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BSCS生物学教材及其特点

美国BSCS生物学教材及其特点

一、美国BSCS生物教材及其特色(论文文献综述)

宋迪[1](2021)在《人教版高中生物2004与2019年版教材的比较研究 ——以《必修1分子与细胞》为例》文中研究表明21世纪,人类已经步入一个全新的时代,人们把它称作“知识经济时代”,人才的竞争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各国之间最无形的竞争,而教育对于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基础教育是科教兴国的根基,而课程改革则是整个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课程改革最直接的产物便是教材,因此,编写符合新时代对人才培养要求的教材在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中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2004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1”(以下简称“旧教材”)与2019年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教科书《生物学》必修1”(以下简称“新教材”)的“结构编制(总体结构编制、章结构编制、节结构编制)、教材内容(知识体系、内容总量和难度、练习题)、教材栏目(问题探讨、本节聚焦、思考·讨论、探究·实践、科学方法、生物学史)、插图(插图数量、插图质量)”等方面的对比与深入分析,总结出“新教材”的变化。并通过对山东省东营市五所代表性高中以及山东省内其他地市的五所高中发放问卷,主要从“结构编制、栏目、插图、知识内容、教材实施”等方面对“新教材”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研究,通过访谈与高中生物教师一起探讨其特色,总结出新教材的特色与不足,并提出相应修改建议。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新教材的优势主要有:1.新教材栏目的变化为学生提供了较大的发展空间;2.新教材内容的选取更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体现科学发展的前沿性和时代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3.新教材的部分内容采用图文并茂的呈现方式,有助于学生阅读与理解等。新教材的不足主要表现为:有些思考讨论的问题跨度大,超出学生的接受范围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新教材”的教材编订修改建议,主要有:1.适当增加课外阅读内容,丰富背景资料;2.为保证新教材的使用质量,建议教材编写组织提供后续服务;3.注重与相关学科的联系性,增强学科间的协调与配合;4.教辅资料应及时跟进,增强教材的系列化;5.对部分实验进一步改进6.对本章小结增加知识框架等。最后提出对新课程的开展建议,以期望对高中生物教材的编订与使用有所帮助。

刘倩[2](2021)在《学科前沿知识融入高中生物学教学的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要充分反映科技发展和学科发展前沿,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经验,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如今,生物学研究正蓬勃发展,突破性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为使学生紧跟时代步伐,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探索将生物学前沿知识融入教学,作为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切入点。生物学科研成果应用于生物学教学中,能筑牢学生生物学理论基础,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创新型人才,赋予课堂生命力和时代性,推动教师的专业发展。然而,生物学前沿知识种类繁杂、体系庞大,且涉及的理论深奥复杂,一线教师教学任务繁重,将前沿知识有效应用于教学困难重重。因此,本研究以探究生物学前沿知识融入教学的有效策略作为目标,以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梳理教科书和高考试题涉及的前沿知识,基于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前沿知识融入现状的调查结果,分析前沿知识教学面临的问题,构建前沿知识融入教学的原则和策略。本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法、内容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课堂观察法和案例分析法。首先,查阅文献了解国内外“生物学前沿知识教学”的研究进展,并将“生物学前沿知识”的概念界定为生物学领域最新取得的研究成果或正在进行的研究热点。采用内容分析法从相关教学内容、呈现栏目、呈现方式和反映学科核心素养几方面梳理人教版五册高中生物学教科书涵盖的学科前沿知识,并统计了2016-2020年高考生物学试题涉及的学科前沿知识。明确高中教学和高考对前沿知识的要求,侧面印证前沿知识对于高中生物学教学的必要性。通过对学生的问卷调查,从学生对前沿知识的了解情况、学习现状和学习态度三个维度了解生物学前沿知识的教学现状,采用课堂观察法对一线生物学教师的常态课堂进行观察,分析学科前沿知识融入高中生物学教学面临的困难。为改善教学现状,提出生物学前沿知识融入教学的原则和策略,以《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一节为例,设计学科前沿知识教学案例在实践中的应用,并邀请两名一线教师评课,进行案例分析和优化。研究结果显示,高中生物学教师对生物学前沿知识融入生物学教学均持积极态度,部分教师会主动搜集生物学前沿知识,并将前沿知识通过新课导入、习题巩固等方式融入教学。但总体来看,生物学前沿知识教学存在以下问题:前沿知识融入教学的广度无法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前沿知识融入教学的方式有一定局限性;前沿知识教学与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联系不紧密。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学科前沿知识教学应遵循的四条原则,即科学性原则、量力性原则、关联性原则和教育性原则,并沿课堂内、外两条路线提出了前沿知识融入教学的策略:课堂内可以通过导入新课、知识拓展、深度学习、习题巩固四个环节融入前沿知识;课堂外可以采用发放前沿知识卡片、举办前沿知识科普讲座以及指导学生自主获取前沿知识三条路径。最后,通过教学实践表明了生物学前沿知识教学的可行性。本研究提出了生物学前沿知识教学的原则和策略,以期为教育工作者进行生物学前沿知识教学提供有效参考。

杨晓琳[3](2021)在《基于“BEAR评估系统”中学生物实验观察能力测评的研究》文中指出生物学新课程标准强调“个体在实验情境中,观察现象是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最好的方式”,实验探究活动的起点也源于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这是一切新想法、新发现的开始。实验活动是培养学生多种实验能力的有效途径,实验观察活动属于科学探究的重要过程,贯穿在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多个环节中。实验观察能力是实验能力的构成要素,属于科学探究能力之一,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能促进其他实验能力的提升,所以学校和教师都应对学生实验观察能力的培养给予足够的重视。本文通过整理和分析目前国内外有关实验观察能力的相关研究文献,发现国内有关生物学科实验观察能力的研究数量较少而且历史较为久远,就此明确研究方向,为了更好的界定、厘清和评价中学生物实验观察能力,本研究分析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以下3个角度进行:○1现阶段教育评价方式,大部分学校普遍存在评价主体、评价方式单一,忽略“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但生物学新课程标准中提出“评价方式的多样化”更加注重从实践出发,注重学习过程和能力的培养,这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肯尼迪、威尔逊等人构建的评定框架——“伯克利评价和评定研究”(Berkeley Evaluation&Assessment Research,简称BEAR)志同道合,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成长和提高,注重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结合,以此作为本次研究的评价方式;○2从学生能力培养、发展角度出发分为初级输出、中级输出到高级输出,将评价体系的一级指标设定:学习理解、直接应用和迁移创新;从观察过程和观察结果两个方面考虑,依据生物学学科属性,基于观察的心理品质是观察能力的外在表现这一特点,提出实验观察能力应包含:目的性、条理性、科学性、理解性、敏锐性、持久性、全面性、真实性、准确性和独创性并将其作为本评价体系的二级指标,构建评价体系基本框架;○3评价体系的评分模式分为等级评价、具体分值评价:参考“2017年版课标”学业质量水平一、二结合评价指标制定等级评价,层次分析法研究调查数据确定权重体系制定具体分值评价。结合案例进行具体实施和测评,由于人数较多,所以采用等级评价,在前三次评价过程中发现,即使是高三阶段的学生评价结果依旧不尽如人意,存在实验过程缺乏观察意识、实验对象不熟悉导致实验观察缺乏条理性和科学性、实验基本操作生疏,造成实验观察的准确性和全面性不足、实验过程中缺少观察的敏锐性和持久性,在实验后很少去深入思考缺乏独创性等。在测评后,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关注学生观察心理品质的培养,学生参考评价量表的提升建议有意改善,因此第一次测评结果相较最后一次测评结果有较为明显的变化。在本次研究中首先让教师意识到评价的重要性,其次采用不同以往的评价方式,依据评价量表为学生有效提高能力提出参考性建议,这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评价的精神,大多数高三学生对“BEAR评估系统”设计生物实验观察能力给予好评,在实验过后去细读评价量表可以了解自己的不足,较为清晰的意识到在哪些方面可以提升和改进,而且让学生有意识培养自己良好的科学习惯,提升学生的实验观察意识。以此为培养和测评中学生实验观察能力研究和建议提出参考。

邓海妹[4](2021)在《5E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强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和动手实践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这就要求我们通过转变教育教学方法和模式,最大化达成“以探究为特点的主动学习”的教学方式。“图形与几何”的内容较为抽象,学生难以系统理解和掌握。以探究式教学为主的5E教学模式,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和自主建构知识,能构建高效有序的课堂教学,促进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因此,笔者将5E教学模式与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相结合进行研究,采用5E教学模式进行课堂教学,提高教学的有效性。首先,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图形与几何”的重要地位、“图形与几何”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5E教学模式的教学思想确定了研究背景;运用文献研究法对5E教学模式和“图形与几何”教学的研究现状以及5E教学模式的内涵、教学步骤、特点和理论基础进行梳理;结合“图形与几何”课程特点和5E教学模式的教学优势,分析5E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中的可行性;并为接下来的教学实践提出了5E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中应遵循的原则和每个环节的教学策略。其次,运用SPSS22.0对实验班和对照班的期中测试成绩进行分析,确定两个班级在学习水平上没有显着性差异,根据Z市L学校的教学进度,最终确定在五年级第六单元《多边形的面积》展开教学实践,运用课堂观察表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行为进行记录,通过观察的数据分析该模式对学生课堂行为的影响,运用SPSS22.0对学生的单元测试成绩进行分析,了解5E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中的应用对学生成绩的影响。最后,通过分析数据得出以下结论:第一,5E教学模式应用于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中具有可行性;第二,5E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中的应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第三,5E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中的应用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第四,5E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中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此外笔者还对教学实践进行反思,总结了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

李富娟[5](2021)在《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 ——以濉溪县的四所高中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且已成为教师需要深思的话题,对此,高考也相对应的从考查知识为导向转向考查能力为导向,这都要求教师要做出改变,正确定位教学的目的。生物学作为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生物学实验教学自然在生物学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其在发展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生物实验也成为高考考查的重点对象,侧重对学生实验能力的考查。如何让高考起到“引导教学”的作用、提高学生实验能力,成为实验教学的核心任务。本文在对近几年全国一卷和部分新高考省份的高考生物实验试题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调查教师和学生了解到濉溪县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现状,分析了实验教学无法顺利开展的原因,在调查的同时,对教师进行了非正式访谈,更加深入地了解到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本文在对比分析高考生物实验试题后发现,实施新高考后,浙江省增加了以图表形式考查实验的题数,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信息提取能力;山东省的选择题削弱了实验分析这部分的考查,侧重考查基础知识,而非选择题依然着重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和综合分析能力;海南省更加注重通过实验试题的形式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科学的思维能力。综合分析得出,全国一卷和部分新高考省份都非常重视对实验能力的考查,尤其是实验探究能力和分析表达能力。通过调查分析濉溪县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现状发现,目前实验教学的开展不容乐观,学生的实验能力与高考实验试题中蕴含的需要学生具备的实验能力不相符,多数同学表示实验设计和实验分析类的试题不易处理。而出现这种现状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实验教学未能得到重视;实验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单一,不能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不能及时获得全面的教学反馈;教师继续教育的机会少,对实验教学的研究少;最重要的是时间紧、任务重,实验教学资源不能得到充分的整合和利用,忽视了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根据上述问题,结合试卷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首先,要改变现有的教学理念,重视实验教学的开展;其次,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优选教学方法,采取多方式、多内容、多形式的教学评价;再次,对教师的实验教学继续教育应该加强,提高教师对实验教学的研究能力和实验教学技能;最后,要统筹安排时间,化验证为探究,让学生参与设计实验,合理利用实验教学资源,使实验课堂外展,培养学生对实验探究的兴趣。以此期望,能为实验教学的开展和培养学生实验能力提供参考。

赵伟光[6](2021)在《不同版本高中生物学教科书《稳态与调节》模块的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以人教版、浙科版、北师大版和沪教版的《稳态与调节》模块(2019版)教材为研究对象,从章节内容设置、栏目类型设置、图表设置和习题设置四个方面对教材进行了比较。同时以“免疫调节”一章为例,对四版教材的章节知识内容进行了比较。参考史宁中以及刘恩山教授对于教材静态难度分析的方法,从知识内容、“资料探究”栏目和习题三个维度对四版教材的难度进行了评估和比较。采取专家打分法进行评估,除研究者本人外另邀请了5名评估者对四版教材的知识内容、“资料探究”栏目和习题的深度进行打分,并分析各部位难度。最后,使用肯德尔和谐系数法来确定评分者信度。研究结果表明:四版教材在知识内容上都包含了《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本模块全部的次位概念,并且在教材中渗透了大量培育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素材;习题和正文中都运用了许多真实情境。各版本教材都有其优点与不足,四版教材表现出一定差异性,具体量化研究结果如下:1.平均每页图片数量排序为:人教版>沪教版>浙科版>北师大版。2.知识内容难度的排序为:北师大版>浙科版>人教版>沪教版。3.“资料探究”栏目难度排序为:北师大版>沪教版>人教版>浙科版。4.习题的背景情境水平和设问形式水平排序皆为:沪教版>北师大版>人教版>浙科版。习题的深度水平为:北师大版>沪教版>人教版>浙科版。基于以上研究,本文针对高中生物学教师提出五点建议:教师可以参考多个版本教材中创设的真实情境;教材使用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难度最合适的教材;教师可以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参考不同版本教材;教师可以从各版本教材中搜集能够发展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素材;教师可以利用各版本教材中的课后习题,作为补充练习来检测学生学习的效果。针对教材编写人员提出五点建议:教材编写应选择适宜的难度、增设更多真实情境、创新设问方式、丰富图表和栏目的种类和数量、重视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渗透。

张鸿霞[7](2020)在《人教版与沪科版高中生物学教材比较与应用研究 ——以“细胞的生命历程”专题为例》文中提出《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与新版生物学教科书的颁布,进一步推进了我国课程改革。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就是教材的改革。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为了适应教材的变革,对人教社高中生物学教材和沪科版高级中学课本进行比较分析,同时以“细胞的生命历程”专题为例进行教学设计。本文对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中学生物学教材建设进行了回顾,并强调了上海市中学生物学教材的建设历程,对国内外教材比较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通过研究不难发现,课程标准是教材制定的根本依据,要对教材进行深入研究,就需要对课程标准进行比较。对比内容包括:两版课程目标的整体框架、课程理念、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本文核心部分是对两个版本的生物学教材进行比较分析。在交代清楚两个版本基本情况的基础之上,从教材编写体系对比发现:人教版《生物学》在整体结构、章结构和节结构上都要比沪科版《生命科学》更为丰富一些;但是沪科版也极具自身特色,比如重视双语教学。从教材知识呈现体系来看:由于教材内容选择上的不同,生物学概念的数量、呈现顺序和表述都有所不同;其次,人教版《生物学》图像系统建设更为完善。在教材比较的基础之上,以人教版《生物学》为基础,整合沪科版《生命科学》教学资源,对“细胞的生命历程”专题进行教学目标和具体的教学过程设计。分析两版本的异同,给出在教学实施中的建议:教学实施要着眼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帮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发展,增加课程的选择性,将选择权交给学生;在教材的选择和利用上,我们应该是科学利用但不能局限于现有教材,教师应该尽可能丰富自身的教学资源库,更好地对教学服务。本课题旨在,新课程背景下,尽快熟悉最新版教材,通过对不同版本教材的比较,丰富教师自身的教学资源,立足自身的教学实践,希望提高自身的教学效率与质量。

张旭东[8](2020)在《微视频在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人教版《生物学》必修一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我国于2018年发布了《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版)》,其中提出学生应该主动参与学习。通过生物学实验,可以让学生以探究的形式主动学习,从而可以帮助学生培养生物学核心素养。当今社会是一个庞大的信息时代,微视频作为应用信息技术的一种,在教学中的优势逐渐显现出来,通过微视频可以帮助学生更容易的理解知识。因此,基于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的特点,以及笔者的教学经验,尝试开发适合本校的微视频,并将微视频应用于本校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中,以培养学生实验动手操作技能,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最终达到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本文主要分为以下四个部分: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以及研究目的和意义。接着介绍了本文的核心概念,对实验教学和微视频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总结,并介绍了本文的理论基础、研究方法及思路,本文主要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微型学习理论和视听教育理论为理论指导,以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和观察法等为研究方法。然后为本文的重点内容,主要进行了以下五个工作:第一是对人教版高中生物学必修一---《分子与细胞》教材和实验进行了介绍和分析;第二是对微视频制作的注意事项和流程进行总结;第三是对微视频在生物学实验教学的应用模式进行分析和总结;第四是对总结的微视频制作方法进行实践,验证其是否有效果;第五是对总结的微视频在生物学实验教学的应用模式进行实践教学,验证其是否有效果。最后是利用调查研究法和观察法等对实践的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经过实践研究,最终得出如下结论:1.进行高中实验相关微视频制作时,将教学实际情况和网络资源相结合,利用屏幕录像专家和爱剪辑等软件,可以比较简便轻松的制作微视频。2.本文总结的两种应用模式,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并且对培养学生实验现象的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也有一定帮助。3.将微视频应用到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自体验探究的过程,可以帮助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生物学核心素养。

翟肖肖[9](2020)在《“互联网+”背景下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方法的研究 ——以章丘区为例》文中认为实验是生物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教学质量的提高离不开实验教学的支持,实验在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科学思维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比拟的作用,通过生物实验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生物学习兴趣,还可以促进对生物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但是,现在很多经济落后的地区由于实验设备、仪器的配备不完善、实验药品短缺等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了生物实验的开展。随着科技的进步,互联网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互联网+”也成为促进教育发展的重要契机。在其背景下生物实验教学情况是否可以得到改善,本论文以章丘区为例进行探索。首先对教师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笔者在建构主义、最近发展区、杜威“从做中学”、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等理论的指导下,探索了利用“互联网+”技术在生物实验教学中使用虚拟仿真技术和远程视频直播技术的方法,并进行相应的案例设计。研究发现虚拟仿真的方法适合于耗时较长,危险系数较高的实验,学生可以通过探究的方式更加直观的观察并参与到实验过程中。而远程视频直播的方法适合于较为前沿和较为抽象的实验,学生不仅可以直接看到前沿的实验仪器和实验过程,而且通过与教师的互动,可以更有针对性的抓住实验重点,突破实验难点。总的来说“互联网+”背景下开展生物实验教学有利于实验教学的开展,有利于学生的学习、综合能力的发展,有利于教师的教学,符合新课标对实验教学的要求。

沈步芳[10](2018)在《中美初中生物学教材中探究性实验的比较研究》文中提出生物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进行探究性实验教学是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教材是师生教育教学活动的媒介,教材中设置合理的探究性实验是师生进行探究性实验教学的重要保障。从我国的生物学教学实际情况来看,探究性实验教学现状并不理想,除了从教师、实验条件等方面寻找原因外,对于教材中探究性实验设置的改进的也是改善教学现状的一条途径。美国在探究式教学方面的理论和实践一直处在世界领先水平,对其生物学教材中探究性实验的研究可以为我国生物学教材的改进提供借鉴。本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统计法等研究方法,结合初中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主要从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出发,对我国人教版义务教育《生物学》教材与美国《科学探索者》教材中的探究性实验进行了深入分析,并结合我国实际与美国教材中实验设置的优势,对我国教材中探究性实验的不足之处提出了改进的建议。本论文共分为五个部分,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陈述了研究背景,对教材、探究性实验等相关概念进行了简单说明,并就国内外已有的中学生物学教材比较研究的研究结果进行了梳理,简要介绍了研究的理论基础,提出了本研究的必要性。第二章,研究方案的确定。主要介绍了研究所使用的两套教材,确定了研究的内容和方法。第三章,两套教材中探究性实验的具体分析比较。首先从宏观角度,在整体上对两套教材中的探究活动进行了简要分析。在此基础之上,从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收集证据、得出结论、表达交流、讨论与进一步探索六个方面对两套教材中的探究性实验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第四章,分别选取了两套教材中的典型案例,结合第三章的分析,以案例形式对两国生物学探究性实验的特点进行了分析说明。第五章,得到结论并提出了相关建议。基于以上研究,总结了两套教材中探究性实验设置的特色及优势,并为我国教材中探究性实验的设置提供了相关建议。从整体来看,中美两套初中生物教材均设置了不同形式、不同水平的探究性活动供师生教学参考。在探究性实验的设置上,相较于美国教材,我国教材的开放性较大,给予学生创造发挥的空间更大,但也造成指导性较弱的问题。为此,对我国人教版《生物学》教材中探究性活动尤其是探究性实验的设置提出以下建议:(1)适当增加简单易行的观察性实验和模拟实验;(2)为学生提出可探究问题提供适当指导;(3)为学生作出假设提供更多“支架”;(4)设置变式问题,为学生提供更多迁移探究过程和结论的机会;(5)用多种方式促进学生的表达交流。

二、美国BSCS生物教材及其特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美国BSCS生物教材及其特色(论文提纲范文)

(1)人教版高中生物2004与2019年版教材的比较研究 ——以《必修1分子与细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生物学》的编写背景
        1.1.1 国外高中生物学教材的应用分析及启示
        1.1.2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及高中生物学教材的历史沿革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教材的研究现状
        1.2.2 国内与国外教材的比较研究现状
    1.3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3.1 课题研究的目的
        1.3.2 课题研究的意义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依据
    2.1 概念界定
        2.1.1 教材的概念
        2.1.2 生物学教材的概念
    2.2 教材比较的理论依据
        2.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2.2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2.2.3 比较教育理论
        2.2.4 教材的评价理论
第三章 研究的材料与方法
    3.1 材料
        3.1.1 人教版2019年版高中《生物学》(必修)新教材
        3.1.2 人教版2004年版高中《生物》(必修)旧教材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研究法
        3.2.2 教材比较法
        3.2.3 问卷调查法
        3.2.4 访谈法
第四章 教材的比较分析
    4.1 教材结构编制的比较
        4.1.1 总体结构编制的比较
        4.1.2 章结构编制的比较
        4.1.3 节结构编制的比较
    4.2 教材内容的比较
        4.2.1 知识体系的比较
        4.2.2 内容总量、难度的比较
        4.2.3 练习题的比较
        4.2.4 生物学史的比较
    4.3 教材栏目的比较
        4.3.1 问题探讨的比较
        4.3.2 本节聚焦的比较
        4.3.3 思考·讨论的比较
        4.3.4 探究·实践的比较
        4.3.5 科学方法的比较
    4.4 教材插图的比较
        4.4.1 插图数量的比较
        4.4.2 插图质量的比较
第五章 对高中生物新教材使用情况的调查
    5.1 调查方法
    5.2 调查对象
    5.3 调查量表设计的理论依据
        5.3.1 教材分析评价的实质
        5.3.2 教材分析评估的对象
    5.4 教师问卷的调查结果及分析
        5.4.1 结构编制方面的评价
        5.4.2 栏目方面的评价
        5.4.3 插图方面的评价
        5.4.4 知识内容方面的评价
        5.4.5 教材实施方面的评价
    5.5 访谈结果及分析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6.1 对高中生物新教材的研究结论
        6.1.1 新教材的优势
        6.1.2 新教材的不足
    6.2 对教材修订的建议
    6.3 对新课程的开展建议
        6.3.1 新教材的编写意图
        6.3.2 对课堂教学的开展建议
第七章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Ⅰ 生物学新教材使用情况调查问卷(教师卷)
    附录Ⅱ 教师访谈提纲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出版或发表的论着、论文
致谢

(2)学科前沿知识融入高中生物学教学的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五、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一、概念界定
    二、理论基础
第三章 高中生物学的前沿知识资源统计
    一、高中生物学课程的前沿知识资源统计
    二、高考生物学试题涵盖的前沿知识统计
    三、生物学前沿知识的获取途径
第四章 学科前沿知识融入高中生物学教学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一、学科前沿知识学习的现状调查
    二、学科前沿知识教学的课堂观察
    三、调查结果讨论
第五章 学科前沿知识融入高中生物学教学的原则和策略
    一、学科前沿知识融入高中生物学教学的原则
    二、学科前沿知识融入高中生物学教学的策略
第六章 学科前沿知识融入高中生物学教学的案例
    一、教学案例设计
    二、教学案例评价
    三、案例实施反思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一、主要研究结论
    二、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人教版普通高中生物学教科书前沿知识统计
附录2 生物学前沿知识学习现状调查问卷(学生)
附录3 教学案例专家评审表
致谢
作者简介
附件

(3)基于“BEAR评估系统”中学生物实验观察能力测评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内生物课程改革
        1.1.2 国际生物课程改革
        1.1.3 生物学学科属性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 国外研究概况
        1.2.2 国内研究概况
        1.2.3 研究现状概述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第2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观察和科学观察的含义及其关系
        2.1.2 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实验观察能力关系
        2.1.3 界定实验观察能力的含义
    2.2 理论基础
        2.2.1 多元智能理论
        2.2.2 建构主义理论
第3章 构建中学生物实验观察能力评价系统框架
    3.1 评价体系——“BEAR评估系统”
        3.1.1 评价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BEAR评估系统”理论
        3.1.2 “BEAR评估系统”应用及发展
        3.1.3 “BEAR评估系统”制定量表评定细则
    3.2 设计中学生物实验观察能力评价体系
        3.2.1 中学生物实验观察能力评价体系的评价目标及内容
        3.2.2 中学生物实验观察能力评价体系的评价指标
第4章 构建中学生物实验观察能力评价体系的评分模式
    4.1 中学生物实验观察能力等级评分
    4.2 中学生物实验观察能力具体分值评分
        4.2.1 数据分析
        4.2.2 建立权重体系的方法
        4.2.3 中学生物实验观察能力评价各项指标权重
        4.2.4 确定各项权重
    4.3 等级评分和具体分值评分转化
第5章 实例分析
    5.1 研究案例选取——以高中生物为例
    5.2 测评过程
        5.2.1 测评内容
    5.3 测评案例分析
        5.3.1 评价量表信效度分析
        5.3.2 测评结果分析
第6章 中学生物实验观察能力培养策略
    6.1 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多种评价方式并存
    6.2 开展生物实验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6.3 提升教师实验能力素养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前景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读研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4)5E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基于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新要求
        二、基于“图形与几何”的重要地位
        三、基于“图形与几何”教学存在的问题
        四、基于5E教学模式的教学思想
    第二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三节 研究内容、方法及路线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路线
    第四节 相关文献综述
        一、有关于5E教学模式研究现状
        二、“图形与几何”教学研究现状
        三、研究述评
第二章 5E教学模式及其理论基础
    第一节 5E教学模式
        一、教学模式
        二、5E教学模式的内涵
        三、5E教学模式的步骤
        四、5E教学模式的特点
        五、5E教学模式与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异同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建构主义理论
        二、最近发展区理论
        三、认知发现学习理论
第三章 5E教学模式应用于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中可行性分析
    第一节 5E教学模式与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契合性分析
        一、符合新课标对“图形与几何”教学要求
        二、符合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课程特点
        三、符合小学阶段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的特点
    第二节 5E教学模式应用于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优势分析
        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二、有利于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
        三、有利于建立“生活经验--知识学习--实际应用”链条
第四章 5E教学模式应用于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中的原则及策略
    第一节 5E教学模式应用于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中的原则
        一、以学生为主体原则
        二、联系生活实际原则
        三、体现趣味性的原则
        四、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原则
    第二节 5E教学模式应用于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中的策略
        一、引入环节策略
        二、探究环节策略
        三、解释环节策略
        四、精致环节策略
        五、评价环节策略
第五章 5E教学模式应用于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第一节 实验设计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假设
        三、实验对象
        四、实验变量
        五、课堂观察量表的设计
    第二节 具体实验的实施
        一、实验前测
        二、开展实验
        三、课堂观察
    第三节 实验结果与分析
        一、课堂观察结果与分析
        二、单元测试结果与分析
    第四节 实验结论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反思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反思
        一、5E教学模式应用于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二、5E教学模式应用于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时的建议
        三、研究不足
        四、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学生前测成绩的原始数据
    附录2:学生后测成绩的原始数据
    附录3:课堂观察量表
    附录4:课堂观察量表的原始数据
    附录5:对照班的教学设计
    附录6:小学数学五年级第六单元的测试卷
致谢

(5)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 ——以濉溪县的四所高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选题背景
        1.1.1 新课程改革提出新要求
        1.1.2 高考深化改革的要求
        1.1.3 实验教学在生物教学中的意义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实验教学现状
        1.3.2 国内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研究现状
    1.4 相关概念及理论依据
        1.4.1 相关概念
        1.4.2 理论依据
第二章 研究思路、方法及内容
    2.1 研究思路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研究法
        2.2.2 比较研究法
        2.2.3 问卷调查法
        2.2.4 观察法
        2.2.5 访谈法
        2.2.6 统计分析法
    2.3 研究内容
第三章 高考生物实验试题简析
    3.1 2016—2020 年全国一卷高考生物实验试题分析
    3.2 部分新高考省份的生物实验试题分析
        3.2.1 浙江省高考生物实验试题分析
        3.2.2 山东省、海南省高考生物实验试题分析
第四章 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现状调查及分析
    4.1 调查对象及问卷的回收情况
    4.2 教师问卷的调查结果分析
        4.2.1 教师基本信息
        4.2.2 学校实验设备、设施及实验专职人员情况
        4.2.3 实验开设率及课时安排
        4.2.4 教师对生物实验的认识及态度
        4.2.5 实验教研活动情况
        4.2.6 实验教学资源的开发情况
        4.2.7 实验教学方法及教学评价方式
        4.2.8 教师对高考生物实验题的认识
    4.3 学生问卷的调查结果分析
        4.3.1 学生基本信息
        4.3.2 学生对生物实验的态度
        4.3.3 学生对生物实验的认识
        4.3.4 学生对自身实验能力的评价
    4.4 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现状及原因分析
第五章 基于实验试题和实验教学现状分析的实验教学应对措施
    5.1 更新教育观念,重视实验教学
    5.2 优选实验教学方法,完善实验教学评价体系
    5.3 提高教师的实验教学技能,完善继续教育体系
    5.4 统筹安排时间,加强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
        5.4.1 化验证为探究,鼓励学生参与设计实验
        5.4.2 合理利用实验教学资源,让实验课堂外展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现状的调查问卷(教师问卷)
    附录2 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现状的调查问卷(学生问卷)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出版或发表的论着、论文
致谢

(6)不同版本高中生物学教科书《稳态与调节》模块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现状
        1.1.2 “一标多本”的出现和发展
        1.1.3《稳态与调节》模块在高中生物学教科书中的地位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对象、方法和思路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创新点
        1.3.3 研究方法
        1.3.4 研究思路
    1.4 研究的理论基础
        1.4.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1.4.2 认知发展理论
2 概念界定与研究现状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教材
        2.1.2 课程标准
        2.1.3 重要概念和次位概念
    2.2 研究现状
        2.2.1 国内教材比较研究现状
        2.2.2 国外教材比较研究现状
        2.2.3 《稳态与调节》模块研究现状
3 《稳态与调节》模块课程标准分析与教材比较
    3.1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分析
        3.1.1 新版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相关内容简介
        3.1.2 新版课程标准规定本模块中核心素养侧重点
        3.1.3 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各版本教材中的体现
    3.2 四版教材内容比较
        3.2.1 章节内容设置
        3.2.2 栏目类型设置
        3.2.3 图表设置
        3.2.4 习题设置
        3.2.5 章节知识内容比较
4 《稳态与调节》模块四版教材难度比较
    4.1 静态难度定量模型和难度研究方法的确定
        4.1.1 静态难度定量模型
        4.1.2 难度研究方法
    4.2 各维度的静态难度定量分析模型
        4.2.1 知识内容维度定量分析模型
        4.2.2 “资料探究”栏目维度定量分析模型
        4.2.3 习题维度定量分析模型
    4.3 试测与评估人员确定
    4.4 教材难度定量分析结果统计与分析
        4.4.1 知识内容难度
        4.4.2 “资料探究”栏目难度
        4.4.3 习题难度
    4.5 信度检验
5 研究结果与展望
    5.1 研究结果
    5.2 建议
        5.2.1 对于高中生物学教师的建议
        5.2.2 对于教材编写者的建议
    5.3 研究不足
    5.4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浙科版、北师大版和沪教版知识内容深度评估打分结果
    附录2 浙科版、北师大版和沪教版“资料探究”栏目深度评估打分结果
致谢

(7)人教版与沪科版高中生物学教材比较与应用研究 ——以“细胞的生命历程”专题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1.教育改革背景下的教材建设
        2.课程改革的突破口就是教材改革
        3.自身教学实践中的思考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的意义
    (三)文献综述
        1.核心概念的界定
        2.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学生物学教材建设
        3.教材比较研究进展概况
    (四)研究的理论基础
        1.终身教育理论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二、研究方法与思路
    (一)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2.分析比较法
        3.统计分析法
    (二)研究思路
三、2017 版《课标》与上海版《课标》的比较
    (一)整体框架比较
    (二)课程理念
    (三)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
        1.两版本总课程目标对比
        2.具体课程目标的比较
    (四)课程结构
        1.设计思路
        2.课程结构
    (五)课程内容
四、两版教材的比较分析
    (一)两版高中生物学教材概况
    (二)两版高中生物学教材编写结构体系比较
        1.整体结构的比较
        2.章结构的比较
        3.节结构的比较
    (三)两版高中生物学教材知识呈现体系比较
        1.生物学概念的比较
        2.图像系统的比较
五、基于两版本教材以“细胞的生命历程”为例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设计
        1.《细胞的增殖》教学目标设计
        2.《细胞的分化》教学目标设计
        3.《细胞的衰老和死亡》教学目标设计
    (二)基于两版本的教学设计
        1.《细胞的增殖》的教学设计
        2.《细胞的分化》的教学设计
        3.《细胞的衰老和死亡》的教学设计
六、结论
    (一)研究结论
        1.两版教材共同之处
        2.两版教材不同之处
    (二)教学实施中的建议
        1.着眼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和理论联系实际
        2.关注学生发展,增强课程选择性
        3.利用而不局限于现有教材
参考文献
致谢

(8)微视频在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人教版《生物学》必修一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1.基于课程标准对实验教学的凸显
        2.生物学实验教学应用微视频的优势
        3.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的特点和笔者教学实践经验与反思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三)文献综述
        1.核心概念界定
        2.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3.本文的理论基础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思路与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三、高中生物学必修一相关内容分析
    (一)选择必修一的缘由和学情分析
    (二)教材分析
        1.课程标准的要求与建议
        2.梳理必修一中的实验并分析
四、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应用微视频的理论研究
    (一)微视频制作的方法与步骤
        1.微视频制作的注意事项
        2.微视频的原材料获取途径
        3.微视频的分类
        4.微视频的制作流程
    (二)微视频在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模式
        1.常见的微视频在教学中的应用模式
        2.本文的应用模式
五、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应用微视频的教学实践
    (一)微视频制作的实践
        1.微视频制作内容的选择及教学目的
        2.微视频制作原材料的收集
        3.微视频的脚本设计
        4.微视频的制作
        5.微视频制作实践的总结和反思
    (二)微视频在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应用的实践
        案例一、微视频在实验“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中的教学实践
        案例二、微视频在实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中的教学实践
        案例三、微视频在实验“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中的教学实践
六、效果评价
    (一)学生实验教学过程中的观察及评价
    (二)师生访谈及分析
        1.教师访谈
        2.学生访谈
    (三)调查问卷及分析
        1.学生对微视频的兴趣及使用情况的调查
        2.对生物学科的兴趣及学生喜欢的实验学习方式的调查
        3.学生在应用微视频进行实验教学后对学习帮助情况的调查
        4.学生对制作的微视频满意程度的调查
        5.学生对应用微视频进行实验教学的教学模式的态度调查
总结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二)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一 “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的脚本设计
    附录二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的脚本设计
    附录三 “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的脚本设计
    附录四 微视频在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应用效果的学生调查问卷
    附录五 教师及学生访谈提纲

(9)“互联网+”背景下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方法的研究 ——以章丘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家对学生素质的要求
        1.1.2 新课标对高中生物学教学的要求
        1.1.3 实验在生物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1.1.4 “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意义
        1.4.1 理论意义
        1.4.2 实践意义
2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互联网+”
        2.1.2 “互联网+教育”
    2.2 理论基础
        2.2.1 建构主义
        2.2.2 最近发展区
        2.2.3 杜威“从做中学”
        2.2.4 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
3 “互联网+”背景下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现状调查
    3.1 问卷编制
    3.2 调查对象
    3.3 问卷发放与回收
    3.4 问卷分析
        3.4.1 教师问卷分析
        3.4.2 学生问卷分析
    3.5 总结
        3.5.1 教师问卷分析总结
        3.5.2 学生问卷分析总结
4 “互联网+”背景下实验教学方法解析
    4.1 “互联网+”背景下开展实验教学可行性分析
        4.1.1 周边高校环境师资分析
        4.1.2 高中学校学习支持分析
        4.1.3 师生接受度分析
    4.2 高中教材分析与实验选择
    4.3 方法选择
        4.3.1 方法选择依据
        4.3.2 虚拟仿真技术支持下生物学实验教学方法
        4.3.3 远程视频直播技术支持下生物学实验教学方法
    4.4 应用特点
        4.4.1 开放性
        4.4.2 互动性与角色转变性
        4.4.3 共享性与便利性
    4.5 应用原则
        4.5.1 目标指引原则
        4.5.2 科学性原则
        4.5.3 简洁性原则
        4.5.4 发展性原则
5 案例
    5.1 案例设计依据
    5.2 虚拟仿真技术支持下生物学实验教学方法案例
        5.2.1 课前准备
        5.2.2 组织过程
        5.2.3 教学案例
        5.2.4 效果评价
    5.3 远程视频直播技术支持下生物学实验教学方法案例
        5.3.1 课前准备
        5.3.2 组织过程
        5.3.3 教学案例
        5.3.4 效果评价
6 结语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致谢

(10)中美初中生物学教材中探究性实验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三、基本概念的界定
    四、相关研究综述
    五、研究的理论基础
第二章 研究方案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方法
第三章 中美初中生物学教材中探究性实验的比较研究
    一、中美初中生物学教材中探究活动设置的整体情况简介
    二、中美初中生物学教材中探究性实验基本环节的比较研究
第四章 中美初中生物学教材中探究性实验的典型案例分析
    一、《生物学》教材中的典型案例分析
    二、《科学探索者》教材中的典型案例分析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二、建议
    三、研究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附表

四、美国BSCS生物教材及其特色(论文参考文献)

  • [1]人教版高中生物2004与2019年版教材的比较研究 ——以《必修1分子与细胞》为例[D]. 宋迪. 淮北师范大学, 2021(12)
  • [2]学科前沿知识融入高中生物学教学的策略研究[D]. 刘倩. 石河子大学, 2021(02)
  • [3]基于“BEAR评估系统”中学生物实验观察能力测评的研究[D]. 杨晓琳.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9)
  • [4]5E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邓海妹. 闽南师范大学, 2021(02)
  • [5]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 ——以濉溪县的四所高中为例[D]. 李富娟. 淮北师范大学, 2021(12)
  • [6]不同版本高中生物学教科书《稳态与调节》模块的比较研究[D]. 赵伟光. 湖南师范大学, 2021
  • [7]人教版与沪科版高中生物学教材比较与应用研究 ——以“细胞的生命历程”专题为例[D]. 张鸿霞. 西北师范大学, 2020
  • [8]微视频在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人教版《生物学》必修一为例[D]. 张旭东.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9]“互联网+”背景下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方法的研究 ——以章丘区为例[D]. 翟肖肖.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10]中美初中生物学教材中探究性实验的比较研究[D]. 沈步芳. 石河子大学, 2018(01)

标签:;  ;  ;  ;  

美国BSCS生物学教材及其特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