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龙虎山天师道音乐的历史文化透视(论文文献综述)
余再兴[1](2021)在《龙虎山道教文化伦理思想研究》文中提出
杨夏薇[2](2021)在《宋代铜镜纹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铜镜是古代日用品,在中国古代既用于鉴容,也用于辟邪等场合,因流传两千多年以上,在物质文化史上有重要地位。铜镜的形式相对简单,平板状,多为圆形,偶有方形,间有菱花形、椭圆等形状者,极个别有柄。其正面平或微凸,是实现其基本功能面,其背面有多种多样的纹饰和装饰,成为古代艺术的主要载体。因铜镜的基本功能是鉴容,所以镜面需要光亮、致密,中国古代铸工在长期实践中,发现高锡青铜可达此效果,其材质的锡含量往往在20%以上,甚至有30%者,但高锡青铜镜坚硬质脆,坠落即碎。而镜背面的纹饰或装饰,应当本源于商周青铜礼乐器,并随时代不同而有变化,工艺也如青铜礼乐器一样多种多样,所以,铸工铜镜的制作,同样沿袭青铜礼乐器生产的路径,早期都是以泥范块范法成形的。青铜器的装饰工艺,多移借自青铜容器,包括镶嵌、错、鎏、镀、绘和包金银等,其中镀锡工艺在装饰镜背的基础上,铸工逐步认识到也是处理镜面、使之白亮的加工工艺。随着这种工艺的普及,铜镜合金的锡含量可以不必很高,使其依然保持相当的韧性。中国铜镜可上溯到河西走廊的齐家文化,中原出现最早的是商代,西周只是零星发现,这些具有铜镜形象的器物,究竟是否全部用于鉴容,还不能肯定,至少其中某些是用于装饰。真正作为日用鉴容的铜镜,大概从春秋晚期才开始逐步增多,侯马铸铜做法发现有铸镜模范,反映出铸镜和其他青铜器的铸造工艺甚至装饰纹样一致。经过战国时代的发展,一些特种工艺镜颇为突出,如漆背镜、彩绘镜、双背镜等,表现出高度的工艺技巧。秦汉是青铜镜大大发展阶段,王室和戈地方都会都是青铜镜的重要产地,商品性强故纹样类型多。汉之后的连年动乱对青铜镜生产打击较大,但随着佛教东传和道教的兴起,宗教题材成为铜镜纹样的主要内容。隋唐社会的稳定和经济发展,多种精美形式、装饰手法多样、纹饰题材丰富的青铜器,表明铜镜生产臻至高峰。唐宋社会的巨变在史学界已有不少研究和讨论,艺术史也有涉及。通观两个时代的青铜镜,差别突出。宋代青铜镜因普通和寻常,往往被忽视,页成为研究较少、留下诸多空白的流域。本文即是针对这一空白而设计的研究,宋代手工业商品化有关,大批量的铜镜以工业化模式生产出来,其纹饰装饰性更强。如表现宋代女性文化的花卉纹镜和凤鸟纹镜,也有人物故事纹镜中展现宋代士人隐逸之情的许由巢父镜、王质观弈镜,还有展现宋代铜镜商品化的商标牌记镜,再有反映与道教、佛教有关的铜镜。宋代铜镜纹饰在艺术上呈现出丰富的装饰化、世俗化表现内容。纹饰的世俗化表现与佛、道教世俗化有关,佛道教义逐渐世俗化,广纳信众,与社会风俗相结合,形成特殊的民间风俗礼仪。铜镜参与了宋人的生活,照容或是民间信仰中用镜祭祀、婚丧喜庆事中都见有铜镜的使用,铜镜纹饰就是反应这些风俗的图像。本文采用图像与空间的讨论方法,将宋代铜镜中的部分纹饰作为单一图像来看,与周围的墓葬壁画、器物形成一个研究场域,应属于墓葬器物研究的一种方法。通过铜镜的功能与图像产生的交互关系,更好的理解宋代铸镜工匠在铜镜装饰上对于纹饰内容、题材的选择,从而进一步探究宋人在物质文化上对铜镜的设计与构思,并探讨纹饰除装饰意义以外的思想内涵,从而进一步展现宋人的造物与装饰思想。
李家驹[3](2020)在《大型山水实景演艺《寻梦龙虎山》音乐应用研究》文中指出地域特色文化是大型实景演艺的灵魂,而大型实景演艺是传播、发展地域特色文化的重要载体。作为一门视听艺术,表演形式的设计和音乐的应用是评价一台实景演出精彩与否的关键因素,在保留地域特色文化原真性的前提下,如何在大型实景演艺的音乐应用中利用现代化的艺术加工创新地融入地域特色文化,提高演出的观赏性和观众体验感,这在如今激烈的实景演艺市场竞争中显得尤为重要。《寻梦龙虎山》作为全国首个“行进式”、以道教文化为主题的大型山水实景演艺,自开演五年以来,深受业界人士及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本文以《寻梦龙虎山》为研究对象,以实地考察法、文献法和具体分析法为主要研究方法,分别从四个方面对其进行阐述和研究,旨在探索《寻梦龙虎山》的道教文化、音乐应用和受众的音乐审美体验三者之间的关系。首先,本文对《寻梦龙虎山》的总体概况进行了梳理,介绍《寻梦龙虎山》的创作背景、取得的经济效益及产生的社会效益;其次,归纳总结了《寻梦龙虎山》中导入的道教文化,并以“同构联觉”为基础原理,分析观众在观赏《寻梦龙虎山》过程中因此而获得的审美体验;最后,从音乐的调性布局,旋律、和声、节奏及歌词等方面分析《寻梦龙虎山》的音乐应用与道教文化传递之间的隐喻关系。通过对以上四个方面的研究,本文得出结论:道教文化可以通过音乐来表现,音乐能以丰富多元的方式传达道教文化的内涵。文化是大型实景演艺的灵魂,视觉艺术构建了文化的“符号属性”,听觉艺术即音乐赋予了文化的“声音属性”。《寻梦龙虎山》的音乐应用展现了道教文化中空灵、玄妙、和谐的声音世界,是让观众欣赏演出、体验道教文化、净化心灵的一个入口。《寻梦龙虎山》突破传统的观演模式,创新性地融入多元化的音乐形式建构道教文化的原真性,实现了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李生柱[4](2020)在《中国地方道教仪式学术史回顾与前瞻》文中研究指明百余年来,经过中外学者的不懈努力,中国地方道教仪式研究在研究资料、研究方法、研究理论等方面均有所建树,大致呈现出仪式搜集整理、醮仪本体研究、打醮与地方社会研究、信仰实践研究等多种路径。展望今后,地方道教仪式的研究应返归本体,从田野现场与纵深历史语境中考察仪式的具体实践,尤要加强少数民族道教仪式研究、不同地域道教仪式比较研究、民间道教经籍搜集整理研究、仪式专家群体研究等基础性工作。
孙国良[5](2020)在《“主题学”视野下的游仙山水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长期以来,学术界对美术史上仙道题材的人物画研究较多,而对以仙山、仙境、求仙、寻仙、仙话、仙会等为主要表现题材的山水画关注较少,研究成果也较为单薄。通过对国内各大博物馆所藏历代山水画作品的梳理,发现以仙山、仙境、求仙、寻仙、仙话、仙会等为主要表现题材的山水画作品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成为美术史上一种值得注意的文化现象。因此,文章依据此类山水画的母题、题材及主题等的特征,将之命名为“游仙山水画”,并从“主题学介入艺术史学方法与理论”角度对之展开研究。本文依据“主题学介入艺术史学方法与理论”展开研究,主要探讨了游仙山水画概念的内涵;游仙山水画发生的文化根源;历代游仙山水画作品的搜集与整理;游仙山水画的母题及母题意象;作为游仙山水画主题的游仙思想及其与山水画艺术的关系;游仙山水画主题类型;游仙山水画主题与题材、风格、意境、形式语言等的关系;以历代《仙山楼阁图》为例探究游仙山水画主题变迁的路径及原因等方面内容。通过以上研究,本文试图对历代游仙山水画艺术发生、发展、兴盛与衰落的过程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游仙山水画主题的变迁与母题、意象、题材、风格、意境、形式语言等范畴的相互关系,以此作为反观山水画史发展与演变规律的一种视角。绪论部分从宏观角度讨论了中国美术史的研究现状与本文的选题缘起;与本文研究相关研究成果;文章的研究意义、研究思路、创新点与方法及可行性等问题。第一章首先从中国山水画艺术门类学的角度,探讨了游仙题材山水画的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将此类题材的山水画命名为“游仙山水画”,对其概念内涵作了基本的规范,并探讨了游仙山水画发生和发展的文化根源;继而对历代传世的游仙山水画作品进行了搜集和整理,并对其发生、发展、兴盛与衰落的过程进行了系统的梳理。最后,讨论了游仙山水画的母题图与母题意象。母题构成了游仙山水画作品的基本单位,是作品最小的图像结构。在中国文学艺术中,母题图像并非对客观物象的简单再现,而是客观与主观交融的结果,因此在中国文化语境里,通常又以“母题意象”来指代作品中的母题图像及其内涵。多个母题意象组成母题意象群,作品的主题便在母题图像的不同组合中而展现出其多样性和丰富性。因此从主题学的角度研究游仙山水画艺术,探讨母题、母题意象及其与作品主题的关系是文章重点之一。本节分析了游仙山水画母题图像的构成,探讨了“松”“灵芝”“海”“云”等游仙山水画母题意象的生成过程,并以此为例探讨游仙山水画作品母题图像的特征。通过此章的论述,从而达到对游仙山水画概念的基本内涵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知的目的。第二章对游仙山水画的主题——游仙思想的内涵及对中国山水画家生活模式、思维方式及艺术创造行为的影响;从艺术作品本体的角度分析了游仙思想在作品中的表现等问题。继而通过对历代游仙山水画作品的整理和归类,将游仙山水画的主题分为对理想世界和心灵家园的期盼、对长生富贵与及时行乐的向往、对人格独立与精神自由的追求等三大类型。并对每一类型作品母题图像特征、母题意象等方面结合具体的艺术作品进行了分析,探讨了不同主题类型游仙山水画发生与演变的脉络。第三章主要针对游仙山水画主题与题材、艺术风格、意境主题、形式语言等问题展开讨论。主题学介入艺术史学研究方法与理论认为,作品的题材、风格、意境、形式语言等也是其重要的研究范围。关于题材,文章从游仙山水画主题与题材的叙事性、与道教的渊源关系及与隐逸山水画题材的比较等方面展开了探讨。文章认为游仙思想这一主题决定着游仙山水画作品在整体上偏向于浪漫主义风格,但主题的多样性又让具体的作品在艺术风格上呈现出丰富性。主题学方法论认为,意境是主题的呈现,而不同意境有不同的意境主题。文章认为游仙山水画可以划分神秘奇幻意境主题、幽深玄远意境主题及无意境主题三大类型,并分析了不同意境主题发生的原因及其特征等问题。从主题学的角度看,游仙山水画的形式语言如笔墨、色彩、空间、构图、图式处理等方面,都和游仙主题密切相关。作品的形式语言往往随着游仙主题的变迁而发生改变,而作品游仙主题的表现也受到形式语言的制约,形式语言的更新又成为推动主题变迁的重要因素。第四章则聚焦于典型性个案研究,由点及面,探讨游仙山水画主题的变迁的原因及其规律。在中国山水画史上,有很多主题和题材被历代画家反复表现,成为一种值得注意的文化现象。自唐代开始“仙山楼阁”成为历代山水画家钟情的题材之一,历代都有《仙山楼阁图》存世或为文献资料所记述。因此研究游仙山水画中这一典型样式,以此为视角探讨母题演化与主题的变迁之间的关系,并以之作为审视山水画史发展变迁路径的一个视角,便是文章第四章探讨的主要内容。本章第一节对历代传世的《仙山楼阁图》作品进行了梳理,并探讨了其发生、发展、兴盛到衰落的基本脉络。接着对《仙山楼阁图》中“仙山”和“楼阁”两大母题图像及其母题意象的生成渊源和内涵展开了分析。继而,从仙山与楼阁两大母题图像结合的角度探讨了《仙山楼阁图》主题发生的过程。再次,对历代《仙山楼阁图》作品中“仙山”和“楼阁”两大母题图像的演化的脉络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仙山楼阁图》母题的演化和主题变迁之间的关系。认为母题的演化既是主题发生变迁的结果,又反过来推动着作品主题的变迁,主题与母题这种相互关系构成了山水画史发生与发展的一条重要脉络,为建构美术史知识谱系提供了一条不同的思路。
汪桂平[6](2019)在《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道教研究(一)》文中提出一、道教研究的缓慢开展(1949-1978年)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制定了社会主义时期的宗教政策,保障公民宗教信仰自由。1957年,中国道教协会成立。1961年,在中国道协成立了道教研究室,这是国内最早成立的道教研究机构。着名的道教学者、中国道协会长陈撄宁主持制定了研究计划,指导研究人员搜集整理文献资料,创办了当时宗教界唯一的内部刊物《道协会刊》,一些学术水平较高的论文
王雪瑶[7](2019)在《上饶“玉山班演艺”音乐与民俗研究》文中提出“玉山班演艺”是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从宋代开始就广泛流传于全国各地,是赣剧的前身,享有“戏剧活化石”之称。上饶市玉山县怀玉乡锦溪村被誉为“赣剧之乡”,地处江南名山——怀玉山。这里不仅有“玉山班演艺”这一古老的民间戏曲,还留存了很多传统的民俗活动,例如“贺汤酒”、“举办灯”等。本文所研究的“玉山班演艺”作为当地的一种民间戏曲,在当地传承发展了近百年,其班社多、剧目多、曲牌多、艺人多、且流布范围广,具有浓厚的赣东北古戏班特色,是村民们每逢节日必备的庆祝节目。“玉山班演艺”通过与诗歌、音乐、舞蹈等多种形式相结合来表现人物性格与故事情节,主要由“剧目语言”、“曲牌演技”、“乐器道具”、“服饰布景”等部分组成,是一种复杂又统一的表演程式。其古朴、粗犷的表演风格独树一帜,尤其是早期剧目属原生态形式,有很高的观赏、审美和研究价值。此外,“玉山班演艺”科班、道具的由来,填补了我国戏剧史研究的空白。笔者针对“玉山班演艺”的田野调查做了个案研究,本文从历史文化、发展现状、音乐形态等角度,对锦溪村“玉山班演艺”的历史源流、文化背景、生存环境、剧团组成、音乐风格、民俗活动,以及传承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境等方面进行了论述,核心内容是对“玉山班演艺”与赣剧的关系、“玉山班演艺”的音乐形态以及“玉山班演艺”民俗的研究。本文对“玉山班演艺”进行研究,全文共分为6个部分。第一章是绪论部分,主要对“玉山班演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的意义、研究的重点与困难以及研究的方法与思路等问题进行论述,该章是研究“玉山班演艺”的基础工作;第二章是将田野调查所获取的资料进行分析,介绍了“玉山班演艺”的历史沿革与生存环境,解释了“玉山班演艺”历经百年仍不断发展的原因,以及它与赣剧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第三章梳理了“玉山班演艺”的内部结构,详细阐述了“玉山班演艺”当前的生存状况,内容包括组织规模、演出场地、剧目内容以及剧团管理;第四章是对“玉山班演艺”的音乐形态进行分析,主要从曲牌、板式、腔式、旋律和配器等方面进行阐述;第五章是对“玉山班演艺”的演出内容和民俗活动所进行的全面调查和研究,笔者采用观察和体验的方法进行田野调查,通过分析“玉山班演艺”与民俗之间的联系,得出“玉山班演艺”是依附于民俗而长期生存的结论;第六章主要研究在传统戏曲文化热度逐渐降低、民俗氛围淡化的不利环境下,怎样对“玉山班演艺”进行更好的传承和保护,其中主要分析了“玉山班演艺”保护与开发的原则,并对其提出了建议。
赵烨[8](2019)在《基于自然和文化整体性的名山风景特质识别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名山“人与天调”的风景系统代表了我国独有的山岳文化现象和山水相融的总体特征,名山风景系统整体不仅包含名胜古迹的优质资源,还包含了城景融合的整体空间形态及其形成的内在逻辑。因此,对于名山自然和文化资源的分类和保护不能囿于优质资源的分类分级,而应以厘清名山风景的空间形态、洞悉根源性的社会组织关系为主体目标。为此,本研究通过分析不同地域风景资源分类体系的方法和特点,反思了现有风景资源分类思路缺乏整体性的问题,构建了名山风景特质识别的基本框架,探索了名山风景资源整体保护的策略,以期对现有名山风景资源分类思路和保护管理方式进行完善。本研究首先提出名山风景特质识别的内涵和基本框架。名山风景特质识别是指在风景自然和文化整体性视角下,以地脉文脉为认识论,研究风景的要素组合、形态类型、及其形成原因和规律的方法。从山域形成发展的视角,扩展了名山管护边界,以名山影响下的山域整体为研究范围,本研究提出名山风景特质识别的基本框架,包含空间图示-内在机制-形成规律的三个层次,即风景特质分类图谱(相)-风景特质形成机制(制)-风景特质系统规律(理)。“相”是指绘制风景特质空间形态的分类图谱,“制”是指探析风景特质演变的过程、原因、及各要素的层积机制,“理”是指揭示风景特质的要素、结构和功能相互间的关联和规律。“相-制-理”风景特质识别方法在武当山进行实践探索,并提出了区划性、层积性、关联性整体保护策略。武当山风景特质之相,划分了区划性整体保护的范围和类型:通过GIS定量评价方法和解释性历史研究方法,基于区域尺度和风景区尺度,从区域协同管护和空间布局调适2个方面,划定了山域尺度的3大类-11子类风景特质类型并进行空间整合,描绘了风景区尺度的“山-水-林-田-筑”的空间组合并进行关键标识。武当山风景特质之制,落实了层积性整体保护的对象:依据武当山志谱系,通过分析武当山风景特质演变的5个时期、风景特质形成的4个原因、风景特质形成的3层作用关系,确定了层积载体、层积内因和层积关系的3重保护主体,强调了“人-山-城”风景整体的共生秩序。武当山风景特质之理,阐明了关联性整体保护的结构:依据系统论“要素-结构-功能”的相关性,通过分析武当山山水脉络关系和风景组织方式,以及作为道教活动的空间载体、山水艺术的灵感源泉、地宜人宜的聚居环境的复合功能,认为关联性整体保护是从结构到功能的系统保护。本研究以自然和文化整体性为认识论,重视名山风景系统的时空整体和逻辑整体,即“风景空间形态、形成机制和系统规律”的时空建构过程及其相互关系。“相-制-理”名山风景特质识别方法,完善了现有风景资源分类方法的整体性,丰富了现有名山风景资源保护管理的理论基础,实现了“从点到面”的保护边界完整、“由外及内”的保护过程完整、“从结构到功能”的保护体系完整。基于自然和文化整体性的名山风景特质识别方法,走出了名山受到边界约束以及“孤岛式”景源保护的窘境,为研究名山风景形态、山水格局、及其与城镇发展的有机协调模式提供了方法和技术框架,为紧扣城景融合的名山整体保护、以及传统名山的现代发展和文脉传承提供了借鉴。
周容[9](2018)在《道教与日常生活 ——基于龙虎山道士与民众的调查》文中指出宗教一旦产生,无论是认知的范式还是功能的范式,似乎自始至终都与历史、社会相关联,嵌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来满足人们的生活实践需要并得以传承、发展。道教也不例外,道教从一产生,便与经济、政治有着撇不清的关系,同时,人们对生活的追求愈加美好,愈加多样化,道家与生活的关系愈加复杂。随着神圣与世俗、宗教与日常生活等关系的探讨及对日常生活的关注,呼唤着宗教的研究逐渐从学理认知到日常生活的转向。本文以日常生活为视角,以天师府为中心圆点,将道教置入日常生活情景中对龙虎山天师道道士和信众的理论基础及行为展开研究。本文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主要通过对龙虎山道教和鹰潭民众的日常生活的描述,阐述了二者互动过程中的理论基础;本文围绕日常生活,分别从道士、鹰潭民众两个方面来阐述二者与日常生活相结合的途径;从婚丧仪礼、传统节日等方面探讨了龙虎山道教对鹰潭市日常生活产生的影响;最后,本文在道教与日常生活、道士与日常生活、信众与宗教的关系的基础上探讨道士与信众的宗教归宿。在结论部分,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展望。本文认为,道教是一种生活方式。龙虎山道教的“尊道贵德”、“贵己养生”、“仙道即人道”等观念影响着道士的日常生活,影响着道教与日常生活相结合的方式;龙虎山道教与日常生活相结合的方式主要有:慈善、养生、互联网。道教在面对日常生活改变也试图通过文化的自我调适来适应社会的发展;信众则是基于过日子的逻辑思维,通过看热闹、情感依附等形式与道教相结合,而龙虎山一带的民众的风水命理观又加强了他们与宗教结合的意识;信众与道教相结合实则是一种与道教相交换的行为方式;此外,本文还认为,道士的宗教归宿是道的信仰基础上认识人的过程,成道成仙也不过是人的一种样态到另一种样态的转变,而信众的宗教归宿在于人居住的环境,是通过交换来满足生活环境中的需求,规避不确定的因素所带来的风险。
邓丹[10](2017)在《历史人物的旅游呈现 ——以江西龙虎山张天师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顺应当前民俗学转向"语境研究"的时代思潮,以旅游为语境,采用访谈、参与观察等调查方法与自我体验的经历,以民俗学、旅游学两大学科理论为研究背景,将历史人物传说进行了 "旅游呈现"的研究。导游和当地人讲述张天师传说为本文的线索导向,同时比照历史文献、现代口头传说中的张天师,庙与府中的张天师,生活世界中的张天师,从不同场域对张天师传说展开探究,旨在揭示当下不同语境中张天师传说的呈现特征。首先,从历史人物到传说人物是张天师传说的文本叙事。张天师是历史人物传说化的典型代表,是由宗教的发展、民众生活的诉求及当今大众旅游的推力等综合因素合力而成的箭垛式传说人物,有着宗教信仰、历史真实、民俗趣味和地方烙印等人物形象特征。其次,庙与府是张天师传说传播的当代"微语境"。天师府是宗教与权利的政府官方象征,天师家庙是血缘与宗族的家族性场所,二者基于张天师有着传承和发展宗教的认同关系,又有着血缘和谱系的宗族矛盾关系。第三,生活世界是张天师传说原生态的"原语境"。由于历史和现实因素、当地人对张天师传说真实性的质疑及张天师传说传承人属于大传统等原因,导致张天师传说逐渐淡出人们的日常生活。但又因旅游的介入使得张天师得到隐性认同,同时成为人们的消费资源并被商业符号化。最后,旅游世界是张天师传说传承的"新语境"。旅游景观、旅游实践、导游和游客建构是张天师旅游呈现的主要形式。其中导游解说、游客凝视及导游和游客二者的互动过程实质上是张天师不断被旅游建构的过程,并呈现景观化、神圣化、时空化、名片化的人物形象特征。通过研究不同语境或场域中的张天师传说,发现旅游世界中的张天师显得越发活跃,"旅游呈现"是其旅游化的形象表述,可以看出张天师传说是被旅游不断建构成符合当代旅游审美的旅游景观。因此,本文认为"旅游呈现"是人们记忆、认同张天师的新方式,也是张天师传说这一民俗事象传承传播的新路径。
二、龙虎山天师道音乐的历史文化透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龙虎山天师道音乐的历史文化透视(论文提纲范文)
(2)宋代铜镜纹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价值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宋代铜镜纹饰的发展演变 |
第一节 宋代铜镜纹饰考古学分期与特征 |
一、考古学研究中宋代铜镜纹饰的分期 |
二、考古学研究中宋代铜镜形制的分期 |
第二节 宋代铜镜纹饰的特征 |
一、宋代铜镜纹饰的题材特征 |
二、宋代铜镜纹饰的构图特征 |
三、宋代铜镜纹饰的装饰特征 |
第二章 花卉纹的图像形式与内容 |
第一节 花卉纹 |
一、牡丹纹 |
二、莲花纹 |
三、梅花纹 |
第二节 花卉纹的图式结构 |
一、缠枝花式结构 |
二、折枝花式结构 |
三、“小品”式结构 |
第三节 花卉纹对宋代花鸟画的模仿 |
第三章 凤鸟纹与龙纹的图像形式与内容 |
第一节 凤鸟纹 |
一、凤鸟纹 |
二、凤鸟纹的图式结构 |
第二节 龙纹 |
一、龙纹的图像形式 |
二、龙纹的图像内容 |
第四章 人物故事纹的图像形式与内容 |
第一节 仙人故事纹 |
一、龟鹤仙人纹 |
二、仙人斩蛟龙纹 |
三、达摩渡江纹 |
第二节 历史人物故事纹 |
一、许由巢父纹 |
二、王质观弈纹 |
三、唐明皇游月宫纹 |
第三节 民间故事纹 |
一、柳毅传书纹 |
二、牛郎织女纹 |
第四节 世俗生活类纹饰 |
一、海舶纹 |
二、婴戏纹 |
第五章 其他类型纹饰的图像形式与内容 |
第一节 几何纹 |
一、球路纹与龟背纹的发展演变 |
二、球路纹、龟背纹的仿藻井式结构 |
三、球路纹、龟背纹镜与建筑纹饰的关系 |
第二节 八卦纹 |
一、八卦纹的图像形式 |
二、八卦纹的符号化演变 |
第三节 牌记铭文镜 |
一、宋镜“牌记”的发展与形式 |
二、牌记铭文的内容 |
三、牌记中铸镜城镇的分布情况 |
第六章 宋代铜镜纹饰的“图像功能” |
第一节 墓葬中铜镜“使用空间”的界定 |
一、宋代墓葬中铜镜的使用特殊性 |
二、宋代铜镜的“使用空间”界定 |
第二节 墓顶挂镜的纹饰功能与意义 |
一、墓顶挂镜的基本情况与地域分布 |
二、墓顶铜镜纹饰的特殊性 |
三、铜镜纹饰与“访仙”隐喻 |
第三节 生活空间中铜镜的功能与意义 |
一、墓葬中的生活用镜 |
二、铜镜与日常生活 |
三、铜镜与镜像 |
第四节 宗教仪式中铜镜的功能与意义 |
一、铜镜纹饰与道教 |
二、铜镜纹饰与佛教 |
第五节 铜镜纹饰的“图像功能” |
一、装饰性 |
二、隐喻性 |
结语 |
附录1 宋代铜镜图录 |
附录2 宋代纪年墓出土铜镜表 |
参考文献 |
一、古代文献 |
二、现代文献 |
三、图录 |
四、考古发掘报告 |
五、期刊及硕博士学位论文 |
致谢 |
(3)大型山水实景演艺《寻梦龙虎山》音乐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1 关于大型山水实景演艺的研究 |
1.1.2 关于《寻梦龙虎山》的研究 |
1.1.3 关于《寻梦龙虎山》音乐应用的研究 |
1.2 研究的理论价值与实际意义 |
1.2.1 理论价值 |
1.2.2 实际意义 |
1.3 研究重点与难点 |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2章 大型山水实景演艺项目《寻梦龙虎山》概况 |
2.1 创作背景 |
2.1.1 地域背景 |
2.1.2 文化背景 |
2.1.3 文旅融合的业态背景 |
2.2 项目简介 |
2.2.1 创作团队 |
2.2.2 创作特色 |
2.3 公司简介 |
2.3.1 组织架构 |
2.3.2 企业文化成果 |
2.4 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艺术效果 |
2.4.1 社会效益的广与深 |
2.4.2 经济效益的广与深 |
2.4.3 艺术效果的广与深 |
第3章 《寻梦龙虎山》的道教文化透视 |
3.1 有形道教文化 |
3.1.1 “道都仙山”——龙虎山 |
3.1.2 道教人物 |
3.1.3 道教建筑 |
3.1.4 道教符号 |
3.2 无形道教文化 |
3.2.1 道教音乐 |
3.2.2 道教思想 |
3.2.3 道教文化价值观 |
第4章 《寻梦龙虎山》音乐体验分析 |
4.1 “生之逍遥”音乐体验分析 |
4.2 “山水之逍遥”音乐体验分析 |
4.3 “心之逍遥”音乐体验分析 |
第5章 《寻梦龙虎山》音乐应用分析 |
5.1 寻道之音 |
5.1.1 “人籁”之音 |
5.1.2 “天籁”之音 |
5.2 悟道之乐 |
5.2.1 《寻梦龙虎山》观众入场音乐分析 |
5.2.2 “入仙门”主题音乐分析 |
5.2.3 “神树”主题音乐分析 |
5.2.4 “仙人阁”主题音乐分析 |
5.2.5 “长廊”主题音乐分析 |
5.2.6 “河神”主题音乐分析 |
5.2.7 主题曲《如梦》音乐形态与音响结构分析 |
5.2.8 “崖壁投影”主题音乐分析 |
5.3 《寻梦龙虎山》音乐应用的文化意义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录 |
(4)中国地方道教仪式学术史回顾与前瞻(论文提纲范文)
一、地方道教仪式的搜集与整理 |
二、醮仪本体研究 |
三、打醮与地方社会研究 |
四、信仰实践:地方道教仪式研究的另一路径 |
结语 |
第一,地方道教仪式仍应是中国民间宗教与地方社会研究的重要内容。 |
第二,少数民族道教仪式研究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
第三,地方道教仪式的比较研究势在必行。 |
第四,地方道教经籍亟待进行抢救性搜集、整理与研究。 |
第五,地方道教仪式传承群体的口述史研究迫在眉睫。 |
(5)“主题学”视野下的游仙山水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一、山水画史研究现状 |
二、选题缘起 |
第二节 研究目的、研究意义及创新之处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创新之处 |
第三节 研究动态 |
一、与游仙山水画相关的史料文献综述 |
二、游仙思想与山水画相互关系的研究综述 |
三、相关方法与研究理论综述 |
第四节 本论文研究路线、研究方法及可行性分析 |
一、研究路线及研究方法 |
二、可行性分析 |
第一章 游仙山水画概述 |
第一节 游仙山水画的概念及其发生渊源 |
一、游仙山水画概念的界定 |
二、游仙山水画发生的文化渊源 |
三、从仙山图像到游仙山水画艺术 |
第二节 游仙山水画发展几个阶段 |
一、游仙山水画的滥觞 |
二、游仙山水画的兴盛 |
三、游仙山水画的衰落 |
第三节 游仙山水画的母题图像与母题意象 |
一、母题意象理论 |
二、游仙山水画母题图像构成 |
三、游仙山水画母题意象的生成 |
第二章 游仙山水画的主题及其类型 |
第一节 游仙思想与山水画 |
一、古人“仙化”的生活观念 |
二、山水画家与游仙思想 |
三、山水画作品中的游仙思想 |
第二节 游仙山水画的主题类型之一:对理想世界和心灵家园的期盼 |
一、“仙境”观念的构建 |
二、“世外仙境”的想象 |
三、“人间仙境”的愿景 |
第三节 游仙山水画的主题类型之二:对及时行乐与长生不死的向往 |
一、“实用理性”文化传统的影响 |
二、世俗生活及时行乐的放大 |
三、心灵深处长生不死的渴求 |
第四节 游仙山水画的主题类型之三:对人格独立与精神自由的追求 |
一、隐士与仙人的相通性 |
二、“仙隐合流”文化思潮 |
三、文人游仙观念与游仙山水画 |
第三章 游仙山水画主题与题材、风格、意境、形式语言 |
第一节 游仙山水画主题与题材 |
一、游仙山水画主题与题材的叙事性 |
二、游仙山水画主题与题材的道教渊源 |
三、山水画中游仙题材与隐逸题材的比较 |
第二节 游仙山水画主题与艺术风格 |
一、中国绘画艺术风格与风格分析法 |
二、游仙山水画主题与艺术风格特征 |
三、游仙主题的多样化与风格的多样性 |
第三节 游仙山水画主题与意境 |
一、游仙山水画意境主题的生成 |
二、神秘与奇幻的意境主题 |
三、幽深玄远的意境主题 |
四、无意境主题 |
第四节 游仙山水画的主题与形式语言 |
一、游仙山水画主题与“笔墨”和“色彩” |
二、游仙山水画主题与“空间” |
三、游仙山水画主题与“图式” |
第四章 游仙山水画主题的变迁——以历代《仙山楼阁图》为例 |
第一节 历代《仙山楼阁图》作品梳理 |
一、李思训与《仙山楼阁图》样式的开创 |
二、“仙山楼阁”题材山水画艺术的成熟时期 |
三、文人画思潮影响下的《仙山楼阁图》 |
四、“仙山楼阁”题材山水画艺术的鼎盛时期 |
第二节 《仙山楼阁图》的母题图像与母题意象 |
一、山岳崇拜的传统 |
二、仙山观念的生成 |
三、名山神化的过程 |
四、“楼阁”与游仙观念 |
第三节 《仙山楼阁图》主题的生成 |
一、山岳与建筑结合的文化传统 |
二、仙人、仙山与仙境结合的宗教传统 |
三、“仙山”与“楼阁”母题图像的结合与主题的生成 |
第四节 《仙山楼阁图》主题变迁的路径及其原因 |
一、“仙山”母题图像的演化与主题变迁的路径 |
二、“楼阁”母题图像的演化与主题变迁的路径 |
三、《仙山楼阁图》母题演化与主题变迁的原因 |
结语 |
附表 |
主要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公开发表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道教研究(一)(论文提纲范文)
一、道教研究的缓慢开展(1949-1978年) |
(一)道教历史研究 |
(二)道教文献整理与研究 |
(三)道教思想与哲学研究 |
(四)道教外丹与医药养生研究 |
(五)道教音乐艺术研究 |
二、道教研究的恢复与发展(1979-1989年) |
(一)道教历史与文化研究 |
(二)道教文献整理与研究 |
(三)道教思想与哲学研究 |
(四)道教文化与基础知识研究 |
(五)道教内外丹与医学养生研究 |
三、道教研究的繁荣与兴盛(1990-1999年) |
(一)道教历史研究 |
(二)道教文献整理与研究 |
(三)道教思想与哲学研究 |
(四)道教文化研究与工具书编纂 |
(五)道教内外丹与医学养生研究 |
(六)道教与文学艺术研究 |
(7)上饶“玉山班演艺”音乐与民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1 关于中国戏曲音乐的研究 |
1.1.2 关于赣剧的研究 |
1.1.3 关于“玉山班演艺”的研究 |
1.2 研究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
1.2.1 理论价值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重点与困难 |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 |
2 “玉山班演艺”的历史沿革与生存背景 |
2.1 历史源流 |
2.1.1 历史背景 |
2.1.2 发展源头 |
2.2 生态环境 |
2.2.1 自然环境 |
2.2.2 经济环境 |
2.2.3 文化民俗环境 |
2.3 “玉山班演艺”与赣剧的关系 |
2.3.1 赣剧弋阳腔的形成和发展 |
2.3.2 “玉山班演艺”与赣剧中弋阳腔的关系 |
3 “玉山班演艺”民间剧团现状 |
3.1 剧团的组织规模 |
3.1.1 剧团成员 |
3.1.2 传承方式 |
3.2 演出场地和剧目内容 |
3.2.1 古戏台 |
3.2.2 表演剧目 |
3.3 剧团管理 |
3.3.1 经营模式 |
3.3.2 受众基础 |
4 “玉山班演艺”音乐形态分析 |
4.1 曲牌与板式分析 |
4.1.1 曲牌分析 |
4.1.2 板式分析 |
4.2 腔式分析 |
4.3 旋律分析 |
4.3.1 小三度音程的运用 |
4.3.2 鱼咬尾和16 分音符的运用 |
4.3.3 跳进的运用 |
4.3.4 打节奏的运用 |
4.4 配器分析 |
4.4.1 拉弦乐器 |
4.4.2 打击乐器 |
4.4.3 吹奏乐器 |
5 “玉山班演艺”的民俗文化分析 |
5.1 “玉山班演艺”之民俗成分的考察 |
5.1.1 “贺汤酒”的由来 |
5.1.2 “贺汤酒”活动中的传统手工艺 |
5.2 “玉山班演艺”的民俗承袭 |
5.2.1 “贺汤酒”中的“玉山班演艺” |
5.2.2 演出剧目 |
5.2.3 演出意义 |
5.3 “玉山班演艺”与民俗相互依存的关系 |
5.3.1 “玉山班演艺”是民俗的重要支撑 |
5.3.2 民俗是“玉山班演艺”的传承依托 |
6 “玉山班演艺”的传承危机与保护对策分析 |
6.1 “玉山班演艺”的传承危机 |
6.1.1 生存土壤的消失 |
6.1.2 后继乏人的尴尬 |
6.2 “玉山班演艺”传承危机形成的原因 |
6.2.1 现代娱乐方式的冲击 |
6.2.2 传统民俗的淡化 |
6.3 “玉山班演艺”保护与发展对策 |
6.3.1 校园传承的探索 |
6.3.2 政府与社会力量的支持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8)基于自然和文化整体性的名山风景特质识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动因 |
1.1.1 .名山风景系统蕴含“人与天调”哲思 |
1.1.2 .名山风景资源保护需厘清风景系统的整体性 |
1.1.3 以整体全面的视角构建风景资源分类与保护体系 |
1.2 .研究意义与目标 |
1.2.1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
1.2.2 .研究目标与意义 |
1.3 .核心概念界定及研究对象 |
1.3.1 .核心概念界定 |
1.3.2 .研究对象 |
1.4 .研究现状 |
1.4.1 .走向自然文化整体论的名山研究 |
1.4.2 .不同地域的风景分类与保护方法 |
1.4.3 .整体保护研究的基本思路 |
1.4.4 .武当山的相关研究 |
1.5 .研究方法 |
1.5.1 .比较研究法 |
1.5.2 .定性研究的相关理论方法 |
1.5.3 .基于GIS的空间研究方法 |
1.5.4 .其他 |
1.6 .研究框架和内容 |
1.6.1 .研究框架 |
1.6.2 .各章内容 |
第2章 不同风景资源分类方法的比较及启示 |
2.1 .为何比较? |
2.2 .风景资源评价体系 |
2.2.1 .风景资源概念溯源 |
2.2.2 .风景资源评价的基本方法和实践 |
2.2.3 .风景资源评价的特点和局限 |
2.3 .风景特质评价体系 |
2.3.1 .风景特质概念溯源 |
2.3.2 .风景特质评价的基本方法和实践 |
2.3.3 .风景特质评价的特点和局限 |
2.4 .风景资源评价和风景特质评价的比较与反思 |
2.4.1 .风景资源评价与风景特质评价的过程性差异 |
2.4.2 .风景资源评价与风景特质评价的信息性互补 |
2.5 .我国风景特质识别方法研究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2.5.1 .因地制宜,避免趋同的全尺度研究 |
2.5.2 .整体全面,动态系统的名山风景特质识别框架探索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名山风景特质识别的基本框架 |
3.1 .自然和文化整体性 |
3.1.1 .尊重地脉文脉的认识论 |
3.1.2 .我国风景特质内涵的提出 |
3.2 .“相-制-理”名山风景特质识别框架构建 |
3.2.1 .名山定义之再释 |
3.2.2 .名山营建之脉络 |
3.2.3 .“相-制-理”名山风景特质识别框架 |
3.3 .名山风景特质的分类图谱——相 |
3.3.1 .风景特质的空间分类 |
3.3.2 .风景特质的全息解译 |
3.3.3 .风景特质的图谱绘制 |
3.4 .名山风景特质的形成机制——制 |
3.4.1 .风景特质的演变过程 |
3.4.2 .风景特质的形成原因 |
3.4.3 .风景特质的作用关系 |
3.5 .名山风景特质的系统规律——理 |
3.5.1 .风景特质的构成要素 |
3.5.2 .风景特质的整体结构 |
3.5.3 .风景特质的功能性质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武当山风景特质分类图谱 |
4.1 .武当山地脉文脉的形成 |
4.1.1 .建制沿革:从绾扼要津到道教福地 |
4.1.2 .作为地理单元:七十二峰左右旋·二十四涧流潺湲 |
4.1.3 .作为文化单元:方志记胜·舆图陈说 |
4.2 .武当山风景特质的空间分类 |
4.2.1 .区域层级:山域尺度的特质分类 |
4.2.2 .景源层级:风景区尺度的特质分类 |
4.3 .武当山风景特质的全息解译 |
4.3.1 .灵仙宫阙营福地 |
4.3.2 .组景序列绘形胜 |
4.4 .武当山风景特质的图谱绘制 |
4.4.1 .武当山风景特质图谱的图示标准 |
4.4.2 .武当山风景特质图谱的图示信息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武当山风景特质形成机制 |
5.1 .武当山风景特质的演变过程 |
5.1.1 .顾盼荆楚,绾毂之地:文化启蒙期的天然屏障 |
5.1.2 .峰高壑深,泉甘溪清:山麓文化期的自然崇拜 |
5.1.3 .道教初生,林岫回环:宗教建设期的道教仙山 |
5.1.4 .山水画境,宫观隐映:山水文化期的山林画卷 |
5.1.5 .乡村婉绕,寻常风景:人居营建期的田园山村 |
5.2 .武当山风景特质的形成原因 |
5.2.1 .自然禀赋的奠基 |
5.2.2 .精英文化的沉淀 |
5.2.3 .宗教文化的叠累 |
5.2.4 .人居环境的营建 |
5.3 .武当山风景特质的作用关系 |
5.3.1 .形成了人-山-城三者的互动关系 |
5.3.2 .呈现了人-山-城共荣的有机协调模式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武当山风景特质系统规律 |
6.1 .武当山风景特质表译的构成要素 |
6.1.1 .解译高度融合的空间与精神要素 |
6.1.2 .完善空间和精神层面的本底信息 |
6.2 .武当山风景特质形成的整体结构 |
6.2.1 .武当山风景特质的空间结构 |
6.2.2 .武当山风景特质的文化结构 |
6.3 .武当山风景特质区域的复合功能 |
6.3.1 .武当山作为地理单元的复合功能 |
6.3.2 .武当山作为文化单元的复合功能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以“相-制-理”识别为基础的武当山整体保护策略 |
7.1 .基于风景特质之相的区划性整体保护 |
7.1.1 .山域尺度的区域协同管护 |
7.1.2 .风景区尺度的空间布局调适 |
7.2 .基于风景特质之制的层积性整体保护 |
7.2.1 .层积性的过程 |
7.2.2 .层积性的整体保护策略 |
7.3 .基于风景特质之理的关联性整体保护 |
7.3.1 .关联性的内容 |
7.3.2 .关联性的整体保护策略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与局限性 |
8.2.1 .创新点 |
8.2.2 .局限性 |
8.2.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我国名山风景区分布 |
附录2:国家非物质遗产名录(涉及名山风景区20 处) |
附录3:风景名胜区相关法律条例和法定标准 |
附录4:武当山调研记录 |
附录5:武当山(风景区尺度)调研样方 |
附录6:武当山调研问卷 |
学术成果 |
致谢 |
(9)道教与日常生活 ——基于龙虎山道士与民众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1、日常生活 |
2、道教 |
3、灵验故事 |
4、民众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意义和目的 |
(五)田野调查点的概况 |
(六)龙虎山道教研究综述 |
1、龙虎山道教历史脉络研究 |
2、其他学科对龙虎山道教的研究 |
一、龙虎山道士的日常生活 |
(一)皈依的道教徒的日常生活 |
(二)守庙道士的日常生活 |
二、龙虎山道教与日常生活相结合的理论基础 |
(一)道教“尊道贵德”观念 |
(二)“仙道”即“人道”观念 |
(三)贵己养生观念 |
(四)道教的社会责任意识 |
三、龙虎山道教与日常生活相结合的方式 |
(一)通过自我调适,关注现世生活 |
(二)齐同慈爱,以慈善融入日常生活 |
(三)戒己诲人,以忠孝仁义嵌入日常生活 |
(四)贵己养生,以治病养生融入日常生活 |
(五)以互联网+道教的方式融入日常生活 |
四、鹰潭信众与龙虎山道教互动的理论基础 |
(一)龙虎山道教的民间权威 |
(二)过日子的生活逻辑思维 |
(三)忏悔为善的理念 |
(四)风水命理意识 |
五、鹰潭民众日常生活与龙虎山道教贴近的方式 |
(一)作为看热闹者间接地与宗教接近 |
(二)通过交换与道教融合 |
(三)通过情感依附与道教形成交集 |
(四)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学习与道教相结合 |
六、龙虎山道教对鹰潭民众日常生活的影响 |
(一)历时的道教对当地民众日常生活观念的影响概述 |
(二)道教对鹰潭市民众丧葬习俗的影响 |
(三)龙虎山道教对鹰潭婚俗的影响 |
(四)龙虎山道教对传统岁时节日的影响 |
(五)道教背景下的社公信仰 |
七、龙虎山道士与鹰潭信众的宗教归宿和现实人生 |
(一)道士的宗教归宿和现实人生 |
(二)信众的宗教归宿和现实人生 |
结论与启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历史人物的旅游呈现 ——以江西龙虎山张天师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问题、意义与方法 |
1. 问题提出 |
2. 研究意义 |
3. 研究方法 |
(二) 文献综述 |
1. 传说的相关研究 |
2. 张天师的相关研究 |
(三) 研究对象和资料来源 |
1. 研究对象 |
2. 资料来源 |
(四) 调查点介绍 |
一 从历史人物到传说人物 |
(一) 历史文献中的张天师 |
1. 道教典籍中的张天师 |
2. 笔记小说中的张天师 |
(二) 现代口头传说中的张天师 |
1. 正义代表的人物形象 |
2. 地方性的人物形象 |
3. 仪式化的民间习俗 |
(三) 张天师传说化的分析 |
1. 张天师的"箭垛式"人物形象形成过程 |
2. 从历史人物到箭垛式传说人物的原因 |
3. 张天师传说的形象特征 |
二 庙与府中的张天师 |
(一) 庙与府的界定 |
1. 宗教与权利:天师府 |
2. 血缘与宗族:天师家庙 |
(二) 庙与府的关系:认同与分裂 |
1. 庙与府的认同基础:张天师 |
2. 庙与府的分裂基础:张天师 |
三 生活世界中的张天师 |
(一) 当地人眼中的张天师 |
1. 淡化的张天师传说 |
2. 张天师传说淡化的原因 |
(二) 张天师被"隐性认同"并"商业符号化 |
1. 隐性认同 |
2. 商业符号化 |
四 旅游世界中的张天师 |
(一) 旅游景观和旅游实践中的张天师 |
1. 张天师的旅游景观呈现 |
2. 张天师的旅游实践呈现 |
(二) 导游与游客建构的张天师 |
1. 导游建构的张天师 |
2. 游客凝视的张天师 |
3. 被旅游建构的张天师形象特征 |
结论 |
(一) 结论 |
(二) 创新和展望 |
1. 研究创新 |
2. 研究不足 |
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四、龙虎山天师道音乐的历史文化透视(论文参考文献)
- [1]龙虎山道教文化伦理思想研究[D]. 余再兴. 江西师范大学, 2021
- [2]宋代铜镜纹饰研究[D]. 杨夏薇.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3]大型山水实景演艺《寻梦龙虎山》音乐应用研究[D]. 李家驹. 江西财经大学, 2020(11)
- [4]中国地方道教仪式学术史回顾与前瞻[J]. 李生柱. 宜春学院学报, 2020(04)
- [5]“主题学”视野下的游仙山水画研究[D]. 孙国良.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0(12)
- [6]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道教研究(一)[J]. 汪桂平. 中国宗教, 2019(10)
- [7]上饶“玉山班演艺”音乐与民俗研究[D]. 王雪瑶. 江西财经大学, 2019(01)
- [8]基于自然和文化整体性的名山风景特质识别研究[D]. 赵烨. 华中农业大学, 2019(01)
- [9]道教与日常生活 ——基于龙虎山道士与民众的调查[D]. 周容. 云南大学, 2018(01)
- [10]历史人物的旅游呈现 ——以江西龙虎山张天师为例[D]. 邓丹. 华东师范大学, 20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