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类多分子饱和反应系统的定性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胡静[1](2021)在《基于UPLC-Q-TOF-MS结合诊断离子与分子网络策略解析当归补血汤的化学成分》文中研究指明选题依据:当归补血汤由黄芪与当归按5﹕1配伍而成的补气生血经典名方。黄芪大补脾肺之气,当归养血合营,二者配伍,药简力宏,气血双补。目前对于当归补血汤的化学成分、组方配伍、药效机制和临床应用已有大量研究。然,原方中所用当归为酒制当归,黄芪为蜜炙黄芪,现代临床与研究使用多不规范,炮制品配伍与生品配伍的当归补血汤化学成分也缺乏系统对比研究。因此,研究当归与黄芪炮制前后及配伍前后的化学成分变化,对阐明当归补血汤药效物质基础,阐明中药复方炮制和配伍的科学机理具有重要的意义。目的:建立基于UPLC-Q-TOF-MS技术的诊断离子和分子网络技术整合的中药化学成分表征策略,探究当归酒制前后、黄芪蜜炙前后、酒当归与炙黄芪配伍当归补血汤前后化学成分的差异,为解析中药的炮制与配伍合理性提供化学依据。方法:1.采用UPLC-Q-TOF-MS技术采集当归与酒当归质谱数据,结合文献建立当归化学成分本地数据库,总结当归苯酞类化合物的质谱裂解规律及诊断离子,筛选同类型化学成分。建立当归与酒当归分子网络,通过相关节点间二级质谱的异同,推测结构类似化合物,分析当归与酒当归化学成分的变化。2.采用上述分析策略分析并比较黄芪蜜炙前后化学成分的变化。3.通过上述方法分析当归补血汤、酒当归、炙黄芪化学成分,并比较炮制品配伍当归补血汤前后化学成分差异。结果:1.通过UPLC-Q-TOF-MS技术结合诊断离子与分子网络分析策略,从当归与酒当归中鉴定出126个化合物,包括28个苯酞类,32个有机酸类,8个香豆素类,8个黄酮类,16个氨基酸类,31个其它化合物。当归共指认110个化合物,包括13个独有成分,酒当归共指认113个化合物,包括16个独有成分,二者共有化学成分共97个。2.采用上述分析策略从黄芪与蜜炙黄芪中共指认209个化合物,包括黄酮类63个,皂苷类60个,有机酸类30个,氨基酸类18个,香豆素类3个,其它化合物35个。黄芪指认182个化合物,包括29个独有成分,蜜炙黄芪共表征180个化合物,包括27个独有成分,二者共有成分153个。3.采用上述方法在当归补血汤、酒当归、炙黄芪共鉴定252个化合物,包括61个黄酮类,58个皂苷类,24个苯酞类,6个香豆素类,41个有机酸类,19个氨基酸类,以及43个其他化合物。其中当归补血汤指认了199个化合物,酒当归中指认113个化合物,炙黄芪中指认180个化合物。三者共有化学成分共48个,主要为氨基酸和有机酸类,还包括少量黄酮类化合物。与两单味药相比,有13个化合物只在当归补血汤中鉴定到,有53个化合物仅在两单味药中鉴定到。结论:本研究建立了UPLC-Q-TOF-MS技术结合诊断离子与分子网络策略,对中药化学成分进行表征的方法,结果表明当归酒制前后、黄芪蜜炙前后、酒当归与炙黄芪配伍当归补血汤前后的化学成分种类有明显的变化,为阐明酒制与蜜炙的科学内涵,以及研究炮制前后药材配伍当归补血汤的差异提供数据参考。
杨晓萱[2](2021)在《铁基催化剂的活性位点设计、结构调控及其电催化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以电化学技术为核心的能源转换和存储为解决能源危机提供了有效手段。高性能电催化剂的合理设计和构筑是改善其转换效率的关键。过渡金属铁基材料,被公认为是一类可以实现部分替代甚至全部替代贵金属的极具发展潜力的电催化材料。然而,迄今为止,铁-氮-碳和氧化铁等铁基材料的活性和稳定性仍未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并且其催化机制尚存较大争议。本论文以高效稳定的铁基电催化材料为研究核心,通过形貌调控、成分调控、缺陷构建、限域效应等策略对材料的组成和结构进行精确设计和构建,开发了四类具有高活性、高稳定性的铁基电催化材料。具体研究思路如下:1.通过一种简单而温和的保护策略,构建了具有空心壳结构,并由碳骨架包覆的Fe3C/Fe3O4异质结(Fe3C/Fe3O4@C)纳米材料。其中,富含氧缺陷的Fe3O4是活性位点,Fe3C是形成原位氧空位的诱因。在电催化氮还原(NRR)中该材料展现了出色的催化活性。在0.1 M HCl溶液中,NH3产率最高可达25.7μg h-1 mg-1cat.,法拉第效率(FE)为22.5%。由于氧空位和异质结之间的协同效应,使得Fe3C/Fe3O4@C催化剂具有显着的催化稳定性。根据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结果表明,表面氧空位可改善电催化过程中N2的吸附和活化,且该催化剂更倾向于通过酶促机理进行NRR,其中NH3*的形成是决速步骤。2.选用氯代四苯基卟啉铁分子(FeTPPC1)作为具有精确结构的模型催化剂,来解释复杂的多质子和电子转移的NRR与析氢反应(HER)之间的竞争。该分子催化剂在很广的p H范围内均表现出令人鼓舞的NRR性能、选择性和稳定性。其中,在中性电解液中,表现出最优异的NRR催化活性,其NH3产率最高可达18.28±1.6μg h-1 mg-1cat.,相应的FE为16.76±0.9%。通过15N同位素标记实验证实了产物NH3来源于供应N2的直接还原,并采用1H NMR光谱和比色法两种手段对产物进行了定量分析。原位电化学拉曼光谱证实了催化剂中Fe-Cl键的断裂是引发NRR的先决条件,DFT进一步揭示了活性组分为[Fe(TPP)]2-,其决速步骤是通过交替机制发生的N2第一次加氢过程。3.设计合成了一种含有痕量Fe的氮掺杂多孔碳电催化剂(NCF-900)。我们发现热处理过程、缺陷的调控以及孔结构对于制备高效多功能催化剂的重要性。这些结构上的优势促使样品NCF-900表现出多种电催化性能。它可以作为双功能ORR/OER催化剂,在0.1 M KOH溶液中的ΔE值(EOER,10-EORR,1/2)仅为0.730 V vs.RHE,且在自组装的锌空气电池中也表现出优异的性能和稳定性;此外,该材料也具有良好的NRR活性和选择性(不生成副产物N2H4),并为设计多功能催化剂的设计合成提供新思路。4.通过一种有效的分步自组装策略,设计合成了一类具有核壳结构的双金属位点催化剂p-FeNC@MNC(M=Fe,Co,Ni)。其中,共价有机聚合物(COPs)作为壳前驱体,金属掺杂ZIF衍生的金属-氮-碳(MNC)作为核前驱体。在制备过程中分别将不同的金属位点分配到核层和壳层上,实现了单侧不同单原子的功能化。该方法还具有很好的普适性,我们通过控制不同建筑单元的活性位点来调控不同的催化活性。具体而言,p-FeNC@Co NC催化剂表现出优异的ORR活性和耐腐蚀性,并在H2-空气电池中表现良好的稳定性;而对于催化剂p-FeNC@Ni NC则表现出卓越的CO2RR活性。
贺凡[3](2021)在《电化学在线质谱定量分析方法学及其在电催化CO还原反应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微分电化学质谱技术(DEMS)作为目前唯一能实现实时监测电化学反应产物信息(如产量、产率等)随各反应条件变化的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氧还原、有机小分子氧化及二氧化碳还原等重要的电化学能源转换反应体系中。对这类生成多种产物的复杂反应体系而言,对产物质谱信号的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准确性是有效利用DEMS技术鉴定反应机理、判断反应动力学特征的前提。此前,本课题组已系统探究了溶液组成和溶液流速等因素对利用DEMS对反应产物进行定量分析的影响。本文将在此基础上,针对含有多种反应产物、以及伴有平行竞争反应的复杂反应,如CO/CO2的电催化还原反应等,系统探究了如何利用DEMS技术对其定性定量分析的方法学。主要分为以下四个部分:1、水对DEMS定量分析的影响:膜进样的质谱系统一般采用疏水多孔膜将真空腔和电解质溶液体系隔开,既可以有效的隔绝水溶液进入到真空腔,又可以让电极界面上产生的挥发性物种透过多孔膜进入到真空腔室被检测器收集到。虽然多孔膜能够阻挡水溶液,但在实际过程中,通常进入到真空腔的物种绝大多数是水分子。而与水相比,我们需要实际检测的产物分子在真空的分压通常要比水分子低3-6个数量级。这些水分子不仅会与产物分子竞争用于电离的高能电子,还会在灯丝造成的高温条件下发生一些列热催化反应,尤其是水分子与灯丝反应,干扰到待测产物分子的定性和定量分析过程。因此,我们系统的改变了水分子在真空腔的含量、灯丝点亮的时间等因素来研究不同条件下,背景信号强度及被测产物随反应条件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灯丝需要预热相当长的时间再开始进行实验才能尽可能降低这些因素对待测产物定量分析的误差。2、利用DEMS对多产物体系定性定量分析的方法学:本章以CO在CuOx电极上的还原作为模型反应体系,探究了利用DEMS对复杂反应体系的多种产物的定性鉴别与定量分析的方法学。通过测量多种可能目标产物的离子碎片的质谱信号,展示了如何获得复杂体系中所有可能产物分子的方法。,而针对某些产物分子与反应分子具有相同的碎片离子质谱的情况,则可以结合其它检测手段如NMR等技术来对其进行综合分析。在定性地鉴定了可能存在的各种产物的基础上,我们利用外标法建立相关产物的质谱信号强度与浓度间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对产物进行定量分析,深入探讨了这一定量方法存在的误差及提出了后续的改进建议。3、溶液中的化学反应对DEMS探究电催化反应的干扰:溶液中平行发生的其他电化学或化学反应可能产生与待测产物具有相同质荷比的信号,容易导致对质谱信号来源的误判以及对产物电流效率等参数估算的误差。本章以R4NCl(R=CH3,C2H5,n-C3H7)作为电解质溶液的体系为模型,利用DEMS系统地研究了在氢析出反应过程中质谱信号随反应条件的变化规律。发现,一些R4N+药品在储存的过程中可能缓慢的生成了 R3NH+C1-分子,该类分子可以与在氢析出过程中在溶液界面产生的OH-结合产生R3N分子。这些分子会挥发到真空腔中产生一系列CxHy的碎片离子,其质谱信号会对CO2还原目标反应有较严重的干扰。通过系统研究我们还发现,是否会产生R3NH+C1-分子与烷基链、阴离子的组成均有关系,R4N+转化为R3NH+分子的过程类似于碱性条件下的霍夫曼消除,而当R为CH3时,阴离子为ClO4-时,一般不会有该分子的产生。这些信息,为探究如何选择合适的有机阳离子电解液,以在没有其他化学反应干扰的前提下探究其如何影想CO2还原行为提供了具体指导。4、阳离子效应对CuOx电极上CO还原反应的影响:调控电解质溶液中的阳离子组成可以实现调控CO/CO2还原的反应活性与产物选择性。本章结合DEMS与FTIRS系统探究了无机碱金属与有机季铵盐阳离子对CO在CuOx纳米颗粒电催化剂上还原行为的影响。首先系统对比了碱金属阳离子(Na+、Cs+)对CO还原性能的影响,发现半径更大的Cs+能够提高CO转化成C2+产物的产率和选择性。随后,系统探究了 R4N+(R=CH3,C2H5,n-C3H7,n-C4H9)有机阳离子对CO还原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C2+产物的产率随有机阳离子半径增大而减小,C1产物的产率随半径增大出现先增后降的趋势,其在(C2H5)4N+溶液中达到最大值。我们推测这可能来自两方面的因素,一方面是电场强度随阳离子半径增大后会降低,对C2+产物中间体的产生不利,另一方面,疏水性也随之增强,在一定程度上会阻隔水分子与CO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影响CO的氢化过程。这些信息为如何通过选择合适的阳离子溶液体系,有效调控CO/CO2还原的产物分布提供了具体的指导。
赵宁宁[4](2021)在《基于液质联用技术的生物样本前处理方法开发及应用》文中研究说明药源性成分是决定药物药效和毒副作用的关键物质。但是,由于生物样本基质复杂、内源性物质干扰严重、目标物质含量低以及自身检测灵敏度低等特点,使药源性成分的分析以及准确、全面、系统地阐释关键活性成分的代谢机制均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开发新型高效的生物样本前处理方法是解决药源性成分检测难题的有效途径。基于此,本论文设计了一系列生物样本前处理方法,并将其结合多维液质联用技术应用于生物样本中糖苷类成分和芳香酸(ACAs)的高灵敏分析,最后将合适的技术应用于全面、系统地阐释远志炮机理的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新型功能化磁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在血浆中痕量人参皂苷富集分析中的应用首先,基于磁纳米粒子的快速分离能力和多巴胺(DA)的自聚合能力,设计并合成了含有多个非特异性识别位点的聚多巴胺包埋的铁磁纳米材料(Fe3O4@SiO2@PDA NPs),通过基于液质联用技术的磁分散固相萃取方法(DMSPE-UPLC-MS)结合扩充的UNIFI库从血浆中快速分离和鉴定了 23种人参皂苷,比传统的甲醇方法多鉴定出8种人参皂苷,表明MDSPE-UPLC-MS-UNIFI策略比传统方法具有较好的富集效果。综合应用聚乙烯亚胺(PEI)具有枝状结构及大量活性位点和硼酸酯(TBA)在低PKa值下对顺式二醇类分子具有高亲和力的特点,进一步设计并合成了新型TBA-功能化的支链PEI修饰的磁性纳米材料(Fe3O4@PEI@TBA NPs)。将其与UPLC-MS和扩充的UNIFI库结合,成功地在大鼠血浆原位环境下富集并鉴定了 63种人参皂苷成分,比甲醇方法多检测到26种化合物。该策略无需沉降蛋白、浓缩和复溶等操作,为生物样本中痕量顺式二醇分子提供了一种简单、快速、高效、高特异性和高选择性的富集和识别方法。2.新型硼酸功能化-多孔板的制备及其在血浆中痕量糖苷类物质PK研究中的应用基于4-甲酰基苯硼酸(FPBA)高选择性结合顺式二醇分子和多孔板高通量处理样品的性能,首次设计并制备了一种FPBA功能化的96孔玻璃板(Vial@FPBA),将其与UPLC-MS/MS技术整合于一个平台,成功的应用于糖苷类成分的PK分析。无需沉降蛋白、浓缩和复溶操作,快速、高效、高选择性和高通量地处理了 234个血浆样品,绘制了 19种糖苷类成分的药时曲线,其灵敏度比甲醇方法提高了 50倍之多,比甲醇方法多绘制出4种成分的药时曲线。因此,该平台可以快速、低成本、高特异性和高通量的检测复杂基质中痕量顺式二醇类物质,为PK研究提供新的选择。3.新型多层分子印迹-多孔板和稳定同位素衍生化(SILD)方法的开发及其在肠道菌群代谢物ACAs定量分析中的应用首次设计并开发了一种针对对羟基苯甲酸(PBA)和3,4,5-三甲氧基肉桂酸(TMA)的新型定量策略。首先,基于双层、双模板功能化的分子印迹和多孔微板的性能,设计并制备了双模板分子印迹(PBA和TMA)和双层的96孔微孔板(DDMIPs),实现了复杂肠道菌群代谢样本中PBA和TMA的高效富集;其次,基于一对经济实用的苯胺(AN)和苯胺-d5(AN-d5)的衍生化试剂,进一步设计了基于先进的UPLC-TQ MS技术的SILD方法,实现了 ACAs的高灵敏质谱检测。该策略通过对ACAs三次信号扩增,使其灵敏度比传统方法提高了 1000倍,并成功地应用于大批量肠道菌群代谢样本中远志蔗糖酯A(TA)代谢产物PBA和TMA的高效、高选择性和高通量定量分析,为TA代谢机制的研究提供了依据。4.样品前处理方法结合液质联用技术系统阐释远志的炮制机理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我们合理地将样品前处理方法、液质联用技术与组学方法相结合,以“远志及其炮制晶体外化学物质组-体外代谢物质组-体内代谢物质组-体内药效物质基础组”为主线,以分子量较大的药源性代谢物和分子量小的ACAs(m/z 100-2000)为研究对象,构建了远志及其炮制晶体内外多维化学物质组解析方法,比较了不同炮制品多维化学物质组的区别,进而从体内外化学成分变化层面,准确、全面、系统地阐明了远志的炮制机理。
马艺[5](2021)在《食品脂肪酸和氨基酸的提取及同位素分析》文中认为DHA(全顺式4,7,10,13,16,19-二十二碳六烯酸)作为一种人体必需脂肪酸在许多人类生物过程中被证明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被广泛的应用于食品加工、保健品和医药等各个方面,但关于这种全顺式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LC-PUFA)的来源和代谢仍然存在一定争议,通过单个化合物同位素分析(CSIA)和特定位点同位素分析(PSIA)可解析DHA样品的环境信息及代谢信息。承担人体生命多种活动的基础物质-蛋白质是由氨基酸组成。不能母乳喂养的婴儿的首选营养来源是配方奶粉,奶粉中氨基酸的存在模式则至关重要,不同氨基酸碳同位素比值可作为其组成物质原料来源的指标用于产品溯源和原产地保护等。自然丰度稳定同位素组成是追踪自然饮食结构中营养物的来源及体内转化途径的不可替代手段。本文将以大西洋鲑鱼为原料进行脂肪酸提取和DHA甲酯分离,同时对提取的脂肪酸进行碳同位素值测试。对不同奶粉中的氨基酸进行定性分析,并对氨基酸进行同位素测试,分析不同奶粉氨基酸碳同位素值。具体工作如下:(1)采用三种不同的提取方法对采集的海藻样品和购买的大西洋鲑鱼鱼肉样品进行脂肪酸提取,并使用气质联用仪对提取物进行分析。结果表示,所采集的海藻样品中无法提取到DHA这一必需脂肪酸。随后,实验将采用有机溶剂提取鱼肉中的脂肪酸,并用BF3-CH3OH进行甲基酯化。结果显示,鱼肉提取物中不饱和脂肪酸占全部脂肪酸60%以上。使用标准曲线法对鱼肉中的DHA进行定量分析,产自智利的大西洋鲑鱼中DHA的含量为1.3 mg/g。使用GC-IRMS对脂肪酸碳稳定同位素值进行测试,结果显示不同地域之间碳同位素值并无明显规律。(2)为了利用13C-NMR测定分子内特定位点碳同位素分析(PSIA-C)进而解决人体DHA来源问题,本文对银离子络合法及制备型液相色谱法进行优化,从而分离富集混合脂肪酸甲酯中的DHA甲酯。将甲基酯化脂肪酸混合物(脂肪酸甲酯,FAMEs)经硝酸银硅胶柱层析,按极性依次洗脱分离混合脂肪酸甲酯,获得高纯度的DHA甲酯。基于GC-MS和GC分析结果表明,AgNO3和硅胶的重量比为1:9,二氯甲烷和乙酸乙酯体积比3:1洗脱时,DHA的分离纯度达到95%。结合制备液相色谱法进一步分离杂质时,分析条件为,流动相,乙腈:水=95:5;紫外检测波长设置为220 nm;流速为15 mL/min时,分离情况最佳。(3)采用GC-MS对混合氨基酸标准品衍生物进行测试,结果显示,强极性色谱柱DB-HeavyWax分离度更好,在氨基酸定性时更明显。使用Dowex50WX8强阳离子交换树脂(SCX)对样品进行纯化,可以有效的除掉其他非氨基酸杂质。且测试前使用氯甲酸甲酯对氨基酸进行衍生,该衍生化方法在原有的氨基酸分子上只引入3个碳原子,为通过GC-IRMS技术测定游离氨基酸的C同位素创造了有利条件。进一步测试实际样品中氨基酸C同位素,分析得出氨基酸δ13C可为奶制品是否掺假、产地溯源、有机奶鉴别等提供有效的信息。
薛起梅[6](2021)在《黄蛭益肾胶囊的质量标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黄蛭益肾胶囊由黄芪、水蛭、枸杞子、山药、薏苡仁、玄参、北沙参、墨旱莲、牛膝、车前子、紫河车、杜仲、三七、益母草、蝉蜕15味组成,用于轻、中度慢性原发性普通型肾炎的气阴两虚或兼有血瘀,水湿证者。该品种列入国家药典委标准提高名单,本文对黄蛭益肾胶囊的质量标准提高进行了研究,开展了包括检查、显微鉴别、薄层鉴别、含量测定、指纹图谱这几方面的质量研究内容。补充原质量标准中缺少的制法,沿用原标准的十五味药味,根据厂家提供的制药工艺补充了标准中制法项内容。修订了黄蛭益肾胶囊的显微鉴别方法,确认原标准中的显微特征归属于药材三七、水蛭、紫河车。修订了黄蛭益肾胶囊的薄层鉴别方法,增加了制剂中牛膝和车前子的薄层定性鉴别,分别采用了对照药材及对照品进行对照试验;优化了原标准中枸杞子薄层鉴别的提取方法和展开条件。经过方法学考察,新建立的薄层鉴别专属性、耐用性均较好,16批样品中均能检出对应药材特征。对胶囊的装量差异、水分、浸出物等一般检查项进行考察,结果均符合2015版《中国药典》四部通则项下的规定。参考2015版《中国药典》黄芪项下的重金属及有害元素限度,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对黄蛭益肾胶囊中的铅、砷、镉、铜、汞元素进行检测,结果16批样品中所有元素远低于标准要求。建立HPLC-UV同时测定黄蛭益肾胶囊中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芒柄花苷、毛蕊异黄酮、芒柄花黄素4种黄酮类成分的含量方法。采用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以乙腈(A):水(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0~8 min,16%A;8~32 min,16%~28%A;32~50 min,28~55%A);流速1mL·min-1;检测波长248 nm。理论板数按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峰计算应不低于10000。方法学考察结果表明线性关系良好,专属性、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耐用性均较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在90.89%~100.36%,RSD1.16~1.67%(n=6)。16批样品中4 种黄酮类成分平均含量分别为 0.128 mg·g-1、0.0604 mg·g-1、0.174 mg·g-1、0.0673 mg·g-1,4种黄酮类成分总含量范围在0.297~0.525 mg·g-1,平均总和含量为0.428 mg·g-1建立HPLC-ELSD测定黄蛭益肾胶囊中黄芪甲苷的含量方法。采用C18色谱柱(250 mm×4.6mm,5μm);以乙腈-水(33:67,V/V)为流动相,等度洗脱;流速1 mL·min-1;理论塔板数计算不得低于10000。方法学考察结果表明,线性关系良好,专属性、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耐用性均较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84%(RSD=1.08%);16批样品中黄芪甲苷含量在0.718~1.284 mg·g-1,平均含量1.062 mg·g-1。采用UPLC-MS/MS法建立黄蛭益肾胶囊中激素孕酮的含量测定方法。采用ACQUITY UPLCHSS T3(100 mm×2.1 mm,1.8μm)色谱柱,以乙腈:0.1%甲酸水(65:35,V/V)为流动相,等度洗脱;流速0.3 mL·min-1。方法学考察结果表明,线性关系良好,专属性、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均较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3.81%(RSD=2.84%);16批样品中孕酮含量范围在5.223~15.162 ng·g-1,平均含量为9.418 ng·g-1。采用HPLC-UV法建立黄蛭益肾胶囊的指纹图谱,结合化学模式识别技术对指纹图谱数据进行聚类分析(HCA)、主成分分析(PCA)及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色谱柱为Waters XBridge(?)Shield RP18(250mm×4.6 mm,5μm),以乙腈-0.05%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210 nm。16批样品中共标定24个共有峰,相似度评价均大于0.9,采用HPLC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HPLC-Q-TOF-MS/MS)对共有峰定性分析,并归属于7味药;HCA及PCA识别方法将样品分为三类;PLS-DA筛选出包括黄芪异黄烷苷、人参皂苷Rg1、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7,2’-二羟基-3’,4’-二甲氧基异黄烷、松脂醇二葡萄糖苷、毛蕊异黄酮、芒柄花黄素、绿原酸在内的8种主要差异成分。
郑书翰[7](2020)在《磁电材料中多铁性能的研究与调控》文中研究指明在过去二十年中,多铁材料以及磁电耦合效应由于其丰富的物理以及在存储器和新型磁电器件中的潜在应用受到了非常多的关注。人们在这一领域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包括合成出了很多有潜力的新材料,以及对其中的物理进行了详尽地讨论。对于第一类多铁材料,磁性与铁电性来源于独立的物理机制。在这类材料中,往往能够在室温以上实现大铁电极化以及适度磁性的共存,但是磁电耦合效应非常微弱。而在第二类多铁材料中,特殊的磁结构打破了空间反演对称性,从而产生了铁电极化。在这类材料中,能够实现显着的磁控电效应,但是磁相变温度低,铁电极化小,且电控磁效应难以实现。对于线性磁电材料,理论上能够在高温下实现较强磁电耦合效应。但是到目前为止,被报道的材料体系性能大多不如人意,而新材料的发现也步履维艰,这可能是由于对线性磁电材料的机制的认识不清楚所导致的。为了解决这些困难,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全文安排如下:第一章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磁性材料和铁电材料的概述。第二部分首先概述了磁电材料的研究历史,随后分别详细描述了第一类多铁材料、第二类多铁材料以及线性磁电材料的物理图像以及最近的研究进展,最后指出了这些材料各自的优缺点以及研究所面临的的挑战。第二章概述了单晶生长的物理基础,包括相变驱动力和晶体成核理论。此外,在这一章中简单介绍了在新材料的探索中常用到的三种晶体生长方法。第三章研究了蜂窝结构的线性磁电材料Co4Nb2O9中,Mn掺杂对于晶体结构、磁性以及磁电耦合效应的调控。我们发现,随着Mn含量的增加,系统的反铁磁相变温度迅速增加,并能够达到100K以上,磁电耦合系数虽然有所减小,但仍然能保持在10ps/m左右。我们指出这是由于Mn2+的增加减弱了自旋-轨道耦合作用,这说明DM相互作用在Co4Nb2O9的磁电耦合效应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这项工作一方面阐明了Co4Nb2O9中磁电耦合效应的物理机制,一方面对线性磁电耦合的调控提供了一个范例。第四章以Mn4Nb2O9为研究对象,系统测量了多晶样品以及单晶样品中的结构、磁性、比热、介电、铁电极化以及磁电耦合等性质。研究发现Mn4Nb2O9在109K以下形成反铁磁长程序,并伴随着线性磁电效应的产生。在Mn4Nb2O9多晶样品中的磁电耦合效应与第三章中的Co4-xMnxNb2O9完全不同,说明磁电耦合的机制发生了改变。而单晶样品中的测量结果符合磁点群-3¢m¢的对称性要求。我们探讨了Mn4Nb2O9的磁电耦合效应,并指出其主要来源于交换收缩机制。这项工作有助于对磁电耦合效应的理解,并为高温磁电材料的探索提供了思路。第五章研究了在GdMn2O5单晶样品中,不同的电极化过程对多铁性能的调控。研究发现,即便只在高温顺磁-顺电态对样品进行电极化,在低温下仍然能够测量到负的铁电极化。通过第一性能原理的计算和讨论,我们提出GdMn2O5在高温下存在可以被电场调控的电子极化,而高温电子极化的排列能够影响到低温铁电畴的排列,从而实现对多铁性的调控。这项工作为第二类多铁材料中多铁性的调控提供了崭新的思路与途径。第六章是对本论文的总结和对下一步工作的展望。
张晓寒[8](2020)在《环境中有机污染物的生物分析新方法的研究及应用》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经济与工业的快速发展,一些有机污染物,如多溴二苯醚、多环麝香以及多环芳烃等,随着人类生产活动的排放目前已呈世界性分布。这些污染物多伴有潜在的持久性、生物累积性和毒理效应等。国内外研究学者们分别建立了多种检测方法来分析检测以上有机污染物,例如GC-ECD、GC-MS、HPLC等。传统仪器分析方法对仪器配置有极高要求,且存在检测周期长和成本高等问题。近年来,生物分析检测技术逐渐成为了高灵敏、微量、快速的检测手段。但是,对于以上有机污染物的生物分析法研究,仅有针对多溴二苯醚的酶联免疫吸附法有所报导;多环麝香相关免疫分析研究工作尚为空白;而多环芳烃的总体分析、评估方面,毒性当量评估、免疫分析手段等尚存在不足。因此,结合研究现状,为克服现有检测、评估方法的不足,建立针对不同有机污染物的高灵敏、简单、快捷的新型生物分析方法将具有重要研究意义与应用前景。本文首先以典型低溴代四溴二苯醚BDE-47和人工合成多环麝香的代表吐纳麝香AHTN为免疫分析研究对象,设计了新型、简便的合成路线并制备了相应的半抗原。半抗原经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表征后,与BSA、OVA载体蛋白偶联,最终制备了BDE-47和AHTN的人工免疫原与包被原。经免疫实验后,从兔血清中提取并纯化得到抗BDE-47和抗AHTN的多克隆抗体。最终建立了间接竞争生物素-链霉亲和素酶联免疫吸附法(BS-ELISA)、基于新型复合探针的间接竞争ELISA、直接竞争实时荧光定量免疫PCR等新型免疫分析方法用于实际样品中BDE-47与AHTN的分析,并将免疫分析测定结果分别与GC-ECD、GC-MS方法对比,以考察免疫分析新方法结果的准确性。间接竞争BS-ELISA方法建立时,优化了基本检测条件与基质效应等因素。在优化条件下:测定AHTN时线性工作范围为0.092~5.93ng/m L;IC50=0.74 ng/m L;检测下限为0.046 ng/m L。测定BDE-47时线性工作范围为0.04~7.85 ng/m L;IC50=0.56 ng/m L;检测下限为0.02ng/m L。两种方法的板内、板间变异系数?15%,方法重复性较好。实际样品测定结果分别与GC-MS、GC-ECD测定结果相关性好,样品加标回收率分别为88.0%~110.3%(AHTN)、89.3%~106.8(BDE-47);变异系数分别为5.2%~8.6%(AHTN)、1.7%~8.2%(BDE-47);可实现高通量测定。采用BS-ELISA监测了上海闵行区PM2.5中BDE-47的浓度,分析了BDE-47/PM2.5和大气常规污染物浓度的时空变化,结论如下:BDE-47的排放过程可能伴随有NO2的排放;工厂、车辆以及人类活动等可能是BDE-47排放的主要贡献者,但不是此区域大气颗粒物PM2.5的主要排放者。基于复合探针的间接竞争ELISA测定BDE-47,采用预先制备的了复合探针取代传统的酶标二抗,增加了酶信号量,提高方法灵敏性。在优化条件下,新方法测定BDE-47的线性工作范围为0.016~5.11ng/m L,IC50=0.284 ng/m L,IC10=0.0059 ng/m L。新方法测定实际样品的结果与GC-MS测定结果相关性好;与传统间接竞争ELISA法比,新型免疫分析的检测下限降低了约20倍。样品加标回收率为86.5%~104%;变异系数为3.6%~10.2%,方法重复性较好。建立基于复合探针的直接竞争实时荧光免疫PCR方法中,分别采用抗AHTN抗体-金纳米颗粒(AuNPs)、抗BDE-47抗体-碳纳米管(CNTs)制备生物探针,建立了直接竞争AuNPs-rt-iPCR法测定AHTN、直接竞争CNTs-rt-iPCR法测定BDE-47。在优化条件下,直接竞争AuNPs-rt-iPCR测定AHTN时在1 pg/L~10 ng/L时线性关系良好,检出限1.73 pg/L。样品加标回收率和变异系数分别为84.6%~105.2%、2.8%~10.3%。直接竞争CNTs-rt-iPCR测定BDE-47浓度在5pg/L~0.5ng/L时线性关系良好,检出限约为1 pg/L。样品加标回收率和变异系数分别为83.4%~110.3%、3.2%~16.7%。两种新方法的测定结果与GC-MS或GC-ECD均有较好相关性;且新方法的变异系数均小于20%,重复性良好。本文采用了新型第三代重组小鼠肝癌细胞H1L7.5c1,建立了基于多环芳烃毒理学机制的基于芳香烃受体通路的化学活化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法(AhR-CALUX)。优化了细胞接种个数、培养基、培养时间等因素的影响。在优化条件下,BaP作为标准物质,其EC50约为1.099±0.195 n M,EC25约为0.345±0.078 n M,该测定法可以检测出BaP当量浓度大于3×10-11M的情况。方法的板内变异系数为1.35%~16.20%;板间变异系数为1.81%~23.92%;方法重复性好,可用于实际水体样品中痕量多环芳烃的分析。与传统仪器分析方法相比,本文建立的新免疫分析方法具有特异性好、灵敏度高、简单、快捷等优点,有益于实现环境中痕量有机污染物的高通量检测。对于多环芳烃总体评估,国内外研究学者们采用传统仪器(例如HPLC等)测定每一种多环芳烃浓度后,与其对应毒性当量因子相乘后求得总和为其毒性当量(TEQ),但此法忽略了污染物之间的协同或拮抗作用。本文新建的AhR-CALUX分析方法可以直接用于测定总体的生物分析当量,方法更加准确、简便、快捷。新型生物分析法可用于BDE-47,AHTN和PAHs有机污染物的检测,不仅具有快速、高通量筛选的特点,还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孙晓[9](2020)在《人工虫草CPD0301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有效成分的作用机制及其生物标示物的研究》文中提出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呼吸系统疾病,其主要特点是呈进行性的、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常常与气道慢性炎症反应、肺气肿和肺功能丧失相伴随;COPD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2018年我国患者人数已经突破一亿人,影响着全球人类的健康问题。COPD的病理机制非常复杂,炎症反应、氧化应激、蛋白酶-抗蛋白酶失衡、免疫功能紊乱及细胞凋亡等在该病的发病过程中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均发挥着关键作用。目前,COPD的临床用药主要包括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磷酸二酯酶抑制剂、抗氧化剂等几大类药物。这些药物单独或联合用药都能通过松弛平滑肌或抑制炎症反应对COPD患者起到较好的表面病症治疗效果,但同时对机体产生较大的毒副作用,也不能改变患者肺功能的衰退。因此,寻求更加安全有效的新型COPD治疗药物依旧非常重要。中药对防治COPD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及发展、延缓肺功能损害及增强机体免疫力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冬虫夏草作为一种珍贵的滋补强壮中药,具有补肺益肾等诸多药理活性;而通过发酵制备的人工虫草在保留野生虫草具有的药理活性的基础上,解决了野生虫草严重不足的难题,如临床应用于治疗COPD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工虫草菌粉胶囊一一如金水宝胶囊,百令胶囊等。但是,对虫草抗COPD的有效成分、作用机制、体内生物标示物等方面鲜见报道。为了进一步提高虫草类药物在COPD治疗方面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本课题以临床上常用的人工虫草为原料药开展了人工虫草CPD0301抗COPD的有效部位的分离和活性筛选、作用机制以及体内生物标示物的研究。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以下三部分:(1)人工虫草中抗COPD的有效成分的筛选,(2)抗COPD有效成分的药理活性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3)体内生物标示物的筛选及其在COPD模型大鼠中PK-PD关联性的探究。1、人工虫草CPD0301中抗COPD有效成分的筛选人工虫草CPD0301中抗COPD有效成分的筛选研究包括有效部位的提取分离与纯化、有效成分的定性定量分析、抗COPD的活性评价。将冬虫夏草菌粉按照m/v=1:10的比例溶于超纯水及95%乙醇中,100 W功率超声提取得到相应的水提物及醇提物。(1)水提物经过减压浓缩及冻干后,借助HPLC分析技术筛选出10种核苷类化合物并对其进行了定量分析,分析结果为胞苷0.753 mg/g,腺嘌呤 0.248 mg/g,鸟嘌呤 6.520 mg/g,尿嘧啶 0.215 mg/g,次黄嘌呤 0.252mg/g,尿苷 0.395 mg/g,腺苷 5.907 mg/g,2’-脱氧腺苷 0.576 mg/g,鸟苷 4.234 mg/g,胸苷0.376 mg/g,其中鸟嘌呤、腺苷和鸟苷含量较高;(2)醇提物经过乙酸乙酯萃取及大孔树酯柱层析、减压浓缩、重结晶及冻干后,借助GC/MS分析技术对甾醇类物质进行了定性分析,结果表明主要的虫草甾醇类成分是麦角甾醇,随后借助HPLC分析技术对麦角甾醇进行了定量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麦角甾醇含量约为5.547 mg/g;(3)乙醇提取后的虫草菌粉再次按照m/v=1:10的比例进行超纯水超声提取,经过醇沉、除蛋白、脱色等处理后,借助硫酸-苯酚法测定其中的多糖含量,分析结果为多糖含量约为4.4%。(4)通过CSE诱导RAW264.7细胞建立体外COPD炎症模型,以NO为评价指标初步评估了核苷类、甾醇类(麦角甾醇)和多糖类物质抗COPD的药理活性,结果表明三者均抑制了 CSE诱导RAW264.7细胞分泌NO的能力,且核苷类及甾醇类优于多糖类。鉴于大量文献报道了多糖类物质抗炎抗氧化的功效,后续实验主要针对核苷类和甾醇(麦角甾醇)展开。二、抗COPD有效成分的药理活性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抗COPD有效成分的药理活性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体内外COPD模型的建立、药理活性测定以及相关信号通路的探究。COPD的体外模型的建立是通过香烟提取物(CSE)刺激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细胞或人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有效成分与细胞共培养24 h后,借助ELISA法和RT-PCR技术对细胞因子分泌及其mRNA表达水平等方面考察了人工虫草CPD0301中的有效成分对抗炎活性的影响;通过流式细胞技术测定了人工虫草中的有效成分对细胞中活性氧(ROS)水平、细胞表面相关抗原表达及细胞凋亡的影响;通过Western Blot法测定了相关的信号通路蛋白及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探究了人工虫草中的有效成分对体外分子作用机制的影响。COPD动物模型的建立是通过连续3周、每周1次给老鼠腹腔注射CSE的方式建立;每天通过灌胃给药的方式喂给老鼠人工虫草CPD0301的有效成分,21天后处死老鼠并收集其肺灌洗液(BALF)、血浆及肺组织,通过瑞士-吉姆萨染色统计BALF中炎症细胞的浸润情况;通过酶试剂盒检测及ELISA法测定BALF和血浆中相应的氧化还原相关酶的活力及相关细胞因子的水平;通过HE染色及Masson染色考察人工虫草有效成分对肺组织的形态学影响;通过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法测定人工虫草有效成分对动物体内的相关信号通路的影响。1、核苷类物质抗COPD的药理活性及潜在的作用机制研究核苷类物质抗COPD的药理活性及潜在的作用机制研究包括体内外炎症因子分泌、相关基因表达及信号蛋白调控等方面的研究。体外实验结果表明核苷类物质降低了 CSE诱导的RAW264.7细胞中NO、TNF-α、IL-6、IL-1β等炎症介质的分泌,抑制iNOS、TNF-α、IL-6、IL-1β mRNA的表达;体内研究显示核苷类物质改善了 COPD模型小鼠的肺组织结构,降低了小鼠BALF中炎症细胞的浸润,抑制了小鼠BALF及血浆中NO、TNF-α、IL-1β的分泌;体内外分子作用机制的研究均表明,核苷类物质升高了 SIRT1的表达,降低了 NF-κB/p65的表达,表明SIRT1-NF-κB/p65信号通路在核苷类物质的抗炎作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麦角甾醇对COPD的药理活性及潜在的作用机制研究麦角甾醇对COPD的药理活性及潜在的作用机制研究包括麦角甾醇体内外的抗炎、抗氧化、抗凋亡、影响细胞极化及蛋白酶表达等方面的研究。(1)体内外实验结果表明,麦角甾醇不仅抑制了 CSE诱导的16HBE细胞分泌NO、IL-6、TNF-α等炎症因子,降低了细胞中ROS水平,而且减少了炎症细胞在肺部的浸润,抑制了 BALF中氧化应激标志酶活力(CAT、MDA、SOD),进而发挥其抗炎、抗氧化的作用。此外,麦角甾醇抑制了 CSE引起的16HBE细胞凋亡及小鼠肺组织中的细胞凋亡,上调了抗凋亡相关蛋白Bcl-2的表达,下调了促凋亡相关蛋白Bax、Cleaved-caspase 3/7/9和Cleaved-PARP的表达,进而发挥了抗细胞凋亡的作用。麦角甾醇还抑制了信号蛋白NF-κB/p65的表达,说明NF-κB/p65在麦角甾甾醇发挥抗COPD的药理活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巨噬细胞受到刺激容易发生细胞极化:M1极化(促进炎症)和M2极化(抑制炎症),在免疫调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实验结果表明麦角甾醇降低了 M1型细胞典型细胞因子(ROS,IL-6,TNF-α)及其相应 mRNA(iNOS,IL-6,TNF-α)的表达,增加了 M2型细胞典型细胞因子(IL-10,TGF-β)及其相应mRNA(IL-10,TGF-β)的表达;流式细胞术、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实验结果显示麦角甾醇减少了 M1型细胞典型表面抗原CD40的表达,增加了 M2型细胞典型表面抗原CD163的表达;上述实验结果均表明麦角甾醇能够促使RAW264.7细胞由M1型细胞向M2型细胞转变。此外,实验结果显示麦角甾醇能够激活HDAC3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抑制P300、CBP、PCAF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麦角甾醇能够抑制蛋白激酶IKKβ的活性进而抑制NF-κB/p65的活化。综上,麦角甾醇能够通过HDAC3-NF-κB/p65信号通路调控巨噬细胞的极化,进而发挥抗COPD的治疗作用。三、体内生物标示物及CPD0301在COPD模型大鼠中PK-PD的关联性的探究。体内生物标示物以及CPD0301在COPD模型大鼠中PK-PD关联性的探究包括体内生物标示物的选择及其在COPD模型大鼠体内动力学参数的考察。经过对核苷类物质、多糖类物质及甾醇类物质等人工虫草CPD0301抗COPD的活性成分的初步筛选以及文献调研,最终确定麦角甾醇作为该抗COPD中药的体内生物标示物,并进一步以该物质为人工虫草CPD0301的生物标示物探究了其在COPD模型大鼠中的PK-PD关联性。结果表明,给COPD模型大鼠人工虫草CPD0301的量越大,血浆中生物标示物的含量越高,最高血药浓度Cmax及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也随之增大,随即药理活性越高。此外,蒸馏水溶解人工虫草CPD0301并按照450 mg/kg、一天三次的剂量给药后,大鼠血浆中生物标示物的 Cmax 为 15.74 ng/mL、AUC0-∞为180.941 ng/mL·h,而 20%羟丙基-β-环糊精溶解人工虫草CPD0301并按照1.35 g/kg、一天一次的剂量给药后,大鼠血浆中生物标示物的Cmax为97.50 ng/mL、AUC0-∞为1031.30 ng/mL·h,后者远高于前者;且单次给药时,后者达到最高血药浓度的时间明显延后。综上所述,本课题首先对人工虫草抗COPD的有效成分进行了筛选,借助HPLC、GC/MS及化学反应等分析手段分离确定了核苷类成分、甾醇类、多糖类等三类主要活性物质。随后,我们对核苷类和甾醇类(麦角甾醇)物质抗COPD的体内外药理活性和分子作用机制展开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核苷类物质具有较好的抗炎作用,可以减少炎症细胞的肺部浸润及炎性介质的释放;麦角甾醇在抗炎、抗氧化、抗细胞凋亡、蛋白酶平衡及免疫调节等方面也具有显着的调控作用,表现为其可以抑制炎性细胞浸润及炎性因子的释放、降低氧化物水平并提高抗氧化酶活性、抑制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抑制金属基质蛋白酶的活性及影响巨噬细胞的极化等。核苷类物质及麦角甾醇的作用机制均与组蛋白去乙酰化酶的活化及NF-κB/p65的抑制有关。最后,我们筛选出麦角甾醇为人工虫草CPD0301的体内生物标示物,并发现人工虫草CPD0301的羟丙基-β-环糊精混悬剂优于常规水溶剂,探究了其在COPD大鼠模型中的药代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人工虫草发挥药理作用呈现浓度依赖性,且以20%羟丙基-β-环糊精为溶剂时AUC0-β提高、血药浓度达峰时间后延。总之,本研究为抗COPD虫草类药物的深入开发和临床研究提供了理论和实验基础。
孟美黛[10](2020)在《柴胡抗抑郁活性部位与体内过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选题依据: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以持续情绪低落和认知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特征,也是发病涉及多种机制的复杂病症。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抗抑郁西药可以改善抑郁症状,但很难取得全面效果,基于中药及其复方研发抗抑郁新药成为研究的热点。课题组前期以经典方剂逍遥散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体内和体外药理活性以及血清药化研究,发现君药柴胡对其发挥抗抑郁作用有着较大的贡献。柴胡,作为使用频率最高的抗抑郁药,前期研究表明柴胡石油醚部位具有良好的抗抑郁作用,但并未通过药理实验对柴胡进行最佳药效部位的筛选。药物通过口服吸收进入血液后,通过血液循环运输到各个靶器官才能发挥药效。脑是抑郁症重要靶器官,药物若能通过血脑屏障说明其可能入脑直接发挥药效,另外,机体病理状态不同可能也会影响药物体内过程。因此,本研究拟探讨在不同机体状态下柴胡抗抑郁活性部位给药后大鼠血中移行成分的体内代谢特征及药代动力学行为的差异,不同脑区中化学成分和含量的差异以及血脑屏障通透性的改变,为抗抑郁新药的研发提供参考。目的:明确柴胡的抗抑郁活性部位,阐明其在不同机体状态下血中移行成分的体内代谢特征及药代动力学行为的差异,探寻到达脑组织的化学成分的差异,并研究活性部位对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通过上述研究综合评价柴胡活性部位的体内过程,对药物发挥药效和药物在体内的代谢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将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K)、CUMS模型组(M)、阳性药盐酸文拉法辛(PC,35 mg/kg)组、柴胡石油醚低极性部位(B,15 g/kg)组、柴胡乙酸乙酯中极性部位(BE,15 g/kg)、柴胡水提物高极性部位(BW,15 g/kg)组。通过测定行为学指标和血清中神经递质的含量,比较柴胡低、中、高极性部位对大鼠体重、糖水、旷场等行为学指标以及血清中9种神经递质的影响,筛选柴胡抗抑郁最佳活性部位。2.取K组和M组大鼠,分别灌胃给予柴胡石油醚部位(50 g/kg)后,分别于0h、1 h、1.5 h、2.5 h、12 h收集血清样品,采用UHPLC-Q Exactive Orbitrap-MS高分辨质谱技术结合Compound discover 3.0分析软件对血清中的原型化合物及柴胡多炔和柴胡皂苷的代谢物进行深度表征,并比较不同机体状态下入血成分种类与浓度的差异。3.取K组和M组大鼠,分别灌胃给予柴胡石油醚部位(50 g/kg)后,于0、0.08、0.16、0.33、1、2.5、4、6、9、12、24、36、48 h收集血清样品。采用代谢组学技术,分析空白组、模型组、模型给药组不同给药时间点大鼠血清的内源性代谢轮廓差异,通过相对距离值寻求药效最佳的时间点,再根据VIP>1、?pcorr?>0.58以及独立样本T检验P<0.05,识别与疾病和药效相关的差异代谢物,并用ROC曲线评价差异代谢物的诊断性能。采用UHPLC-Q Exactive Orbitrap-MS分析技术,通过热图分析比较不同机体状态下化学成分的药代动力学行为,通过聚类分析将模型组中外源性化合物分类,同时利用相对距离值作为药效指标,与模型组的药代动力学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寻找与药效相关的潜在药效成分群和药代标志物,最后进行PK-PD结合分析,揭示药动-时间-药效三者之间的关系。4.将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K组、M组、空白给药组(PK组,50 g/kg)、模型给药组(PM组,50 g/kg),对PK、PM组单次给药12h后海马、皮层、纹状体、下丘脑、垂体组织中的化学成分进行表征,并比较不同机体状态化学成分的种类和含量的差异。5.将大鼠随机分K组、M组、空白给药柴胡石油醚部位(CK,50 g/kg)组、模型给药柴胡石油醚部位(CM,50 g/kg)组,大鼠造模的同时灌胃给药28天,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对海马,前额叶皮层,纹状体,下丘脑,垂体的血脑屏障结构相关蛋白ZO-1、AQP4、CX43的表达进行测定,采用RT-qPCR技术对功能屏障相关基因MDR1、BCRP、MRP1的表达水平进行测定,比较不同机体状态下,柴胡石油醚部位对不同脑区血脑屏障结构和功能的影响。结果:1.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体重、糖水偏爱率、水平穿越格数显着降低(P<0.01,P<0.001),血清中Trp、5-HT、GABA、GABA/Glu、Tyr的水平明显降低(P<0.05,P<0.01),表明CUMS造模成功。比较柴胡不同极性部位的行为学指标,结果表明柴胡不同极性部位均可改善CUMS大鼠的抑郁样行为,其中柴胡低极性部位的抗抑郁效果最强。比较柴胡不同极性部位血清中神经递质的水平,结果表明柴胡不同部位在神经递质调节具有各自的特点,柴胡低极性部位的神经递质水平更接近空白组,药效最强。综合以上行为学与神经递质结果,本研究选择抗抑郁活性最强的柴胡石油醚低极性部位进行进一步深入研究。2.通过对柴胡石油醚部位进一步的分离纯化,分离鉴定出两种多炔类化合物RB-9、RB-10,其中RB-9为新的化合物。利用UHPLC-Q Exactive Orbitrap-MS技术对空白给药大鼠和模型给药大鼠血清样品进行分析,共检测出70种原型化合物(C1-C70)和201种代谢物(M1-M50、MA1-MA14、MB1-MB14、MC1-MC15、MD1-MD15、MS1、MS2),其中原型化合物包括26种文献报道的已知化合物、26种未知多炔类原型化合物,1种未知次皂苷类似物,17种未知原型化合物,代谢物包括148种多炔类代谢产物、3种柴胡皂苷类代谢物,50种其他代谢物未推测出结构。另外,比较不同机体状态下药物吸收种类与浓度的差异,发现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和代谢存在一定的差异。生理状态下,血清中检测了248个化合物,其中69个原型化合物,179个代谢物;CUMS病理状态下,血清中检测了239个化合物,其中51个原型化合物,188个代谢物,其中1种原型化合物和22种代谢物仅在模型给药组血清样品中检测到。3.单次灌胃给予柴胡石油醚部位后,对于内源性化合物,采用代谢组学技术,比较正常组和模型组以及模型给药后不同给药时间点大鼠血清的内源性代谢轮廓,结果表明模型给药后4h、6h、9h血清的代谢轮廓更接近空白组,药效更好,且药效强弱:M6h>M9h>M4h。通过建立数学模型,以相对距离值作为效应指标来反映内源性化合物在体内不同时间点的整体变化。此外,将模型血清分别与空白血清,模型给药后4h、6h、9h血清的内源性化合物进行多元统计分析,筛选鉴定出鞘磷脂、鞘氨醇、L-棕榈酰肉碱等与药效相关的20种内源性差异代谢物,且与鞘脂代谢通路有关。通过ROC曲线分析得到20种差异代谢物的AUC均大于0.7,有望成为抑郁症诊断的标志物。对于外源性化合物,通过热图分析,发现不同机体状态下的化合物的药动曲线存在明显的差异;通过聚类分析,将模型组的化合物分为6类化合物;这6类化合物与药效指标(相对距离值)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第六类化合物与药效呈正相关,相关性最强,为潜在的药效成分群。相关系数大于0.4的第一类化合物C38、C68,第六类化合物C12、C61、MA3-3、MB1-4、MC13-4、MD15-2、M4、M35、M43为外源性药代标志物。CUMS抑郁大鼠整合PK-PD结合模型研究表明,第一类、第二类、第三类、第四类化合物药物效应和血药浓度存在明显的滞后现象,第五类、第六类化合物达峰时间较慢,推测可能是柴胡石油醚部位中不同成分的体内过程不同,发挥活性的靶点不同,各成分可能通过协同作用使药效持续的时间更长,作用更全面。4.单次灌胃给予柴胡石油醚部位12 h后,考察药物进入不同脑区的化合物种类和相对含量,并比较在正常大鼠与CUMS模型状态下吸收入脑的化合物的种类与量的差异。结果表明,柴胡石油醚部位给药后在脑内主要以代谢物的形式存在,且在不同机体状态下,进入不同脑区中化学成分的数量和相对含量有所不同。数量上海马和皮层中药物成分最多,纹状体和垂体组织最少。在生理和病理状态下D类多炔代谢物均易通过血脑屏障进入不同脑区。此外,在生理状态下,B类多炔类代谢物易通过血脑屏障进入海马、皮层、纹状体、下丘脑组织,C类多炔类代谢物易通过海马、皮层组织;在病理状态下,C类多炔类代谢物易进入海马、纹状体组织,B类多炔类代谢物易通过皮层组织。相对含量上,在生理状态下,化合物在纹状体和下丘脑中吸收较多,各脑区含量较高的化合物可能通过相互作用,保护血脑屏障内环境的稳态;在病理状态下,化合物在海马和皮层组织中吸收较多,各脑区含量较高的化合物可能是发挥抗抑郁药效的物质基础;而在不同机体状态下,垂体组织中化合物的吸收差异不明显,垂体组织中独有的化合物可能对脑组织的保护和药效的发生具有重要作用。5.灌胃给予柴胡石油醚部位28天后,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对不同脑区的的结构相关蛋白AQP4、CX43、ZO-1的表达进行测定,同时运用RT-qPCR技术,对其功能屏障相关基因MDR1、BCRP、MRP1的表达水平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与K组比,M组海马、皮层组织中AQP4、CX43的表达显着降低(P<0.05,P<0.01),纹状体组织ZO-1的表达显着降低(P<0.05),下丘脑组织AQP4、ZO-1的表达显着降低(P<0.05),表明CUMS造模使海马、皮层、纹状体、下丘脑组织血脑屏障损伤,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同时海马、皮层、纹状体、下丘脑组织的外排转运基因的表达升高,使其血脑屏障的功能屏障增强。给予CUMS模型大鼠柴胡石油醚部位后,CM组海马、皮层、纹状体、下丘脑组织中结构相关蛋白的表达都有不同程度的回调,使血脑屏障通透性降低,改善血脑屏障损伤。外排转运蛋白的表达显着降低,使药物选择性地进入脑内发挥作用。与K组比,CK组海马组织MDR1的表达显着升高,皮层AQP4的表达显着升高,MRP1的表达显着降低,纹状体AQP4、CX43、ZO-1的表达显着升高,下丘脑CX43的表达显着升高,以维持脑内环境的稳态。本研究中,垂体组织在造模与否、给药前后结构相关蛋白的表达均无显着性差异,空白大鼠给药后BCRP的表达显着升高,来保护内环境稳态。结论:通过以上研究,本论文筛选出了柴胡的最佳活性部位为柴胡石油醚部位。并系统地表征了不同机体状态下灌胃给予柴胡石油醚部位后血中移行成分的异同,进一步对这些化合物进行药代动力学研究,同时在明确内源性差异代谢物的情况下进行药效动力学研究,进行相关性研究阐明药动-时间-药效之间的关系,最后揭示了脑组织中入脑成分及药物对血脑屏障的影响,本研究为揭示石油醚体内过程及抗抑郁机制提供依据。
二、一类多分子饱和反应系统的定性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类多分子饱和反应系统的定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UPLC-Q-TOF-MS结合诊断离子与分子网络策略解析当归补血汤的化学成分(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中英文对照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立题背景与意义 |
1.2 本课题研究思路、技术路线图、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2.1 本课题研究思路、技术路线图与研究内容 |
1.2.2 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当归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
2.1.1 当归化学成分 |
2.1.2 当归的炮制研究 |
2.2 黄芪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
2.2.1 黄芪化学成分 |
2.2.2 黄芪的蜜炙研究 |
2.3 诊断离子策略的应用 |
2.4 分子网络策略的应用 |
第三章 基于诊断离子与分子网络的当归与酒当归化学成分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材料、试剂及仪器 |
3.2.1 药材 |
3.2.2 仪器与试剂 |
3.3 实验方法 |
3.3.1 药物制备 |
3.3.2 色谱-质谱条件 |
3.3.3 数据处理 |
3.4 实验结果 |
3.4.1 当归化学成分库的建立 |
3.4.2 当归中苯酞类成分质谱裂解规律及诊断离子的确定 |
3.4.3 当归与酒当归GNPS分子网络分析 |
3.4.4 当归与酒当归化学成分分析 |
3.5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基于诊断离子与分子网络的黄芪与炙黄芪化学成分研究 |
4.1 前言 |
4.2 实验材料、试剂及仪器 |
4.2.1 药材 |
4.2.2 仪器与试剂 |
4.3 实验方法 |
4.3.1 药物制备 |
4.3.2 色谱-质谱条件 |
4.3.3 数据处理 |
4.4 实验结果 |
4.4.1 黄芪化学成分库的建立 |
4.4.2 黄芪中黄酮类成分裂解规律及诊断离子的确定 |
4.4.3 黄芪中皂苷类成分裂解规律及诊断离子的确定 |
4.4.4 黄芪与蜜炙黄芪GNPS分子网络分析 |
4.4.5 黄芪与蜜炙黄芪化学成分表征 |
4.5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基于诊断离子与分子网络的当归补血汤化学成分研究 |
5.1 前言 |
5.2 实验材料、试剂及仪器 |
5.2.1 药材 |
5.2.2 仪器与试剂 |
5.3 实验方法 |
5.3.1 药物制备 |
5.3.2 色谱-质谱条件 |
5.3.3 数据处理 |
5.4 实验结果 |
5.4.1 当归补血汤成分库的建立 |
5.4.2 当归补血汤中成分裂解规律及诊断离子的确定 |
5.4.3 当归补血汤GNPS分子网络分析 |
5.4.4 当归补血汤化学成分表征 |
5.5 小结与讨论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工作总结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2)铁基催化剂的活性位点设计、结构调控及其电催化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电化学技术在能源储存与转化领域的应用 |
1.1.1 燃料电池及氧气还原反应 |
1.1.2 氧气析出反应及机理 |
1.1.3 氮气还原反应 |
1.1.4 二氧化碳还原反应及机理 |
1.2 过渡金属电催化材料的研究进展 |
1.2.1 分子催化剂 |
1.2.2 MOF衍生催化剂 |
1.2.3 单金属位点催化剂 |
1.3 非金属电催化材料的研究进展 |
1.3.1 杂原子掺杂 |
1.3.2 三维碳材料 |
1.3.3 多级孔碳材料 |
1.4 电催化材料的调控及改性策略 |
1.4.1 掺杂 |
1.4.2 空间限域效应 |
1.4.3 形貌调控 |
1.4.4 表界面构建 |
1.4.5 缺陷构筑 |
1.5 选题依据与研究目的 |
1.6 实验试剂和测试手段 |
1.6.1 试剂 |
1.6.2 测试手段 |
第二章 异质结催化剂中氧缺陷的构筑及其电催化性能探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材料 |
2.2.2 NH_2-MIL-88(Fe)纳米八面体制备 |
2.2.3 Fe_3C/Fe_3O_4@C-T制备 |
2.2.4 Fe_3O_4-950制备 |
2.3 表征及性质测试 |
2.3.1 样品表征 |
2.3.2 工作电极制备 |
2.3.3 电化学测试 |
2.3.4 NH_3溶度检测 |
2.3.5 水合肼溶度检测 |
2.3.6 ~(15)N标记实验 |
2.3.7 产氨速率和法拉第效率计算 |
2.3.8 理论计算 |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5 小结 |
第三章 单位点分子催化剂的设计构建及电催化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材料 |
3.2.2 H_2TPP制备 |
3.2.3 FeTPPCl制备 |
3.3 表征及性质测试 |
3.3.1 样品表征 |
3.3.2 工作电极制备 |
3.3.3 电化学测试 |
3.3.4 NH_3溶度检测 |
3.3.5 水合肼溶度检测 |
3.3.6 ~(15)N标记实验 |
3.3.7 产氨速率和法拉第效率的计算 |
3.3.8 理论计算 |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氮掺杂碳材料中痕量铁对电催化性能影响的探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材料 |
4.2.2 催化剂制备 |
4.3 表征及性质测试 |
4.3.1 样品表征 |
4.3.2 ORR/OER测试 |
4.3.3 NRR测试 |
4.3.4 NH_3溶度检测 |
4.3.5 水合肼溶度检测 |
4.3.6 产氨速率和法拉第效率的计算 |
4.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4.1 样品表征 |
4.4.2 ORR性能测试和分析 |
4.4.3 OER以及锌-空气电池性能测试和分析 |
4.4.4 NRR性能及分析 |
4.5 小结 |
第五章 含有核壳结构的双金属位点催化剂构建与性能探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材料 |
5.2.2 CoNC载体制备 |
5.2.3 NiNC载体制备 |
5.2.4 FeNC载体制备 |
5.2.5 p-FeNC@CoNC样品制备 |
5.2.6 p-FeNC@NiNC样品制备 |
5.2.7 p-FeNC@FeNC样品制备 |
5.3 表征及性质测试 |
5.3.1 样品表征 |
5.3.2 薄膜电极制备 |
5.3.3 ORR测试 |
5.3.4 燃料电池测试 |
5.3.5 CO_2RR工作电极制备 |
5.3.6 CO_2RR测试 |
5.3.7 CO_2RR产物分析 |
5.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5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3)电化学在线质谱定量分析方法学及其在电催化CO还原反应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产物的主要检测技术 |
1.1.1 主要的离线检测技术 |
1.1.2 主要的在线检测技术 |
1.2 研究电催化CO_2还原的背景及意义 |
1.3 电解质效应 |
1.3.1 pH效应 |
1.3.2 阳离子、阴离子效应 |
1.4 本论文的研究设想 |
第2章 主要实验技术及原理 |
2.1 主要实验试剂及仪器 |
2.2 工作电极的制备 |
2.2.1 玻碳电极、多晶铂电极的预处理 |
2.2.2 CuO_x纳米颗粒电极的制备 |
2.2.3 电化学红外电极的制备 |
2.3 实验技术 |
2.3.1 微分电化学质谱技术 |
2.3.1.1 微分电化学质谱的基本构造 |
2.3.1.2 利用DEMS检测物质信号前的校正操作 |
2.3.1.3 微分电化学质谱的定量及相关维护 |
2.3.2 电化学原位ATR-FTIRS技术 |
第3章 水对DEMS定量分析的影响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不同真空压力下的背景质谱信号 |
3.3.2 不同真空压力下背景质谱信号随时间的变化 |
3.3.3 灯丝关闭时间对信号检测的影响 |
3.3.4 在电化学体系中,水对挥发性物质定量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利用DEMS对多产物体系定性定量分析 |
4.1 前言 |
4.2 利用质谱对多物种复杂体系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学原理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利用DEMS定性鉴别CO在CuO_x电极上还原产物 |
4.3.2 利用DEMS结合外标法对CO在CuO_x电极上还原产物进行定量分析 |
4.3.3 循环伏安法与恒电位法在检测产物时的对比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DEMS研究季铵盐在氢析出过程中的稳定性 |
5.1 前言 |
5.2 实验部分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什么条件下QAAC是不稳定的,在氢析出条件下产物是什么 |
5.3.2 在氢析出过程中,QAAC体系发生了什么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CuO_x电极上CO还原反应的阳离子效应 |
6.1 前言 |
6.2 实验部分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纳米CuO_x的SEM、XPS和XRD表征 |
6.3.2 DEMS研究无机阳离子效应对CO还原性能的影响 |
6.3.3 DEMS研究有机阳离子效应对CO还原性能的影响 |
6.3.4 ATR-FTIR研究: 有机阳离子对CO吸附量和CO峰频率的影响 |
6.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4)基于液质联用技术的生物样本前处理方法开发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前言 |
1.1 生物样本前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 |
1.1.1 基于提取、富集方法的样本前处理技术 |
1.1.2 基于化学衍生化方法的样本前处理技术 |
1.2 液相色谱、质谱和液质联用技术的研究进展 |
1.2.1 高效液相色谱技术 |
1.2.2 质谱技术 |
1.2.3 液质联用技术 |
1.3 前处理结合液质联用技术在生物样本分析中的应用 |
1.3.1 药源性成分的定性分析 |
1.3.2 药源性成分的药代动力学分析 |
1.3.3 生物样本中芳香酸的定量分析 |
1.3.4 远志的炮制机理研究 |
1.4 本文的研究思路、内容和意义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意义 |
第2章 新型功能化磁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对血浆中痕量人参皂苷的富集分析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样品与试剂 |
2.2.2 仪器设备 |
2.2.3 液质条件 |
2.2.4 功能化的磁纳米材料的制备 |
2.2.5 结合实验 |
2.2.6 在血浆样品中的应用 |
2.2.7 方法学验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基于Fe_3O_4@SiO_2@PDA NPs的MDSPE-UPLC-Q-TOFMS技术非特异性富集血浆中痕量的人参皂苷 |
2.3.2 基于Fe_3O_4@PEI@TBANPs的MDSPE-UPLC-Q-TOF MS技术特异性富集血浆中痕量人参皂苷 |
2.4 小结 |
第3章 新型硼酸功能化-多孔板的制备及其对血浆中痕量糖苷类物质的PK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样品与试剂 |
3.2.2 仪器设备 |
3.2.3 液质条件 |
3.2.4 硼酸功能化-多孔板的制备 |
3.2.5 硼酸功能化-多孔板的评估 |
3.2.6 在药代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 |
3.2.7 方法学验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硼酸功能化-多孔板的表征 |
3.3.2 硼酸功能化-多孔板合成的优化 |
3.3.3 结合性能评估 |
3.3.4 再生性能评估 |
3.3.5 方法评估 |
3.3.6 Vial@FPBA富集方法与其它方法的比较 |
3.3.7 在药代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 |
3.4 总结 |
第4章 新型多层分子印迹-多孔板和SILD方法的开发及其对肠道菌群代谢物的定量分析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样品与试剂 |
4.2.2 仪器设备 |
4.2.3 液质条件 |
4.2.4 SILD方法的优化 |
4.2.5 功能化材料的制备 |
4.2.6 结合实验 |
4.2.7 样品的制备 |
4.2.8 方法学验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SILD方法的优化 |
4.3.2 功能化材料的表征 |
4.3.3 多层分子印迹-多孔板制备的优化 |
4.3.4 多层分子印迹-多孔板的结合性能 |
4.3.5 方法学验证 |
4.3.6 应用于真实样品 |
4.3.7 功能化材料富集方法与其它方法的比较 |
4.4 总结 |
第5章 样品前处理方法结合液质联用技术系统阐释远志的炮制机理 |
5.1 引言 |
5.2 远志及其炮制品的体外化学物质转化机制研究 |
5.2.1 实验部分 |
5.2.2 结果与讨论 |
5.2.3 小结 |
5.3 远志及其炮制品在体外的代谢机制研究 |
5.3.1 实验部分 |
5.3.2 结果与讨论 |
5.3.3 小结 |
5.4 远志及其炮制品在体内的代谢和药效物质基础研究 |
5.4.1 实验部分 |
5.4.2 结果与讨论 |
5.4.3 小结 |
5.5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5)食品脂肪酸和氨基酸的提取及同位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
1.2 二十二碳六烯酸(DHA) |
1.2.1 二十二碳六烯酸结构及生物合成 |
1.2.2 二十二碳六烯酸生理功能 |
1.2.3 二十二碳六烯酸来源 |
1.2.4 甲基酯化二十二碳六烯酸的分离富集方法 |
1.3 氨基酸 |
1.3.1 氨基酸简介 |
1.3.2 氨基酸的检测方法 |
1.4 稳定同位素 |
1.4.1 同位素术语 |
1.4.2 生物源有机分子稳定碳同位素组成自然范围 |
1.4.3 同位素比率质谱仪 |
1.4.4 碳稳定同位素分析技术 |
1.4.5 稳定同位素在溯源中的应用 |
1.5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6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创新点 |
1.6.1 研究内容 |
1.6.2 创新点 |
2 脂肪酸提取及其碳同位素组成测定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样品 |
2.1.2 实验试剂 |
2.1.3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2 实验步骤 |
2.2.1 实验样品制备 |
2.2.2 混合脂肪酸提取方法 |
2.2.3 混合脂肪酸甲酯化方法 |
2.3 分析方法 |
2.3.1 混合脂肪酸甲酯定性分析 |
2.3.2 脂肪酸甲酯GC定量分析条件 |
2.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4.1 提取方法条件优化结果分析 |
2.4.2 DHA定量结果与分析 |
2.4.3 GC-C-IRMS结果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混合脂肪酸甲酯中DHA甲酯的分离与纯化 |
3.1 实验材料 |
3.1.1 实验样品 |
3.1.2 实验试剂 |
3.1.3 实验仪器与设备 |
3.2 实验方法 |
3.2.1 银离子络合法 |
3.2.2 制备液相分离 |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3.1 银离子络合法不同条件对DHA甲酯分离效果的影响 |
3.3.2 液相色谱法不同条件对DHA甲酯分离效果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4 氨基酸提取及其碳同位素组成分析 |
4.1 实验材料 |
4.1.1 实验原料 |
4.1.2 实验试剂 |
4.1.3 实验仪器与设备 |
4.1.4 氨基酸衍生法方法 |
4.2 实验方法 |
4.2.1 样品前处理(蛋白质提取和水解) |
4.2.2 奶粉中氨基酸的分离 |
4.2.3 氨基酸纯化方法 |
4.2.4 气相色谱-质谱平台上进行氨基酸分析 |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3.1 不同色谱柱对氨基酸的分离效果 |
4.3.2 单个氨基酸标准品衍生结果分析 |
4.3.3 不同处理方式对结果的影响 |
4.3.4 不同品牌阳离子交换树脂对纯化效果的影响 |
4.3.5 不同品牌奶粉中的氨基酸 |
4.4 利用GC-C-IRMS进行单个氨基酸C同位素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6)黄蛭益肾胶囊的质量标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黄蛭益肾胶囊处方组成、功效适应症和现行标准 |
1.1 组成分析 |
1.2 功效及适应症 |
1.3 现行标准分析 |
2. 处方各药味的研究进展 |
2.1 黄芪 |
2.2 水蛭 |
2.3 枸杞子 |
2.4 山药 |
2.5 薏苡仁 |
2.6 玄参 |
2.7 北沙参 |
2.8 墨旱莲 |
2.9 牛膝 |
2.10 车前子 |
2.11 紫河车 |
2.12 杜仲 |
2.13 三七 |
2.14 益母草 |
2.15 蝉蜕 |
3. 处方药味的现行标准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黄蛭益肾胶囊质量标准研究 |
第一节 黄蛭益肾胶囊的定性鉴别研究 |
1 名称 |
2 处方和制法 |
3 性状 |
4 鉴别 |
第二节 黄蛭益肾胶囊一般检查项研究 |
1 仪器与材料 |
2 装量差异 |
3 崩解时限 |
4 水分测定 |
5 浸出物 |
6 重金属及有害元素检查 |
第三节 黄蛭益肾胶囊含量测定研究 |
1 黄酮类成分含量测定 |
2 黄芪甲苷含量测定 |
3 孕酮的含量测定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黄蛭益肾胶囊的指纹图谱研究 |
1 仪器与试剂 |
2 色谱条件 |
3 溶液的制备 |
3.1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3.2 对照药材溶液制备 |
3.3 对照品混合溶液的制备 |
4 色谱系统考察 |
4.1 流动相条件的选择 |
4.2 检测波长的选择 |
4.3 色谱柱的选择 |
5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条件的选择 |
5.1 提取溶剂的选择 |
5.2 超声时间的选择 |
6 方法学考察 |
6.1 精密度试验 |
6.2 重复性试验 |
6.3 稳定性试验 |
6.4 耐用性试验 |
7 标准图谱的建立 |
8 指纹图谱共有峰的药味归属 |
8.1 色谱条件 |
8.2 溶液的制备 |
8.3 结果 |
9 HPLC-Q-TOF对共有峰定性分析 |
9.1 色谱条件 |
9.2 质谱条件 |
9.3 溶液的制备 |
9.4 结果与分析 |
9.5 共有峰成分裂解规律总结 |
10 黄蛭益肾胶囊指纹图谱化学模式分析 |
10.1 聚类分析(HCA) |
10.2 主成分分析(PCA) |
10.3 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 |
11.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总结 |
附录一 拟修订黄蛭益肾胶囊质量标准草案黄蛭益肾胶囊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7)磁电材料中多铁性能的研究与调控(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磁性材料 |
1.2 铁电材料 |
1.3 多铁性材料研究概述 |
1.4 第一类多铁材料 |
1.5 第二类多铁材料 |
1.6 线性磁电材料 |
1.7 本论文的实验目的以及内容安排 |
1.8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实验方法:晶体生长 |
2.1 晶体生长理论 |
2.2 光学浮区法 |
2.3 助熔剂法 |
2.4 化学气相输运法 |
2.5 晶体图片 |
2.6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Co_4Nb_2O_9体系中Mn掺杂对磁电耦合效应的调控 |
3.1 引言 |
3.2 材料制备与实验方法 |
3.3 实验结果 |
3.3.1 结构性质 |
3.3.2 磁学性质 |
3.3.3 铁电极化和磁控电效应 |
3.4 讨论 |
3.5 结论 |
3.6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Mn_4Nb_2O_9的陶瓷与单晶样品中的磁电耦合效应 |
4.1 引言 |
4.2 样品制备与实验方法 |
4.3 实验结果和讨论 |
4.3.1 Mn_4Nb_2O_9陶瓷样品的实验结果 |
4.3.2 Mn_4Nb_2O_9单晶样品的实验结果和讨论 |
4.3.3 讨论 |
4.4 结论 |
4.5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锰氧化物GdMn_2O_5中多铁性对高温极化过程的异常依赖 |
5.1 引言 |
5.2 样品制备以及实验方法 |
5.2.1 样品制备和表征 |
5.2.2 电极化过程 |
5.3 实验结果 |
5.3.1 磁性、比热和介电性质 |
5.3.2 热释电结果 |
5.3.3 高温极化过程的影响 |
5.4 物理图像和理论模拟 |
5.4.1 双铁电极化图像 |
5.4.2 顺磁-顺电相中的电子极化 |
5.4.3 进一步的讨论 |
5.5 结论 |
5.6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致谢 |
(8)环境中有机污染物的生物分析新方法的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生物分析技术 |
1.2 免疫分析法 |
1.2.1 酶联免疫吸附法 |
1.2.2 实时荧光定量免疫PCR分析 |
1.2.2.1 聚合酶链式反应 |
1.2.2.2 免疫PCR方法 |
1.2.2.3 实时荧光定量免疫PCR |
1.2.3 与复合探针结合的生物分析法 |
1.3 基于毒性信号通路的体外生物分析法 |
1.4 本课题研究对象 |
1.4.1 多溴二苯醚 |
1.4.1.1 多溴二苯醚现状 |
1.4.1.2 多溴二苯醚危害 |
1.4.1.3 多溴二苯醚现有分析方法及面临问题 |
1.4.2 合成麝香 |
1.4.2.1 合成麝香现状 |
1.4.2.2 合成麝香危害 |
1.4.2.3 合成麝香现有分析方法及面临问题 |
1.4.3 多环芳烃 |
1.4.3.1 多环芳烃现状 |
1.4.3.2 多环芳烃危害 |
1.4.3.3 多环芳烃现有分析方法及面临问题 |
1.4.4 研究对象的生物分析方法现状总结 |
1.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6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6.1 研究内容 |
1.6.2 技术路线 |
第2章 BDE-47、AHTN半抗原、全抗原及抗体制备 |
2.1 前言 |
2.2 实验药品与仪器 |
2.2.1 实验主要试剂配制 |
2.2.2 实验药品 |
2.2.3 实验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BDE-47半抗原的制备与表征 |
2.3.2 BDE-47人工全抗原的制备与表征 |
2.3.3 AHTN半抗原的制备与表征 |
2.3.4 AHTN全抗原的制备与表征 |
2.3.5 BDE-47、AHTN蛋白偶联物测定 |
2.3.6 BDE-47、AHTN免疫实验 |
2.3.7 BDE-47、AHTN多克隆抗体纯化 |
2.3.8 多克隆抗体特异性与亲和性 |
2.3.9 酶联免疫测定抗体效价 |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4.1 BDE-47中间体及半抗原的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表征 |
2.4.2 AHTN与半抗原的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表征 |
2.4.3 免疫原及包被原的鉴定 |
2.4.4 免疫原、包被原蛋白浓度测定 |
2.4.5 抗体效价及蛋白浓度测定 |
2.4.6 抗体亲和性与特异性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间接竞争BS-ELISA测定AHTN、BDE-47 |
3.1 前言 |
3.2 实验药品与仪器 |
3.2.1 实验主要试剂配制 |
3.2.2 实验药品与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制备生物素化多克隆抗体 |
3.3.2 间接竞争BS-ELISA分析方法建立 |
3.3.3 间接竞争BS-ELISA分析方法的优化 |
3.3.4 间接竞争BS-ELISA标准曲线 |
3.3.5 重复性检测 |
3.3.6 样品采集与处理 |
3.3.7 样品分析 |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4.1 间接竞争BS-ELISA测定BDE-47条件优化 |
3.4.2 间接竞争BS-ELISA测定AHTN条件优化 |
3.4.3 间接竞争BS-ELISA标准曲线 |
3.4.4 GC-ECD、GC-MS法测定BDE-47、AHTN |
3.4.5 间接竞争BS-ELISA重复性 |
3.4.6 化妆品中AHTN含量与加标回收实验 |
3.4.7 灰尘中BDE-47含量与加标回收实验 |
3.4.8 PM_(2.5)中BDE-47的浓度水平和变化 |
3.4.9 PM_(2.5)中BDE-47与大气常规污染物的关系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复合探针的间接竞争ELISA测定BDE-47 |
4.1 前言 |
4.2 实验药品与仪器 |
4.2.1 实验主要试剂配制 |
4.2.2 实验药品与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生物素化羊抗兔IgG预处理 |
4.3.2 复合探针制备 |
4.3.3 复合探针的链霉亲和素标记率 |
4.3.4 复合探针SA-B-IgG-CNTs-HRP活性测定 |
4.3.5 间接竞争ELISA分析方法建立 |
4.3.6 基于复合探针的间接竞争ELISA法的条件优化 |
4.3.7 间接竞争ELISA法的标准曲线 |
4.3.8 样品采集与处理 |
4.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4.1 复合探针的表征 |
4.4.2 基于复合探针的间接竞争ELISA法的条件优化 |
4.4.3 基于复合探针的间接竞争ELISA法测定BDE-47 |
4.4.4 基于复合探针的间接竞争ELISA方法的重复性 |
4.4.5 BDE-47实际样品测定与加标回收实验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复合探针的直接竞争Rt-iPCR法测定AHTN、BDE-47 |
5.1 前言 |
5.2 实验药品与仪器 |
5.2.1 实验主要试剂配制 |
5.2.2 实验药品与仪器 |
5.3 实验方法 |
5.3.1 金纳米颗粒的制备及表征 |
5.3.2 一抗复合探针的制备 |
5.3.2.1 金纳米复合探针制备 |
5.3.2.2 碳纳米管复合探针制备 |
5.3.3 一抗复合探针的蛋白标记率 |
5.3.4 一抗复合探针活性 |
5.3.5 基于一抗复合探针的直接竞争rt-iPCR分析法建立 |
5.3.6 基于复合探针的直接竞争Rt-iPCR方法的优化 |
5.3.7 基于复合探针的直接竞争Rt-iPCR标准曲线 |
5.3.8 样品采集与处理 |
5.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4.1 一抗复合探针的表征 |
5.4.1.1 金纳米复合探针 |
5.4.1.2 碳纳米管复合探针 |
5.4.2 直接竞争Au NPs-rt-iPCR条件优化 |
5.4.2.1 直接竞争Au NPs-rt-iPCR条件优化 |
5.4.2.2 直接竞争CNTs-rt-iPCR条件优化 |
5.4.3 直接竞争rt-iPCR测定AHTN、BDE-47 |
5.4.3.1 直接竞争Au NPs-rt-iPCR测定AHTN |
5.4.3.2 直接竞争CNTs-rt-iPCR测定BDE-47 |
5.4.4 直接竞争rt-iPCR方法的重复性 |
5.4.5 实际样品测定与加标回收实验 |
5.4.5.1 直接竞争AuNPs-rt-iPCR测定AHTN |
5.4.5.2 直接竞争CNTs-rt-iPCR测定BDE-47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AhR-CALUX测定多环芳烃 |
6.1 前言 |
6.2 实验药品与仪器 |
6.2.1 实验主要试剂配制 |
6.2.2 实验药品与仪器 |
6.2.3 H1L7.5c1细胞系 |
6.3 实验方法 |
6.3.1 细胞培养 |
6.3.2 细胞接种 |
6.3.3 CALUX条件优化 |
6.3.4 样品处理 |
6.3.5 CALUX分析 |
6.3.6 数据分析 |
6.3.7 重复性检测 |
6.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6.4.1 细胞接种 |
6.4.2 边缘效应及重复测定次数 |
6.4.3 培养基、培养时间优化 |
6.4.4 样品稀释倍比 |
6.4.5 CALUX测定程序 |
6.4.6 CALUX测定BaP的标准曲线 |
6.4.7 AhR-CALUX重复性及加标回收实验 |
6.4.8 水样测定及实验结果分析 |
6.4.9 梯度扩散薄膜技术与CALUX结合展望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缩略词 |
博士研究期间科研论文发表情况 |
博士研究期间专利申请情况 |
博士研究期间学术会议参加情况 |
致谢 |
(9)人工虫草CPD0301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有效成分的作用机制及其生物标示物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综述 |
第一章 前言 |
1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 |
1.1 COPD概述 |
1.2 COPD的诱因及诊断 |
1.3 COPD的病理生理学 |
1.4 COPD的发病机制 |
1.5 COPD的信号调控机制 |
1.6 COPD的治疗现状 |
2 冬虫夏草的研究现状 |
2.1 化学成分的研究 |
2.2 药理作用的研究 |
3 PK-PD在中药研究中的意义 |
3.1 样品预处理方法 |
3.2 样品检测方法 |
4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 |
5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人工虫草CPD0301中抗COPD有效成分的筛选 |
第二章 人工虫草CPD0301中核苷类物质定性及定量分析 |
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1.1 实验试剂与药品 |
1.2 实验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核苷类物质提取与分离 |
2.2 样品溶液的制备 |
2.3 核苷类物质(Nucleosides) HPLC分析方法的建立 |
3 实验结果 |
3.1 方法的专属性 |
3.2 标准曲线与线性范围 |
3.3 方法精密度与准确度 |
3.4 方法回收率 |
3.5 人工虫草CPD0301中各核苷成分的含量 |
4 讨论与小结 |
5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人工虫草CPD0301中甾醇类物质筛选 |
第一节 人工虫草CPD0301中甾醇类物质定性分析 |
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1.1 实验试剂与药品 |
1.2 实验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甾醇类物质提取、分离、纯化 |
2.2 色谱条件 |
2.3 质谱条件 |
3 实验结果 |
3.1 甾醇粗提取物中的总甾醇含量 |
3.2 纯化后的甾醇定性检测 |
4 讨论与小结 |
第二节 人工虫草CPD0301中麦角甾醇的定量分析 |
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1.1 实验试剂与药品 |
1.2 实验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甾醇类物质提取与分离 |
2.2 样品溶液的制备 |
2.3 麦角甾醇(Ergosterol)HPLC分析方法的建立 |
3 实验结果 |
3.1 方法的专属性 |
3.2 标准曲线与线性范围 |
3.3 方法精密度 |
3.4 方法回收率与准确度 |
3.5 人工虫草CPD0301中麦角甾醇的含量 |
4 讨论与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人工虫草CPD0301中多糖类物质筛选 |
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1.1 实验试剂与药品 |
1.2 实验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多糖类物质提取与分离 |
2.2 多糖的测定 |
2.3 蛋白质、多肽、氨基酸、还原性糖等杂质的测定 |
3 实验结果 |
3.1 多糖的含量测定 |
3.2 杂质的测定 |
4 讨论与小结 |
5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人工虫草CPD0301中有效成分的初步活性评价 |
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1.1 实验仪器与设备 |
1.2 药品与试剂 |
1.3 细胞 |
2 实验方法 |
2.1 核苷类物质的纯化 |
2.2 细胞培养 |
2.3 细胞传代、冻存、复苏 |
2.4 COPD炎症模型的建立 |
2.5 NO的含量测定 |
3 实验结果 |
3.1 CSE溶液的定量测定 |
3.2 MTT法测定CSE对RAW264.7细胞活力的影响 |
3.3 体外建模所需CSE浓度的筛选 |
3.4 核苷类、甾醇类、多糖类及麦角甾醇对10%CSE诱导的RAW264.7细胞分泌NO的影响 |
4 讨论与小结 |
5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人工虫草CPD0301中抗COPD有效成分的药理活性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 |
第六章 人工虫草CPD0301中核苷类物质的药理活性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 |
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1.1 实验仪器与设备 |
1.2 药品与试剂 |
1.3 细胞和动物 |
2 实验方法 |
2.1 细胞培养 |
2.2 细胞传代、冻存、复苏 |
2.3 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 |
2.4 COPD炎症模型的建立 |
2.5 体内外相关炎症因子的测定 |
2.6 BALF中炎症细胞瑞士-吉姆萨染色 |
2.7 Balb/c小鼠肺组织形态学观察 |
2.8 RT-PCR法测定RAW264.7细胞中炎症因子mRNA水平 |
2.9 Western blot法测定体内外相关蛋白的表达 |
2.10 免疫组化法测定肺组织中相关蛋白的表达 |
3 实验结果 |
3.1 核苷类物质对细胞活力的影响 |
3.2 核苷类物质对RAW264.7中炎症因子分泌的影响 |
3.3 核苷类物质对RAW264.7细胞中信号蛋白表达的影响 |
3.4 核苷类物质对小鼠肺组织结构的影响 |
3.5 核苷类物质缓解了COPD小鼠肺组织中的炎症反应 |
3.6 核苷类物质对小鼠肺组织中相关信号蛋白表达的影响 |
4 讨论与小结 |
5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麦角甾醇抗COPD的药理活性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 |
第一节 麦角甾醇具有抗炎、抗氧化和抗细胞凋亡的作用 |
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1.1 实验仪器与设备 |
1.2 药品与试剂 |
1.3 细胞和动物 |
2 实验方法 |
2.1 细胞培养 |
2.2 细胞传代、冻存、复苏 |
2.3 SRB法检测细胞存活率 |
2.4 COPD炎症模型的建立 |
2.5 体内外相关炎症因子或炎症细胞的测定 |
2.6 体内外相关氧化还原指标的测定 |
2.7 麦角甾醇对16HBE细胞产生ROS的影响 |
2.8 麦角甾醇对16HBE细胞及Balb/c小鼠肺组织细胞凋亡的影响 |
2.9 Balb/c小鼠肺组织形态学观察 |
2.10 Western blot法测定体内外相关蛋白的表达 |
2.11 NF-KB/p65活力的测定 |
2.12 免疫组化法测定肺组织中相关蛋白的表达 |
3 实验结果 |
3.1 体外细胞模型的确立 |
3.2 麦角甾醇对16HBE细胞活力的影响 |
3.3 麦角甾醇对COPD体内外模型中炎症反应的影响 |
3.4 麦角甾醇对COPD体内外模型中氧化应激的影响 |
3.5 麦角甾醇对CSE诱导的小鼠肺组织形态结构的影响 |
3.6 麦角甾醇对COPD体内外模型中细胞凋亡作用的影响 |
3.7 麦角甾醇对COPD体内外模型中信号蛋白表达的影响 |
4 讨论与小结 |
第二节 麦角甾醇在巨噬细胞极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
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1.1 实验仪器与设备 |
1.2 药品与试剂 |
1.3 细胞和动物 |
2 实验方法 |
2.1 细胞培养、传代、冻存与复苏 |
2.2 SRB法检测细胞存活率 |
2.3 COPD炎症的建立 |
2.4 体内外相关炎症因子的建立 |
2.5 BALF中炎症细胞瑞士-吉姆萨染色 |
2.6 SD大鼠肺组织形态学观察 |
2.7 RT-PCR法测定RAW264.7细胞中炎症因子mRNA水平 |
2.8 流式细胞仪检测巨噬细胞表面表示物的表达 |
2.9 Western blot法测定体内外相关蛋白的表达 |
2.10 免疫组化法测定肺组织中相关蛋白的表达 |
3 实验结果 |
3.1 细胞活力的测定 |
3.2 麦角甾醇对细胞极化标志性炎症介质分泌的影响 |
3.3 麦角甾醇对CSE诱导的SD大鼠生命体征及肺组织的影响 |
3.4 麦角甾醇对体内外模型中巨噬细胞表面标示蛋白表达的影响 |
3.5 麦角甾醇对RAW264.7细胞和肺组织中MMP-9蛋白表达的影响 |
3.6 麦角甾醇对COPD体内外模型中信号蛋白表达的影响 |
4 讨论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部分 人工虫草在COPD模型大鼠中的PK-PD关联性研究 |
第八章 麦角甾醇作为生物标示物探究人工虫草CPD0301在体内的PK-PD关联性 |
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1.1 实验试剂与药品 |
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1.3 实验动物 |
2 实验方法 |
2.1 液相色谱条件 |
2.2 质谱条件 |
2.3 内标物溶液的配制 |
2.4 药物代谢动力学实验方案 |
2.5 血浆样本前处理方法 |
2.6 分析方法学验证 |
2.7 药动学参数计算 |
3 实验结果 |
3.1 方法的专属性 |
3.2 线性范围与定量下限 |
3.3 精密度和准确度 |
3.4 提取回收率 |
3.5 稳定性 |
3.7 基质效应 |
3.8 药代动力学研究 |
4 讨论 |
4.1 样品前处理方法 |
4.2 药动学研究的意义 |
5 小结 |
6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致谢 |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的文章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10)柴胡抗抑郁活性部位与体内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中英文对照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立题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图、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2.1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图 |
1.2.2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柴胡的体内过程研究 |
2.1.1 柴胡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
2.1.2 柴胡的代谢研究 |
2.1.3 柴胡的组织分布研究 |
2.1.4 柴胡的体内排泄研究 |
2.2 血脑屏障对体内代谢的影响 |
2.2.1 结构屏障 |
2.2.2 功能屏障 |
第三章 柴胡不同极性部位药效评价 |
3.1 引言 |
3.2 材料 |
3.2.1 动物 |
3.2.2 药品与试剂 |
3.2.3 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给药溶液的配置 |
3.3.2 慢性温和不可预知性应激抑郁(CUMS)模型复制、分组与给药 |
3.3.3 CUMS模型大鼠行为学指标的测定 |
3.3.4 样本采集 |
3.3.5 血清中神经递质含量的测定 |
3.3.6 统计学分析 |
3.4 实验结果 |
3.4.1 柴胡不同极性部位对CUMS模型大鼠行为学的影响 |
3.4.2 柴胡不同极性部位对血清中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 |
3.5 讨论 |
3.6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高分辨质谱的柴胡石油醚部位的血清药物化学成分的深度表征.. |
4.1 引言 |
4.2 材料 |
4.2.1 动物 |
4.2.2 药品与试剂 |
4.2.3 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柴胡石油醚部位化学成分的分离鉴定 |
4.3.2 动物处理及血清样品的采集 |
4.3.3 血清中化学成分的测定 |
4.3.4 数据处理 |
4.4 实验结果 |
4.4.1 多炔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
4.4.2 血清中药物化学成分的定性分析 |
4.5 讨论 |
4.6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药物代谢组学的柴胡石油醚部位的血清PK-PD结合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 |
5.2.1 动物 |
5.2.2 药品与试剂 |
5.2.3 仪器 |
5.3 实验方法 |
5.3.1 动物分组、给药及生物样品的采集 |
5.3.2 CUMS模型大鼠行为学指标的测定 |
5.3.3 血清中化学成分的测定 |
5.3.4 数据处理及统计学分析 |
5.4 实验结果 |
5.4.1 内源性化合物效应指标的药效动力学研究 |
5.4.2 外源性化合物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
5.4.3 PK-PD结合研究 |
5.5 讨论 |
5.5.1 药效指标的选择 |
5.5.2 不同机体状态下药动曲线的比较 |
5.5.3 PK-PD结合 |
5.6 小结 |
第六章 柴胡石油醚部位的脑内化学成分的表征 |
6.1 引言 |
6.2 实验材料 |
6.2.1 动物 |
6.2.2 药品试剂与仪器 |
6.3 实验方法 |
6.3.1 动物处理与脑组织样品的采集 |
6.3.2 脑组织样品的预处理 |
6.4 实验结果 |
6.4.1 海马组织 |
6.4.2 皮层组织 |
6.4.3 纹状体组织 |
6.4.4 下丘脑组织 |
6.4.5 垂体组织 |
6.5 讨论 |
6.5.1 不同机体状态下不同脑区化学成分的吸收差异 |
6.5.2 PM组化合物与药动曲线分类的关联分析 |
6.6 小结 |
第七章 柴胡石油醚部位对血脑屏障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
7.1 引言 |
7.2 实验材料 |
7.2.1 动物 |
7.2.2 药品与试剂 |
7.2.3 仪器 |
7.3 实验方法 |
7.3.1 动物分组、给药及生物样品的采集 |
7.3.2 CUMS模型大鼠行为学指标的测定 |
7.3.3 血脑屏障结构屏障相关蛋白的检测 |
7.3.4 血脑屏障功能屏障相关基因表达量的测定 |
7.3.5 数据处理 |
7.4 实验结果 |
7.4.1 CUMS模型大鼠行为学测定结果 |
7.4.2 结构相关蛋白的表达 |
7.4.3 功能屏障相关基因的表达 |
7.5 讨论 |
7.6 小结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研究工作总结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四、一类多分子饱和反应系统的定性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UPLC-Q-TOF-MS结合诊断离子与分子网络策略解析当归补血汤的化学成分[D]. 胡静. 山西大学, 2021(12)
- [2]铁基催化剂的活性位点设计、结构调控及其电催化性能研究[D]. 杨晓萱.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3]电化学在线质谱定量分析方法学及其在电催化CO还原反应中的应用[D]. 贺凡.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4]基于液质联用技术的生物样本前处理方法开发及应用[D]. 赵宁宁.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5]食品脂肪酸和氨基酸的提取及同位素分析[D]. 马艺. 陕西科技大学, 2021(09)
- [6]黄蛭益肾胶囊的质量标准研究[D]. 薛起梅.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7]磁电材料中多铁性能的研究与调控[D]. 郑书翰. 南京大学, 2020(09)
- [8]环境中有机污染物的生物分析新方法的研究及应用[D]. 张晓寒.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9]人工虫草CPD0301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有效成分的作用机制及其生物标示物的研究[D]. 孙晓. 山东大学, 2020(10)
- [10]柴胡抗抑郁活性部位与体内过程研究[D]. 孟美黛. 山西大学,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