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中大入财务软件五强(论文文献综述)
张东东[1](2020)在《科技型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税收政策研究》文中提出科技创新伴随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逐渐成为增强各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中国正处于经济从高速度增长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型的重要历史时期,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需要加强建立起以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在当前内外部环境的影响下,尤其是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有所放缓,这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经阶段。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需要通过企业高质量来实现,尤其是需要科技含量高的科技型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来实现,科技型小微企业是中国实现自主创新、科技强国道路上的王牌力量。中国不断推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科技型小微企业在经济转型阶段是技术创新的重要主体和关键要素。科技型小微企业作为小微企业中的优质企业,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已形成规模甚至上市的大中型企业最早也是由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而来。科技型小微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对于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实质是创新,技术创新公共产品的属性,单纯的依靠市场和企业的力量是较难维持创新发展的,科技型小微企业规模小的特点和发展上的劣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会处于弱势地位。化解科技型小微企业的生存风险,激励其投入更多的研发支出,就需要对这类企业实施更有针对性的财政介入尤其是税收政策的激励。然而本文在研究中发现现有税收政策存在着政策缺乏长期性连续性、流转税和所得税政策效应并未完全发挥、企业人才资源和投融资方面的税收政策不足、税收政策的征纳成本较高、税收征管效率较低以及缺少税收政策落实配套措施等问题。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并向独角兽企业培育需要解决以上问题。为此,本文从中国实施科技创新战略、企业走高质量发展的路线出发,以科技型小微企业为研究主体,探究税收政策对科技型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激励效应,并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基本研究路线展开研究工作,分六大章节对研究对象做具体分析。本文主要运用了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和访谈法、描述性统计分析、回归分析、规范分析法等对研究对象做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一是理论方面。基于科技创新的重要性,本文在明确了企业高质量发展涵义和实质的基础上,指出了科技型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方向是培育形成一批独角兽企业、超级独角兽企业。深入分析了税收政策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理。税收政策体系通过税收政策、税收征管和税收落实保障措施三个层面促进企业的高质量发展。税收政策主要通过企业所得税、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对企业家精神、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企业的融资能力和企业资源产生影响进而对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有促进作用。税收征管与税收政策是相互影响的关系,税收政策和税收制度影响税收征管的主体和对象,而税收征管的质量和效率又会影响税收政策实施的有效性。因此,税收征管的优化和完善通过影响税收政策和税收制度间接对企业的高质量发展起作用。税收政策保障措施不仅有助于税收政策提升激励效应,也通过影响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因素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作用。二是实证方面。检验了税收政策对企业高质量发展、不同税种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激励效应,并分析了企业生命周期对税收政策与企业高质量发展激励效应的调节作用,得出税收政策对科技型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正向激励作用,不同税收政策的激励作用不同。在激励科技型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税收政策中需关注个人所得税和增值税,增加科研人员、管理人员等的个人所得税优惠会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尤其会提高企业的研发投入(企业创新)、销售收入增长率和利润增长率(企业发展)。增值税对企业高质量发展也有激励作用,应进一步优化现有的增值税政策满足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此外,企业生命周期在激励效应中起到调节作用即税收政策对科技型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作用阶段是企业的初创期和成长期。为此应重点关注企业的初创期和成长期的税收政策优化,增加个人所得税政策,完善企业所得税和增值税政策。三是政策建议。基于完善的税收政策体系对市场主体的激励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对税收体系的设计可以为政策的制定者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并降低纳税人和执行部门的税收成本,提高税收征管的效率。合理的税收制度和完善的税收政策保障了科技型小微企业的高质量发展。积极有效的税收政策是实现科技型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通过对比和借鉴发达国家税收政策和税收配套激励措施,本文从税收政策、税收征管和税收政策落实配套措施三个层面建立了中国科技型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税收政策体系。
金娟[2](2009)在《上市公司ERP系统实施绩效之实证研究 ——基于沪市1993年至2004年的经验数据》文中研究表明当今时代,世界的政治、经济、技术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知识化及规模化使企业的竞争环境和发展规模发生了深刻变化,竞争进入白热化状态。企业只有不断地降低成本,推出更具个性化的产品,更加敏捷地获取生产信息和市场信息,才能置身于国际大舞台,参与国际竞争。在这种激烈的竞争环境下,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纷纷引进和建立了企业资源计划(ERP),来管理企业的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以规范和再塑企业流程,提高运营绩效和增强市场竞争力。然而,对于信息技术投资与企业绩效关系的研究结果始终在两种观点中徘徊,一是认为信息技术投资与企业绩效之间关系微弱甚至没有关系,即信息技术的生产率悖论;二是认为信息技术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显着的正相关关系,即信息技术协同效应。本文以国内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研究了实施ERP系统的公司在财务业绩方面是否有所改善,采集了国内上市公司数据进行了探讨,并且获得了一些成果,以期对现实中人们对ERP系统的认识以及企业运作有所启发。本文正文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绪论。本章是对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研究框架的概述。通过对研究背景的分析,我们看到ERP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都得到了广泛地应用。然而,很多企业却陷入了“IT生产率悖论”的怪圈。到底ERP系统实施的效果是否能符合人们采用它的初衷,ERP系统的实施对我国企业的业绩是否存在正面和持久的影响,成为人们心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国内对ERP实施的关键问题的实证研究还很缺乏,特别是对ERP系统与企业业绩关系相关性的实证研究文献更是凤毛麟角。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利用国内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对ERP系统实施和绩效的关系进行研究和论证。在本章末还介绍了论文的总体写作思路和写作安排。第二章,文献综述。本章是对国内外学者有关信息技术投资与企业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文献的回顾。总结出,国外的研究思路经历了两个阶段:一是20世纪80年代到90年初,这段时间的研究认为IT投资与绩效之间的关系微弱或者不存在联系;二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至今,认为IT投资与生产率之间的关系显着正相关的文献占了主流。此外,通过对文献的检索,笔者总结了国内ERP研究现状:在研究内容上国内学者的研究多为对ERP开发、实施的讨论,而对ERP实施后的管理及影响研究比较少。研究方法上,理论推导和案例分析较多,实证研究少。第三章,ERP影响公司绩效的理论分析。本章主要从理论上分析了ERP系统是如何对公司绩效产生影响的。首先,笔者对ERP影响公司绩效的理论前提进行了分析,即ERP的体系结构、ERP所包含的管理思想及ERP系统应用的优势。其次,搭建了ERP效益评价的研究框架。笔者分析了IT投资收益的特点,借鉴前人对于IT投资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的研究,深入研究了ERP影响企业绩效的作用机理,并通过ERP效益曲线分析说明了ERP效益的显现需要一个过程。最后,笔者对ERP实施的效益进行了总结,划分为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并通过引用徐州机械厂实施ERP的案例,举例说明了ERP实施给企业带来的影响。第四章,ERP与公司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本章是全文的核心章节。为了证实本文的观点,笔者提出了三个假设:假设1是实施了ERP系统的公司的财务业绩会显着地好于没有实施ERP系统的公司的财务业绩;假设2是规模较小的公司在实施了ERP系统后的财务业绩明显地优于实施前的业绩,但是规模较大的公司并不那么显着;假设3是非制造业公司在实施了ERP系统后的财务业绩明显地优于实施前的业绩,但是制造业公司并不那么显着。为了检验假设1,即实施了ERP系统的公司的纵向财务业绩是否显着好于未实施ERP系统的公司,本文对比检验了沪市上市公司当中实施了ERP系统的139家公司和未实施ERP系统的139家控制组样本公司的纵向财务业绩。通过Wilcoxon秩和检验我们发现,ERP样本公司在实施ERP系统后的第1年ROI、ROS、ATO指标都显着地下降,但是实施ERP后的第2年和第3年ROA和ROS指标较实施前有显着地提升,ROI和ATO指标值也出现了上升的趋势。而未实施ERP系统的公司,在本文检验的时间窗口期间,除销售净利率ROS指标没有显着变化之外,资产净利率ROA指标、投资回报率ROI指标和总资产周转率ATO指标都有显着地下降。除此之外,本文还根据行业和规模对实施了ERP系统的公司进行分类后进行检验,研究发现,在实施了ERP系统的样本公司中,小规模公司在实施ERP系统后的业绩改善较大规模公司明显,非制造业企业在实施了ERP系统后的业绩提升较制造业公司显着。总体说来,本文的研究结论是对“生产率悖论”有力反驳,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再次证明了实施ERP系统能够改善企业的业绩,只是ERP效益的显现需要一个过程。第五章,研究结论及展望。通过对ERP系统实施与企业业绩关系的研究整个过程及结论的总结,笔者对实践中企业实施ERP系统提出以下几点建议:第一,ERP系统的实施效果的显现需要一个过程,ERP系统的实施并不能马上给企业带来可观的效益,这就需要企业在实施ERP系统之前做好计划和预算,不要轻易放弃和终止ERP的实施。第二,评价ERP系统对企业业绩的影响不能光看财务指标。企业在实施ERP系统的过程中,不仅应该利用财务指标来衡量ERP系统实施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还应该引入更多的非财务指标,如客户满意度、市场份额、内部管理水平、售后服务、员工满意度和供应商满意度等。第三,ERP系统的实施是企业范围的彻底变革。第四,一定要取得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支持,从战略高度实施ERP。第五,ERP系统实施的准备工作要全面、充分。本文的主要贡献有:第一,论文的选题比较新颖。国外对于ERP系统与企业业绩关系的研究开始得比较早,而国内对于ERP系统实施与企业绩效关系的文章比较少,且主要采用的规范研究或案例研究的方法,本文是国内少数几篇有关ERP系统实施绩效的实证文章之一。第二,研究的角度有创新。本文将实施了ERP系统的样本公司按照证监会的行业分类分为制造业公司和非制造业公司,又按照公司规模的中位数将实施了ERP系统的公司分为大规模公司和小规模公司之后,对样本公司实施ERP系统前后的业绩进行对比来研究制造业公司和非制造业公司业绩改善的差异性,规模较大的公司和规模较小的公司业绩提升的差异性,是国内的文献所没有涉及到的问题。第三,研究的样本数据较有说服力。本文的样本公司囊括了1993年到2004年沪市上市公司当中所查阅到的实施了ERP系统的139家公司,同时以行业和公司规模为标准选取了139家未实施ERP系统的上市公司进行对比研究。因此,本文采用最新的上市公司经验数据,时间跨度较宽,样本数量较大,具有较好的说服力。第四,研究方法较为先进。研究方法上,本文是国内研究ERP系统实施与公司业绩关系文献中为数不多的实证研究文章之一。根据前文研究方法上的局限性,本文作了较大的改进,较为科学地验证了本文的假设,研究结果更令人信服。本文对ERP系统实施对企业业绩的影响进行了详细地论述和实证检验,虽然在ERP系统实施与公司业绩关系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由于作者学术水平有限、企业实践经验缺乏、以及时间和精力的限制,论文的许多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主要包括以下方面:首先,本文的研究数据可能不够全面。这个问题主要是由于国内企业关于ERP系统实施的信息披露不是很完善,在搜集数据过程中遇到了相当大的困难。但是,由于搜集到的样本量较大,总体上仍然客观反映了本文所要研究的问题。其次,研究的时间窗口不够长。由于研究时间和精力的限制,本文只对比了研究了实施ERP系统的公司和未实施ERP系统的公司在实施前后3年的业绩。由于ERP实施绩效的滞后性,从本文的实证研究结果可以看到,实施了ERP系统的公司的ROI指标和ATO指标实施ERP系统之后的第2年和第3年只是出现了业绩上升的趋势,并没有显着地提升。可以推测,如果将研究的时间窗口延长的话,可能会看到这个两个业绩指标在实施ERP系统之后的某个时点出现显着地提升。再次,对于控制组样本公司的实证研究结果深入不够。对于控制组样本业绩下滑,虽然与前人的研究成果一致,但是未能提出合理的解释。
李晓蓓,张江[3](2004)在《2004中国四省制造业信息化调查》文中研究表明2004年,科技部制造业信息化工程重大项目管理办公室分别到环渤海经济圈的山东省、西部地区的四川省、长三角地区的浙江省、中部地区的经济圈的山东省、西部地区的四川省、长三角地区的浙江省、中部地区的江西省进行调查并形成本报告。报告显示,从2001年启动以来,制造业信江西省进行调查并形成本报告。报告显示,从2001年启动以来,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围绕关键技术攻关及产业化、应用示范推广、建设中介服务体系、息化工程围绕关键技术攻关及产业化、应用示范推广、建设中介服务体系、加强人才培训、营造良好氛围等方面,扎实推进。在即将过去的2004年度,加强人才培训、营造良好氛围等方面,扎实推进。在即将过去的2004年度,各地按照科技部的总体部署,部门协同,上下联动,将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各地按照科技部的总体部署,部门协同,上下联动,将制造业信息化工程作为加快推进地方经济和城市信息化进程的重大举措来抓,制造业信息化作为加快推进地方经济和城市信息化进程的重大举措来抓,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取得诸多新进展。工程取得诸多新进展。
祝鸣焕,刘传侦[4](2002)在《我国财务软件的发展与未来》文中提出在对我国财务软件发展历程、现状分析的基础上 ,立足当今经济环境、计算机技术、财务管理理论 ,对未来软件走向全面管理软件、INTERNET、电子商务的挑战、ASP的发展、市场发展状况、审计系统的完善作了展望探讨。
梁今[5](2002)在《石钟韶:在超越中成长》文中研究指明
陈志坚[6](2002)在《《案例》:智通软件集团 ——审时度势,以客户需求推动公司战略转型》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以案例形式编写,分为“案例描述”和“案例分析”两部分。 “案例描述”中首先介绍了我国管理软件市场的组成、增长速度、产品类别和各大品牌的市场份额、行业集中程度以及软件企业的规模特征等资料;其次通过对智通软件集团争取获得深圳航空港配餐有限公司MIS系统业务的整个过程的描述,一方面介绍了配餐公司及其控股股东——深圳航空有限责任公司的概况、他们信息化的历程、对信息系统的需求和下一步的规划,另一方面介绍了智通软件集团的企业概况、发展历程、以及企业从财务、商务管理软件供应商向MRPⅡ/ERP软件供应商转型的战略制订和初步实施的过程。 在“案例描述”的基础上,“案例分析”首先探讨了企业信息化的概念、内容和作用,回顾了国内外主流管理软件的发展阶段,提出了“适度的信息集成是企业信息化建设成败的关键”的观点,分析了国内中小型企业的对管理软件的需求规律,解剖了他们选择管理软件所面临的困难,对他们应该如何选择软件供应商、如何循序渐进地推动信息化提出了自己的建议。然后,“案例分析”对国内管理软件市场进行了行业竞争分析,分析重点在于该市场的总体经济特征、主要MRPⅡ/ERP软件供应商的发展历史及其产品和服务特点,据此列举了该行业竞争的关键成功因素。最后,对智通软件集团所面临的机会和困难、所提出的战略和行动计划进行了分析和评价。
董波[7](2001)在《中国企业管理软件现状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网络的普及和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发展,以及我国经济环境的改善、企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中国企业管理软件企业纷纷“触网”,从产品、服务、运营等方面全面向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应用转型。企业管理软件公司开始走向一个全新发展阶段——网络时代。在互联网推动的信息时代,由于资本市场的作用,企业管理软件厂商之间的竞争将日趋激烈,市场份额进一步向有实力和创新能力强的厂商集中,中国企业管理软件市场的产业化和规模化也将进一步加强。 在这样一个新的背景下,企业管理软件的市场需求以及企业管理软件公司所面临的市场竞争格局将发生变化,不能适应这场变革的厂商将被淘汰。在这一重大变革的过程中,企业管理软件公司如何定位自己的技术方向、市场取向以及经营策略,这对企业的生存、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这一切都首先依赖于对我国企业合理农任现状曲志民把羹.
王庆武[8](2001)在《困境·机遇·挑战——我国管理与财务软件市场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国内的财务及企业管理软件从无到有由小到大,发展而为中国软件产业的一面旗帜,可以说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在低端软件产品市场,国内软件财务及企业管理软件有着明显的优势,而在高端市场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薛慧丽,张新武[9](2000)在《电子商务呼唤网络财务》文中认为当前 ,迅猛发展的电子商务为各种新的更加高效的财务与管理模式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可能 ,同时也给企业会计系统带来了一场全方位、根本性的革命 ,对传统会计提出了挑战。本文探讨了电子商务对传统会计的影响 ,并提出了与电子商务相适应的网络财务体系的构想。
薛慧丽,张新武[10](2000)在《电子商务呼唤网络财务》文中认为
二、新中大入财务软件五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中大入财务软件五强(论文提纲范文)
(1)科技型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税收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目的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三、文献述评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一、研究方法 |
二、技术路线 |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一、研究内容 |
二、本文创新点 |
第二章 科技型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税收政策相关理论 |
第一节 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内涵 |
一、科技型小微企业的概念 |
二、科技型小微企业基本特点 |
三、科技型小微企业的重要性 |
第二节 科技型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 |
一、科技型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涵义 |
二、科技型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因素 |
三、科技型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方向 |
第三节 税收政策的涵义 |
第四节 理论基础 |
一、创新理论 |
二、企业生命周期理论 |
三、市场失灵与税收政策 |
四、拉弗曲线与税收激励 |
第五节 税收政策对科技型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理 |
一、理论依据 |
二、作用机理 |
第三章 科技型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税收政策现状与问题分析 |
第一节 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现状 |
一、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总体概况 |
二、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状况评析 |
第二节 科技型小微企业税收政策现状 |
第三节 科技型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税收政策问题分析 |
一、税收政策与税收制度层面 |
二、税收征管层面 |
三、税收政策落实保障措施层面 |
第四章 科技型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税收政策实证分析 |
第一节 研究假设的提出 |
一、税收政策对科技型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激励效应 |
二、生命周期对税收政策影响企业高质量发展调节效应 |
第二节 问卷设计与问卷调查 |
一、问卷设计 |
二、问卷的预调查及确定 |
三、问卷回收情况分析 |
四、问卷信度和效度检验 |
第三节 模型构建与指标测度 |
一、模型构建 |
二、变量测度 |
第四节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五节 回归分析 |
一、模型测量评价 |
二、结构模型说明 |
三、企业生命周期税收政策激励效应差异比较 |
第六节 研究结论 |
一、税收政策对科技型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激励效应分析 |
二、企业生命周期对税收政策影响高质量发展的调节效应分析 |
第五章 科技型小微企业税收政策与配套措施国际经验借鉴 |
第一节 美国科技型小微企业税收政策与配套措施借鉴 |
一、企业所得税税收政策 |
二、个人所得税税收政策 |
三、创新人才激励的税收政策 |
四、对企业投资者的税收优惠 |
五、企业税收政策落实配套措施 |
第二节 英国科技型小微企业税收政策与配套措施借鉴 |
一、英国专利盒制度税收政策 |
二、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税收政策 |
三、对投资的税收优惠激励 |
第三节 其他发达国家的税收政策借鉴 |
一、企业所得税的优惠 |
二、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 |
三、增值税政策借鉴 |
第四节 国际经验对中国的启示 |
第六章 科技型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税收政策优化建议 |
第一节 完善科技型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税收政策 |
一、推行长期连续性的税收政策 |
二、优化流转税所得税的税收政策 |
三、降低社会保险费率优惠政策 |
四、优化企业人才资源和投资者的税收政策 |
五、科技成果转化环节税收激励 |
第二节 科技型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税收征管的优化措施 |
一、设置灵活便捷审核审批流程,降低税收征管成本 |
二、运用先进技术手段数据管税,提高税收征管效率 |
三、建立完善银税联动征信系统,提高税收征管质量 |
四、建立实质创新导向评价体系,增加税收征管有效性 |
第三节 科技型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税收政策落实保障措施 |
一、建立税收立法制度,提高税收政策的法定性 |
二、优化税收征管环境,提高税收政策实施效率 |
三、建立服务平台体系,提高税收政策的有效性 |
四、定期反馈落实情况,增强税收政策的导向性 |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
第一节 研究不足 |
第二节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 |
(2)上市公司ERP系统实施绩效之实证研究 ——基于沪市1993年至2004年的经验数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论文的技术路线及研究框架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外学者研究思路演进 |
2.1.1 20 世纪80 年代到90 年代初 |
2.1.2 20 世纪90 年代以后至今 |
2.2 国内学者研究现状 |
3. ERP 影响公司绩效的理论分析 |
3.1 ERP 影响公司绩效的理论前提 |
3.1.1 ERP 概念的界定 |
3.1.2 ERP 所包含的管理思想 |
3.1.3 ERP 系统的优势 |
3.2 ERP 效益评价研究框架 |
3.2.1 IT 投资收益的特点 |
3.2.2 ERP 影响公司绩效的作用机理 |
3.2.3 ERP 效益曲线 |
3.3 ERP 应用效益分析 |
3.3.1 ERP 系统的直接效益 |
3.3.2 ERP 系统的间接效益 |
3.3.3 ERP 系统实施效果的案例分析 |
4. ERP 实施与公司绩效关系的实证分析 |
4.1 研究假设 |
4.1.1 ERP 系统——创新型技术 |
4.1.2 财务业绩指标 |
4.1.3 假设1 的提出 |
4.1.4 假设2 的提出 |
4.1.5 假设3 的提出 |
4.2 样本选取和研究方法 |
4.2.1 样本选取 |
4.2.2 变量描述 |
4.3 假设检验 |
4.4 实证结果与分析 |
4.4.1 描述性统计 |
4.4.2 假设1 的实证结果与分析 |
4.4.3 假设2 的实证结果与分析 |
4.4.4 假设3 的实证结果与分析 |
5. 研究结论及展望 |
5.1 研究结论及启示 |
5.1.1 研究结论 |
5.1.2 对实践的启示 |
5.2 本文的主要贡献 |
5.2.1 论文的选题比较新颖 |
5.2.2 研究的角度有创新 |
5.2.3 研究的样本数据较有说服力 |
5.2.4 研究方法较为先进 |
5.3 研究局限性及展望 |
5.3.1 研究的局限性 |
5.3.2 未来的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3)2004中国四省制造业信息化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部分协同推进资金聚集 |
成为地方政府信息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
部门协同共同推进 |
资金聚焦引导企业投入 |
关键共性技术攻关项目与示范企业技术需求有机结合 |
第二部分整合社会资源构建制造业中介技术服务体系 |
第三部分攻关结硕果应用见成效 |
应用技术研发支持体系初成 |
ASP平台建设受到关注 |
软件产业抓住机遇求发展 |
第四部分工作重心下移示范企业蓬勃发展 |
政府助力企业解难题 |
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
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 |
几点思考 |
(4)我国财务软件的发展与未来(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财务软件发展回顾 |
1.1 我国财务软件产业发展环境日趋成熟 |
1.2 财务软件市场发展迅速产业化 |
1.3 我国培养了大批财务软件人才 |
1.4 技术应用更加广泛化 |
1.5 我国对财务软件作了适度的保护 |
2 我国财务软件的未来展望 |
2.1 向全面企业管理软件发展 |
2.2 财务软件全面面向INTERNET |
2.3 财务软件中电子商务比重增加 |
2.4 财务软件的服务要求推动ASP的发展 |
2.5 财务软件市场竞争将更加剧烈 |
2.6 审计系统在财务管理软件中将不断完善 |
(5)石钟韶:在超越中成长(论文提纲范文)
要超越就要有好的产品 |
资本运作对于软件企业至关重要 |
“知本”型企业人是最重要的 |
“另类”的石钟韶创新的新中大 |
(6)《案例》:智通软件集团 ——审时度势,以客户需求推动公司战略转型(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部分 案例描述 |
引子 |
公司简介 |
行业市场背景 |
客户简介 |
在争取业务的过程中推进公司全面转型 |
第一次接触 |
对内对外两手抓 |
两次递交方案和两次详细调研 |
横生波折 |
再一次投标 |
成败未卜 |
尾声: 新的希望和新的战略 |
第二部分 案例分析 |
1. 分析框架 |
2. 对企业信息化的几点思考 |
2.1 信息化:概念、内容和作用 |
2.2 管理软件的发展历程:信息集成程度不断提高的过程 |
2.2.1 面向单一职能部门的企业管理软件 |
2.2.2 面向多业务部门的企业管理软件 |
2.2.3 面向企业全局的企业管理软件 |
2.3 适度的信息集成:企业信息化建设成败的关键 |
2.4 中型企业的特点决定其对管理软件的需求 |
2.4.1 IT力量有限 |
2.4.2 资金有限、关注采购成本 |
2.4.3 管理成型、结构标准 |
2.4.4 规模适中、功能要求全面 |
2.4.5 高速成长、变化频繁 |
2.4.6 缺乏经验、需求不明 |
2.5 企业选择管理软件所面临的困难 |
2.6 中小企业选择管理软件的策略建议 |
2.6.1 明确信息化的目标 |
2.6.2 决策人亲自选择管理软件和相关服务 |
2.6.3 全面调查研究软件供应商 |
2.6.4 与软件供应商实现双赢 |
2.6.5 正确对待咨询公司的意见 |
2.7 循序渐进的企业信息化阶梯 |
2.7.1 ERP之路 |
2.7.2 ERP和其他管理软件 |
3. 智通软件集团的经营战略分析 |
3.1 行业及竞争分析 |
3.1.1 行业的总体经济特征 |
3.1.2 竞争的五种力量分析 |
3.1.3 行业变革的驱动因素及其影响 |
3.1.4 竞争对手分析 |
3.1.5 行业的前景和总体吸引力 |
3.1.6 关键成功因素 |
3.2 公司资源和竞争能力分析 |
3.2.1 2001年以前智通软件集团战略运行效果分析 |
3.2.2 智通软件集团SWOT分析 |
3.2.3 智通软件集团的成本地位和竞争地位 |
3.2.4 需要解决的战略问题 |
3.3 对转型后的战略和相应行动计划的总体评价 |
4. 结论 |
附录 |
附录A 2001年度优秀软件产品名单 |
附录B 深航配餐公司信息化实施工作时间表(工作日) |
附录C 《深圳航空公司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摘要 |
附录D Microsoft.NET计划的背景资料 |
参考文献 |
英汉词汇对照表 |
致谢 |
四、新中大入财务软件五强(论文参考文献)
- [1]科技型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税收政策研究[D]. 张东东. 中共中央党校, 2020
- [2]上市公司ERP系统实施绩效之实证研究 ——基于沪市1993年至2004年的经验数据[D]. 金娟. 西南财经大学, 2009(S2)
- [3]2004中国四省制造业信息化调查[J]. 李晓蓓,张江. 中国制造业信息化, 2004(12)
- [4]我国财务软件的发展与未来[J]. 祝鸣焕,刘传侦. 江苏地质, 2002(04)
- [5]石钟韶:在超越中成长[J]. 梁今. 企业管理, 2002(06)
- [6]《案例》:智通软件集团 ——审时度势,以客户需求推动公司战略转型[D]. 陈志坚. 暨南大学, 2002(02)
- [7]中国企业管理软件现状分析[J]. 董波. 计算机周刊, 2001(22)
- [8]困境·机遇·挑战——我国管理与财务软件市场分析[J]. 王庆武. 中国电子商情, 2001(09)
- [9]电子商务呼唤网络财务[J]. 薛慧丽,张新武. 辽宁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0(02)
- [10]电子商务呼唤网络财务[J]. 薛慧丽,张新武. 北京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