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思的人生选择及性格初探

左思的人生选择及性格初探

一、左思的人生选择及其人品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赵紫文[1](2020)在《晚明草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是探究特定历史时期内特定书体发展的研究型论文,即以“晚明”为时间限定,以“草书”为研究对象。其中,“晚明”是社会发展及审美意识的重要转型期,“草书”是极具个性及表现力的书体。两者的交融,无论是形体还是审美,都形成了诸多极具特殊性的艺术现象。本文试以形体发展、审美风格、理论批评等问题为探究视角,根据史料文献及图版资料,在前贤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晚明社会变迁的迹象与草书发展的特性之间的关联性为切入点,深入晚明草书的表现形态及细节变化,阐释其嬗变与流变的规律。并试图深化对其发展特徵的认识,揭示影响这一时期草书发展的成因、变化及旨趣。文章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主要是对晚明草书发展的背景,及基于本体的诸多形态所进行的研究。所涉内容为:绪论部分是对晚明草书领域的学术研究情况所进行的梳理。同时,对相关概念、范围、方法等进行简要的阐释;第一章总体论述晚明草书继承与发展的背景及基本形态,从社会生态、书体生态、承袭的观念及途径等方面进行论述;第二章主要讨论晚明草书笔法形态的正统探索与个性延展的相关问题,从历代笔法流变中审视晚明草书家对笔法谱系的吸取情况,并探究晚明草书“正统笔法”观念的细微构成,以及各位书家之间笔法理念的差异化。同时对笔法的实践条件、类型、特徵等进行阐释,并对“个性化线变”的利弊进行辩证分析;第三章是针对晚明草书墨法形态的维度开拓与创造的研究,从晚明之前的墨法运用及理论中,总结墨法流变的规律与规约,并阐释晚明至清代对墨法突破与总结的特徵。以此考察墨法在晚明“泛化”的成因,并对晚明草书“创造性墨变”的维度及特徵进行探索;第四章主要涉及晚明草书字法形态的择用与形体再草化的问题。在深入草书字法的发展内涵,及晚明草书字法的发展状态中,对符号草法和形体字法的改造予以细致探究,总结了晚明草书草法中的一些形变规律和特点;第五章以晚明草书结体形态的奇异形变及空间特徵为主要研究内容。通过梳理从晋唐到晚明草书结体空间的流变,从单字、字组、长字组、纵向行形等角度,探讨草书结体空间的异变及奇异性;第六章主要讨论晚明草书章法与势的表现提升,及审美视域的拓展,通过设定参照系与测算参数的方式,对晚明草书章法的字间距问题进行寻绎。同时,对章法的欹正关系进行考察,通过“横中心倾角线”和“横行线律动”的方式进行尝试性阐释,得出数据和相关结论以辅助论述。另,对草书章法的区域对比与表现力之间的关系,以及对笔势、体势等进行探究;第七章是从明代文艺思想与书学理论的同步关系出发,结合明代前期、中後期,书学理论的变化与特徵,对晚明草书相关的理论进行讨论。并以此为基础对晚明草书的历史地位进行重新分析。下编是为配合正文研究所编《晚明草书字形汇编》,收集了晚明董其昌、邢侗、张瑞图、黄道周、倪元璐、王铎以及傅山等书家的草书作品共420件,分为4100余个字头,共32220个草书字形。

阮慧玲[2](2020)在《蓝鼎元古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蓝鼎元学问,纯正不杂,崇正是其一大特点。其追溯儒学源流,辨析理学学统,明确反对佛老陆王学说。崇实特质更是其事功行践一生的最好注解。做学问要秉承“道不用则虚而无寄”的道用思想,有识之士应内淑“身家性命非空谈”的修养精神,而在自己有可为、能建树的履任上更应推行“经世理物”的应用实践,这三位一体的实学思想透彻表现出其作为清初理学大家内圣外王的追求与风范。蓝鼎元的教育思想体系,以濂洛关闽之学为主体,教育学子不应以弋获科名作为求学目的,做雕章绘句之缛文与空疏无用之浮文,而应将习得学问放到广阔的社会历史领域中进行实践,以求匡世济民之实效。其教育实践包含书院及义学的倡建、创办、授课,培育学子的品行及学问,又于莅民敷政期间淳化风俗之教,以此做为解决部分社会问题的出发点,其教育思想和实践是古代教育史上值得记录的一页,既致力于学术经遒,又有功于推贤育才,是当之无愧的理学教育大家。在蓝氏的文学思想中,理学之内核是其显着特征,其教育其门生,需将理学之覃思贯注到文章之中,写文章来阐发理学要义,“理学,文章之根本;功名道德之绪余”。其于文中惯用三代典故,喻指其事,无忘道统,彬彬乎存先王礼乐之意,足可见其执着卫道的精神。其自谓“经济者,文章之大本领也”,强调文章与经济、学术与致用必须达到统一,“经济文章皆为有用实学”,实用实学为本,寓目所及所作皆是经济。“文所以载道也,必有益于天下国家,身心性命”,这便是蓝氏的文道观。道需取之于外,“沉浸于四子六经,以正其本,讲究性理先儒诸书,以清其源”;又需取之于内,在及物中求道,“非穷高极远,幽渺难行之谓,即在尔室屋漏,人伦日用之间”。其谓“文以气为主”,特指弥散在天地间、在作家胸襟磊怀吐纳的浩然正气,强调“善养浩然之气则发为文章,正大雄厚,无靡曼邪僻之习”。其于史传散文的记迹传意方面有实践心得,强调“据实直书,而善否自见”,考察现实是个前提。在修史制度观、史书体例方面皆有创见,行文常蕴春秋笔法,是一位具备史之三长并有强烈批判精神的史学学者。其部分古文,受明清小品文的影响,能从幽微处发议,叙事中含衔真理,理趣风致,咸惬流盎,是点睛与拔高之笔。其对场屋之章能够持辩证的态度,认为制义一科,在训诂上补苴罅漏,义理上融会众说;主张以古文为时文,切中时弊,立主脑合体式,其中“必有中正和平昌明驯雅之气象,匪高、匪深、匪新、匪奇,炼不造作,刻不伤气,镕经铸史,不见饾饤”,且应准以绳墨,规范并不影响创作才能的发挥;至于帖括,则为文辞之末,不可取。其平日鲜少作诗然对品鉴诗歌有独到的认识,“诗以道性情,必真挚而后工焉”,但“真”与“情”还需要有约束和统摄的力量,其于此强调的是儒家义理,“诗必有义理,惟深于道者能知之”,“道心”以义理为内容,“道心”统摄“人心”,亦统摄情与性。诗文虽词章之学,可以觇人品,验德性,人品与诗(文)品相统一的思想根源是中国美学高度强调“美”“善”相统一的特征。蓝氏着述中的记(纪)文,包括山水游记、涉台山水考察纪、斋室记、杂记、亭台楼阁修造记、书画记。记体可以自由地写物、抒情、叙事、说理,这些文体功能和审美特征在蓝文中皆有体现,有记述天地间奇景,笔墨悠长,情兴无极;有记述险恶世情,清冷荡漾,似一泓秋水;有记述生活平凡事,微处着笔,擘肌分理;有记述想象中的世界,含蓄旨远,笔力矫拔……其还别出心裁地变换叙事视角描述人物、铺设环境使人物活动和性格发展有特殊空间,借言他之笔展现自己的宏才大略……这些不得不说是蓝氏于古文书写方面的思考和创见。蓝氏着述中的论说文,博赡前史,议论宏发,虽时移世易,但其中所透析的理与义亦可深刻鉴今;其于地方建置沿革颇为用心,对黔粤闽多地的区划和地志深思细量,所议析其物土,概其人文,统筹兼顾;其诱掖后进,署以字说,内含儒家修齐治平学说,饱藏儒家立人的价值期望。其论说文一意摄之,雄快警辟,文势流走,高低错落,无牵枝蔓叶的冗沓感,在质辞关系上面把握得当,擅长剪裁材料,于架堂立柱外,亦得益于其对时空跨度极大的历史经验和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的把握。蓝氏着述中的六条奏疏,有古懋自勉、言从肺腑的履历条奏;有卓识远见、裨益地方的经理台湾条奏;有擘析舟楫利涉,飞挽漕粮流通百货的畅兴海运条奏;有移风易俗,力田务农,变流徙民为恒产民的富教条奏;有益吏治民生,改变行政区划的封疆条奏。这些奏疏,都从解决实际问题出发,于政事诸端陈利弊切方案,心系社稷黎庶,思安置运筹划,讲究疏谏策略,诚如旷敏本评价“一腔忠爱之忱,与笔俱飞,与墨俱流,于此见真”,亦足可见蓝氏素日砺乃锋刃,内圣外王体用兼备之学识。蓝氏着述中的序跋文,序体繁复多样,包含诗文序(诗序、文序、时文序)、颂序、赠序(饯别序、宴集序)、寿序等等。其擅从“人物品藻”的古典美学出发,揭示创作主体与他们各自的品德才性、身世际遇的必然联系。其借为闽学前贤、师长作序之契,崇正学斥异学,溯真儒薮道,倡经济文章,行文笔法,气势如虹。其颂序于润色洪业之余,巧妙融入“以我观瞻”的视角,且不忘借盛世之景论道,阐释皇极经纬之精义。其赠序既表达与友人惜别绸缪之意,并致敬爱陈忠告,甚至协以解决具体问题,指陈弊实,剀切淋漓。其寿序自觉规避夸毗谀词,树风帜淳美俗。其为他人作序,亦言己之心声,从这些序跋文中真切可见其学问、人品、志向和笔力。蓝氏着述中的书牍,绝大多数议政言事,其经略海疆,包括标本兼治、消弭海盗之策,鉥心刿目、呼吁开禁之声,深惟重虑、台湾尤殊之筹,海运要道、辟则利宜之议四个部分,可视为一个较为完整的国家海洋防卫体系,其中不乏近代化启蒙的思想意识,其独特的海洋思维与经世实功的韬晦,代表了有清一代知识分子敢于推陈纳新,着意于解决实际问题的风范。其言多切台事,内容涵盖台湾军事部署、海疆经济的开发、移民社会的治安、文化教育的发展、少数民族与汉族的睦邻共处等问题在内的筹台建言,皆是以台地重要的战略地位及独特的社会形态为治策出发点,因地制宜,可视为一个有计划有步骤的安治体系,其兹谏当局数事足见其揆时度势与谋略之长。从书牍中亦可见其奉亲至孝的情怀和对冤狱事件的审思。我们将蓝文放到清代文坛中,尝试着予以定位,并推究其影响力。清代散文是中国古代散文发展的收束期(1644—1911),有部分名家、名作;有少数个性突出的流派;散文理论细致、深入、具体化。我们观蓝鼎元的散文书写,经世之思想、理学之述辩与古文显着结合,经世之文、理学之文构成蓝氏古文的主体。论道、论经济文章或者说学者之文是其特色,明清之际散文流派之争,很大一部分也导源于学术而非散文本身,言事切政与考证察补的文章是其讲求经世实学精神的必然,亦是其匡济天下的儒家学者的担当。蓝鼎元的古文创作是在时代和地域双重因素影响下展开的。蓝鼎元的着述,文体纷繁多样,内容错综复杂,与清初局部战事频仍、文人崇尚经济事功、闽粤台边疆海洋环境等外在因素相关,也与其自小接受的儒家教育、深沈多智的个性气质、经世济民的胸襟和抱负等内部因素相关。其古文形成自己独有的风貌,在闽地文坛乃至整个清代文坛上占有一席之地。

王旭[3](2019)在《明清时期左思《咏史》的流传与接受》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左思《咏史》八首在诗歌批评史上已有定评,然而这种评价并非一成不变,而是有其历史嬗变的过程。其中,明清时期是左思《咏史》接受的定型期,各种诗话及其他资料对其评论极夥,观点渐趋一致的同时,也显示出纷繁特异的变化。本文旨在立足已有研究成果,对左思《咏史》八首在明清诗学背景下的接受情况进行探讨,以图展现明清时期左思《咏史》八首接受的特质,并通过其与潘陆地位升降的对比,凸显明清人对左思的诗歌史定位。与太康年间其他诗人相比,左思流传后世的作品数量并不多。左思诗文流传主要依赖选本、类书等文献的收录。诗歌共存十四首,其中《文选》收录了《咏史》八首、《招隐诗》二首及《杂诗》一首;《玉台新咏》则收录了《娇女诗》一首,《艺文类聚》收录四言《悼离赠妹》二首;另有残句“梁习仕魏郎,秦兵不敢出;李牧为赵将,疆场得清谧”,载于《北堂书钞》卷一一九《武功部》,题为左思《咏史》,但不属于八首中的任何一首,可见《咏史》可能不止八首。其赋作主要有《齐都赋》、《白发赋》和《三都赋》。《左思集》至于宋代开始亡佚不传,经历元、明,降至清代,又开始出现辑本。总体而言,现存左思的诗赋作品数量远不如西晋太康时期与他并称的“三张二陆两潘”,但其对于后世的影响却又迥高于太康其他作家。明清时期左思《咏史》八首的接受,主要依据诗话、评点、序跋等形式展开。从左思《咏史》八首的文本,到这组诗歌的渊源及审美风格,进行了一一分析与阐释。就诗歌渊源而言,胡应麟认为左思在《咏史》中“叠用史事”的体制形式来源于杜挚《赠毋丘俭》,这一说法得到明人冯复京的附议;又有学者指出《咏史》对曹植诗篇的师承之处。就其风格因袭而言,明清论者多对钟嵘《诗品》“其源出于公干”之说产生质疑和讨论。或认为刘桢与左思的经历境遇和郁勃的情怀有其相似之处;或认为钟嵘所论只从诗歌外部形似而言,难以令人信服。既然刘桢不足以为左思所师,论家开始为《咏史》八首追寻更切实的师承和来源。左思诗歌虽葆有汉魏古风,但质过其文,存在粗鄙简陋的弊病。复古派以汉魏古诗为宗,偏好豪迈诗风,这是对左思诗风的共同体认。“本色”论发展至明清已成为较为成熟的文学理论。在追求以诗歌本色为宗的背景下,明清学者将左思《咏史》八首与传统的“质木无文”的咏史诗区分开来:“正体”咏史诗注重历史事实的描写和人物形象的刻画;而左思创立的以抒情自我为主体的咏史诗,则选取符合诗人情志的历史人物或事迹,以主体情感为脉络,连贯史实,形成情感与史实的完美融合。在此基础上,还延伸出咏史题材诗歌的创作是否要涉议论的争议,明清诗论家大多反对咏史掺杂议论。但也有论者持平允的中立观点,认为诗歌思辨太甚,则失去了含蓄蕴藉之美。而诗人选取甄别史实,表达情志,又不得不涉议论。从六朝到唐代,陆机一直被认为是西晋最为杰出的诗人,即所谓的“太康之英”;潘陆齐名联称,潘岳稍逊风骚;而左思诗歌地位又在二人之下。对于陆机的评论从南宋始发生转捩,尤其是严羽《沧浪诗话》“陆士衡独在诸公之下”的评价对明清诗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复古诗派以“古体宗汉魏”为旗帜,引发了时人对拟古诗创作和品评的风潮。因而在与陆机《拟古诗》的对比中,左思《咏史》八首的“独创一格”得以凸显。胡应麟与许学夷都立足各自诗学理念,认为在五言古体渐衰的时代,左思能够保持汉魏风骨的传承。与此相较,潘陆二人,诗风绮靡,则多遭受批评。二人都认为左思诗歌史地位高于陆机,同时也看到了陆机对于开启六朝之风的重要性。此外,清代复古派多注重人品对诗歌的影响,因而从“诗如其人”的儒教观出发,对潘岳诗歌多有批评。

张嘉慧[4](2019)在《李审言《文选》学研究》文中指出萧统所编《文选》作为集部经典,广为流传、历久弥新。唐代李善注《文选》,征引考订、精善博通,开启了《选》学繁荣发展的局面。宋明时期的《选》学虽有沉浮,亦传衍不息。及至清代朴学大兴,《文选》学亦随之复兴鼎盛。扬州作为《文选》研究重镇,《选》家辈出,文风昌盛。李审言是清末民初扬州的着名学者,亦将其学术志趣和生命寄托投注于《文选》研究之中,着有“《选》学五书”等《文选》学成果。李审言追慕扬州学派诸位先贤,学术研究上重视考据、训诂、校雠之学,文学创作上推崇文有根柢、骈俪有韵的汉魏古文,其《文选》学又能融汇兼通、守正出新,故而在《文选》的研究中,李审言将学术考释与文学探究并重,其研究功力深厚、成果丰硕。李审言的《文选》考释研究秉承扬州学派擅考据、重训诂的学脉,在内容上囊括考校原文、训诂阐释、考证语源、补正旧注等方面;在方法上灵活运用各种考证校勘的基本法则,善用征引的形式,借用前贤的观点,皆能实事求是、融通出新。相关研究完善了《文选》的注疏系统,充分诠释了扬州学派“创”与“通”的治学特色,虽偶有疏漏,却瑕不掩瑜,客观上推进了《文选》考释学的发展。李审言首次提出“证《选》”的概念,旨在探究《文选》作品的文学接受历程。其证《选》研究具有清晰的范畴划分与系统的取舍原则,虽然也存在着顾此失彼的不足与局限,但其中所蕴含的文学递相祖述理念,对于还原《文选》文学接受的真实面貌、探究后世诗文源流、研习诗文创作规范等皆具有重要意义。此外,李审言还专研李善注例特点,将整理、阐释与运用相结合,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有所精进;以《文选》考释他书,涉及释义、校勘、纠缪等方面,拓展了《文选》的文献考索功能;其对《文选》相关内容的评骘,言之有据,客观公允,可为后学取资。李审言《文选》研究卓然特出、成就斐然,具有内容丰富、体式得宜的总体特色。其研究中广泛运用“证体”,以《文选》为中心追溯经典作品的因袭与变革,文献考据中亦蕴含着对文学通变的深层探究,此皆为其《选》学的鲜明特色。清末民初学术变革之际,李审言的治学路径及《选》学成就具有旧学新知的典范意义。李审言《文选》学秉承了清代《选》学的主要内容与方法,具有引证尚实的显着特征,堪为清代《文选》学殿军;其研究成果对于传统《文选》研究而言,有着总结与开拓意义,且与近代转型派《文选》学者重视文学诠解的治《选》路径不谋而合。故而,李审言《文选》学研究能够守正出新,继往开来,意义非凡。

张东艳[5](2018)在《清代杜诗评论研究》文中认为清代是杜诗研究的集大成时期,学界对清代杜诗学的研究多集中在杜诗注本,而对以诗歌选本、诗话、笔记、书信、诗集序跋、专题着作、诗歌创作中的集杜、和杜、题咏杜祠、杜像等多种形式存在的清代杜诗评论缺乏系统性的研究。本文以清代的杜诗评论为研究对象,在系统整理其原始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王夫之、清代四大诗学代表王士禛、沈德潜、翁方纲、袁枚等人的杜诗学进行研究,探讨清人如何解释杜诗的丰富内涵和发掘杜诗的审美价值,阐明这些解释和它们的历史条件的关联,以求重新认识杜诗的价值,探求杜诗与清代诗学建构的内在联系。同时,对明末清初贾开宗《秋兴八首偶论》和卢震《杜诗说略》两部稀见的论杜专着进行整理和研究,以求窥得明末清初杜诗学新变之一斑。本文除绪论、结语之外,共分七章,七章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探究王夫之论杜的表现及其贬杜的原因和意义。在简要介绍王夫之诗学主张的基础上梳理其褒贬互陈的论杜表现,从诗学主张、政治背景、诗学背景三方面分析其贬杜的原因。王夫之贬杜的本质是其坚守的汉魏六朝审美传统与杜诗所代表的对传统的新变之间的矛盾冲突。王夫之对杜诗褒贬互陈的态度,更清晰地展现了杜甫在诗歌史上继往开来的地位——既继承了汉魏六朝的审美传统,又开创了新的审美风尚。第二章探究王士禛以审美为中心的杜诗学,并探讨“渔洋不喜少陵”、《唐贤三昧集》不选杜诗等有争议的诗学问题。在探析王士禛“神韵说”的形成原因、美学内涵的基础上,从诗歌体裁、艺术、考证、评选、传播接受和杜甫人格等六方面梳理王士禛的论杜表现。王士禛颠覆了杜诗的集大成地位,从侧面揭示了杜诗的新变和丰富多样性;厘清了杜诗与“盛唐”的关系,揭示了杜诗在批评史上的价值;力图重构以王维为中心的诗学价值系统,从反面证明杜诗在古典诗歌传统中不可撼动的经典地位。第三章探究沈德潜以政教为中心的杜诗学。在探析沈德潜“格调说”的渊源、内涵和诗学主张的基础上,从诗歌宗旨、诗歌体裁、集大成、诗法等四方面梳理沈德潜的论杜表现,并探析其在诗歌创作中对杜诗的借鉴和以政教论杜的不足之处。沈德潜推尊杜甫的主张一方面顺应了清王朝的政治需要,另一方面借助官方意识形态的强大助推力,再次确立杜诗的独尊地位。第四章探究翁方纲以诗法为中心的杜诗学。探析了翁方纲对杜诗的总体看法,着重研究翁方纲《杜诗附记》的主要内容和批杜特色。翁方纲将杜诗作为“肌理说”的典范,深入探讨了杜诗之“法”,借助杜诗建构“肌理说”,又用此说阐释杜诗,证明“肌理说”的正确性。杜诗成为翁方纲阐明诗学主张以及与前贤后学交流的媒介和平台。作为金石学家、书法家,翁方纲采用感悟式批评和分析考证相结合的方法批杜,首次大量借用书法术语批杜,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杜诗批评理论系统,对清代杜诗学批评方法的创新有重要意义,体现了乾嘉年间杜诗学与金石学、书学交融的新特色。第五章探讨袁枚、赵翼、蒋士铨以性情为中心的杜诗学。三人论杜都以性情为中心,揭示了杜诗的抒情本质。但袁枚强调杜诗长于言情、“苦”和“多创”的特点,学杜并不独尊杜。赵翼肯定杜甫的创新,提出杜甫“天才论”,具有鲜明的尊杜倾向;并发挥史学家之长考证杜诗。蒋士铨没有摆脱“忠孝义烈”和“温柔敦厚”的窠臼,论杜的突出特点是注重杜诗对诗歌创作的指导、借鉴意义。第六章探究贾开宗《秋兴八首偶论》的主要内容及论杜特色。从《秋兴八首》的题目渊源、章法结构、语言艺术、对儒家诗教传统的体现等四方面论述《秋兴八首偶论》的主要内容。贾开宗论《秋兴八首》的突出特点是以史证诗和借杜言志,体现了明末清初经世致用思潮对杜诗学的影响。《秋兴八首偶论》作为杜诗学史上第一部《秋兴八首》专论,又体现了清代杜诗学深入化、专题化的新特点。第七章探讨卢震《杜诗说略》的主要内容及论杜特色,将《杜诗说略》的二十四则分为正变论、创作论、诗法论、鉴赏论等四部分进行论述。卢震论杜以儒家思想为主,兼采道家、道教、佛教、书画艺术的术语譬喻诗学;突破了以往局限于杜诗的研究范式,在诗学理论的高度上论杜。《杜诗说略》的性质类似于一本较为系统的《杜诗概论》,这在清代杜诗学史上尚属首例,体现了清初杜诗学的新变。

林宗毛[6](2018)在《潘岳、潘尼年谱汇考》文中认为中古士人“寡头政治”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文化基因”的传承,“学在家族”的现象几乎成为了中古士族的一种普遍倾向。潘氏家族在魏晋虽未跻身于高等士族之列,但由于辈出名宦,尤其是汉末着名文士潘勖的出现,开启了潘氏家族以文立世的家风,这就为潘氏家族在此后涌现出两潘等文采之士预示了先兆。潘岳(247-301),字安仁,西晋本土着名文人,与陆机并称“潘陆”。官至黄门侍郎,后亦称为“潘黄门”。潘尼(246-311),字正叔,汉末着名文人潘勖之孙,位终于太常,故亦称“潘太常”。潘尼是潘岳从子,与潘岳并以文章见重当时,因之而获誉“两潘”。两潘皆出于荥阳中牟潘氏家族,先天接续着家族文化的优良基因,成为了西晋诗坛的着名文人,与来自南土的“二陆”双峰并峙,形成了西晋文坛上稀见的一道亮丽景观。对于两潘的研究,多集中于二人文学现象的阐发,这些阐释性的着作对于两潘作品内容的探讨固然功不可没,但其中鲜有从两潘基本生平着眼,脱离了“知人论世”的常轨,便难免显得“高谈阔论”。虽然间有谱牒类研究着作的产生,但亦不能给我们呈现出两潘各自完整的人生,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再去补苴罅隙。故笔者拟着两潘年谱汇考,在广泛集材的同时,兼择前贤的成果,且不忘于纵横捭阖中提出自己的肤见,期冀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去完善两潘的人生图景,我想这不仅为我们全面认识两潘构建了丰富、直接和可靠的材料库,也进而为我们讨论两潘文学等各方面提供了坚实的依据。基于此,本年谱立足于各类文献与前人成果,将相关材料尽可能搜集完备,采用“文本细读”和“竭泽而渔”的方法以考其详,力图完成以下几个层面的研究:一、弄清历史真相,对谱主的生平、仕历、创作与交游做出详尽切实的考证;二、解决争议问题,对史料中互相龃龉、前人研究中尚有争议之处做出进一步的考释与论述本谱分为四个部分:一、绪论:选题说明、研究综述、研究方法与本谱创新点;二、前言分为二章:第一章为两潘家世考证,涉及两潘先世及父祖辈、同辈、后辈等相关情况的考证;第二章为两潘评传,以史料为基加之自己对两潘的理解以叙述两潘各自的人生道路与仕宦经历;三、年谱:采用编年体编纂谱主的生平事迹并加以考证论述;四、附录四种,第一为两潘着录辑要;第二为各家评论辑要;第三为新见两方隋唐时期潘岳后嗣墓志;第四为两潘杂考,考述正谱中不便纳入但实与两潘忧戚相关的一些史事或逸闻。

陈志刚[7](2017)在《两晋文艺精神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两晋文艺精神”作为主要问题,在梳理、描述两晋文艺的基本状况后,总结、论述西晋、东晋文艺体现的最突出的精神,并且分析两晋文艺精神形成的原因、两晋文艺精神显现的普遍的美学风格及两晋文艺精神在我国文艺史上的意义。首先,西晋文艺主要体现为世俗精神,东晋文艺主要体现为超越精神。前者从文艺堕入卑俗、回归凡俗两个层面得以集中体现,后者从超越形式、超越尘俗、超越功利三个方面得以集中体现。其次,西晋政权的非正义性、前治后乱的政局和分封制是西晋文艺世俗精神形成的主要政治原因,西晋儒学、玄学的世俗化是西晋文艺世俗精神形成的主要哲学原因。东晋门阀政治是东晋文艺超越精神形成的主要政治原因,东晋儒学原始精神的回归、玄学政治观和人生观、佛学开启的山水审美意识是东晋文艺超越精神形成的主要哲学原因。再次,西晋文艺世俗精神主要显现为西晋式的华美风格,华美文风将文艺的形式审美置于首位改变了政教伦理传统下的文艺风格。东晋文艺超越精神主要显现为“清”、“淡”、“雅”三种异常突出的美学风格,它们由两晋之前现实政治、日常生活中一般的趣味变为以超越精神为内在依据的文艺美学风格,这在我国古代文艺史上意义非凡。最后,西晋文艺世俗精神从人品与文品、思想的多元、文艺的华美之风三个方面彰显其在我国古代文艺史上的意义。东晋文艺超越精神从诗歌与哲理、自然山水审美意识的觉醒、无功利的文艺观和“清”、“淡”、“雅”美的肇端四个方面彰显其在我国古代文艺史上的重要意义。通过对陶渊明对两晋文艺精神的平衡、从西晋“金谷园”的世俗到东晋“兰亭”的超越、两晋音乐赋的新变三个个案的细致考察,两晋文艺的世俗、超越精神得到深入论证,陶渊明在我国文艺史上的超越意义、从西晋文艺的世俗到东晋文艺的超越、嵇康阮籍等正始文士对两晋士人的影响等问题也得到不同程度的解决。

吕辛福[8](2017)在《魏晋文人理想人格新变研究 ——以高士人物的文学接受为中心》文中提出对魏晋文人理想人格的研究,本文以接受理论视角下的人格接受史研究为主要思路,以魏晋时期主要文人对高士人物的文学接受为中心,通过对主要文人作品中高士人格形象、高士人格内涵的分析,在深入剖析个案的基础上,指出魏晋文人在理想人格发展中所作出的贡献,并在人格发展的纵向梳理过程中分析其中蕴涵的新变特征。本文除绪论、余论外,共分为六章。绪论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梳理学界有关魏晋理想人格的研究情况,重点围绕已有的研究思路展开分析。学界主要从文学和哲学两个层面研究魏晋理想人格,文学层面的理想人格研究,主要结合作家作品、历史背景,采取了精神史、心态史、人格心理学、民族文化心理学的研究思路;哲学层面的理想人格研究,主要是对魏晋文人理想人格宗儒还是宗道的方面进行分析。二是提出了本论文的主要研究思路和研究框架。以魏晋文人对高士人物的文学接受为中心,依据时间顺序,纵向以高士人格形象的变化、高士人格内涵的变化作为主要线索,结合横向上对主要文人社会交往关系、思想文化背景的分析,选取典型个案,勾勒魏晋文人理想人格的演进轨迹,分析其中的新变特征,加深对作家主体和作品精神的理解。第一章主要论述建安时期曹丕对高士人物的接受与贡献。在对待文人关系上,从曹操的"得而用之"到曹丕的"得而友之",虽是一字之差,反映出的却是曹丕对文人人格的尊重。在理想人格方面,曹丕彰显历史上的高士人物品行,代表高士人格的"箕山之志"与"栾布之节"因曹丕的推崇而广为人知,曹丕在准确概括提炼高士人格内涵方面做出了独特贡献。第二章主要论述曹植在高士人物商山四皓接受中的作用。在历史上四皓人格形象的确立阶段,曹植《商山四皓赞》对于四皓接受主题的改变和塑造产生了深远影响,奠定了后世的接受基础。后世对四皓的接受最终落脚在"商山四皓",而不是"南山四皓"、"楚山四皓"、"高车山四皓",这与曹植的作用是分不开的。第三章是本论文重点之一,分析正始时期的文人理想人格。结合对阮籍作品中高士人物形象的分析,评述阮籍在魏晋理想人格构建过程中的作用。阮籍作品中塑造了新的人格形象,承载了新的人格理想。首先从阮瑀生平经历、对高士人物的看法、人格精神的传承等方面剖析阮瑀对阮籍产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全面分析了阮籍笔下新高士人格形象"大人先生"的人格主张及意义。第四章也是本论文重点,主要分析嵇康在魏晋文人理想人格发展中的作用。不同于阮籍,嵇康的主要贡献在于通过创作《高士传》,为历史上的高士人物巢父、许由等赋予了一种新的人格内涵,体现了嵇康"欲友其人于千古"的写作目的。文中着重分析了 "友情"和"知音"内涵如何通过嵇康的叙述呈现出来,同时结合横向上对嵇康与友人交往关系的分析,深化对嵇康人格内涵的理解。另外通过比较嵇康《高士传》与皇甫谧《高士传》创作目的的差异,指出嵇康为高士作传的目的在于"立心"而非"存史"。第五章是对西晋文人人格特征的综合分析。不同于正始时期文人的个性张扬,西晋文人人格体现出更多的群体性特征,本章所勾勒的西晋文人人格具有世俗、重情、自适的典型特征,论述中凸显了向秀哲学主张对西晋文人人格带来的影响,并比较分析了西晋文人对主要高士人物接受态度的变化,最后对左思人格进行了单独分析,左思诗文中的独立批判精神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第六章主要论述东晋文人理想人格的新变特征。主要从思想领域、文艺领域以及文人社会关系交往的角度选取典型案例进行分析,选取的代表文人是孙绰、王羲之和陶渊明。孙绰身上体现出东晋时期佛教影响下的士人人格内涵的变化;针对王羲之,结合对其帖书内容中有关高士人物的分析,指出王羲之为人方面不曾被人重视的高远志趣,他的书法艺术风格,是其人格精神在艺术领域中的自然体现;对于陶渊明,他对理想人格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他从劳动关系中发现了以往文人不曾注意到的人际关系的新内涵,他对高士人物的选择性接受,也体现出他独特的欣赏标准和价值主张。余论部分主要回顾整理了学界有关接受史研究的发展演变情况,这是本论文写作思路的宏观理论背景。主要涉及接受理论传入中国后,在古典文学研究领域产生了哪些代表性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成果以及存在哪些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在未来如何做出改进研究等。

刘睿[9](2017)在《城市空间视角下的宋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从词是生长在城市的娱乐文学这一命题出发,最迫切的问题是弄清楚词与城市的关系究竟如何。在这一命题中,首先要解决的是城市的概念问题,是将城市仅仅作为一个事实上的物质存在,还是将城市以空间的概念兼顾物质与精神两方面,这是本文城市空间视角的基础。由城市空间出发,人类在构建和改造自身聚居地的同时也受到来自城市空间的滋养和反馈,这一现象不仅作用于人类自身,也作用于生长于城市空间中的文化、文学等人类文明成果。由此来展开对词之运行和演进机制的观察,并通过这一视角来寻找现实与文学所呈现的同中有异的真实面貌,不失为一条新鲜的道路。将城市空间分为物质空间、精神空间和感知空间三种,既照顾到城市空间的物质现实,也重视城市空间的精神内涵,还注意到前述两者合力的感知结果,这是在充分考虑到人类自身力量的前提下所作出的分类。同样,每个空间之下又有自成体系的同样三个空间存在,层层分级下去,最终得到城市空间最详细完整的构建组成格局。在这一格局中,宋词处于什么地位、如何与每一层级的城市空间内涵产生关系以及如何在双向互动中相互滋养共同成长,总之,通过城市空间这一视角来看宋词所展现出来的面貌以及探询其中各种关系的生成原因,这是解决词是城市文学这一命题的一个新尝试。所谓三个空间的内涵,并不是完全界限分明的划分,而是以这一空间的主要展现内容为考量标准,因为事实上三个空间中都贯穿了人类的精神力量和改造成果,那么空间之间的互动以及空间与词之间的互动也就成为了可能。首先,关于城市物质空间的内容中,宋词虽不是以展现城市物质现实为主要目的,但作为情感表达背景而出现的城市物质空间样貌,在帮助展现其时城市以富裕繁华为主的物质空间内涵上却是功不可没。宋朝虽在军事上积贫积弱,但在经济上的发展却是不可小视的。城市空间繁盛的物质现实不仅为宋词的书写提供了更多的素材,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词人的创作欲望。宋词中清晰展现了包括公共娱乐空间、商业空间、公共游乐空间以及连接城市具体物质景观的街巷道路等内容,这些都是词的生存环境的物质要素,是与词的生存与发展具有密不可分关系的。另外,宫廷空间的内容是另一个分支,在封建社会以统治阶级为中心的城市格局中,由从上往下的方向来了解其时城市空间中关于统治阶级、普通文人以及市井百姓等的生活,也还是具有一定的意义。在城市空间物质现实的冲击下,宋词的内部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尤其是艺术表现手法的推陈出新和体制上的改革,为词更好的展现城市空间发展面貌作好了文体上的准备。宋词中关于城市物质空间的展现由于与现实城市空间具有较高的相似度,这些描写可以作为社会文化学研究的参考资料,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其次,城市精神空间的内涵以人类精神世界的内容为主,因而可以超越物质城市的界线而形成有条件的外延,相比起男女恋情这一传统主题来说,这部分更靠近“诗言志”的内容可以说是后来者。在文人加入词的创作阵营后,诗性题材也随之逐渐进入词的书写范围,包括政治情怀的表达、道德伦理的规范以及哲学命题的思考等都成为了词的书写题材,这在传统词的范围是没有的。在与政治空间有关的表达中,爱国思想、科举仕途、政治态度以及一部分有条件的外延等内容是较为突出的。与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争斗是贯穿整个宋代的政治大事件,尤其是靖康之难和南渡将爱国情怀推向了高潮,词中对这部分内容的展现是尤为珍贵的。另外,儒家思想中家国天下的理想以及科举制度的逐渐成熟,使得文人们拥有了赴试应举的特殊经历,以及他们在入仕之后的种种政治遭遇和态度,都是组成政治空间内涵的重要部分。除此之外,城市空间的生存法则中道德伦理是很重要的一环,作为词生存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词的创作影响是相当大的,尤其在词的雅俗之辨以及词品与人品两方面也有着特殊的表现。而文人精神世界里关于哲学问题的思考,有如理学、宗教等精深复杂的内容,也有如时间、生命、自我等哲学本原性问题,也都影响到了词的创作。城市精神空间内涵在宋词中的展现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词走向雅化的最主要区域,也是文人精神世界在诗文之外的另一种表达。再次,城市感知空间作为物质现实与人类精神力量相结合的产物,在表现人类城市生活轨迹的同时赋予了城市鲜活的生命力,包括宋词在内的多种文学样式都有反映这部分内容的优秀作品。表现为各种不同形式的内涵,风俗、歌妓以及审美等是其中的重要内容。风尚习俗又是市井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宋词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之一,无论是生活习俗还是节序风俗,都为宋词书写现实生活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发展的机会。歌妓作为宋词创作、表演、传播、欣赏和改革的参与者,其地位不言而喻,但歌妓与文人这两个不同阶层成员交往的原因却是值得注意的问题。另外,作为文学样式的宋词,其中与审美相关的内容因为涉及到人的精神力量对物质世界的认知,尤其强烈的表现出城市感知空间的特征来。上述内容因为有典型的物质与精神结合的双向特质,更适宜在本身就归属于城市感知空间的宋词中来表现。最后,城市空间作为一个既具有物质现实内容又具有精神世界内涵的综合存在,在人的参与下与自身所包含的下层级内容之间产生了双向互动的能力,这种能力不仅表现为城市空间与宋词之间的互动与交流,也表现为各城市空间内涵之间的互动交流。这种现象的产生归根结底都与人类的参与有关,尤其是创作主体对自我身份意识的认同和面对城市空间的现实选择,都最终决定了宋词接纳城市空间影响和回馈城市空间内涵方面的路径和结果。以城市空间的视角来观照宋词,在重视人类力量重要性的前提下,揭示宋词作为城市娱乐文学的真实面貌以及在城市空间影响下的运行机制和演进轨迹,是本文最终想要达到的目的。

宋洋[10](2016)在《潘岳接受简史(两晋—五代)》文中研究表明潘岳作为晋朝的着名诗人,以“清绮、情深”之笔,创作了众多的佳作(诗赋文),成为无数诗坛后辈学习、摹拟的对象。同时,潘岳也因容貌俊美、伉俪情深,受到后世推崇。另一方面,潘岳又因性格缺点招致后世各种非议。这在中国文坛上也算一个奇特现象。人们对潘岳的接受除了表现在对潘岳作品的继承与学习、阐释与辑录外,还体现在对其相关典故的大量运用、对其人品的批判。不同时代的读者结合所处时代的文学氛围及自身体悟,从多个角度对潘岳其人其文作出了阐释与评价。两晋是潘岳接受的发端期。两晋士人首度赞颂潘岳的卓越才华,推崇其文采飞扬。东晋士人更是发现了潘岳善属文,清浅绮丽的特点。南北朝是潘岳接受的辉煌期。南朝士人对潘岳的才能全面认可,直言其为模拟的对象,并且首度从文学流变的角度赞扬潘岳的重要作用。此时期,对后世影响巨大的两部文学论着《文心雕龙》和《诗品》,都显示出对潘岳极高的评价。《文心雕龙》对潘岳的作品进行了深层次的探讨和论述,理性地发现潘岳“善为哀诔”的特性,赞赏推崇。《诗品》将潘岳列居上品,探本溯源,极力肯定了潘岳在五言诗史上的地位。第一部诗文总集《文选》选录了潘岳的大量作品,其中所选赋作居全部文人之首,奠定了潘岳赋作大家的地位。小说《世说新语》更是塑造了潘岳潇洒飘逸、名扬后世的美貌才子形象。同时,众多文人模拟潘岳的相关作品,引用相关典故,江淹即为此中翘楚。另外,潘岳的诗文也传到了北朝,“穷南北之胜”的庾信是北朝潘岳接受的主力。隋代是潘岳接受的沉寂期。此时期文学创作趋于落寞,士人对潘岳的接受也就寥寥无几,仅有类书《编珠》对潘岳若干诗句的辑录.唐五代是潘岳接受的深化期。初唐时期,士人对于潘岳的评价与诗人的创作接受出现差异。士人一方面批判其人品和文风,另一方面继续模拟引用其作品、典故。盛唐时期,“文选学”及类书编撰的兴盛促进了当时文坛对潘岳的接受。中唐时期,对潘岳诗文的评价及模拟之作减少,引用潘岳相关典故的文人急剧增加,典故也不断增多。晚唐五代时期典故进一步增多,且扩展到词和小说中。总的来讲,不同背景的人对潘岳其人其文作了相异的阐释与解读。本文拟通过分析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各个时期潘岳接受的具体状况,展示潘岳接受的全过程,勾画出晋朝至五代时期读者接受潘岳的轨迹。

二、左思的人生选择及其人品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左思的人生选择及其人品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晚明草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上编:专题研究
    绪论
        一、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一) 晚明草书的特质需要多维探索与系统研究
        (二) 晚明草书的深入研究需要“书体”与“字体”理论相结合
        (三) 研究中的“过誉”与“误读”需要以批评的视域重新思考
        二、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一) 书法史论中涉及晚明草书研究的成果
        (二) 草书体研究中涉及晚明草书研究的成果
        (三) 以晚明草书家为研究对象的成果
        三、概念界定及研究范围
        (一) “晚明”的界定及研究书家的范围
        (二) “草书”的界定及研究材料的范围
        四、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框架
        (二) 本文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 晚明草书继承与发展的背景及基本形态
        第一节 晚明草书继承与发展的社会生态
        一、繁荣与衰飒——经济结构变化下的社会转型
        二、僭越与世俗——政治力量失衡下的士人行为转变
        三、彰异与抒发——文艺思想与美学观念下的草书“抒情化”倾向
        四、递传与趣尚——文人圈层对刻帖及草书鉴藏的关注
        第二节 晚明草书继承与发展的书体发展背景
        一、草书形体潦草化的滥觞阶段
        二、草书的发生与形成阶段
        三、草书的形定与调整阶段
        四、草书的标准确立与突破阶段
        五、草书风格的延展与探索阶段
        第三节 晚明草书继承的观念及途径
        一、法崇魏晋独宗羲献——晚明草书继承的理想观念
        二、融合汉唐延扩宋元——晚明草书继承的实践途径
        三、汲取同代承延为继——晚明草书对明前中期草书特徵的汲取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晚明草书笔法形态的正统探索与个性延展
        第一节 古法再造:草书笔法的流传及明代对笔法谱系的接受
        一、草书笔法的流变述略
        二、明代对草书笔法谱系的接受
        第二节 晚明草书“正统笔法”观念及其构成
        一、董其昌、邢侗草书笔法正统意识的构建及坚守
        二、张瑞图、倪元璐、黄道周草书笔法正统观念的构建
        三、王铎、傅山的草书笔法正统观念的多维构成
        第三节 晚明草书家个体笔法理念的差异化
        一、“平淡”与“雄强”——董其昌与王铎草书笔法理念的比较
        二、董其昌的“疑问”——董其昌对张瑞图新型笔法的态度
        三、“遒”“媚”之间——倪元璐与黄道周笔法理念的侧重
        四、“用笔”与“信笔”——关于王铎与傅山草书笔法理念中“随意性”的探讨
        第四节 晚明草书笔法的实践延展
        一、晚明草书实践条件与笔法的关联性
        二、晚明草书笔法实践的类型及特徵
        三、晚明草书笔法“个性化线变”的价值与缺失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晚明草书墨法形态的维度开拓与创造
        第一节 聚墨成形:魏晋至晚明时期墨法理念流变的阶段性
        一、魏晋至唐对墨法观念的基础构建
        二、唐代墨法的整体渐变
        三、元至明前中期的自觉反思与调试
        四、晚明至清代对墨法的突变及总结
        第二节 晚明草书墨法在实践中“泛化”的成因
        一、物体条件方面的因素
        二、草书家主观能动方面的作用
        第三节 晚明草书“创造性墨变”的维度及特徵
        一、“淡墨”非“淡”
        二、“浓重焦渴”施以“力感”
        三、“涨墨”与“破墨”的利弊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晚明草书字法形态的择用与再草化
        第一节 美草法之最奇:草书字法的内涵及晚明字法的特徵
        一、晚明之前草书字法的发展状态
        二、晚明草书字法意识及特徵
        第二节 晚明草书符号草法的择用与改造
        一、主要符号
        二、其他符号
        第三节 晚明草书形体字法再草化的类型
        一、极简草化
        二、极繁草化及楷行化
        三、异写形变及奇异草化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晚明草书结体形态的奇异形变及空间特徵
        第一节 因时相传:晋唐到晚明草书结体空间演化规律述略
        一、从“简炼组合”到“缭绕连绵”
        二、从“衡匀合度”到“矛盾对冲”
        三、从“点线结合”到“点线成面”
        第二节 晚明草书单字结体的形变与奇异性
        一、字形:展大与形扩
        二、部件:位移与逾越
        三、结体:缭绕与支离
        四、空间:疏密与缩放
        第三节 晚明草书字组结体的构成类型及特徵
        一、均称平衡类
        二、动态变化类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晚明草书章法与势的表现提升及审美视域的拓展
        第一节 晚明草书章法的字间距构成问题寻绎
        一、设定参照系与参数的测算方法
        二、以参数视角考察晚明草书章法的字间距情况
        第二节 晚明草书章法的欹正关系探微
        一、“横中心倾角线”和“横行线律动”
        二、从横向律动角度看晚明草书的欹正对立
        第三节 晚明草书章法的区域对比与表现力
        一、区域平衡的逐步突破
        二、微观与宏观空白的营造
        第四节 晚明草书势的嬗变与审美视域的拓宽
        一、晚明草书势的类型及特徵
        二、晚明草书审美视域拓宽的成因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晚明草书理论形态的构建及其历史地位
        第一节 明代文艺思想与书学理论的关系
        一、文艺思想对明代书学理论的影响
        二、明代前期及中後期书学理论的特徵
        第二节 承袭与转化:晚明草书相关理论述评
        一、新古两极:徐渭、项穆
        二、遵古纳新:董其昌、邢侗、赵宦光、李日华
        三、依古反思:王铎、黄道周、傅山
        第三节 推崇与思索:晚明草书的历史地位
        本章小结
    附表:《本文研究所见晚明草书作品表》
    参考文献
        一、图版资料
        二、古代文献
        三、现代着作
        四、学位论文
        五、期刊文章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後记
下编:《晚明草书字形汇编》
    一、介绍
    二、凡例
    三、索引
    四、正文

(2)蓝鼎元古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蓝鼎元生平及理学、教育、文学思想
    第一节 蓝鼎元生平
        一、书香世家
        二、青少年求学时期(1690-1708)
        三、杜门耕读时期(1709-1720)
        四、参赞戎伍时期(1721-1723)
        五、拔贡入京时期(1723-1728)
        六、知邑普潮时期(1729-1733)
    第二节 蓝鼎元理学、教育思想
        一、崇“正”之学
        二、崇“实”之学
        三、书院、义学教育活动
        四、民众教育与风俗教化
    第三节 蓝鼎元文学思想
        一、理学,文章之根本
        二、经济者,文章之大本领
        三、文所以载道,必有益于天下国家
        四、善养浩然之气则发为文章
        五、平实典要的语言风格
        六、记迹传意的史传散文观
        七、从幽微处发议的理趣文
        八、对场屋之章的看法
        九、情理气的诗论
第二章 奇峻幽邃之记、纪
    第一节 山水游记
        一、山水游记之“游”
        二、心境、心志下的景语
    第二节 涉台山水考察纪
        一、事实察补,考据真伪
        二、本用实学,心系民生
        三、理趣风致,咸惬流盎
        四、雄劲可追,简净可率
        五、结庐山水,家焉之想
    第三节 斋室记
        一、遥忆涧峦,可室可斋
        二、坎凛咏怀,穷途一恸
        三、出尘之想,济世之怀
    第四节 杂记
        一、及物求道——《除庭草记》
        二、奇骇之记——《饿乡记》
        三、多个视角下的叙事——《怪尹记》
        四、借题发挥——《盘陀宜城记》
    第五节 修造记与书画器物记
        一、亭台楼阁修造记
        二、书画记
    小结
第三章 警策多慨之论、说
    第一节 不述而作,辞不胜理
    第二节 论说之“势”
    第三节 一意摄之,雄快警辟
        一、一意摄之
        二、雄快警辟
    第四节 道南学养
    第五节 诱掖后进之字说
    小结
第四章 雅驯典实之奏疏
    第一节 经国之枢机
        一、谋谟与略猷
        二、思人臣效职
    第二节 雅正
        一、形式上的“雅正”
        二、内容上的“雅正”
    第三节 主文谲谏
        一、美盛德之形容
        二、依违谲谏之策略
    小结
第五章 深醇古茂之序、跋
    第一节 铨文与叙引共纪
        一、叙引与铨文两种功能
        二、“传者转师”的意义
    第二节 诗文序
        一、诗序
        二、文序
        三、时文序
    第三节 颂序
        一、记事记象
        二、颂帝王、颂盛世
        三、与作者的联系
        四、皇极经纬,理学之论
    第四节 赠序
        一、致绸缪之意
        二、致敬爱,陈忠告
    第五节 寿序
        一、树风帜淳美俗
        二、规避夸毗谀词
    第六节 跋
        一、窥评学问与人品
        二、借他人事言心声
    小结
第六章 议政言事之书牍
    第一节 宦海沉浮
        一、竭力奉亲以尽孝行
        二、冤狱事件之起伏思量
    第二节 修史志观
        一、增修明史纲目
        二、蓝氏之三史之长
        三、显微阐幽,维持风教
    第三节 经略海疆
        一、蹈厉之志,海疆蓝图
        二、标本兼治,消弭海盗
        三、足国裕民,呼吁开禁
    第四节 筹台宗匠
        一、雷者震也,震东方也
        二、海外明珠,扼略海疆
        三、台地筑城,缓急自固
        四、兵单地广,半线作县
        五、开放渡台,积极垦辟
        六、情法相辅,治民安民
        七、怀柔铁血,徕顺和番
        八、保甲团练,守望相助
        九、振励文教,观感奋兴
        十、风动时雍,教成美俗
        十一、整饬吏治,提高效能
        十二、洞悉战事,运筹帷幄
    第五节 析县辖地
    小结
第七章 蓝鼎元古文的价值和影响
    第一节 经世之文
        一、叙事条理,录次简净
        二、议论警策,逻辑清晰
        三、阳刚雄浑,多有奇气
    第二节 理学之文
        一、理学家的古文
        二、古文家的理学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蓝鼎元年表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3)明清时期左思《咏史》的流传与接受(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左思诗文的结集与流传
    第一节 南北朝时期
    第二节 唐宋元时期
    第三节 明清时期
第二章 明清人对左思《咏史》诗歌本体的探寻
    第一节 艺术渊源的探究
        一、“叠用史事”——体制与师承
        二、“源出于公干”——风格之因袭
    第二节 审美风格与形式的阐释
        一、质过其文——法度与辞藻
        二、以“气”论诗——气格与胸怀
第三章“本色当行”之左思《咏史》八首
    第一节“本色”论
    第二节“借史抒怀”
    第三节 排击“议论”
第四章 明清时期的左思与潘陆优劣论
    第一节 明前潘陆与左思的评定
    第二节 明代诗学流派中的左、陆优劣
        一、“独创一格”与“束身奉古”——复古派的批评
        二、“丛彩为花,绝少生韵”——神韵派的批评
    第三节 辨体意识下的左、陆优劣
        一、“尚存其质”与“体备才兼”——胡应麟的批评
        二、“浑成独冠”与“雕刻伤拙”——许学夷的“通变”观
    第四节“诗如其人”——从清代恢复诗教传统说起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4)李审言《文选》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李审言《文选》学溯源
    第一节 乡邦传统,师承有自
        一、《选》学之兴,肇于扬州
        二、《选》学复兴,扬州助之
    第二节 思想渊源,一以贯之
        一、立足小学,精通考据
        二、楷模前贤,潜心治学
        三、宗风汉魏,文质兼美
    第三节 人生浮沉,幸逢《文选》
        一、家风传衍,泛嗜群言
        二、研《选》不辍,扬名学林
第二章 李审言《文选》考释研究
    第一节 考释内容,严谨渊博
        一、考校原文,详实可信
        二、训诂阐释,多有发明
        三、考证语源,厘清源流
        四、补正旧注,求实存真
    第二节 考释方法,融通出新
        一、贯通诸法,灵活变通
        二、善用引证,切实通博
        三、借用他说,通彻创新
    第三节 考释实践,偶有所失
        一、严谨缜密,亦有疏漏
        二、大多详明,偶有失当
第三章 李审言他书证《选》研究
    第一节 李审言证《选》之标准
        一、证《选》范畴,品类繁多
        二、证《选》原则,准确可行
    第二节 李审言证《选》之意义
        一、接受经典,泽被后世
        二、探究诗风,察其流变
        三、深入源流,习文门径
    第三节 李审言证《选》之缺憾
        一、牵强失当,不够全面
        二、失于狭隘,易生误解
第四章 李审言《文选》其他研究
    第一节 李善注例研究
        一、精于前人,亦未完备
        二、详加按语,补充说明
    第二节 以《文选》考释他书
        一、引用善注,训释补正
        二、依据《选》文,考校他书
        三、借助文注,纠正他说
    第三节 《文选》相关评骘
        一、品评《选》文,言之有据
        二、评议《选》家,客观公允
第五章 李审言《文选》研究之价值
    第一节 李审言《文选》研究的特色与成就
        一、善用证体,观乎通变
        二、内容广博,体式多样
    第二节 李审言《文选》研究的地位与影响
        一、《选》学拾遗,清代殿军
        二、守正出新,惠泽学林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5)清代杜诗评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杜诗学”概说
    二、研究范围及价值
    三、研究现状
    四、基本框架
    五、创新及不足
第一章 王夫之的杜诗学
    第一节 王夫之非杜批评析辨
        一、质疑杜甫的忠君爱国
        二、反对“诗史说”
        三、批判杜甫“诞于言志”
        四、批判杜诗直露和以议论入诗
        五、认为“杜诗不足法”
        六、抑杜扬李
    第二节 王夫之肯定杜诗的批评析辨
        一、相对肯定杜甫律诗
        二、部分肯定杜诗的艺术成就
    小结
第二章 “神韵”派的审美中心论:以王士禛为中心
    第一节 王士禛的“神韵说”
        一、“神韵说”的形成原因
        二、“神韵说”的美学内涵
    第二节 以辨体论杜诗
        一、古风
        二、律诗
        三、绝句
    第三节 以诗歌艺术论杜诗
        一、褒扬杜诗
        二、杜诗指瑕
    第四节 以考证论杜诗和杜甫
        一、考证杜诗注本、版本
        二、考证杜诗声律、真伪
        三、考证杜诗中涉及的制度、人名、物名、地名
        四、考证杜甫的生卒年和后代
    第五节 以选诗论杜诗
        一、《古诗选》
        二、《十种唐诗选》
        三、《唐贤三昧集》
        四、《唐人万首绝句选》
    第六节 以传播接受论杜诗
        一、概论前人学杜
        二、论王安石论杜
        三、论黄庭坚学杜
        四、论杜诗的民间流传
    第七节 以人格论杜甫
        一、批评杜甫人格的表现
        二、批评杜甫人格的原因
    小结
        一、以辨体论杜诗,凸显杜诗的新变和复杂多样
        二、厘清杜诗与盛唐的关系,揭示杜诗在批评史上的价值
        三、重构诗学价值体系,证明杜诗在古典诗歌传统中的经典地位
第三章 “格调”派的政教中心论:以沈德潜为中心
    第一节 沈德潜的“格调说”
        一、“格调”的渊源与内涵
        二、“格调说”的诗学主张
    第二节 沈德潜的诗教观
        一、温柔敦厚与比兴含蓄
        二、诗教与性情
    第三节 以宗旨论杜诗
        一、忠君爱国
        二、温柔敦厚
    第四节 以辨体论杜诗
        一、古风
        二、律诗
        三、绝句
    第五节 以集大成论杜诗
        一、杜诗对《诗》《骚》的继承
        二、杜诗对汉魏六朝诗歌的继承
        三、杜诗的新变
    第六节 以诗法论杜诗
        一、字法
        二、句法
        三、章法
    第七节 诗歌创作对杜诗的借鉴
    小结
        一、政治方面:迎合官方意识形态
        二、诗学方面:再次确立杜诗的独尊地位
        三、不足之处:道德批评的片面性
第四章 “肌理”派的诗法中心论:以翁方纲为中心
    第一节 翁方纲对杜诗的总体看法
        一、杜诗:“肌理说”的典范
        二、“铺陈排比”:诗歌创作的最高境界
        三、学习杜诗的态度:“师其意则其迹不必求肖之”
        四、学习杜诗的途径:“由苏入杜”和“黄诗逆笔”
        五、杜甫对前人的学习和对后人的影响
    第二节 翁方纲《杜诗附记》研究
        一、《杜诗附记》的动机目的
        二、《杜诗附记》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 翁方纲的批杜特点
        一、感悟式批评和分析考证相结合
        二、借用书法术语论杜诗
        三、以“史法”论杜诗
    小结
第五章 “性灵”派的性情中心论:以袁枚、赵翼、蒋士铨为中心
    第一节 袁枚的杜诗学
        一、论杜诗之长于言情
        二、论杜诗之“苦”和“多创”
        三、论学杜
        四、论杜诗之独尊地位
        五、考证杜诗
        六、论杜甫之人品
        七、小结
    第二节 赵翼的杜诗学
        一、论杜诗之创新
        二、论杜甫之天才
        三、论杜诗之独尊地位
        四、考证杜诗
        五、杜诗指瑕
        六、小结
    第三节 蒋士铨的杜诗学
        一、论杜甫“忠孝义烈之心”和杜诗“温柔敦厚之旨”
        二、论杜诗注本
        三、诗歌创作对杜诗的借鉴
        四、小结
第六章 专题着作研究之一:贾开宗《秋兴八首偶论》
    第一节 《秋兴八首》的渊源
    第二节 《秋兴八首》的章法结构
        一、不可分割
        二、承上启下
    第三节 《秋兴八首》的语言艺术
        一、虚实相生的意象系统
        二、虚实交错的对偶方式
        三、用典
    第四节 《秋兴八首》对儒家诗教传统的体现
        一、《秋兴八首》与《诗经》“六义”
        二、《秋兴八首》的温柔敦厚
    第五节 以史证诗与借杜言志
        一、以史证诗
        二、借杜言志
    小结
第七章 专题着作研究之二:卢震《杜诗说略》
    第一节 正变论
    第二节 创作论
    第三节 诗法论
    第四节 鉴赏论
    小结
结语
    一、清代杜诗评论的主要内容
    二、清代杜诗评论的主要特色
参考文献
    一、古籍文献
    二、国内着作
    三、国外着作
    四、学位论文
    五、期刊论文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一、科研论文
    二、科研项目
后记

(6)潘岳、潘尼年谱汇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及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两潘家世考
    第一节 两潘家世考证
    第二节 两潘父祖、同辈及后辈考
第二章 两潘评传
    第一节 潘岳评传
        一、早秀乡里
        二、弱冠沉沦
        三、晚景悲凉
    第二节 潘尼评传
        一、少闻乡里
        二、弱冠而辟
        三、晚至显贵
凡例
潘岳、潘尼年谱汇考
附录一:两潘着录辑要
附录二:各家评论辑要
附录三:新发现隋唐时期潘岳后嗣墓志
附录四:两潘杂考
    一、两潘迁居考
    二、两潘非兄弟考
    三、“潘安”衍化考
    四、潘岳“栖迟十年”考
    五、中牟潘氏阶层属性考
参考文献
致谢

(7)两晋文艺精神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节 选题缘由
    第二节 研究现状综述
    第三节 研究思路、方法、价值及主要内容
第一章 西晋文艺的世俗精神
    第一节 西晋文艺的基本状况
    第二节 西晋文艺的世俗精神
        一、堕入卑俗
        二、回归凡俗
    第三节 西晋文艺世俗精神成因探析
        一、非正义性的政权与西晋文艺的世俗精神
        二、前治后乱政局与西晋文艺的世俗精神
        三、分封制与西晋文艺的世俗精神
        四、西晋儒学与西晋文艺的世俗精神
        五、西晋玄学与西晋文艺的世俗精神
第二章 西晋文艺世俗精神的美学显现:华美
    第一节 西晋的尚丽世风
    第二节 西晋文艺的华美
第三章 东晋文艺的超越精神
    第一节 东晋文艺的基本状况
    第二节 东晋文艺的超越精神
        一、超越形式
        二、超越尘俗
        三、超越功利
    第三节 东晋文艺超越精神成因探析
        一、东晋门阀政治与东晋文艺的超越精神
        二、东晋儒学与东晋文艺的超越精神
        三、东晋玄学与东晋文艺的超越精神
        四、东晋佛学与东晋文艺的超越精神
第四章 东晋文艺超越精神的美学显现:“清”、“淡”、“雅”之美
    第一节 东晋文艺的“清”之美
    第二节 东晋文艺的“淡”之美
    第三节 东晋文艺的“雅”之美
第五章 两晋文艺精神个案考察
    第一节 陶渊明对东晋文艺精神的平衡
        一、“平衡”的可能性
        二、陶渊明对东晋文艺精神的平衡
    第二节 从西晋“金谷园”的世俗到东晋“兰亭”的超越
        一、“士当身名俱泰,何至瓮牖哉”
        二、“我卒当以乐死”
        三、从世俗封闭走向超越开放
    第三节 两晋音乐赋的新变与两晋文艺精神
        一、汉魏音乐赋的嬗变
        二、两晋音乐赋的新变
        三、简远之趣与“嵇阮”情结
第六章 两晋文艺精神的文艺史意义
    第一节 西晋文艺世俗精神的文艺史意义
        一、对人品与文品关系的启示
        二、思想的多元
        三、文艺的华美之风
    第二节 东晋文艺超越精神的文艺史意义
        一、诗涵哲理
        二、自然山水审美意识的觉醒
        三、无功利的文艺观
        四、“清”、“淡”、“雅”美的肇端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致谢

(8)魏晋文人理想人格新变研究 ——以高士人物的文学接受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旧式明君"与箕山之志—曹丕与魏晋文人理想人格
    第一节 君臣关系从"用"到"友"
    第二节 "箕山之志"得到表彰
    第三节 "箕山之志"人格内涵的形成
第二章 汉魏新高士人物接受主题的奠定—曹植对商山四皓的接受与贡献
    第一节 曹植《画赞》有关概念辨析
    第二节 曹植《商山四皓赞》的意义
第三章 正始文人新人格形象的生成—阮籍理想人格探索的基础及意义
    第一节 阮籍高士接受的思想基础—《咏怀诗》中的易学思想分析
    第二节 阮籍理想人格的伦理基础—父亲阮瑀对阮籍为人及为文的影响
    第三节 新人格形象大人先生的生成及意义
第四章 正始文人新人格内涵的生成—嵇康《高士传》中的士友之志
    第一节 欲友其人于千载——嵇康《高士传》接受主题的界定
    第二节 神交与绝交—嵇康与友人的相处之道
    第三节 愿与知己遇,舒愤启其微—嵇康诗文中的知音情结
    第四节 "存史"与"立心"——皇甫谧、嵇康《高士传》比较
第五章 "奋力危邦,竭心庸主"—西晋文人人格特征综论
    第一节 消弭崇高:未闻经国远图,惟说平生常事
    第二节 重情:情之所钟,正在我辈
    第三节 自适:物之芸芸,同资有待;得其所待,然后逍遥
    第四节 从"伧父"到"伟人"—后人对左思人品的接受
    第五节 西晋人对士风的反思
第六章 东晋文人理想人格的新变及意义
    第一节 东晋人格特征综论
    第二节 不夸绝艺临池学,只羡清风誓墓高—王羲之的高士接受及人格
    第三节 陶渊明对《高士传》的接受及与范泰之关系
结论
余论: 接受史研究的过去、现状与未来
附录一 辩四皓
附录二 《巢由洗耳图》作者考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件

(9)城市空间视角下的宋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编 宋词中的城市物质空间
    第一章 宋词得以展现城市物质空间的背景
        第一节 城市经济发展带来城市物质空间内涵的丰富
        第二节 娱乐场所的兴盛为宋词的发展提供物质条件
        第三节 前代文学作品中展现物质空间的传统
    第二章 宋词中的城市物质空间
        第一节 宫廷空间
        第二节 市井空间(一)
        第三节 市井空间(二)
        第四节 市井空间(三)
        第五节 公共游乐空间
    第三章 宋词中城市物质空间展现的艺术手法
        第一节 “景”与“境”
        第二节 铺叙
        第三节 联章组词
第二编 宋词中的城市精神空间
    第四章 政治空间
        第一节 爱国情感
        第二节 求仕之路
        第三节 政治态度
        第四节 城市政治空间的有条件延伸
    第五章 道德伦理空间
        第一节 雅俗之辨的道德伦理根源
        第二节 人品与词品
    第六章 哲学宗教空间
        第一节 宋词与理学
        第二节 宋词中的哲学内容
        第三节 宗教空间
第三编 宋词中的城市感知空间
    第七章 宋词里的风尚习俗
        第一节 宋词里风尚习俗的展现
        第二节 宋词与节序风俗的关系
    第八章 宋词与歌妓
        第一节 歌妓在宋词发展中的作用
        第二节 词人与歌妓交往的原因
    第九章 宋词与审美
        第一节 宋词的审美风貌
        第二节 审美认知的层次
第四编 双向互动与身份意识
    第十章 城市空间与宋词的双向互动
        第一节 城市空间与宋词的双向互动
        第二节 各城市空间之间的相互影响
    第十一章 身份意识与现实选择
        第一节 宋词中城市空间类型与创作主体身份意识的关系
        第二节 创作主体面对城市空间的现实选择
        第三节 城市空间在宋词演进过程中的作用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10)潘岳接受简史(两晋—五代)(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言
    一、选题的缘起及意义
    二、研究方法及研究现状
    三、研究范围及思路
    备注
第一章 两晋时期的潘岳接受
    第一节 两晋时期潘岳接受的背景
    第二节 两晋时期的潘岳接受
        一、两晋士人对潘岳才能的初步认可
        二、文学理论对潘岳文学创作的整体论述
第二章 南北朝时期的潘岳接受
    第一节 南朝时期潘岳接受的背景
    第二节 南朝时期的潘岳接受
        一、南朝士人对潘岳才能的全面认可
        二、文学论着对潘岳文学创作的详细评价
        三、小说《世说新语》对潘岳形象的塑造
        四、选家对潘岳作品的辑录
        五、文人对潘岳作品的大量模拟及相关典故的引用
    第三节 北朝时期的潘岳接受
        一、《水经注》、《颜氏家训》等对潘岳的接受
        二、庾信对潘岳的接受
第三章 隋唐五代时期的潘岳接受
    第一节 隋朝时期的潘岳接受
        一、趋于沉寂的潘岳接受
        二、类书对有关潘岳诗文的辑录
    第二节 初唐时期的潘岳接受
        一、初唐时期潘岳接受的背景
        二、初唐史学家对潘岳的批评与接受
        三、初唐诗人对潘岳诗句的模拟及典故的引用
    第三节 盛唐时期的潘岳接受
        一、盛唐时期潘岳接受的背景
        二、“文选学”的兴盛及类书对潘岳接受的促进
        三、小说等体裁文章对潘岳的接受
        四、盛唐诗人对潘岳诗句的模拟及典故的引用
    第四节 中唐时期的潘岳接受
        一、中唐时期潘岳接受的背景
        二、中唐诗人对潘岳诗文的接受
    第五节 晚唐五代时期的潘岳接受
        一、晚唐五代时期潘岳接受的背景
        二、晚唐五代文人对潘岳的接受
        三、晚唐五代时期史书和小说对潘岳的接受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四、左思的人生选择及其人品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晚明草书研究[D]. 赵紫文. 吉林大学, 2020(04)
  • [2]蓝鼎元古文研究[D]. 阮慧玲. 闽南师范大学, 2020(12)
  • [3]明清时期左思《咏史》的流传与接受[D]. 王旭. 河北师范大学, 2019(07)
  • [4]李审言《文选》学研究[D]. 张嘉慧. 扬州大学, 2019(02)
  • [5]清代杜诗评论研究[D]. 张东艳. 苏州大学, 2018(12)
  • [6]潘岳、潘尼年谱汇考[D]. 林宗毛.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8)
  • [7]两晋文艺精神研究[D]. 陈志刚. 云南大学, 2017(12)
  • [8]魏晋文人理想人格新变研究 ——以高士人物的文学接受为中心[D]. 吕辛福. 山东大学, 2017(08)
  • [9]城市空间视角下的宋词研究[D]. 刘睿. 浙江大学, 2017(12)
  • [10]潘岳接受简史(两晋—五代)[D]. 宋洋. 西华师范大学, 2016(03)

标签:;  ;  ;  ;  ;  

左思的人生选择及性格初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