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安电视——平静中的激战(论文文献综述)
常雅琴[1](2019)在《近十多年来乡村现实题材电影的空间研究(2005年—2018年)》文中认为近十多年的乡村现实题材电影注重空间影像的表达,准确把握了纪实主义的精髓,注重创新,对城乡空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刻而辩证的思考。近十多年的乡村现实题材电影关注社会现实问题,扩大底层叙事对象范围,讨论现代性、地域性和民族性对于乡村社会的影响和城乡关系的发展变化,以及个人在时代下的身份认同焦虑等问题,具有深厚的人文情怀,并对于华语电影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文章共分为五个部分,首先是绪论,对已有相关研究成果做了梳理,对乡村现实题材电影的范围进行了界定,陈述了本题的理论视角和研究意义。第一章简述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乡村现实题材电影发展历程,并对近十多年来乡村现实题材电影进行总体性的概述,认为其对于底层空间描写有了更多样化的手法,在对象选择上偏向边缘群体,以生活个案透视时代发展潮流,并融入创作者对于现代性、地域性和民族性的思考。第二章为近十多年来乡村现实题材电影的空间划分,将影片中的叙事空间分为两种类别:“乡村空间”、“城市空间”,认为乡村空间具有写实性和寓言性,城市空间具有区隔性和迷失性,并对每种空间影像特征进行细分和概括。第三章基于电影本体讨论,结合银幕空间和影片空间对研究对象的空间特征进行了归纳总结。第四章探讨了近十多年来乡村现实题材电影的空间美学风格和内涵,认为该题材影片以多种形态的美学形式传达出纪实主义的精神内核,以电影艺术描摹出更为真实、丰富的中国城乡关系,反映出创作者对中国乡村现实与未来命运的思考。
陈培培[2](2016)在《现代汉语表高频义副词的语义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表高频义的副词为研究对象,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语义韵相关理论为基础,定量提取了大规模现代汉语语料库中的语料。通过对“成天”、“从来”、“老是”、“历来”、“时刻”、“始终”、“往往”、“向来”、“一向”、“总是”十个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具有较高实用价值的表高频义副词的具体研究,总结了该小类词语的语义韵相关特征及规律。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其中主体部分的第三、四章从三个方面对十个关键词进行了考察:1.对各关键词所出现的语法环境进行梳理,建立十个词的类联接并加以分析,得出表高频义副词的类联接形式并举例。2.结合所建立的类联接,根据关键词类联接的各类,具体分析其搭配对象的语义色彩并作出详细统计。3.通过对各关键词搭配对象的语义色彩的分析,得出各关键词的语义韵特征,并通过对比,总结出表高频义副词的语义韵分布。
张琳[3](2016)在《寻找金桂生》文中研究说明一田春苗骑着一辆崭新的飞鸽牌自行车,像一羽轻快的鸽子,滑行在一九五六年初夏的北京大街上。一路上,她看到一道道钦羡的目光,打前面大老远望过来,又被刷刷旋转的车轮牵引着,热辣辣印在她身着挺括军装的背上。这时候,田春苗心中油然腾起一丝自豪亦在情理之中。她想起一九三四年秋天,她离开大别山的时候,还是一个连最近的繁华山镇丁家埠都没去过的不折不扣的村
孔小彬[4](2015)在《接受与阐释 ——电影导演与新时期以来的中国文学》文中研究指明上世纪80年代以来,相当数量的当代文学作品(超过230部)改编成电影并获得成功,相关研究应当得到重视。目前的改编研究忽视了电影导演这一改编的中心环节,本论文将致力于此。论文主要思考了这样几个相关问题:从文学到电影的过程中,作为二者联结点的导演在其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作为接受与阐释的主体,导演身上哪些因素在发挥着怎样的作用?他又在多大程度上受到哪些客观因素的影响?如何评价导演改编之优劣?与一般的改编研究不同,本文着重考察作为电影创作核心的电影导演这一职业群体,将文学到电影的过程视为复杂的阅读-阐释过程。在理论方法上,主要借鉴西方的文学解释学、接受美学、读者反应批评、认知心理学等相关理论。以此为指导,论文主要从思想观念、影像艺术、个性风格、市场意识等四个方面考察导演对当代小说的接受与阐释活动。在作为“前理解”的思想观念方面,谢晋以其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正面理解选择小说,用道德情感化的方式阐释这些政治作品;谢飞的理想主义与教化意识影响到他对文本的选择与认知,其观念有时不免与小说思想内涵发生冲突;黄健中有很强的理论自觉意识,这会深化他对作品的理解,但也有“文不对题”的现象。张艺谋、陈凯歌、霍建起在改编中相当重视影像艺术与文学艺术的对话。张艺谋能为不同的小说创造性地找到不同的影像艺术形式;陈凯歌追求影像的寓言深度,有时不免艰深晦涩;霍建起习惯于用唯美诗意的影像表现他所选中的忧伤故事。姜文对表演性的强调、黄建新注重都市生活的荒诞色彩、张元选择叛逆性的边缘文本,这几位导演自身的个性风格主导了改编过程。冯小刚、夏钢、滕文骥则较多地考虑了观众的因素,只是表现各有不同。本文的研究让我们有机会深入地考察两个不同的心灵世界,一个是电影导演,一个是文学作者。研究这二者之间潜在的对话关系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诱惑。本文以个案研究为主,选取了谢晋、张艺谋、陈凯歌等十二个样本,力图深入探讨每个个体丰富而独特的“阅读”经验。“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我们追问哪些因素影响了导演的接受与阐释?考察发现,主观因素方面包括导演的成长环境、教育背景、职业经历、个性气质以及与这些因素相关的价值理念、艺术观念、文学趣味等等;客观因素包括时代环境、生存体制、市场因素、观众趣味等。这些因素往往复杂地交织在一起,需要仔细辨析。我们的评价也在这种深入地辨析中以人文立场展开。
李航[5](2013)在《同城电视台的竞争和协作 ——以西安两家电视台民生新闻栏目为考察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们早己进入电子传媒时代,电视的发展已经达到鼎盛时期。不过从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及文化生态平衡等角度看,仍存在一些不应回避的现实问题。在西安城区,这个现象可谓相当突出,也具有较大的典型性。本文主要从真实的体验和实践需要出发,在城市电视研究及实践的范畴,对城市与电视的关联及其研究价值、西安市区的省市双台“台际关系”或实力比较、省市双台民生新闻的代表性栏目以及发展途径等问题,紧密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了比较深入的考察,并结合个案分析,主要从“民生新闻”这一重要角度切入同城电视台关系研究,尝试进行一些对策性的思考,提出了若干具有建设性、可行性的建议。本文除引语和结语之外,专设四章,分别是:1、城市电视:城市与电视的关联及其研究价值;2、台际关系:从“双台并立”到强弱分明;3、民生新闻:都市快报与西安零距离:4、同在并进:特色立台和互补双赢。同时分设若干小节,力图较为全面地考察和分析省台和市台新闻特别是民生新闻的存在状况、现实问题、其中始终贯穿了真切的体验及真诚的表达。作为来自实践的考察和思考,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及意义。
刘扬[6](2012)在《市场营销理论视野中的国产大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产大片肇始于2002年张艺谋执导的影片《英雄》,之后出现的《十面埋伏》、《无极》《夜宴》、《集结号》、《投名状》、《唐山大地震》、《赵氏孤儿》、《让子弹飞》、《金陵十三钗》等影片均属国产大片之列。这些影片虽属不尽相同的题材与类型,但大都具有大投资、大题材、大场面、大叙事、大阵容、大营销、大发行与大影响等显着特征。国产大片是新世纪以来中国电影出现的一种新现象,经过近十年的发展业已成为最吸引媒介与受众眼球的影片种类、中国商业电影的主力样式、电影市场的重要票房来源以及电影产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国产大片经过十年的高速发展,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亦在生产、营销以及应对受众需求等三大环节暴露出了诸多问题。作为商业电影的典型样式,国产大片始终是主流意识形态、电影商业美学与工业化生产规则合作共谋的产物,凡举优秀的大片均需在多方的角力中营造出力量制衡的态势,而且如此均衡态势贯穿于大片生产、营销乃至应对受众需求的全过程,三个环节缺一不可。鉴于此,本论文创造性地将市场营销理论导入进国产大片的研究中来,实现企业管理学与电影学的交叉研究、对市场营销理论的借鉴与使用并不是取之皮毛,而是充分挖掘市场营销理论中的最大价值,即将产品的生产、营销与消费者购买视为一个相继的整体,强调在产品的整个运作过程中寻求多重价值诉求之间的平衡关系。同时,还有效地抽取市场营销理论中与国产大片实践运作过程相对应的分支理论,使得理论工具的应用与主要研究内容之间具备了较强的契合性,保证了本次应用研究的有效性与针对性。本论文主要分为五章。第一章是正式研究展开前的理论铺垫部分,对国产大片的称谓进行了考察与定位,论证了市场营销理论与国产大片应用理论研究之间的契合性,以及展开交叉理论研究的“合法性”。第二章是国产大片生产环节的研究部分,研究认为单纯地强调国产大片的有形产品形式或者核心价值意义的重要性是不可取的,国产大片的生产需要谋求二者之间的某种制衡关系,进而求得最佳的生产策略。第三章是国产大片营销环节的研究部分,研究认为“地毯式轰炸”的全媒体营销策略并不是国产大片惟一可以采用的营销策略,促销策略的实施亦不可脱离于产品策略的规范,国产大片的营销需要在产品策略与促销策略的互动关联中,取得最为适当的营销策略。第四章是国产大片应对受众需求环节的研究部分,研究认为片面地满足需求是应对受众需求实践中最为被动的方式,国产大片需要在满足受众需求、引导受众需求以及创造受众需求的三者辩证关系中,探求国产大片与受众需求的关系体系。结语部分在总结全文研究结论的基础上,从宏微观两个角度出发,在多方价值诉求角力所构成的微观语境中探讨了国产大片实现价值最大化的条件与方式,同时从宏观视野中分析了国产大片之于产业发展、文化建设等方面的应有作为与价值。本论文研究属于应用理论类的研究,其研究起点是影片本身,是文本分析与现象分析。本论文在整体研究策略上是归纳性质的,即在整体研究逻辑上按照从现象到理论、从外表到本质的研究过程。章节间的结构逻辑是从电影生产到营销,再到应对受众需求的电影产业实践运作顺序。主要章节内部的研究逻辑是从对典型电影现象的深度挖掘到相关电影现象的比较研究,再到对国产大片发展策略进路的阐发的思维逻辑顺序。综合而言,本论文采用调查、访谈、现象与案例分析、历史研究、比较研究、理论研究等研究方法。
刘永宁[7](2011)在《现代电影形式感染力的影像机制研究 ——经典电影理论范畴“杂耍”新释》文中研究表明论文立足于“后电影时代”和“后现代社会”的影片创作实践和审美经验,提出了现代电影与传统电影的明显区别在于形式作为独立的审美因素日渐成为了影片创作者的重要诉求和观众的观赏期待,电影造型突破了完全忠实于叙事的传统,注重视觉形式独立的审美价值和奇观品质的创造;结合“后现代”社会“视觉文化传播”时代背景下电影的“奇观”和“奇异”两种影像形态,论述了“杂耍”(而非“杂耍蒙太奇”)是现代电影形式感染力形成的核心,其影像表述机制在于互为“二元对立”的四对范畴,即:时间与事件的冲突、断裂与延续的冲突、经验与视像的冲突、惯性与激变的冲突;在划分“杂耍型”与“叙事型”影像形态的基础上归纳出现代电影形式感染力呈现的视觉表征和形式意义;“杂耍”作为现代电影形式感营造的特殊语言也构成了当代影视导演构思的重要组成部分。
唐海东[8](2010)在《异域情调·故国想像·原乡记忆 ——美国英语文学中的中国形象》文中指出最近一个多世纪,美国在西方的中国形象史中扮演了特殊而重要的角色。美国文学中的中国题材作品一直层出不穷,成为中国形象的主要来源之一。本文即以这些用英语写作的中国题材作品为主要论述对象,探讨其中国形象的流变史、形成机制和传播效用。由于中国题材创作者包括了白人作家、华裔作家和中国移民作家这些具有不同文化身份的主体,而这些不同文化身份对其作品中的中国形象具有十分明显的制约作用,因而,本文将与塑造中国形象有关的美国英语文学分为“异域情调”、“故国想像”和“原乡记忆”三个组成部分,分别指代由白人作家、华裔作家和中国移民作家创作的相关中国题材作品,以及这些作品中传达的中国形象。全文分为上、中、下三编,分别论述异域情调、故国想像和原乡记忆。《导论》对西方的中国形象研究、美国的中国形象研究和美国文学中的中国形象研究这三个由外到内的不同层面上的中国形象研究进行了全面的课题史回顾,并列出了本文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和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第一、六、十章是各编的“概述”,主要分析这三种不同类型的中国形象的演变轨迹。第二至五章讨论异域情调。第二章对中国形象制作史上一首划时代的诗歌、美国作家布勒特·哈特(Bret Harte)的《异教徒中国佬》("The Heathen Chinee")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解读,分析了这首艺术水准差强人意的诙谐短诗风靡全美并影响后世的深层社会根源。第三章分析了萨克斯·罗默的“傅满洲”系列小说,剖析了“黄祸”套话的生成原因、演变过程和主要内涵。第四章对赛珍珠的小说《大地》进行了重新解读,分析了小说展现的中国形象之特殊性和历史地位。第五章对约翰·赫塞的小说《孤石》和《召唤》进行了详细的文本分析,从科技殖民者和美国来华传教士的角度剖析他们的中国经验之于其制作的中国形象的关键作用。这四章中探讨的美国作家观察中国时所采取的角度各不相同,在写作时代上也大致构成了一种延续关系,他们的作品分别展示了异域情调中鄙视、恐惧、同情、沟通这四种对待中国的心理与行为模式。第七、八、九三章探讨故国想像。第七章以华裔文学中常见的唐人街叙事为切入点,探讨了水仙花和雷庭招两位与异国情调化的唐人街叙事进行对抗写作的现实主义作家的唐人街叙事作品。第八章以刘裔昌、黄玉雪、汤亭亭和赵健秀四位华裔作家的自传性作品为例,呈现了族裔自传中的中国形象,探究了族裔自传的创作机制及演变发展的文化历史动因。第九章分析了中国文化在华裔文学中的种种表现方式,追溯华美作家利用中国文化的个体和社会动机。第十一至十六章以历时的方式罗列了不同时期的原乡记忆。第十一章以李恩富、容闳、林语堂三位文化传播者的作品为例,分析早期西游学者作品中的中国形象。第十二章以德龄公主和黎锦扬两位作家为例,探究了商业化和娱乐化写作中体现的异国情调化的中国形象。第十三章介绍了一位以往被忽略的移民作家蒋希曾,并对他在海外进行的革命文学创作进行了文本内部和外部相结合的研究,厘清其作品中中国形象的来源和机制。第十四、十五两章分析了新移民中非常流行的英语文革写作,对其发展历程、主题、重点作品以及写作中的程式化倾向进行了分析,并将其与国内新时期的“伤痕文学”进行了比照研究。第十六章则专章介绍新移民作家中最有成就的哈金的创作,研究其作品中展现的几个不同时期的中国形象。通过对大量中国题材作品的讨论、分析和归纳,本文在第十七章《综论》中指出,写作语言及其蕴含的目标读者的期待视野、作品创作时的社会历史语境以及作者身份这三点是决定某个特定中国形象的最主要的原因。在美国文化语境中,制作者身份是指种族、族裔以及性别这三种主要的身份标志,当然,作者的社会阶层、政治倾向、职业特征、采用的文类的特点、作者在中国的境遇等等因素,也对他塑造中国形象有直接的影响。本文认为,某一时期的中国形象既主要反映了美国文化内部的动力结构,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的某些真实信息,而中国形象的演变既不能仅仅归因于中国自身事实上存在的历史性变化,也不能仅仅归因于作为形象制作者的“美国”自身文化结构的变化,而是这两者之间错综复杂、变动不居的联合作用和互动关系。中国形象是一面镜子,一面并不光滑的镜子,从中可以照见美国社会、文化和具体创作者自身的面相;但中国形象也是一块毛玻璃,透过它可以隐隐约约照见许多中国的真相。形象学既不是纯粹的社会科学,也不是纯粹的人文科学。对中国评论者而言,如何对待中国形象,是一个不小的考验:他既要坚守人文学科固有的价值关怀,又要遵守社会科学不可或缺的实证性和客观性。从某种程度而言,批评者是形象传播路程的最后一环,也是关键一环。
方奕[9](2010)在《本土化视野下的新世纪中国长篇小说》文中研究指明新世纪是一个新纪元的开始,它标志着人类历史进程又翻开了崭新的一页,也预示着中国文学的发展跨入了新的时期。全球化语境下,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和文化地位的稳步攀升,新世纪文学也呈现出一些新的质素。面对西方文学这一强劲的“他者”,中国作家的心态渐趋平和,也不再亦步亦趋地竞相仿效;他们试图摒弃对西方的依附心理,摆脱焦虑和彷徨,走出影响的阴影,重新发掘本土自身的魅力内质,创作了一批与本土资源、中国经验、文化传统、古典形式有着深层联系的长篇小说。这些小说在写作资源、艺术源流、主题呈现、表现对象、创作技巧、文体形式、叙述结构、语言类型、精神气质、美感神韵等诸多方面,体现了一些不同于以往长篇小说创作的新趋向,并共同建构着中国本土化的文学图景;在一个新起点上,为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学自主性与独创性的生长提供了契机,也为中国文学走向世界以及参与全球价值体系的构建铺开了道路。然而不可否认,这种较为积极的反思和挖掘的背后,实际仍潜隐着一个巨大的参照系,那就是西方文学。毋庸置疑,我们是在西方语境的强势影响下来重新思索本土化问题,并考辨西方化比照下本土元素凸显的深层意义的。长久以来,中国文学对西方文学始终若即若离,一方面,理智要求我们对其敬而远之,另一方面,我们又无法真正摆脱它的牵绊,这是中国文学及其本土化实践所难以规避的尴尬状态。由此生成的文本往往呈现出带有西式底色的本土化特质,本土性与西方性的因素互相纠缠、牵扯、嫁接,并在冲突与融汇中构成动态样式,达到一种否定之否定的辩证。也就是说,本土化决非纯粹的本土化,它是与西方因素相互纠结或冲撞着的一种动态整合过程,是全球化境遇下中国文学的一种重整方式,而这种重整仍与西方文学有着千丝万缕的暧昧关联。对此,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而这种复杂性也是本文探究的重点之一。论文正是基于以上复杂情形,具体考察新世纪长篇小说回归传统、持守本土这股创作潜流的总体特征、具体表现及其价值意义。笔者从浩瀚的新世纪长篇小说中选取本土性浓厚的作品(尤其侧重于乡土题材的小说),以“本土化”为切入点,建构全新的理论框架将之囊括其中,并深入探析新世纪长篇小说本土化的特点、问题、复杂性纠缠的状况及其对新世纪文学的启示。整篇论文从文本与理论两个向度出发,用理论带动作品,以文本细读充实、丰富、深化理论框架,争取达到理论与作品互动互补的效果。论文共分四章,前有导言,后有结语。导言部分阐明论文的选题价值、创新点、研究现状、写作思路和方法;第一章建构文学“本土化”理论的整体框架;后三章以“本土化”为视角,分别从表现内容与艺术形式两方面对新世纪长篇小说展开评说,分析其本土化的文本表现及复杂状态;结语部分总结新世纪长篇小说本土化的特质、问题及启示等。第一章“本土化”与新世纪中国长篇小说。本章结合探源和发生学方法,重点溯源“本土化”概念,回顾20世纪中国文学的“本土化”历程,勾勒新世纪中国长篇小说的本土化趋向。第一节主要考察“本土化”话语,从“本土”、“本土化”、“文化本土化”等方面延伸,进而厘定“文学本土化”的内涵与阐释维度,并探明全球化语境下“本土化”生成的历史必然性。文学“本土化”代表的决不是纯粹原汁原味或自我封闭的文学,它是指弱势主体的文学在受到强势客体文学的刺激和冲击之后产生的一种重整反应,是本土文学的自我想象和内在建构。它不是结果,而是过程,意为由“非本土”状态变为“本土”状态或者将原属于“本土”的要素开掘出来。作为一种动态行为过程,文学“本土化”通过强调、发掘弱势主体中某些被遮蔽的文学质素,或者转变、内化强势文学的元素以融入自身的方式,来重申本土性之价值所在。对“本土化”的强调,似乎是全球化语境下弱势文学发展进程中必然发出的一种强音,它与传统性、现代性、西方性、本土性等关键词都密切相关。第二节则以“本土化”为切点,梳理20世纪中国文学史,指出探讨中国文学在各个历史时期是如何处理本土性与西方性之间的关系的。“本土化”问题关乎中国文学的现实困境与未来前景,“本土化”与反本土化之间的抗争也构成了中国现当代文学叙事的内部张力。第三节为“新世纪文学”合法性证明的同时,指明新世纪中国长篇小说所呈现的一种重要趋向:“本土化”,并分析其自主性生长与尴尬境遇。新世纪长篇小说旨在建立一种基于中国生活、中国经验、中国文化、中国形象的本土化叙事,记录中国走向现代化的曲折道路,展现本土文化长盛不衰的生命力及其与西方性的交糅与碰撞,并创造足以丰富全球文学画卷的独特艺术形式。只是这种努力依然伴随着西方文学的介入和影响,并不可避免地形成了中国文学“本土化”的悖论性存在。第二章“本土”资源的纵深寻觅。本章主要以理论解读与文本分析为研究方法,从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综合视角,论述新世纪中国作家对“本土”资源的纵深寻觅,从新编神话传说、重温传统文化、探秘中国人心等方面细化,分析本土资源是如何介入小说并与文本内质相互糅合的,以及它在新世纪文化语境中复归的样态与身份的尴尬。本土资源,指根植于一个国家和民族深层的文化传统、创作素材、艺术灵感、精神传承等。长久以来,中国文学创作都不同程度地受到西方文学资源泛滥的困扰,似乎无法轻松地跳出西方经验与艺术形式的模子。中国也一直充当着“被启蒙”的角色,只如饥似渴地咀嚼着西方经典,却忽视了对本土创作资源的利用,成了艺术精神的流浪儿。那么,如何扭转这种失语的尴尬,如何使本土资源在全球化语境中重获阐释,焕发精神生命的内在光辉,这正是新世纪长篇小说予以反思和回应的向度之一。本章第一节分析了新世纪“重述”系列小说在“看”与“被看”悖论下的创作样态,以及本土韵味与现代技巧交错一体的呈现形式,探讨“重述”这种叙事行为对本土资源运用问题的启示性。第二节回眸中华传统文化,从儒释道的深层复归、文化衰落与精神远逝、乌托邦迷梦的复活三个角度,展示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传承与裂变。传统资源和文化精神始终是作家不可或缺的灵感来源,新世纪以来,作家们改变仰视“他者”的姿态,逐渐回拨视线,深情回望传统,重新召唤本土文化资源或关注传统精神之远逝。第三节展现了新世纪长篇小说对中国国民性和中国人心的诠释。这一人心的探问,承接了20世纪中国文学重视国民性剖析的传统,同时更注重本土色调和东方味道,强调中国人独有的文化心理结构与东方式思维习惯,为中国人性的描绘作了详尽的图释。第三章“本土”经验的深度拓展。本章以文本细读为主,从微观视角重点阐述新世纪长篇小说对“本土”经验的深度拓展,并以寻踪异域、乡土呈现为结点,串联起中国经验在不同本土空间中的叙事轨迹与精神延展。“本土经验”,特指生发于中国本土的独特经验,它包括一系列的人事物象、历史风俗、生存境遇、情感体验、文化心理等。新世纪以来,中国作家越来越注重拓展本土经验,这种开拓在广度、深度及美学意义上与20世纪相比,皆有不同程度的突破,尤其在边疆和乡土领域可谓独领风骚。本章第一节阐明了新世纪寻踪异域,发掘边疆资源的创作实绩。随着一批融边疆特殊人文风貌、文化精神、情感内蕴的长篇小说的出现,聚焦边疆的创作趋势持续升温,为丰富本土经验注入了勃勃生机。这些小说放眼边疆,饱含感情地倾情书写,展示了中国边疆在现代性进程中的坎坷变迁以及人们的内心挣扎。第二节则以新世纪乡土呈现为核心,揭露乡土中国的衰败之象。新世纪乡土小说以“村落”为聚焦点,集中显示了现代化转型下的乡村悲喜剧以及乡土中国的生存遭际,探析乡土叙事的终结与日常村庄世界的建构,折射出中国乡土世界的现代精神境遇与存在困境。第四章“本土化”形式建构与审美现代性。以审美现代性的形式建构为轴,解析新世纪长篇小说在文体结构、艺术精神、叙事语言等方面的“本土化”体现,重点探明传统艺术形式与西方现代技巧相互纠缠又互动相生的复杂状态。西方文学资源一直在中国文学界独占鳌头,传统叙事元素却备受冷落,新世纪以来,这种状况已有所改观。在探索长篇小说艺术形式时,中国作家开始以“回望”的方式经营自己的园地,从本土积淀与写作风格入手,向传统资源和艺术形式寻求灵感,尝试以回归和创新的双重姿态构筑中国文学的新形象,拓展长篇小说的审美现代性,抒写本土化中国文学的最新表达图式。然而,在此过程中,中国作家并不能完全弃西方现代技艺于不顾,而只徜徉于本土艺术创建中,他们仍会或多或少地受到西方性的影响,并于创作中无意识地表现出来,造成本土性与西方性相糅合的文本效果。本章第一节从文体结构的角度,探究传统形式的现代更迭,其中重点剖析了“大珠小珠落玉盘”的片断连缀式与“旧瓶装新酒”的古为今用式,后者包括章回体、凤头猪肚豹尾、纲鉴体、絮言体、诗经体、生活流式、对话式七种文体形式,这些都是在传统文本结构的基础上,结合现代艺术技巧所创造的。第二节从艺术内质的角度,以再现母语的魅力和诗性以及剖析天人合一的叙事模式为契点,阐析了新世纪长篇小说独特的古典美学神韵与精神气度。
姜子华[10](2010)在《女性主义与现代文学的性别主体性叙事》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借助于女性主义文学理论对中国现代文学文本进行性别意识与性别主体性的考察,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分析女性形象、女性镜像的主体性及其折射的作家自我意识与自我认同心理。本文力图避免男权和女权的对立,澄清男性作家在特定的文化语境中对自我主体的追求及其对男性主体的自贬与男权批判。在肯定女性文学价值的基础上,研究女性叙事及其女性形象在文化困境中的自我分裂与自我认同的虚无。本文也把部分男性叙事经典文本的性别立场、女性关怀、叙事艺术纳入到性别诗学视野中进行性别研究。论文分为导论和上、中、下三编,每一编分三章。导论部分介绍了女性主义文学的概念与基本思想,论述了女性主义文本批评的必要性。论文的上编是“作家的自我认同与性别主体性”,从男性与女性的两个方面考察现代作家的自我认同与性别主体的困境。男性经典叙事文本中的爱与性的渴望、女性身体幻象其实暗示了菲勒斯中心系统内的男性自我焦虑,女性叙事文本中的爱情与母爱情结传达的是菲勒斯中心文化(父权与男权文化)制造的女性自我的虚无与话语的虚无。郁达夫、张贤亮、莫言等人的所书写的男性自恋与自贬对逻各斯权力构成了消解;而相反,女性作家自我分裂与叙事话语的分裂反而证实并强化了男权意识对女性的无形桎梏。论文中编是“女性主义审丑与女性美的变异”,这一部分阐释现代文学中女性主义审丑表达与审女性之丑的文学表现,肯定了萧红、张爱玲等女性主体书写与女性审丑对伦理主导与唯美主义的文学传统的叛逆。分析男性经典文本中的女性之美所折射的作家伦理观与女性观。现代文学中的一类特殊形象,妓女折射出男性作家的女性美想象与社会批判意识,而女性叙事中的妓女却揭示了真实的女性日常心理情态并揭示了女性主体性和男权世界之间的冲突。论文下编是“女性主义叙事的主体性与审美重建”,这一部分研究现代文学中的女性主义叙事及审美主体性的重建。女性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是女性自我主体性,20世纪20-40年代的女性主义叙事已经表达了男性批判与女性自审的思想;80年代的张洁、徐坤等人的女性主义叙事构成了对菲勒斯男权文化的全面解构;90年代王安忆、林白、陈染和蒋子丹等人的女性主义叙事实现了女性欲望主体与审美主体的重建。这一部分也容纳了男性经典文本的研究,男性作家的女性主义立场、女性解放意识和男权批判意识是女性主义文学的重要思想支援,男性文本唯美的话语方式与“女性气质”解构了男女对立的文学观念,提供了性别诗学的典型范本。
二、西安电视——平静中的激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安电视——平静中的激战(论文提纲范文)
(1)近十多年来乡村现实题材电影的空间研究(2005年—2018年)(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三、概念界定 |
四、研究现状 |
五、研究对象、方法、创新点 |
第一章 改革开放以来乡村现实题材电影的发展历程 |
第一节 1978年—2008年乡村现实题材电影发展历程 |
第二节 近十多年来乡村现实题材电影发展概况 |
一、从“底层”走向“日常”的空间叙事 |
二、地域性、民族性与现代性的交融 |
第二章 近十多年来乡村现实题材电影的空间划分 |
第一节 乡村空间的写实性与寓言性 |
一、写实性的乡村空间:封闭、生态失衡与文化危机 |
二、寓言性的乡村空间:符号化、精神空间和乡村“异托邦” |
第二节 城市空间中的区隔与迷失 |
一、隔离空间:城中之村 |
二、迷失空间:欲望都市 |
第三章 近十多年来乡村现实题材电影的空间影像表达 |
第一节 空间造型与修辞 |
一、空间的限定性、内部性、通透性 |
二、隐喻的特定表述 |
第二节 空间的结构与重组 |
一、叙事空间的框架:单一叙事空间、双叙事空间、多叙事空间 |
二、空间组合的结构形式:行动与结果的三种关系 |
第三节 声音对空间叙事的补充与开掘 |
一、声音对叙事性空间的建构:深化空间造型,传达特定情绪 |
二、声音对非叙事性空间的建构:超现实元素、语言特色和“戏中戏” |
第四章 近十多年来乡村现实题材电影的空间美学与内涵 |
第一节 电影空间的美学追求:纪实主义与传奇策略 |
一、用多样化的美学手段寻求更深层面的真实 |
二、辩证看待传奇美学策略 |
第二节 社会空间的影像实践:展现更为丰富的城乡关系 |
一、同一空间中的城/乡身份 |
二、不同空间的同一身份 |
第三节 情感空间的外化表达:身份认同焦虑 |
一、“城市人”或“乡村人”的纠结 |
二、“现代人”或“传统人”的对立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现代汉语表高频义副词的语义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范围 |
1.5 研究方法 |
1.6 关键词搭配对象的语义色彩分类及语义韵分类 |
第二章 研究综述 |
2.1 语义韵的理论研究 |
2.2 频率副词的类别研究 |
2.3 结合对外汉语教学的频率副词研究 |
2.4 频率副词的个案研究 |
2.5 现代汉语语义韵研究 |
第三章 表高频义副词的语义韵分析 |
3.1“成天”的语义韵分析 |
3.2“从来”的语义韵分析 |
3.3“老是”的语义韵分析 |
3.4“历来”的语义韵分析 |
3.5“时刻”的语义韵分析 |
3.6“始终”的语义韵分析 |
3.7“往往”的语义韵分析 |
3.8“向来”的语义韵分析 |
3.9“一向”的语义韵分析 |
3.10“总是”的语义韵分析 |
第四章 表高频义副词的类联接及其语义韵的对比分析 |
4.1 表高频义副词类联接的对比分析 |
4.2 表高频义副词语义韵的对比分析 |
第五章 结语 |
5.1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建议 |
5.2 本文不足之处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关键词“成天”所选语料及分类 |
附录二 关键词“从来”所选语料及分类 |
附录三 关键词“老是”所选语料及分类 |
附录四 关键词“历来”所选语料及分类 |
附录五 关键词“时刻”所选语料及分类 |
附录六 关键词“始终”所选语料及分类 |
附录七 关键词“往往”所选语料及分类 |
附录八 关键词“向来”所选语料及分类 |
附录九 关键词“一向”所选语料及分类 |
附录十 关键词“总是”所选语料及分类 |
致谢 |
(3)寻找金桂生(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九 |
十 |
(4)接受与阐释 ——电影导演与新时期以来的中国文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读者理论视野下的电影改编研究 |
1.1 读者中心的确立与改编研究的范式转型 |
1.2 阅读理论:一般阅读—改编过程的研究 |
1.3 电影改编对读者理论提出的新挑战 |
第二章 “视域融合”——作为“前理解”的思想观念 |
第一节 谢晋:主流意识形态的世俗化 |
1.1 谢晋的政治小说嗜好 |
1.2 阐释策略:官方意识的俗化 |
1.3 被动转身之后的坚持 |
第二节 黄健中:改编中的理论自觉 |
2.1 启蒙思想与电影美学 |
2.2 女性命运与女性主义 |
2.3 “新历史”与市场考量 |
第三节 谢飞:理想主义与教化意识 |
3.1 成长、职业与价值观念的形成 |
3.2 以理想主义同化小说 |
3.3 在对话中妥协 |
第三章 “具体化”——影像艺术与原作的创造性对话 |
第一节 张艺谋:摄影师眼中的文学图景 |
1.1 张艺谋的文学观念与改编趋向 |
1.2 找寻独特的影像风格 |
1.3 影像创新意识主导的电影改编 |
第二节 陈凯歌:影像的寓言结构 |
2.1 “以诗解诗”——用艰深镜语演绎故事 |
2.2 向深处开掘小说内涵 |
2.3 “文革”中的创伤体验及其影响 |
第三节 霍建起:唯美与诗化的影像 |
3.1 青春与爱情 |
3.2 浪漫与忧伤 |
3.3 唯美与诗意 |
第四章 选择与“误读”的偏执——导演个性风格的同化力量 |
第一节 姜文:表演的张力与风格的强烈 |
1.1 我行我素的改编 |
1.2 让表演“有劲” |
1.3 阳刚、强烈的改编风格 |
第二节 张元:边缘人的身份认同与叛逆的文本选择 |
2.1 边缘题材、反叛意识、纪录手法 |
2.2 从“地下”到“地上”的文本选择 |
2.3 个性回归的电影改编 |
第三节 黄建新:荒诞的现实及其结构 |
3.1 青睐社会问题小说 |
3.2 荒诞及其结构 |
3.3 荒诞与幽默 |
第五章 “阐释群体”——市场意识的渗透 |
第一节 冯小刚:商业的与人文的标准 |
1.1 冯氏贺岁片的王朔元素 |
1.2 刘震云与冯氏电影的历史感、人文关怀 |
1.3 “有意思的小说”:在票房与艺术之间 |
第二节 滕文骥:大众化的稀释策略 |
2.1 《棋王》:被稀释的文化命题 |
2.2 《锅碗瓢盆交响曲》:改革与爱情的交响 |
2.3 《香香闹油坊》:从乡村原生态到爱情喜剧 |
2.4 《征服者》:信仰被情感替代 |
第三节 夏钢:都市言情小说的朴素阐释 |
3.1 都市言情故事偏好 |
3.2 雅与俗的夹缝 |
3.3 朴实的阐释风格 |
结语:从作家的艺术到导演的艺术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5)同城电视台的竞争和协作 ——以西安两家电视台民生新闻栏目为考察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语:一切与真诚的关切相关 |
第一章 城市电视:城市与电视的关联及其研究价值 |
第一节 概念界定、内涵及研究现状 |
第二节 作为课题的意义及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台际关系:从“双台并立”到强弱分明 |
第一节 一种描述:台际关系的变迁 |
第二节 强弱分明的现状及其形成原因 |
第三章 民生新闻:都市快报与西安零距离 |
第一节 《都市快报》与民生新闻 |
第二节 《西安零距离》与民生新闻 |
第三节 民生新闻栏目的共生与互补 |
第四章 同在并进:特色立台和互补双赢 |
第一节 省台的优势分析 |
第二节 市台的特色建构 |
第三节 省台与市台的共生与互补 |
结束语:在“竞合”中谋求发展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西安零距离》新版块策划案之 |
附录2 西安电视台新闻部·下基层活动策划案 |
附录3 《西安零距离》2012年上半年工作小结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6)市场营销理论视野中的国产大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二、相关研究成果考略 |
三、基本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国产大片与市场营销理论 |
第一节 大片与国产大片 |
一、大片名称考 |
二、国产大片的生发与指涉定位 |
第二节 市场营销理论与国产大片实践 |
一、市场营销学概述 |
二、国产大片的实践困境 |
第二章 有形产品与核心价值制衡作用中的国产大片生产研究 |
第一节 基于市场营销理论的电影生产理论分析 |
一、产品的构成层次说 |
二、作为产品的国产大片 |
第二节 国产大片有形产品与核心价值生产现状研究 |
一、有形产品的饕餮与核心价值的空泛 |
二、核心价值对有形产品的无限超越 |
三、有形产品与核心价值的制衡 |
第三节 海外大片有形产品与核心价值生产研究 |
—、好莱坞大片:流行化的方法打造“美国式的世界趣味” |
二、韩国大片:本土化的策略传递独特的民族情感 |
第四节 国产大片生产策略探析 |
第三章 产品策略与促销策略互动关联中的国产大片营销研究 |
第一节 基于市场营销理论的电影营销组合策略分析 |
一、营销组合策略分析 |
二、国产大片营销组合策略实践现状概述 |
第二节 国产大片产品策略研究 |
一、国产大片产品策略分述 |
二、国产大片产品策略综述 |
第三节 国产大片促销策略研究 |
一、国产大片促销信息的制定 |
二、国产大片促销媒介的选择 |
三、国产大片促销策略综述 |
第四节 国产大片营销组合策略问题论析及实施探析 |
一、国产大片营销组合策略问题论析 |
二、营销组合策略周期实施探析 |
第四章 需求满足与需求引导辩证关系中的国产大片受众研究 |
第一节 基于市场营销理论的电影受众需求分析 |
一、市场营销理论中的电影消费者及其相关核心概念 |
二、电影消费者的一般观影需求分析 |
第二节 国产大片的受众需求研究 |
一、本土受众需求分析 |
二、海外受众需求分析 |
第三节 大片应对受众需求实践关系分析 |
一、国产大片满足受众需求实践分析 |
二、韩国大片引导受众需求实践分析 |
三、美国大片创造受众需求实践分析 |
第四节 国产大片与受众需求关系体系建构探析 |
一、空间选择 |
二、主体特性 |
三、策略梳理 |
四、操作方式 |
结语 国产大片价值论 |
参考文献 |
专着类 |
期刊论文类 |
影像文献 |
其他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
致谢 |
(7)现代电影形式感染力的影像机制研究 ——经典电影理论范畴“杂耍”新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选题依据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
四、概念界定 |
五、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六、研究的内容与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现代电影的形式感染力与杂耍 |
第一节 现代电影的艺术感染力及类型 |
一、电影的艺术感染力及类型 |
二、电影艺术感染力的层次 |
三、电影艺术感染力形成与发展的历史流变 |
四、现代电影形式的意义、特征及构成要素 |
第二节 电影形式感染力的构成与杂耍 |
一、杂耍蒙太奇的概念及美学意义 |
二、杂耍蒙太奇的形式与特征 |
三、杂耍蒙太奇对现代电影的影响 |
第三节 杂耍——现代电影形式感染力的呈现方式 |
一、杂耍与杂耍蒙太奇的异同 |
二、现代电影的奇观性与杂耍 |
三、现代电影中杂耍的概念 |
四、杂耍是现代电影形式感染力的呈现方式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杂耍的影像机制 |
第一节 电影影像机制的概念及分类 |
一、关于图像或影像机制的概念 |
二、影像机制发展的历史及类型 |
第二节 杂耍的影像认同机制 |
一、形式感染力与形式张力 |
二、杂耍的影像认同机制(或感知机制) |
第三节 杂耍的影像表述机制 |
一、电影时间处理——事件与时间的冲突 |
二、电影空间处理——经验与视像的冲突 |
三、电影声画处理——断裂与延续的冲突 |
四、电影叙事处理——惯性与激变的冲突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杂耍的类型与类型中的杂耍 |
第一节 杂耍型影像形态与叙事型影像形态 |
一、杂耍型影像形态 |
二、叙事型影像形态 |
第二节 杂耍的类型 |
一、戏剧性杂耍 |
二、纯形式杂耍 |
三、综合性杂耍 |
第三节 类型中的杂耍 |
一、纪录片中的杂耍 |
二、剧情片中的杂耍 |
三、其它类型影像中的杂耍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杂耍——现代电影形式感染力形成的核心 |
第一节 视觉文化传播时代的电影 |
一、视觉文化传播时代与人们阅读方式的转变 |
二、“视觉文化”与“后现代文化” |
三、两种文化语境中的当代电影 |
第二节 杂耍构筑了“后现代电影”影像的审美特质 |
一、后现代影像的两种形态:奇观与奇异 |
二、杂耍与奇观影像创造 |
三、杂耍与奇异影像创造 |
第三节 杂耍是现代电影形式感染力形成的核心 |
一、杂耍是一种后现代影像的语言体系 |
二、杂耍借助数字技术平台呈现于各类影像样式 |
三、杂耍是现代影视导演构思的重要元素 |
四、杂耍传承了中国电影影像的表现主义传统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参考影片 |
后记 |
作者简介 |
(8)异域情调·故国想像·原乡记忆 ——美国英语文学中的中国形象(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解题 |
二、 课题史 |
三、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四、 结构安排与几点说明 |
上编 异域情调 |
第一章 概述(一) |
第一节 唯美中国与哲学中国 |
第二节 苦力·黄祸·模范少数族裔:中国移民形象的演变 |
第三节 本土中国形象的演变 |
第四节 本编安排 |
第二章 异教徒中国佬:"阿新"大定型及其流播 |
第一节 《异教徒中国佬》的缘起、内容与反响 |
第二节 阿新大定型("喜剧性苦力"套话)的内涵 |
第三节 迷失的反讽:对《异教徒中国佬》的误读与利用 |
第三章 "黄祸":华人作为个体与种族的威胁 |
第一节 "黄祸论"的缘起与各相关国家的反应 |
第二节 美国文学中的"黄祸"面面观 |
第三节 "黄祸"的登峰造极之作:"傅满洲"系列 |
第四章 《大地》:理解与同情目光下的中国 |
第一节 《大地》在美国中国形象史上的地位 |
第二节 一样的《大地》,不一样的解读 |
第三节 一样的大地,不一样的《大地》 |
第四节 对《大地》中国形象的评价 |
第五章 赫塞:远游者的灵魂拷问 |
第一节 赫塞其人及其中国题材作品 |
第二节 《孤石》:从改变三峡到被三峡改变 |
第三节 《召唤》:美国来华传教士的心灵史 |
中编 故国想像 |
第六章 概述(二) |
第一节 故国想像中的家园政治 |
第二节 故国想像的起点:《金山歌集》的母题及其变异 |
第三节 故国想像的流变 |
第四节 本编安排 |
第七章 抵制套话:现实主义的唐人街叙事 |
第一节 水仙花:欧亚裔的身份选择和唐人街现实主义叙事的滥觞 |
第二节 唐人街叙事与华美感性:雷庭招《吃碗茶》 |
第八章 "两个世界之间":族裔自传的多重指向 |
第一节 "做美国公民大概是世界上最美的事":刘裔昌《虎父虎子》 |
第二节 华裔女性的美国梦:黄玉雪《华女阿五》 |
第三节 冲破"强制静默"的华裔女性自画像:汤亭亭《女勇士》 |
第四节 镜子中的华裔男性标准像:赵健秀《唐人街牛仔的自白》 |
第九章 故国想像与文化中国 |
第一节 华美文学文化取向的演变 |
第二节 华美文学与中国文化"真伪之辨" |
第三节 东方主义视角下的中国文化 |
下编 原乡记忆 |
第十章 概述(三) |
第一节 原乡记忆与自传 |
第二节 原乡记忆中的事实与虚构 |
第三节 中国记忆的不同指向与功能 |
第四节 本编安排 |
第十一章 文化传播者笔下的中国形象 |
第一节 民俗介绍中的温情和陷阱:李恩富《我在中国的童年》 |
第二节 启蒙叙事的早期代表:容闳《西学东渐记》 |
第三节 虚幻、空想的文化大同境界:林语堂《唐人街》 |
第十二章 原乡记忆中的异国情调 |
第一节 德龄公主的清宫秘史系列 |
第二节 娱乐化的东方情调:黎锦扬的《花鼓歌》 |
第十三章 跨文化的革命文学:蒋希曾的创作 |
第一节 蒋希曾的生平 |
第二节 别具一格的革命文学作品 |
第三节 蒋希曾作品的浮沉:时代与个人背景 |
第十四章 他者文化环境下的集体记忆——美华英语文革叙事中的中国形象(上) |
第一节 美国的文革形象 |
第二节 海外华人的文革叙事 |
第三节 美华英语文革叙事的主要脉络 |
第四节 个案分析:非性化环境中的反常性爱——闵安琪的创作 |
第五节 "海外的伤痕文学"? |
第十五章 他者文化环境下的集体记忆——美华英语文革叙事中的中国形象(下) |
第一节 自传的泛滥 |
第二节 异国合作模式与市场导向 |
第三节 隐性神话结构 |
第四节 英语文革写作关键词辨析 |
第十六章 超越自传形式与文革叙事:哈金笔下的中国 |
第一节 中国历史的幽灵:《面对阴影》、《残骸》 |
第二节 文革面面观:《于无声处》、《辞海》、《光天化日》、《等待》 |
第三节 变化中的中国:《新郎》、《池塘》 |
第四节 在另一片土地上:《自由的生活》、《美丽的堕落》 |
第五节 哈金的意义 |
尾声 |
第十七章 (综论)中国形象:一面怎样的镜子?照见了谁? |
第一节 写作语言对中国形象的制约 |
第二节 时代语境对中国形象的制约 |
第三节 作者身份对中国形象的制约 |
第四节 中国形象:一面镜子,一块毛玻璃 |
附录一 哈特诗歌《中国人最近的愤怒》 |
附录二 蒋希曾诗歌《中国佬,洗衣匠》 |
附录三 相关作家(学者)、来华传教士及外交人员英中姓名对照表 |
附录四 主要参考书目 |
后记 |
(9)本土化视野下的新世纪中国长篇小说(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选题价值与创新点 |
二、研究现状之概况 |
三、写作思路及方法 |
第一章 “本土化”与新世纪中国长篇小说 |
第一节 文学“本土化”的理论建构 |
一、概念的溯源和厘定:从“本土”到“本土化” |
二、背景与话语的生成:全球化语境凸显“本土化” |
三、释义及其阐释维度:由文学“本土化”说开去 |
第二节 回望历史:20 世纪中国文学的“本土化” |
第三节 “新世纪文学”的自主性生长与尴尬境遇 |
一、“新世纪文学”命名的合法性证明 |
二、新世纪长篇小说的一种重要趋向:“本土化” |
第二章 本土资源的纵深寻觅 |
第一节 重述:想象的腾飞与寓意的变奏 |
一、“看”与“被看”的悖论语境 |
二、“故事新编”后的神话传说样态 |
第二节 回眸:传统文化的传承与裂变 |
一、儒释道的深层回归 |
二、文化衰落与精神远逝 |
三、乌托邦迷梦的复活 |
第三节 探秘:独特的中国之“心” |
一、重铸中华“狼图腾” |
二、“尴尬”或“风流” |
三、本土性的“深面孔” |
第三章 本土经验的深度拓展 |
第一节 寻踪异域:发掘边疆资源 |
一、民族百年与沧桑命运 |
二、水乳交融的藏地风情 |
三、灵魂飘散与心灵救赎 |
第二节 乡土呈现:颓败的村落之象 |
一、现代性转型与乡村悲喜剧 |
二、超越乡土启蒙叙事 |
三、建构日常村庄世界 |
第四章 本土化形式建构与审美现代性 |
第一节 文体结构:传统形式的现代更迭 |
一、片断连缀式:“大珠小珠落玉盘” |
二、古为今用式:“旧瓶装新酒” |
第二节 艺术内质:古典美学神韵的再现 |
一、母语魅力:汉语诗性及审美之维 |
二、天人合一:叙事转换和模式更新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后记 |
(10)女性主义与现代文学的性别主体性叙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目录 |
导论 |
上编 作家的自我认同与性别主体性 |
概述 |
第一章 男性叙事的自我认同与男性自贬 |
一、《沉沦》、《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的自我认同 |
二、《丰乳肥臀》:男性自贬与母亲的认同 |
三、城市语境中男性主体的弱化 |
小结 |
第二章 女性自我认同与叙事话语的主体性 |
一、庐隐的爱情书写与自我认同 |
二、冯沅君等人的母爱书写与自我认同 |
三、现代女性叙事话语的分裂性批判 |
小结 |
第三章 女性欲望、身体疾病与自我认同 |
一、庐隐、冯沅君小说中女性疾病隐喻 |
二、丁玲小说中的女性欲望与女性疾病 |
小结 |
中编 女性主义审丑与女性美的变异 |
概述 |
第一章 女性主义审丑与女性的主体性 |
一、女性主义对审美传统的颠覆 |
二、女性主义审丑的文本呈现 |
三、女性主义审丑的性别意义 |
小结 |
第二章 村姑之美及其主体性变异 |
一、《边城》建构的女性美与女性主体性 |
二、《人生》中的村姑美与伦理之善 |
三、《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的女性善与政治性 |
小结 |
第三章 妓女叙事及其性别意义 |
一、男性想象中的妓女之美 |
二、女性叙事中的妓女心理还原 |
三、男权世界中的女性欲望书写 |
四、底层妓女与性别政治 |
小结 |
下编 女性主义叙事的主体性与审美重建 |
概述 |
第一章 女性主义叙事的性别批判 |
一、女性自审与男性批判 |
二、张洁的女权立场与性别审丑 |
三、徐坤的男权讽喻与文化祛魅 |
小结 |
第二章 女性主义叙事与审美的主体性重建 |
一、王安忆的女性性爱主体的张扬 |
二、陈染的女性自我认同与精神分析 |
三、林白的女性成长史与女性审美 |
四、抗拒"菲勒斯"的女性主义话语 |
小结 |
第三章 "性别诗学"视角下的男性叙事 |
一、性别气质与"双性同体"写作的研究 |
二、经典重读:《伤逝》、《月牙儿》 |
三、解构"菲勒斯"的女性叙事:苏童、毕飞宇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四、西安电视——平静中的激战(论文参考文献)
- [1]近十多年来乡村现实题材电影的空间研究(2005年—2018年)[D]. 常雅琴. 兰州大学, 2019(08)
- [2]现代汉语表高频义副词的语义韵研究[D]. 陈培培. 暨南大学, 2016(04)
- [3]寻找金桂生[J]. 张琳. 安徽文学, 2016(10)
- [4]接受与阐释 ——电影导演与新时期以来的中国文学[D]. 孔小彬. 上海师范大学, 2015(10)
- [5]同城电视台的竞争和协作 ——以西安两家电视台民生新闻栏目为考察中心[D]. 李航. 陕西师范大学, 2013(03)
- [6]市场营销理论视野中的国产大片研究[D]. 刘扬.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2(07)
- [7]现代电影形式感染力的影像机制研究 ——经典电影理论范畴“杂耍”新释[D]. 刘永宁. 南京艺术学院, 2011(09)
- [8]异域情调·故国想像·原乡记忆 ——美国英语文学中的中国形象[D]. 唐海东. 复旦大学, 2010(01)
- [9]本土化视野下的新世纪中国长篇小说[D]. 方奕. 山东师范大学, 2010(12)
- [10]女性主义与现代文学的性别主体性叙事[D]. 姜子华. 东北师范大学, 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