胚胎无瘢痕愈合机制研究进展

胚胎无瘢痕愈合机制研究进展

一、胚胎无瘢痕愈合机制的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李琳[1](2020)在《秦岭滑蜥皮肤无瘢痕愈合过程的组织学观察》文中提出伤口愈合是器官再生的起始阶段,而愈合产生的瘢痕抑制这种再生形成,因此,皮肤无瘢痕愈合在再生医学研究领域备受关注。大多数蜥蜴类爬行动物具有断尾再生和断肢瘢痕愈合的差异化组织器官再生能力。不同蜥蜴物种的躯干部与尾部伤口愈合过程也不尽相同,开展不同蜥蜴物种伤口无瘢痕愈合过程的组织形态学研究,既可丰富蜥蜴类爬行动物的伤口愈合机制研究资料,又有利于从进化角度探究高等脊椎动物及人类皮肤组织再生机理。本实验以我国特有卵胎生蜥蜴—秦岭滑蜥为研究对象,对其躯干部及尾部进行直径为1.5mm的皮肤全层切口,活检记录其伤口愈合过程的大体解剖形态,利用常规组织学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扫描电镜技术对秦岭滑蜥躯干部和尾部愈合过程中不同时间点的细胞构筑特征进行观察。结果显示:1.秦岭滑蜥躯干部与尾部创面在愈合过程中会经历两次先缩小后增大再缩小的阶段,躯干部在创伤后60-80d伤口愈合速度较快,尾部在创伤后20-40d伤口愈合速度较快,秦岭滑蜥躯干部伤口愈合的平均速度为0.020±0.002 mm2/d,尾部伤口愈合的平均速度为0.016±0.001 mm2/d。2.基于组织形态学,秦岭滑蜥创面愈合可分为止血、伤口再上皮化、增殖以及组织重塑四个时期,由六个阶段组成。阶段Ⅰ,创伤后0-48h,尾部和躯干部创面的伤口边缘均有大量色素沉着,但躯干部创面出血量较大,而尾部创面无明显出血;阶段Ⅱ,创伤后2-10d,尾部与躯干部创面形成血凝块并逐渐增厚;阶段Ⅲ,创伤后7d-15d,两部位创面先形成仅有2-3层细胞厚度的皱缩伤口上皮,接着逐渐分层,在伤口上皮形成创面表皮脱落角质层;阶段Ⅳ,创伤后10-28d,在创面表皮脱落角质层下面又形成创面表皮角质层,表皮与真皮交界处有色素细胞生成,整个再生组织中形成血管网,皮肤较薄,血管量少,愈合过程中也无肉芽组织形成;阶段Ⅴ,创伤后20-70d,再生表皮角化,并开始形成形态不清晰的鳞片,深层真皮随机分布有黑色素团,下层形成黄色素细胞层;阶段Ⅵ,创伤后45-135d,表皮、真皮、鳞片完全分化,伤口无瘢痕愈合。3.在秦岭滑蜥皮肤伤口愈合过程的第Ⅰ阶段,增殖细胞核抗原免疫阳性细胞丰富,创面细胞增殖活跃。基质金属蛋白酶-9主要在伤口上皮呈免疫阳性,表明其参与细胞外基质重塑过程。细胞角蛋白6阳性细胞主要分布于Ⅱ-Ⅲ阶段的角质形成细胞中,参与表皮分化。α-平滑肌肌动蛋白在Ⅱ-Ⅲ阶段的肌成纤维细胞阳性较强,促进伤口挛缩。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阳性主要分布于Ⅱ-Ⅲ阶段皮肤损伤区内的中性粒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及成纤维细胞中以降低炎症反应、抑制瘢痕形成。在伤口愈合的第Ⅰ-Ⅲ阶段,凝血酶敏感蛋白-1阳性细胞丰富,抑制血管过早形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阳性细胞在第Ⅳ-Ⅵ阶段数量较多,促进血管生成。第Ⅴ-Ⅵ阶段,成纤维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3阳性明显,可促进血管网的建立并抑制肉芽组织形成,利于伤口无瘢痕愈合。4.扫描电镜所呈现的尾部与躯干部创面的结构相似。伤口愈合第Ⅰ阶段,躯干部创面处血细胞大量聚集,较尾部丰富;伤口愈合第Ⅱ-Ⅲ阶段,创面被覆类似于纤维蛋白构成的丝状网络;伤口愈合第Ⅳ-Ⅴ阶段,创面有杆菌分布;伤口愈合第Ⅵ阶段,创面密被再生鳞片,其尺寸和形状与未受损鳞片一致,但再生鳞片上的微皮纹稀疏,角皮层细胞表面的齿状结构较为钝化。综上,秦岭滑蜥躯干部与尾部皮肤创面均可无瘢痕愈合;PCNA、MMP-9、cytokeratin6、α-SMA、C3、TSP-1、VEGF和TGF-β3免疫细胞定位呈现再生时期和不同阶段特异性,参与秦岭滑蜥皮肤创面无瘢愈合;秦岭滑蜥再生鳞片与未受损鳞片形态一致,但微皮纹特征存在一定差异。上述组织形态学结果为进一步探究秦岭滑蜥皮肤无瘢痕愈合的分子调控机制奠定了基础。

李鹏远,郭海霞,白朝[2](2020)在《皮肤创伤后无瘢痕愈合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皮肤瘢痕引发的原因较多,多见于创伤、烧伤等,瘢痕对四肢形态、躯干形态以及功能造成一定影响,会引发瘢痕患者产生心理障碍。现阶段,在治疗瘢痕方面的效果还并不理想,如何能达到达到无瘢痕愈合还需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探析。无瘢痕愈合(Scarless wound healing)是胚胎皮肤固有的特性,在创伤后胎豚鼠皮肤组织中,能够快速修复,而无瘢痕遗留,为了达到这一理想目标,不少学者对胚胎及成体伤口愈合进行了对比研究,以便了解其愈合机制,为皮肤创伤后无瘢痕愈合提供参考。

王晓[3](2019)在《胎儿真皮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促进皮肤创面愈合的机制研究》文中指出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具有强大的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在再生医学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目前,骨髓MSCs、脂肪MSCs和脐带MSCs的功能及作用机制得到了较为广泛的研究,并且已逐步应用到了临床。同成人MSCs相比,胎儿的MSCs具有以下特点:不仅增殖能力更高、多向分化潜能更强,而且免疫原性更低。这些优势使得胎儿MSCs引起广泛的关注。胎儿真皮MSCs(Fetal dermal MSCs,FDMSCs)提取自孕中期胎儿真皮组织,是介导胎儿皮肤无瘢痕愈合最主要的细胞,在皮肤组织的修复再生领域具有潜在的优势。近年来,MSCs的旁分泌作用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和深入研究,许多研究成果和临床数据表明MSCs主要通过旁分泌机制发挥作用。通过旁分泌作用,MSCs向细胞外释放生长因子、细胞因子、炎性介质、外泌体等一系列生物活性物质。其中,外泌体介导的信号传递是MSCs发挥作用的主要机制之一。外泌体是直径30-150nm的圆形小囊泡,携带多种生物活性物质,一般包括蛋白质、核酸、脂质,由脂质双分子层包裹,被细胞分泌至细胞外基质中,通过向靶细胞传递这些物质介导细胞间的通讯。外泌体通过改变靶细胞的蛋白质和基因表达,调控细胞增殖、细胞侵袭、血管生成、免疫反应等过程,参与机体的各种生理病理过程。外泌体还可作为疾病的特异性生物标志物,用于多种疾病的诊断、作为运输载体靶向传递药物。在组织修复过程中,MSCs来源的外泌体发挥着同MSCs相似的作用:促进修复、促进内源性再生、促进血管生成、调节免疫反应等。然而MSCs的外泌体促进皮肤创面愈合的具体分子机制还不清楚,亟待进一步探究。我们推测,外泌体作为FDMSCs发挥其修复作用的重要媒介,能够促进皮肤创面愈合。为了验证这一假说,我们提取了 FDMSCs的外泌体(FDMSC-derived exosome,FDMSC-Ex)并将其应用于小鼠皮肤损伤模型,发现FDMSC-Ex能够显着加快小鼠创面的愈合速度;为了进一步探究FDMSC-Ex促进创面愈合的分子机制,我们将FDMSC-Ex应用于成人真皮成纤维细胞(Adult dermal fibroblasts,ADFs),检测ADFs的增殖、迁移、合成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的能力及相应信号通路的改变。FDMSC-Ex孵育后,ADFs的增殖、迁移和ECM蛋白合成能力增强,同时发现Notch通路被激活;应用抑制剂DAPT阻断Notch通路后,ADFs的增殖和迁移能力显着下降。为了进一步探索Notch通路激活的原因,我们检测了 FDMSC-Ex中Notch通路5种配体蛋白(Jagged 1、Jagged 2、Dll-1、Dll-3、D11-4)的表达情况,发现FDMSC-Ex中只表达Jagged 1而不表达其他四种配体蛋白。为了验证Jagged 1在FDMSC-Ex介导的促进愈合功能中的作用,使用Jagged 1多肽模拟Jagged 1对Notch通路的激活作用,使用siRNA敲除Jagged 1在FDMSC-Ex中的表达,结果证实,Jagged 1是FDMSC-Ex激活ADFs Notch通路的关键因子,介导FDMSC-Ex发挥促进愈合的作用,由此阐明FDMSC-Ex促进皮肤组织创面愈合的分子机制。本研究探索了 FDMSC-Ex促进创面愈合的分子机制,分析MSCs外泌体的临床应用前景,为今后FDMSC-Ex用于临床难愈性创面、大面积烧伤、皮肤缺损等创面的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研究目的提取FDMSC-Ex,研究FDMSC-Ex对皮肤创面愈合和ADFs功能的影响,阐明FDMSC-Ex促进皮肤创面愈合作用的分子机制。研究方法1.提取FDMSC-Ex。从人胎儿皮肤组织提取FDMSCs并进行多向分化潜能、细胞表面标记物的检测;从FDMSCs的条件培养基中提取FDMSC-Ex,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形态并测量直径、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其标记物(Tsgl01、Alix和CD63)、并进行了外泌体粒径分析。2.动物实验。构建小鼠背部10mm×10mm皮肤全层创面模型,术后即刻在创面周围分4个点共注射200μl 1mg/ml的FDMSC-Ex。分别于术后第7、14天观察皮肤创面愈合情况,拍照,并取创周皮肤标本进行组织学检测。3.FDMSC-Ex摄取实验。使用PKH26标记FDMSC-Ex,然后将标记好的FDMSC-Ex加入ADFs中孵育24小时,DAPI染核后使用荧光显微镜观察。4.ADFs 增殖实验。将 FDMSC-Ex 按照 1 μg/ml、10μg/ml、1OOμg/ml 的浓度梯度加入ADFs中进行孵育,24小时后使用CCK-8的方法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5.ADFs迁移实验。使用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方法,向ADFs中加入1μg/ml、10μg/ml、100μg/ml的FDMSC-Ex干预细胞。孵育24小时后,显微镜下测量单层细胞机械划痕两侧的宽度(划痕实验);transwell实验则在细胞固定、结晶紫染色后去除小室内层细胞后,计数穿过小室膜到达小室外侧的细胞数目,检测ADFs的迁移能力。6.ADFs合成ECM蛋白能力的检测。使用RT-PCR检测FDMSC-Ex孵育后ADFs合成ECM蛋白(Ⅰ型胶原蛋白、Ⅲ型胶原蛋白、弹性蛋白、纤维粘连蛋白、α-平滑肌肌动蛋白)的能力。7.Notch信号通路的检测。使用Western blot检测Notch通路中活性Notchl、Jagged 1和下游蛋白Hes 1的表达量改变;为了进一步验证Notch通路的作用,使用抑制剂DAPT阻断Notch通路后,再次检测ADFs的增殖和迁移。检测FDMSC-Ex中Notch通路配体蛋白表达情况,分析引起Notch通路活性改变的原因。8.Jagged 1作用的检测。使用Jagged 1多肽模拟Jagged 1对Notch通路的激活作用,使用siRNA敲除Jagged 1在FDMSC-Ex中的表达,检测Jagged 1在Notch通路激活和FDMSC-Ex促进创面愈合中的作用。研究结果1.成功提取并鉴定FDMSC-Ex。2.FDMSC-Ex促进小鼠背部皮肤创面愈合。3.FDMSC-Ex 能被 ADFs 摄取。4.FDMSC-Ex增强ADFs的增殖、迁移、合成ECM的能力。5.FDMSC-Ex通过激活Notch信号通路提高ADFs促进创面愈合的能力。阻断Notch通路后,ADFs的增殖与迁移能力显着降低。6.FDMSC-Ex中的Jagged 1蛋白激活Notch通路促进创面愈合。结论1.FDMSC-Ex促进小鼠背部皮肤创面愈合。2.FDMSC-Ex增强ADFs的增殖、迁移、合成ECM的能力。3.FDMSC-Ex通过激活Notch信号通路提高ADFs创面愈合的能力。阻断Notch通路后,FDMSC-Ex促进ADFs增殖与迁移的能力显着降低。4.FDMSC-Ex中的Jagged 1蛋白能够激活Notch通路,提高ADFs的增殖、迁移能力,在促进创面愈合中起到重要作用。

王鹏[4](2017)在《BALB/C小鼠胚胎与成鼠皮肤无瘢痕愈合相关基因筛选、克隆与转基因研究》文中提出论文纲要皮肤组织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其主要功能为隔离和屏障作用,避免身体受到外界的感染和伤害。瘢痕(scar)是皮肤软组织和各个器官损伤后所引起局部形态和组织学及病理学等变化的统称,它是高等哺乳动物的皮肤、软组织和器官受到一定程度损伤后修复和重建过程的必然产物,是正常组织形态和功能的不完全替代。瘢痕的形成不仅影响患者的美观和心理健康,肥厚性瘢痕、瘢痕挛缩及瘢痕疙瘩更是能够引起患者的功能丧失、运动感觉障碍及婴幼儿患者的生长受限。瘢痕癌则直接威胁着患者生命安全。因此,防治皮肤软组织器官损伤后的瘢痕形成、瘢痕增生,减少瘢痕组织对患者外表、功能和心理的损害是现代医学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之一。观察发现,器官再生和无瘢痕愈合往往出现在低等动物体内,高等哺乳动物皮肤软组织损伤往往以瘢痕愈合形成功能替代为终点。然而上世纪70年代Burr ington[1]发现将剖宫后经过手术的羊胚胎再放入子宫后,出生后羊羔皮肤上无瘢痕形成。随后,Harrisond[2]等对17例18-28周的人类胚胎进行手术后再放回子宫,婴儿出生后皮肤上也没有瘢痕出现,表明人类胚胎的皮肤、软组织和部分内脏器官具有创伤后无瘢痕愈合和重建的能力,并由此提出了“无瘢痕愈合(scarless wound healing)”的概念,即人类和高等哺乳动物孕早中期胚胎的皮肤软组织及部分器官具有深度创伤后可以完美修复重建且没有瘢痕组织形成的特性,这种现象说明瘢痕这种不完全功能和形态的组织替代并不是人类和高等哺乳动物皮肤、软组织和器官创伤或损伤愈合的唯一途径。孕早中期胚胎皮肤和软组织完美修复重建的主要组织学特征总结如下:①胚胎皮肤等组织损伤后无明显急性炎症反应或炎症反应维持在较低水平;②胚胎皮肤的真皮细胞外基质(E CM)中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的含量较成体皮肤明显升高,而透明质酸酶的合成及活性明显降低;③胚胎皮肤无瘢痕愈合后真皮中各型胶原纤维呈正常网状结构整齐排列,而瘢痕组织中的胶原纤维排列杂乱无序且各型胶原蛋白比例有明显差异。根据上述结论可以得出与高等哺乳动物胚胎皮肤等组织无瘢痕愈合相关的几个要素:(1)胚胎所处子宫内环境因素:无瘢痕愈合与胚胎伤口周围羊水提供的子宫内环境有特定关系。羊水中含有较多的前列腺素(prostagla ndin,PG)、透明质酸等已证实能够促进伤口愈合的活性物质,这些活性物质在胚胎创伤后组织修复和重建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实验证实:羊水本身既有提高胶原酶(collagenase)活性的作用,也有降低透明质酸酶(hyaluronidase)、弹性蛋白酶(elastase)和组织蛋白酶(cathepsin)等多种降解酶活性的作用,羊水就是通过影响与胶原和透明质酸的合成与降解相关的各种酶的活性达到调节胚胎伤口中特定胶原(Ⅰ、Ⅱ、Ⅲ型)合成比例与增加透明质酸含量的作用。(2)无论是胚胎还是成体哺乳动物,皮肤、软组织和器官的成纤维细胞(fibro-bl ast,FB)是损伤修复的主要功能细胞,成纤维细胞向伤口的游走速度和时机,各型胶原蛋白合成、分泌及其比例在伤口的愈合过程起到了关键作用。实验证实,孕早期胚胎皮肤伤口中成纤维细胞较成人皮肤伤口成纤维细胞的游走能力明显增强,同时胚胎皮肤伤后3-5天创面组织中即可见到大量成纤维细胞聚集,而成人伤后7天的创面才出现成纤维细胞游走和分泌。(3)胚胎皮肤软组织细胞外基质有其特殊之处:胎儿组织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的组成成分与成人有明显差异,成人皮肤伤口内透明质酸和纤维蛋白仅仅在创伤早期少量分泌,然后迅速分解,并且被各型胶原蛋白(其中Ⅰ型胶原比例75%,Ⅲ型胶原比例25%)替代;而胎儿皮肤伤口的ECM成分和含量与胎儿正常皮肤相同,透明质酸含量较成体皮肤显着升高,胶原纤维(其中Ⅲ型胶原比例60%)呈规则网状排列。随着妊娠时间延长,孕后期开始胚胎皮肤愈合模式从无瘢痕愈合逐渐转变为瘢痕愈合直至出生后。如果能够在成体皮肤软组织和器官实现无瘢痕愈合,就可以从根本上解决组织损伤后瘢痕愈合引起的一系列问题,从而获得损伤及手术后皮肤、软组织和器官完美重建甚至组织器官再生的理想化结果。几十年的研究表明瘢痕形成主要与三方面因素相关:1、细胞外基质的合成与分解失衡。Sato M等[3]的研究表明在三维立体培养体系中,瘢痕疙瘩(keloid)和肥厚性瘢痕(hypertrophic scar,HTS)的前α 1(Ⅰ)、前α 1(Ⅲ)胶原的mRNA水平比正常水平高20倍。Friedman DW等[4]的试验表明前α 1胶原基因在keloid和HTS中的翻译效率均有增高,但只有在keloid中发现前α 1胶原基因的mRNA水平随Ⅰ型胶原生成量增加而相应稳定增长。Arakawa等[5]用Northern印迹杂交的方法发现HTS中编码胶原酶mRNA含量和表达显着降低,同时胶原酶的活性明显下降。说明创面成纤维细胞中Ⅰ型胶原和Ⅲ型胶原的过度合成及分解降低是肥厚性瘢痕和瘢痕疙瘩发生的关键因素。2、多种类型细胞因子在瘢痕愈合过程中有重要双向调节功能。转化生长因子β1,2,3(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2,3,TGF-β1,2,3)是当前已确认的与keloid和HTS形成密切相关,同时也是研究最多的细胞因子之一。Occlestong[6]等通过在成年小鼠,大鼠和猪的伤口中(模拟子宫内胚胎内环境)加入相应抗体降低PDGF、TGFbetal和TGFbeta2的表达或人为加入外源性TGFβ 3,均获得了类似胚胎皮肤无瘢痕愈合的结果。说明成体哺乳动物损伤的皮肤及软组织在特定条件下也可以模拟类似胚胎无瘢痕修复的过程。TGFβ 3是哺乳动物胚胎组织无瘢痕愈合的关键因子。在成体哺乳动物皮肤创面添加外源性TGFβ 3显着降低了伤后早期细胞外基质中胶原蛋白等的沉积,而这些蛋白质分子的大量沉积影响了伤口真皮组织的塑形和重建。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7]不仅在促进神经系统发育及分化、维持神经系统正常功能、调节神经肽分泌等方面扮演重要角色,同时有促进损伤修复、参与新的毛细血管生成等重要功能。Rapala K等[6]的研究证明IL-1β和PGE2能够少量提高前α 1(Ⅰ)、前α 1(Ⅲ)胶原的mRNA水平,却分别减少胶原产量15%和34%。Cao PF等[9]证实HOXA9基因具有诱导皮肤表皮干细胞分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从而引起 HTS和keloid中血管过度增生。3、遗传学机制在瘢痕、肥厚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的生成中扮演主要角色。Tsou R等[10]使用基因芯片检测技术,通过普通瘢痕和HTS与正常皮肤比较发现有142个基因过量表达,同时71个基因表达量降低。Stelnicki EJ[11]通过比较胚胎和成体皮肤的基因表达,发现两者有多个同源异型基因的特异表达(如:HoxB13,PRX-2,MSX-1,MSX-2,M0X-1等),认为这些基因在胚胎和成体皮肤中差异表达可能是胚胎皮肤完美重建和修复的关键因素。在疾病基因组研究中目前经常采用的差异显示技术(DD-PCR)、Northern杂交、点杂交和基因芯片技术(genechip)等方法虽然能够全面显示两个样本间mRNA的差异,但是容易遗漏微量存在的特异表达基因mRNA携带的大量遗传信息并且假阳性率明显偏高或者只能够比较已知基因的差异,无法筛选未知基因。据此我们设计了本试验,采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suppression subtractive hybridization,SSH),分别抽提BALB/C小鼠孕14天鼠胚皮肤组织的mRNA和3月龄BALB/C小鼠皮肤组织的mRNA为试验材料,通过双向消减杂交技术、抑制性PCR技术和巢式PCR技术,筛选并克隆分别在两种皮肤组织中特异表达的共23个cDNA片段并构建了两个相应的cDNA文库。其中获得16个在鼠胚皮肤特异表达的cDNA片段和7个在成鼠皮肤特异表达的cDNA片段,这些cDNA片段均有可能与瘢痕形成或无瘢痕愈合有关。随后将筛选的cDNA片段分别进行克隆、基因测序、网上查新,最后使用NCBI的blast和DNAstar等分子生物学软件进行同源性分析。发现多数cDNA片段源于已知基因,其中大部分与各型细胞增殖和凋亡相关,其中2个源于鼠胚皮肤的cDNA片段未曾报道。我们在将前面获得的两个与无瘢痕愈合相关的未知基因(F32-5、F4-4)进行了克隆并且与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构建复合体,在体外分离并培养BALB/C小鼠成鼠皮肤成纤维细胞达到稳定传代。将两个未知基因通过转基因技术转染体外培养小鼠皮肤成纤维细胞,通过形态学观察及生长曲线发现转染细胞有增殖活跃的现象。第一章BALB/C小鼠胚胎与幼鼠皮肤无瘢痕愈合基因的筛选与克隆研究目的:通过应用双向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SSH)、抑制性PCR技术和巢式PCR技术筛选并克隆分别在孕中期(孕14天)及3月龄BALB/C小鼠皮肤中差异表达的与创伤愈合相关的基因。方法:自3月龄小鼠及孕14天胚胎小鼠皮肤取材,分别提取总RNA及mRNA。获得的mRNA样品通过紫外分光光度计及1%琼脂糖凝胶电泳进行定性和定量并排除DNA污染。应用SSH等分子生物学技术筛选出分别在胚胎小鼠及3月龄小鼠皮肤中特异表达基因的cDNA片段并进行克隆。结果:通过试验,获得了 16个在BALB/C小鼠胚胎皮肤中特异表达的cDNA片段,7个在成鼠皮肤中特异表达的cDNA片段。将23个cDNA片段分别进行克隆、测序和测得基因序列的同源性分析。证实其中部分为已知基因(rps29,eef-1α,tieg,rps15,nedd5(SEPT2),cdcrel-1(SEPT5)和endoa)的 cDNA 片段,其中rps29[12]基因已确认有抑制成纤维细胞增生、促进其凋亡的作用;endoa[13]与eef-1α[14]基因表达产物有调节成纤维细胞和表皮细胞增殖及凋亡的作用。rps 15[15]在多种肿瘤中表达活跃,如胰岛细胞瘤,食道癌,结肠癌等。另外获得源自BALB/C小鼠胚胎皮肤的特异表达性基因F32-5和F4-4,这两个基因未见报道。结论:通过试验获得多个已知的与表皮细胞、成纤维细胞、肿瘤细胞增殖与凋亡有关基因,以及两个源于BALB/C小鼠胚胎皮肤新的与创伤愈合有关基因。这些在鼠胚皮肤和小鼠皮肤中特异表达基因可能与鼠胚皮肤无瘢痕愈合现象密切相关,为其遗传学基础。第二章鼠胚皮肤特异表达新基因的转基因研究目的:进一步通过转基因技术,研究前面筛选出的两个与无瘢痕愈合相关新基因转染对体外培养成纤维细胞的影响。方法:在体外分离培养BALB/C小鼠成鼠背部皮肤的成纤维细胞并稳定传代,将携带外源插入片段的质粒载体pcDNA3.1/F32-5、pcDNA3.1/F4-4导入体外培养传代的成纤维细胞中,并观察基因转导是否会干扰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凋亡。结果:大体形态观察转染目的基因后体外培养成纤维细胞有增殖活跃现象,细胞生长曲线显示转染后成纤维细胞比未转染细胞增殖速度明显加快且凋亡减缓。结论:两个新基因转染均有促进体外培养成纤维细胞增殖和减缓凋亡的作用。表明这两个新基因与鼠胚皮肤无瘢痕愈合能力密切相关,是BALB/C小鼠鼠胚皮肤无瘢痕愈合的调控基因。

宋雨健[5](2017)在《CTGF在人胎儿皮肤无瘢痕愈合机制中作用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1971年,学者首次发现人胎儿创伤后无瘢痕形成的现象,并提出“无瘢痕愈合”的相关概念,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研究无瘢痕愈合机制的热潮,并希望通过对其具体机制的研究,在人体内复制该过程,以避免瘢痕的产生。近年来,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这一促纤维化蛋白因子越来越受到重视,其主要由成纤维细胞、肝星状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等间质细胞合成并分泌,富含半胱氨酸,在机体内呈生理状态量分泌。有研究证实,其在促纤维化方面作用较强,且具有专一性,并被认为是TGF-β1的直接下游效应因子。但关于CTGF的相关研究目前被局限于其对细胞外基质的作用以及在疾病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国内外鲜有CTGF在胚胎皮肤无瘢痕愈合方面的报道,同时CTGF在无瘢痕愈合中的作用机制仍不清楚。研究目的:探讨CTGF在人胎儿皮肤无瘢痕愈合中作用机制,并通过建立人胚胎无瘢痕愈合模型,观察模型中CTGF的表达水平变化,明确其与胚胎无瘢痕愈合的关系。同时观察干预CTGF的表达对人胎儿皮肤无瘢痕愈合过程及相关重要因素的影响,为阐明CTGF在胚胎无瘢痕愈合机制中的作用提供实验依据,为瘢痕疙瘩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研究方法:将20只裸鼠随机分为人胎儿无瘢痕愈合模型组与改良瘢痕动物模型组,每组各10只裸鼠。分别将孕龄2024w的人水囊引产胎儿皮肤及人全厚皮片移植于裸鼠背部皮下。待移植物存活后,在其上作全层切口,以制造创面。分别在两组裸鼠创面产生前、创面产生后第1、3、7、14天以及第120d对移植物进行取材。分别使用苦味酸-天狼星红偏振光法、图像分析技术、免疫组化染色SABC法检测样本组织纤维化程度和CTGF蛋白质表达水平。比较2组透明质酸(HA)、以及PRX-2、HOXB13、HOX2.2以及HOX2.3等同源异形框基因的差异。在此基础上,体外培养人胎儿无瘢痕愈合组织成纤维细胞,随机分为CTGF ASODN治疗组、DOSPER脂质体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其中CTGF ASODN治疗组(AT组)使用特异性CTGF反义寡核苷酸进行全硫代修饰后转染基因;DOSPER脂质体对照组(LC组)使用无CTGF ASODN的DOSPER脂质体进行处理;空白对照组(C组)则不进行任何处理。使用荧光显微镜观察3组细胞中CTGF ASODN的时相分布特点,并通过H3-脯氨酸掺入法对3组成纤维细胞的胶原合成情况进行检测,通过噻唑蓝(MTT)比色实验对其增殖活力进行检测,对其CTGF m RNA的表达水平以及CTGF蛋白质的表达水平分别进行RT-PCR检测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SABC法检测。以明确CTGF在人胎儿皮肤无瘢痕愈合机制中的作用。结果:1.人胎儿无瘢痕愈合模型组与改良瘢痕动物模型组中所有大鼠均存活。前者创面制造后120d可见其皮片无皱缩,表面红润,有毛发生长,体积未见缩小,镜下观察移植物则与周围正常皮肤无显着差异。后者创面制造后120d可见其瘢痕部分变软,伴有不同程度的挛缩,并显着高于皮面,镜下观察到真皮层显着增厚,且真皮乳头层与网状层间界限不清,胶原纤维致密,紊乱的漩涡或结节状排列,其间微血管与细胞核分裂细胞比例增加,与成人增生性瘢痕组织无显着差异。2.人胎儿无瘢痕愈合模型组III型胶原纤维分布广泛,I型胶原纤维数量较少,CTGF蛋白质含量少,阳性颗粒分布密度较低,HA含量显着及其受体CD44表达水平显着增高,发育生物学相关同源异形框基因(PRX-2、HOXB13、HOX2.2以及HOX2.3)在表皮组织和真皮组织均有阳性表达。改良瘢痕动物模型组I型胶原纤维广泛分布于真皮层,CTGF蛋白质含量多,阳性颗粒分布密度高,HA含量显着及其受体CD44表达水平低。3.CTGF ASODN转染HSF细胞后首先进入细胞浆,然后转移至细胞核,最后消失。且转染后HSF细胞增殖能力和H3脯氨酸掺入率均降低,CTGF蛋白质表达水平与mRNA表达均下调。结论:1.将孕龄2024w人胎儿背部皮肤移植至裸鼠背部皮下后,皮肤可以成活,且继续维持人胎儿皮肤生长发育的基本特性。同时,在移植物制造创面后,进行组织学观察,至愈合后第120d,创面未产生瘢痕。该模型可作为人胎儿皮肤无瘢痕愈合相关研究的理想模型。2.人胎儿皮肤无瘢痕愈合过程中,组织内CTGF表达水平低于成人皮肤瘢痕愈合,提示在瘢痕愈合的过程中,CTGF m RNA转录、翻译水平增高,其产物能够刺激瘢痕组织中的Fb增殖和ECM(以胶原为主)沉积,直至组织广泛纤维化并产生瘢痕增生。3.人胎儿皮肤无瘢痕愈合组织内HA及其受体CD44表达水平更高,两者结合形成HA-CD44复合体并触发Fb合成HA、改变细胞骨架等行为,在胎儿皮肤无瘢痕愈合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4.发育生物学相关同源异形框基因(PRX-2、HOXB13、HOX2.2以及HOX2.3)在表皮组织和真皮组织均有阳性表达,而成人皮肤瘢痕愈合过程中表皮组织仅有PRX-2、HOXB13表达,真皮组织仅有HOXB13表达。其表达差异与组织创伤后愈合的不同过程有关。5.CTGF在瘢痕愈合中能促进胶原合成与Fb增殖,CTGF ASODN能显着降低HSF中的CTGF m RNA水平,抑制CTGF蛋白质表达,进而减少HSF细胞的胶原合成。因此,CTGF ASODN可通过抑制CTGF表达成为治疗瘢痕愈合的有效方法。

王海涛[6](2017)在《小鼠触须毛囊体外再生及皮肤创面愈合形态学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前,毛囊和皮肤是细胞生物学和皮肤创面修复及皮肤病学等学科研究的热点,它涉及毛囊干细胞的定位、毛囊的形态学分析、毛囊信号转导、生长因子、细胞因子和真皮和表皮之间的相互作用等多个方面的生物学功能研究。毛囊作为皮肤中具有独特的结构和周期性再生能力的重要附属器官,其毛囊干细胞在皮肤创伤修复及病理生理免疫机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建立和完善体外培养触须毛囊外根鞘重建新生毛囊的方法,及对毛囊再生过程与相关机制的探讨,可为进一步对毛囊细胞生长、发育、分化、凋亡等规律的研究奠定基础。另外,胎鼠皮肤创面愈合培养的条件优化及细胞活跃区定位,为后期建立胎鼠皮肤人工微创体外愈合模型奠定基础。同时,初步分析皮肤新生疤痕中短暂扩增细胞的形成及迁移方向,为干细胞在皮肤创面修复中的迁移提供理论支持。1、显微解剖分离触须毛囊外根鞘并体外培养。结果显示,毛囊外根鞘体外培养到第5 d可以初步重建毛囊基本形态;毛囊再生过程中毛囊外根鞘原玻璃膜作为创面伤口被新形成的伪玻璃膜所代替;通过EdU标记毛囊可增殖细胞演绎细胞迁移方向,还原出新生毛囊再生过程的三维立体空间形态。2、通过对胎鼠皮肤无瘢痕愈合培养液优化及皮肤细胞增殖活跃区分析。结果显示,胎鼠微创皮片培养3 d后,DMEM组、DMEM+5%FBS组、DMEM+10%FBS组、MEM组、MEM+5%FBS组、MEM+10%FBS组皮片愈合率分别为0、3.33%、6.67%、3.33%、46.67%、26.67%,6组皮片愈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39,P<0.05)。两两比较显示,MEM+5%FBS组皮片愈合率显着高于除MEM+10%FBS组外的其他4组(均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EM(OR=11.717,95%CI 3.27441.934,P<0.001)及FBS浓度(5%FBS:OR=24.625,95%CI 3.027200.299,P=0.003;10%FBS:OR=13.449,95%CI 1.618111.813,P=0.016)均是促进胎鼠微创皮片愈合的因素。在MEM+5%FBS培养条件下,真皮和表皮愈合形态最好,且创面处表皮无增厚现象。EdU细胞增殖标记分析显示,胎鼠皮肤的真皮乳头层和表皮基底层是创面愈合过程中两个主要的细胞增殖活跃区,同时AP-1蛋白在这两个细胞增殖活跃区也有大量表达。3、对新生小鼠皮肤创面愈合形态以及细胞迁移进行观察。结果显示,创面愈合过程中表皮层中表达Sox2的阳性细胞逐渐连贯,并且发现真皮乳头层中Sox2和角蛋白14同时大量表达,可见致密细胞网和向下凸起的新生毛囊样结构形成。同时,创面愈合初期细胞迁移主要由创面底部开始,向上迁移并填充创面。综上所述,毛囊外根鞘体外培养到第5 d可以初步重建毛囊基本形态,毛囊内部中心可以达到无疤痕愈合状态。MEM+5%FBS的培养条件,是胎鼠皮肤创面无瘢痕愈合的最适培养条件,且胎鼠皮肤的真皮乳头层和表皮基底层是创面愈合过程中两个主要的细胞增殖活跃区。初步分析得出创面愈合初期细胞迁移主要由创面底部开始,并向上迁移填充创面。

徐小桐,张昕,杜娟,杨晓农[7](2017)在《同源异型框基因Prrx功能的研究进展》文中认为同源异型框(homeobox,HoX)基因是具有较高遗传等级并能控制细胞分化和形态发育的重要基因。同源异型框基因主要在胚胎时期高度表达,对胚胎的发育、分化及对肢体结构和器官发育有重要影响。同源异型框基因Prrx主要包括3种,分别是Prrx1、Prrx2和Prrx3。Prrx基因家族在人和鼠的腭裂、颌骨、四肢、胫腓骨的组织发育中有重要作用,并与大脑、脊髓、神经、心脏等器官的发育密切相关。其中Prrx1和Prrx2基因主要参与胚胎中骨骼和心血管系统的发育,如四肢、颅面、软骨和动脉管。Prrx3基因主要参与胚胎中骨、软骨、大脑、脊髓等的发育。文章针对Prrx基因的功能进行概述,以期为这些基因功能的研究及相关疾病的防控提供一定的参考。

胡华,岑瑛[8](2016)在《胚胎皮肤无瘢痕愈合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早期胚胎皮肤的创伤愈合时间短,伤后无瘢痕遗留,探索其愈合机制对临床防治瘢痕具有重要意义。尽管无瘢痕愈合的发生机制仍不明确,但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成体与胚胎皮肤创伤愈合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差异逐渐被发现。现就胚胎成长环境、炎症、细胞因子、细胞外基质、基因表达等方面对胚胎无瘢痕愈合的可能机制作出阐述。

孙志成[9](2015)在《褪黑素受体在胎儿皮肤与增生性瘢痕组织中的表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褪黑素受体在不同发育时期的胎儿皮肤与增生性瘢痕组织的表达研究,探索增生性瘢痕形成与褪黑素受体表达的关系,为防治增生性瘢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取胎龄(embryo gestational age,EGA)为12-34周的胎儿正常皮肤组织共24例。标本按胎龄分为3组:即6例(胎龄12-19周),12例(胎龄20-27周)和6例(胎龄28-34周)。取来源于正在进行整形修复手术患者的成人正常皮肤组织及增生性瘫痕组织各8例,瘢痕增生的时间为3月-1年。1、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观察胎儿不同时期皮肤、成人正常皮肤及增生性瘢痕组织组织形态学结构;2、免疫组化检测胎儿不同时期皮肤、成人正常皮肤及增生性瘢痕组织褪黑素受体表达;3、用定量反转录聚合酶连锁反应(quantificational rt-PCR)实验检测胎儿不同发育时期的皮肤、成人正常皮肤及增生性瘢痕组织中褪黑素受体(MT1、MT2)m RNA的表达。结果1.组织形态学结构:HE染色显示三组不同发育时期的胎儿皮肤切片均含有表皮、真皮和部分皮下脂肪,早期胎儿皮肤表皮仅由2-3层单层扁平的表皮细胞组成,棘细胞层未见完整的毛囊结构,基底细胞体积小,中、晚期毛细管腔较小,血管数量丰富,逐步向成人皮肤发展。增生性瘢痕与正常皮肤相比,没有明显的真皮乳头,存在大量的成纤维细胞及大量排列紊乱的胶原纤维。2.褪黑素受体在不同发育时期的胎儿皮肤和增生性瘢痕组织中的表达免疫组化显示不同发育时期的胎儿皮肤中均有褪黑素受体GPR50阳性表达,晚期胎儿皮肤中褪黑素受体阳性表达较中期胎儿皮肤高(P<0.05),中期胎儿皮肤中褪黑素受体阳性表达较早期胎儿皮肤高(P<0.05)。增生性瘢痕、正常皮肤及胎儿皮肤中毛囊、表皮层、汗腺、毛细血管中均有褪黑素受体的阳性表达,增生性瘢痕组织中褪黑素受体表达阳性表达高于成体皮肤组织(P<0.05);正常皮肤组织中褪黑素受体表达较中期胎儿皮肤高(P<0.05)。3.胎儿皮肤与增生性瘢痕组织中褪黑素受体m RNA的表达晚期胎儿皮肤中的MT1、MT2 mRNA的表达(2.32±0.27、4.67±2.03)高于中期胎儿皮肤(1.94±0.63,2.22±1.05)表达水平(P<0.05),中期胎儿皮肤中的MT1、MT2 m RNA的表达较早期胎儿皮肤(1.37±0.36,1.50±0.41)高(P<0.05),皮肤中的MT1、MT2 m RNA表达随着胎龄上升而升高。增生性瘢痕中MT1、MT2 m RNA表达(6.683+2.391,5.755+0.849)高于正常成体皮肤(3.281+2.172,4.589+1.171)(P<0.05),胎儿中期皮肤MTm RNA的表达低于正常成体皮肤(P<0.05)。结论胎儿皮肤随着胎龄的生长发育,褪黑素受体表达逐渐升高。增生性瘢痕的发生和形成也可能与褪黑素受体表达有关。

任晓军,程基焱[10](2013)在《透明质酸在瘢痕愈合中的作用综述》文中研究指明自1971年无瘢痕愈合(scarless healing)这一概念提出后,科研工作者从细胞、分子等多水平对其发生、发展的机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众多因素中,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在创伤瘢痕愈合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糖氨基聚糖(glycosaminoglycan,GAG)作为一种重要的细胞外基质组件,其

二、胚胎无瘢痕愈合机制的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胚胎无瘢痕愈合机制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秦岭滑蜥皮肤无瘢痕愈合过程的组织学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1 前言
    1.1 皮肤无瘢痕愈合的研究进展
        1.1.1 皮肤无瘢痕愈合的概述
        1.1.2 皮肤无瘢痕愈合的研究概况
        1.1.2.1 非哺乳类脊椎动物皮肤无瘢痕愈合研究概况
        1.1.2.2 哺乳类脊椎动物皮肤无瘢痕愈合研究概况
        1.1.2.3 无瘢痕伤口愈合的共性
    1.2 秦岭滑蜥的研究进展
        1.2.1 秦岭滑蜥形态特征、分布及生活习性
        1.2.2 秦岭滑蜥的进化地位
    1.3 蜥蜴类爬行动物皮肤无瘢痕愈合的研究概况
        1.3.1 皮肤无瘢痕愈合涉及的相关信号分子及其信号通路
        1.3.2 皮肤无瘢痕愈合涉及基因组学
        1.3.3 皮肤无瘢痕愈合涉及的转录组学及蛋白组学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动物
    2.2 实验试剂
    2.3 实验仪器
    2.4 实验方法
        2.4.1 秦岭滑蜥采集和饲养
        2.4.1.1 活组织检查
        2.4.1.2 正常皮肤取材
        2.4.1.3 不同时间点创面愈合皮肤取材
        2.4.1.4 创面皮肤扫描电镜取材
        2.4.2 石蜡切片
        2.4.2.1 预处理
        2.4.2.2 石蜡切片
        2.4.2.3 H.E.染色
        2.4.2.4 Masson’s三色染色
        2.4.3 石蜡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2.4.4 扫描电镜法
        2.4.5 观察与作图
        2.4.6 数据统计及分析
3 实验结果
    3.1 秦岭滑蜥未受伤皮肤大体形态和组织学特征
    3.2 秦岭滑蜥伤口无瘢痕愈合大体解剖学特征
        3.2.1 秦岭滑蜥伤口无瘢痕愈合的趋势
        3.2.2 秦岭滑蜥伤口无瘢痕愈合的平均速率
        3.2.4 秦岭滑蜥躯干与尾创面无瘢痕愈合的走势比较
    3.3 秦岭滑蜥伤口愈合过程中的组织学特征
        3.3.1 秦岭滑蜥伤口无瘢痕愈合阶段Ⅰ(创伤后0-48h)
        3.3.2 秦岭滑蜥伤口无瘢痕愈合阶段Ⅱ(创伤后2-10d)
        3.3.3 秦岭滑蜥伤口无瘢痕愈合阶段Ⅲ(创伤后7d-15d)
        3.3.4 秦岭滑蜥伤口无瘢痕愈合阶段Ⅳ(创伤后10-28d)
        3.3.5 秦岭滑蜥伤口无瘢痕愈合阶段Ⅴ(创伤后20-70d)
        3.3.6 秦岭滑蜥伤口无瘢痕愈合阶段Ⅵ(自截后45-135d)
        3.3.7 秦岭滑蜥伤口愈合阶段PCNA表达
        3.3.8 秦岭滑蜥伤口愈合阶段VEGF和 TSP-1 表达
        3.3.9 秦岭滑蜥无瘢痕愈合示意图
    3.4 秦岭滑蜥创面扫描电镜观察
        3.4.1 秦岭滑蜥创面鳞片扫描电镜观察
    3.5 秦岭滑蜥创伤处形成双尾的组织学特征
4 讨论
    4.1 伤口闭合
    4.2 真皮修复
    4.3 皮下修复
    4.4 创面愈合中的血管系统
    4.5 伤口愈合的蛋白质表达
    4.6 鳞片和色素沉着的恢复
    4.7 秦岭滑蜥创伤处双尾的形成
5 结论
6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2)皮肤创伤后无瘢痕愈合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胶原蛋白
2 透明质酸
3 TGF-β
4 同源盒异型基因
5 结论

(3)胎儿真皮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促进皮肤创面愈合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1章. 引言
    1. 干细胞
    2. 间充质干细胞
    3. MSCs的旁分泌作用
    4. 皮肤损伤与修复
第2章. FDMSC-Ex促进创面愈合的实验研究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
    4. 结论
    5.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English Paper Ⅰ
English Paper Ⅱ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BALB/C小鼠胚胎与成鼠皮肤无瘢痕愈合相关基因筛选、克隆与转基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一
英文摘要一
中文摘要二
英文摘要二
符号说明
第一章 BALB/C小鼠胚胎与幼鼠皮肤无瘢痕愈合基因的筛选与克隆研究
    研究背景
    材料方法
    实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章 BALB/C小鼠鼠胚皮肤无瘢痕愈合相关新基因的转基因研究
    研究背景
    材料方法
    实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英文文章Ⅰ
英文文章Ⅱ
英文文章Ⅲ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5)CTGF在人胎儿皮肤无瘢痕愈合机制中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英文摘要
中文摘要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动物模型的建立及组织学观察
    2.1 材料与方法
    2.2 实验结果
第三章 人胎儿皮肤创面愈合中CTGF、HA及同源异形框基因表达水平及意义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2 实验结果
第四章 降低CTGF表达对体外培养人胎儿无瘢痕愈合组织成纤维细胞的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意义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2 实验结果
全文讨论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与人胎儿无瘢痕愈合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6)小鼠触须毛囊体外再生及皮肤创面愈合形态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小鼠毛囊及皮肤概述
    1.2 毛囊
        1.2.1 毛囊的生长发育特点
        1.2.2 毛囊干细胞研究进展
    1.3 皮肤
        1.3.1 皮肤的结构特点
        1.3.2 皮肤创面无瘢痕研究进展
    1.4干细胞转录因子Sox2
    1.5激活蛋白AP-1
    1.6 实验技术
        1.6.1 干细胞标记技术
        1.6.2 免疫荧光技术
    1.7 研究目的意义
第2章 小鼠触须毛囊体外重建及形态学分析
    2.1 材料和方法
        2.1.1 实验样品来源
        2.1.2 实验仪器
        2.1.3 主要试剂
        2.1.4 溶液配制
        2.1.5 实验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再生毛囊结构HE染色及形态观察
        2.2.2 EdU标记毛囊再生干细胞及其迁移演化
        2.2.3 再生毛囊结构中巨噬细胞定位及Sox2表达鉴定
        2.2.4 再生毛囊结构中AP-1蛋白表达鉴定
        2.2.5 毛囊形态重塑过程中的伪玻璃膜结构
    2.3 讨论
    2.4 小结
第3章 皮肤无瘢痕愈合培养液优化及细胞增殖活跃区分析
    3.1 材料和方法
        3.1.1 实验材料
        3.1.2 主要试剂
        3.1.3 主要仪器
        3.1.4 实验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正常胎鼠皮肤结构观察
        3.2.2 胎鼠皮片人工微创口愈合形态学观察
        3.2.3 胎鼠微创皮片愈合最佳培养条件的筛选
        3.2.4 胎鼠皮肤细胞增殖标记
        3.2.5 AP-1在胎鼠皮肤无瘢痕愈合中的表达
    3.3 讨论
    3.4 小结
第4章 皮肤创面愈合形态学观察及干细胞迁移
    4.1 材料和方法
        4.1.1 实验材料
        4.1.2 主要试剂
        4.1.3 主要仪器
        4.1.4 实验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创面外观及病理学特征
        4.2.2 创面部位Sox2、CK14的表达特点
        4.2.3 创面皮肤干细胞增殖与迁移
    4.3 讨论
    4.4 小结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7)同源异型框基因Prrx功能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Prrx1基因
    1.1 对脂肪生长发育影响
    1.2 对骨骼生长发育的影响
    1.3 对心脏生长发育的影响
    1.4 对外伤愈合调节的影响
2 Prrx2基因
    2.1 对骨骼生长发育的影响
    2.2 对心血管系统发育的影响
    2.3 对外伤愈合的影响
    2.4 对垂体的影响
3 Prrx3基因
    3.1 对心脏的影响
    3.2 对脂肪的影响
    3.3 对骨骼的影响
4 展望

(8)胚胎皮肤无瘢痕愈合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外在因素
    1.1 羊水环境
    1.2 生物力学
    1.3 炎症反应
2 创伤修复相关细胞及细胞因子
    2.1 成纤维细胞
    2.2 肌成纤维细胞
    2.3 细胞因子
        2.3.1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 FGF)
        2.3.2 TGF-β
        2.3.3 IL
        2.3.4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
3 细胞外基质
    3.1 透明质酸
    3.2 黏附蛋白
    3.3 胶原蛋白
4 基因表达
    4.1 微小RNA分子(mi RNA)
    4.2 基因表达差异
5 蛋白表达
6 前景及展望

(9)褪黑素受体在胎儿皮肤与增生性瘢痕组织中的表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统计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10)透明质酸在瘢痕愈合中的作用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HA概述
2 瘢痕愈合与无瘢痕愈合概述
3 HA在皮肤中的分布特点
4 HA在无瘢痕愈合中的作用机制
    4.1 HA与炎症反应
    4.2 HA与成纤维细胞
    4.3 透明质酸刺激因子
5 前景展望

四、胚胎无瘢痕愈合机制的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秦岭滑蜥皮肤无瘢痕愈合过程的组织学观察[D]. 李琳.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2]皮肤创伤后无瘢痕愈合的研究进展[J]. 李鹏远,郭海霞,白朝.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2020(02)
  • [3]胎儿真皮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促进皮肤创面愈合的机制研究[D]. 王晓. 山东大学, 2019(02)
  • [4]BALB/C小鼠胚胎与成鼠皮肤无瘢痕愈合相关基因筛选、克隆与转基因研究[D]. 王鹏. 山东大学, 2017(03)
  • [5]CTGF在人胎儿皮肤无瘢痕愈合机制中作用的研究[D]. 宋雨健. 第三军医大学, 2017(11)
  • [6]小鼠触须毛囊体外再生及皮肤创面愈合形态学分析[D]. 王海涛. 塔里木大学, 2017(04)
  • [7]同源异型框基因Prrx功能的研究进展[J]. 徐小桐,张昕,杜娟,杨晓农. 中国畜牧兽医, 2017(02)
  • [8]胚胎皮肤无瘢痕愈合的研究进展[J]. 胡华,岑瑛. 华西医学, 2016(01)
  • [9]褪黑素受体在胎儿皮肤与增生性瘢痕组织中的表达研究[D]. 孙志成. 暨南大学, 2015(02)
  • [10]透明质酸在瘢痕愈合中的作用综述[J]. 任晓军,程基焱. 基层医学论坛, 2013(16)

标签:;  ;  ;  ;  ;  

胚胎无瘢痕愈合机制研究进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