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熊猫肺炎克雷伯氏菌的研究现状(论文文献综述)
王哲红[1](2021)在《新疆集约化牛场肺炎克雷伯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及耐药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肺炎克雷伯菌是重要的人畜共患病原菌,牛感染后会引起乳房炎、肠炎和呼吸道疾病综合征等,给养牛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为调查新疆地区犊牛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情况及其耐药特性,本研究在2020年3月~2020年12月采集了新疆14个集约化牛场犊牛的鼻拭子与肛拭子,通过PCR方法扩增肺炎克雷伯菌的特异性基因khe,进行肺炎克雷伯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阳性样品进行细菌分离培养获得肺炎克雷伯菌株;分离株通过PCR鉴定、全基因组测序确定其血清型与ST分型,通过PCR方法检测分析肺炎克雷伯菌16个毒力基因的携带分布情况;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分离株对20种临床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并通过PCR方法分析其24种耐药基因的携带情况。结果显示:1.在新疆14个集约化牛场采集了犊牛495份鼻拭子样本、527份肛拭子样本,以肺炎克雷伯菌khe基因引物进行PCR扩增,鼻拭子样本中检出57份含有khe基因样本,检出率为11.52%(57/495),肛拭子中检出150份,检出率为28.46%(150/527);含有khe基因阳性样本经细菌分离培养、16S r RNA与khe基因的PCR鉴定,获得122株肺炎克雷伯菌分离株。2.选取53株肺炎克雷伯菌分离株采用PCR方法进行荚膜血清型鉴定、毒力基因鉴定。结果显示:5株分离株中检测出三种荚膜血清型,分别为K2型2株、K5型1株、K54型2株;在分离株中,肺炎克雷伯菌的16种毒力基因中检测到11种毒力基因,分别为wab G、uge、fim H、mrk D、ent B、ybt A、kfu、iut A、icu B、ure A、all S;40株分离株经MLST鉴定,其中33株分离株成功比对到ST型,总共检出23种ST型,7株未定型。ST14型、ST35型与ST2140型为优势ST型。3.药敏试验及耐药基因检测发现,40株分离株均对碳青霉烯类、氨基糖苷类(阿米卡星)、多肽类抗生素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敏感,其中33株菌对青霉素类、头孢类、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四环素类、磺胺类抗生素呈现出不同程度的耐药,耐药率为5.00%~60.00%。多重耐药菌株在分离株中占比为50.00%。24种耐药基因中有8种耐药基因被检测到,为SHV、gyrA、par C、oqx A、oqx B、Sul 1、Sul 2、Acr AB。其中gyrA基因与Acr AB基因的检出率最高,为100.00%,统计发现分离株最少携带2种耐药基因。结论:从新疆地区集约化牛场采集的犊牛呼吸道、消化道的样本中均检测出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为11.52%和28.46%。分离株至少存在三种荚膜血清型及11种毒力基因。经MLST鉴定出23种ST型,呈现ST型的高度多样性。药敏试验及耐药基因检测发现在抽样的集约化牛场中存在多种耐药基因、多重耐药的现象,提示新疆地区集约化牛场流行的肺炎克雷伯菌ST型多样性丰富、耐药性较强。本研究为该地区犊牛肺炎克雷伯菌病的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陈垚焱,刘颂蕊,苏小艳,耿毅,黄文俊,陈欣,白明焕,程子瑄[2](2020)在《一例大熊猫肺炎克雷伯菌与奇异变形杆菌感染的诊断》文中研究表明在四川某自然保护区发现1只死亡大熊猫,为明确其死因,对其进行了病理学与病因学分析,病理剖检发现其体表多处外伤,肌肉坏死;淋巴结肿大,呈暗紫色;肺出血;脾萎缩;肝、肾与胰肿胀。病理组织学上,多组织器官表现为变性、坏死与炎性细胞浸润,同时在心、肝、肺与淋巴结等组织中发现大量细菌入侵。从肝、心与淋巴结等器官分离到2株优势菌,经16S rD NA序列分析鉴定其分别为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和奇异变形杆菌(Proteus mirabilis),而犬瘟热病毒与轮状病毒RT-PCR检测阴性。综上,该只大熊猫是因外伤继发肺炎克雷伯菌与奇异变形杆菌感染致全身多组织器官功能障碍而死亡。
王宇翔[3](2020)在《福建省内动物园圈养野生动物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表型及基因型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KP)是圈养环境下野生动物临床常见的条件致病菌和人畜共患病原,其感染人类到灵长类、杂食类、猫科、犬科、草食类哺乳动物,以及鸟类,两栖爬行类,甚至水生动物等各门类动物。兽医针对该菌所使用的抗生素等药物所引发的耐药问题愈发显现,多重耐药菌株亦不断涌现。本文通过了解福建省内三家动物园多种圈养野生动物肺炎克雷伯菌的感染情况,以及动物体内分离出的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情况与耐药基因类型,研究其耐药性与耐药基因之间的相关性,分析比较不同种类动物肺炎克雷伯菌的感染情况及耐药情况的异同,以及分离菌株的耐药表型与其携带耐药基因间的关系,以提高兽医与其它动物工作者防治肺炎克雷伯菌的认识,为未来野生动物肺炎克雷伯菌的防控工作以及相关的公共卫生安全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集福建省内三家动物园不同种类的圈养野生动物的粪便,其中福州动物园80份,三明市某动物园80份,南平市某动物园90份。从粪便样本中分离鉴定出肺炎克雷伯菌,使用平板稀释法对分离菌株进行头孢唑林、头孢噻肟、四环素、氯霉素、多粘菌素、亚胺培南、环丙沙星、呋喃妥因、庆大霉素等药物的耐药性分析;用常规PCR法对耐药菌株所携带的相关耐药基因进行检测。进而分析肺炎克雷伯菌耐药基因与耐药表型之间的关系。结果:1.细菌分离;三个动物园250份动物粪便样品中分离鉴定出110株肺炎克雷伯菌。南平某动物园的分离率最高为47.8%(43/90),三明动物园和福州动物园分离率分别为47.5%(38/80)与36.3%(29/80)。灵长类动物的分离率最高,总体达60.6%(49/81),南平某动物园高达73.7%(14/19)。肉食类动物肺炎克雷伯菌分离率在25%(8/32)上下,分离率显着低于杂食类动物35%(11/30)以及草食类动物57.9%(22/38),(P<0.05)。2.耐药性检测:三个动物园所分离的110株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唑林、头孢噻肟、四环素、氯霉素、多粘菌素、亚胺培南、环丙沙星、呋喃妥因、庆大霉素等药物的耐药情况,耐药率最高的为呋喃妥因,占80.9%(89/110),其次是多黏菌素,占71.8%(79/110)。耐药率最低的是亚胺培南,没有测出耐药菌株。此外对庆大霉素、头孢唑林、头孢噻肟、四环素、氯霉素和环丙沙星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3.耐药基因检测:检测的17种耐药基因中有15种被检测到,未检出bla SHV基因。氟喹诺酮类耐药基因oqx A检出率最高为75.5%,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amp C检出率也较高为60%。多粘菌素耐药率达到了71.8%(79/110),而多粘菌素耐药基因mcr-1本次却未检出。结论:(1)肺炎克雷伯菌总分离率为44.0%(110/250),其中南平动物园分离率最高,达到了47.7%(14/19)。各类动物样品中灵长类动物的分离率最高,可能由于灵长类动物和人类亲源关系较近,更加容易感染。(2)耐药表型方面,福州动物园总体耐药水平最低;三明某动物园在庆大霉素、头孢唑啉、头孢噻肟和环丙沙星的耐药水平高于南平某动物园;而四环素和氯霉素则正好相反。(3)耐药基因型方面,四环素耐药表型和耐药基因相关性最好。而其他抗生素耐药表型和耐药基因型匹配度不佳。耐药基因oqx A和oqx B本实验中有高检出率(75.5%和23.6%)。oqx A和oqx B除了介导氟喹诺酮类抗生素耐药外,还会导致氯霉素和呋喃妥因低到中等水平的耐药,可能是导致氯霉素和呋喃妥因耐药表型和耐药基因关联性不佳的一个重要原因。(4)头孢类和喹诺酮类耐药菌检出率低(皆为4.5%),然而相关耐药基因检出率较高。实际药敏实验中检出大量中介态菌,提示动物园日常管理时要注意合理用药和加强饲养管理。
孙敬[4](2020)在《中华草龟两种细菌病原灭活疫苗研制及罗非鱼细胞培养初探》文中提出2018年全国龟类养殖总量47676吨,比2017年增长4.10%;全国淡水养殖鱼类2544万吨,其中罗非鱼养殖产量为162万吨,占比6.4%。近年来,水产养殖行业集约化提高,疫病尤其是细菌性疾病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和迟缓爱德华氏(Edwardsiella tarda)是龟类常见细菌病原。罗非鱼的迟缓爱德华氏菌病和无乳链球菌病是两大暴发性疾病。以上三种细菌均为人畜共患菌,不仅影响养殖业的持续发展,也对人类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胁。龟鳖疫苗研制相对滞后,龟肺炎克雷伯菌和迟缓爱德华氏菌的疫苗仍处于空白,罗非鱼的无乳链球菌和迟缓爱德华氏菌已有较多学者进行研究,但目前细胞水平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本文开展了以下工作:1、对发病中华草龟(Chinemys reevesii)分离的S27和S28致病菌通过分离纯化、生长特性鉴定、生化实验、分子生物学实验进行鉴定,并分别测定半数致死量(LD50),选取23种药物对分离菌株进行药敏实验。结果显示,S27和S28分别鉴定为肺炎克雷伯菌和迟缓爱德华氏菌,对中华花龟的半数致死量分别为3×107CFU/m L和2.4×106CFU/m L。药敏实验中,肺炎克雷伯菌仅对头孢吡肟高度敏感,对氨曲南,四环素中度敏感,对氟苯尼考,阿莫西林等20种抗生素不敏感,耐药性极强。迟缓爱德华氏菌对头孢吡肟,氨曲南,恩诺沙星,氟苯尼考等高度敏感,对新霉素、阿奇霉素、氯霉素等中度敏感,对阿莫西林、头孢氨苄等不敏感。2、探索肺炎克雷伯菌和迟缓爱德华氏菌的灭活苗制作条件,采用最佳灭活条件灭活。安全性检测合格后,分别对70只花龟通过腹腔注射进行首次免疫,14d后对其中的40只进行二次免疫。实验42d,期间每7d随机选择5只龟颈静脉窦采血,分离血清,对血清中的溶菌酶活性、C3补体活性、血清抗体效价进行测定。于首次免疫和二次免疫后的14d取20只以5LD50的活菌浓度攻毒,计算死亡率及免疫保护率。结果显示:灭活苗的最佳制作条件为0.03%甲醛浓度,30℃,48h灭活。溶菌酶活性均在第35d达到峰值,且明显高于对照组。肺炎克雷伯菌实验组的C3补体在28d表达量最高,肺炎克雷伯菌组在两次免疫后的第14d抗体效价均增高,为4log2和6log2,但维持时间较短,下降速度快,免疫保护率为28%和50%;迟缓爱德华氏菌实验组C3补体在35d到达峰值,迟缓爱德华氏菌首次免疫的第14d抗体效价为6log2,二次免疫后,抗体应答较为强烈,持续上升,在第42d上升为10log2,且暂未见下降趋势,免疫保护率为60%和73%。3、利用组织块贴壁法,选用含有2%双抗、20%FBS的M199培养基,成功培养出龟心脏、肝脏、脾脏原代细胞。心脏与脾脏7d开始有细胞迁出,肝脏组织细胞10d左右开始迁出,心脏、肝脏、脾脏细胞分别在第35d、40d、50d单层达到培养瓶底面积80%以上。心脏细胞多呈三角形,肝脏细胞多为多边形,脾脏细胞以长条形为主,均为成纤维细胞。心脏和肝脏细胞传至第六代,因优势细胞体型大、扁平多边、生长缓慢最终凋亡,脾脏细胞在正常生长条件下出现脱落,传至第八代全部脱落。4、通过常温胰蛋白酶消化法建立罗非鱼脑细胞系,筛选最适生长条件,对细胞冻存复苏存活率进行统计。用无乳链球菌和迟缓爱德华氏菌对第30代细胞进行分时段刺激,探究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刺激下罗非鱼脑细胞免疫因子的调控。结果显示,胰酶消化后的罗非鱼脑细胞单细胞悬液接种培养瓶7d后开始有细胞附着,30d左右长满瓶底可进行传代,目前已传至40代,第5代细胞冻存2个月后细胞复苏存活率约为75%。细胞生长最适培养基为M99培养基,最适生长温度为28℃,最适血清浓度为15%。两种细菌均抑制细胞中My D88的表达,对NF-κB的表达表现为先抑制后诱导,诱导IL-1?和TNF-α的表达。其中革兰氏阴性菌迟缓爱德华氏菌对IL-1?的诱导作用大于革兰氏阳性菌无乳链球菌,而对TNF-α的诱导作用则无乳链球菌素明显强于迟缓爱德华氏菌。
赵国清[5](2019)在《威海地区主要毛皮动物常见病原体检测及微生态防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貂、狐狸、貉子是具有较高利用价值的毛皮动物。威海市毛皮动物养殖量位居全国地级市前列。本实验主要对威海地区的水貂、狐狸、貉子感染犬瘟热病毒、细小病毒、阿留申病毒及常发细菌病等进行了病原体检测,提出了微生态防控措施。1.对威海区域内毛皮动物养殖场,通过查阅档案、实地走访和填写调查问卷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调查,掌握养殖、防疫、免疫以及主要疫病存在情况。结果表明,毛皮动物存栏量下降较大,存栏500只以上养殖场饲养量所占比重,水貂、狐狸比重约为50%,貉子比重约为20%。导致毛皮动物发病的病毒性病原主要是犬瘟热病毒、细小病毒、阿留申病毒、伪狂犬病毒、狐狸脑炎病毒等;细菌性病原主要是绿脓杆菌、沙门菌、巴氏杆菌、肺炎克雷伯氏菌、大肠杆菌、肺炎双球菌、魏氏梭菌等细菌。2.对存栏5000只以上的毛皮动物养殖场随机采集病料,共采集140份样品(分别采集肝、肺、肾、脾、肠、脑)。对样本分别进行病理解剖、病毒检测、细菌检测。结果显示,犬瘟热病毒的感染率约27.14%,细小病毒的感染率为20.71%,阿留申病毒未检出,大肠杆菌的感染率为21.42%,克雷伯氏菌的感染率为15%,沙门氏菌的感染率为10.71%,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的感染率为2.14%,绿脓杆菌的感染率为11.42%。犬瘟热病毒、细小病毒、大肠杆菌、克雷伯氏菌、沙门氏菌、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绿脓杆菌7种病原的单纯感染、二重感染、三重感染的感染率分别为30%、30.71%、5.71%。水貂的致病菌感染率比狐狸、貉子更高。3.血清学分型结果显示:大肠杆菌O88是主要的流行血清型,占检出血清型的33.3%;G型绿脓杆菌是主要流行菌株,占检出血清型的35.7%。药敏试验结果显示,感染性细菌对氨苄西林等青霉素类、头孢唑林等一、二代头孢菌素、复方新诺明、呋喃妥英等的耐药率较高;比较敏感的药物有:头孢他啶、头孢吡肟等三、四代头孢菌素,妥布霉素,左氧氟沙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等含有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药物。4.对分离到的CDV和MEV株的基因进行了测序,分离到的2株CDV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9.8%,与6株参考毒株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8.1%99.1%,分离到的病毒同属于Asia-I型;分离到的3株MEV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9.7%100%,3株毒株基因与28株参考毒株的基因同源性为97.3%99.1%,分离的细小病毒与CPV位于同一进化分支上。5.为了研究饲料中添加益生菌制剂对水貂免疫功能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试验,选择60日龄雄性水貂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Ⅰ组为空白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Ⅱ、Ⅲ、Ⅳ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5%、1.0%、1.5%益生菌制剂,试验期60 d,试验结束测定其免疫指标。结果表明,在基础饲料中添加益生菌制剂可以提高水貂的免疫功能。本调查揭示了威海地区主要毛皮动物感染性疾病的主要病原及其特性,找出了致病原的多重感染的发病规律,阐明了主要细菌病的病原耐药性,为威海地区毛皮动物疾病的诊断与防治提供了基础。
王吴优[6](2019)在《林麝源肺炎克雷伯氏菌GPKP基因kp05372缺失株的构建及其生物学特性分析》文中指出肺炎克雷伯氏菌是重要的条件致病菌,可导致林麝肺炎,从而引起死亡。肺炎克雷伯氏菌中的LysR型转录调控因子可参与调控其毒力、分解代谢、耐药性等。本研究通过构建林麝源肺炎克雷伯氏菌GPKP中新发现的LysR型转录调控基因的缺失株及回补株,比较三者的生长曲线、药敏试验、生物被膜、抗逆性、细菌半数致死量、定殖能力及其引起的器官病理形态学等生物学特性的差异,探究该转录调控因子的基本功能,主要试验结果如下:1.林麝源肺炎克雷伯氏菌基因kp05372缺失株及回补株的构建:扩增基因kp05372上下游同源臂,交叠PCR获得融合片段,以pLP12T质粒为载体,通过无缝克隆连接,成功构建重组自杀质粒。通过接合转移,在氯霉素压力正向筛选及阿拉伯糖诱导反向筛选下,经两次同源重组,最终成功筛选到缺失株GPKP-△kp05372。以质粒pBAD33为载体克隆连接敲除基因片段kp05372,成功构建回补表达质粒pBAD33-KP。通过接合转移,阿拉伯糖诱导调节基因表达量,成功筛选到回补株GPKP-△kp05372+。2.林麝源肺炎克雷伯氏菌生物学特性分析:三株菌生长速率无显着差异,均表现为2 h后迅速增长,12 h达到最大,持续至18 h后,活菌量逐渐下降;野生株及回补株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强于缺失株;缺失株对头孢噻吩、复方新诺明及多粘菌素B产生了耐药性,对庆大霉素、氧氟沙星等的抑菌圈直径缩小5 mm以上,对新霉素的抑菌圈直径则增大5 mm以上;三株菌在不同的渗透压、温度、盐含量及过氧化氢浓度下无显着变化。在pH=2-7范围内,随pH值升高,缺失株耐酸能力逐渐下降;野生株、缺失株及回补株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分别为6.3×107 CFU/mL、1.1×1010 CFU/mL、4.88×109 CFU/mL;肝脏中三株菌的含量下降后保持稳定定殖,心脏、脾脏、肾脏及肠道中缺失株含量最先下降为0,定殖能力最弱;三株菌均能引起肝、肺的严重组织病理变化。综上所述,本研究成功构建GPKP基因缺失株GPKP-△kp05372及回补株GPKP-△kp05372+。比较生物学特性差异发现该基因缺失导致GPKP生物被膜形成能力下降,耐药性发生变化,毒力下降,还可能参与调控GPKP的抗酸性机制。为进一步研究LysR型转录调控因子GPKP基因kp05372的调控机制做铺垫。
刘晓[7](2019)在《牛源摩根菌的分离鉴定及其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文中认为摩根菌(Morganella morganii)属于肠杆菌科摩根菌属,能感染人与动物。有研究指出其为牛的新病原,可引起犊牛腹泻。2016年4月-2017年10月,从呼吸道疾病综合征发病牛鼻拭子内分离得到3株摩根菌,表明摩根菌也可能成为牛呼吸道疾病综合征(Bovine Respiratory Disease Complex,BRDC)的潜在致病菌。肺炎克雷伯菌是导致牛呼吸道感染的常见条件致病菌,而沙门氏菌的感染影响BRDC的发生与发展。此外,经Primer-BLAST预测,已有报道的摩根菌PCR特异性引物可能对鼠伤寒沙门氏菌同样发生扩增。为排除鼠伤寒沙门氏菌对摩根菌的PCR检测可能产生的干扰,提高对BRDC潜在致病菌的检测效率,参考文献合成摩根菌、肺炎克雷伯菌与鼠伤寒沙门氏菌的特异性引物,成功建立了摩根菌、肺炎克雷伯菌与鼠伤寒沙门氏菌的三重PCR检测方法并用于病例样品检测,为养牛业生产中摩根菌、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诊断以及流行情况的调查提供参考。试验一:牛源摩根菌的分离鉴定2016年4月10日、2017年4月21日、2017年10月11日,对四川广安、宜宾部分肉牛养殖场3批BRDC发病牛采集鼻拭子进行病原分离鉴定,对分离到的优势菌进行16SrRNA基因测序鉴定、构建系统发育树、生化试验、药敏试验及致病性试验。最终获得3株摩根菌,分别暂命名为16GA7、17GA61.2、17YB9。3株菌生化特性表现一致,而药物敏感性差异较大。其中16GA7对哌拉西林、四环素、恩诺沙星敏感,17GA61.2对羧苄西林、哌拉西林、丁胺卡那、恩诺沙星、氟苯尼考敏感,17YB9对羧苄西林、卡那霉素、四环素、米诺环素、恩诺沙星、氟苯尼考敏感。3株菌的致病性具有一定差异,感染小鼠可引起精神沉郁、抱团、腹式呼吸、眼部出现黏性分泌物,濒死小鼠呈张口呼吸。剖检病变主见有肺出血。组织切片显示,3株菌均引起小鼠肺出血,肺泡壁增厚、炎性细胞浸润;脾充血;肝索紊乱,肝细胞肿胀坏死;肾小囊腔隙变窄。此外,17GA61.2导致小鼠肺泡结构消失、出现坏死,脾内多核巨噬细胞增多,白髓结构模糊;17YB9能引起小鼠脾、肝、肾空泡变性。试验二:摩根菌、肺炎克雷伯菌与鼠伤寒沙门氏菌三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以摩根菌16SrRNA基因可变区、肺炎克雷伯菌孔膜蛋白基因phoE与鼠伤寒沙门氏菌鞭毛蛋白基因fliC作为靶序列,通过引物量、循环次数和退火温度的优化,建立了摩根菌、肺炎克雷伯菌与鼠伤寒沙门氏菌三重PCR检测方法,并对该方法进行了特异性、灵敏度和可重复性评价。建立30μL反应体系:2×Master Mix 15μL,ddH2O7μL,摩根菌、肺炎克雷伯菌的上、下游引物各1μL,鼠伤寒沙门氏菌的上、下游引物各0.5μL,摩根菌、肺炎克雷伯菌与鼠伤寒沙门氏菌的DNA各1μL。扩增程序为:94℃5 min;94℃45 sec,59℃1 min,72℃1 min,35个循环;72℃10 min。上述方法对鲍曼不动杆菌、奇异变形杆菌、嗜线虫沙雷氏菌、肠炎沙门氏菌、黏质沙雷氏菌、大肠杆菌不产生扩增,检测摩根菌、肺炎克雷伯菌、鼠伤寒沙门氏菌的灵敏度分别为1×108 CFU·mL-1、1.32×107 CFU·mL-1、1.78×107 CFU·mL-1,可重复性良好。试验三:摩根菌、肺炎克雷伯菌与鼠伤寒沙门氏菌三重PCR检测方法的应用对2018年12月-2019年1月四川广安部分养殖场BRDC发病牛采集3批共45份病料进行检测。经摩根菌、肺炎克雷伯菌与鼠伤寒沙门氏菌三重PCR检测,检出摩根菌阳性共13份(28.89%)、肺炎克雷伯菌阳性共8份(17.78%),其中摩根菌与肺炎克雷伯菌双重感染的样品3份(6.66%)。经传统细菌分离鉴定方法,共有9份分离到摩根菌(20%)、7份分离到肺炎克雷伯菌(15.56%),其中1份同时分离得到摩根菌与肺炎克雷伯菌(2.22%)。两种检测方法检测摩根菌的吻合率达91.11%,检测肺炎克雷伯菌的吻合率达97.78%。鼠伤寒沙门氏菌未检出。结论:1.从BRDC发病牛鼻拭子中成功分离到3株摩根菌16GA7、17GA61.2和17YB9,可能成为BRDC的新病原。2.成功构建了摩根菌、肺炎克雷伯菌与鼠伤寒沙门氏菌的三重PCR检测方法。反应采用30μL体系:2×Master Mix 15μL,ddH2O 7μL,摩根菌、肺炎克雷伯菌的上、下游引物各1μL,鼠伤寒沙门氏菌的上、下游引物各0.5μL,摩根菌、肺炎克雷伯菌与鼠伤寒沙门氏菌的DNA各1μL。扩增程序为:94℃5 min;94℃45 sec,59℃1 min,72℃1 min,35个循环;72℃10 min。3.摩根菌、肺炎克雷伯菌与鼠伤寒沙门氏菌三重PCR检测结果与传统细菌分离鉴定方法的结果吻合率分别为摩根菌91.11%、肺炎克雷伯菌97.78%,鼠伤寒沙门氏菌未检出。
黄旭程[8](2017)在《唐家河自然保护区死亡扭角羚的细菌学调查》文中指出扭角羚属于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自20142016年以来,唐家河自然保护区出现扭角羚持续发生死亡的病例,死亡原因一直不明,由于保护区担心其死亡具有传染性,影响整个保护区的扭角羚的种群数量,甚至影响到其伴生动物如大熊猫、金丝猴的种群安全,特进行本研究,以期判明是否由于某些致病性细菌引起的死亡。20142016年共采集到唐家河自然保护区不同时期死亡的31头野生扭角羚158份内脏组织及器官,其中2014年采集得到15头死亡扭角羚64份内脏组织及器官,2015年总共接受送检11头死亡扭角羚69份内脏组织及器官,2016年采集送检了5头死亡扭角羚25份内脏组织及器官。通过常规培养、厌氧培养、选择培养等方法,来分离观察是否有目的菌及致病菌,再通过生化鉴定、16S rDNA序列测定鉴定分离菌。选择据有文献报道过的有致病性的细菌进行致病性试验,获得致病力较强的细菌,再通过药敏试验结果给予临床一定的指导意义,给野生扭角羚的疾病防治提供数据支持。本研究对2014年至2016年唐家河自然保护区送检的31头死亡扭角羚158份组织样本进行细菌学鉴定,分离得到包括以大肠杆菌、葡萄球菌等为主的28种菌总计73株,采用无菌脱纤维绵羊血平板对分离得到的细菌进行二次筛选,将具有明显溶血(包括α-溶血,β-溶血)现象的分离菌进行致病性实验及药物敏感实验。其中2014年分离得到17株细菌,其中9株属于致病性细菌或条件致病菌,通过部分细菌药敏结果显示仅有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头孢吡肟具有耐药性;2015年共采集11头死亡扭角羚69份内脏组织,分离得到15种39株细菌,其中致病性细菌或条件致病菌8种,通过药敏结果显示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四环素、链霉素、哌拉西林具有明显耐药性,宋氏志贺氏菌、肺炎克雷伯氏菌存在中度敏感;2016年对5头死亡扭角羚25份内脏组织及器官进行病原菌分离,得到8种17株细菌,其中致病性细菌或条件致病菌5种,通过药敏结果显示部分菌出现多重耐药的情况,其中铜绿假单胞菌对四环素、头孢噻肟、头孢呋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哌拉西林、诺氟沙星、左氧氟沙星耐药;支气管败血性博德特氏菌对链霉素具有明显耐药性。通过对近3年死亡送检的扭角羚病料进行的细菌分离鉴定和致病性实验结果表明,唐家河地区死亡野生扭角羚均有细菌感染,但每年死亡的扭角羚病料种分离的微生物种类基本不具有重复性,仅有大肠杆菌为共同细菌,其它细菌呈离散型分布,无法通过现有数据,判明扭角羚死亡的细菌学原因。通过部分细菌的药敏试验表明,细菌间耐药谱在不断增加,这需要引起足够重视。本研究从细菌学角度出发,给予野生扭角羚死亡病因诊断一定的数据支撑,给予今后野生动物疾病的预防与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杨锐,文继锋,龚永平,王承东,邓林华,黄杰,任露,颜其贵[9](2017)在《小熊猫感染肺炎克雷伯氏菌的检查及药敏试验》文中提出目的为确诊导致一只6岁左右的雌性小熊猫死亡的病因。方法无菌采集死亡小熊猫的心、肝、脾、肺等样品并进行病原学检查。通过对多个内脏样本进行细菌平行分离鉴定(形态特征、生化特性和16SrDNA分析),对分离得到的一株优势菌(R1)进行小鼠人工感染及药敏试验。结果 R1被鉴定为肺炎克雷伯氏菌,且未检测到别的细菌;R1对小鼠具有较强致病力,LD50为6.5×104 CFU/mL,且死亡小鼠与该小熊猫具有一致临床表现和病理剖解症状;R1对头孢噻肟等药物敏感,对丁胺卡那等药物敏感性为中介,对青霉素等耐药。结论该小熊猫死于肺炎克雷伯氏菌感染。该菌对青霉素类抗生素耐药较强,且耐药谱较广,对大环内酯类、多肽类抗生素均有耐受作用,对头孢菌素类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敏感。
滕涛,梁利国,谢骏,徐跑[10](2016)在《团头鲂源肺炎克雷伯氏菌的分离鉴定》文中指出建立肺炎克雷伯氏菌感染团头鲂的模型,为团头鲂疾病的有效检验与防治及鱼类病原肺炎克雷伯氏菌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和依据。2014年8月江苏省常州市某养殖场暴发出血病,团头鲂大量死亡,濒死团头鲂呈现轻微细菌性败血症症状,但未见大量充血发红,仅腹部、鳍基部有出血点,鳃丝发白,肠道无食物,肝胰腺轻微充血发红。采用常规的培养特征、理化特性及分子生物学的方法,于濒死团头鲂的肝、脾中分离到优势菌株CZBY-1,进行了形态观察、药敏试验、毒力因子检测等,并对其16S rRNA基因序列(Gen Bank登录号:KF413424)进行分析。构建系统发育树确定供试菌株与肺炎克雷伯氏菌同源性最高,在99%以上,结合表型及分子生物学分析,判定为肺炎克雷伯氏菌,人工回感可导致团头鲂死亡并呈现同检测鱼患病特征。利用设计的特异性引物进行外膜蛋白C(ompC)基因的PCR扩增,发现分离菌在252 bp对应位置有明显扩增条带,证明其具有毒力因子ompC。药敏试验表明,菌株对磷霉素、复方新诺明等27种抗生素敏感,对链霉素、妥布霉素、万古霉素3种抗生素耐药。
二、大熊猫肺炎克雷伯氏菌的研究现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熊猫肺炎克雷伯氏菌的研究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新疆集约化牛场肺炎克雷伯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及耐药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第1章 引言 |
1.1 肺炎克雷伯菌研究进展 |
1.1.1 肺炎克雷伯菌简介 |
1.1.2 肺炎克雷伯菌生物学特性 |
1.1.3 肺炎克雷伯菌分类 |
1.1.4 肺炎克雷伯菌流行病学 |
1.1.5 肺炎克雷伯菌分子流行病学检测方法 |
1.1.6 肺炎克雷伯菌致病机制 |
1.1.7 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现状 |
1.2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2章 新疆集约化牛场肺炎克雷伯菌流行病学调查 |
2.1 试验材料 |
2.1.0 样品来源 |
2.1.1 主要试剂 |
2.1.2 主要仪器 |
2.2 方法 |
2.2.1 样品DNA的提取 |
2.2.2 肺炎克雷伯氏菌溶血酵素基因(khe)鉴定 |
2.2.3 牛源肺炎克雷伯菌的分离培养 |
2.2.4 牛源肺炎克雷伯菌的鉴定 |
2.3 结果 |
2.3.1 样品khe基因检测结果 |
2.3.2 细菌分离培养结果 |
2.3.3 细菌鉴定结果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3章 新疆集约化牛场肺炎克雷伯菌的分子分型及毒力基因检测 |
3.1 试验材料 |
3.1.1 试验菌株 |
3.1.2 主要试剂 |
3.1.3 主要仪器 |
3.2 方法 |
3.2.1 菌种复苏 |
3.2.2 分离株血清型检测 |
3.2.3 分离株MLST分型检测 |
3.2.4 分离株毒力基因检测 |
3.3 结果 |
3.3.1 血清型检测结果 |
3.3.2 MLST分型结果 |
3.3.3 毒力基因检测结果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4章 新疆集约化牛场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特性研究 |
4.1 试验材料 |
4.1.1 试验菌株 |
4.1.2 主要试剂 |
4.1.3 主要仪器 |
4.2 方法 |
4.2.1 菌种复苏 |
4.2.2 分离株药敏试验 |
4.2.3 分离株耐药基因检测 |
4.3 结果 |
4.3.1 药敏试验结果 |
4.3.2 耐药基因检测结果 |
4.3.3 耐药表型与基因型比对结果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一例大熊猫肺炎克雷伯菌与奇异变形杆菌感染的诊断(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试验动物 |
1.1.2 主要试剂 |
1.2 方法 |
1.2.1 病理剖检与病理组织学观察 |
1.2.2 病原学检测 |
1.2.2. 1 细菌学检查 |
1.2.2. 2 病毒学检查 |
1.2.2. 3 寄生虫检查 |
2 结果 |
2.1 病理剖检 |
2.2 病理组织学观察 |
2.3 病原学检查 |
2.3.1 细菌学检查 |
2.3.1. 1 细菌的分离与纯化 |
2.3.1. 2 分离菌16S r DNA序列分析 |
2.3.2 病毒学检查 |
2.3.3 寄生虫学检查 |
3 讨论 |
(3)福建省内动物园圈养野生动物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表型及基因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 研究背景 |
1.1 肺炎克雷伯菌简介及既往研究 |
1.2 肺炎克雷伯菌的流行情况 |
1.3 人类肺炎克雷伯菌的感染 |
1.4 家畜肺炎克雷伯菌的感染 |
1.5 家禽肺炎克雷伯菌的感染 |
1.6 水生动物肺炎克雷伯菌的感染 |
1.7 圈养野生动物肺炎克雷伯菌的感染 |
1.8 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现状 |
1.9 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机制 |
1.10 肺炎克雷伯菌的相关耐药基因 |
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肺炎克雷伯菌的分离鉴定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 |
2.1 肺炎克雷伯菌标准菌生长曲线的绘制 |
2.2 肺炎克雷伯菌的菌落特征 |
2.3 肺炎克雷伯菌的PCR鉴定 |
2.4 三家动物园肺炎克雷伯菌分离情况 |
3 讨论 |
第三章 肺炎克雷伯菌抗菌药耐药性及部分耐药基因检测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 |
2.1 抗菌药物敏感性测试结果 |
2.2 肺炎克雷伯菌对17个相关耐药基因检出情况 |
2.3 肺炎克雷伯菌对四环素类耐药基因检出情况 |
2.4 肺炎克雷伯菌对氟喹诺酮类耐药基因检出情况 |
2.5 肺炎克雷伯菌对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检出情况 |
2.6 肺炎克雷伯菌对呋喃妥因耐药基因检出情况 |
2.7 肺炎克雷伯菌对多粘菌素耐药基因检出情况 |
2.8 肺炎克雷伯菌对氯霉素耐药基因检出情况 |
2.9 肺炎克雷伯菌对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检出情况 |
3 讨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中华草龟两种细菌病原灭活疫苗研制及罗非鱼细胞培养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龟类简介 |
1.1 龟的价值 |
1.1.1 龟的科学研究价值 |
1.1.2 龟的食用价值 |
1.1.3 龟的药用价值 |
1.1.4 龟的观赏价值 |
1.1.5 龟的文化价值 |
1.2 龟类常见疾病 |
1.2.1 白眼病 |
1.2.2 腐皮病 |
1.2.3 腐甲病 |
1.2.4 水霉病 |
1.3 龟养殖现状 |
2.肺炎克雷伯菌 |
2.1 肺炎克雷伯菌的致病性 |
2.2 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机制 |
2.2.1 膜主动外排系统 |
2.2.2 生物被膜保护 |
2.2.3 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 |
2.2.4 头孢菌素酶(AmpC) |
2.2.5 碳青霉烯酶 |
2.3 肺炎克雷伯菌疫苗 |
2.3.1 多糖疫苗 |
2.3.2 结合疫苗 |
2.3.3 灭活疫苗 |
2.3.4 单克隆抗体 |
3 迟缓爱德华氏菌 |
3.1 迟缓爱德华氏菌致病机理 |
3.1.1 黏附与侵入 |
3.1.2 抵抗宿主免疫机制 |
3.1.3 毒素 |
3.2 迟缓爱德华氏菌鉴定 |
3.3 迟缓爱德华氏菌防治 |
3.3.1 灭活疫苗 |
3.3.2 弱毒疫苗 |
3.3.3 空壳疫苗 |
3.3.4 亚单位疫苗 |
3.3.5 DNA疫苗 |
3.3.6 外膜小泡疫苗 |
4 细胞培养 |
4.1 细胞培养方法 |
4.1.1 组织块贴壁培养 |
4.1.2 解离细胞培养 |
4.2 细胞培养条件 |
4.2.1 营养物质 |
4.2.2 生长因子 |
4.2.3 抗生素 |
4.2.4 温度 |
4.3 细胞应用 |
5 免疫因子 |
5.1MyD88 |
5.2 TNF-ɑ |
5.3 IL-1? |
5.4 NF-κB |
6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病原菌分离及鉴定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1.1 实验动物 |
1.1.2 实验仪器 |
1.1.3 实验试剂 |
1.2 实验方法 |
1.2.1 病原菌的分离 |
1.2.2 生化鉴定 |
1.2.3 16SrRNA序列测定与分析 |
1.2.4 人工回归感染试验 |
1.2.5 药敏试验 |
2 结果 |
2.1 分离菌株的培养特性 |
2.2 生化鉴定结果 |
2.3 16SrRNA测序结果 |
2.4 人工感染试验 |
2.5 药敏试验 |
3 讨论 |
第三章 分离菌灭活苗的免疫研究 |
1 |
1.1 实验材料 |
1.1.1 实验动物 |
1.1.2 实验仪器 |
1.1.3 实验试剂 |
1.2 实验方法 |
1.2.1 灭活条件选择及灭活苗制备 |
1.2.2 灭活苗安全性检测 |
1.2.3 灭活苗免疫接种 |
1.2.4 血清溶菌酶活力测定 |
1.2.5 血清C3补体活力测定 |
1.2.6 抗体滴度检测 |
1.2.7 疫苗免疫保护力 |
2 实验结果 |
2.1 灭活菌灭活条件选择 |
2.2 灭活苗安全性检测 |
2.3 血清溶菌酶活性 |
2.4 血清C3补体含量测定 |
2.5 抗体滴度测定 |
2.6 疫苗保护率的测定 |
3 讨论 |
第四章 龟类细胞原代培养 |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1.1 实验动物 |
1.1.2 主要仪器 |
1.1.3 主要试剂 |
1.2 实验方法 |
1.2.1 原代培养 |
1.2.2 传代细胞培养 |
2 实验结果 |
2.1 细胞贴壁情况 |
2.2 原代培养结果 |
2.3 细胞传代培养 |
3 讨论 |
第五章 罗非鱼脑细胞系建立及细菌刺激下免疫因子调控 |
1.实验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与方法 |
1.1.1 实验动物 |
1.1.2 实验仪器 |
1.1.3 实验试剂 |
1.2 实验方法 |
1.2.1 罗非鱼脑细胞的原代培养 |
1.2.2 罗非鱼脑细胞传代培养 |
1.2.3 细胞冻存与复苏 |
1.2.4 细胞最适条件筛选 |
1.2.5 细菌刺激下免疫因子的调控 |
2 结果 |
2.1 原代培养 |
2.2 罗非鱼脑细胞传代结果 |
2.3 冻存细胞的复苏 |
2.3.1 最适培养基 |
2.3.2 最适温度 |
2.3.3 最适血清浓度 |
2.4 RT-qPCR方法检测免疫因子的调控 |
3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威海地区主要毛皮动物常见病原体检测及微生态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缩略语表 |
第一章 毛皮动物主要病毒性传染病研究进展 |
1.1.犬瘟热研究进展 |
1.1.1.CDV的分类与形态结构 |
1.1.2.CDV基因组编码蛋白及其功能 |
1.1.3.CDV的流行病学 |
1.1.4.CDV的临床症状 |
1.1.5.CDV的诊断技术进展 |
1.1.6.CDV的防治研究进展 |
1.2.毛皮动物细小病毒病研究进展 |
1.2.1.细小病毒的分类 |
1.2.2.生物学差异 |
1.2.3.MEV的研究进展 |
1.2.4.细小病毒疫苗的研究进展 |
1.3.水貂阿留申病研究进展 |
1.3.1.AMDV的分类与形态结构 |
1.3.2.AMDV的分子生物学特性 |
1.3.3.AMDV的流行病学与临床症状 |
1.3.4.AMDV的检测技术进展 |
1.3.5.ADM的综合防治措施 |
第二章 毛皮动物主要细菌性疾病研究进展 |
2.1.大肠杆菌病研究进展 |
2.1.1.病原学 |
2.1.2.流行病学 |
2.1.3.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 |
2.1.4.防治措施 |
2.2.肺炎克雷伯氏菌病研究进展 |
2.2.1.病原学 |
2.2.2.流行病学 |
2.2.3.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 |
2.2.4.防治措施 |
2.3.绿脓杆菌病研究进展 |
2.3.1.病原学 |
2.3.2.流行病学 |
2.3.3.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 |
2.3.4.防治措施 |
第三章 威海地区主要毛皮动物养殖及疾病防治情况调查 |
3.1.材料与方法 |
3.1.1.调查范围 |
3.1.2.调查内容 |
3.1.3.调查途径 |
3.2.结果 |
3.2.1.养殖概况 |
3.2.2.防疫情况 |
3.2.3.常见疫病免疫情况 |
3.2.4.养殖用药情况 |
3.2.5.主要发病情况 |
3.3.讨论 |
3.3.1.养殖数量与密度的影响 |
3.3.2.不同饲养管理水平的影响 |
3.3.3.防疫措施的影响 |
3.3.4.疫苗免疫的因素 |
3.3.5.畜牧管理体制变动的影响 |
3.3.6.主要疾病传播流行特点 |
3.4.小结 |
第四章 威海地区主要毛皮动物大型养殖场常见病毒的PCR检测及序列分析 |
4.1.材料与方法 |
4.1.1.样品采集 |
4.1.2.主要实验试剂与仪器 |
4.1.3.样品的处理 |
4.1.4.核酸的提取 |
4.1.5.病毒性病原的检测 |
4.2.结果 |
4.2.1.病料剖检结果 |
4.2.2.CDV的检测结果 |
4.2.3.CDV的序列分析结果 |
4.2.4.MEV的检测结果 |
4.2.5.MEV的序列分析结果 |
4.2.6.AMDV的检测结果 |
4.2.7.感染统计结果 |
4.3.讨论 |
4.3.1.病毒性疾病持续流行 |
4.3.2.疫苗免疫保护出现漏洞 |
4.4.小结 |
第五章 威海地区主要毛皮动物大型养殖场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药物敏感性试验 |
5.1.材料与方法 |
5.1.1.样品来源 |
5.1.2.主要实验试剂与仪器 |
5.1.3.样品剖检 |
5.1.4.细菌的分离培养 |
5.1.5.细菌的纯化与染色 |
5.1.6.生化鉴定与药敏试验 |
5.1.7.血清型鉴定 |
5.2.结果 |
5.2.1.病料剖检症状 |
5.2.2.细菌的分离及生化鉴定结果 |
5.2.3.分离菌的药敏实验结果 |
5.2.4.血清学分型统计结果 |
5.2.5.感染统计结果 |
5.3.讨论 |
5.3.1.病原种类多样,混合感染突出 |
5.3.2.条件性致病菌感染流行普遍 |
5.3.3.细菌耐药性需要加强关注 |
5.4.小结 |
第六章 饲料中添加益生菌制剂对水貂免疫功能的影响 |
6.1.材料与方法 |
6.1.1.实验材料 |
6.1.2.实验动物及饲粮 |
6.1.3.实验设计与饲养管理 |
6.1.4.免疫指标的测定 |
6.1.5.疫苗抗体的测定 |
6.1.6.试验数据统计 |
6.2.结果 |
6.2.1.益生菌制剂对水貂免疫指标的影响 |
6.2.2.益生菌制剂对水貂犬瘟热疫苗抗体的影响 |
6.3.讨论 |
6.4.小结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6)林麝源肺炎克雷伯氏菌GPKP基因kp05372缺失株的构建及其生物学特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
1 林麝的研究概况 |
1.1 林麝的现状 |
1.2 林麝常见疾病的研究现状 |
2 肺炎克雷伯氏菌的生物学特征研究概况 |
2.1 病原学 |
2.2 流行病学 |
2.3 耐药机制 |
2.4 致病性 |
3 LysR型转录因子研究进展 |
3.1 LysR型转录因子的基本结构特征 |
3.2 LysR蛋白转录调控模式 |
3.3 LysR家族转录因子的主要功能 |
3.4 肺炎克雷伯氏菌中的LysR家族转录因子 |
4 肺炎克雷伯氏菌基因缺失技术概况 |
4.1 λ Red重组技术 |
4.2 自杀载体同源重组技术 |
4.3 插入突变基因技术 |
5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部分 研究内容 |
第一章 林麝源肺炎克雷伯氏菌GPKP基因KP05372 缺失株GPKP-△KP05372 及回补株GPKP-△KP05372+的构建 |
1 试验材料 |
1.1 主要菌株及质粒 |
1.2 主要试剂 |
1.3 主要仪器 |
2 试验方法 |
2.1 缺失株及回补株引物设计 |
2.2 pLP12-KP自杀质粒的构建 |
2.3 林麝GPKP-△kp05372 缺失株的构建 |
2.4 pBAD33-KP回补表达质粒构建 |
2.5 林麝GPKP-△kp05372+回补株的构建 |
3 试验结果 |
3.1 pLP12-KP自杀质粒的构建 |
3.2 林麝GPKP-△kp05372 缺失株的构建 |
3.3 pBAD33-KP回补表达质粒构建 |
3.4 林麝GPKP-△kp05372~+回补株的构建 |
4 讨论 |
第二章 林麝源肺炎克雷伯氏菌基因缺失株、回补株及野生株生物学特性对比研究. |
1 试验材料 |
1.1 主要菌株及试验动物 |
1.2 主要试剂 |
1.3 主要仪器 |
2 试验方法 |
2.1 生长曲线测定 |
2.2 药敏试验 |
2.3 生物被膜检测 |
2.4 抗逆性的检测 |
2.5 细菌半数致死量LD_(50) 检测 |
2.6 细菌定殖能力检测 |
2.7 组织病理学观察试验 |
3 试验结果 |
3.1 生长曲线测定 |
3.2 药敏试验 |
3.3 生物被膜检测 |
3.4 抗逆性的检测 |
3.5 细菌半数致死量LD_(50) 检测 |
3.6 细菌定殖能力检测 |
3.7 组织病理学观察 |
4 讨论 |
4.1 生长速率 |
4.2 生物被膜 |
4.3 药敏试验 |
4.4 抗逆性 |
4.5 细菌半数致死量 LD_(50) |
4.6 细菌定殖能力 |
4.7 组织病理学观察 |
第三部分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作者简历 |
(7)牛源摩根菌的分离鉴定及其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牛呼吸道疾病综合征的发生与危害 |
2 摩根菌研究进展 |
2.1 摩根菌病原学与流行病学 |
2.2 摩根菌耐药情况 |
2.3 摩根菌致病性 |
2.4 摩根菌的检测方法及应用 |
3 肺炎克雷伯菌研究进展 |
3.1 肺炎克雷伯菌病原学与流行病学 |
3.2 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情况 |
3.3 肺炎克雷伯菌致病性 |
3.4 肺炎克雷伯菌的检测方法及应用 |
4 鼠伤寒沙门氏菌研究进展 |
4.1 鼠伤寒沙门氏菌病原学与流行病学 |
4.2 鼠伤寒沙门氏菌耐药情况 |
4.3 鼠伤寒沙门氏菌致病性 |
4.4 鼠伤寒沙门氏菌的检测方法及应用 |
5 多重PCR技术在养牛业的应用 |
6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牛源摩根菌的分离鉴定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病料 |
1.1.2 试验试剂 |
1.1.3 试验动物 |
1.1.4 主要仪器与设备 |
1.2 方法 |
1.2.1 牛源摩根菌的分离培养与16SrRNA基因测序鉴定 |
1.2.2 牛源摩根菌的生化特性 |
1.2.3 牛源摩根菌的药物敏感性 |
1.2.4 牛源摩根菌致病性试验 |
1.2.4.1 半数致死量(LD50)的测定 |
1.2.4.2 组织病理学观察 |
2 结果 |
2.1 牛源摩根菌的培养特性与16SrRNA基因分析 |
2.2 牛源摩根菌的生化特性 |
2.3 牛源摩根菌的药物敏感性 |
2.4 牛源摩根菌对小鼠致病性 |
2.4.1 LD50 的测定 |
2.4.2 组织病理学观察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章 摩根菌、肺炎克雷伯菌与鼠伤寒沙门氏菌三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试验菌株 |
1.1.2 试验试剂 |
1.1.3 引物合成 |
1.1.4 主要仪器与设备 |
1.2 方法 |
1.2.1 模板制备 |
1.2.2 摩根菌与鼠伤寒沙门氏菌双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
1.2.3 摩根菌、肺炎克雷伯菌与鼠伤寒沙门氏菌三重PCR检测方法的优化 |
1.2.3.1 引物量优化 |
1.2.3.2 循环次数优化 |
1.2.3.3 退火温度优化 |
1.2.4 三重PCR检测方法的评价 |
1.2.4.1 特异性评价 |
1.2.4.2 灵敏度评价 |
1.2.4.3 可重复性评价 |
2 结果 |
2.1 摩根菌与鼠伤寒沙门氏菌双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
2.2 摩根菌、肺炎克雷伯菌与鼠伤寒沙门氏菌三重PCR检测方法的优化 |
2.3 三重PCR检测方法的评价 |
2.3.1 特异性评价 |
2.3.2 灵敏度评价 |
2.3.3 可重复性评价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四章 摩根菌、肺炎克雷伯菌与鼠伤寒沙门氏菌三重PCR检测方法的应用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试验试剂 |
1.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1.1.3 检测样品 |
1.2 方法 |
1.2.1 三重PCR对病料的检测 |
1.2.2 传统细菌分离鉴定方法对病料的检测 |
1.2.2.1 分离培养与16SrRNA基因测序鉴定 |
1.2.2.2 单重PCR鉴定 |
1.2.2.3 生化鉴定 |
2 结果 |
2.1 三重PCR检测结果 |
2.2 传统分离鉴定方法检测结果 |
2.3 样品来源对检测效果的影响 |
3 讨论 |
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唐家河自然保护区死亡扭角羚的细菌学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扭角羚的基本情况 |
1.1 扭角羚的简介 |
1.2 扭角羚的分布 |
1.3 扭角羚的重要性 |
2 扭角羚的外形及生活习性 |
2.1 扭角羚的外形特征 |
2.2 扭角羚的生活习性 |
3 唐家河自然保护区内扭角羚的概况 |
3.1 唐家河自然保护区基本情况 |
3.2 唐家河自然保护区内扭角羚的分布及迁移情况 |
4 研究现状 |
第二章 唐家河自然保护区死亡扭角羚样品的细菌学分析 |
1 材料 |
1.1 样本来源 |
1.2 试剂 |
1.3 实验器材 |
2 方法 |
2.1 培养基的制备 |
2.2 样本的细菌常规分离培养 |
2.3 细菌选择培养 |
2.4 细菌的纯化培养 |
2.5 细菌的涂片染色镜检 |
2.6 细菌的生化实验 |
2.7 细菌的分子分类鉴定 |
2.8 小鼠致病性试验 |
2.9 药敏试验 |
3 结果 |
3.1 2014年死亡扭角羚的实验结果 |
3.2 2015年死亡扭角羚的实验结果 |
3.3 2016年死亡扭角羚的实验结果 |
3.4 总结 |
第三章 讨论与结论 |
1 该研究的限制性因素 |
2 致扭角羚死亡的环境因素 |
3 致扭角羚死亡的细菌学因素 |
4 扭角羚患病与其伴生动物疾病之间关系 |
5 扭角羚与当地放牧业关系 |
6 致扭角羚患病的其他因素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9)小熊猫感染肺炎克雷伯氏菌的检查及药敏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病料 |
1.2培养基与试剂 |
1.3 实验动物 |
1.4主要病毒病的诊断 |
1.5 细菌分离鉴定 |
1.6 人工感染小鼠试验 |
1.7 药敏试验 |
2 结果 |
2.1 病毒诊断 |
2.2 细菌分离镜检 |
2.3 生化试验 |
2.4 分子生物学鉴定 |
2.5 人工感染小鼠试验 |
2.6 药敏试验 |
3 讨论 |
(10)团头鲂源肺炎克雷伯氏菌的分离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团头鲂来源及症状观察 |
1.2 细菌分离和纯化 |
1.3 人工回感试验 |
1.4 生化鉴定 |
1.5 药物敏感试验 |
1.6 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 |
1.7 分离菌株毒力因子的检测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病鱼症状 |
2.2 分离菌株的鉴定 |
2.2.1 分离菌株的生化特征 |
2.2.2 16S r DNA基因序列分析 |
2.2.3 药敏试验 |
2.2.4 人工回归感染结果 |
2.2.5 毒力因子检测 |
3 讨论 |
四、大熊猫肺炎克雷伯氏菌的研究现状(论文参考文献)
- [1]新疆集约化牛场肺炎克雷伯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及耐药特性研究[D]. 王哲红. 塔里木大学, 2021
- [2]一例大熊猫肺炎克雷伯菌与奇异变形杆菌感染的诊断[J]. 陈垚焱,刘颂蕊,苏小艳,耿毅,黄文俊,陈欣,白明焕,程子瑄. 野生动物学报, 2020(04)
- [3]福建省内动物园圈养野生动物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表型及基因型研究[D]. 王宇翔. 福建农林大学, 2020(06)
- [4]中华草龟两种细菌病原灭活疫苗研制及罗非鱼细胞培养初探[D]. 孙敬. 上海海洋大学, 2020(02)
- [5]威海地区主要毛皮动物常见病原体检测及微生态防治[D]. 赵国清. 甘肃农业大学, 2019(11)
- [6]林麝源肺炎克雷伯氏菌GPKP基因kp05372缺失株的构建及其生物学特性分析[D]. 王吴优. 四川农业大学, 2019(01)
- [7]牛源摩根菌的分离鉴定及其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D]. 刘晓. 四川农业大学, 2019
- [8]唐家河自然保护区死亡扭角羚的细菌学调查[D]. 黄旭程. 四川农业大学, 2017(02)
- [9]小熊猫感染肺炎克雷伯氏菌的检查及药敏试验[J]. 杨锐,文继锋,龚永平,王承东,邓林华,黄杰,任露,颜其贵.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17(03)
- [10]团头鲂源肺炎克雷伯氏菌的分离鉴定[J]. 滕涛,梁利国,谢骏,徐跑. 水生态学杂志, 20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