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IEEE802.11a OFDM基带调制器的FPGA实现(论文文献综述)
潘景[1](2021)在《车辆通信场景下基于深度学习的信道估计算法设计》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车载电子设备的发展,车辆通信技术在加强道路安全,提升交通效率以及提供丰富的车载信息和娱乐服务等方面展现了极大的潜力,受到了广泛的研究。作为专用短距离通信标准,IEEE 802.11p标准是实现车辆通信的极具竞争力的标准之一。然而,车辆的高速移动和复杂的通信环境导致无线信道受到多普勒频移和多径效应的影响。而信道估计的性能直接影响了后续信号的解调。因此,车辆通信场景下的信道估计算法的研究对车辆的可靠通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基于IEEE 802.11p协议设计针对车辆通信的信道估计算法,然后利用软件无线电技术搭建基于IEEE 802.11p的收发机平台测试所提算法性能。首先,本文阐述了车辆通信场景下信道估计的理论基础。介绍了无线信道以及一些衡量无线信道特性的参数,并分析了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技术下的通用传输模型。此外,根据车辆无线信道的统计特征和IEEE 802.11p标准参数设置,给出该标准下基于OFDM的无线传输模型。之后,总结了已有针对IEEE 802.11p标准的信道估计算法和车辆无线信道模型。其次,针对数据导频辅助(Data pilot aided,DPA)方法虽然可以缓解IEEE802.11p标准下导频不足的问题,但该方法由于噪声和信道时变的影响存在误差传播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长短期记忆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和多层感知机(Multilayer perceptron,MLP)的神经网络,用以追踪时变信道并且消除噪声。仿真结果表明,在传输较长符号的帧或/和在高阶调制方式下或/和更快时变的信道中,所提方案比其他的DPA方案具有更好的误比特率性能。最后,基于软件无线电平台,对所提出的LSTM-MLP信道估计算法进行了测试。具体而言,设计了基于IEEE 802.11p的收发机系统,然后在主机侧进行了调制解调模块中部分算法的仿真测试,在单设备上进行了射频收发测试;最后,在实际车辆通信场景中完成了所提的LSTM-MLP算法的性能验证。从测试结果来看,在统计的信噪比范围内,LSTM-MLP算法的误比特率性能优于STA算法和CDP算法,并且调制方式阶数越高,性能增益越大。
陈嘉[2](2021)在《基于FPGA的OFDM信号实现》文中研究指明正交频率复用(OFDM)技术是无线通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高效的调制方式、由载波正交带来的更有效的频谱利用率以及由宽带带来的对抗色散信道干扰的优势,使得它广泛应用于包括无线局域网(WLAN)在内的众多通信标准当中。传统的OFDM基带信号调制都是采用快速傅立叶反变换(IFFT)为结构,这种结构存在算术运算复杂、传输延时高等缺陷。随着时代的进一步发展,近几年也提出了基于直接数字频率合成(DDS)实现OFDM的基带信号调制,与采用IFFT的OFDM系统从频域进行调制信号合成不同,这种方式从时域完成子载波的调制和所有载波的累加,不需要使用IFFT中繁杂的乘法运算,同时有更小的传输延迟。本文对基于DDS的OFDM基带信号调制进行进一步研究,力求更进一步优化该OFDM系统的系统结构,并完成相应的电路设计。本文主要选择DDS算法中的CORDIC算法作为OFDM基带信号调制架构。与基于ROM结构的DDS实现OFDM基带信号调制相比,能够避免ROM结构中存储资源繁杂的问题。为了进一步减小该基于CORDIC算法的OFDM调制结构的硬件资源消耗,本文对DDS中的两个基本参数相位截断位数和幅度量化位数对于该OFDM结构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主要包括:首先,本文以CORDIC算法为架构,基于FPGA设计了一种基于IEEE 802.11g协议的OFDM发射机,除了基于CORDIC算法的OFDM调制结构以外,还包括信道编码、导频插入和循环前缀(CP)插入等模块。并通过仿真建立WLAN的典型传输信道模型以及OFDM的接收机模型,根据这两个模型仿真该OFDM发射机在实际信道中的性能。其次,相位截断和幅度量化将DDS的输入相位与输出幅度量化,它们的精度对应该OFDM结构的频谱纯度。本文通过分析这两个参数对于OFDM基带信号中引入的杂散分布情况以及这些杂散对于OFDM系统的误码率影响,通过调节这两个参数,在它们引入杂散不影响系统性能的情况下,最小化该系统的硬件结构。最后,本文完成该OFDM发射机的电路设计,该发射机电路满足WLAN中IEEE 802.11g协议的基本要求。
李隆胜[3](2020)在《面向5G移动前传的数字与模拟光纤传输关键技术》文中提出2018年,3GPP Release 15的冻结标志着第一个可商用的5G标准正式确立。随后,于2020年冻结的Release 16进一步丰富了5G应用场景,加快了全球5G部署进程。传统分布式无线接入网(D-RAN)基于宏基站组网,基站具有完整的基带处理功能。为节省无线接入网建设与运维成本,5G独立组网对集中化无线接入网架构(C-RAN)进行了重构,基带处理功能被解耦并分配到中央单元(CU)、分布单元(DU)和射频单元(RU),其中DU与RU之间的数据传输由光纤前传链路(fronthaul)承载。“5G部署,承载先行”,前传需提供大容量、高谱效率、低时延与高保真的传输性能且保持低成本,是5G组网中极具挑战的关键环节。前传解决方案可分为基于通用公共无线接口(CPRI)或演进版CPRI(e CPRI)的数字传输、模拟光载无线电(Ro F)传输以及数字模拟集成传输三类技术。本文围绕前传传输性能需求,针对上述三类前传技术方向开展了研究,其关键问题、主要学术贡献及创新点如下:一、面向CPRI数字前传的跃变四电平幅度调制技术基于下一代无源光网络(NG-PON)承载的CPRI链路中,低成本、低带宽器件的使用会造成高带宽信号的畸变,且PAM4等高阶调制格式的引入也会导致链路抗噪声能力降低。CPRI对传输链路的10-12误码率要求给NG-PON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本文提出了跃变四电平幅度调制(T-PAM4)的光调制格式以提升高速PON传输的可靠性与功率预算并满足CPRI的严苛误码率要求。T-PAM4符号由工作在2倍过采样的数模转换器(DAC)结合特殊设计的电平映射产生,接收端基于2倍过采样对T-PAM4进行二维判决以提升信号的抗噪声性能。实验验证了T-PAM4相较PAM4有5-d B的灵敏度提升。此外,该方案具有较低的硬件实现成本与计算复杂度。二、面向e CPRI数字前传的弹性量化技术相较于CPRI标准,5G前传最新标准e CPRI中传输的数据主要为量化后的频域无线IQ信号,具有更低的带宽开销。然而,采用e CPRI将导致前传数据量随无线网络负载的波动而动态变化。在满足前传峰值请求速率的前提下,过大的负载波动将导致前传带宽部署的冗余,影响了传输效率。此外,无线信道具有时变与频率选择性的功率衰落,加剧了上行IQ信号的量化噪声。针对以上问题,本文进行了如下研究:1)理论分析了频域IQ信号量化后的数据冗余度,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弹性量化精度方案以缓解e CPRI前传流量的动态特性,减少冗余带宽部署。利用e CPRI功能划分的优势,该方案根据IQ信号的无线信号质量与前传实时负载,自适应地调整IQ信号的量化精度。本工作主要贡献为搭设了符合3GPP标准的无线接入仿真系统,其结果为方案的实际应用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价值。系统实现了Low-MAC层与物理层基带功能及无线信道的传输,实验实现了前传IQ信号数据通过光链路的传输。结果表明仅以满载时牺牲1.2~1.9%的终端速率为代价,方案降低了~40%的前传峰值速率,提升了传输效率并节约了链路带宽。此外,本方案基于5G前传广泛部署的e CPRI,比基于CPRI的传输与压缩技术更具实际应用价值。2)理论分析了无线信道衰落对e CPRI前传量化噪声的影响,并据此提出了利用无线系统已有的信道估计结果或解调参考信号对IQ信号进行补偿的方案。该方案在低计算复杂度的基础上能够抑制前传量化噪声高达6.5 d B,可显着提升e CPRI对无线信号的保真度,该效果优于现有针对CPRI的时域补偿方案。三、基于模拟前传的片段时分复用传输技术相较于数字前传,模拟Ro F前传具有更高的传输谱效率。将多路无线IQ信号合并为单路高速模拟信号的复用技术是模拟前传中的关键问题,其中低复杂度的模拟TDM技术是备受业界青睐的候选方案。综合考虑5G多天线(MIMO)场景与低时延要求,TDM方案可采用MIMO信号采样点交织排列的技术以缩短复用时延。该技术依靠大量保护间隔时隙和变频结构来消除光纤传输后采样点间的干扰,分别导致链路传输效率的下降和复杂度上升。本文相应工作如下:1)理论分析了模拟TDM光纤传输对MIMO信号损伤,并针对MIMO交织TDM中采用过多保护时隙导致传输带宽浪费的问题,提出以信号片段为时分复用粒度的改进方案(Se-TDM)。该方案拥有低复杂度的系统结构,在传输谱效率与时延性能间取得平衡。在等效162-Gbps CPRI速率的模拟TDM传输实验中,该方案将传输谱效率提升21%,且支持的QAM阶数从64提升至256。2)提出了一种无变频操作的MIMO交织方案,进一步简化了前传复用结构,并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证明了该方案能够实现相同于现有技术的干扰消除效果。该方案直接复用基带IQ信号,更易于减小复用后的信号带宽,提升频谱效率。四、面向数字模拟集成传输的频谱零点填充技术单波长集成共传数字、模拟信号能够实现二者优势互补。集成传输面临硬件结构复杂、谱效率低和信号参数不兼容行业标准等问题。为此,本文开展如下研究:提出了频谱零点填充的集成传输方案,其创新点在于利用56-Gbps PAM4信号在28 GHz处固有的频谱零点,插入5G毫米波射频信号以实现无频谱间隔的高谱效率集成传输;方案中数字信号只需低成本低精度DAC产生,且数字和模拟射频信号分别遵从NG-EPON和5G标准;理论推导了光纤色散对集成传输系统中模拟射频信号质量的影响,并实验演示了频段选择策略以最大化模拟信号传输带宽;基于首次提出的发射机结构,实现了56-Gbps PAM4叠加10×400-MHz模拟射频信号的25-km传输,为目前报道的强度调制直检集成传输方案中最高的容量。综上所述,本文通过理论分析、仿真与实验验证对前传传输中的关键技术开展了一系列研究,为促进光纤承载的5G移动前传演进提供可行的参考方案。
刘震[4](2020)在《基于分集技术的调制解调器设计》文中认为随着科技的发展,无线技术正处在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且在各个领域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为了应对复杂的环境,各种调制解调技术层出不穷。本文主要是设计一款基于分集技术的调制解调器,用于散射通信。散射通信作为一种无线传输的重要手段,以其独特的优势,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军事国防科技领域。散射信道可以近似看作一个瑞利衰落信道,其链路损耗具有随机性,多径衰落以及快衰落都会造成接收端信号的误判。分集技术是散射通信中常用的技术,能够为系统提供一定的抗衰落能力,平滑快衰落对系统的影响,有效提高系统的互通率。分集技术采用分散传输的思想,将同一信号“复制”多份进行重传,通过接收端的信号在频率、时间或空间上衰落的不相关特性,降低衰落对通信的影响。分集技术要实现在通信中的正常应用,首先需要解决的就是信号的“分”和“集”。首先,本文介绍了分集技术的基本分类以及相关的分集合并方式,通过理论分析,详细阐述了各种分集方式的优缺点。其次,结合选取的分集方式,设计合适的帧结构,并依此进行本课题调制器的设计,通过对调制器中的多种算法的研究分析,给出完整的调制器设计过程。第三,通过对调制器的设计,提出一种基于分集合并方式的解调器设计方案,并对其中各个模块进行相应的理论分析、软件仿真以及FPGA算法的设计。最后通过基带直连对该系统进行归一化信噪比的测试,并对各种速率模式下的误码性能进行性能分析。性能测试的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基于分集技术的调制解调器的分集合并增益符合设计指标,归一化信噪比的测试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基本一致,能够满足系统性能的需要。
项炳龙[5](2019)在《多路OFDM调制解调器关键技术研究及实现》文中研究表明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作为一种多载波调制方式,具有高频谱效率、抗频率选择性衰落和易实现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多个通信标准中,如IEEE802.11a、IEEE802.16和3GPP LTE等。随着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场景对高速多路数据传输业务提出了需求,如车联网系统、无人驾驶、实时监控系统等,以上场景皆可利用多路OFDM技术实现。但是多路OFDM技术存在其自身的不足,一方面OFDM信号存在峰值平均功率比(Peak to Average Power Ratio,PAPR)过高的问题,这一问题在多路OFDM信号中变得更为严重,目前已知文献还未见研究适用于多路OFDM的峰平比抑制技术;另一方面,多路OFDM解调器需同时解调多路信号,导致其实现复杂度较高,不利于实际应用。针对适用于多路OFDM信号的峰平比抑制算法以及低复杂度多路同步OFDM解调器等关键技术展开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如下:其一,研究适用于多路OFDM信号的峰平比抑制算法。在分析已有单路OFDM信号峰平比抑制算法的基础上,分别基于选择映射法和部分传输序列法,提出了简化多路选择映射法和简化分组部分传输序列法。两种算法分别通过不同的方式生成多组包含相同信息的多路OFDM信号,选择其中峰平比最小的一组信号进行传输。仿真表明,所提算法能够有效降低多路OFDM信号的峰平比,且简化分组部分传输序列法的计算复杂度适中。其二,研究适用于同步场景的多路同步OFDM系统的低复杂度解调器方案设计以及FPGA实现。利用同步场景中多路OFDM信号所经信道条件相似且同时到达解调器的特性,提出低复杂度多路同步OFDM解调器实现方案。所提方案通过寻找一路信号的精确帧头,估计该路信号的频偏信息,将其用于其它路信号的定时同步和载波同步,从而降低解调器的实现复杂度。结果表明,所提方案在FPGA查找表和寄存器资源占用上相比原方案减少了49.9%和41.7%。
汪政权[6](2019)在《OFDM自适应资源分配方案研究及实现》文中认为随着人们对高速传输数据和多媒体业务需求的不断增加,对无线通信传输速率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有限的频谱资源使得无线通信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因此,提升频带利用率和系统容量是当下研究的一个热点。OFDM将可用信道划分成多个独立的子信道,利用自适应技术对这些子信道合理地分配比特或者功率,可以提高系统性能,充分利用频谱资源。本文围绕OFDM自适应资源分配问题,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1.在单用户OFDM自适应资源分配中,针对Hughes-Hartogs算法计算复杂度较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MA准则的改进自适应资源分配方案。在改进方案中,先筛选出高于平均信道增益的子信道,对这些子信道直接分配平均比特数。在预分配完成之后,按照Hughes-Hartogs算法的思想将剩余比特每次分配给功率增加量最小的子信道。经过分析可以得知,改进后的功率计算次数为(bR-MR)?N,功率比较次数为(N-M),对应的Hughes-Hartogs算法功率计算次数为bR?N,功率比较次数为N。因此,改进的自适应资源分配方案具有较低的计算复杂度。从仿真结果可以看出,改进的自适应资源分配方案和Hughes-Hartogs算法的性能是一致的。这表明改进的自适应资源分配方案在降低计算复杂度的同时,保证了方案的性能。2.在多用户自适应资源分配中,针对一些经典的方案存在的搜索精度不高、迭代次数多、用户公平度和系统容量难以兼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多用户自适应资源分配方案。首先,通过借鉴文献引入公平度这一概念。接着通过引入差分进化算法的交叉、变异两种行为模式到人工鱼群算法中,并改进人工鱼的随机行为。在资源分配过程中,先在一定公平度门限下将系统内的子信道分配给用户,然后利用改进的人工鱼群算法对系统功率进行分配,以提高系统的传输容量。仿真结果表明,在公平度为0.99和用户数为14的情况下,本文改进的资源分配方案相比于AFSA算法和Shen算法,系统容量分别提升了0.057bit/s/Hz和0.122bit/s/Hz。在公平度为0.95和用户数为14的情况下,相比于以上两种算法,系统容量分别提升了0.132bit/s/Hz和0.198bit/s/Hz。在用户数为8的情况下,改进方案迭代5次可得到收敛值,相比于AFSA算法降低了15次。因此,改进的自适应资源分配方案在兼顾用户公平度的同时,提升了系统容量,降低了迭代次数。3.针对目前自适应资源分配方案实现较少的问题,本文对改进的单用户自适应资源分配方案进行了设计与实现。为了能够应用在实际的OFDM系统中,本文设计了资源分配模块和信源模块。接着基于FPGA工具和ISE软件,参考OFDM基带传输系统,设计实现了一些系统模块,包括调制模块、插入导频模块、IFFT变换模块、插入循环前缀模块、短训练序列和长训练序列模块。这样,经过这些模块的处理,待发送的比特数据就可以形成完整的OFDM帧,可以经由之后的模块处理并发送出去。最后,本文对这些模块进行了实现,并将数据导出和matlab产生的数据进行对比。经过数据分析可知,两组数据之间实部绝对误差为幅度值0.016%,虚部绝对误差约为幅度值0.017%,验证了数据的准确性。
曹院[7](2018)在《球载观测系统的无线图像传输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系留气球观测系统是一种新型的观测平台,其上搭载观测载荷是实现长周期远距离观测功能的一种新手段,无线通信是观测载荷与地面控制中心进行图像传输的重要手段之一。为提高系留气球观测系统图像传输的可靠性以及环境适应性,本文围绕系留气球观测系统的无线图像传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展开研究,在现有光纤图像传输之外开发一种灵活、高速率、稳定、适应性较好的无线图像传输平台。本课题以软件无线电理念为导向,对系留气球观测系统的无线图像传输平台进行设计与实现。将硬件平台与相关技术相结合,研发出一种轻量化且具有较好的灵活性、开放性、易升级性的软件无线电平台。为实现系留气球观测系统的轻量化无线图像高速稳定传输,提出了ZYNQ+AD9361硬件架构和基于正交频分复用技术的IEEE802.11a标准的物理层来完成无线图像传输平台的设计。该平台将ZYNQ的ARM良好的系统控制性能、FPGA的实时数据处理能力、AD9361全可编程灵活配置的特点以及OFDM技术的抗多径衰落和高频谱利用率的特性进行融合,优势互补,以实现高速、灵活、稳定的图像传输。设计并实现了ZYNQ与AD9361射频前端的数字接口、基于IEEE802.11a标准的基带处理器物理层以及ZYNQ处理器系统与基带处理器物理层之间的数据传输通道。在ZYNQ的可编程处理系统的ARM中移植了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并针对该系统完成了对AD9361配置的应用程序开发、物理层管理以及与上位机和摄像机的数据交互。在数字基带处理器的设计中,对于不同的系统应用需求,可以实现BPSK、QPSK、16QAM、64QAM调制方式的自由切换,并对原有基带处理器的结构进行了优化和改进,节约了FPGA资源,提高了处理器的数据处理效率。无线图像传输的引入,实现空中系留气球观测平台与地面控制中心点对点的无线图像传输,增强了系留气球观测系统图像传输的可靠性。实验表明,该通信平台结合了软件无线电系统灵活性配置和正交频分复用技术频谱利用率高以及抗多径效应等优点,能够随着系留气球观测系统应用于各种复杂环境。
张家波,刘兴迪,杨庆[8](2013)在《IEEE 802.11p物理层OFDM调制器的设计》文中提出IEEE 802.11p是关于车载自组织网络的协议,其物理层是IEEE 802.11a标准的扩展。整个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发送端的设计是基于FPGA技术,使用Verilog HDL硬件描述语言来编写底层代码。给出了基于IEEE 802.11p标准的OFDM调制系统的设计与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证明,该设计在精度和资源方面都能达到期望的结果,并且设计简单、高效,完全能够达到802.11p的OFDM系统设计要求。
毛向向[9](2013)在《基于FPGA的OFDM基带通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OFDM)技术的各个子载波相互正交使其具有较高的频谱利用率和较好的多径传输能力,是高速无线通信系统中宽带多媒体业务传输的关键技术,也是第四代移动通信的核心传输技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 FPGA)由于其设计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可重复利用性和开发周期短等优点,在通信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基于IEEE802.11a无线局域网标准,通过对OFDM基带通信系统基本原理的深入学习和研究,进行了OFDM基带通信系统发送部分和接收部分的方案设计。本设计采用FPGA自顶向下的层次化设计方法,在Xilinx的ISE8.2i开发环境下,采用Verilog硬件描述语言对控制单元、时钟单元、映射与解映射、调制与解调、循环前缀、加窗、训练序列和同步等模块进行了详细设计。采用Synplify Pro9.6综合工具对各个模块进行综合,完成整个OFDM通信系统在寄存器传输级(Register-Transfer Layer, RTL)的设计。采用Modelsim6.5a仿真工具对模块和系统进行仿真,同时还借助Matlab7.0仿真工具对某些模块进行仿真对比。仿真结果满足设计要求后,将设计好的OFDM基带通信系统下载到由Xilinx公司生产的Spartan-3E FPGA硬件平台进行了系统测试。将系统硬件测试与Modelsim6.5a软件仿真的结果进行对比和分析,重点分析了加窗、循环前缀和同步对系统性能的影响。仿真和测试结果表明:本课题设计的OFDM基带通信系统满足设计要求,实现了每个模块的功能和整个系统的功能,完成了数据的发送和接收,每个模块以及整个系统的软件仿真是正确的,发送部分的硬件测试结果也是正确的。
任江哲[10](2013)在《基于跨层控制的业务自适应OFDM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网络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日趋融合,有限的频谱资源与用户日益增加的业务需求之间的矛盾亦日渐突出。如何更有效率地使用信道频谱资源,是当前无线通信领域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自适应OFDM调制系统以其高效频谱利用率等优点给频谱资源有限的无线通信领域注入了生机。本文首先介绍了自适应OFDM技术和跨层控制技术的发展概况,阐述了自适应OFDM调制技术的原理和经典算法。之后本文基于FPGA+MCU硬件平台,在跨层设计思想的指导下,提出了一种自适应OFDM通信系统的设计方案,设计了该系统的整体框架,并制定了MAC帧结构和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PPDU)格式。系统所采用的自适应算法为改进的简单分组比特算法,理论上最高数据传输速率可以达到14Mbps。本文还对该系统中的调制器的工作原理进行了详细分析,制订了总体实现框架和系统参数,设计了信道编码、星座映射、导频调制、子带预均衡、循环前缀插入、前导序列构造、可配置IFFT/FFT、插值滤波器等模块的详细实现方案。最终,论文在Altera公司的Quartus II平台上,选择高性能、低功耗、低成本的CycloneIII系列FPGA芯片,用Verilog HDL语言实现了该系统的调制器,并在ModelSim上进行了仿真。其中的IFFT模块使用高效低资源占用的可配置IFFT/FFT软核实现。该软核采用按频率抽取的基-22算法、改进的单通道延迟反馈(SDF)结构,能够很简单地配置成2n(n [3,12])点的FFT或IFFT,最高工作频率可达306.30MHz。实现后的自适应OFDM调制器可以通过高速串行通信接口从MCU接收MAC数据帧,然后根据MAC帧中包含的自适应参数对这些数据进行调制。所实现的基于跨层的自适应OFDM调试器,能适应复杂无线环境,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适应能力。
二、IEEE802.11a OFDM基带调制器的FPGA实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IEEE802.11a OFDM基带调制器的FPGA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1)车辆通信场景下基于深度学习的信道估计算法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基于IEEE802.11p的信道估计算法研究现状 |
1.2.2 机器学习在无线通信物理层中的应用 |
1.2.3 软件定义无线电设备的应用现状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1.4 本文主要结构 |
2 车辆通信场景的信道估计理论基础 |
2.1 车辆通信场景下的无线信道传输特性 |
2.1.1 无线信道简介 |
2.1.2 无线信道的时间色散参数 |
2.1.3 无线信道的频率色散参数 |
2.1.4 IEEE802.11p协议下无线传输模型 |
2.2 基于IEEE802.11P的信道估计方案 |
2.2.1 传统的信道估计方案 |
2.2.2 基于数据导频辅助的信道估计方案 |
2.3 车辆无线信道模型 |
2.3.1 抽头延迟线模型 |
2.3.2 基于几何的随机模型 |
2.4 本章小结 |
3 基于深度学习的信道估计算法设计 |
3.1 系统模型 |
3.1.1 无线传输模型 |
3.1.2 数据导频辅助(DPA)方法分析 |
3.2 基于深度学习的信道估计算法 |
3.2.1 神经网络设计 |
3.2.2 基于LSTM-MLP网络的信道估计方案 |
3.3 计算复杂度分析 |
3.4 网络训练 |
3.5 仿真结果 |
3.6 本章小结 |
4 基于软件无线电设备的信道估计算法验证 |
4.1 软件定义无线电设备及平台 |
4.1.1 USRP设备 |
4.1.2 Lab VIEW平台 |
4.2 系统设计 |
4.2.1 系统框图 |
4.2.2 帧结构 |
4.3 发射机设计 |
4.3.1 设备初始化 |
4.3.2 数据帧生成 |
4.4 接收端设计 |
4.4.1 主机与USRP RIO设备的交互 |
4.4.2 设备初始化 |
4.4.3 FPGA端程序设计 |
4.4.4 信号解调 |
4.5 调试与仿真结果 |
4.5.1 算法仿真测试 |
4.5.2 单设备硬件通道测试 |
4.5.3 外场测试 |
4.6 实验总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工作总结 |
5.2 未来展望 |
附录 A.软件无线电平台的环境配置与设备连接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2)基于FPGA的OFDM信号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OFDM技术的发展 |
1.2 OFDM系统的特点 |
1.3 研究的目标和本文内容 |
第二章 基于CORDIC算法的OFDM基带处理结构 |
2.1 OFDM系统的基本原理 |
2.1.1 OFDM信号的数学模型 |
2.1.2 OFDM信号的循环前缀 |
2.2 OFDM发射机的基带处理结构 |
2.3 信道编码技术 |
2.3.1 卷积码编码 |
2.3.2 交织编码 |
2.4 导频插入模块 |
2.5 基于DDS的OFDM调制结构 |
2.5.1 DDS的基本原理 |
2.5.2 DDS的杂散分析 |
2.5.2.1 相位截断误差的杂散分析 |
2.5.2.2 幅度量化误差的杂散分析 |
2.5.3 基于ROM的DDS算法的OFDM调制结构 |
2.5.4 基于CORDIC算法的OFDM调制结构 |
2.5.5 基于DDS的OFDM系统的杂散分析 |
2.5.5.1 相位截断误差的杂散分析 |
2.5.5.2 幅度量化误差的杂散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OFDM发射机硬件设计 |
3.1 系统设计指标 |
3.2 系统技术方案 |
3.3 主要芯片选型 |
3.3.1 FPGA芯片 |
3.3.2 DAC芯片 |
3.3.3 上变频芯片 |
3.3.4 功率放大器芯片 |
3.4 系统主要硬件电路 |
3.4.1 OFDM数字基带电路原理图 |
3.4.2 OFDM发射机模拟电路原理图 |
3.5 信号完整性仿真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OFDM系统仿真及测试 |
4.1 OFDM系统仿真方案 |
4.2 无线电信道定义 |
4.2.1 Rayleigh信道 |
4.2.2 TGn信道 |
4.3 OFDM接收机建模 |
4.3.1 OFDM接收机的基带处理结构 |
4.3.2 基于FFT的 OFDM解调 |
4.3.3 信道估计 |
4.3.4 Viterbi译码 |
4.4 OFDM系统的仿真分析 |
4.4.1 OFDM基带仿真 |
4.4.2 相位截断位数对于系统性能的影响 |
4.4.3 幅度量化位数对于系统性能的影响 |
4.4.4 OFDM系统的性能对比 |
4.4.5 OFDM系统在实际信道的性能仿真 |
4.5 OFDM发射机的硬件测试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3)面向5G移动前传的数字与模拟光纤传输关键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光纤承载的无线接入网研究背景 |
1.2 光纤前传关键问题及研究现状 |
1.3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4 本文的结构安排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高可靠CPRI数字传输与压缩技术 |
2.1 基于跃变PAM4 调制格式的低误码传输技术 |
2.2 基于椭圆滤波重采样的前传数据压缩 |
2.3 CPRI前传FPGA系统仿真及时延验证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针对e CPRI数字前传的弹性量化精度技术 |
3.1 针对无线信号质量多样性的灵活量化精度技术 |
3.2 负载自适应的链路弹性容量方案 |
3.3 基于无线衰落补偿的量化噪声抑制技术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承载MIMO信号的模拟光纤传输技术 |
4.1 基于片段时分复用的模拟前传传输技术 |
4.2 无中频变换的基带MIMO交织时分复用方案 |
4.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数字与模拟前传集成传输 |
5.1 零点填充技术原理及信号质量分析 |
5.2 实验系统与结果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附录 缩略语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申请的发明专利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4)基于分集技术的调制解调器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简介 |
第2章 分集技术 |
2.1 分集技术 |
2.2 分集合并技术 |
2.2.1 选择合并 |
2.2.2 最大比合并 |
2.2.3 等增益合并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分集的调制器设计 |
3.1 调制器基本流程 |
3.2 调制器印制板 |
3.3 数据加扰 |
3.4 LDPC编码 |
3.4.1 LDPC编码 |
3.4.2 LDPC编码代码 |
3.5 数字上变频 |
3.6 成帧与调制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分集的解调器设计 |
4.1 基本流程 |
4.2 解调器印制板 |
4.3 匹配滤波与数字下变频 |
4.4 AGC自动增益控制 |
4.5 分集帧同步 |
4.6 分集合并 |
4.7 信道估计与均衡 |
4.7.1 信道估计 |
4.7.2 频域均衡 |
4.8 星座解映射 |
4.9 LDPC译码 |
4.9.1 LDPC译码算法 |
4.9.2 LDPC译码仿真 |
4.9.3 LDPC译码部分代码 |
4.10 本章小结 |
第5章 硬件测试及结果 |
5.1 归一化信噪比测试 |
5.1.1 SNR与E_b/N_0 |
5.1.2 E_b/N_0测试流程 |
5.1.3 E_b/N_0测试环境 |
5.1.4 E_b/N_0测试结果 |
5.2 FPGA资源使用情况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和展望 |
6.1 本文工作总结 |
6.2 后续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辞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5)多路OFDM调制解调器关键技术研究及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1.2.1 峰平比抑制算法研究现状 |
1.2.2 多路OFDM解调方案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1.3.1 本文创新成果 |
1.3.2 本文的章节安排 |
第二章 多路OFDM系统介绍及问题描述 |
2.1 多路OFDM信号生成原理及峰平比概述 |
2.1.1 多路OFDM系统介绍 |
2.1.2 多路OFDM信号的峰值平均功率比 |
2.2 多路OFDM解调器 |
2.2.1 单路OFDM解调器概述 |
2.2.2 多路OFDM解调器概述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多路OFDM信号峰平比抑制算法研究 |
3.1 经典峰平比抑制方法分析 |
3.1.1 信号预失真法 |
3.1.2 编码方法 |
3.1.3 选择映射法 |
3.1.4 部分传输序列法 |
3.1.5 多路OFDM信号PAPR抑制技术选择 |
3.2 提出的适用于多路OFDM系统的SLM算法 |
3.2.1 M-SLM方法 |
3.2.2 SM-SLM方法 |
3.3 提出的适用于多路OFDM系统的PTS算法 |
3.3.1 G-PTS方法 |
3.3.2 SG-PTS方法 |
3.4 算法性能仿真与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多路同步OFDM解调器FPGA实现 |
4.1 低复杂度多路OFDM解调器方案设计及可行性验证 |
4.2 单路OFDM系统时频域同步各模块硬件实现 |
4.2.1 粗同步及数字自动增益控制模块硬件设计 |
4.2.2 粗小偏估计模块硬件设计 |
4.2.3 整偏估计模块硬件设计 |
4.2.4 精同步模块硬件设计 |
4.2.5 时频域同步方案综合测试 |
4.3 提出的多路同步OFDM解调器FPGA实现方案 |
4.3.1 检测支路模块硬件设计 |
4.3.2 纠正支路模块硬件设计 |
4.3.3 多路时频域方案综合测试 |
4.4 多路同步OFDM收发系统整体测试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OFDM自适应资源分配方案研究及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OFDM技术发展历史和应用 |
1.3 OFDM自适应资源分配方案与实现研究现状 |
1.4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5 本文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OFDM技术的理论分析 |
2.1 无线传播环境 |
2.2 OFDM技术的基本原理 |
2.2.1 串并变换 |
2.2.2 快速傅立叶变换 |
2.2.3 保护间隔和循环前缀 |
2.3 OFDM系统参数的选择 |
2.4 OFDM关键技术 |
2.4.1 同步技术 |
2.4.2 信道估计技术 |
2.4.3 峰均比抑制技术 |
2.4.4 自适应技术 |
2.5 OFDM系统优缺点 |
2.6 OFDM系统资源分配方案 |
2.6.1 静态资源分配方案 |
2.6.2 自适应资源分配方案 |
2.7 自适应资源分配方案准则 |
2.7.1 单用户自适应资源分配准则 |
2.7.2 多用户自适应资源分配准则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单用户OFDM自适应资源分配方案研究 |
3.1 单用户自适应资源分配理论基础 |
3.2 单用户自适应技术的实现 |
3.3 经典单用户OFDM资源分配方案 |
3.3.1 迭代注水功率分配算法 |
3.3.2 Hughes-Hartogs算法 |
3.3.3 SBLA算法 |
3.4 改进的单用户自适应资源分配方案 |
3.5 仿真与性能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多用户OFDM自适应资源分配方案研究 |
4.1 多用户OFDM自适应资源分配系统 |
4.2 经典的多用户自适应资源分配方案 |
4.2.1 Shen算法 |
4.2.2 Wong算法 |
4.3 改进的多用户自适应资源分配方案 |
4.3.1 系统的子信道分配 |
4.3.2 系统的功率分配 |
4.4 仿真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单用户OFDM系统各模块设计与实现 |
5.1 OFDM自适应资源分配方案硬件实现架构 |
5.2 OFDM自适应资源分配各模块设计实现 |
5.2.1 资源分配模块 |
5.2.2 信源模块 |
5.2.3 调制模块 |
5.2.4 导频的插入 |
5.2.5 IFFT变换和循环前缀 |
5.2.6 短训练序列和长训练序列 |
5.3 各模块总体仿真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从事的科研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
(7)球载观测系统的无线图像传输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无线图像传输的研究现状 |
1.2.1 国外无线图像传输的发展现状 |
1.2.2 国内无线图像传输的发展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软件无线电平台设计 |
2.1 软件无线电台基础理论 |
2.1.1 软件无线电的特性分析 |
2.1.2 软件无线电平台的基本结构 |
2.1.3 IEEE802.11a物理层概述 |
2.1.4 OFDM技术与无线图像传输 |
2.2 平台总体方案 |
2.2.1 需求分析 |
2.2.2 方案设计 |
2.3 平台的硬件架构 |
2.3.1 ZYNQ-7000板卡结构 |
2.3.2 AD9361捷变收发器 |
2.4 底层数字接口API |
2.4.1 DMA控制器设计 |
2.4.2 AD9361寄存器配置 |
2.4.3 AD9361数据接口设计 |
2.5 平台处理系统 |
2.5.1 平台启动 |
2.5.2 平台系统 |
2.6 平台界面 |
2.7 应用程序开发 |
2.7.1 通道模块网络通信协议 |
2.7.2 发送端软件流程 |
2.7.3 接收端软件流程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IEEE802.11a基带处理器发射端设计 |
3.1 扰码模块的设计 |
3.1.1 扰码模块的原理 |
3.1.2 扰码模块设计 |
3.2 信道编码 |
3.2.1 卷积码原理 |
3.2.2 IEEE802.11a的卷积编码 |
3.2.3 卷积编码模块设计 |
3.3 交织 |
3.3.1 IEEE802.11a中的交织 |
3.3.2 Signal域数据交织原理 |
3.3.3 Data域数据的交织原理 |
3.3.4 交织器设计 |
3.4 调制 |
3.4.1 调制原理 |
3.4.2 调制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3.5 插入导频 |
3.5.1 导频的位置与极性 |
3.5.2 导频插入模块设计 |
3.5.3 导频模块的优化 |
3.6 IFFT模块 |
3.6.1 IFFT/FFT在OFDM系统中的应用 |
3.6.2 运用IP核实现IFFT/FFT |
3.7 插入循环前缀 |
3.8 发射端功能测试 |
3.9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IEEE802.11a基带处理器接收端设计 |
4.1 IEEE802.11a中的同步 |
4.1.1 分组检测 |
4.1.2 符号同步 |
4.1.3 载波同步 |
4.2 信道估计与均衡 |
4.2.1 信道估计频域的设计原理 |
4.2.2 频域上信道估计与均衡设计方法 |
4.2.3 信道估计与均衡设计 |
4.3 剩余相位跟踪 |
4.3.1 剩余相位跟踪的原理 |
4.3.2 剩余相位跟踪设计 |
4.4 解调 |
4.4.1 解调原理 |
4.4.2 动态星座图调整 |
4.4.3 解调模块设计 |
4.5 解交织 |
4.5.1 解交织的原理 |
4.5.2 解交织模块设计 |
4.6 Viterbi译码 |
4.6.1 Viterbi译码器原理 |
4.6.2 Viterbi译码器设计 |
4.7 解扰码 |
4.7.1 解扰原理 |
4.7.2 解扰器模块设计 |
4.8 接收端功能测试 |
4.9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通信实验 |
5.1 无线通信平台信道性能测试 |
5.1.1 接收信号功率谱密度 |
5.1.2 信道估计 |
5.1.3 星座映射图 |
5.2 功能实现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8)IEEE 802.11p物理层OFDM调制器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
1 802.11p物理层参数 |
2 802.11p基带调制器设计 |
2.1 系统总体设计 |
2.2 关键模块设计 |
2.2.1 时钟生成模块 |
2.2.2 主控模块 |
2.2.3 SIGNAL信号生成模块 |
2.2.4 DATA域信号生成模块 |
2.2.5 IFFT模块 |
2.2.6 添加循环前缀模块 |
3 系统仿真与验证 |
4 结束语 |
(9)基于FPGA的OFDM基带通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OFDM通信系统的发展与应用 |
1.2 FPGA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OFDM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与关键技术 |
2.1 OFDM通信系统的工作原理 |
2.1.1 OFDM通信系统的结构 |
2.1.2 OFDM基本原理 |
2.2 FFT/IFFT与映射技术 |
2.2.1 FFT/IFFT |
2.2.2 映射技术 |
2.3 OFDM同步技术 |
2.3.1 帧同步 |
2.3.2 载波同步 |
2.3.3 采样频率同步 |
2.4 加窗和循环前缀技术 |
2.4.1 加窗技术 |
2.4.2 循环前缀技术 |
第3章 OFDM基带系统的设计 |
3.1 总体方案设计 |
3.1.1 系统结构设计 |
3.1.2 系统参数设计 |
3.1.3 开发工具与开发环境 |
3.2 系统控制和时钟模块设计 |
3.2.1 控制模块 |
3.2.2 时钟模块 |
3.3 发送部分设计 |
3.3.1 信源模块 |
3.3.2 QPSK映射模块 |
3.3.3 导频插入模块 |
3.3.4 IFFT调制模块 |
3.3.5 加窗与循环前缀模块 |
3.3.6 训练序列模块 |
3.4 接收部分设计 |
3.4.1 帧同步模块 |
3.4.2 载波同步模块 |
3.4.3 采样频率同步模块 |
3.4.4 去循环前缀模块 |
3.4.5 FFT解调模块 |
3.4.6 QPSK解映射模块 |
第4章 系统仿真测试及结果分析 |
4.1 系统时钟和控制的仿真测试及结果分析 |
4.1.1 系统时钟的仿真测试 |
4.1.2 系统控制的仿真测试 |
4.2 发送部分仿真测试及结果分析 |
4.2.1 信源模块仿真测试 |
4.2.2 QPSK映射模块仿真测试 |
4.2.3 导频插入模块仿真测试 |
4.2.4 IFFT模块仿真测试 |
4.2.5 加窗和循环前缀模块仿真测试 |
4.2.6 训练序列模块仿真测试 |
4.2.7 发送部分综合仿真测试 |
4.3 接收部分仿真测试及结果分析 |
4.3.1 帧同步模块仿真测试 |
4.3.2 载波同步模块仿真测试 |
4.3.3 采样频率同步模块仿真测试 |
4.3.4 去循环前缀模块仿真测试 |
4.3.5 FFT模块仿真测试 |
4.3.6 QPSK解映射模块仿真测试 |
4.3.7 接收部分综合仿真测试 |
4.4 OFDM系统的综合仿真测试及结果分析 |
4.4.1 系统综合仿真测试 |
4.4.2 FPGA硬件测试平台的使用方法 |
4.4.3 硬件测试与结果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研究生履历 |
(10)基于跨层控制的业务自适应OFDM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
1.2 自适应 OFDM 技术的发展概况 |
1.2.1 OFDM 技术研究动态及应用现状 |
1.2.2 自适应调制技术研究现状 |
1.3 跨层控制技术概要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内容安排 |
第二章 自适应 OFDM 传输系统的理论基础 |
2.1 OFDM 调制解调技术原理 |
2.1.1 多载波调制原理 |
2.1.2 OFDM 调制原理 |
2.1.3 典型的 OFDM 系统收发机框图 |
2.1.4 OFDM 的主要优缺点 |
2.2 OFDM 通信系统中的关键技术 |
2.2.1 使用导频进行信道估计 |
2.2.2 符号同步技术 |
2.2.3 峰值平均功率比(PAPR)的影响及其抑制措施 |
2.2.4 循环前缀技术 |
2.2.5 插值滤波器技术 |
2.3 自适应 OFDM 调制系统的技术难点 |
2.4 经典自适应资源分配算法 |
2.4.1 Hughes-Hartogs 算法 |
2.4.2 Chow 算法 |
2.4.3 Fischer 算法 |
2.4.4 简单分组比特算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自适应 OFDM 通信系统设计方案 |
3.1 硬件平台架构方案 |
3.2 跨层调度方案 |
3.3 自适应 OFDM 传输系统的软件架构方案 |
3.4 自适应资源分配算法 |
3.5 自适应 OFDM 调制器实现框架 |
3.6 自适应 OFDM 调制器主要参数设计 |
3.6.1 基本参数设定 |
3.6.2 OFDM 符号的频域描述 |
3.6.3 导频插入方案 |
3.6.4 子带划分方案 |
3.6.5 3MHz 有效带宽下的 OFDM 系统参数 |
3.6.6 传输速率公式 |
3.7 自适应 OFDM 调制器关键模块设计 |
3.7.1 信道编码方案 |
3.7.2 星座映射 |
3.7.3 导频调制 |
3.7.4 子带预均衡 |
3.7.5 插入循环前缀模块 |
3.7.6 前导序列构造与调制 |
3.7.7 可配置 IFFT/FFT 模块 |
3.7.8 插值滤波器 |
3.8 MAC 帧结构 |
3.9 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PPDU)帧结构 |
3.9.1 PPDU 时域/频域帧结构 |
3.9.2 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 FCH 内容格式 |
3.10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自适应 OFDM 调制器的 FPGA 实现 |
4.1 自适应 OFDM 调制器整体实现结构 |
4.2 自适应 OFDM 调制器中核心模块的 FPGA 实现 |
4.2.1 信道编码模块 Encoder |
4.2.2 交织模块 InterLeaver |
4.2.3 映射模块 Mapping_Top |
4.2.4 扰码模块 Scrambler |
4.2.5 使用可配置 IFFT/FFT 软核实现 IFFT 模块 |
4.2.6 前导序列生成模块 Preamble_Gen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论文总结 |
5.2 后续工作安排 |
5.2.1 OFDM 调制器与解调器复用可配置 IFFT/FFT 模块 |
5.2.2 提高 MCU 与 FPGA 数据交互效率的方案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附录 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四、IEEE802.11a OFDM基带调制器的FPGA实现(论文参考文献)
- [1]车辆通信场景下基于深度学习的信道估计算法设计[D]. 潘景. 浙江大学, 2021
- [2]基于FPGA的OFDM信号实现[D]. 陈嘉.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3]面向5G移动前传的数字与模拟光纤传输关键技术[D]. 李隆胜.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4]基于分集技术的调制解调器设计[D]. 刘震. 山东大学, 2020(10)
- [5]多路OFDM调制解调器关键技术研究及实现[D]. 项炳龙.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9(02)
- [6]OFDM自适应资源分配方案研究及实现[D]. 汪政权. 重庆邮电大学, 2019(02)
- [7]球载观测系统的无线图像传输技术研究[D]. 曹院. 江苏大学, 2018(05)
- [8]IEEE 802.11p物理层OFDM调制器的设计[J]. 张家波,刘兴迪,杨庆.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3)
- [9]基于FPGA的OFDM基带通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毛向向. 大连海事大学, 2013(S1)
- [10]基于跨层控制的业务自适应OFDM技术研究[D]. 任江哲. 南京邮电大学, 20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