要。发展煤炭洗选有利于煤炭产品由单结构、低质量向多品种、高质量转变,实现产品优质化。同时煤炭洗选工艺的改善可以提高煤炭质量和利用率,节约能源。本论文首先介绍国内外选煤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和我国选煤技术的发展方向,分析了我国在选煤行业存在的问题,说明了设计选煤厂PLC监控系统的现实意义;分析了李家壕选煤厂选煤具体的工艺流程、工艺设备,结合李家壕选煤厂的工艺流程、主要的设备以及设备连接关系提出了选煤厂集中控制的需求。其次,分析现场选煤设备的电气控制原理图,根据现场设备所需控制量,统计出了I/O点数。根据现场设备的I/O点总数和选煤工艺的具体要求对PLC硬件进行选型,设计了一套以罗克韦尔AB PLC为控制器的选煤厂控制系统来实现对现场设备控制。构建了选煤厂PLC控制系统的整体框架,完成各个PLC控制系统之间的通信网络设计。在RSLogix5000编程软件上实现了控制系统的软件编程。最后,设计了选煤厂的上位机监控系统,实现了组态软件和PLC的通信,组建了全厂的网络,继而建立了选煤厂选煤厂监控系统。李家壕选煤厂集中控制系统成功运行以来,在生产水平和管理水平上都有了明显提升,整个选煤厂的生产设备实时运行状态和历史运行数据可随时查看,实现了选煤工艺参数的动态管理,降低了事故发生以及事故检测维修时间,降低因为故障停产带来的损失,降低因决策失误带来的经济损失,减少了全厂劳动定员,提高了生产效率。

孙忠国[4](2019)在《基于PLC的天然气高中压调压站远程监控系统》文中提出天然气是继煤炭和石油后的全球第三大能源,其作为新型高效清洁的能源,对其进行了充分的开发和广泛的利用,已用于工业领域和居民生活中。天然气高中压调压站作为天然气输送过程中重要的设施,也是城市公用设施现代化文明标志,天然气高中压调压站特点是:集散型、分布式。在城市天然气输气管网中,为满足生产调度指挥,需要建立一套可靠的监控和调度系统,以实现设备控制、参数调节、数据采集以及信号报警等功能。因此,城市建设先进的天然气高中压调压站远程监控系统,对实现天然气输送安全运行管理水平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本论文对天然气高中压调压站远程监控系统做出详细的设计,从调压站设备功能设计,至站控自动化系统设计。首先,对高中压调压站系统的工艺流程进行科学合理设计,主要由三大功能单元组成:进口单元、主单元、出口单元。进口单元主要监测来气压力、温度、控制入口电动阀门。主单元负责测量流量信息,对天然气预处理、调压等工作。出口单元主要监测天然气出站压力、温度、控制出口电动阀门。其次,硬件系统组成设计包括PLC柜电气控制设计,PLC控制柜硬件选择、工控机选取、通信网络设计等。PLC控制系统模块选择三菱公司产品,以FX3U-64MR/ES-A为控制核心,通过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差压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等)进行功能检测,通过工业以太网实现数据信号传输,通过无线路由器将数据上传至服务器。再次,对系统软件进行设计,选用研华WebAccess组态软件,通过FX3U-64MR/ES-A作为控制核心,通过研华WebAccess组态系统,可以获得现场的数据变量,在站控工艺画面实现实时动态显示、设备故障或是现场数据到达设定的报警数值、设备及工艺参数的实时显示、数据工艺报表的查询、站控数据存储等。然后,站控系统功能实现,由PLC控制系统及WebAccess组态软件,将现场设备运行状况,通过工控机实时显示,同时将数据上传服务器达到远程访问目的,实现对高中压调压站远程监控。本天然气高中压调压站远程监控系统研制成果已投入到应用中,通过现场联调表明,本系统已经达到天然气高中压调压站中远程监控、数据采集处理、电动阀控制、现场故障报警、数据报表查询等实时数据上传和报警提示等功能要求,工作稳定,抗干扰能力强。

雷昊达[5](2019)在《柴燃联合动力装置半物理仿真实验研究》文中提出柴燃联合动力装置(CODAG)在巡航时使用柴油机可以获得较好的经济性与续航力,在高航速时还可以将推进柴油机的功率并入,驱动螺旋桨以提高航速。这种动力装置是未来我国船舶动力发展方向之一。但是两台不同的原动机共同工作时涉及到复杂的控制是其关键技术,而采用硬件在环半物理仿真方法是开展控制规律与策略研究的有效手段。本文针对柴燃联合动力装置在并车过程中的负荷分配和转速调节等核心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基于转子动态特性相似的半物理仿真方法,搭建了双机并车半物理仿真实验台,为其控制规律及方法研究提供有效平台。研究柴燃联合动力装置在不同运行工况下的动态性能,在实验过程中来验证和改进所设计的半物理仿真实验台及双机并车控制方法。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基于模块化建模的思想,在描述了燃气轮机和柴油机装置各部件的数学模型之后,针对不同部件的特点,在MATLAB中搭建了船用三轴燃气轮机和柴油机的动态仿真模型。总结现在常用的几种并车控制方式,针对柴燃联合动力装置的特点制定了CODAG双机并车控制方法。2、采用转子动态特性相似原理进行半物理仿真研究。提出基于原动机模型驱动变转速电机的半物理仿真总体方案。设计了以电机加仿真模型代替原动机、水力测功机代替螺旋桨、SSS离合器、齿轮箱及测控系统为实物的联合动力半物理仿真实验台。3、半物理仿真实验台控制系统研究。采用实船动力的控制核心PLC控制技术,对实验台测控系统进行了硬件设计,并完成硬件系统搭建;根据柴燃联合动力装置的运行规律、并车控制方法以及实验过程中的安全保护需求进行了软件设计,完成测控系统的软硬件调试。4、完成了CODAG装置半物理仿真实验台硬件系统与软件系统之间的联调,进行了柴燃联合动力装置的半物理仿真实验研究,验证了所制定的柴燃双机并车控制方法和所设计的双机并车半物理仿真实验台测控系统的合理性和实用性,探索了柴燃联合动力装置在并车和解列等动态过程中的特性。

刘永强,环吉才,朱学聪[6](2012)在《基于RSView32的烟气净化监控系统》文中提出以铝电解烟气净化监控系统的开发设计为例,介绍了RSView32组态软件的强大功能特点及其在铝电解烟气净化监控系统中的应用。基于RSView32的烟气净化监控系统具有实时多任务、可靠性高、控制品质好、控制功能齐全、易于学习、操作方便等特点,可减轻工人劳动强度,实现企业节能降耗的管理目标,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杨瑞宇[7](2009)在《基于Web的远程监控系统研究及软件实现》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远程监控技术与网络技术紧密结合起来,本文研究了远程监控系统的基本层次模型,对控制网络技术和控制网络与信息网络的集成技术作了详细的讨论。通过对不同软件结构的比较,提出了基于Web的远程监控方案。本文首先介绍了远程监控系统的发展和研究现状,并对Web监控系统的功能、所涉及的各种技术、层次结构以及实现方案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提出了采用不同数据通信技术实现基于Web的远程监控系统方案。其次,借鉴基于DCOM的分布式系统设计方式,采用OPC数据交换技术来实现工业现场控制网络与企业信息网络之间的数据共享,并提出了OPC客户端以ActiveX控件的形式在浏览器中与现场监控系统进行数据交换的方案,不但实现了异构网络之间的数据共享,而且改善了传统的以数据库为中心的Web监控解决方案所带来的实时性差等缺点,设计实现各种监控功能的ActiveX控件、JavaApplet嵌入到HTML文件中,形成友好的人机界面作为对现场进行监控的窗口。再次,分析了影响基于Web监控系统实时性和安全性的若干因素,并提出了改善系统实时性和安全性的措施和方案。最后,基于以上研究方案,本文以基于Devicenet的网络控制系统和THBSY-1型过程控制系统为例,分别实现了现场和Web远程数据采集、数据监视、参数修改以及数据查询等功能,通过实际运行验证了实施基于Web远程监控系统方案的可行性。

钟家洪[8](2007)在《现场总路线技术在阳极炉监控系统中的应用》文中指出铜冶炼工业是国家最重要的原材料工业之一,利用自动化、信息化新技术来加速改造和提升铜冶炼企业具有重要意义。随着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与网络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以现场总线作为企业信息系统的底层控制网络已成为控制网络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本文分析了当前铜冶炼工业自动化系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详细阐述了阳极炉生产工艺流程和其控制要求,在深入分析ControlNet总线技术的基础上,重点剖析了其在阳极炉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对ControlNet总线技术的技术特点和应用范围进行了深入分析,着重阐述了它的通讯模式、仲裁方式以及其网络体系结构,并与其它常见总线技术进行了对比;在对具体阳极炉监控项目控制要求和控制对象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采用ControlNet总线技术实现控制系统的优越性进行了较全面的论证,并提出了详细而具体的设计方案。通过对阳极炉本体控制中的倾转、各作业方式控制、事故操作控制及主要工艺过程控制的分析绘制出逻辑控制框图作为PLC编程依据;对典型的回路控制尤其是氧化空气流量PID回路控制进行电气设计、程序编制和现场调试。详细分析了OPC技术和组态软件RSView32,开发了基于Windows NT环境的监控软件,设计并实现了过程信息的集中显示和处理,还提供报警监测和打印、趋势曲线、报表统计和打印系统等较为全面的功能,设计并开发的监控软件具有良好的人/机接口能力。在此的基础上,以支持OPC技术的组态软件RSView32为纽带进行网络整合,实现了整个阳极炉控制系统集成的软件架构。本文研究的是如何将总线技术运用于诸如阳极炉控制系统之类的过程控制系统,包括远程监控与数据采集(SCADA),进行方案论证、系统设计和相关理论分析,因此,论文对相关的工程应用具有相当的参考价值。

郭卫钢,彭辉,施丰苹,邓秋连[9](2007)在《OPC技术在碳素阳极生产过程多级控制系统中的应用》文中提出介绍了OPC技术及其应用前景,提出了一种可用于某厂碳素阳极过程控制的、基于OPC技术的多级计算机控制系统。该系统可实现现场操作级、工程师站、专家站的信息共享,可组成一种开放的(Open)、公共的(Nonproprietary)、即插即用的(Plug-And-Play)工业实时监控系统(ONPS)[1]。

周竹[10](2007)在《现场总线技术在楼宇自控系统中的应用及其系统集成研究》文中认为就发展趋势而言,现场总线技术是取代传统集散控制,实现真正全分布式控制的主要技术;而系统集成则是信息时代的需求,也是控制实现网络化的关键。因此近年来,对现场总线控制技术和系统集成技术及其应用的研究,一直成为学术界和工程界研究的热点。楼宇自动化系统是一个设备众多、功能各异、分布极广,极其复杂的系统。对它的控制与集成,以及它与上位信息网络的数据交换与融合的研究,自然而然就成为人们研究楼宇自控系统时的首选。由此可见,在大中型建筑物的楼宇设备监控系统中引入现场总线控制技术,并实现一体化的集成管理体系(CIMS),这样的研究,是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的。尤其是,对在科技相对滞后的建筑行业中引入现代先进技术,也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论文阐述了作者在构建楼宇设备现场总线监控系统及一体化集成管理体系中所作的研究,并体现了作者在整个过程中的设计思想。具体包括:①分析了目前采用较为广泛的数种现场总线技术,尤其是对所选用的ControlNet现场总线技术的性能和技术特点,包括其通讯模式、仲裁机制、以及其网络体系结构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阐述;②对监控对象——楼宇自动化系统的系统组成和监控内容进行了分析,着重分析了其中央空调子系统的工作原理、系统特点,以及相应的监控原理;③结合实际工程项目,分析了楼宇自动化系统对控制网络的基本要求和该系统的各种体系结构,以及ControlNet现场总线技术应用于楼宇自动化监控系统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ControlNet现场总线的楼宇自动化系统及中央空调监控子系统,包括系统总体结构、控制网络硬件配置,控制器MMI软件编程、系统组态软件监控、以及通讯软件的系统通讯建立等;④对系统集成的基本慨念、目的、意义、及其内容和原则进行了阐述,着重分析了常用的系统集成技术,尤其是工程所采用的OPC/(DDE)集成技术。并完成了基于ControlNet现场总线技术的楼宇自动化监控系统的集成工程设计,包括最终构成的该建筑物的IBMS体系及其系统软件架构;⑤在详细分析组态软件RSView32的基础上,对该工程的楼宇自动化监控系统进行了全面组态设计,包括运用Visual Basic 6.0软件工具对其中央空调监控子系统进行的画面组态设计等,构造出的组态监控人机界面生动、友好,功能齐全,满足工程需要。论文对现场总线控制技术及系统集成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工控组态软件RSView32 及其在燃气工程监控系统中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工控组态软件RSView32 及其在燃气工程监控系统中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LoRa通信的地下综合能源监测系统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发展与研究现状
        1.2.1 能源物联网
        1.2.2 物联网通信技术
    1.3 本文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第二章 系统的总体设计与相关技术简介
    2.1 需求分析和系统框架设计
        2.1.1 应用场景的需求分析
        2.1.2 系统框架设计
    2.2 LoRa技术介绍
        2.2.1 LoRa调制解调
        2.2.2 LoRaWAN
    2.3 防碰撞算法简介
        2.3.1 纯Aloha算法
        2.3.2 基于时隙的改进Aloha算法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STM32的LoRa通信设备设计
    3.1 主控芯片与射频芯片的选择
    3.2 LoRa设备主控模块
        3.2.1 LoRa设备主控模块简介
        3.2.2 LoRa设备主控模块电路设计
    3.3 LoRa射频模块电路设计
    3.4 其他模块的电路设计
    3.5 LoRa通信设备的软件程序流程
        3.5.1 LoRa通信发送
        3.5.2 LoRa通信接收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LoRa通信防碰撞算法研究
    4.1 防碰撞算法原理分析
    4.2 扇形均分的防碰撞算法的设计
        4.2.1 LoRa通信的扇形均分防碰撞算法原理
        4.2.2 算法的扇形分组
        4.2.3 最佳时隙数目调整
        4.2.4 算法流程与解析
    4.3 LoRaWAN网络模型与仿真
        4.3.1 基于NS3的LoRa仿真模块结构
        4.3.2 LoRa网络模型
    4.4 基于扇形均分的防碰撞算法的性能分析
        4.4.1 系统数据包交付率分析
        4.4.2 系统吞吐率分析
        4.4.3 系统时隙数目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LoRa通信的综合能源地下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
    5.1 FameView软件简介
    5.2 工控机组态界面设计与实现
        5.2.1 FameView组态工控机界面设计
        5.2.2 FameView组态工控机界面实现
    5.3 手机端组态界面设计与实现
    5.4 组态软件与LoRa通信设备数据通信
        5.4.1 Modbus数据传输
        5.4.2 LoRa设备软件设计
    5.5 系统调试与实验
        5.5.1 LoRa设备通信测试
        5.5.2 系统实验数据测试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2)小型焚烧炉智能测控系统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焚烧炉过控系统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焚烧炉测控系统技术难点及解决方案
    1.4 论文各部分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测控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2.1 测控系统设计依据
    2.2 焚烧炉工艺流程介绍
        2.2.1 主燃室燃烧工艺流程
        2.2.2 再燃室燃烧工艺流程
        2.2.3 烟气后处理工艺流程
    2.3 测控点位改造方案设计
    2.4 测控系统方案设计
第三章 测控系统硬件及软件设计
    3.1 测控系统硬件设计
        3.1.1 测控系统通信层硬件设计
        3.1.2 测控系统人机接口硬件设计
        3.1.3 数据采集模块主要元件选型
        3.1.4 测控系统控制模块主要元件选型
        3.1.5 测控系统供电方案设计
    3.2 测控系统软件设计
        3.2.1 RS485通信程序设计
        3.2.2 Modbus通信机制
        3.2.3 采集模块设计
        3.2.4 控制模块设计
第四章 温控系统控制策略设计与研究
    4.1 焚烧炉系统动态特性建模
    4.2 飞升曲线求系统传递函数
        4.2.1 切线法求传递函数
        4.2.2 两点法求传递函数
    4.3 PID控制策略设计
        4.3.1 位置式PID控制算法
        4.3.2 增量式PID控制算法
        4.3.3 PID参数整定
    4.4 模糊控制策略设计
        4.4.1 模糊控制器设计
        4.4.2 输入量的模糊化处理
        4.4.3 模糊推理规则设计
        4.4.4 解模糊处理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MATLAB仿真及实验研究
    5.1 概述
    5.2 模糊控制器设计
        5.2.1 模糊控制器结构设计
        5.2.2 输入输出量模糊化设计
        5.2.3 模糊规则设计
    5.3 Simulink仿真实验
        5.3.1 不同Kp、Ki比值对系统的影响
        5.3.2 Kp、Ki比值不变,改变Kp、Ki值对系统的影响
        5.3.3 Kd的取值对系统的影响
        5.3.4 传统PID与模糊PID仿真效果对比
    5.4 测控系统实际运行测试
        5.4.1 系统功能完整性及可靠性实验
        5.4.2 测控系统实际输出优化实验
        5.4.3 传统PID与模糊PID控制效果对比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及导师简介

(3)选煤厂集中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选煤厂集中控制系统特点及发展现状
        1.2.1 选煤厂集中控制系统特点
        1.2.2 国内外发展现状
    1.3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 本文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2 选煤厂集中控制系统总体设计
    2.1 李家壕煤矿选煤厂选煤工艺分析
        2.1.1 选煤方法确定
        2.1.2 分选粒级
        2.1.3 工艺流程的制定
    2.2 选煤厂主要工艺设备
    2.3 选煤厂自动控制系统设计
        2.3.1 重介悬浮液密度自动调节系统
        2.3.2 煤泥压滤自动控制系统
        2.3.3 煤泥水处理自动加药系统
    2.4 本章小结
3 选煤厂集中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3.1 选煤厂集中控制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3.2 重介悬浮液密度自动调节系统硬件设计
        3.2.1 重介悬浮液密度自动调节系统传感元件选型
        3.2.2 重介悬浮液密度自动调节系统动作执行元件选型
        3.2.3 重介悬浮液密度自动调节系统控制系统模块选型
    3.3 煤泥压滤自动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3.3.1 煤泥压滤自动控制系统传感元件选型
        3.3.2 煤泥压滤自动控制系统动作执行元件选型
        3.3.3 煤泥压滤自动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模块选型
    3.4 煤泥水处理自动加药系统硬件设计
        3.4.1 煤泥水处理自动加药系统传感元件选型
        3.4.2 煤泥水处理自动加药系统动作执行元件选型
        3.4.3 煤泥水处理自动加药控制系统模块选型
    3.5 选煤厂PLC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3.5.1 选煤厂PLC控制系统的设备及其I/O点的统计
        3.5.2 PLC控制系统的硬件模块选择
        3.5.3 PLC控制系统的硬件接线
    3.6 通讯网络的建立
    3.7 本章小结
4 选煤厂集中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
    4.1 PLC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4.1.1 重介悬浮液密度自动调节系统软件设计
        4.1.2 煤泥压滤自动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4.1.3 煤泥水处理自动加药系统软件设计
    4.2 组态监控软件设计
    4.3 本章小结
5 选煤厂集中控制系统的调试与应用效果
    5.1 集中控制系统调试
    5.2 自动控制系统应用效果
    5.3 集中控制系统应用效益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李家壕煤矿选煤厂系统工艺流程
附录 B 李家壕煤矿选煤厂监控系统数据报表查询
附录 C PLC程序示例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4)基于PLC的天然气高中压调压站远程监控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
        1.2.1 国外现状
        1.2.2 国内现状
    1.3 主要完成工作
    1.4 本章小结
2 天然气高中压调压站工艺流程设计
    2.1 天然气高中压调压站工艺流程
        2.1.1 调压站设备
        2.1.2 调压站供气方式
    2.2 天然气高中压调压站控制要求
    2.3 本章小结
3 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3.1 硬件系统设备选型
        3.1.1 硬件系统设计目标
        3.1.2 硬件系统组成
    3.2 硬件系统电气设计
        3.2.1 电气配电电路
        3.2.2 电气控制柜的设计
    3.3 通信网络系统实现
    3.4 本章小结
4 控制系统软件设计及功能实现
    4.1 系统软件设计
        4.1.1 设计思想及原则
        4.1.2 系统架构
    4.2 软件系统功能
        4.2.1 组态软件介绍
        4.2.2 系统软件功能特点
        4.2.3 系统的功能需求分析
    4.3 本章小结
5 站控系统调试运行
    5.1 控制系统结构
        5.1.1 站控主界面
        5.1.2 站控系统功能
    5.2 系统运行现状
    5.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5)柴燃联合动力装置半物理仿真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联合动力装置的发展应用
    1.3 联合动力装置控制技术的发展现状
    1.4 舰船动力装置半物理仿真的发展现状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2章 CODAG并车过程的数学仿真研究
    2.1 CODAG装置原动机的数学模型
        2.1.1 船用燃气轮机装置数学模型
        2.1.2 船用柴油机装置数学模型
    2.2 柴燃联合动力装置仿真分析
        2.2.1 燃气轮机的仿真模型
        2.2.2 柴油机的仿真模型
    2.3 柴燃联合动力装置的并车控制方式
    2.4 并车控制方法设计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双机并车半物理仿真实验台的设计和研究
    3.1 半物理仿真的总体设计
        3.1.1 基于转子动态特性相似的半物理仿真方法研究
        3.1.2 半物理仿真的总体设计方案
        3.1.3 实时仿真的实现
    3.2 双机并车实验台组成
        3.2.1 驱动电机及变频控制器
        3.2.2 自动同步离合器
        3.2.3 并车齿轮箱
        3.2.4 水力测功机及FC2010 控制仪
        3.2.5 转速扭矩仪
        3.2.6 润滑冷却、供电等附属系统
    3.3 双机并车半物理仿真实验台的运行方式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半物理仿真实验台测控系统的设计和研究
    4.1 双机并车半物理仿真测控系统总体设计
        4.1.1 测控系统的设计需求
        4.1.2 测控系统的开发流程
        4.1.3 测控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
    4.2 测控系统的硬件设计
        4.2.1 测控系统的硬件结构与规划
        4.2.2 西门子PLC测控保护系统
        4.2.3 联合运行控制器
    4.3 测控系统软件设计
        4.3.1 测控系统软件的架构与设计
        4.3.2 实验台测控和报警参数
        4.3.3 西门子PLC测控保护系统底层程序的研究与开发
        4.3.4 实时仿真环境下的并车控制器开发
    4.4 人机交互界面开发
        4.4.1 1#上位机操作界面
        4.4.2 2#上位机操作界面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半物理仿真实验研究及结果分析
    5.1 半物理仿真实验流程
        5.1.1 实验前的准备工作
        5.1.2 实验控制流程
    5.2 模拟量信号处理
    5.3 实验结果分析
        5.3.1 并车过程半物理仿真实验
        5.3.2 并车后的负荷转移半物理仿真实验
        5.3.3 并车后的调载半物理仿真实验
        5.3.4 解列过程半物理仿真实验
        5.3.5 切换过程半物理仿真实验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6)基于RSView32的烟气净化监控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RSView32组态软件介绍
    (1) 功能强大[2]
    (2) 最大限度地提高生产率
    (3) 扩展性好
    (4) 实时多任务[2]
RSView32组态软件在云铝186kA烟气净化监控系统中的应用
    1. 系统简介
    2. 系统硬件配置和通讯网络
    3. 系统软件设置
    4. 系统监控
        (1) 生产过程和设备状态动态图画显示
        (2) 烟气净化系统工艺参数实时监视和控制
        (3) 报警信息的设置与记录
        (4) 具有很高的安全性
        (5) 打印
结束语

(7)基于Web的远程监控系统研究及软件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远程监控技术的历史与发展
    1.3 基于Web 的远程监控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远程监控系统的总体结构分析
    2.1 远程监控系统简介
        2.1.1 远程监控系统的功能
        2.1.2 远程监控系统的任务和要求
        2.1.3 远程监控系统所具备的优点
        2.1.4 远程监控系统所存在的技术问题
    2.2 远程监控系统的体系结构
        2.2.1 现场设备层
        2.2.2 监控层(SCADA 层)
        2.2.3 远程监控层
    2.3 远程监控系统的监控模式
        2.3.1 工业控制网络远程监控模式
        2.3.2 C/S 模式与B/S 模式的比较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远程监控系统中基于Web 的信息访问技术
    3.1 动态数据交换技术
        3.1.1 DDE 和Net DDE 技术
        3.1.2 DCOM 技术和OPC 技术
        3.1.3 ODBC 技术
    3.2 动态页面发布技术
        3.2.1 CGI 技术
        3.2.2 Java Applet 技术
        3.2.3 ActiveX 技术
    3.3 Web 数据库技术
        3.3.1 Web 数据库连接技术
        3.3.2 基于ASP 的数据库访问技术
    3.4 Web 服务器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Web 的监控系统方案设计
    4.1 远程监控系统的网络结构
    4.2 异构网络下Web 监控的实现方案
        4.2.1 异构网络的集成
        4.2.2 人机交互方案
    4.3 远程监控系统体系结构的选择
        4.3.1 传统的基于Web 的监控方案
        4.3.2 改进的基于Web 的监控方案
    4.4 远程监控系统的信息交互机制
        4.4.1 现场监控层与Web 服务器的信息交互
        4.4.2 Web 服务器与Web 客户端的信息交互
    4.5 数据的动态Web 发布
        4.5.1 远程监控系统数据通信的实现
        4.5.2 Web 页面的实时刷新技术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Web 的远程实验监控系统的实现
    5.1 远程监控系统结构框图
    5.2 现场监控系统的实现
        5.2.1 RSLinx 与RSView32 的通讯
        5.2.2 RSLinx 与WinCC 的通讯
    5.3 远程监控系统的实现
        5.3.1 Web 服务器的实现
        5.3.2 OPC 客户端应用程序的实现
        5.3.3 Web 数据库的实现
        5.3.4 远程客户端模块的实现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远程监控系统实时性及安全性分析
    6.1 实时性分析
        6.1.1 实时性概念
        6.1.2 网络负载对实时性的影响
        6.1.3 B/S 结构远程监控系统的实时性
    6.2 安全性分析
        6.2.1 安全性概念
        6.2.2 ActiveX 控件在浏览器中的安全运行
        6.2.3 B/S 结构远程监控系统的安全性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与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8)现场总路线技术在阳极炉监控系统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项目背景
    1.3 铜冶炼工业生产现状
    1.4 铜的熔炼工艺
    1.5 铜火法冶炼的自动化控制技术现状与动向
        1.5.1 基本现状
        1.5.2 存在的问题
        1.5.3 发展动向
    1.6 本文的工作
第二章 阳极炉及收尘系统生产过程与控制要求概述
    2.1 阳极炉生产基本原理
    2.2 工艺流程
    2.3 控制系统及控制要求
第三章 构建基于CONTROLNET 总线的阳极炉监控系统
    3.1 现场总线技术
        3.1.1 现场总线的产生
        3.1.2 现场总线技术的概念
        3.1.3 现场总线的特点
    3.2 CONTROLNET现场总线技术特点及其网络体系结构
        3.2.1 ControlNet 现场总线技术特点
        3.2.2 ControlNet 现场总线的网络体系结构
    3.3 工业以太网技术
    3.4 阳极炉监控系统方案
        3.4.1 控制网络硬件结构
        3.4.2 ControlLogix 在控制网络中的作用
        3.4.3 阳极炉控制系统采用 ControlNet 现场总线的优点
        3.4.4 阳极炉控制系统方案的优越性
    3.5 小结
第四章 阳极炉及收尘系统控制设计
    4.1 阳极炉本体控制
        4.1.1 阳极炉本体控制说明
        4.1.2 阳极炉倾转位置的确定
        4.1.3 阳极炉主要工艺过程控制
    4.2 典型PID 控制回路
        4.2.1 PID 控制原理
        4.2.2 氧化空气流量PID 控制回路
    4.3 编程软件 RSLOGIX 组态
    4.4 小结
第五章 监控系统与实时通讯的实现
    5.1 流程工业计算机集成生产过程系统(CIMS)
    5.2 OPC 技术
        5.2.1 OPC 技术概念(OLE for processing control)
        5.2.2 OPC 在控制系统中所处的位置
    5.3 通讯软件RSLINX组态
    5.4 组态软件 RSVIEW32 介绍及组态设计
        5.4.1 组态软件RSView32 介绍
        5.4.2 RSView32 组态设计的简要说明
        5.4.3 控制网络 RSView32 组态设计
    5.5 报警设计
    5.6 趋势设计
    5.7 报表统计打印设计
    5.8 OPC 远程通讯设计
    5.9 小结
第六章 结束语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10)现场总线技术在楼宇自控系统中的应用及其系统集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2.1 楼宇自动化系统与现场总线技术的发展现状
        1.2.2 网络系统集成的发展与现状
    1.3 课题来源和论文研究所完成的主要工作
第2章 现场总线技术及CONTROLNET总线的技术特点
    2.1 现场总线技术
        2.1.1 现场总线技术的共有特性
        2.1.2 常见总线技术及其通信协议分析
    2.2 ControlNet现场总线的技术特点
        2.2.1 基于生产者/消费者的通讯模式
        2.2.2 ControlNet现场总线的仲裁方式
    2.3 ControlNet现场总线的网络体系结构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楼宇自动化系统及中央空调系统的监控
    3.1 楼宇自动化系统的系统组成及其监控内容
        3.1.1 电力供应监控系统
        3.1.2 照明监控系统
        3.1.3 给排水监控系统
        3.1.4 电梯监控系统
        3.1.5 中央空调监控系统
        3.1.6 停车场管理监控系统
        3.1.7 火灾自动报警与联动监控系统
    3.2 楼宇自动化系统的系统协调与集中管理
    3.3 中央空调控制系统
        3.3.1 中央空调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
        3.3.2 中央空调系统的特点
        3.3.3 中央空调系统的监控原理
    3.4 楼宇自动化系统的设计依据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CONTROLNET总线的楼宇设备与中央空调监控系统设计
    4.1 楼宇自动化系统的系统结构分析
        4.1.1 系统对控制网络的要求
        4.1.2 集散控制系统(DCS)结构
        4.1.3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结构
        4.1.4 集散控制系统和现场总线技术结合的综合结构
    4.2 采用ControlNet现场总线的控制工程方案可行性论证
    4.3 楼宇自动化系统的系统设计
        4.3.1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4.3.2 基于ControlNet总线技术的硬件配置
        4.3.3 物理网络的安装设计
    4.4 中央空调监控系统的系统设计
    4.5 控制网络软件设计
        4.5.1 MMI(Man Machine Interface)软件RSLogix编程
        4.5.2 监控组态软件(RSView32)
        4.5.3 MMI软件与组态软件的通讯(RSLinx平台)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系统集成分析与组态监控界面设计
    5.1 系统集成概述
        5.1.1 系统集成的目的和意义
        5.1.2 系统集成的基本内容和原则
        5.1.3 常用系统集成技术分析
    5.2 基于ControlNet总线的楼宇集成管理系统(IBMS)
        5.2.1 基于ControlNet总线的IBMS体系结构
        5.2.2 系统软件架构
    5.3 组态监控软件RSView32及其设计内容
        5.3.1 组态监控软件RSView32
        5.3.2 组态监控软件的设计内容
    5.4 上位机监控界面设计
        5.4.1 状态显示
        5.4.2 参数设置
        5.4.3 历史曲线
        5.4.4 集中显示
        5.4.5 主控操作
        5.4.6 报警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
    6.1 论文工作总结
    6.2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四、工控组态软件RSView32 及其在燃气工程监控系统中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LoRa通信的地下综合能源监测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 高畅. 河北大学, 2021(09)
  • [2]小型焚烧炉智能测控系统设计与研究[D]. 吴浩玚.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2020(06)
  • [3]选煤厂集中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应用[D]. 刘海荣.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20(01)
  • [4]基于PLC的天然气高中压调压站远程监控系统[D]. 孙忠国.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2)
  • [5]柴燃联合动力装置半物理仿真实验研究[D]. 雷昊达.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9(04)
  • [6]基于RSView32的烟气净化监控系统[J]. 刘永强,环吉才,朱学聪. 世界有色金属, 2012(07)
  • [7]基于Web的远程监控系统研究及软件实现[D]. 杨瑞宇. 天津理工大学, 2009(07)
  • [8]现场总路线技术在阳极炉监控系统中的应用[D]. 钟家洪. 江西理工大学, 2007(05)
  • [9]OPC技术在碳素阳极生产过程多级控制系统中的应用[J]. 郭卫钢,彭辉,施丰苹,邓秋连. 自动化与信息工程, 2007(02)
  • [10]现场总线技术在楼宇自控系统中的应用及其系统集成研究[D]. 周竹. 西南交通大学, 2007(05)

标签:;  ;  ;  ;  ;  

工控组态软件RSView32及其在燃气工程监控系统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