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城镇化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山东省城镇化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一、山东省城市化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李晓鹏[1](2021)在《财政支出对城镇化发展的影响研究 ——基于日本经验与中国实践》文中认为城镇化是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载体,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特征与必由之路。日本城市化发展已在上世纪末基本完成,且经验良多,能够为中国城镇化发展提供有益借鉴。中国现代城镇化发展始于改革开放,城镇化率由1978年的17.9%快速提升至2019年的60.6%,成绩斐然。但相比于成熟工业化国家近80%的城镇化水平,中国仍有较大发展空间。与此同时,在经济增速放缓及前期积累的城镇化问题集中释放的背景下,中国当前及未来城镇化发展也面临新的挑战。无论从前期理论研究还是从世界发达国家城镇化发展实践来看,财政支出对城镇化的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中国改革开放后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快速发展离不开财政支出的推动作用,但中国城镇化发展中的某些问题,部分也由财政支出问题所致,并且多数城镇化问题也必须通过财政支出手段予以解决。面对市场机制本身的缺陷与中国部分制度问题的阻滞,迫切需要通过优化财政支出与革新财政支出机制来解决中国当前及未来所面临的城镇化问题,以推动城镇化健康可持续发展。文章核心点是研究财政支出对城镇化发展的影响。在论文思路与结构安排上,首先对核心概念进行多维度分解,将财政支出分解为财政支出规模、财政支出结构、财政支出分权及财政支出城乡分配四个维度,将城镇化分解为城镇化效率、城镇化质量、城镇空间形态与城乡关系四个维度,进而确定两个核心概念相应维度之间的多个重要关系作为重点研究对象。文章将对日本城市化发展特征及城市化发展中财政支出作用的多维度分析作为研究起点,并在日本经验启示的基础上确定研究方向与研究框架。在中国实践部分的行文安排上,论文采用发展实践概述、理论与数理分析、实证分析的研究脉络。文章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第一,日本的城市化发展速度较快,人口城市化水平较高(主要是战后),城市空间布局经历由失衡到均衡的序贯增长过程,城乡关系状况良好(主要是战后)。战前与战后实践总体表明,日本城市化发展与财政支出规模间存在相互促进的正相关关系,但一定时期内财政支出规模的过大或过小都将对城市化发展产生负面影响。日本战前生产性财政支出水平极高,战后城市化高速增长期生产性财政支出占比缓慢下降,在城市化后期消费性或民生性财政支出显着增加。战前财政集权致使城市空间发展极化;战后日本市町村的财政分权态势较为均衡,城市化空间形态也呈现先“聚”后“散”的序贯特征,大中小城市发展整体较为均衡。日本财政支出对农业发展、农村工业化与农业兼业经营、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改善都起到了重要作用。日本经验对理论分析框架的建立及对中国从财政支出方面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提供有益启示。第二,在公共产品非过度拥挤状态下,公共产品供给有助于经济集聚水平提升,经济集聚水平提升也会提高公共产品供给效率。在实际中表现为在住房保障、教育、医疗、基础设施、收入分配与福利公平需求方面,财政支出规模与城镇化发展的相互促进关系。财政支出规模、经济集聚与劳动力城乡转移的空间经济数理模型分析发现,财政支出规模与经济集聚或城镇化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基于1982-2018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对中国财政支出规模对城镇化效率的影响分别进行静态面板与动态空间面板模型计量分析,实证结论与理论分析结果一致。第三,财政支出结构的适时调整能够从提高经济增长水平、更好满足居民公共产品偏好结构、改善收入分配差距与福利不公平状况、提升城镇空间综合承载力四个方面推动城镇化质量与效率的提升。财政支出结构与劳动力城乡转移数理模型分析发现,由公共资本效率与公私产品偏好结构变化所推动的财政支出结构调整对劳动力城乡转移决策及流动均衡具有重要影响。基于1982-2019年中国全国数据构建时间序列协整模型计量分析得出,财政支出结构中服务性支出比重与城镇化质量间存在倒“U”型关系;进一步的省级面板数据计量模型分析得出了财政支出结构中各类服务性财政支出对城镇化质量的具体影响。第四,财政分权能够通过财政激励、财政竞争与提升地区公共产品供给效率三个方面提升城镇化效率,但也会因财政资源分配差距产生的“马太效应”而导致城市发展出现两级分化。财政分权、城镇空间形态与城镇化效率的数理模型分析发现,在公共产品拥挤条件下,财政分权程度会对城镇化水平产生倒“U”型影响,并在土地拥挤假设下得出城市群形态是城镇空间布局的最优形态。对中国直辖市、副省级城市、地级市与县级地区各层级城市财政自给率与财政支出分权指数的核算结果发现,层级越高的城市财政自给率与财政支出分权指数越高,人口的平均流入规模越大。基于2007-2019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构建的动态面板模型与分位数模型回归结果显示,财政支出分权有助于常住人口城镇化水平的提升,并且城镇化水平越高,该边际影响越大。第五,财政支出能够扩大城乡市场规模,支撑乡村产业发展,促进乡村地区公共服务水平提升。但实践中常常因城乡财政配置结构失衡而导致城乡发展差距扩大。财政支出、农业产出与城乡收入变化数理模型分析发现,当城镇存在公共投资而乡村没有时,农业产出会减少,城乡收入差距会拉大;而当公共资本存在并按适当比例向乡村农业转移时,不仅会提升农业产出水平,还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基于1997-2019年中国全国数据对数平均迪氏分解(LMDI)分析发现,财政农业支出对农业产出增加具有正向影响。基于2007-2019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发现,财政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在不同时期对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影响有所不同。基于2007-2019年面板校正标准误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结果发现,财政支出相对规模的增加、服务性财政支出与生产性财政支出的增加均能够有效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财政农林水事务支出占比与城乡收入比之间虽呈负相关关系,但并不显着。论文的主要创新点为:(1)将财政支出规模、财政支出结构、财政支出分权及财政支出城乡分配(财政支出维度)与城镇化效率、城镇化质量、城镇空间形态、城乡关系(城镇化维度)相关联,并根据日本经验与中国城镇化发展当前面临的现实问题构建财政支出影响城镇化发展的多维度分析框架。(2)将财政支出引入传统的迪克西特-斯蒂格利茨垄断竞争空间经济模型,并根据理论分析需要,建立财政支出结构与劳动力城乡转移模型,财政分权、城市空间形态与城镇化效率模型,财政支出、农业产出与城乡收入变化模型,并获得有价值的分析结果。(3)在实证研究方法上选用了适用且较为前沿的动态空间面板计量模型、时间序列协整分析模型、动态面板模型等计量方法,对问题进行多角度、多方法、多数据类型实证分析,以保障经验研究的全面性与准确性。

刘欢[2](2021)在《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建设文明,促进文明进步与发展是人类繁衍生息至今的孜孜追求与内在动因,也是当今世界各国发展的重要目标。于中国而言,中国共产党一直在不断构建、完善、发展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体系。基于中国国情与农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底色在乡村文明,而乡村文明又集中体现在乡风文明水平上。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后,党就集中开始了乡风文明建设实践探索。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很长时期里,乡风文明建设的实践内容与形式不断迭代更新,收获许多实践成效。及至新时代,党和国家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使乡风文明建设能够站在新的历史坐标向更高处扬帆远航,进而为中国在不同文明交流借鉴中展现中国气派、体现中国特色、走出中国道路,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做出重要贡献。乡风文明建设受到国内外学界广泛关注与探讨,已取得诸多具有现实意义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主要集中分布在政治学、文化学与社会学,或者更为细致表现在乡村精神文明建设问题、乡村文化建设问题等具体领域,然而专注于国家发展战略高度研究乡风文明建设仍然是学界的欠缺之处。本文采用史论结合研究法,综合学科研究与系统研究相结合以及规范研究与个案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视角,以战略性高度概述了乡村振兴战略、乡风文明建设及二者之间的内在逻辑,对中国乡风文明建设进行了历史考量,并系统化地研究了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思想资源、基本属性、现实境遇及路径选择,以期为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尽绵薄之力。具体来说,论文由七部分组成。第一章,绪论。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了论文的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创新之处与不足,以此构成论文研究的逻辑起点。第二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概述。这一部分主要对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进行了概述,以及分析论证了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之间的内在逻辑。论文从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依据、目标要求与重大意义三方面完整概述乡村振兴战略,在区分文化与文明概念、文明乡风与乡风文明概念基础上,对乡风文明建设概念进行了整体性阐述。从乡风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内在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使乡风文明建设向深层发展,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存在高度一致性三方面阐述了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的内在逻辑。第三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思想资源。这一部分重点从经典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相关思想以及发达国家乡风文明建设思想四个方面对论文的思想资源进行归纳总结,为第四章、第六、七章的相关论述进行基础理论的铺陈。第四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基本属性。这一部分大致拆分为三个方面,即基本原则、主要内容、现实功能。其中,基本原则包括坚定社会主义方向、切实立足乡村文明、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坚持整体协调发展等内容。主要内容包括加强乡村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加强乡村公共文化建设、开展乡村移风易俗行动、着力消除乡村精神贫困等五方面。现实功能包括促进乡村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带动乡村人居环境整体优化、繁荣与发展新时代乡村文化、推动乡村社会和谐有序发展、不断提升乡村社会文明水平等内容。第五章,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历史考量。这一部分从历史进程、主要特色及经验启示三方面考量了近百年来的中国乡风文明建设实践。历史进程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以来到新时代、新时代以来的乡风文明建设四个阶段。主要特色表现在鲜明的政治性与人民性、内容形式的继承发展性、突出实践的社会现实性三个方面。经验启示包括要强化党对乡风文明建设的责任意识、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以激发内生动力、使乡风文明建设与乡村经济协同发展、重视教育卫生工作的移风易俗作用以及以充足的历史耐心推进乡风文明建设五个方面。第六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境遇。这一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机遇。主要包括乡村新型社会组织多样发展、乡村产业结构不断深入发展、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渐趋完善、乡村社会主流思想健康向上、农民科学素质培育不断加强等五方面。第二部分是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挑战。主要包括乡村党组织组织力不强、乡村集体经济收入不佳、乡村文化出现衰落痕迹、乡村不良社会风气滋长、农民主体意识相对薄弱等五方面。第三部分是制约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因素。主要包括乡村党组织建设不完善、乡村集体经济发展式微、乡村文化传承发展受阻、乡村文化生态发展失衡、乡村教育发展相对落后等五方面。第七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这一部分分为五大内容。一是从突出乡村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发挥乡村党组织的模范作用、密切乡村党组织的群众联系等三方面筑牢乡风文明建设的组织保障。二是从走出乡村集体经济认知误区、不断深化乡村集体产权改革、探索集体经济发展有效途径等三方面夯实乡风文明建设的经济基础。三是从以新发展理念引领乡村文化、提升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传承发展提升优秀农耕文化等三方面打牢乡风文明建设的文化根基。四是从发挥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伦理价值、盘活乡村内生治理机制自治功能、因地制宜推进乡村移风易俗实践等三方面培植乡风文明建设的社会土壤。五是从不断提高乡村义务教育质量、优化提升乡村职业技能培训、转变乡村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等三方面增强乡风文明建设的农民力量。总之,通过系统研究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论文主要提出如下创新观点:一是论文提出应从“文明”高度深刻理解乡风文明内涵,从总体要求、核心主体、根本任务、现实基础及主要特点等方面概述了乡风文明建设。二是论文首次详尽梳理了近百年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历史进程,分析了其主要特色以及总结出其经验启示。三是论文丰富了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将“消除乡村精神贫困”纳入其中。四是论文在剖析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现实境遇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路径选择。

唐家凯[3](2021)在《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与障碍因素研究》文中指出水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随着各行各业对水资源需求量的不断剧增,如何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可承载能力之间的矛盾,已成为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可持续发展中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水情复杂是我国水资源的基本国情,在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水体污染、水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等问题尤为突出,严重制约着区域的可持续发展。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期间提出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为新时期我国沿黄河流域保护与发展指明了方向。由于区域的自然禀赋、社会经济发展和空间特征不同,导致水资源承载力水平低下因素和特征不尽相同,多维度综合评价和精准识别区域水资源承载力变得越来越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多维度综合评价区域水资源承载力是精准识别水资源困境的前提,也是制定差别化区域水资源开发与利用政策的基础。因此,对区域水资源承载力时空演变特征及障碍因素进行系统研究,对提高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促进流域水生态安全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依据。本文在梳理国内外学者关于水资源承载力内涵、水资源承载力测评研究、水资源承载力障碍因素相关研究进展基础之上,综合考虑了沿黄河九省区宏观、中观、微观层面的实际现状,以影响区域水资源承载力提升的复杂多要素作为研究视角,基于“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系统耦合理论框架模型,构建了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和层次分析法组合赋权法,对沿黄河流域九省区2004-2018年间水资源承载力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引入物理学常用的耦合度和耦合协调模型理论,对沿黄河流域九省区“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系统及两两子系统承载力之间耦合协调性,从时间序列和空间分布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价;进一步利用障碍度函数,定量研究了影响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提升的主要障碍因素,系统、全面揭示了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的现状及成因所在。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结果如下:(1)沿黄河流域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均向协调、健康方向不断推进,但整体水体仍处于发展欠佳水平。2004-2018年15年间,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水平呈逐年上升态势,整体朝有序良好方向发展。2004-2018年九省区四个子系统承载力水平均呈逐年提高态势,但不难看出,社会和经济子系统承载力水平的增速是水资源和生态环境子系统的四倍,社会和经济子系统在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系统中逐渐占据主导型地位,水资源、生态环境逐渐成为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提升的瓶颈和制约因素。沿黄河流域上中下游地区水资源承载力在时间序列上均呈现逐年稳步提升趋势,但上中下游地区水资源承载力在空间上呈现明显的区域性波动特征,区域间表现出的差异性明显,水资源承载力最高地区分布在上游的四川和青海,水资源承载力水平最低区域主要聚集在上游宁夏、甘肃和下游的河南,总体来看,沿黄河九省区间水资源承载力水平差异性呈现逐年变小趋势。(2)沿黄河流域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系统整体水平处于高水平耦合、初步协调阶段,空间差异性明显,两两子系统间的耦合协调性呈现明显的分异特征。2004-2018年15年间,沿黄河流域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度时序变化特征为稳步降低趋势,但整体处于高耦合阶段,流域上游和中游地区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度明显高于下游地区;2004-2018年沿黄河流域九省区“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系统耦合协调性整体呈现上升态势,耦合协调性从勉强协调过渡到初步协调。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性最高地区分布在上游的四川和青海,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性最低区域主要聚集在上游宁夏、甘肃和下游的河南和山东;两两子系统间耦合度均处于高度耦合阶段,九省区“两两”子系统间内部耦合指数范围在[0.8674,0.9903];2004-2018年九省区“两两”子系统间耦合协调性均向有序协调方向发展,但差异性明显,水资源承载力系统内部协同机制亟待完善。(3)通过运用障碍度函数模型分析影响因素,水资源准则层是影响沿黄河流域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的主要准则层。上游四省份主要障碍因素有城市化率、人均GDP、森林覆盖率、当年造林面积、水土流失治理程度、有效灌溉率、高等院校在校学生人数。中游三省份主要障碍因素有人均水资源量、水资源开发程度、产水模数。下游两省份主要障碍因素有自然保护区面积占比、森林覆盖率、人均水资源量、化肥施用强度、当年造林面积、产水模数。(4)水资源系统需加强顶层设计,促进流域水资源协同治理。具体建议包括:(1)建立健全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治理体制机制,总体上形成文化引领、以水定需的协同治理原则以及“生态、经济、资源、民生、文化”的“五大要素”、“多元治理”为主要内容的协同治理体系(政府、市场、社会组织、公民等)。(2)建立健全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相结合的用水管理制度;(3)加强节约用水宣传教育,强化全民节水意识。社会经济系统需充分利用科学技术,保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体建议包括:(1)改进农业用水技术,转变农业生产方式;(2)调整产业结构,缩小上中下游经济社会水平差距;(3)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推动教育均衡发展。生态环境系统需强化生态环境管控,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具体建议包括:(1)构建公众参与机制,完善“河长制”,激励“民间河长制”在黄河流域治理中的独立作用,形成政府主导、环境社会组织引领公众深度参与的公众参与新机制;(2)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制定跨省补偿、跨流域补偿及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补偿等精准补偿机制;(3)创新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机制,以水污染、水土流失治理为核心目标,监测评估沿黄九省的水污染和水土流失程度,探索总量控制、排污权交易及税收激励等综合治理机制,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奠定理论和制度基础。

李春晖[4](2020)在《中国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研究》文中认为被征地农民问题事关国家发展战略,而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不仅涉及农民群体的生存,而且与社会稳定、长治久安等息息相关。当前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政府需征收大量农地用于城镇化建设,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也随之出现并日趋凸显。如何科学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关乎社会稳定和国家公平正义。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存在密切关联的辩证关系。社会保障为被征地农民提供了基本的生活保障。但如果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得以解决,其基本的生活保障就可以解决,且就业的被征地农民可以获得更高的收入从而享有较高的生活水平,可以因为从事某项工作而获得更多的社会存在感和荣誉感,可以因为有价值的工作为社会做出更多贡献,因此,从一定程度上认为,就业就是最好的社会保障。然而,并不是所有被征地农民都适合就业,都能就业,也不是就业之后就不再失业,因而,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仍然是最后一道保障,起着保障的基础性作用。本研究将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关联起来研究,就业作为优选项,社会保障作为基础项。围绕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本研究基于多地区、大样本的实际调查,对其就业和社会保障现状、存在困境、主要原因进行了归纳分析,利用调查数据,运用计量经济模型对影响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的主要客观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运用扎根理论、博弈理论对被征地农民在就业和社会保障中的主观因素及其与政府的博弈进行了分析,借鉴国际经验与国内实践,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建议。考虑到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在东、中、西部分别选取了山东省济南市、安徽省当涂县和凤台县、四川省郫都区和彭山区作为调研区域,分别抽样了480、400、210个被征地农民样本,基于调查数据,对被征地农民的基本情况、就业状况、社会保障状况进行了深入的统计分析。调查显示:不论东、中、西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均大量存在被征地农民群体,东部地区被征地农民就业状况好于中西部,但社会保障状况却低于中西部。被征地农民对就业和社会保障期望较高,但由于教育文化水平普遍偏低、职业技能水平低下、创业意识和能力低下、对政府安置存在依赖、政府就业培训工作相对欠缺、就业和人才服务平台的可及性较差等原因,致使就业率不高,就业层次主要集中在非正规就业领域,由于社会保障政策、体制、机制及农民自身问题等原因,被征地农民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参保率参差不齐、保障水平偏低。归纳起来,政府与民众认识和考虑存在偏差、中央与地方认识和考虑存在偏差、执行部门认识和考虑存在偏差等这些政府层面的问题是造成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的主要原因。除政府层面的原因外,被征地农民个人因素和社会因素等也影响着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的解决。本研究利用抽样调查数据,运用方差分析、多变量Logistic回归、主成分分析等方法,探讨了在既定政策背景下个人因素和社会因素如何影响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状况。在就业影响因素方面,研究发现:被征地农民的年龄和教育程度对其就业有重要影响,其中教育程度的影响程度明显高于年龄的影响;居住在主城区的被征地农民具有更大的就业机会,与就业之间存在正向关系;培训具有正向影响,而且显着高于其他变量;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对就业的正向影响最高,起到基本“安全网”的作用;公共安置途径有积极作用,但作用较小。在被征地农民工作关系认同度(满意度)影响因素方面,不同地区的影响因素存在着地区差异:受教育程度在东部地区具有显着正向影响;家庭就业人口比例在中部地区有显着正向影响;东部和中部地区虽然具有共同的影响因素,如年龄、对未来工作的信心和就业培训,但影响程度存在显着差异。在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医疗保险方面,研究发现:当被征地农民年龄相对较小、文化程度相对较低、家庭子女数量相对较多时,更不愿意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当被征地农民健康状况相对较差、家庭经济状况相对较差时,更加愿意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当被征地农民对政府养老保险补贴预期相对较高、对养老保险政策了解相对较深时,更愿意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当被征地农民的个人缴费金额相对较高、认为参保程序相对较为复杂时,更不愿意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此外,性别也对被征地农民养老意愿的选择具有显着影响。在被征地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医疗保险影响因素方面,家庭成员的构成及健康状况、新农合的规定报销水平和缴费水平、家庭成员的文化程度,与农民的参合行为显着相关,收入水平、性别等因素对农民参合意愿的影响并不显着。除影响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的客观因素外,本文还通过扎根理论深入讨论了影响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的主观因素。结合深度访谈和对访谈资料的三级编码发现: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的需求来自于利益状况的改变,现有的利益分配方式在某种程度上使得该群体对就业和社会保障的依赖被放大,但是无论是其群体自身的心态转换困局还是外部政策设计都制约了其实际行动。在此过程中,被征地农民所面临和经历的社会关系网络的土崩瓦解以及社会结构的急剧变迁都使得其对社会支撑体系的诉求异常强烈。因此,本研究构造出“利益重塑-心态转换-政策优化-社会支撑”的问题解决模型。另外,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的解决,既离不开政府,也离不开被征地农民本身,双方存在复杂的博弈关系。基于博弈论,本文对被征地农民与政府在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中的博弈进行了分析,发现:在就业博弈中,当“政府进行就业安置,被征地农民找工作”时实现长期均衡;在社会保障博弈中,当“政府提供社会保障,被征地农民不进行抵抗”时实现长期均衡。为更好地解决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应借鉴国内外相关经验。研究发现: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是所有国家在城镇化的进程中都会面临的问题,并不单单是中国所面临的问题;完善的法律法规是确保被征地农民权利的关键;政府和被征地农民均应承担相应责任;应根据实际采取多种补偿形式;对被征地农民进行培训是解决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的重要举措。基于以上研究,本研究提出了针对性政策建议:健全相关法律体系、优化征地补偿制度、构建项目齐全公平合理的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建立健全劳动力市场和被征地农民间信息沟通机制、加强政府部门和第三方组织对劳动力市场的监管;充分考虑被征地农民的年龄结构、受教育程度、住所位置、就业环境情况实行分类管理,加强管理服务以改善被征地农民的就业环境,加强宣传教育以增强被征地农民对就业和社会保障政策的了解程度,充分发挥公众安置途径;通过提高被征地农民工资水平和政府的社会保障金,通过教育、培训提高被征地农民的工作能力,减少被征地农民缴纳的社会保障比例等措施实现被征地农民和政府博弈的长期均衡。

徐鑫[5](2020)在《山东省绿色城镇化机制与效率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15年中央政府第一次提出要“大力推进绿色城镇化”,并迅速将绿色城镇化上升为国家级的发展战略,成为指导我国今后城镇化进程的主导思想。山东省作为我国东部的经济大省和人口大省,近年来随着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效率低下等问题也日益凸显,如何实现城镇化高水平发展、提高城镇化发展效率成为今后的研究的重点。在此背景下本文选取山东省为研究对象,研究2002年-2017年山东省绿色城镇化效率的时空演变特征,分析其影响因素,总结绿色城镇化面临的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提升对策,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从人口角度来看,人口城镇化效率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实现DEA有效的城市不断增多,高效率的城市有2002年的12个增加到2017年的14个。高效率的城市主要集中在胶东半岛地区,中低效率的城市组要分布在鲁北和鲁南地区,始终处于高效率状态的城市有济南市、青岛市、烟台市、潍坊市、威海市、日照市、莱芜市、菏泽市等八个地市。从经济角度来看,经济城镇化效率呈现波动下降趋势,实现DEA有效的城市数量较为稳定,高效率的城市数量基本稳定在7个左右。高效率的城市在中西部地区变动分布,胶东地区的城市效率长期普遍较低,一直处于高效率状态的城市有枣庄市、东营市和莱芜市。从社会角度来看,社会城镇化效率呈现上升状态,实现DEA有效的城市数量略有增加,高效率的城市有2002年的4个增加到2017年达到6个。高效率的城市集中于胶东半岛地区和鲁西南地区,中低效率的城市数量超过城市总数量的50%并且分布广泛,地市中只有威海市与莱芜市长期处于高效率状态。从资源环境角度来看,资源环境效率呈现波动下降趋势,实现DEA有效的城市数量略有下降,高效率的城市有2002年的12个减少为2017年的11个。高效率的城市主要集中于鲁西和鲁南地区,低效率的城市主要集中于鲁中和鲁北地区,始终处于高效率的城市有青岛市、泰安市、威海市、日照市、莱芜市、临沂市、聊城市、菏泽市等8个城市。(2)静态效率的时间变化方面,山东省及17地市绿色城镇化静态效率呈现上升趋势,2007年静态效率均值最高为0.933;实现DEA有效的城市略有增加,2017年达到了8个,低于城市总数的50%,说明大部分城市都处于DEA无效状态;绿色城镇化静态效率的变异系数有所下降,说明区域间的差距正在缩小。动态效率的时间变化方面,山东省绿色城镇化动态效率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其均值为1.011,其中Malmquist指数值大于1的时间段有7个,小于1的有8个,这说明大部分时间段绿色城镇化效率处于下降状态;17地市绿色城镇化动态效率的均值为1.043,其中Malmquist指数大于1的城市有10个,小于1的城市有7个,说明大部分城市处于绿色城镇化效率上升状态。(3)从静态效率的空间格局来看,研究区间内高绿色城镇化效率的城市呈现先集中后分散的空间分布格局,山东省西部-南部地区日渐成为高绿色城镇化效率集中区域,低绿色城镇化效率的城市从西往东、由南向北转移,研究时段内始终保持高效率状态的城市有枣庄市、东营市、日照市、莱芜市、菏泽市等5个城市。从动态效率的空间格局来看,2002-2017年17地市绿色城镇化动态效率明显划分为的4个片区,城镇化效率增长型城市与城镇化效率下降型城市集中连片分布,其中鲁南地区、胶东半岛西部地区的城市呈现城镇化效率上升状态,鲁中—鲁西北地区、胶东半岛东部地区的城市呈现城镇化效率下降状态。(4)对山东省绿色城镇化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灰色关联度和线性回归分析发现,人民生活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城镇规模、城镇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等因素的关联程度较高,而人民生活水平、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对绿色城镇化效率的影响是正向的,城镇规模与城镇发展水平对绿色城镇化效率的影响是负向的;对17地市绿色城镇化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后发现城镇规模、人民生活水平、产业结构、人口因素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关联程度较高且对绿色城镇化效率的促进作用较大。(5)通过对山东省及17地市绿色城镇化效率时空演变特征和影响因素的研究,总结出山东省及17地市绿色城镇化所面临的主要是动力机制有待优化升级和效率协调发展程度不高、整体水平偏低、区域差异性明显等几方面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考虑到对策建议时效性原则,以山东省17地市2017年的绿色城镇化效率计算值为标准,将17地市划分为高效率、较高效率、中等效率、较低效率和低效率等五种类型分别提出对策建议,以提高不同类型地市的绿色城镇化效率。

张秩宁[6](2020)在《高质量发展支撑要素对山东省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及对策研究》文中指出区域协调发展是全世界及主要国家面临的共同问题,区域发展不协调不仅会造成区域间的“公平”问题,更会影响整体效率的提升。建国以来根据国内外形势及国家发展要求,我国的区域发展战略逐步从均衡发展走向非均衡发展再到区域协调发展。在进入新常态以后,社会的主要矛盾转变为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变为高质量发展阶段,区域协调发展也因此增加了“高质量”的时代要求。本文以山东省为例,以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指代高质量发展水平,通过超效率SBM模型和面板回归模型识别高质量发展的支撑要素,然后利用β收敛分析了高质量发展支撑要素对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本文一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介绍了研究的相关背景与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对国内外区域协调发展及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明确了区域协调发展的主要理论、相关研究的主要结论、研究的主要方法以及当前研究存在的不足与空白,介绍了论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技术路线。第二部分首先从基本定义入手,对“区域协调发展”“高质量发展”“经济收敛”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其次介绍了经济发展与区域协调发展的经典理论,重点阐释了新古典增长理论与内生增长理论,明晰了区域间经济增长与经济收敛的原理与路径,为后续的实证分析与对策建议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利用变异系数和泰尔指数,分析了1978-2017年山东省区域协调发展态势变动。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区域间的发展差距不断缩小存在σ收敛,但出现了较明显的俱乐部趋同现象,并且仍然存在绝对差距持续扩大、东中西差距扩大、行政区经济严重等问题。第四部分使用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指代高质量发展水平,通过建立超效率SBM模型及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模型,测算了山东省及各地级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及传统全要素生产率,分析了山东省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时空变化,发现全省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以年均5%的速度上升,绿色技术进步是主要原因;地级市间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差距在不断扩大,整体呈现“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的布局;通过计量分析识别了高质量发展支撑要素,包括“城市化水平”“教育水平”“科技水平”“市场化水平”“政府行为”“产业结构”。第五部分通过β收敛,分析了高质量发展支撑要素对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结果发现,2006-2016年间山东省存在绝对β收敛,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差异是区域间发展不平衡的重要原因。分别控制“城市化水平”、“教育水平”、“科技水平”、“政府行为”、“产业结构”后,发现区域间经济的收敛速度均明显加快。而控制“市场化水平”则不利于区域间经济收敛。研究发现高质量发展与协调发展共性大于分歧,高质量的前导产业是两个战略共同的目标与抓手,但要处理好政府在这两个战略中的角色定位,以实现高质量的均衡增长。第六部分根据理论与实证分析,为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区域协调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孙青[7](2020)在《基于多源数据的山东省收缩城市特征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19年4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明确指出“收缩型中小城市要瘦身强体,转变惯性的增量规划思维,严控增量、盘活存量,引导人口和公共资源向城区集中”,这意味着我国城市发展步入新阶段。城市发展不再是一个单向推进的过程,是互动演变的过程,而城市发展中的城市收缩问题是多学科、多领域相互交叉融合的新型话题和关注热点,城市收缩的探究对国家和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因此,本文以城市发展阶段理论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分析2010-2017年山东省城区常住人口和城镇常住人口数据变化,识别山东省收缩城市数量及空间分布。借助夜间灯光数据、POI数据、百度搜索指数等数据,以昌邑市和莱阳市为例,探究不同类型的收缩城市的经济发展、土地利用和基础配套设施服务等变化特征。本文解析不同类型的城市收缩成因的异同之处,并提出科学的应对策略,为今后的城市收缩研究以及城市治理政策实施提供参考,进而实现城市体系的协同发展。通过上述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对山东省收缩城市识别和空间分析。山东省收缩城市的收缩幅度差异显着,收缩类型多样化。其中东部地区收缩变化幅度明显,中、西部地区收缩幅度小。收缩城市类型主要有相对欠发达型收缩城市和结构危机型收缩城市。(2)分别选取昌邑市和莱阳市作为相对欠发达型收缩城市和结构危机型收缩城市。从经济发展、就业吸纳能力、土地利用和设施服务等方面,探究不同类型的收缩城市的典型特征。其中,相对欠发达型收缩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经济降速快于全省平均水平,就业吸纳能力趋于减弱。其经济活力高值下降,管理和服务业设施、商业设施和教育文化设施水平用地数量下降,土地利用结构进一步失衡。教育和医疗基础设施高值范围缩减,配套设施服务水平下降。结构危机型收缩城市的经济发展速度减缓,就业关注度有所下降。建成区的经济活力重心分散,工业用地比重减少,教育和医疗的核心区域范围显着缩减,基础设施密度下降。(3)结合城市发展特性,解析收缩成因。收缩城市基本成因包括自身的特殊性和历史性、区域经济差异。不同类型的收缩城市成因各有侧重,相对欠发达型收缩城市的传统动能比重大,周边较发达城市的虹吸作用强,污染性工业和企业发展进程缓慢。结构危机型收缩城市的产业结构升级调整缓慢,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导致劳动力短缺甚至不足,内部消费需求下降。(4)提出应对策略,实现城市复兴。第一,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增加就业岗位。第二,在生态经济化发展模式下,追求城市经济利益最大化。第三,利用互补优势,实现与周围地区共同发展,形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性关系。第四,重点构建政府推动城市健康发展的机制,强化政府行为对城市发展的引导作用。

王成韦[8](2019)在《基于超网络的城市化发展研究 ——以山东省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没有任何一个经济社会进程能够像城市化一样创造出如此多的机会,不论是对产业的发展还是就业的促进,城市化都能发挥重要的作用,城市化已经成为我国继工业化之后新的经济发展引擎,国家经济发展进入工业化和城市化双引擎驱动的新成长阶段。随着区域性贸易自由化、经济一体化和信息化的不断深入,以及新一轮技术变革和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资金、信息、人员和技术等生产要素在区域内、产业间不断流动、集中和分配。城市的发展已经超越自身界限,涉及地理空间、经济空间和行为主体等多个层面。不同属性和层次的主体(产业、企业和城市等)在城市化进程中的作用迥异,并通过各种生产要素的流动使得不同属性主体在层内和层间的关系更为紧密。在此背景下,厘清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的要素主体关系以及识别影响城市化发展的重要主体及其关联组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城市群为基础发展城市化既是提升我国城市化整体水平的内在要求,又是加快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现实选择。城市经济发展问题涵盖产业、企业和城市等不同属性和层次的经济主体及其关系结构,可视为以产业关联为基础的企业和城市等多属性、多层次主体间的关系整合问题。其中,产业间的技术经济联系是企业业务交流和城市经贸往来的内在基础;企业作为城市经济发展的微观主体,是产业组织网络的高级细分形态,依赖产业空间集聚的同时也对城市经济产生动态影响,是城市经济发展的主要实现;城市承载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具体反映着贸易与合作的效率与效能,是产业关联和企业发展的最终体现。城市内、外要素主体的关联强度和结构表征着资源要素整合和劳动地域分工程度,关键要素主体的辐射带动能力与功能支撑作用影响着城市化发展的效率和效益。因此,在推进城市化发展,制定城市化战略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城市群内产业、企业和城市等主体及其层内和层间关联结构对城市经济的影响。为了更好的基于城市群经济发展促进城市化进程,在城市化发展的研究中必须要开启新的视角,关注城市发展的宏观背景、影响因素、内在机制以及结构演进趋势。本文对城市群经济系统内的各层次要素主体归纳在一个框架下进行整合,在综合考虑城市间的产业投入产出关系和企业业务往来关系对城市发展的影响,采用超网络思想研究城市化发展问题。超网络存在于由很多单一网络相交织形成的现实系统之中,其可更全面描述复杂系统,逐步成为研究现实问题的新方法。因此,本文引入超网络分析方法,基于城市群经济系统构建城市化发展超网络模型,并从关联结构视角刻画和描述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各层次主体的层内、层间交互关系,这对制定科学有效的城市化发展战略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有重要意义。具体来讲,本文主要完成以下研究内容:(1)分析多属性要素主体关联对城市化发展影响的内涵和机理,构建城市化发展超网络模型。城市群作为城市化发展的主要载体,城市群内的产业、企业和城市及其关联结构是影响城市化发展的关键要素,城市群内要素主体关联的本质是在产业和地域分工基础上形成的不同层次和各具特色的合作网络,核心是跨区域的资源整合与协同,基础是地区产业存在的投入产出关系。因此,本文第3章在分析城市群内要素主体及其关系对城市化发展影响的基础上,分别构建产业、企业和城市关联网络,并根据其内在的属性和逻辑关系,基于超网络理论耦合三层要素主体关联构建城市化发展超网络模型。(2)设计城市化发展超网络的层内和层间结构度量指标。经济含义清晰且可操作的城市化发展超网络模型的构建,不仅需要明确的应用目标和合理的描述工具,也包括指标设计和指标体系的构建。文中从多个维度分析揭示产业、企业和城市等主体内部及其间的关联结构,测度城市群内单层次和多层次要素关联结构对城市化发展的影响。如基于子网络局部关联结构指标(节点度、点介中心性和边介中心性)可以从层内关联的视角识别层内关键节点和连边,基于子网络整体关联结构指标(基础关联结构、核关联结构和循环关联结构)可以识别单层网络中的关键支撑结构,基于超网络局部关联结构指标(节点超度和强度中心性)可以从层间关联的视角,识别层间交互的关键节点,基于超网络整体关联结构指标(超边度、超边相似度和超边距离)可以识别系统中影响力最强的产业、企业和城市组合。这些主体关联的结构特征可以为制定城市化发展战略以及促进城市经济协同发展提供定量依据。(3)对影响山东省城市化发展的省内、外要素及其关联结构进行应用研究。山东省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也处于实现由大到强战略性转变的关键时期。山东省城市化的发展不仅需要省内要素主体的协同,也离不开省外要素主体支撑,因此,通过构建山东省自身以及分别与京津冀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要素关联的城市化发展超网络,分析要素主体间的关系及结构,找出支撑山东省城市化发展的省内、外关键产业、企业和城市及其组合。根据计算结果分析山东城市化发展中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验证了城市化发展超网络模型构建方法和指标计算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本文具有如下创新点:(1)从产业、企业和城市关联视角分析城市化发展问题。文中研究了城市群内的产业、企业和城市等不同属性主体的层内和层间关联对城市化发展的影响。首先,明确了产业、企业和城市等主体的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将影响城市化发展的要素主体关联从单属性、单层次主体关联扩展到多属性、多层次主体间的关联。进而,基于要素关联关系定义城市化发展的内涵为:通过城市群经济系统内多属性、多层次要素主体的有序关联运动促使其在子系统层内和层间形成有序的关联和集聚,并找出子系统层内和层间的关键节点和结构,发挥其核心辐射带动作用,从而实现城市群经济的多层次、多方面的互惠共赢和经济结构优化,最终推进城市化的发展。(2)将超网络的思想融入城市化发展模型构建中。超网络为研究社会经济生活中包含多属性、多目标、跨层级等特征的主体关联结构提供了有效工具。本文基于超网络理论抽象城市群经济系统,将产业、企业和城市等不同属性的要素主体纳入到统一的框架中进行分析,构建了包含城市经济发展的关键主体、反映城市化过程中的单层次内和跨层次间的要素主体关联超网络模型。并以山东省城市化发展超网络为例进行应用研究,进而为识别山东城市化发展中的关键产业、核心企业和重要城市,并确定辐射力广、支撑性强的产业、企业和城市组合提供了模型依据,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城市化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3)设计了经济含义清晰且可操作的层内和层间结构度量指标。文中从多个维度分析揭示产业、企业和城市等主体内部及其间的关联特征,找出影响城市化发展的关键要素主体及其关联结构。具体指标包括基于子网络局部关联结构指标(节点度、点介中心性和边介中心性)、基于子网络整体关联结构指标(基础关联结构、核关联结构和循环关联结构)、基于超网络局部关联结构指标(节点超度和强度中心性)以及基于超网络整体关联结构指标(超边度、超边相似度和超边距离),文中并对山东省城市化发展超网络结构进行实例计算,找出了影响山东城市化发展的省内、省外关键要素主体及其关联组合。这些指标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城市化发展指标设计体系。

韩世钧[9](2019)在《新时代济南市都市农业发展研究》文中指出在世界范围内,伴随着城镇化、工业化的发展,传统农业的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经济发展水平,农业的发展面临着生产、生态、环境等诸多方面的挑战,如何实现城乡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世界各国和地区普遍面临的问题,都市农业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诞生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取得了快速发展,农业的现代化发展也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总体水平还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许多大城市开始重视都市农业的发展研究,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同时报告也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都市农业的发展进入了新时代。济南市作为山东省省会,“十二五”以来,济南市农业发展实现了历史性跨越,成功开创了都市农业发展新局面,发展都市农业,是济南市打造“四个中心”,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战略需要,是实现农业新旧动能转换的根本路径,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济南市都市农业发展也面临着农业人才欠缺、农户农业生产积极性不高、农业基础设施不完善、农业资金投入不足、农业服务体系不健全等诸多问题。因此,对济南市都市农业发展进行深入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指导意义。全文研究思路:第一,概述都市农业的内涵、特点、功能、理论基础,为下文的分析做好理论依据。第二,运用SWOT模型对济南市发展都市农业的现状进行专门分析,明确济南市发展都市农业存在的问题和现有优势,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为下一步的发展方向提供指导。第三,分析了国外发达国家和国内大城市发展都市农业的现状及对济南市的借鉴意义。最后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济南市实际情况就未来都市农业的发展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李彦博[10](2017)在《基于新发展理念的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研究》文中提出县域经济是以行政县为特定区域,以县级财政的独立为标志,以县级区域内所拥有的各种资源为基础,以市场需要为导向,并以特定县之下的镇、乡、村各层次的经济元素间的互动为基本结构,通过人力资源、资金、物资、信息等生产要素的交流互换,从而具有整体功能的经济系统。县域经济作为基础性的经济,也构成了县域发展的中心环节,在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比较显着的成绩,但是当下的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着创新力不足、发展不协调、资源能耗大、市场封闭等等一系列迫切的问题,严重阻碍着县域经济的发展。十八届五中全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继承和发展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反映了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进一步推进科学发展观在现实中的运用,使其进入一个新的境界,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指导。在此背景下,开展基于新发展理念的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研究,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基于新发展理念,从中国县域经济发展这一命题切入,运用理论分析法、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等,阐明中国县域经济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功能和主要特征,分析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其突出问题,并立足于现实、把握好理论,针对突出问题提出发展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原则和具体对策,以期全面认识当前中国县域经济及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探索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规律和有效模式,进而为决策者制定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相关政策提供有益参考。首先,对县域经济的理论进行概述。界定了县域经济的基本概念;从不同角度划分了县域经济的类型;明确了中国县域经济的内涵。在此基础上,展现出了县域经济产业构成多样、经济体系开放、地域特色鲜明、发展不平衡等一系列特征。在阐明基本概念、类型和特征的基础上,探索发现发展县域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是实现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培育经济新增长极的重要途径,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环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途径。认识县域经济的作用、准确把握其特点是我们进一步了解我国县域经济的基础。其次,阐明了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提出了现代西方发展理论,包括主体功能区理论、增长极理论、区域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理论、不平衡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等。理清了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进程与脉络,从改革开放伊始,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新发展理念的先后提出,为县域经济的发展在不同历史时期分别指明了方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县域经济的发展要把新发展理念作为根本性的指导理论。再次,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大体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即新开始阶段(1978—1982年)、探究摸索阶段(1983—1991年)、快速发展阶段(1992—2002年)、科学发展阶段(2003—2012年)、新发展阶段(十八大以来至今)。对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整体概况进行了介绍,对整体状态、分布状况和基本情况进行了展示。对中国早期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即“苏南模式”、“温州模式”、“珠江模式”、“晋江模式”进行了实例分析;挖掘各个模式背后的成功经验与教训,继而得出我早期县域经济发展模式中的经验启示。然后,对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整体现状进行分析。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不论是东部还是中西部都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局面,要素结构不断完善,县域经济有了明确定位。但也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创新力不足,体制机制不健全;发展不协调,贫富差距大;资源消耗大,发展难以持续;市场封闭,资金等要素不足;城乡分治,一体化进程缓慢。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在我国先后又出现了“江阴模式”、“神木模式”、“双流模式”、“新晋江模式”等新型县域经济发展模式。这些成功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意义其实并不仅仅在于促进了自身县域经济的发展,更重要在于它为中西部落后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某种借鉴。基于对新型模式进行梳理和总结,丰富了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理论宝库,为县域经济的下一步发展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最后,文章基于理论、现状和问题的分析,通过对典型模式的总结,为了促进县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分别是:加快制度创新,深化机制体制改革;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发展民营经济和特色产业;响应国家战略,纳入国家区域发展布局;发展文教事业,提升县域软实力。以期在刚性的原则下做到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将新发展理念融入到县域经济改革和发展的每一个维度,实现县域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二、山东省城市化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山东省城市化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财政支出对城镇化发展的影响研究 ——基于日本经验与中国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日本工业化进程中的财政支出与城市化问题
        1.2.2 城镇化动力机制、发展规律与中国实践
        1.2.3 财政支出规模、经济集聚与城镇化
        1.2.4 财政支出结构、城镇化与城镇化质量
        1.2.5 财政分权、空间经济效率与城镇化
        1.2.6 财政支出与城乡关系
        1.2.7 文献评述
    1.3 研究思路、研究框架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框架
        1.3.3 研究方法
    1.4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城镇化
        2.1.2 财政支出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政府与市场关系理论
        2.2.2 财政支出理论
        2.2.3 城镇化相关理论
    2.3 财政支出影响城镇化发展的理论分析框架
第三章 日本城市化发展多维度分析
    3.1 日本概况及工业化发展历程
    3.2 日本城市化发展概况
    3.3 日本人口城市化发展实践
    3.4 日本城市空间形态演变
    3.5 日本城乡关系发展特征
    3.6 小结
第四章 日本城市化发展中的财政支出作用:经验与启示
    4.1 日本财政制度沿革概述
    4.2 日本城市化发展中的财政支出作用分析
        4.2.1 日本城市化发展中的财政支出规模效应
        4.2.2 日本城市化发展中的财政支出结构效应
        4.2.3 日本财政分权对城市空间形态的影响
        4.2.4 日本财政支出对城乡关系发展的影响
    4.3 日本经验与启示
    4.4 小结
第五章 中国财政支出规模对城镇化效率的影响研究
    5.1 中国城镇化发展与相关财政支出实践
        5.1.1 中国城镇化发展特征
        5.1.2 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财政支出规模变迁
    5.2 财政支出规模与城镇化的互动逻辑
        5.2.1 公共产品与经济集聚
        5.2.2 财政支出规模的城镇化发展效应
        5.2.3 财政支出、经济集聚与劳动力城乡转移:数理分析
    5.3 中国财政支出规模对城镇化效率的影响:实证研究
        5.3.1 变量选取、数据说明与数据准备
        5.3.2 面板数据回归分析
        5.3.3 动态空间面板回归分析
    5.4 小结
第六章 中国财政支出结构对城镇化质量与效率的影响研究
    6.1 中国城镇化质量与财政支出结构实践
        6.1.1 中国城镇化质量状况
        6.1.2 中国财政支出结构演变
    6.2 财政支出结构对城镇化发展的影响:理论分析
        6.2.1 财政支出结构的城镇化发展效应分析
        6.2.2 财政支出结构与劳动力城乡转移:数理分析
    6.3 中国财政支出结构对城镇化质量与效率的影响:实证分析
        6.3.1 时间序列协整分析
        6.3.2 省级面板数据分析
    6.4 小结
第七章 中国财政分权对城镇空间形态与城镇化效率的影响研究
    7.1 中国财政分权与城镇空间形态演变
        7.1.1 中国财政分权概述
        7.1.2 中国城镇空间形态演变
    7.2 财政分权对城镇空间形态与城镇化效率的影响:理论分析
        7.2.1 机理分析
        7.2.2 数理分析
    7.3 中国财政支出分权对城镇空间形态与城镇化效率的影响:实证研究
        7.3.1 中国财政支出分权对城镇空间形态的影响
        7.3.2 中国央地财政支出分权对城镇化效率的影响:省级面板数据
    7.4 小结
第八章 中国财政支出对城乡关系发展的影响研究
    8.1 中国城乡关系与相关财政支出实践
        8.1.1 中国城乡关系发展实践及成因分析
        8.1.2 中国城乡关系健康发展对财政支出的现实需求
    8.2 财政支出对城乡关系发展的影响:理论分析
        8.2.1 财政支出的城乡关系发展效应
        8.2.2 财政支出对城乡关系的影响:数理分析
    8.3 中国财政支出对城乡关系发展的影响:实证分析
        8.3.1 中国财政农业支出对农业发展的影响:LMDI分解分析
        8.3.2 中国财政支出对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影响:以社会保障为例
        8.3.3 中国财政支出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
    8.4 小结
第九章 结论与建议
    9.1 主要结论
    9.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2)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概述
    2.1 乡村振兴战略概述
        2.1.1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依据
        2.1.2 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要求
        2.1.3 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
    2.2 乡风文明建设概述
        2.2.1 文化与文明的阐述
        2.2.2 乡风文明概念辨析
        2.2.3 乡风文明建设阐释
    2.3 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的内在逻辑
        2.3.1 乡风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内在要求
        2.3.2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使乡风文明建设向深层发展
        2.3.3 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存在高度一致性
第3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思想资源
    3.1 经典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
        3.1.1 文明进步的基础是人的自由自觉活动
        3.1.2 实现城乡融合是乡村发展的必由之路
        3.1.3 建设社会主义需要重视乡村文化建设
    3.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
        3.2.1 农业农村现代化是攸关国计民生根本性问题
        3.2.2 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应有之义
        3.2.3 净化社会风气是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与目标
    3.3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相关思想
        3.3.1 以农为本思想
        3.3.2 道德教化思想
        3.3.3 “和合”思想
        3.3.4 乡村运动思想
        3.3.5 乡村改造思想
    3.4 发达国家乡风文明建设思想
        3.4.1 挖掘乡村多元价值思想
        3.4.2 重塑乡村伦理精神思想
        3.4.3 提升乡村生活风貌思想
第4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基本属性
    4.1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
        4.1.1 坚定社会主义方向
        4.1.2 切实立足乡村文明
        4.1.3 坚持农民主体地位
        4.1.4 坚持整体协调发展
    4.2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
        4.2.1 加强乡村思想道德建设
        4.2.2 弘扬乡村优秀传统文化
        4.2.3 加强乡村公共文化建设
        4.2.4 开展乡村移风易俗行动
        4.2.5 着力消除乡村精神贫困
    4.3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功能
        4.3.1 促进乡村特色优势产业发展
        4.3.2 带动乡村人居环境整体优化
        4.3.3 繁荣与发展新时代乡村文化
        4.3.4 推动乡村社会和谐有序发展
        4.3.5 不断提升乡村社会文明水平
第5章 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历史考量
    5.1 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历史进程
        5.1.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地的乡风文明建设
        5.1.2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乡风文明建设
        5.1.3 改革开放以来到新时代的乡风文明建设
        5.1.4 新时代以来的乡风文明建设
    5.2 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主要特色
        5.2.1 鲜明的政治性与人民性
        5.2.2 内容形式的继承发展性
        5.2.3 突出实践的社会现实性
    5.3 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经验启示
        5.3.1 要强化党对乡风文明建设的责任意识
        5.3.2 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以激发内生动力
        5.3.3 使乡风文明建设与乡村经济协同发展
        5.3.4 要重视教育卫生工作的移风易俗作用
        5.3.5 以充足的历史耐心推进乡风文明建设
第6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境遇
    6.1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机遇
        6.1.1 乡村新型社会组织多样发展
        6.1.2 乡村产业结构不断深入发展
        6.1.3 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渐趋完善
        6.1.4 乡村社会主流思想健康向上
        6.1.5 农民科学素质培育不断加强
    6.2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挑战
        6.2.1 乡村党组织组织力不强
        6.2.2 乡村集体经济收入不佳
        6.2.3 乡村文化出现衰落痕迹
        6.2.4 乡村不良社会风气滋长
        6.2.5 农民主体意识相对薄弱
    6.3 制约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因素
        6.3.1 乡村党组织建设不完善
        6.3.2 乡村集体经济发展式微
        6.3.3 乡村文化传承发展受阻
        6.3.4 乡村文化生态发展失衡
        6.3.5 乡村教育发展相对落后
第7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
    7.1 筑牢乡风文明建设的组织保障
        7.1.1 突出乡村党组织的政治功能
        7.1.2 发挥乡村党组织的模范作用
        7.1.3 密切乡村党组织的群众联系
    7.2 夯实乡风文明建设的经济基础
        7.2.1 走出乡村集体经济认知误区
        7.2.2 不断深化乡村集体产权改革
        7.2.3 探索集体经济发展有效途径
    7.3 打牢乡风文明建设的文化根基
        7.3.1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乡村文化
        7.3.2 提升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7.3.3 传承发展提升优秀农耕文化
    7.4 培植乡风文明建设的社会土壤
        7.4.1 发挥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伦理价值
        7.4.2 盘活乡村内生治理机制自治功能
        7.4.3 因地制宜推进乡村移风易俗实践
    7.5 增强乡风文明建设的农民力量
        7.5.1 不断提高乡村义务教育质量
        7.5.2 优化提升乡村职业技能培训
        7.5.3 转变乡村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的攻读成果
后记

(3)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与障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1.2.1 理论意义
        1.1.2.2 实践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水资源承载力概念
        1.2.2 水资源承载力地域研究进展
        1.2.3 水资源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1.2.4 水资源承载力影响因素研究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创新点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概念界定
    2.1 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的理论基础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1.2 循环经济理论
    2.2 内涵界定
        2.2.1 水资源承载力的内涵界定
        2.2.2 水资源承载力的特征分析
第三章 沿黄河流域九省区概况
    3.1 地理区位状况
    3.2 地形地貌状况
    3.3 气候水文状况
        3.3.1 气候条件
        3.3.2 水文条件
    3.4 水资源状况
    3.5 社会经济状况
        3.5.1 人口数量
        3.5.2 城市化进程
        3.5.3 经济发展水平
        3.5.4 科学技术水平
    3.6 生态环境状况
        3.6.1 生态环境质量
        3.6.2 污染排放
        3.6.3 环境保护治理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
    4.1 模型构建
        4.1.1 水资源承载力子系统间关系
        4.1.1.1 水资源子系统分析
        4.1.1.2 社会子系统分析
        4.1.1.3 经济子系统分析
        4.1.1.4 生态环境子系统分析
        4.1.2 评价指标构建原则
        4.1.3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3.1 水资源子系统指标选取
        4.1.3.2 社会系子统指标选取
        4.1.3.3 经济子系统选取
        4.1.3.4 生态环境子系统选取
        4.1.4 评价指标体系指标筛选
        4.1.4.1 主成分分析法基本原理
        4.1.4.2 KMO与 Bartlett球形检验
        4.1.4.3 主成分结果分析
        4.1.5 评价指标体系二次优化
        4.1.6 评价指标体系可信度分析
        4.1.7 指标数据标准化及权重确定
        4.1.7.1 熵权法确定评价指标体系权重
        4.1.7.2 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体系权重
        4.1.7.3 指标综合权重
        4.1.8 综合评价模型及分级标准
    4.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水平评价
        4.2.1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时空变化分析
        4.2.1.1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时序演化分析
        4.2.1.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空间演化分析
        4.2.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子系统承载力时空演化分析
        4.2.2.1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子系统承载力时序演化分析
        4.2.2.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子系统承载力空间演化分析
        4.2.3 沿黄河流域社会子系统承载力时空演化分析
        4.2.3.1 沿黄河流域社会子系统承载力时序演化分析
        4.2.3.2 沿黄河流域社会子系统承载力空间演化分析
        4.2.4 沿黄河流域经济子系统承载力时空演化分析
        4.2.4.1 沿黄河流域经济子系统承载力时序演化分析
        4.2.4.2 沿黄河流域经济子系统承载力空间演化分析
        4.2.5 沿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子系统承载力时空演化分析
        4.2.5.1 沿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子系统承载力时序演化分析
        4.2.5.2 沿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子系统承载力空间演化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性分析
    5.1 模型构建
        5.1.1 耦合度模型
        5.1.2 耦合协调度模型
    5.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度时空分异特征
        5.2.1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度时序变化
        5.2.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度空间演化分析
    5.3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性时空分异格局
        5.3.1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性时序变化
        5.3.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性空间演化分析
    5.4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子系统间耦合度时空分异格局
        5.4.1 沿黄河流域子系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度时序变化
        5.4.2 沿黄河流域子系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度空间分异特征
    5.5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子系统间耦合协调性时空分异格局
        5.5.1 沿黄河流域子系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度时序变化
        5.5.2 沿黄河流域子系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度空间分异特征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水资源承载力障碍因素及政策建议
    6.1 模型构建
    6.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障碍度诊断
        6.2.1 准则层障碍因子分析
        6.2.2 沿黄河流域上游省份障碍因子分析
        6.2.3 沿黄河流域中游省份障碍因子分析
        6.2.4 沿黄河流域下游省份障碍因子分析
    6.3 提升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的对策建议
        6.3.1 青海省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6.3.2 四川省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6.3.3 甘肃省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6.3.4 宁夏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6.3.5 内蒙古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6.3.6 陕西省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6.3.7 山西省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6.3.8 河南省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6.3.9 山东省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4)中国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的、逻辑结构和研究内容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逻辑结构
        1.2.3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创新与不足之处
2 相关概念、相关理论和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
        2.1.1 被征地农民
        2.1.2 就业与被征地农民就业
        2.1.3 社会保障与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
    2.2 相关理论
        2.2.1 就业领域中的基本理论
        2.2.2 社会保障领域的基本理论
        2.2.3 扎根理论和博弈理论
    2.3 文献综述
        2.3.1 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相关法律政策
        2.3.2 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研究
        2.3.3 关于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相关问题的博弈研究
        2.3.4 对国内外研究的简要评述
3 样本地区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现状调查与分析
    3.1 样本地区基本情况与农民被征地情况
        3.1.1 样本地区基本情况
        3.1.2 样本地区农民被征地情况
    3.2 样本地区被征地农民就业现状
        3.2.1 东部地区
        3.2.2 中部地区
        3.2.3 西部地区
    3.3 样本地区被征地农民就业问题归纳
        3.3.1 政策因素
        3.3.2 市场因素
        3.3.3 农民自身因素
    3.4 样本地区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现状
        3.4.1 养老保险参保情况
        3.4.2 医疗保险参保情况
        3.4.3 其他社会保险参保情况
    3.5 样本地区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方面存在的问题
        3.5.1 征地补偿方面
        3.5.2 保障体系方面
        3.5.3 被征地农民自身问题
        3.5.4 农民土地所有权的缺失
    3.6 样本地区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主要原因分析
        3.6.1 政府与民众认识和考虑偏差
        3.6.2 中央与地方在认识和考虑方面的偏差
        3.6.3 执行部门认识和考虑偏差
    3.7 本章小结
4 样本地区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的客观影响因素分析
    4.1 样本基本情况
    4.2 样本地区被征地农民就业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4.2.1 数据来源、变量和模型选择
        4.2.2 单变量Logit回归分析模型估计与结果分析
        4.2.3 多变量Logistic回归建模与结果分析
    4.3 样本地区被征地农民工作关系认同度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4.3.1 数据来源、样本选取和变量
        4.3.2 模型估计结果与分析
        4.3.3 实证研究结论
    4.4 样本地区被征地农民就业情况的地区差异与影响因素分析
        4.4.1 被征地农民就业情况的地区差异分析
        4.4.2 被征地农民就业情况地区差异的影响因素分析
    4.5 被征地农民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4.5.1 模型设计及变量选取
        4.5.2 模型估计结果及分析
        4.5.3 实证研究结论与建议
    4.6 被征地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4.6.1 模型设计及变量选取
        4.6.2 模型估计结果及分析
        4.6.3 实证研究结论
    4.7 实证分析结论与进一步讨论
    4.8 本章小结
5 被征地农民在就业和社会保障中的主观因素分析及博弈分析
    5.1 被征地农民在就业和社会保障中的主观因素分析
        5.1.1 数据来源和数据描述
        5.1.2 编码过程和编码结果
        5.1.3 模型的政策意蕴
    5.2 被征地农民与政府在就业中的博弈分析
        5.2.1 模型假设
        5.2.2 支付矩阵
        5.2.3 纳什均衡分析
    5.3 被征地农民与政府在社会保障中的博弈分析
        5.3.1 模型假设
        5.3.2 支付矩阵
        5.3.3 纳什均衡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的国际经验与国内实践
    6.1 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6.1.1 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的国际经验
        6.1.2 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国际经验的启示
    6.2 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的国内实践与启示
        6.2.1 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的国内实践
        6.2.2 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国内实践的启示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政策建议
    7.1 研究结论
    7.2 相关政策建议
        7.2.1 针对性克服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
        7.2.2 依据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影响因素制定对策
        7.2.3 采取措施实现被征地农民的主观需求和与政府博弈的长期均衡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5)山东省绿色城镇化机制与效率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评述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绿色城镇化
        2.1.2 城镇化效率
    2.2 理论基础
        2.2.1 城镇化理论
        2.2.2 可持续发展论
        2.2.3 绿色发展理论
        2.2.4 投入产出理论
3 山东省绿色城镇化现状分析
    3.1 研究区概况
        3.1.1 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3.1.2 资源与环境概况
        3.1.3 人口与经济概况
    3.2 绿色城镇化发展现状
        3.2.1 城镇化发展速度快
        3.2.2 城镇化质量不断提高
        3.2.3 城镇空间布局日趋合理
        3.2.4 省内发展不平衡
        3.2.5 明显落后于发达省市
4 山东省绿色城镇化动力机制分析
    4.1 绿色城镇化动力机制的界定
    4.2 山东省绿色城镇化动力机制的运行机理
        4.2.1 绿色城镇化是由政府主导的城镇化
        4.2.2 市场机制对绿色城镇化的推动作用日渐明显
        4.2.3 经济发展是绿色城镇化的直接推动力
        4.2.4 其它因素对绿色城镇化的推动作用
5 山东省绿色城镇化效率评价
    5.1 绿色城镇化效率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5.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5.1.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5.2 绿色城镇化效率测算
        5.2.1 数据来源
        5.2.2 方法模型构建
        5.2.3 指标权重的确定
        5.2.4 绿色城镇化效率的计算
    5.3 绿色城镇化效率分析
        5.3.1 绿色城镇化效率时间分析
        5.3.2 绿色城镇化效率空间格局分析
6 山东省绿色城镇化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6.1 指标选取
    6.2 灰色关联度分析
    6.3 线性回归分析
7 山东省绿色城镇化面临的问题与提升对策
    7.1 山东省绿色城镇化面临的问题
        7.1.1 绿色城镇化的动力机制有待进一步优化升级
        7.1.2 绿色城镇化效率的内部协调度不高
        7.1.3 绿色城镇化效率整体偏低
        7.1.4 绿色城镇化效率区域差异性明显
    7.2 绿色城镇化效率不同类型区的提升对策
        7.2.1 高绿色城镇化效率型
        7.2.2 较高绿色城镇化效率型
        7.2.3 中等绿色城镇化效率型
        7.2.4 较低绿色城镇化效率型
        7.2.5 低绿色城镇化效率型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6)高质量发展支撑要素对山东省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
        1.2.1 国内相关研究
        1.2.2 国外相关研究
        1.2.3 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区域协调发展
        2.1.2 经济收敛
        2.1.3 高质量发展
    2.2 理论基础
        2.2.1 新古典增长理论
        2.2.2 内生增长理论
        2.2.3 均衡发展理论
        2.2.4 非均衡发展理论
3 山东省区域协调发展变动态势及现状分析
    3.1 山东省区域协调发展水平的变动趋势
    3.2 目前区域发展不协调的突出表现
4 基于SBM模型的山东省高质量发展支撑要素分析
    4.1 高质量发展的特征及面临的特殊性问题
        4.1.1 高质量发展的基本特征
        4.1.2 山东省高质量发展面临的特殊性问题
    4.2 基于SBM模型的山东省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测度与分析
        4.2.1 高质量发展的表征
        4.2.2 模型构建
        4.2.3 变量选取与数据处理
        4.2.4 测度结果分析
    4.3 山东省高质量发展支撑因素识别
        4.3.1 计量模型构建
        4.3.2 各因素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能力分析
5 高质量发展支撑要素对山东省区域协调发展水平的影响分析
    5.1 理论模型
    5.2 变量选取与数据处理
    5.3 山东省β收敛计量检验
        5.3.1 空间自相关检验
        5.3.2 绝对β收敛分析
        5.3.3 相对β收敛分析
    5.4 高质量发展支撑要素对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分析
        5.4.1 各支撑要素对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分析
        5.4.2 高质量发展支撑要素对区域协调发展的作用机理
6 高质量发展要求下推进山东省区域协调发展的思路及对策
    6.1 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思路
    6.2 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7)基于多源数据的山东省收缩城市特征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
        1.2.1 收缩城市内涵及测度相关研究
        1.2.2 收缩城市形成机制相关研究
        1.2.3 收缩城市基本特征相关研究
        1.2.4 收缩城市应对策略相关研究
        1.2.5 研究评述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收缩城市
        2.1.2 精明收缩
        2.1.3 城市复兴
        2.1.4 可持续城市
        2.1.5 城市空间增长边界
    2.2 理论基础
        2.2.1 城市发展阶段理论
        2.2.3 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
3 山东省收缩城市识别及空间分布分析
    3.1 数据来源与方法
        3.1.1 数据来源
        3.1.2 处理方法
    3.2 收缩城市的识别
        3.2.1 指标选取与识别
        3.2.2 与其它研究比较
    3.3 收缩城市的空间分布
4 山东省典型收缩城市的特征分析
    4.1 不同类型收缩城市案例选取
    4.2 基于多源数据的相对欠发达型收缩城市的典型特征-以昌邑市建成区为例
        4.2.1 研究区概况
        4.2.2 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4.2.3 收缩特征
    4.3 基于多源数据的结构危机型收缩城市的典型特征-以莱阳市建成区为例
        4.3.0 研究区概况
        4.3.1 社会经济发展态势
        4.3.2 收缩特征
5 山东省典型收缩城市的成因分析
    5.1 相对欠发达型收缩城市的成因分析
        5.1.1 传统动能的主体地位难以改变
        5.1.2 周边较发达城市的虹吸作用
        5.1.3 污染性产业发展滞缓甚至停滞
        5.1.4 其他因素
    5.2 结构型危机型收缩城市的成因分析
        5.2.1 产业结构升级缓慢
        5.2.2 人口老龄化严重
        5.2.3 规划政策的不利影响
        5.2.4 其他因素
6 山东省收缩城市的对策研究
    6.1 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
    6.2 建立生态经济化模式
    6.3 与周边地区共同发展
    6.4 加强政府的合理引导
    6.5 其他策略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8)基于超网络的城市化发展研究 ——以山东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框架
    1.4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系统论与协同论
        2.1.2 区域经济学相关理论
        2.1.3 超网络理论
    2.2 文献综述
        2.2.1 城市化的内涵
        2.2.2 城市化的动力研究
        2.2.3 城市化战略的选择
        2.2.4 超网络建模研究
    2.3 文献评述
第3章 基于超网络的城市化发展模型构建
    3.1 基于超网络的城市化发展内涵和特征
        3.1.1 基于超网络的城市化发展内涵
        3.1.2 基于超网络的城市化发展特征
    3.2 基于超网络的城市化发展关键要素和机理
        3.2.1 基于超网络的城市化发展要素
        3.2.2 基于超网络的城市化发展机理
    3.3 城市化发展超网络建模原理
        3.3.1 产业关联网络建模原理
        3.3.2 企业关联网络建模原理
        3.3.3 城市关联网络建模原理
        3.3.4 城市化发展超网络耦合原理
    3.4 城市化发展超网络模型构建
        3.4.1 产业关联网络模型构建
        3.4.2 企业关联网络模型构建
        3.4.3 城市关联网络模型构建
        3.4.4 城市化发展超网络模型构建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网络结构的城市化发展指标体系研究
    4.1 城市化发展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4.2 基于子网络局部关联结构的发展指标
        4.2.1 节点度计算与内涵
        4.2.2 点介中心性计算与内涵
        4.2.3 边介中心性计算与内涵
    4.3 基于子网络整体关联结构的发展指标
        4.3.1 核关联结构计算与内涵
        4.3.2 基础关联结构计算与内涵
        4.3.3 循环关联结构计算与内涵
    4.4 基于超网络局部关联结构的发展指标
        4.4.1 节点超度计算与内涵
        4.4.2 节点强度中心性计算与内涵
    4.5 基于超网络整体关联结构的发展指标
        4.5.1 超边度计算与内涵
        4.5.2 超边相似度计算与内涵
        4.5.3 超边距离计算与内涵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山东省城市化发展超网络模型构建
    5.1 问题描述
    5.2 数据来源与处理
        5.2.1 数据处理思路
        5.2.2 产业数据来源与处理
        5.2.3 企业数据来源与处理
        5.2.4 城市数据来源与处理
    5.3 山东省城市化发展超网络子网络构建
        5.3.1 产业关联网络构建
        5.3.2 企业关联网络构建
        5.3.3 城市关联网络构建
    5.4 山东省城市化发展超网络中子网络耦合
        5.4.1 子网络层间逻辑关系
        5.4.2 山东省城市化发展超网络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山东省城市化发展超网络结构研究
    6.1 基于子网络局部关联结构的计算与分析
        6.1.1 节点度计算与分析
        6.1.2 点介中心性计算与分析
        6.1.3 边介中心性计算与分析
    6.2 基于子网络整体关联结构的计算与分析
        6.2.1 核关联结构计算与分析
        6.2.2 基础关联结构计算与分析
        6.2.3 循环关联结构计算与分析
    6.3 基于超网络局部关联结构的计算与分析
        6.3.1 节点超度计算与分析
        6.3.2 节点强度中心性计算与分析
    6.4 基于超网络整体关联结构的计算与分析
        6.4.1 超边度计算与分析
        6.4.2 超边相似度计算与分析
        6.4.3 超边平均距离计算与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基于超网络的山东省城市化发展分析和对策
    7.1 基于超网络的山东省城市化发展分析
        7.1.1 山东省城市化要素重要性排序
        7.1.2 山东省城市化发展现状分析
    7.2 基于超网络的山东省城市化发展对策
        7.2.1 延伸拓展产业链,优化区域产业结构
        7.2.2 重视跨层级联动,培育发展内生动力
        7.2.3 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协同网络体系
        7.2.4 完善要素流动机制,健全创新发展措施
    7.3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工作和结论
        8.1.1 主要工作
        8.1.2 主要结论
    8.2 研究局限与展望
        8.2.1 研究局限
        8.2.2 研究展望
附录1 上市公司对应的产业及其代码和名称
附录2 上市企业代码及其对应的产业和城市
附录3 上市公司分布的城市及其代码和名称
图目录
表目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9)新时代济南市都市农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 研究方法及思路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思路
    1.4 创新点及不足
        1.4.1 创新点
        1.4.2 不足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基本理论
    2.1 概念界定
        2.1.1 都市农业的定义
        2.1.2 都市农业的特点
        2.1.3 都市农业的功能
    2.2 基本理论
        2.2.1 农业区位理论
        2.2.2 城乡一体化理论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4 产业融合理论
        2.2.5 外部性理论
第三章 济南市都市农业发展的SWOT分析
    3.1 济南市发展都市农业的优势分析
        3.1.1 交通运输便利
        3.1.2 农业资源丰富
        3.1.3 经济基础良好
        3.1.4 教育资源丰富
        3.1.5 农业板块成型
    3.2 济南市发展都市农业的劣势分析
        3.2.1 农业专业人才紧缺
        3.2.2 农业资金投入不足
        3.2.3 农业基础设施薄弱
        3.2.4 农业服务体系不健全
    3.3 济南市发展都市农业的机遇分析
        3.3.1 国家宏观政策有利
        3.3.2 农业发展动能强势
        3.3.3 居民收入不断提高
    3.4 济南市发展都市农业的挑战分析
        3.4.1 资源环境受到约束
        3.4.2 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3.4.3 兼业化趋势加剧
    3.5 SWOT战略总结
第四章 国内外都市农业发展的经验借鉴
    4.1 国外都市农业的发展
        4.1.1 荷兰都市农业
        4.1.2 法国都市农业
        4.1.3 日本都市农业
        4.1.4 新加坡都市农业
        4.1.5 小结
    4.2 国内都市农业的发展
        4.2.1 上海市都市农业
        4.2.2 深圳市都市农业
        4.2.3 青岛市都市农业
        4.2.4 小结
    4.3 借鉴与启示
        4.3.1 加强政府对农业的宏观调控
        4.3.2 建立完善的农业服务体系
        4.3.3 加大科技和资金对农业的投入
        4.3.4 明确自身的农业发展定位
第五章 济南市都市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5.1 加强农业人才培育
        5.1.1 扶持农业高等教育发展
        5.1.2 加强农民职业技能培训
        5.1.3 创新人才引进培养机制
    5.2 加大农业资金投入
        5.2.1 合理配置财政支农资金
        5.2.2 引导社会资本加强投入
        5.2.3 充分发挥农业保险作用
    5.3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5.3.1 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行合理规划
        5.3.2 提升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科技含量
        5.3.3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管理
    5.4 完善都市农业服务体系
        5.4.1 完善农村产权市场交易机制
        5.4.2 构建现代农业分类服务平台
        5.4.3 打造互联网电商销售平台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10)基于新发展理念的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四、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第一章 县域经济的理论概述
    第一节 县域经济的概念和类型
        一、县域经济的概念
        二、县域经济的基本类型
        三、中国县域经济的内涵
    第二节 中国县域经济的主要特征
        一、产业构成的多样性
        二、经济体系的开放性
        三、鲜明的地域特色性
        四、发展的不平衡性
    第三节 发展中国县域经济的作用
        一、发展县域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
        二、发展县域经济是实现区域合作发展的重要基础
        三、发展县域经济是培育经济新增长极的重要路径
        四、发展县域经济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环节
        五、发展县域经济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途径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县域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现代西方发展理论
        一、主体功能区理论
        二、增长极理论
        三、区域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理论
        四、不平衡发展理论
        五、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二节 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
        一、邓小平发展理论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邓小平发展理论的新发展
        三、科学发展观
        四、新发展理念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历史考察与早期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实例分析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历程
        一、1978—1982年是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开始阶段
        二、1983—1991年是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探究摸索阶段
        三、1992—2002年是中国县域经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四、2003—2012年是中国县域经济步入科学发展阶段
        五、党的十八大以来是中国县域经济迈入新发展阶段
    第二节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整体概况
        一、中国县域整体状态及分布状况
        二、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
    第三节 中国早期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实例分析及其启示
        一、中国早期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实例分析
        二、中国早期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经验启示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成就
        一、东部地区发展成效显着,中、西部地区蓬勃发展
        二、要素结构得到不断完善,部分县域经济发展迅速
        三、充分利用地区中的资源,县域经济有了明确定位
    第二节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创新力不足,体制机制不健全
        二、发展不协调,贫富差距大
        三、资源消耗大,发展难以持续
        四、市场封闭,资金等要素不足
        五、城乡分治,一体化进程缓慢
    第三节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型模式及经验启示
        一、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型模式实例分析
        三、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新型模式的经验启示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县域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
    第一节 加快制度创新,深化机制体制改革
        一、加快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二、完善土地经营制度
        三、深化县域金融制度改革
        四、落实“直管县”体制改革
        五、深化市县行政体制改革
    第二节 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一、发展农业机械化
        二、建设农业科技园区
        三、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
        四、农业产业合作化组织建设
    第三节 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一、树立“新型”理念
        二、转变政府职能
        三、推动城乡一体化
    第四节 优化产业结构,发展民营经济和特色产业
        一、助推工业化发展
        二、推动县域服务业
        三、壮大民营经济
        四、打造特色品牌
    第五节 响应国家战略,纳入国家区域发展布局
        一、国家区域发展战略
        二、精准扶贫战略
        三、建设生态宜居城市
    第六节 发展文教事业,提升县域软实力
        一、人才强县战略
        二、提升文化软实力
        三、注重宣传推广
        四、营造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表
    附表1 全国行政区划(2015年底)
    附表2 2014年全国县域经济竞争力100强排名
    附表3 2016年中国县域经济百强榜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后记

四、山东省城市化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财政支出对城镇化发展的影响研究 ——基于日本经验与中国实践[D]. 李晓鹏. 河北大学, 2021(09)
  • [2]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研究[D]. 刘欢. 吉林大学, 2021(01)
  • [3]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与障碍因素研究[D]. 唐家凯. 兰州大学, 2021(09)
  • [4]中国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研究[D]. 李春晖.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1)
  • [5]山东省绿色城镇化机制与效率评价研究[D]. 徐鑫.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9)
  • [6]高质量发展支撑要素对山东省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 张秩宁. 山东师范大学, 2020(12)
  • [7]基于多源数据的山东省收缩城市特征及对策研究[D]. 孙青.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9)
  • [8]基于超网络的城市化发展研究 ——以山东省为例[D]. 王成韦. 山东大学, 2019(02)
  • [9]新时代济南市都市农业发展研究[D]. 韩世钧. 浙江海洋大学, 2019(02)
  • [10]基于新发展理念的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研究[D]. 李彦博. 武汉大学, 2017(06)

标签:;  ;  ;  ;  ;  

山东省城镇化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