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银行股:融资与再融资的困惑(论文文献综述)
张莉[1](2021)在《上市银行可转债选择的动因和效果研究 ——平银转债为例》文中认为
张莉[2](2021)在《上市银行可转债选择的动因和效果研究 ——平银转债为例》文中提出
黄志凌[3](2021)在《银行市值的重要性与中国银行业估值偏低的讨论》文中指出中国大型银行股改上市后的规模和利润增长很快,核心指标也基本上与国际银行比肩,但估值水平却低于美国的银行同业。虽然业界对于银行的评价方法一直备受争议,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意识到,资产规模、盈利能力、资产质量等评价指标只能反映银行某一方面的能力,不能全面反映银行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相对而言,市值指标是一种长期趋势性判断,隐含了不同银行在盈利能力、产品定价、风险管控以及公司治理等可持续核心竞争能力方面的差异,代表着市场对一家银行发展前景的综合认知。我们在理论分析和实践观察中深切感到:投资者和银行管理层都必须正确理解市值,了解即期市值形成机制,不应该被短期银行市值波动所困惑,更不应该被左右,但必须重视银行市值变化发出的信号,理性判断银行价值,有针对性地提升银行管理能力。
刘杰勇[4](2019)在《优先股股东权利保护的法律制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构建与完善对一个国家的经济长久和平稳的发展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我国经济正在进入一个转型升级的新阶段,从高能耗、高耗费、高污染的发展道路向制度创新和技术进步的方向转变,这就要求社会各个层面释放更多的能量,而公司显然是其中重要的一环。近些年来,随着具有债权和股权双重属性的优先股制度的引入和确立,公司迸发出新的活力。优先股作为便捷有效的融资工具,低风险高收益的投资选择,无疑对资本市场是一大福音,对投融资双方而言,双赢互利,但在以资本市场平稳发展为主要目标的现行股票制度背景下,优先股制度的运行与其设计初衷有些许偏差,仍留存诸多问题亟待解决,譬如投资优先股所获收益是否应归入税收优惠政策、优先股发行的资格限制与准入机制以及股东权益保护路径的选择等。有鉴于此,本文试图从优先股的基础理论出发,围绕优先股的定义、种类、权利内容以及功能,结合优先股的起源与发展概况以及国外优先股股东权利保护的理论和实践,对我国现行优先股股东权利保护存在的问题进行检讨,提出若干能够完善现行优先股制度的意见。本文一共分为五章,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分析优先股的概念界定,梳理不同标准下优先股的种类,同时对优先股股东的权利内容进行归类和介绍,并对优先股的功能进行简单阐释,为后文的进一步讨论奠定基础。第二章基于比较法的视野,对国内外优先股制度的起源和发展状况进行介绍和比较,同时通过分析我国现阶段公司优先股发行状况的数据,对优先股发行状况有直观的感受与体会,从而总结我国优先股发行状况的特征,找出现行优先股制度问题的症结所在。第三章在前文对国内外优先股制度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本章重点在于进一步分析国外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主要代表国家优先股制度股东权利保护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国外优先股法律规范对股东权益的保护。第四章是本文的最重要章节,本章具体分析优先股制度下发行机制、优先分红机制、交易机制、退出机制等层面在优先股股东权利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借鉴国外立法与实践,结合我国国情,提出若干具体完善意见。本章第一节通过分析优先股发行的资格限制、准入制度以及比例限制等方面对优先股发行机制存在的问题,总结通过放宽发行主体范围、引进储架发行制度等对策来解决发行机制存在的问题。第二节主要介绍优先分红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意见。第三节介绍优先股上市流通条件、场外市场交易、优先股交易税收机制等方面内容,检讨优先股交易机制存在的问题,并探讨可行的完善方案。第四节则是针对优先股持股股东退出机制存在的问题,诸如股东行使赎回权利受限、赎回和回售时面临风险、优先股转换成普通股渠道不畅等进行检讨,探讨通过扩宽异议股份回购请求权适用范围、明确促使转换条件发生的触发事件等对策解决退出机制中存在的种种问题。第五章主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出发对优先股股东与普通股股东之间利益冲突的平衡问题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讨论优先股股东与普通股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的具体表现,第二节则主要讨论公司治理中优先股股东和普通股东间利益冲突的平衡机制,即类别表决机制。优先股股东通过行使类别表决权达到维护自身权益的目的,但在这一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问题,有待完善。第三节讨论优先股股东保护的理论路径,对信义义务保护和合同保护两种途径进行分析和比较,探讨适合保护我国优先股股东权利的理论路径。
赵洪森[5](2013)在《证监会对上市公司分红政策的规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证券市场具有两个重要功能:投资功能与融资功能,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必须共同发展。一个投资功能很弱的证券市场即使融资能力再高效,融资渠道再多样,也无法发展成为一个成熟规模化的证券市场,由于投资功能差导致市场资金匮乏,融资规模会大受影响。试想当一个证券市场投资功能完善资金充足,这个市场会因无适格的上市公司进行融资而苦恼吗?因此证券市场的投资功能是其发展的基础与本源,规范上市公司利润分配行为是完善证券市场投资功能的主要方式之一。我国证券市场经过23年的快速发展,无论是上市公司数量或其融资规模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作为资本市场主要功能之一的投资功能却未受到上市公司应有的重视,证券市场中一直有重融资轻回报的情况,导致现在的证券市场每次用指数的下跌来回应证券市场的扩容。要形成一个健康有活力的证券市场,应该增强证券市场的投资功能,加强上市公司的利润回报,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来分享我国经济发展的成果。我国的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证监会”)同样认同投资功能对证券市场的重要性,从2000年以后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用以提高上市公司对投资者的利润分配情况,改变证券市场的资本结构,期望提高投资者的利润回报,然而现有的状况还没有达到政策出台的预期效果。本文通过分析我国证监会颁布的这一系列政策及之后实际运行的效果,试图找出我国证券市场中现在所面临的问题,现有政策的不足,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与方法,为完善我国证券市场的监管途径、监管效果及投资功能提供一些建议。本文第一部分阐述了为什么证监会要对上市公司的分红政策进行规管,介绍我国证券市场成长发展的历史及所形成的自身特点,我国证券市场所存在的问题,通过私人诉讼手段对证券市场进行维权监督的局限性,证监会出台了相应的政策进行规管所欲达到的效果是什么。第二部分介绍了我国证券市场随着时间的发展,证监会制定出台相应引导上市公司强化利润分配的具体政策,分析政策出台的背景及政策出台的目的,并对规管策略进行归类总结分析。第三部分通过分析证监会规管上市公司分红政策的实际效果来评析政策的效果,包括政策出台后带来的证券市场变化、政策的局限性,以及证监会监管上市公司分红政策的不足。第四部分提出了完善证监会规管上市公司分红政策的建议,分为完善上市公司利润分配方面的制度建设;完善中小股东利润分配请求权的保护;完善通过私人诉讼方式维护中小股东权益的建议及完善中介机构对上市公司利润分配的监督方面的建议。
胡敏杰[6](2012)在《可转换债券融资与股价效应研究》文中指出论文以中国证券市场上可转债融资为研究对象,在梳理国外可转债融资理论假说的基础上,讨论我国可转债融资对标的股票价格的影响,并以之验证我国上市公司可转债发行的动机。分析认为中国特有的行政审核制度使得可转债的发行主体、产品设计及投资者主体与海外市场存在显着的差异。在发行主体上,国内的发行人主要处于传统的制造业;在发行方式上,严格的审批制度导致上市公司发行可转债困难、发行流程耗时,往往延误企业的市场时机;在产品设计上,可转债的条款设计趋同现象明显,利率市场化程度差。中国的法规设计更注重可转债的“债性”,即可转债作为债券的可偿还性,但实践中上市公司将可转债融资视为一种延迟的股权性融资,这导致了可转债融资的股价效应与其它股权再融资方式存在很大的区别。论文通过以下几个层次对中国市场可转债融资的股价效应进行了详细的实证研究:(1)讨论了董事会拟发可转债公告导致的股价效应。总体来说市场对可转债融资消息呈显着负向的反应。公司规模、债务资本比率及相对发行规模均与股价效应不存在显着的相关关系,因此不支持信号理论的解释。而稀释指标则与股价效应呈显着的负相关,采用压力假说可以比较好的解释股价的负效应。董事会预案引起的股价效应更多是传递上市公司对资金的渴求,这与其它再融资方式传递的信息是一致的。(2)讨论了并证实可转债发行引致的股价效应为显着的正效应。这与国外的市场存在很大的差别,中国市场显然对可转债发行持欢迎的态度。股价正效应与公司规模、控制人类型及稀释性指标存在显着的相关关系,这表明价格压力理论对股价效应产生负面影响,可转债发行事件只能传递公司规模的消息,而不能传递公司价值信号。可转债产品的债性股性与股价效应有显着的相关关系,可转债的股性越大股价效应也越大。从中国市场可转债偏股性的特点看,可转债融资其实是上市公司进行延迟股权再融资的一种方式。(3)对可转债发行后的长期股价效应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可转债发行后2年,股价涨跌与可比公司基本保持一致,但跑赢市场指数。因此,累计超额收益产生的原因主要是行业因素及公司规模因素,然后才是可转债发行导致公司业绩释放等个体因素。基于纵向时间维度,从盈利性指标、增长性指标及财务稳健性等反映公司财务绩效的指标看,可转债发行后公司的财务绩效呈现下降的趋势。但是,基于横向的、与可比公司的财务绩效比较,除公司的盈利性指标下降外,盈利增长性指标和财务稳健性指标在可转债的发行后2年内有所提高,这表明可转债融资为公司的运营规模提供有力的支持,这种增长更多表现为公司规模的增长,即公司规模的增长要优先于利润的增长。研究同时表明,发行可转债公司的长期累计超额收益与公司盈利性增长、股票股利分配及可转债稀释程度存在显着的相关关系。由于可转债发行后,公司总体盈利呈现下降趋势,因此上市公司会通过增加股票股利的派发来刺激股票价格的上涨,从而弥补因业绩下滑及可转债稀释效应造成的股价下跌。从公司发行可转债公告日及发行后的长期股价效应看,我国市场上对可转债融资持正向的态度。这种正向的股价效应是基于可转债偏股权性设计、公司规模增长及大比例派送股票股利行为而产生的股票上涨预期所致。本文得出的诸多结论无论对于我国上市公司还是投资者而言,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从监管层的角度看,如何利用可转债这个金融产品更好地为我国经济增长转型服务,是必须重点考虑的问题。放松可转债发行的管制、增加市场化‘程度及最终推出私募可转债应是将来改革的方向。
钱晓涵,浦泓毅[7](2012)在《数据向下宏观经济形势仍严峻 政策往上制度红利守住市场底线》文中提出由上海证券报主办的“第41届资本市场季度高级研讨会”15日成功举行,来自券商、基金等机构的数十位资深人士出席研讨会,并对二季度A股市场的走势发表了见解。 研讨会期间,本报记者向与会人士发放了调查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多数机构人士看空二季度行情,最高看至2550
姜源[8](2012)在《中国上市银行再融资公告效应研究》文中指出与一般企业不同,资本监管是商业银行审慎监管的核心内容。在资本约束的情况下,国内外上市银行为满足资本充足率这一监管指标,纷纷通过在资本市场增发股票,发行可转债、优先股,或者发行次级债等方式提升资本。2010年11月12日,巴塞尔协议Ⅲ得到二十国领导人通过。2010年10月14日,渣打银行率先宣布为达巴塞尔协议Ⅲ的资本要求进行供股融资33亿英镑。我国上市银行2000年1月1日至2011年4月30日发布了55次再融资公告,22次股权再融资,36次非股权再融资,引发了一次次的再融资潮。同时上市银行再融资作为当前研究热点,国内外学者对上市公司的再融资公告效应问题从股价反应、理论假说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对于上市银行再融资公告效应国外学者从再融资理论和自愿与非自愿融资两方面也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而国内的研究相对较少,还处于定性阶段。本文从上市银行再融资公告效应入手,以2004年10月1日至2011年9月30日发生的54个再融资有效样本,采用事件研宄法和截面回归法分析了上市银行再融资公告效应如何以及公告效应的影响因素。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发现:股权再融资具有负的公告效应,非股权再融资具有正的公告效应,非股权再融资在公告效果上相对更优,同时不同的市况和不同的再融资方式下公告效应不同。通过截面回归发现,不同再融资方式受到银行资产质量、贷款扩张、资本状况、融资规模等不同因素影响,证明了信息不对称假说、自由现金流假说、自愿与非自愿融资的假说和中国资本市场的特殊因素在不同融资方式的存在。因此本文认为我国上市银行在未来如何提高再融资效率方面,可以采用多发行混合资本债券产品、以存贷比作为发行次级债指标、提高自身资产质量等方式。
陶韬[9](2011)在《国内A股市场中银行股的长期投资价值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如果要说近两年A股市场上最大的谜团,那就不得不提到银行股,这个低PE的投资典范近期一直在“戏弄”整个市场,从机构到散户,几乎令所有投资者感到困惑。仅仅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银行股的估值便一路向下,直至让众多投资者几近无言以对。面对业绩与股价走势完全背离的银行股,面对很多投资者认为估值体系面临着重大修正的银行股,笔者以十一年的证券投资经历、七年的长期投资知识积累和十年的银行业从业经验为基础,努力探索这一看似明确而又充满内在矛盾的投资问题。本文从价值发现的角度,从国内银行业这个古老而又新兴的行业出发,研究其先天性的竞争优势、与宏观经济的联系、内在的综合竞争力、当前的估价水平和市场负面看法的影响。本文指出,银行作为百业之母,享有充分选择优质客户的权利,从各国的历史情况看,银行股的发展速度都能够大大超越国民经济,而中国经济未来的持续看好更是能够为银行股的未来背书。另外,银行业还具备几个其他行业所难以匹敌的先天性竞争优势,主要包括超长期经营的稳定性、具备天然的业务延展性、规模经济、相对垄断、客户的转换成本高昂等。同时,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即便目前银行股整体估值已经到达了上市以来的最低点,但是,在过去的9年里,投资银行股仍然可以获得30.74%的年平均收益率。长期来看,投资股票的回报将由其内在价值的增长情况决定,国内的银行股依据其行业先天性的竞争优势、依托中国经济的宏观环境,再凭借当前被大幅低估的可买入价格,终将带给坚定的长期投资者丰厚的回报。
王昌盛[10](2010)在《上市银行竞争力评价体系研究》文中提出在以银行业为主导的我国金融体系中,银行业竞争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和制约着我国经济、金融的变革与良性成长。过去几年中,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进行了财务重组和公开发行上市等一系列成功的变革,刷新了整个中国银行业的版图,成效斐然。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上市银行作为中国金融业的主力军,如何选择持续变革的战略和路径,在越来越开放的背景下科学地培育并提高整体竞争力,其意义和影响将是多元的、重大的和深远的。为此,构建一套全面、客观、可行的上市银行竞争力评价体系,从全球视野出发,进行上市银行竞争力变迁的比较与分析,对科学评价过去几年里我国银行业改革取得的显着成效,进一步坚定深入改革的信心,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对认清我国上市银行与国际先进同业的差距,指导我国上市银行实践过程中的战略发展方向和业务经营重点,持续提高整体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本研究正是围绕这一核心问题展开的。国内外研究机构对商业银行竞争力的研究经历了从单一到多元,从静态到动态的发展过程,逐步深入与完善。但是,迄今为止,国内外对商业银行竞争力的研究对象都是基于普通的商业银行,没有对上市银行与普通商业银行竞争力的特点进行区别与分析,这就导致现行的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体系难以全面反映上市银行竞争力总体情况。从全球范围来看,目前国际一流商业银行绝大多数都是上市银行,而以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为代表的我国上市银行也构成了我国银行业的主体,未来,随着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公开发行上市,商业银行竞争力的评价主体将越来越集中于上市银行。本文理论联系实际,在深入研究企业竞争力理论的基础上,首次系统论述了上市银行竞争力的科学内涵,将以往的商业银行竞争力研究进一步深化并集中到上市银行,在理论上拓宽了商业银行竞争力研究新领域,在实践中直接指导上市银行竞争力评价体系的科学构建。本文充分考虑上市银行竞争力的科学内涵,首次提出了包括宏观环境、经营能力、资本市场影响力、社会形象影响力为评价内容的上市银行竞争力“四圈十四因素”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形成了多个层面的结构关系,是互相依存并进行信息交流和能量转换的统一体,只有在共同作用的情况下,才能转变为现实的竞争力。本文广泛收集数据,对所构建的上市银行竞争力评价体系进行了深入的实证研究与分析。为使实证研究更具广泛代表性,本文选取了涵盖主要发达国家的花旗银行、汇丰银行、瑞士银行等十家国际先进银行和国内四大上市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作为比较对象;为全面真实地反映上市银行竞争力水平,本文通过年度报告、主流媒体、权威评级机构等多个途径广泛搜集相关数据;为深入分析研究对象的竞争力变迁情况,本文运用因子分析法,选取2003-2008年六年间所涉及的2300多个数据进行了繁杂的处理和运算。实证分析得到了如下主要结论:经过财务重组、股改上市后,四大行的经营业绩持续快速增长,整体竞争力得到迅猛提升,在盈利能力等方面已经赶上或超越国际大银行,在公司治理等方面与国际大银行的差距显着缩小;四大行在风险管理、国际化经营、综合化经营、投资者关系管理等方面与国际十大行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样本上市银行竞争力水平在比较期间发生较为显着的变迁,并且根据变迁路径的不同可以分为四种不同类型。理论源于实践并指导实践。本文紧密结合上市银行竞争力评价实证研究结果,借鉴国内外实践经验及先进做法,提出了我国大型上市银行进一步巩固并提高竞争力水平应采取的措施及具体实施路径,对我国上市银行提高整体竞争力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导意义。
二、银行股:融资与再融资的困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银行股:融资与再融资的困惑(论文提纲范文)
(3)银行市值的重要性与中国银行业估值偏低的讨论(论文提纲范文)
一、重视并正确理解银行估值变化发出的市场信号 |
二、银行估值偏低还意味着市场对管理层驾驭新风险的能力有待确认 |
三、除提升核心竞争力外,管理者也要重视市值管理的理论意义与实践要求 |
(4)优先股股东权利保护的法律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优先股的基础理论 |
第一节 优先股的概念界定 |
一、优先股是相对于普通股而言的一类股份 |
二、优先股具有双重属性 |
三、优先股与表决权 |
第二节 优先股的种类 |
一、累积优先股与非累积优先股 |
二、参与优先股与非参与优先股 |
三、可转换优先股与不可转换优先股 |
四、可赎回优先股与不可赎回优先股 |
五、可调整优先股与不可调整优先股 |
六、强制分红优先股与非强制分红优先股 |
第三节 优先股的权利内容 |
一、共益型权利 |
二、自益型权利 |
第四节 优先股的功能 |
一、融资工具 |
二、融资效益 |
第二章 优先股的起源与发展概况 |
第一节 国外优先股制度的起源与发展概况 |
一、英美法系国家优先股制度的起源与发展概况 |
二、大陆法系国家优先股制度的起源与发展概况 |
第二节 我国优先股制度的起源与发展概况 |
第三章 国外法律制度对优先股股东权利的保护 |
第一节 英美法系优先股股东权利保护制度 |
第二节 大陆法系优先股股东权利保护制度 |
第四章 我国优先股股东权利保护制度的问题和完善意见 |
第一节 发行机制的问题及其完善意见 |
一、优先股发行的资格限制 |
二、优先股发行的准入机制 |
三、优先股发行的比例限制 |
第二节 优先分红机制的问题及其完善意见 |
第三节 交易机制的问题及其完善意见 |
一、优先股上市流通的条件 |
二、场外市场交易 |
三、优先股交易的税收机制 |
第四节 退出机制的问题及其完善意见 |
一、优先股赎回机制与回售机制 |
二、优先股转换成普通股机制 |
第五章 优先股股东与普通股股东之间利益冲突的平衡问题 |
第一节 优先股股东与普通股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 |
一、优先股股东与普通股股东之间股息分配的冲突 |
二、优先股股东与普通股股东之间关于公司投资经营策略的冲突 |
三、优先股股东与普通股股东在公司并购重组中的利益冲突 |
第二节 利益平衡机制——类别表决机制 |
第三节 利益平衡的理论路径——信义义务与合同保护 |
结语 |
附图表 我国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众公司的优先股发行情况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5)证监会对上市公司分红政策的规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证监会规管上市公司分红政策的发生学考察 |
(一) 证监会规管上市公司分红政策的缘起 |
(二) 我国上市公司分红存在的问题 |
(三) 私人诉讼功能的局限性 |
(四) 证监会规管上市公司分红政策的目标 |
二、 证监会规管上市公司分红政策的策略考察 |
(一) 规范上市公司利润分配方案 |
(二) 强化独立董事和证券承销商的监督义务 |
(三) 要求上市公司完善分红披露内容 |
(四) 将上市公司分红与再融资资格相关联 |
三、 证监会规管上市公司分红政策的实效 |
(一) 证监会规管上市公司分红政策的效果分析 |
(二) 证监会规管上市公司分红政策的不足分析 |
四、 完善上市公司分红政策规管的建议 |
(一) 完善规管上市公司分红政策的机制 |
(二) 支持中小股东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
(三) 完善中介机构对上市公司的监督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6)可转换债券融资与股价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2 论文的研究意义与内容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主要研究工作 |
第2章 文献回顾与评述 |
2.1 发行可转换债券动因的理论假说 |
2.2 发行动机的实证检验综述 |
2.3 长期股价效应及财务绩效 |
第3章 可转换债券发行制度的安排 |
3.1 国内可转换债券发行历史 |
3.2 可转换债券监管制度安排 |
3.3 可转换债券发行制度差异分析 |
3.3.1 美国可转换债券发行制度安排 |
3.3.2 我国台湾地区可转换债券发行制度安排 |
3.3.3 国内可转换债券监管制度演化 |
3.3.4 可转换债券私募发行方式 |
3.4 发行人所处行业比较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可转换债券融资宣告日股价效应研究 |
4.1 研究样本及研究设计 |
4.1.1 研究数据 |
4.1.2 事件研究法 |
4.2 宣告日股价效应统计结果 |
4.3 宣告日股价效应的解释 |
4.3.1 回归模型变量的选择及定义 |
4.3.2 回归分析结果 |
4.3 稳健性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可转换债券发行公告日股价效应 |
5.1 前言 |
5.2 研究方法与数据 |
5.2.1 研究样本 |
5.2.2 研究方法 |
5.3 可转换债券发行公告日股价效应 |
5.3.1 股价效应统计结果 |
5.3.2 交易量效应 |
5.4 可转换债券债性股性与公告日股价效应 |
5.4.1 可转换债券股权性对股价效应的影响 |
5.4.2 可转换债券股性和债性的度量 |
5.5 公告日股价效应的解释 |
5.5.1 回归模型变量的选择 |
5.5.2 回归结果 |
5.6 稳健性检验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可转换债券融资长期股价效应研究 |
6.1 前言 |
6.2 长期事件研究方法 |
6.3 长期股价效应实证研究 |
6.3.1 研究样本 |
6.3.2 长期股价效应统计结果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长期股价效应的影响因素分析 |
7.1 财务绩效与长期股价效应 |
7.1.1 财务指标的选取 |
7.1.2 可转换债券发行前后的财务绩效变化 |
7.1.3 基于可比公司的财务绩效变化 |
7.1.4 财务绩效变化与长期股价效应 |
7.2 公司管理层推动转股行为:分红送股 |
7.2.1 现金分红与转送股本行为 |
7.2.2 分红送股行为与长期股价效应 |
7.3 可转换债券的股性与长期股价效应 |
7.4 长期股价效应的回归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中国上市银行再融资公告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对象界定 |
1.3 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 |
1.4 本文的创新与贡献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再融资公告效应相关文献综述 |
2.1 一般上市公司再融资公告效应研究 |
2.1.1 国外一般上市公司再融资公告效应的研究 |
2.1.2 中国一般上市公司再融资公告效应的研究 |
2.2 上市银行再融资公告效应研究 |
2.2.1 国外上市银行再融资公告效应的研究 |
2.2.2 中国上市银行再融资公告效应的研究 |
2.3 评价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上市银行再融资的特殊性及其发展分析 |
3.1 上市银行再融资的特殊性分析 |
3.1.1 商业银行资本特性及范畴 |
3.1.2 商业银行资本约束监管 |
3.2 上市银行再融资方式 |
3.2.1 股权再融资方式 |
3.2.2 非股权再融资方式 |
3.3 国内外银行再融资基本状况 |
3.3.1 国外商业银行再融资状况 |
3.3.2 中国上市银行再融资状况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研究设计 |
4.1 数据来源及样本选取 |
4.1.1 数据来源 |
4.1.2 样本选取 |
4.2 事件研究法 |
4.2.1 事件研究法的主要思想 |
4.2.2 事件研究法的步骤 |
4.3 模型变量设定 |
4.3.1 各种理论假说的解释变量 |
4.3.2 自愿与非自愿融资的解释变量 |
4.3.3 中国资本市场特殊解释变量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实证结果与解释 |
5.1 上市银行再融资公告效应 |
5.1.1 股权再融资与非股权再融资的公告效应 |
5.1.2 不同市况的公告效应 |
5.1.3 不同再融资方式的公告效应 |
5.2 上市银行再融资公告效应影响因素分析 |
5.2.1 股权再融资与非股权再融资影响因素 |
5.2.2 不同再融资方式影响因素 |
5.2.3 公告效应现象解释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国内A股市场中银行股的长期投资价值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本文研究的目的 |
1.3 研究思路和论文结构 |
1.4 创新和不足之处 |
第二章 上市公司长期投资价值研究的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
2.1 长期投资及价值投资概述 |
2.1.1 长期投资 |
2.1.2 价值投资概述 |
2.1.3 长期投资与价值投资的关系 |
2.2 长期投资理论和价值投资理论研究 |
2.2.1 境内外长期投资理论研究 |
2.2.2 境内外价值投资理论研究 |
2.3 境内外相关文献 |
2.4 文献评述 |
第三章 国内A 股市场中银行股长期投资价值的定性分析 |
3.1 中国经济的整体环境决定其长期投资价值 |
3.1.1 百业之母的天然地位 |
3.1.2 充分选择优质客户的优势 |
3.1.3 相对垄断 |
3.1.4 高投资、高储蓄的基本国情 |
3.2 银行业先天性的竞争优势决定其长期投资价值 |
3.2.1 超长期经营的稳定性 |
3.2.2 具备天然的业务延展性 |
3.2.3 规模经济 |
3.2.4 客户的转换成本高昂 |
3.3 银行业综合竞争力的不断提升决定其长期投资价值 |
3.3.1 资本充足率不断提升(Capital) |
3.3.2 资产质量日益改善(Asset) |
3.3.3 经营管理能力(Management) |
3.3.4 盈利能力大幅增长(Earning) |
3.3.5 流动性水平保持合理(Liquidity) |
3.4 银行股目前的估价水平决定其长期投资价值 |
3.4.1 纵向比较 |
3.4.2 横向比较 |
3.5 对影响我国银行股长期投资价值关键性问题的分析 |
3.5.1 银行的拨备情况 |
3.5.2 银行的房地产贷款问题 |
3.5.3 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风险 |
3.5.4 巴塞尔III 协议—资本充足率的新要求 |
3.5.5 利率市场化 |
第四章 国内A 股市场中银行股长期投资价值的实证分析 |
4.1 数据说明 |
4.1.1 银行股板块的界定 |
4.1.2 银行股板块具体构成 |
4.2 研究样本选取 |
4.2.1 样本选取说明 |
4.2.2 样本股票 |
4.3 研究方法 |
4.3.1 假设 |
4.3.2 绩效评估方法 |
4.4 实证检验 |
4.4.1 2002 年3 月至2011 年2 月的年收益率的计算结果 |
4.4.2 平均收益率的计算 |
4.4.3 平均收益率的计算结果 |
4.5 实证结论 |
4.5.1 计算公式 |
4.5.2 计算结果 |
4.5.3 结论 |
第五章 国内A 股市场中银行股长期投资价值的投资策略 |
5.1 银行股长期投资策略分类 |
5.2 买入并持有的投资策略 |
5.3 定期买入的投资策略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10)上市银行竞争力评价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 |
1.2.1 国内上市银行 |
1.2.2 国际上市银行 |
1.3 研究内容 |
1.3.1 主要内容 |
1.3.2 论文框架 |
1.4 论文的研究方法 |
1.5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2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2.1 企业竞争力理论文献综述 |
2.1.1 企业竞争力内涵研究 |
2.1.2 企业竞争力理论逻辑 |
2.1.3 企业竞争力理论基础 |
2.1.4 竞争力与核心竞争力 |
2.1.5 核心竞争力的识别 |
2.2 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体系研究综述 |
2.2.1 国外研究综述 |
2.2.2 国内研究综述 |
2.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2.3 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方法综述 |
2.3.1 分析比较法 |
2.3.2 分类模型法 |
2.3.3 定量评价法 |
2.3.4 主要方法评述 |
2.4 本章小结 |
3 上市银行竞争力评价体系构建 |
3.1 上市银行的特点 |
3.1.1 商业银行与一般企业的不同 |
3.1.2 上市银行与非上市银行的不同 |
3.2 上市银行竞争力的科学内涵 |
3.3 上市银行竞争力评价体系构建 |
3.3.1 上市银行竞争力评价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
3.3.2 上市银行竞争力评价体系指标选取 |
3.4 本章小结 |
4 上市银行竞争力评价体系实证研究 |
4.1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历程 |
4.2 四大行股份制改革历程简要回顾 |
4.2.1 建设银行 |
4.2.2 中国银行 |
4.2.3 交通银行 |
4.2.4 工商银行 |
4.3 上市银行经营状况定性比较 |
4.3.1 四大行上市前后经营业绩变迁分析 |
4.3.2 四大行上市前后经营业绩的国际比较 |
4.3.3 小结 |
4.4 上市银行竞争力定量分析 |
4.4.1 样本数据的来源 |
4.4.2 上市银行竞争力水平计算 |
4.4.3 上市银行竞争力排名及变迁分析 |
4.4.4 上市银行竞争力总体比较及变迁分析 |
4.4.5 上市银行竞争力变迁的启示 |
4.5 本章小结 |
5 提高上市银行竞争力的对策与建议 |
5.1 通过收购兼并快速提升上市银行国际化水平 |
5.1.1 我国上市银行与国际大银行国际化水平的差距 |
5.1.2 国际化路径:收购兼并 |
5.1.3 中国银行国际化之路 |
5.2 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推进综合化经营 |
5.2.1 我国商业银行综合化改革进程回顾 |
5.2.2 上市银行综合化经营的国际比较 |
5.2.3 上市银行综合化经营的必要性及现实条件 |
5.2.4 上市银行综合化经营的顺序和步骤 |
5.2.5 上市银行综合化经营需注意的问题及对策 |
5.3 全面提升风险管理水平 |
5.3.1 银行业面临风险管理的新挑战 |
5.3.2 加强风险集中管理 |
5.3.3 改进合规风险控制 |
5.3.4 积极推进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
5.3.5 后危机时代的风险管理思考 |
5.4 加速产品创新 |
5.4.1 我国上市银行产品创新的外部环境 |
5.4.2 我国上市银行产品创新存在的问题 |
5.4.3 我国上市银行产品创新应采取的措施 |
5.5 树立良好资本市场形象 |
5.5.1 我国上市银行投资者关系管理现状 |
5.5.2 我国上市银行投资者关系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及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6.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国际十大银行简介 |
附录B 2003-2008年各上市银行竞争力得分情况 |
索引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银行股:融资与再融资的困惑(论文参考文献)
- [1]上市银行可转债选择的动因和效果研究 ——平银转债为例[D]. 张莉. 电子科技大学, 2021
- [2]上市银行可转债选择的动因和效果研究 ——平银转债为例[D]. 张莉. 电子科技大学, 2021
- [3]银行市值的重要性与中国银行业估值偏低的讨论[J]. 黄志凌. 征信, 2021(01)
- [4]优先股股东权利保护的法律制度研究[D]. 刘杰勇. 山东大学, 2019(09)
- [5]证监会对上市公司分红政策的规管研究[D]. 赵洪森. 吉林大学, 2013(09)
- [6]可转换债券融资与股价效应研究[D]. 胡敏杰. 西南交通大学, 2012(11)
- [7]数据向下宏观经济形势仍严峻 政策往上制度红利守住市场底线[N]. 钱晓涵,浦泓毅. 上海证券报, 2012
- [8]中国上市银行再融资公告效应研究[D]. 姜源. 东华大学, 2012(07)
- [9]国内A股市场中银行股的长期投资价值分析[D]. 陶韬. 苏州大学, 2011(06)
- [10]上市银行竞争力评价体系研究[D]. 王昌盛. 北京交通大学, 2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