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本NHK的国际广播与中文节目主播(论文文献综述)
李宇[1](2021)在《公共服务·技术创新·媒体外交——媒介变革形势下日本放送协会(NHK)的发展特征》文中指出日本放送协会(NHK)是日本唯一的公共广播电视机构,也是日本国家媒体。基于自身发展定位和职责,NHK坚持公共服务、技术创新和媒体外交等发展特征导向。在媒介变革和传媒竞争新形势下,NHK提出了"更精干和更强大"发展目标,本文探讨其在公共服务、技术创新和媒体外交方面的主要举措,以供参考。
吴锋,刘昭希[2](2021)在《人工智能主播历史沿革、应用现状及行业影响》文中研究说明人工智能主播是指以大数据处理与学习、虚拟合成与分身、人机交互等人工智能技术为驱动,在广播、电视、电子出版及互联网等媒介中担负着主持与播报任务的智媒产品。人工智能主播展现出具身认知与离身认知交互、智能技术与主播艺术结合、主体身份与客体身份并存的特质,它是目前人工智能视频新闻发展领域的最新和最高阶段。全球人工智能主播的发展经历了研究源起与萌发、技术探索与蓄力、合成应用三个阶段。当前全球人工智能主播正经历从低水平到高质量应用,从单一模式到定制化生产,从"机器替人"到"人机协同",从机械传播到情感交互,从案例实验到商业化应用等几个层次的不断发展,并进一步对真实社会中的人类主播、传媒产业格局及大众视野产生影响。
张雪奇[3](2020)在《日本深夜档电视综艺节目研究 ——以《月曜夜未央》与《可以跟你去你家吗?》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日本电视传播事业的不断繁荣发展,日本深夜档电视综艺节目逐渐发展成熟,其受众群体与影响力也逐渐扩大。多年的创新与实践使其在节目内容模式、创新性思维和后期制作上都有许多成功范例,作为日本电视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并承载着一定的社会文化价值,值得我们借鉴学习。本文的研究目的,就是试图通过对日本深夜档电视综艺节目特点及发展动因的深入分析,从国内对其一贯“低俗、无下限”的刻板印象评价中跳脱出来,探究其在日本社会发展潮流中所承载的特殊价值体现。进而为我国综艺节目的制作模式、内容创新以及深夜档节目的发展等方面提供一些新的思路。本文共分为六章,第一、二章对研究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日本深夜档电视综艺节目的发展历程以及几大基本类型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梳理。第三、第四章以两档不同类型的深夜档案例节目《月曜夜未央》和《可以跟你去你家吗?》为切入口,比较分析两档节目在内容模式、后期制作以及价值取向等方面的异同点,进而以窥探日本深夜档电视综艺节目整体的基本特征。第五章则是基于前文分析下,从不同视域探讨其具有以上特征的根本原因。最后一章基于中日两国综艺市场环境具有一定相似性,分析日本深夜档电视综艺节目能给我国综艺节目发展带来的启示和借鉴意义。通过研究本文得出以下结论:如今的日本深夜档电视综艺经过长阶段的摸索与修正,早期突出的恶俗特征已逐步被摒弃、呈现规范化发展。其低成本、小制作的原生特性催使优秀的深夜档综艺往往具备以下特征:独特的原创性题材和新颖形式、丰富有趣的综艺元素以及为满足受众需求而呈现出的高度包容性、开放性。日本深夜档电视综艺的基本特征也折射出当今日本社会突出的消费主义文化以及对多元价值观的包容,社会发展的时代特点和受众需要也证明了深夜档电视综艺在当今社会存在的合理性,在拥有相似文化土壤的我国,其也存在巨大的发展潜力。
王丽宁[4](2020)在《日本广播教学节目《每日中国语》研究 ——以2018年10月至2019年3月期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全球汉语热的背景下,以各种传播媒介为依托的汉语教学节目成为汉语国际传播的重要组成形式,广播作为最早被应用于汉语教学的大众传播媒介,具有覆盖面广、灵活性强、经济适用等优势,对汉语国际教育的推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包括四部分,第一部分为日本《每日中国语》广播汉语教学节目的概况考察。第二部分从节目的教学环节、内容、方法等三方面对其教学做了较为深入的研究。第三部分以前两章为基础,对节目进行评价并试着提出对该节目的改进建议。第四部分从《每日中国语》节目与我国广播汉语教学节目的对比入手,尝试探索广播汉语教学节目未来发展的新思路。基于对节目的分析发现,该节目以学习者为中心,充分发挥广播节目的“听觉”优势;教学内容涉及的中华文化虽然丰富,但缺少现代性,应适当增加现代性文化元素的渗透;该节目的连续更新形式对我国广播汉语教学节目的制作与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未来广播汉语教学节目可以充分发挥移动互联广播的优势,朝着多元的方向发展,促进汉语国际推广事业的发展。
赵丽萍[5](2020)在《广播汉语教学节目制作研究 ——以《Hello Mandarin》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推动两国关系进一步发展的关键是促进民心相通,以语言为载体开展两国之间的交流互动,有利于增强对彼此文化的认同感;增进两国人民之间的理解。为了实现汉语教学向大众化、普及型转变,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广汉语,2019年4月,菲律宾国立大学孔子学院(英文缩写CIUP)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CRI)与菲律宾国家广播电台(PBS)联合创办的《Wow China》栏目中,开创了一个汉语教学节目——《Hello Mandarin》。通过调查菲律宾汉语教学的历史与现状、菲律宾孔子学院的教学与管理现状,笔者发现,广播汉语教学在菲律宾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利用广播媒介推广汉语不仅能缓解师资短缺、教育资源分配不平衡的问题,而且还以一种经济、便捷的方式满足受众的汉语学习需求。本文使用个案分析的方法,探讨了《Hello Mandarin》这一广播汉语教学节目的特点和优势,并借助传播学和媒介学的相关理论知识,深入分析了菲律宾汉语国际教育的传播者和《Hello Mandarin》的节目受众。节目的特点有,受众的身份多元,在性别、国籍、年龄层次、文化程度、职业领域等方面均不相同;节目中的汉语和中华文化是异域传播,汉语教学和文化传播相辅相成、融合渗透;节目的传播形式和内容具有趣味性和交际性;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交流以单向灌输式为主,受众的反馈是迟缓的、零散的。节目的优势包括,广播汉语教学是有声教学,能有效提高学习者的汉语听说能力;节目内容的时效性强,信息容量大;广播媒体的学习成本低廉且便于携带。文章主要从播放内容和技术支持两个方面,对《Hello Mandarin》进行全面剖析,节目的播放内容涉及汉语词汇教学、句子教学和中华文化传播。节目的制作团队针对教学内容需要提供编写脚本、制作课件、录制教学音频等技术上的支持。基于广播汉语教学,提出授课教师应该具备的职业素养,希望能够启发高校更新汉语教师的培养理念,为高校制定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模式提供新思路,国外汉语教学环境的复杂性、学习者的广泛性、传播媒介的多样性,要求高校不仅要针对不同的国别地区和教育层级制定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方案,而且还要针对不同的传播媒介,定向培养能够灵活使用各类媒介推广汉语的国际化人才。针对广播媒介自身的不足和第一季《Hello Mandarin》节目存在的问题,第二季节目在教学内容、传播形式等方面做出调整。《Hello Mandarin》汉语教学节目对未来汉语推广带来以下启示,在充分把握广播这一传播媒介的特点和传播规律的基础上,发挥广播媒介时效性强和以声传情的优势,改进教学方法;通过创新节目形式,优化教学步骤,提高节目的质量;重视受众价值,调查分析预期受众的年龄、职业、学习动机、兴趣指向等,增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相关职能部门应尽快开发节目的配套教材,提高汉语国际教育领域中广播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加强广播与网络媒体资源的整合,以弥补广播单向传播、受众反馈迟缓的不足;增强广播与其他新媒介的优势互补,满足不同受众的收视习惯。汉语推广孔子学院与广播媒体合作的模式能有效解决师资短缺的问题,扩大汉语受众面。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中华文化内在吸引力的不断增强;汉语经济价值的不断升值,菲律宾也迎来了“中国热”和“汉语热”,汉语国际推广事业应整合各种有利资源,鼓励孔子学院利用广播、网络等多媒体手段宣传、推广汉语。
刘明皓[6](2019)在《以《华语视界》为例分析NHK运营发展特色》文中提出《华语视界》是作为日本唯一的公共电台NHK创办的新型中文档节目,意在向游客输出本土优质的文化,打造适合电视观众和网络观众特点的新媒体特色节目。在信息如洪流媒体传播时代,及时整合资源提升文化价值是需求,也是符合互联网、卫星电视、传统媒体相互融合发展的将趋势。
窦金启[7](2019)在《镜像中国 ——新时期中国影视“走出去”盘整与研究》文中提出在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九次会议上,审议并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华文化走出去工作的指导意见》,其中明确指出中国要继续加强和改进中华文化走出去工作,创新内容形式和体制机制,拓展渠道平台,创新方法手段,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可以看出,从十六大期间开始提出的文化走出去思想已经成为中华文化软实力体系建设的战略指导方针。而作为文化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影视产业,其也必然要以此为其发展依据,从而形成影视“走出去”布局。影视“走出去”其实是在文化“走出去”整体战略下形成的影视产业对外传播的体系,也是新时代背景下,对影视国际传播与交流的一种具有中国时代理论特色的理论。其既涉及硬性的影视产业“走出去”,也包含软性的影视文化“走出去”,但所有这些的最终目的都是要实现文化的对外传播,让世界更好的了解中国。以此,向国际社会展示良好而积极的国家形象。其实,在新世纪初,我国的影视行业就开始不断探索“走出去”的方式和方法。本文采用面相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顺序展开,以影视“走出去”为本体,通过对《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关于广播影视“走出去工程”的实施细则(试行)》颁布以来到现阶段,我国的影视行业的“走出去”的理论形成,影视“走出去”构成内容的盘整与分析,影视个案及产品的调查与研究和影视“走出去”对我国国家形象体系构建的影响等几方面作为论述和研究的对象,梳理和盘整出我国影视“走出去”的过程中所取得的成绩,分析得出影视产业在“走出去”过程中产生的一些问题和不足,进而提出一些可行性的改进措施及方法。影视对外传播理论的不断创新是形成影视“走出去”的根本。本文的第一章,侧重探讨文化“走出去”战略与影视“走出去”之间的关系,以及其在中华文化对外传播过程中的优势特性。通过对十七大到十九大期间关于影视“走出去”的相关政策措施和影视工作指导意见的梳理,可以得出,影视“走出去”是文化走出去的战略组成之一,是在其理论指导之下所形成的。并且在文化对外传播过程中发挥着其形象性、时效性和导向性的特征,进而对文化“走出去”产生积极的作用。本文第二、三章,以影视“走出去”的内容构成为研究对象,通过把影视“走出去”及对外影视体系中的主要构成内容—电影、电视剧、纪录片、动画片这四种艺术形态,在新世纪“走出去”过程中所取得的成果进行盘整和梳理,进而得出:我国影视产业在“走出去”过程中虽然取得了成绩,但仍然需要进一步提升发型和推广的方式和方法。影视“走出去”的另一个作用就是要配合国家外交方针及政策。本文第四章,以我国对外交流与合作的基本方针为语境,分别从大国、周边、“一带一路”、以及中非“战略合作伙伴”这四个角度,对我国影视产业在这四种对外交往策略中的重点国家的“走出去”现状进行梳理,从而得出我国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所遇到的问题,同时,综合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了关于提升我国影视产业整体“走出去”的可行性路径。无论是影视产业“走出去”,还是影视文化对外传播,其在实现经济目的的同时,最高级的目标是要实现我国国家形象的良好表达,树立积极的国家形象。所以,本文最后一部分就影视“走出去”对于国家形象构建体系的丰富和提升进行研究,并认为,影视“走出去”无论从内容还是方式上都已经成为塑造国家形象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所以,影视产业的对外发展在提升自身的品牌意识和影响力的同时,要自觉的肩负起对中华文化软实力体系建设和国家形象塑造的责任。
王雪野[8](2020)在《传媒经济发展的传媒要素驱动机制研究》文中提出进入21世纪的经济发展有三个重要节点需要跨越,一是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保证信息不再被区隔;二是解决物体不联接问题,实现物体和人的协同互动;三是解决价值实现不对等的问题,使每个人或组织创造的价值都能得到精准记载并随时完成。这三个节点的跨越的根本问题是通过信息畅达,实现资源要素配置的全效问题,也就是解决持续变革中传媒的效能发挥和传媒经济实现问题。本文作者对科技快速发展和市场需求变化推动传媒持续变革的思考,对传统媒介变革,新的传媒属性、形态、效能的思考,始于2010年前后;对传媒变革引发的传媒经济范畴和实现机制改变等问题的研究,始于2014年提出“传媒要素”概念[1]。研究至今,在成果有所积累、思路日渐清晰的基础上,希望能借博士学位论文撰写,对此研究进行系统阐释,以期得到各位专家教授和同行学者的教诲与指正,以继续明确方向,深入探索。当云技术解决了数据存储问题,移动终端技术让我们使用网络无比便捷,大数据帮助我们可以精准确定信息来源端和发送端,社交媒体实现信息的轻松交互,5G技术实现数据大容量快速传输,以及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了人机协同,信息传播主体平台便从广播电视网转移到了互联网,且广电网与互联网的内容传输功能日渐相融,传播形态不断裂变和衍生,单纯的数字信息与传媒内容信息实现了互融和共享,越来越多的经济、社会、文化效能的实现开始依赖于信息的传输与交互。于是,传统媒介的单一传播功能日趋复杂化,并迎合于市场需求发生质变,成为一种作用于诸多领域和环节的“要素”,融入了几乎所有的经济和社会实现环节,积极作用于信息的传输、要素的融通和市场实现模式的创新。为方便表述,基于介质功能的传播技术、平台和机构、组织,在本研究中定义为“媒介”。传统的,定位于媒介的产业和经济实现及其描述,在本研究中定义为“媒介经济”。基于新技术、新业态和传播新生态的媒介、媒体,及其传播方式、运转机制和效能等,在本研究中定义为“传媒”;通过信息精准畅达传输,从而实现对市场资源要素配置全效的驱动和市场实现模式不断创新的传媒作用,被定义为“传媒要素”功能(作用);基于“传媒要素”作用的经济实现和状态描述,被定义为“传媒经济”。在经历了千余年的文字和纸张介质传播、近百年的广播及电视介质传播后,在互联网传播时代,传媒如何最终从“介质”脱胎为“要素”,如何通过要素功能驱动传媒经济挣脱媒介产业樊篱,渗透至全产业完成经济实现,是本研究的重点内容。也就是通过对传统的“媒介”与当今“传媒”属性异同的对比论证,阐明在驱动机制层面,“传媒要素”如何通过资源要素配置驱动和市场实现模式创新,使传媒经济在不同的产业经济体系和多种经济形态中有效实现。鉴于传媒由媒介变革为要素和从媒介经济发展至传媒经济是全新事物和现象,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定性与定量结合法、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等研究方法进行研究。本研究的结论之一是“介质传媒”(媒介)蜕变为“要素传媒”,并成为市场资源配置的主体要素之一。传媒通过“生产要素”和“创新要素”形式,驱动市场资源要素配置趋于全效,促进市场实现模式持续创新。本研究的结论之二是由于传媒属性使然,在固有的传播效能发挥和作为要素的传媒在被配置过程中,传媒生产要素通过信息精准畅达驱使市场资源要素配置驱于全效的同时,实现着不同资源要素的相融和互通;传媒创新要素通过由点到面、由面到体,再到系统的创新裂变效能,驱动着市场实现模式的创新、相融和互通。本研究的结论之三,是传媒要素已经从市场资源要素配置和市场实现等机制层面,浸入并影响各行业产业,使传媒经济实现在各行业产业经济实现中的比重日益增长,作用日趋重要。传媒生产要素作用的核心体现,是传媒通过信息流的丰富、精准、畅达而在市场实现中对要素资源配置的优化;传媒创新要素作用的核心体现,是传媒通过其固有特性催化和驱动创新从点到面到体至系统的演化和繁殖,进而提升产品和服务的市场实现效能。传媒作为要素实现着不同行业和产业的相融互通,既从解决经济稀缺问题的角度突破了即有的传媒(媒介)经济概念,也把传媒经济从研究单一媒介领域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使传媒经济从内涵至外延实现了全新发展。[1]本研究中传媒要素概念的提出与论证、传媒要素驱动机制、基于传媒要素理论的传媒经济定义和传媒经济的“媒介+要素”二层次说等,皆为全新见解,是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本研究创造性成果为传媒要素理论和新传媒经济观点,包括基于媒介概念创新的传媒要素概念、基于市场资源禀赋和要素配置理论创新的传媒要素作用,和针对传统的、囿于媒介行业产业本身的传媒经济变革研究,以及实现创新和突破的传媒新经济理论等。
陈若萱[9](2018)在《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研究(1951-2017) ——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文中认为台湾地区的无线电视事业创立于20世纪50年代,在“戒严”时期形成了台视、中视和华视三足鼎立的无线电视格局。“解严”之后,随着政策的改变,第四家无线电视公司民视成立,公共电视独立建台并开播。2000年民进党上台之后,对台湾无线电视的格局进行了较大调整,“党政军”退出三台、媒体改革等成为无线电视媒介在“绿色执政”之后的关键词。本文以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为研究主体和中心,借鉴制度变迁理论,采用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主要分为两个维度:一是“史”的维度,以丰富、翔实的第一手和第二手资料,采用案例比较研究和比较历史分析结合的方法,将历史研究与制度研究相结合,把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作为台湾历史现实的产物,并以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作为研究对象,关注其宏观历史脉络,分析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发展的历史过程。二是“论”的维度,力求与史结合,对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作批判性考察,关注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历史发展中的变量之间的关系,包括外生性变量、内生性变量和行动者等因素,研究这三个变量对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综合影响;关注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分析其变迁轨迹及变迁类型。在研究方法上,笔者借助深度访谈法、观察法和文献法等方法,访谈多名台湾电视媒体业界人士、学界人士和政界人士,并对台视、中视、华视、民视和公视五家无线电视台及部分有线电视台进行观察,使研究客观、真实地反映了台湾无线电视发展的历史过程和制度变迁。本研究具有较强的研究意义。首先,本研究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本研究从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以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为研究对象,运用制度变迁的理论框架对其进行分析,这是新制度经济学与新闻传播学相结合的创新尝试,丰富和发展了制度变迁理论。其次,本研究具有现实意义,以史为鉴,对未来两岸电视媒介发展乃至政策制定有所帮助。本研究力求能为促进“一国两制”的中国新闻事业提供参考,在促进未来两岸电视媒体的进一步合作的基础上,增进两岸电视媒体的理解与互信,促进华文电视媒体共同发展。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为绪论,介绍研究背景、研究问题、研究意义、研究思路,梳理理论及综述文献,讨论本研究的创新点及难点等。第二章为“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1951-1987),介绍了“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建立概况,本章梳理了在国民党严格的威权统治之下,以商业运营制度建立无线电视,台视、中视和华视三家无线电视台先后成立的过程,分析了“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研究了外生性因素、内生性因素和行动者因素在该阶段对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作用。第三章为“解严”之后至2000年“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1987-2000)。本章梳理了“戒严”令解除之后,媒体产业开始快速发展时,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发展的情况;分析“解严”之后至2000年“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研究了外生性因素、内生性因素和行动者因素在该阶段对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作用。第四章为“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2000-2017)。本章梳理了民进党成为执政党之后,民众对所谓民主的需求愈加强烈,台湾无线电视媒介随之发生的变化;分析了“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研究了外生性因素、内生性因素和行动者因素在该阶段对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作用。第五章为结语: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变迁分析与媒介批判,笔者对每一阶段的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进行总结,得出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形成、制度变迁类型、各因素的影响模式和变迁全程的路径依赖作用等四条结论,并对政治力量在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中的负面作用进行批判反思。经过研究,笔者发现,台湾无线电视的诞生源于政治制度的推动;台湾无线电视媒介的制度变迁模式表现为强制性变迁和诱致性变迁并行。在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过程中,外生性因素、内生性因素和行动者发挥交互作用,政治、经济与技术因素是外生性因素中起到主导作用的因素;行动者之间成本和收益的不均衡成为制度变迁的重要动力;非正式约束对正式规则和实施机制产生强大作用,政治、经济等因素常以非正式约束的形式对实施机制发挥作用。本文在选题、研究内容和视角及研究方法上具有创新性,首先,本文填补了台湾电视相关研究的空白,采用最新的数据和资料,记录了台湾无线电视转型的重要时期;其次,本文采用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使研究具有较强逻辑性,运用制度制度变迁理论,对史料进行创新性的逻辑思考,是台湾电视史研究的一次创新;最后,本文通过深度访谈、观察法等质化研究方法,获得大量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克服了大陆的台湾研究往往缺乏第一手资料的缺陷。
郑迟[10](2018)在《互联网背景下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策略研究 ——以央视“春晚”在海外视频网站上的传播为例》文中提出当今世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全球化的迅速蔓延,国家与国家间的文化主权边际被打破,多元文化与信息爆炸的冲击为文化对外传播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自媒体的热潮瓦解了个人空间与公共空间之间的表达壁垒,也为文化传播提供了全新的角度和机遇。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如何改进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策略,提升文化软实力水平值得思考。因此,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和案例分析来研究这样一个问题,即在互联网背景下,如何改进文化对外传播策略来获得更好的国际传播效果。首先,通过文献研究梳理主要概念,寻找适宜的理论工具,分析传播媒介的变化倒逼文化传播形式的发展而产生的要求以及自媒体等新兴媒体的流行对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所产生的制约和促进作用。其次,选择既有传统文化元素——“春节”,又具当代文艺面貌的央视“春晚”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在YouTube、Niconico等海外自媒体视频网站上的传播情况,以约瑟夫·奈的软实力理论为理论依据,以传播学中的使用与满足理论为案例分析工具展开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一方面采集央视“春晚”在YouTube和Niconico上的播放量、互动量、参与度和好评度四个维度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另一方面采样其在YouTube上的观众评论进行内容分析,考察使用视频网站观看“春晚”是否能满足受众需求以及具体的满足内容和满足程度,从而发现海外受众对中国文化传播的反响与接纳情况,归纳目前互联网背景下国际文化传播取得的成绩和问题。最后,综合以上两方面研究,提出对策建议。本文通过挖掘现象背后的通性原因,举一反三,旨在探讨在互联网背景下利用新媒体传播中国文化的有效方法和途径,以传递国家价值理念、展示文化软实力为根本目的,探求在互联网环境中传播中国优秀文化的方式方法。既为文化传播本身提供理论依据,也能对互联网环境下对外传播平台建设等更宽阔的领域提供一定的借鉴,从而为中国的文化输出、国际传播和国家形象塑造工作提供一些对策建议,特别是为我们的文化宣传领域的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日本NHK的国际广播与中文节目主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日本NHK的国际广播与中文节目主播(论文提纲范文)
(1)公共服务·技术创新·媒体外交——媒介变革形势下日本放送协会(NHK)的发展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一、NHK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
二、NHK的发展特征 |
(一)公共服务导向 |
(二)技术创新导向 |
(三)媒体外交导向 |
三、结语与启示 |
(2)人工智能主播历史沿革、应用现状及行业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一、人工智能主播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
二、人工智能主播的研究萌发、技术蓄力和合成应用 |
(一)研究源起与萌芽阶段(2000-2004年) |
(二)技术探索与蓄力阶段(2004-2018年) |
(三)合成应用阶段(2018年至今) |
三、全球人工智能主播应用的最新进展 |
(一)从低水平到高质量应用 |
(二)从单一模式到定制化生产 |
(三)从“机器替人”到“人机协同” |
(四)从机械传播到情感交互 |
(五)从案例实验到商业化应用 |
四、人工智能主播对新闻传播业的影响 |
(一)对人类主播的影响 |
(二)对受众的影响 |
(三)对产业格局的影响 |
(3)日本深夜档电视综艺节目研究 ——以《月曜夜未央》与《可以跟你去你家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界定 |
1.3 文献综述 |
1.3.1 日本对其本土电视综艺节目的研究综述 |
1.3.2 国内对日本电视综艺节目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对日本深夜档电视综艺节目的研究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日本电视综艺节目发展概述 |
2.1 日本电视娱乐节目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
2.1.1 日本电视娱乐节目的发展历史 |
2.1.2 日本电视娱乐节目的发展现状 |
2.2 日本深夜档电视综艺节目的发展历程 |
2.2.1 1960至1980年代中期的萌芽摸索期 |
2.2.2 1980年代后期至21世纪初快速发展、多样类型涌现 |
2.2.3 二十一世纪初至今各成体系、逐渐规范化的稳步发展 |
2.3 日本深夜档电视综艺节目的基本分类 |
2.3.1 谈话类脱口秀节目 |
2.3.2 纪行类真人秀节目 |
2.3.3 整人恶搞类搞笑节目 |
2.3.4 偶像团综类节目 |
第三章 日本深夜档电视综艺的节目特征分析 |
3.1 案例选取依据 |
3.1.1 选取《月曜夜未央》的依据 |
3.1.2 选取《可以跟你去你家吗?》的依据 |
3.2 《月曜夜未央》节目特征分析 |
3.2.1 《月曜夜未央》节目基本概述 |
3.2.2 《月曜夜未央》的内容设计 |
3.2.3 《月曜夜未央》的主体人物 |
3.3 《可以跟你去你家吗?》节目特征分析 |
3.3.1 《可以跟你去你家吗?》节目基本概述 |
3.3.2 《可以跟你去你家吗?》的主题呈现 |
3.3.3 《可以跟你去你家吗?》的主体人物 |
第四章 《月曜夜未央》和《可以跟你去你家吗?》的异同点比较 |
4.1 表现形式上的差异性比较 |
4.1.1 场景呈现上的差异性 |
4.1.2 视觉语言表达上的差异性 |
4.1.3 听觉语言表达上的差异性 |
4.2 价值导向上的趋同性分析 |
4.2.1 自由包容传递多元价值,平等话语弱化“说教”色彩 |
4.2.2 议题内容关注边缘群体,平民视角显示人文关怀 |
4.2.3 悲观表象反衬积极内涵,百态人生传递正能量 |
第五章 日本深夜档电视综艺节目的发展动因探析 |
5.1 消费文化视域下日本深夜档电视综艺节目的发展动因探析 |
5.1.1 电视娱乐节目的文化商品本质 |
5.1.2 深夜档电视综艺中的符号建构与消费 |
5.1.3 收视率至上原则刺激深夜档低俗内容滋生 |
5.2 传播学视域下日本深夜档电视综艺节目的发展动因探析 |
5.2.1 受众的扩大化及其情感需要的满足 |
5.2.2 传播内容的多元化呈现迎合受众需求 |
5.3 文化社会学视域下日本深夜档电视综艺节目的发展动因探析 |
5.3.1 后情感主义思潮泛起的推波助澜 |
5.3.2 社会文化诉求促其承载社会文化价值 |
第六章 日本深夜档电视综艺对我国的启示及借鉴意义 |
6.1 发展深夜档综艺节目的现实意义 |
6.1.1 市场竞争格局变动,深夜受众群体增多 |
6.1.2 补充延伸其他时段,丰富综艺节目类型 |
6.1.3 对夜间经济消费的刺激与促进 |
6.2 我国发展深夜档综艺节目的可行性 |
6.3 我国对日本深夜档电视综艺的借鉴策略 |
6.3.1 关注观众心理需求,精确定位目标群体 |
6.3.2 摆脱题材形式同质化、提高开发制作水准 |
6.3.3 注重节目价值观构建,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4)日本广播教学节目《每日中国语》研究 ——以2018年10月至2019年3月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四、研究对象 |
五、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每日中国语》节目概况 |
第一节 《每日中国语》节目产生背景与发展变化 |
一、《每日中国语》节目产生背景 |
二、《每日中国语》节目发展变化 |
第二节 《每日中国语》节目配套资源 |
一、《每日中国语》教材 |
二、《每日中国语》光盘 |
三、《每日中国语》网站 |
第三节 《每日中国语》节目特点 |
一、突破时空限制、覆盖面广 |
二、教学规范化、学习成本低 |
三、氛围轻松愉悦、自由性强 |
四、以模块为纲、计划性强 |
第二章 《每日中国语》节目的教学分析 |
第一节 《每日中国语》节目的教学环节 |
一、开场和结束 |
二、教学步骤 |
第二节 《每日中国语》节目的教学内容 |
一、语音部分 |
二、词汇部分 |
三、语法部分 |
四、话题部分 |
第三节 《每日中国语》节目的教学方法 |
一、语法翻译法 |
二、自觉对比法 |
三、听说法 |
四、情景教学法 |
第三章 《每日中国语》节目的评价与建议 |
第一节 《每日中国语》节目的评价 |
一、《每日中国语》节目的优点 |
二、《每日中国语》节目的不足 |
第二节 《每日中国语》节目的改进建议 |
一、增加教学中现代性的文化元素 |
二、促进节目的多元化互动 |
三、完善节目教学的监督评价机制 |
四、整合节目资源、丰富学习平台 |
第四章 对国内广播汉语教学节目的分析与展望 |
第一节 国内广播汉语教学节目 |
一、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汉语教学节目 |
二、广播孔子学院 |
第二节 与《每日中国语》节目的对比 |
一、与《每日中国语》节目的相同点 |
二、与《每日中国语》节目的不同点 |
第三节 对国内广播汉语教学节目未来发展的思考与展望 |
一、广播汉语教学节目在汉语国际推广中的优势 |
二、对国内广播汉语教学节目未来发展的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每日中国语》词汇统计表 |
附录2 《每日中国语》语法统计表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布学术论文 |
(5)广播汉语教学节目制作研究 ——以《Hello Mandarin》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二、国内外广播语言教学的发展与研究现状 |
(一)发展现状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和解决的主要问题 |
第一章 菲律宾汉语推广概述 |
1.1 菲律宾华文教育的历时发展与现状 |
1.1.1 菲律宾华文教育的历时发展 |
1.1.2 菲律宾汉语推广现状 |
1.1.3 菲律宾汉语广播教学的促成因素 |
1.2 菲律宾孔子学院概况 |
1.2.1 菲律宾孔子学院的概况 |
1.2.2 菲律宾公立孔子学院的发展方向 |
第二章 菲律宾广播电台汉语推广媒介功能的实现 |
2.1 菲律宾广播汉语节目传播的可行性 |
2.1.1 菲律宾汉语国际推广途径 |
2.1.2 汉语国际推广类型 |
2.1.3 菲律宾广播汉语节目传播的可行性 |
2.2 广播语言教育节目在汉语推广方面的特点和优势 |
2.2.1 《Hello Mandarin》节目概况 |
2.2.2 广播汉语教学的特点 |
2.2.3 广播汉语教学的优势 |
2.3 汉语国际教育的传播者与受众 |
2.3.1 汉语国际教育的传播者类型与受众类型 |
2.3.2 《Hello Mandarin》受众群体的特点 |
2.3.3 汉语国际教育传播者的“把关行为” |
第三章 第一季《Hello Mandarin》的教学实施 |
3.1 播放内容的设计 |
3.1.1 词汇教学设计 |
3.1.2 句子教学设计 |
3.1.3 话题及相关文化点的教学设计 |
3.2 制作广播节目的技术支持 |
3.3 主播素质要求 |
3.3.1 汉语教师的基本素质 |
3.3.2 播音主持的基本素质 |
3.3.3 广播汉语授课教师应具备的职业素养 |
第四章 《Hello Mandarin》教学节目的优化 |
4.1 广播汉语教学的不足 |
4.1.1 广播语言教学的不足 |
4.1.2 第一季《Hello Mandarin》节目的局限 |
4.2 广播汉语教学节目的改进措施 |
4.2.1 第二季《Hello Mandarin》节目改进措施 |
4.2.2 《Hello Mandarin》节目对当下广播汉语教学的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致谢 |
(6)以《华语视界》为例分析NHK运营发展特色(论文提纲范文)
1 日本NHK的成立及运营属性 |
2 以NHK WORLD《华语视界》节目为例分析NHK发展趋势 |
2.1 拓宽视野的全球化发展 |
2.2 资源统合的文化价值提升 |
2.3 反应迅速的紧急报道机制 |
3 结束语 |
(7)镜像中国 ——新时期中国影视“走出去”盘整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依据 |
二、相关概念的厘清和界定 |
三、研究综述 |
四、研究原则及方法 |
五、研究意义及创新 |
第一章 影视“走出去”的文化理论支撑 |
第一节 文化“走出去”语境下的影视对外传播 |
一、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形成 |
二、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指导意义 |
三、文化“走出去”的方式 |
四、影视对外传播结合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时代理论成果 |
第二节 影视“走出去”的特征及其影响 |
一、影视“走出去”的媒介特性 |
二、中国影视“走出去”的影响力分析 |
三、制约影视“走出去”影响力的因素 |
第三节 影视“走出去”在时代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
一、影视艺术具有天生的文化责任 |
二、影视媒介影响文化认同 |
三、影视产品转变价值取向 |
第二章 影视“走出去”内容形态及问题分析(上) |
第一节 映像东方--国产电影“走出去”现状及问题分析 |
一、利好的电影“走出去”政策 |
二、国产电影海外推广与传播内容 |
三、国产电影“走出去”的影响力及问题分析 |
第二节 剧领天下--国产电视剧“走出去”现状与问题分析 |
一、国产电视剧“走出去”的环境 |
二、国产电视剧海外推广与发行内容 |
三、国产电视剧“走出去”的问题分析 |
第三章 影视“走出去”内容形态及问题分析(下) |
第一节 纪录中国--纪录片“走出去”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
一、国产纪录片及其“走出去”环境 |
二、国产纪录片“走出去”的路径及内容 |
三、国产纪录片“走出去”所面临的问题 |
第二节 多彩世界--国产动画片“走出去”及问题分析 |
一、国产动画“走出去”的环境及利好政策 |
二、国产动画片的海外销售与发行 |
三、国产动画片的国际合作分析 |
第四章 影视“走出去”在外交语境中的个案分析与研究 |
第一节 中国影视在欧美大国“走出去”影响力的提升 |
一、美国 |
二、法国 |
三、俄罗斯 |
第二节 中国影视在周边国家“走出去”影响力的扩大 |
一、越南 |
二、蒙古 |
三、印度 |
第三节 深耕“一带一路”的中国影视“走出去” |
一、匈牙利 |
二、泰国 |
三、埃及 |
第四节 中国影视在非洲主流国家“走出去”得到巩固和发展 |
一、中国影视业在非洲发展概况 |
二、中国影视作品在非洲传播的优势 |
三、中国影视在非洲传播的问题分析 |
第五节 中国影视“走出去”提升国际竞争力的策略 |
一、多途径调控生产要素,充分利用地方资源优势 |
二、主抓影视节目内容,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 |
三、多元化传播渠道,建设基础化数字平台 |
四、完善对外影视人才培养建构 |
五、建立良性的监督反馈机制 |
第五章 影视“走出去”的国家形象研究 |
第一节 文化形象与影视媒介 |
一、文化形象与国家形象塑造 |
二、西方映像中的中国形象 |
三、影视“走出去”的国家形象生成 |
第二节 影视媒介塑造国家形象的规律 |
一、对外宣传让位于国际传播 |
二、不断拓展对外传播平台 |
三、持续推进国际交流合作 |
四、影视创作要保持文化自觉 |
第三节 影视创作表达国家形象的问题与不足 |
一、文本创作方面,缺乏思想力量 |
二、作品表达方面,缺乏视觉感染力 |
三、推广发行方面,缺乏民族基础层面的统筹 |
四、学术研究方面,缺乏正确的指引和批评 |
五、文化消费方面,缺乏民族意识引导的力量 |
第四节 影视“走出去”塑造国家形象的方式与原则 |
一、影视媒介对于国家形象传播的优势 |
二、影视作品塑造国家形象的手段 |
三、其他的影视文化形式与国家形象塑造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关于广播影视”走出去工程”的实施细则(试行) |
附录B 《中国电视剧(网络剧)出口联盟倡议书》 |
附录C 《关于加快纪录片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
附录D 上海国际电视节“白玉兰奖”获奖作品目录 |
附录E 四川国际电视节“金熊猫”奖获奖名单一览 |
附录F 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金红棉”奖评优单元优胜作品 |
附表G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监制的对外影视节目一览 |
附录H 三大欧洲国际电影节上获奖的中国电影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8)传媒经济发展的传媒要素驱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依据 |
1.2 选题意义 |
1.3 研究对象的界定 |
1.3.1 关于媒介和传媒的界定 |
1.3.2 关于传媒产业、媒介经济和传媒经济的界定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 论文结构安排 |
1.6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国外传媒经济研究文献梳理与分析 |
2.1.1 相关概念的提出与论述 |
2.1.2 传媒经济研究的发展脉络 |
2.2 国内传媒经济研究文献梳理与分析 |
2.2.1 国内传媒经济研究的起步——20世纪80年代~2003年 |
2.2.2 国内传媒经济研究的发展——2003 年至今 |
2.2.3 国内传媒经济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类别 |
2.3 生产要素和创新要素研究文献综述 |
2.3.1 生产要素相关文献综述 |
2.3.2 创新要素相关文献综述 |
2.4 传媒要素与传媒经济发展研究文献综述 |
第三章 传媒变革:从介质到要素 |
3.1 传媒从介质到要素的属性变革分析 |
3.1.1 传媒变革的生态分析 |
3.1.2 传统媒体的转变 |
3.1.3 传媒属性变化分析 |
3.2 传媒生产要素和创新要素的机理分析 |
3.2.1 传媒生产要素 |
3.2.2 传媒创新要素 |
第四章 传媒要素驱动机制 |
4.1 传媒要素驱动机制的配置效应 |
4.2 传媒要素配置模型分析 |
4.2.1 基本工具——新古典多部门模型 |
4.2.2 动态一般均衡模型 |
4.3 传媒要素配置案例分析 |
第五章 从媒介经济到传媒经济 |
5.1 媒介产品的经济分析 |
5.1.1 媒介产品生产的终止分析 |
5.1.2 媒介产品生产的分离和临界分析 |
5.2 媒介市场现状分析 |
5.2.1 产业边界在媒介融合中趋于淡化 |
5.2.2 利益共同体在传媒共融中逐渐形成 |
5.2.3 视频化与泛内容化传播逐渐升级 |
5.2.4 传播垂直化推进大众传媒小众传播 |
5.2.5 媒介产业化推动实体化功能发展 |
5.2.6 特殊情形下的主流媒体融合 |
5.3 从媒介经济至传媒经济 |
5.3.1 传媒经济新环境与传媒经济新发展 |
5.3.2 传媒要素作用与传媒经济发展 |
第六章 传媒经济实现 |
6.1 大数据技术与传媒要素作用 |
6.1.1 传媒与大数据的融合运用分析 |
6.1.2 大数据构架与传媒要素作用体现 |
6.1.3 数据云技术的传媒效能实现 |
6.1.4 数据分析与挖掘的传媒要素作用 |
6.2 人工智能技术领域的传媒经济实现 |
6.2.1 人工智能技术与媒介产业发展 |
6.2.2 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的传媒要素效能 |
6.2.3 智能产业发展与传媒经济实现 |
6.3 智慧金融发展中的传媒经济实现 |
6.3.1 智慧金融发展与传媒效能实现 |
6.3.2 传媒效能与金融发展 |
6.3.3 智慧金融的传媒经济实现 |
6.4 5G技术应用中的传媒经济实现 |
6.4.1 5G技术发展与应用现状分析 |
6.4.2 5G的传媒融合与效用 |
6.4.3 5G技术应用的传媒经济实现 |
6.5 传媒要素作用于区块链技术的传媒经济实现 |
6.5.1 区块链运作机理及传媒作用 |
6.5.2 区块链应用中的传媒经济实现 |
6.6 传媒要素作用于传统产业的传媒经济实现 |
第七章 结论 |
一、对媒介和传媒的再认识 |
二、对媒介经济和传媒经济的再定位 |
三、经济与传播新生态和传媒经济发展新机遇 |
四、传媒要素驱动传媒经济发展研究的缺憾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9)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研究(1951-2017) ——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与研究假设 |
1.1.3 基本概念界定 |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
1.2.1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论 |
1.2.2 搜集资料的方法 |
1.2.3 研究意义 |
1.2.4 研究框架 |
1.3 理论梳理与文献综述 |
1.3.1 理论梳理 |
1.3.2 文献综述——台湾电视研究 |
1.3.3 文献述评 |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2. “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1951-1987) |
2.1“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发展与衍变 |
2.1.1 试水电视业:教育电视台的成立 |
2.1.2 第一家商业电视台:台视 |
2.1.3 中视:率先播出彩色节目 |
2.1.4 华视:突出教育节目特色 |
2.1.5 公共电视节目的草创 |
2.2 “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分析 |
2.2.1“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正式规则 |
2.2.2 “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非正式约束 |
2.2.3 “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实施机制 |
2.3 “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 |
2.3.1 外生性因素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2.3.2 内生性因素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2.3.3 行动者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3 “解严”之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1987-2000) |
3.1 “解严”之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发展与衍变 |
3.1.1 台视、中视和华视:进入激烈竞争时期 |
3.1.2 民视的成立:反对党“发声”,打破无线三台“三足鼎立”格局 |
3.1.3 公视:漫长的筹建之路 |
3.2 “解严”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分析 |
3.2.1 “解严”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正式规则 |
3.2.2 “解严”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非正式约束 |
3.2.3 “解严”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实施机制 |
3.3 “解严”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 |
3.3.1 外生性因素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3.3.2 内生性因素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3.3.3 行动者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4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2000-2017) |
4.1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发展与衍变 |
4.1.1 商业无线电视台的重组 |
4.1.2 公广集团版图的扩充 |
4.2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分析 |
4.2.1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正式规则 |
4.2.2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非正式约束 |
4.2.3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实施机制 |
4.3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 |
4.3.1 外生性因素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4.3.2 内生性因素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4.3.3 行动者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5. 结语: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变迁分析与批判 |
5.1 “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 |
5.2 “解严”之后至2000年“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 |
5.3 2000年“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 |
5.4 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的反思与批判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访谈提纲 |
附录二 访谈人物列表 |
附录三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及其他作品发表情况 |
后记 |
(10)互联网背景下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策略研究 ——以央视“春晚”在海外视频网站上的传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目的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三节 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小结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五节 研究特点与不足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不足 |
第二章 基础概念与理论 |
第一节 认识国际传播 |
一、国际传播的概念与特征 |
二、新中国国际传播的发展历程 |
第二节 主要的传播媒体 |
一、式微中的传统媒体 |
二、新兴起的网络媒体 |
第三节 约瑟夫·奈的软实力理论 |
一、文化与软实力的概念内涵 |
二、文化传播与软实力的作用途径 |
第四节 大众传播领域的使用与满足理论 |
一、理论概念与模型 |
二、理论应用 |
第三章 央视“春晚”海外视频网站传播案例分析 |
第一节 案例设计 |
一、案例设置 |
二、指标说明 |
第二节 案例1:央视“春晚”在YOUTUBE上的传播与反响 |
一、整体播放情况分析 |
二、2017年具体播放情况分析 |
第三节 案例2:央视“春晚”在NICONICO上的传播与反响 |
第四节 案例分析与总结 |
一、案例1与案例2的对比分析 |
二、受众的使用动机与满足情况分析 |
三、归纳总结 |
第四章 中国文化国际传播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互联网引发的传播革命带来新的挑战 |
一、互联网与全球化打破了国家与国家间的文化主权边际 |
二、互联网与自媒体打破了个人空间与公共空间的表达壁垒 |
三、多元文化与信息爆炸冲击下个体信仰与身份认同的迷思 |
第二节 当前中国文化国际传播存在的问题 |
一、价值内涵认识不足导致内容创作缺乏深度 |
二、受众定位模糊导致作品缺乏目标针对性 |
三、受众本位意识缺失导致传播方法跟不上新媒体特性要求 |
四、传播主体缺乏协作导致传播效果未能叠加反而弱化 |
五、扶持资金多头分散及政策保障有待完善 |
第五章 互联网背景下中国文化国际传播对策建议 |
第一节 深挖文化来丰富对外传播形式内容 |
一、搜集海外受众的文化需求 |
二、鼓励机构与个人深耕创作 |
三、整合基金以贯通扶持渠道 |
第二节 融合媒体以建立海外传播“中国军团” |
一、建立官方、民间、国际媒体协作的多层次传播格局 |
二、建立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辅相成的多形态传播渠道 |
三、建立海外传播“中国军团” |
第三节 团结华人并鼓励全球公众共同参与 |
一、引导和调动网民来实现泛在式传播 |
二、团结和鼓励海外华人发挥桥梁作用 |
三、设立“中华文化友好使者”国家勋章 |
第四节 通过留学机制促进中外文化浸入式交流 |
一、聚焦青年群体进行传播主体长期培育 |
二、鼓励中国留学生积极传播中国文化 |
三、吸引海外青年来华学习体验中国文化 |
第五节 优化政策以保障对外传播持续发展 |
一、建立海外文化传播政策体系 |
二、优化文化产业与互联网管理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日本NHK的国际广播与中文节目主播(论文参考文献)
- [1]公共服务·技术创新·媒体外交——媒介变革形势下日本放送协会(NHK)的发展特征[J]. 李宇. 视听界, 2021(06)
- [2]人工智能主播历史沿革、应用现状及行业影响[J]. 吴锋,刘昭希.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1(05)
- [3]日本深夜档电视综艺节目研究 ——以《月曜夜未央》与《可以跟你去你家吗?》为例[D]. 张雪奇. 广西大学, 2020(07)
- [4]日本广播教学节目《每日中国语》研究 ——以2018年10月至2019年3月期为例[D]. 王丽宁. 黑龙江大学, 2020(05)
- [5]广播汉语教学节目制作研究 ——以《Hello Mandarin》为例[D]. 赵丽萍. 兰州大学, 2020(10)
- [6]以《华语视界》为例分析NHK运营发展特色[J]. 刘明皓. 新媒体研究, 2019(18)
- [7]镜像中国 ——新时期中国影视“走出去”盘整与研究[D]. 窦金启.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6)
- [8]传媒经济发展的传媒要素驱动机制研究[D]. 王雪野. 西北大学, 2020(07)
- [9]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研究(1951-2017) ——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D]. 陈若萱. 厦门大学, 2018(06)
- [10]互联网背景下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策略研究 ——以央视“春晚”在海外视频网站上的传播为例[D]. 郑迟.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