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外关注淡水藻类毒素(论文文献综述)
谷孝鸿,李红敏,毛志刚,陈辉辉,沈睿杰,曾庆飞[1](2021)在《蓝藻水华与淡水鱼类的生态相互作用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鱼类是淡水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水体富营养化和蓝藻水华暴发导致的水环境恶化、适宜栖息地丧失等生态问题,对鱼类生存及渔业经济带来巨大威胁和影响.蓝藻和鱼类的生态作用是相互的,利用鱼类调控蓝藻过度增长的生物操纵技术在某些富营养化水体治理过程中取得了一定效果.在此背景下,全面评估蓝藻水华对淡水鱼类种群的影响,以及鱼类对蓝藻生长的控制与驱动效应,是进一步推进淡水生态系统治理与保护研究的关键.本文系统归纳分析了蓝藻水华对淡水渔业的危害、有害蓝藻及其次生代谢产物对鱼类的毒性效应以及鱼类对蓝藻的生态调控作用,并对未来的重点研究方向进行展望,提出复杂蓝藻生物质或原位蓝藻水华对鱼类影响的综合效应和相关的水生态风险评价将是未来研究的重点.生物操纵技术的可行性应依据所治理水体的基本环境和生物特征,结合具体实践进行判断和决策.本文旨在为蓝藻水华的生态风险评估、淡水鱼类资源的保护,以及水生态环境的改善提供科学依据.
崔江宽,常栋,万笑迎,康晓博,赵一鸣,黄微微,郑潜,李建华,王雪芬,孟颢光,蒋士君[2](2021)在《烟草漂浮育苗有害藻类致病机制及其防治研究进展》文中认为烤烟漂浮育苗技术自21世纪初叶在我国大面积应用以来,已在我国的烟叶生产中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然而,漂浮育苗系统的环境特点却极易导致藻类滋生。有害藻类的大量繁殖不仅会与烟苗竞争养分和溶氧,还会导致营养液理化指标下降,不利于烟苗正常生长发育。同时,许多有害藻类产生的藻毒素能够严重抑制烟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危害烟苗健康,诱发多种烟苗病害的发生。本文综述了烟草漂浮育苗系统中有害藻类的种类、发生特点、藻毒素种类与致病机制,提出了源头防藻、生态控藻和药剂除藻等多种防治措施和策略。并对有害藻类的新型绿色防治措施进行了展望,旨在推进我国烟草漂浮育苗系统中有害藻类的基础研究与防治技术研发。
姚冬梅[3](2021)在《氮源对铜绿微囊藻MCs合成和氮代谢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水体富营养化水平的加剧,蓝藻水华的频发不但危害了淡水环境中的动、植物安全,甚至威胁到了人类健康,而探究微囊藻毒素的产生及调控成为了目前环境领域研究的热点。但目前研究多关注环境中总氮对铜绿微囊藻生长和毒素合成的影响,忽略了氮的形态在其中发挥的作用;且野外监测和室内模拟研究微囊藻的重点多集中于江河湖泊区域,而对养殖水体中不同氮源对铜绿微囊藻的相关研究鲜有报道。因此本研究以铜绿微囊藻(FACHB-905)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培养实验,将其接种到分别以谷氨酸(Glu)、铵态氮(NH4Cl)、硝态氮(NaNO3)、尿素(CH4N2O)作为唯一添加氮源的培养基中,设定2个浓度梯度,谷氨酸低浓度为2.94 mg/L;高浓度为14.7 mg/L,其余氮源组低浓度为0.2 mg/L;高浓度为0.5 mg/L,以BG-11培养基作空白对照。研究不同浓度和形态氮源对铜绿微囊藻生长、MCs合成和氮代谢的影响,并初步探究了其生长与MCs合成、氮代谢基因的关系特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⑴各氮源组均能促进铜绿微囊藻生长和相关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升高,其促生长作用由高到低分别为空白对照组>0.5 mg/L NaNO3>0.5 mg/L NH4Cl>2.94 mg/L Glu>0.2 mg/L NaNO3>0.2 mg/L NH4Cl>14.7 mg/L Glu>0.5 mg/L CH4N2O>0.2 mg/L CH4N2O。⑵各氮源组均能促进铜绿微囊藻MCs的合成,空白对照组藻细胞内MCs含量最高,藻细胞外MCs含量最低;NaNO3和NH4Cl处理组的藻细胞内MCs含量显着高于Glu和CH4N2O(P<0.05),藻细胞外MCs含量显着低于Glu和CH4N2O(P<0.05);随着氮源浓度的升高,NaNO3和NH4Cl处理组藻细胞内MCs含量升高、藻细胞外MCs含量降低,而Glu和CH4N2O处理组藻细胞内外的MCs含量均无显着变化;各氮源组MCs合成基因mcy A和mcy D表达量与藻细胞MCs含量变化趋势一致,结合MCs及其合成基因的RDA分析发现,藻细胞MCs对毒素合成基因的表达有显着影响(P<0.05),表明氮源不但能促进MCs的合成,还能影响其合成基因的表达。⑶铜绿微囊藻对各氮源组的利用情况为NaNO3(100%)≥NH4Cl(100%)>CH4N2O(84%)>空白对照组(4%);各氮源组氮代谢基因Gln B、Pip X和Ntc A表达量均呈上升趋势,除Glu外,其它氮源组氮代谢基因均随氮源浓度的升高而增加,最大值均在0.5mg/L处理组出现。结合RDA分析发现,藻细胞MCs及其合成基因均对氮代谢基因的表达有显着影响(P<0.05),表明MCs参与藻细胞内的氮代谢过程。⑷MCs合成以及氮代谢相关基因与铜绿微囊藻生长指标的藻细胞密度(cells)、叶绿素a含量(chl a)、PSⅡ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v/Fm)和PSⅡ电子传递速率(ETR)密切相关,且各生长指标对其基因的表达均有显着影响(P<0.05),再结合MCs含量、MCs合成和氮代谢基因的RDA分析发现,氮源可能通过影响藻细胞的生长,进而影响MCs的释放及相关基因的表达。
宗容容[4](2021)在《硫酸铜对藻细胞生长和光合活性的调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富营养化是当前地表水面临的最具挑战性的环境问题之一。城市湖泊具有深度浅、流速慢、表面积小且城市人口与之接触频繁等特点,因此城市湖泊富营养化已成为我国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湖泊水华的控制方法在不断探索中,涉及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方法都有报道。硫酸铜(Cu SO4)是一种传统的化学除藻剂,由于其成本低廉、易获得,所以被广泛使用。因此,本文在对全国不同区域城市湖泊水质和藻类群落结构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以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为研究对象,从藻类细胞生长和光合活性方面探讨在硫酸铜胁迫下藻细胞的生理生化响应。最后,将硫酸铜投加到城市湖泊原水中,分析其对藻类去除率和藻类群落结构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一、以东西南北四个区域的共16个城市湖泊为调查对象,研究了藻类群落结构的差异性。结果表明:(1)城市湖泊藻密度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P<0.001),不同区域藻密度由高到低依次为北、西、南、东。(2)共鉴定出了6种藻类,分别属于蓝藻门、绿藻门、硅藻门、裸藻门、甲藻门和金藻门,绿藻门是最常见的藻类,占总藻类群落的57.19%。在属水平,以针杆藻(Synedra sp.)、小球藻(Chlorella sp.)、微囊藻(Microcystis sp.)和棒胶藻(Rhabdogloea sp.)等为优势属。(3)共生网络分析(network)表明,地理格局与藻类生物的相互作用导致了不同城市湖泊特有的藻类群落结构。(4)通过冗余分析(RDA)和结构方程(SEM)的分析表明,发现水质(TN、NO3--N)和地理格局对城市湖泊藻类群落具有协同作用。二、以铜绿微囊藻为研究对象,硫酸铜(Cu SO4)为除藻剂,通过对藻细胞浓度、叶绿素a、光合作用相关参数、抗氧化酶活性、ATP浓度、碳代谢活性和藻类有机物等生理和代谢活性的分析,研究不同浓度Cu SO4对铜绿微囊藻细胞生长和光合活性的的影响。结果表明:(1)Cu SO4能抑制铜绿微囊藻细胞的生长,且浓度越大,抑制效果更显着,0.5 mg/L Cu SO4处理72 h后的藻密度从100×104 cells/m L下降到66.09×104 cells/m L。(2)Cu SO4对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显着,均抑制了铜绿微囊藻细胞的光合活性,在抗氧化酶活性的分析过程中发现,处理组的酶活性在24 h内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随后酶活性又逐渐降低,且随着Cu SO4浓度的增加,酶活性始终保持较高的活性。(3)碳源代谢活性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浓度Cu SO4胁迫下的藻细胞对碳源的利用能力不同,藻细胞的碳源代谢活性的强弱顺序为对照组>0.2 mg/L>0.5 mg/L。三、从实际应用角度出发,在6个城市湖泊原水中投加不同浓度Cu SO4,研究不同浓度Cu SO4对湖泊藻类种群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浓度的Cu SO4对藻类的去除率不同且各个城市湖泊的藻类去除率也各有差异;对于QX湖来说,在0.2 mg/L Cu SO4的胁迫下,藻类去除率为35%,0.5 mg/L Cu SO4的胁迫下,藻类去除率为39%。(2)不同城市湖泊的藻类种群结构无显着差异,蓝藻门占主导地位;属水平的藻类群落结构也无明显差异,小球藻为优势藻(3)水体中剩余铜含量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水体中的铜含量在经过72 h的应用后有明显下降,且含量低于国家地表水环境要求Ⅴ类水体的铜含量标准(0.1 mg/L)。
闫苗苗[5](2020)在《水源水库藻类种群时空演替的伴生菌群驱动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湖库水源生态健康评价以及水体藻华消涨机理研究的持续深入,水库水体中的微生物因子驱动藻类种群变化研究成为热点。水库生态系统中,微生物作为初级生产力的主要贡献者,藻华的形成与水体中共生微生物种群关系密切。然而,具体的菌-藻互作演替及其水质调控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以西安市两座水源水库为研究对象,采用高通量DNA测序技术和共生网络分析方法,通过监测水库为期一年的水质常规指标、藻类种群以及伴生菌群结构的季节性变化,从而揭示水库中藻类种群演替与伴生菌群之间的互作驱动机制。最后,从胞内代谢角度探究了扬水曝气抑制浮游藻类生长的生物学机理,研究结果将为水源水库藻华暴发机制及其人工控藻技术研究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包括:一、以金盆水库为研究对象,采用18S 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和共生网络分析方法,研究了藻类种群时空演替与真核微生物的生态互作关系。结果表明:(1)硅藻和绿藻为全年优势门类。在4月,金藻门成为最优门类,相对丰度最大达80.05%。(2)DNA测序分析表明,纤毛亚门为真核微生物群落中全年优势类群,在3月达到全年最大值95.33%。节肢动物门在10月的相对丰度最大值55.20%,轮虫在5月成为最大优势类群。(3)共生网络(Co-occurrence network)分析表明,藻类与真核微生物关系以互利共生为主。Symbiodinium和管鞭毛虫属作为关键节点,与多数藻类具有显着正相关关系。角星鼓藻作为藻类群落中的关键节点,与链壶菌属和旋游虫呈显着正相关(P<0.05)。(4)环境因子共解释88.4%的藻类群落结构变化和61.4%的真核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NH4+-N、TN和水温均显着影响藻类和真核微生物群落的演替。二、以李家河水库为研究对象,采用16S 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和共生网络分析方法,研究了藻类种群时空演替与细菌群落的生态互作关系。结果表明:(1)硅藻和绿藻也为全年优势门类。在8月,蓝藻取代硅藻成为第二大优势门类,平均相对丰度为30.13%;(2)DNA测序分析表明,变形菌门、放线菌门和拟杆菌门为全年优势细菌。变形菌门在7月达到全年最大相对丰度71.68%。酸杆菌门和异常球菌-栖热菌门作为稀有类群,其相对丰度最大分别为10.20%和5.56%。(3)共生网络分析表明,藻类与细菌关系以正相关为主。Methylotenera作为关键节点,与小球藻呈显着正相关(P<0.05)。栅藻作为藻类群落中的关键节点,与甲基杆菌属、Solitalea、红育菌属等多种细菌显着负相关(P<0.05)。(4)RDA分析表明,藻类和细菌群落的互作关系受到水温、p H和电导率的显着调控,环境因子对藻类和细菌群落变异解释分别为93.1%和90%。三、采用18S 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和共生网络分析方法,研究了金盆水库冬季混合期藻类与真核微生物群落时空演替及生态互作关系。结果表明:(1)在冬季混合期,节肢动物门(6.63%~79.19%)、褐藻门(5.60%~35.16%)、纤毛亚门(1.81%~10.93%)和隐藻门(0.25%~11.48%)为真核微生物群落中最丰富的四个门类。(2)隐真菌在浮游藻类数量减少时相对丰度明显增加,表明隐真菌与藻类之间可能存在腐生关联,藻类的死亡能够促进隐真菌的生长。(3)共生网络分析表明,青霉菌与其他大多数真核藻类呈显着负相关(P<0.05),这表明青霉菌对藻类的生长具有负面影响,它们之间可能存在拮抗、竞争或腐生关联。(4)TN、NH4+-N、水温、DOC、Mn、电导率和pH值作为关键水质因子显着调控藻类和真核微生物群落的演替。四、基于室内和原位实验相结合的方法,从胞内代谢角度探究了扬水曝气抑制浮游藻类生长的内部机理。结果表明:(1)水温和光照条件对藻细胞的生长代谢具有重要的影响。在25℃有光条件下生长的铜绿微囊藻,其藻密度、chlorophyll a、叶绿素荧光参数及脱氢酶活性均达到最大值。(2)碳代谢图谱分析表明,铜绿微囊藻的代谢活性在25℃有光条件下达到最大,且在低温有光和无光条件下,代谢活性在培养48 h的铜绿微囊藻中呈现出显着差异(P<0.01)。(3)三维荧光技术结合平行因子分析法表明,铜绿微囊藻的胞外和胞内溶解性有机物均解析出三种组分,EOM有类络氨酸、类色氨酸和UVA类腐殖质,IOM有UVC类腐殖质、UVA类腐殖质和类络氨酸。EOM和IOM的总荧光强度均在25℃有光条件下达到最大。(4)扬水曝气系统控藻效果明显,在李家河和金盆水库中对藻类削减显着,叶绿素荧光参数在扬水曝气运行以后均显着降低,表明扬水曝气的运行削弱了藻类光合作用的能力,使得藻类的生物活性遭到破坏。
张毅鸽[6](2020)在《柘林湖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动态变化及其对鄱阳湖蓝藻水华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鄱阳湖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泊,其内湖和入湖水资源众多。柘林作为鄱阳湖最大的入湖湖库,其流量调度对鄱阳湖的入湖径流具有一定的影响。以前大量的研究主要关注鄱阳湖主湖区的水生生态环境,而其周围邻近汇湖水体对湖泊浮游植物影响的研究甚少。同时,鄱阳湖及柘林湖的蓝藻水华频繁暴发,均以微囊藻(Microcystis)和长孢藻(Dolichospermum)为优势种,因此在鄱阳湖和柘林湖对这两个优势水华蓝藻为主的蓝藻以及浮游植物特征的的研究至关重要。为此,我们于2019年对柘林全湖及鄱阳湖入湖口进行采样,研究其浮游植物的和水华蓝藻的群落结构,分布特点和分子特征,结果如下:1、2019年柘林湖水体呈现中营养状态,而鄱阳湖入湖口夏季处于富营养状态。柘林湖的浮游植物细胞密度主要优势群类是蓝藻,优势属为假鱼腥藻属-细鞘丝藻属交替出现,全湖均存在长孢藻属和微囊属。各季浮游植物平均细胞密度变化范围为8.38×1052.47×107 cells/L,具有时空差异性;浮游植物生物量主要优势类群为甲藻和硅藻。蓝藻优势属以假鱼腥藻属、长孢藻属、鞘丝藻属。柘林湖各季浮游植物平均生物量变化范围为0.667.72 mg/L。鄱阳湖入湖口的夏季浮游植物细胞密度主要优势类群为蓝藻和硅藻;蓝藻优势属为细鞘丝藻属和平裂藻属,各采样点均有长孢藻属和微囊藻属。细胞密度变化范围为5.22×1053.76×107cells/L,鄱阳湖入湖口湖主要的浮游植物生物量类群为绿藻,硅藻。蓝藻主要优势属为长孢藻属。生物量变化范围为2.0225.77 mg/L。水体输移过程中,柘林湖及鄱阳湖入湖口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其细胞密度发生改变。2、基于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检测得出,柘林湖蓝藻、微囊藻、产毒微囊藻种群丰度的分布具有时空差异性,产毒微囊藻种群丰度从西部至东部呈上升趋势。鄱阳湖入湖口微囊藻、产毒微囊藻种群丰度的分布特点为上游大于下游。水体输移使富营养化严重的鄱阳湖入湖口的产毒微囊藻和总微囊藻种群丰度较低,修河支流较高。柘林湖及鄱阳湖入湖口的微囊藻的产毒比例趋近一致,推测营养盐和温度是促进微囊藻毒素的主要因素。3、基于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方法对柘林湖和鄱阳湖入湖口分离的20株微囊藻进行分子多样性研究,发现20株藻株均属于新序列型(STs),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产毒微囊藻和非产毒微囊藻在系统发育树的距离较远。同时柘林湖和鄱阳湖入湖口的微囊藻的序列型不同,说明鄱阳湖入湖口的微囊藻并非来自于柘林湖。4、为了探究长孢藻的生物学特性,我们从江西柘林湖分离24株长孢藻,经形态鉴定分成4个种类,分别为浮游长孢藻,近亲长孢藻,卷曲长孢藻,螺旋长孢藻。16S rRNA基因序列表明柘林湖长孢藻与日本等地区的长孢藻高度相似,但只有近亲长孢藻与日本近亲长孢藻在分子系统进化树上聚为一支。基于16S-23S rRNA之间高变异性的ITS序列分析,四种长孢藻的D1-D1’螺旋结构相同,藻丝为直型的浮游长孢藻,近亲长孢藻与藻丝为弯型的卷曲长孢藻,螺旋长孢藻的Box-B,V3螺旋结构差异较大。通过对毒素和异味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显示24株长孢藻均不产毒,但是4株浮游长孢藻及1株卷曲长孢藻含有土腥素合成基因。本研究不仅对柘林湖的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和水华蓝藻的多样性以及潜在的生态风险提供了科学的基础资料,也在流域层面上为鄱阳湖的水生态系统研究和保护提供了一定的科学基础。
陈明华[7](2019)在《鄱阳湖浮游植物时空格局及环境解析》文中认为鄱阳湖是我国最大淡水湖泊,是长江流域唯一的大型通江湖泊,是长江下游城市重要水源地,保护鄱阳湖“一湖清水”是保障我国生态与环境安全的国家需求。随着鄱阳湖流域经济快速发展,流域内工农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大量排放导致鄱阳湖水体中氮、磷含量急剧增加,浮游植物快速生长使鄱阳湖发生藻类爆发风险机率增大。因此,加强对鄱阳湖浮游植物时空格局研究及对其环境解析是保障鄱阳湖生态环境安全的有效途径,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研究于2015-2017年期间对鄱阳湖五种生境(入湖口、主湖区、碟形湖、湖汊和出湖口)环境因子变化和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组成进行野外调查,应用CANOCO、SAS、JMP等分析软件,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进行冗余分析、相关分析等,探讨鄱阳湖浮游植物时空格局及环境解析,为鄱阳湖生态环境保护提供重要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鄱阳湖环境因子时空差异明显。五种生境日照、气温、水温、降雨量存在明显季节变化但在空间上差异不明显,全年平均气温19.1℃,水温变化较大;降雨量147mm,降雨主要集中在4-7月,10-12月降雨量较少。五种生境水深、透明度差异较大,入湖口平均水深554.7cm,入湖口平均透明度54.9cm,变化幅度为21-85cm;主湖区平均水深659.0cm,主湖区平均透明度45.7cm,变化幅度为25-65cm;碟形湖平均水深195.4cm,碟形湖平均透明度37.9cm,变化幅度为5-80cm;湖汊平均水深408cm,湖汊平均透明度55.8cm,变化幅度为30-75cm;出湖口平均水深866.7cm,出湖口平均透明度19.9cm,变化幅度为8.5-40cm。入湖口TN平均值为3.933mg/L,NO平均值为0.863mg/L,NI平均值为0.025mg/L,NH平均值为0.281mg/L,TN呈明显的季节变化,NO、NH、NI不呈季节变化;TP平均值为0.076mg/L,OP平均值为0.028mg/L,TP呈明显的季节变化。主湖区TN平均值为3.429mg/L,NO平均值为1.089mg/L,NI平均值为0.028mg/L,NH平均值为0.492mg/L,TN呈明显的季节变化;NO、NH、NI季节变化不明显;TP平均值为0.109mg/L,OP平均值为0.038mg/L;TP呈明显的季节变化。碟形湖TN平均值为2.105mg/L,NO平均值为0.573mg/L,NI平均值为0.077mg/L,NH平均值为0.634mg/L,TN呈明显的季节变化,NO、NI季节变化不明显;TP平均值为0.152mg/L,OP平均值为0.022mg/L,TP呈明显的季节变化。湖汊TN平均值为3.639mg/L,NO平均值为0.529mg/L,NI平均值为0.033mg/L,NH平均值为1.070 mg/L,TN呈明显的季节变化,NO、NI季节变化不明显;TP平均值为0.191mg/L,OP平均值为0.025mg/L,TP呈明显的季节变化。出湖口 TN平均值为4.678mg/L,NO平均值为1.588mg/L,NI平均值为0.010mg/L,NH平均值为0.249 mg/L,TN呈明显的季节变化,NH、NI季节变化不明显;TP平均值为0.115mg/L,OP平均值为0.025mg/L,TP呈明显的季节变化。2.鄱阳湖浮游植物种类下降,优势种稳定。鄱阳湖共鉴定出浮游植物7门73 属 115 种,其中绿藻门(Chlorophyta)39 属 66 种、硅藻门(Bacillariophyta)18属25种、蓝藻门(Cyanophyta)9属13种、甲藻门(Pyrrophyta)2属2种、裸藻门(Euglenophyta)3属7种、金藻门(Chrysophyta)1属1种、隐藻门(Cryptophyta)1属1种,表明鄱阳湖浮游植物组成属绿-硅藻型或绿-蓝藻水体。鄱阳湖1987年到2017年的调查数据比较分析发现,浮游植物种类数显着降低,从319种减少至115种,降幅达63.9%。鄱阳湖浮游植物优势种稳定为绿藻门的盘星藻属(Pediastrum Meyen)、栅藻属(Scenedesmus Meyen)、角星鼓藻属(Staurastrum Meyen)、鼓藻属(Cosmarium Corda)、空球藻属(Eudorina Ehrenberg)、新月藻属(Closterium Nitzsch);硅藻门的直链藻属(Melosira Agardh)、脆杆藻属(Fragilaria Lyngbye)、星杆藻属(Asterionella Hassall);蓝藻门的颤藻属(Oscillatoria Vaucher)、微囊藻属(Microcystis Kuetzing)、鱼腥藻属(Anabaena Bory);甲藻门的角藻属(Ceratium Schrank);裸藻门的裸藻属(Euglena Ehrenberg)等。3.鄱阳湖浮游植物密度变幅大。浮游植物密度的大小在五种生境有显着差异。五种生境的浮游植物密度变动很大,平均在1×104-21×104个/L之间,大多数采样点的浮游植物密度都超过1×104个/L。入湖口浮游植物密度1.49×104个/L,主湖区浮游植物密度5.58×104个/L,碟形湖浮游植物密度3.76×104个/L,湖汊的浮游植物密度为21.00×104个/L最多,出湖口浮游植物密度1.26×104个/L最低,仅鄱阳湖出湖口的浮游植物密度常小于1×104个/L。鄱阳湖浮游植物的密度普遍较高,从浮游植物的各种类的比例来看,五种生境的浮游植物密度都以绿藻、蓝藻和硅藻为主导,占总密度的比例基本在80%以上,蓝藻并未成为主要生物量贡献者。其它4门的浮游植物(甲藻、裸藻、金藻、隐藻)密度在整个调查中的密度比例都非常低,甚至有些生境未能检出。4.鄱阳湖浮游植物时空分布差异明显。鄱阳湖浮游植物分布格局呈现鄱阳湖入湖口浮游植物种类多,出湖口种类少特征。入湖口浮游植物共计6门69属111种,以绿藻门种类最多66种,季节变动趋势为春夏季多、秋冬季少;主湖区共鉴定出浮游植物6门66属111种,其中绿藻门种类最多66种,春夏季多、秋冬季少;碟形湖浮游植物共计6门57属78种,以绿藻门种类最多为45种,春夏季多、秋冬季少;湖汊共鉴定出浮游植物6门45属37种,其中以绿藻的种类占优势,春季种类最多29种;出湖口共鉴定出浮游植物5门23属36种,其中以硅藻的种类占优势,春夏季多、秋冬季少。五种生境中,鄱阳湖入湖口的浮游植物优势种以硅藻和绿藻为主,其他浮游植物尤其是蓝藻较少;湖汊和碟形湖浮游植物的优势种以蓝藻和绿藻为主;出湖口和主湖区以的优势种以绿藻和硅藻为主。鄱阳湖“高水是湖、低水是河”的水文特点,导致碟形湖、主湖区的浮游植物优势种的组成情况与河流浮游植物的组成相似,鄱阳湖入湖口浮游植物优势种为硅藻,导致鄱阳湖主湖区优势种以硅藻为主。5.鄱阳湖浮游植物植物时空分布环境解析因素多种。鄱阳湖五中生境的N、P营养盐变化较大,总氮平均浓度最大出现在出湖口为4.678mg/L,最小出现在碟形湖2.105 mg/L,总磷平均浓度最大出现在湖汊为0.191mg/L,最小出现在入湖口 0.076mg/L,因五种生境N、P营养盐变化不同导致五种生境浮游植物对营养盐解析各不相同,因此鄱阳湖水环境和浮游植物群落研究需依据不同生境进行环境解析。浮游植物生长在湖汊、碟形湖、主湖区和入湖口与N、P营养盐具有较强相关性,但在出湖口与N、P营养盐无明显相关。鄱阳湖五中生境空间差异不同导致浮游植物丰度和密度各不相同。入湖口的浮游植物群落种类程度较高,主要受到五河来水携带的浮游植物群落影响,且群落结构比较稳定。从五种生境空间解析,五河的浮游植物流入主湖区、碟形湖、出湖口,使得以上三种生境内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与入湖口浮游植物群落一致,湖汊的浮游植物群落明显与其他四种生境隔离,原因是堤坝隔绝了湖汊与鄱阳湖的联系,使得湖汊内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单独发育。从浮游植物群落解析,鄱阳湖东水道与西水道的浮游植物明显聚类为两类。鄱阳湖五中生境的透明度变化较大,鄱阳湖透明度表现为“涨水时浑,落水时清”导致对浮游植物密度影响较大。五种生境中湖汊、入湖口碟形湖的浮游植物丰度变化与温度和透明度成正比,但主湖区、出湖口与温度和透明度关系不明显,与主湖区、出湖口生境受人类生产活动干扰较大有关。
尹美琳[8](2020)在《基于图像流式设计的水质安全监测系统的构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商业化的图像流式细胞仪是当前一种用于细胞计数、检测细胞形态较为流行的细胞检测仪器。但是由于商业化图像流式细胞仪体积庞大、成本昂贵,并不适用于普通实验室在水质安全监测过程中,完成对藻类及细菌细胞的实时识别、分类、计数等简单任务。因此急需构建出一种适用于普通实验室的图像流式水质安全监测系统。本文介绍的基于图像流式设计的水质安全监测系统是以商业化图像流式细胞仪为模型,通过CCD显微相机采集细胞荧光图像和明场图像,并对图像进行降噪处理,生成二进制图片,用于后续图像识别、计数及分类。本系统具有样品需求量小、快速、准确、成本低等优点,可以应用于普通实验室用于水质安全监测。本文的主要内容包括系统的设计,软硬件测试及应用:(1)按照系统的监测原理对监测系统进行设计和构建,本系统具有硬件和软件两个部分。其中,硬件部分主要由微流泵、观察室、CCD相机、激光笔等装置构成。软件部分主要是在LabVIEW平台下编写的图像处理软件。(2)完成了对本系统硬件部分的测试,主要是对激光入射点、采集速度与细胞流动速度的配合并对细胞的成像进行测试。(3)完成对本系统软件部分准确性测试,主要包括对不同大小、不同形态的细胞进行识别、分类及计数的测试,本文选取了斜生栅藻、念珠藻及青海弧菌Q67进行监测,其监测结果可作为检测该系统准确性、可靠性的依据。检测结果表明:本系统能够快速准确地完成识别、分类、计数等任务。(4)最后,将该系统应用于明理湖水质安全评价。
刘言正[9](2019)在《再生水补给条件下城市景观水体的水质特征与调控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再生水已经成为缺水城市景观水体的重要补给水源,但由于其主要水质指标往往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要求有较大差距,因此,如何在再生水补水的条件下有效保障水体的水环境功能成为广受关注的重要命题。论文针对目前尚未解决的若干基本问题,在再生水补给条件下城市景观水体的水质特征与调控技术方面开展了系统性的研究工作,通过全国代表性城市景观水体调研获得第一手实际资料,结合小型试验揭示了再生水中营养盐等典型污染物对水体水质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以水体的景观功效保障为主要目标,进行了城市景观水体的水质基准研究、再生水补水对景观水质的影响研究、原位和异位水质净化技术研究与功效评价以及水体景观功效提升综合对策研究。论文研究的主要成果如下:(1)城市水体的景观功效与水体透明度(SD)密切相关,因此,应以SD作为景观水质的综合指标。基于全国各地城市189个景观水体的调研和4个代表性水体的长期水质监测,以再生水作为补水来源的情况下,SD≥0.64m是水体景观水质保障的必要条件。研究表明,水中藻类繁殖程度对SD的影响最大且具有很强的相关性,以叶绿素a(Chl-a)作为藻类控制指标,与SD对应的基准建议值为10mg/m3。由于营养盐是造成藻类繁殖的主要原因,根据水体总氮(TN)和总磷(TP)浓度与Chl-a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提出了不同地域水体TN和TP的基准建议值为:半干旱地区TN=12mg/L,TP=0.3mg/L;半湿润地区TN=10mg/L,TP=0.2mg/L;湿润地区TN=5mg/L,TP=0.1mg/L。(2)针对景观水体的富营养化问题,以铜绿微囊藻为控制对象,通过系列实验,研究了营养盐和微量金属元素对藻类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除TN、TP及N/P外,水中共存的微量金属元素Fe、Mn、Zn、Cu等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Fe:5001000μg/L,Mn:2080μg/L,Zn:0.55μg/L,Cu:110μg/L)均会促进藻类的生长。以常量营养物及微量金属元素为评价因素,分别建立了以Chl-a为评价目标的水质矩阵,通过分析确立了各个因素的影响权重,从而判明常量营养物中N/P值是水体景观水质调控的主因素,其次是正磷酸盐、氨氮、硝态氮、聚磷酸盐;微量金属元素中Mn是主控因素,其次是Fe、Zn、Cu。(3)针对再生水补水比例和换水周期对水体景观功效的影响开展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以稳定达到一级A水质的再生水进行水体补水,在再生水比例不超过50%的情况下,水体水质容易稳定维持在基准建议值的水平,在常规换水条件下可维持水体景观功效;再生水补水比例超过50%,水体水质明显有随时间恶化的趋势,需要通过缩短换水周期使水体水质维持在基准建议值的水平;完全采用再生水补水的情况下,春秋季的适宜换水周期应控制在5日之内,夏季的适宜换水周期则应控制在3日之内。(4)研究了水体原位净化和异位处理的水质改善功效。结果表明,采用再生水补水的情况下水体的复氧系数(平均0.15 d-1)低于常规水体的复氧系数(0.40d-1左右),因此曝气增氧是提高水体自净能力的重要措施,且应根据再生水补给量和除碳脱氮需求来确定曝气量。结合实际案例研究了生态-生物多元组合水质原位净化技术,采用生态浮床进行原位净化的条件下,通过底部立体弹性载体的生物挂膜作用、轻质陶粒充填浮垫的吸附作用、顶部挺水植物的吸收作用,可实现水中氮磷的有效原位去除。与原位净化相比,以生态过滤为代表的旁路循环异位处理具有更好的污染物去除能力,且能同时实现水体的水力调控,在换水周期长下,是保障城市水体景观功效的有力措施。(5)以西安思源学院再生水补水的人工景观湖为典型案例,研究了城市景观水体水质改善和景观功能提升的综合技术。长期水质检测和水质模拟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合理的水力调控、因地制宜的自然增氧、以水生植物种植为主的水体生境改善,在完全采用再生水补水的条件下,无需进行旁路循环处理,也能充分保证人工湖的景观功效。
高静思[10](2019)在《白鹤芋根部水浸液对伪鱼腥藻的化感抑制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认为伪鱼腥藻是水体中普遍存在的丝状蓝藻,易在南方湖库水体水华中成为优势种并释放典型嗅味物质2-甲基异莰醇(2-MIB),但目前针对其生长特性及有效控制方法尚缺乏深入研究。已有研究表明,植物化感抑藻方法效果好且环境友好,在课题组前期工作基础上,研究提出了采用白鹤芋根部水浸液(Spathiphyllum Kcochii Root Water Extract,SKRE)控制伪鱼腥藻的方法,深入探究了伪鱼腥藻的生长特性,SKRE化感作用特性及化感作用机制。依托南方梯级水库群,研究了伪鱼腥藻的时空分布规律。结果表明,伪鱼腥藻常年占据优势,4~8月尤为突出,藻细胞密度最高为4.69×107 cells/L,远超水华标准,伪鱼腥藻细胞密度沿梯级水库群水流方向逐级上升,水深方向无显着差异(p>0.05)。梯级水库群中伪鱼腥藻生物量与典型嗅味物质2-MIB的浓度显着相关(p<0.01),伪鱼腥藻可能是水库嗅味物质的重要来源,非常有必要进一步研究其生长特性及有效控制手段。通过单因素模拟实验,研究了伪鱼腥藻的生长特性。结果表明,与其他藻种相比,伪鱼腥藻适宜生长的环境条件更加宽泛,具有适温范围宽、耐低光照,耐磷匮乏、耐扰动的生长特性。伪鱼腥藻适宜生长的环境条件具体为:水温为15~35℃,光照强度为9~216μmol/m2s,总氮浓度大于2.4 mg/L,总磷浓度大于0.04 mg/L,p H值为7~11,水体流速为0~0.10 m/s。南方调水型水库温度适宜、磷匮乏、光照垂向衰减、水力扰动大的典型环境特征有利于伪鱼腥藻成为主要优势种。通过水浸液投加量对比实验,研究了SKRE对伪鱼腥藻的化感作用特性。结果表明,SKRE能够有效控制伪鱼腥藻。达到相同抑制率所需投加量与伪鱼腥藻初始浓度有关,初始浓度越高,所需投加量越大。一次性投加比连续投加抑制效果更好。对于初始浓度分别为8.3×107、2.8×108和6.2×108 cells/L的伪鱼腥藻,达到90%以上抑制率的SKRE投加量(以白鹤芋根部干重计)分别为0.68、1.02和1.36 g/L。投加SKRE可同时降低伪鱼腥藻细胞内及水体中2-MIB的浓度,伪鱼腥藻初始浓度为2.8×108 cells/L,SKRE投加量为0.68 g/L时,2-MIB总浓度削减率达到81.5%。因此,采用SKRE能够有效控制伪鱼腥藻暴发风险。针对SKRE对伪鱼腥藻的作用机制,通过化感作用模拟实验,研究了SKRE对伪鱼腥藻光合作用和细胞膜脂的影响,采用代谢组学和蛋白组学手段,研究了SKRE对伪鱼腥藻代谢和蛋白的影响。结果表明,SKRE对伪鱼腥藻的主要作用机制为通过抑制光合色素合成和放氧复合体、ATP合成酶、NADP还原酶等关键蛋白活性降低伪鱼腥藻光合作用效率,通过抑制磷酸盐底物结合酶、透性酶及ATP结合酶活性阻碍P代谢;同时,在氮循环中,抑制四种硝酸盐跨膜转运酶、硝酸盐还原酶和亚硝酸还原酶的活性,使得胞内NH3-N产量下降,刺激谷氨酸脱氢酶、谷胱甘肽合成酶活性上升,细胞过氧化产物谷胱甘肽、异形胞产物谷氨酰胺含量显着增加,宏观表征着细胞膜结构的破坏、细胞死亡甚至细胞解体。对SKRE的主要成分进行了分析,发现醇类4种,酸类3种,酯类3种,醛类2种,酰胺类、醚类、唑啉各1种,具体包括(S)-哌啶-2-甲酰胺、2,6-二氨基已酸、邻苯二甲酸二乙酯、四氢唑啉、油酰甘油磷酸酯等。上述研究成果可为同类南方调水型水库中伪鱼腥藻的生长预测提供依据,同时为伪鱼腥藻SKRE化感控制技术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国外关注淡水藻类毒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外关注淡水藻类毒素(论文提纲范文)
(1)蓝藻水华与淡水鱼类的生态相互作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蓝藻水华对淡水渔业的危害 |
1.1 影响渔业产量及品质 |
1.2 破坏鱼类适宜栖息地 |
1.3 影响鱼类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 |
2 有害蓝藻对鱼类的生态毒理效应 |
2.1 蓝藻次生代谢产物 |
2.1.1 异味物质 |
2.1.2 生物活性物质 |
2.2 鱼类主要暴露和积累途径 |
2.2.1 直接接触 |
2.2.2 食物网传递和积累 |
2.3 蓝藻毒素对鱼类的生理生化影响及分子机制 |
2.4 蓝藻水华对鱼类的综合毒性效应 |
2.5 鱼类对蓝藻毒素的解毒机制 |
3 鱼类摄食对蓝藻生长的生态效应 |
3.1 鱼类摄食对蓝藻生理生态的影响 |
3.2 生物操纵技术在蓝藻水华治理中的生态效果与争议 |
3.3 滤食性鱼类对湖泊浮游-底栖食物网耦合的影响及其应用潜力 |
4 总结与展望 |
(2)烟草漂浮育苗有害藻类致病机制及其防治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漂浮育苗系统中的优势藻类及其生态习性 |
1.1 蓝藻门颤藻 |
1.2 硅藻门舟形藻 |
1.3 绿藻门小球藻 |
2 有害藻类的危害方式和致病机制 |
2.1 有害藻类的危害方式 |
2.2 藻毒素致病机制 |
2.2.1 有害藻类的神经毒素 |
2.2.2 有害藻类的肝毒素 |
微囊藻毒素 |
节球藻毒素 |
筒胞藻毒素 |
2.3 环境条件与有害藻类毒素产生 |
3 漂浮育苗中的防藻除藻技术 |
3.1 育苗播种前的源头防藻 |
1)选用卫生的育苗材料和洁净的水源,避免污水中的藻类混入漂浮池。 |
2)育苗环境及育苗材料的深度消毒。 |
3.2 加强苗期全程的环境管理—生态控藻 |
1)烟苗棚内温湿度的精准管理: |
2)光照调节: |
3)营养管理: |
3.3 有害藻类的应急防治—药剂除藻 |
3.4 有害藻类的生物防治—生防抑藻 |
4 问题与建议 |
4.1 加强有害藻类的基础研究 |
4.2 加强有害藻类知识的科普工作,不断提高防藻意识 |
4.3 加强有害藻类的绿色防控技术研发和应用 |
(3)氮源对铜绿微囊藻MCs合成和氮代谢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蓝藻水华 |
1.1.1 蓝藻水华常见种类及竞争优势 |
1.1.2 铜绿微囊藻 |
1.2 微囊藻毒素及其合成基因的研究 |
1.2.1 微囊藻毒素 |
1.2.2 微囊藻毒素的危害 |
1.2.3 影响微囊藻毒素产生的因素 |
1.2.4 微囊藻毒素合成基因 |
1.2.5 国内外微囊藻毒素的研究进展 |
1.3 不同氮源对浮游植物的影响 |
1.3.1 氮源的种类及对浮游植物的影响 |
1.3.2 浮游植物氮代谢研究进展 |
1.4 氮源与铜绿微囊藻关系的研究进展 |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氮源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影响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用藻种及培养条件 |
2.1.2 实验仪器 |
2.2 实验设计 |
2.2.1 铜绿微囊藻去氮培养 |
2.2.2 不同氨基酸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影响 |
2.2.3 不同氮源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影响 |
2.3 实验方法 |
2.3.1 藻细胞密度 |
2.3.2 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测定 |
2.4 数据处理 |
2.5 结果与分析 |
2.5.1 不同氨基酸氮源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影响 |
2.5.2 不同形态氮源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影响 |
2.5.3 不同形态氮源对铜绿微囊藻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
2.6 讨论 |
2.6.1 氮源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影响 |
2.6.2 氮源对铜绿微囊藻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氮源对铜绿微囊藻产毒和毒素合成基因的影响 |
3.1 实验材料 |
3.1.1 实验用藻种及培养条件 |
3.1.2 实验仪器 |
3.1.3 实验试剂及其配制 |
3.2 实验设计 |
3.2.1 铜绿微囊藻去氮培养 |
3.2.2 不同氮源对铜绿微囊藻产毒和毒素合成基因的影响 |
3.3 实验方法 |
3.3.1 MCs毒素的测定 |
3.3.2 MCs合成基因的测定 |
3.4 数据处理 |
3.5 结果与分析 |
3.5.1 铜绿微囊藻在不同形态氮源下MCs含量的变化 |
3.5.2 铜绿微囊藻MCs合成基因的表达 |
3.6 讨论 |
3.6.1 氮源对铜绿微囊藻产毒的影响 |
3.6.2 氮源对铜绿微囊藻毒素合成基因的影响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铜绿微囊藻对氮源的利用和氮代谢基因的研究 |
4.1 实验材料 |
4.1.1 实验用藻种及培养条件 |
4.1.2 实验仪器 |
4.1.3 实验试剂及其配制 |
4.2 实验设计 |
4.2.1 铜绿微囊藻去氮培养 |
4.2.2 铜绿微囊藻对氮源的利用和氮代谢基因的研究 |
4.3 实验方法 |
4.3.1 氮源利用率的测定 |
4.3.2 氮代谢基因的测定 |
4.3.3 铜绿微囊藻生长与MCs合成和氮代谢基因的关系 |
4.4 数据处理 |
4.5 结果与分析 |
4.5.1 铜绿微囊藻对不同形态氮源的利用 |
4.5.2 铜绿微囊藻氮代谢基因的表达 |
4.5.3 铜绿微囊藻生长与MCs合成和氮代谢基因的相关关系 |
4.6 讨论 |
4.6.1 铜绿微囊藻对氮源的利用和氮代谢基因的研究 |
4.6.2 铜绿微囊藻生长与MCs合成和氮代谢基因的关系特征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5.1 研究结论 |
5.1.1 氮源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影响 |
5.1.2 氮源对铜绿微囊藻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
5.1.3 氮源对铜绿微囊藻产毒和毒素合成基因的影响 |
5.1.4 铜绿微囊藻对氮源的利用和氮代谢基因的研究 |
5.1.5 铜绿微囊藻生长与MCs合成和氮代谢基因的关系特征 |
5.2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4)硫酸铜对藻细胞生长和光合活性的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湖泊富营养化 |
1.1.2 藻华的危害 |
1.1.3 湖泊水华与影响因子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控藻方法 |
1.2.2 硫酸铜除藻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2 典型城市湖泊藻类种群结构的生物地理分布 |
2.1 采样点概况 |
2.2 采样与分析方法 |
2.2.1 水样采集 |
2.2.2 水质测定 |
2.2.3 藻类种群结构分析 |
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水质特征 |
2.4.2 藻密度分析 |
2.4.3 藻类群落组成及多样性分析 |
2.4.4 生态网络分析 |
2.4.5 藻类种群与水体水质及地理位置间的关系 |
2.5 本章小结 |
3 硫酸铜对铜绿微囊藻的氧化损伤机制的研究 |
3.1 实验材料 |
3.1.1 实验藻种与培养 |
3.1.2 实验设计 |
3.1.3 主要试剂 |
3.2 测定与分析方法 |
3.2.1 藻细胞计数 |
3.2.2 叶绿素a(chlorophyll-a)含量的测定 |
3.2.3 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测定 |
3.2.4 抗氧化酶活性的测定 |
3.2.5 ATP含量的测定 |
3.2.6 剩余铜含量的测定 |
3.2.7 K~+释放的测定 |
3.2.8 碳源代谢活性分析 |
3.2.9 藻细胞有机物的测定 |
3.3 数据分析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硫酸铜对铜绿微囊藻细胞生长的影响 |
3.4.2 硫酸铜对铜绿微囊藻细胞光合活性的影响 |
3.4.3 硫酸铜对铜绿微囊藻细胞抗氧化防御体系的影响 |
3.4.4 铜绿微囊藻细胞ATP的变化特征 |
3.4.5 剩余铜含量的分析 |
3.4.6 铜绿微囊藻细胞碳代谢特征 |
3.4.7 细胞内K~+的释放 |
3.4.8 铜绿微囊藻细胞有机物的变化特征 |
3.5 本章小结 |
4 硫酸铜在城市湖泊藻类生长控制的实际应用 |
4.1 研究样点概况 |
4.2 实验设计 |
4.3 实验分析方法 |
4.3.1 水质分析 |
4.3.2 藻类计数及鉴定 |
4.3.3 藻类溶解性有机物的测定 |
4.3.4 剩余铜含量的测定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不同城市湖泊藻密度的抑制分析 |
4.4.2 藻类种群结构的变化特征 |
4.4.3 剩余铜含量的分析 |
4.4.4 藻类有机物的特征 |
4.4.5 硫酸铜实际应用的经济成本核算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期间成果 |
(5)水源水库藻类种群时空演替的伴生菌群驱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地表水水源水质现状及水体富营养化 |
1.1.2 藻类生长的环境影响因子 |
1.1.3 浮游藻类与水体微生物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湖库水体浮游藻类与伴生微生物群落季节性演替 |
1.2.2 浮游藻类与水体微生物群落的互作关系 |
1.2.3 控藻技术研究 |
1.3 研究内容 |
1.3.1 研究主要内容 |
1.3.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3 研究技术路线 |
2 金盆水库藻类季相演替的真核微生物驱动机制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2 采样点与水样采集 |
2.2.1 采样点布置 |
2.2.2 水样采集 |
2.3 分析方法 |
2.3.1 水质指标的检测方法 |
2.3.2 藻类计数及藻种鉴定 |
2.3.3 chlorophyll a的测定 |
2.3.4 真核微生物群落结构的测定 |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5 金盆水库全年水质特征分析 |
2.6 金盆水库浮游藻类的季相演替特征 |
2.6.1 金盆水库全年藻密度及chlorophyll a变化特征 |
2.6.2 金盆水库全年藻类种群在门水平的丰度变化特征 |
2.6.3 金盆水库全年藻类种群在属水平的丰度变化特征 |
2.7 金盆水库真核微生物季相分布特性 |
2.7.1 稀释曲线分析 |
2.7.2 多样性指数分析 |
2.7.3 真核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分析 |
2.8 基于网络图分析藻类与真核微生物的互作机制 |
2.9 浮游藻类与真核微生物同水质的偶联关系分析 |
2.10 本章小结 |
3 李家河水库藻类季相演替的细菌种群驱动机制 |
3.1 研究区域概况 |
3.2 采样点与水样采集 |
3.2.1 采样点布置 |
3.2.2 水样采集 |
3.3 分析方法 |
3.3.1 细菌群落结构的测定 |
3.3.2 数据分析 |
3.4 李家河水库全年水质特征分析 |
3.5 李家河水库浮游藻类的季相演替特征 |
3.5.1 李家河水库全年藻密度及chlorophyll a深度变化特征 |
3.5.2 李家河水库全年藻类种群在门水平的丰度变化特征 |
3.5.3 李家河水库全年藻类种群在属水平的丰度变化特征 |
3.6 李家河水库水体细菌季相分布特性 |
3.6.1 稀释曲线分析 |
3.6.2 多样性指数分析 |
3.6.3 细菌群落结构组成分析 |
3.7 基于网络图分析藻类与水体细菌的互作机制 |
3.8 浮游藻类与水体细菌同水质的偶联关系分析 |
3.9 本章小结 |
4 基于网络结构解析金盆水库混合期藻菌互作的微生态机制 |
4.1 研究区域概况 |
4.2 采样及分析方法 |
4.2.1 水样采集与水质监测 |
4.2.2 浮游藻类计数及鉴定 |
4.2.3 水体真核微生物群落结构测定 |
4.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4.3 金盆水库混合期水质特征分析 |
4.4 金盆水库混合期浮游藻类分布特征 |
4.4.1 金盆水库混合期藻密度和chlorophyll a的变化 |
4.4.2 金盆水库混合期浮游藻类群落结构特征 |
4.5 金盆水库混合期真核微生物分布特征 |
4.5.1 稀释曲线分析 |
4.5.2 多样性指数分析 |
4.5.3 真核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分析 |
4.6 金盆水库混合期真核微生物网络结构分析 |
4.7 金盆水库混合期浮游藻类和真核微生物群落结构同水质偶联关系分析 |
4.8 本章小结 |
5 基于胞内代谢解析扬水曝气抑制浮游藻类生长的机制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藻种及培养条件 |
5.1.2 实验设置 |
5.2 测定与分析方法 |
5.2.1 藻密度及chlorophyll a的测定 |
5.2.2 脱氢酶活性的测定 |
5.2.3 ATP含量测定 |
5.2.4 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测定 |
5.2.5 碳代谢图谱分析 |
5.2.6 荧光溶解性有机物的测定 |
5.3 不同光照和温度条件下铜绿微囊藻的生理生态学特性变化特征 |
5.3.1 铜绿微囊藻的生长特性 |
5.3.2 铜绿微囊藻的脱氢酶活性的变化 |
5.3.3 铜绿微囊藻的ATP变化特性 |
5.3.4 铜绿微囊藻的叶绿素荧光特性 |
5.3.5 铜绿微囊藻的碳源代谢活性特征 |
5.3.6 铜绿微囊藻的EOM和 IOM特征 |
5.4 扬水曝气运行前后不同水库浮游藻类变化特征原位实验 |
5.4.1 研究区域概况 |
5.4.2 采样与分析方法 |
5.4.3 扬水曝气运行前后不同水库浮游藻类的生长变化特征 |
5.4.4 扬水曝气运行前后不同水库浮游藻类的群落结构变化特征 |
5.4.5 扬水曝气运行前后不同水库浮游藻类的荧光活性衰变规律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期间成果 |
(6)柘林湖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动态变化及其对鄱阳湖蓝藻水华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语表(Abbreviations) |
第一章 绪论 |
1.1 水体富营养化 |
1.2 浮游植物 |
1.2.1 浮游植物及分类 |
1.2.2 浮游植物生长的影响因素 |
1.3 蓝藻和蓝藻水华 |
1.3.1 蓝藻概念 |
1.3.2 蓝藻水华 |
1.3.3 蓝藻水华的危害 |
1.3.4 微囊藻的分类与特征 |
1.3.5 长孢藻及长孢藻水华 |
1.4 柘林湖、鄱阳湖及水华蓝藻 |
1.4.1 柘林湖及鄱阳湖概述 |
1.4.2 柘林湖及鄱阳湖浮游植物 |
1.5 湖泊内外水体流动 |
1.6 本研究内容与意义 |
第二章 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分布迁移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采样点设置 |
2.2.2 样品的采集、水化测定 |
2.2.3 营养状态指数和统计分析 |
2.2.4 浮游植物计数 |
2.2.5 DNA的提取及PCR扩增 |
2.2.6 质粒标准品制备 |
2.2.7 荧光定量PCR测定 |
2.2.8 微囊藻毒素测定 |
2.3 结果 |
2.3.1 柘林湖及鄱阳湖入湖口环境因子 |
2.3.2 浮游植物群落动态变化 |
2.3.3 荧光定量结果 |
2.3.4 相关性分析 |
2.4 讨论 |
2.4.1 富营养化水平 |
2.4.2 水体输移对浮游植物的影响 |
2.4.3 基于荧光定量结果及微囊藻毒素分析 |
第三章 基于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研究微囊藻的种源追溯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藻株分离及培养 |
3.2.2 藻株的形态观察 |
3.2.3 藻株的DNA的提取及微囊藻的多位点序列分型 |
3.2.4 序列比对,系统进化树的构建 |
3.2.5 藻株的毒素合成基因检测 |
3.3 结果 |
3.3.1 多位点序列分型 |
3.3.2 分子系统分析 |
3.3.3 遗传多样性 |
3.4 讨论 |
第四章 柘林湖长孢藻的形态多样性及其分子特征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样品的采集 |
4.2.2 藻株分离及培养 |
4.2.3 藻株的形态观察 |
4.2.4 藻株的DNA的提取,PCR及克隆 |
4.2.5 序列比对,系统进化树的构建及ITS二级结构的构建 |
4.2.6 藻株的毒素合成基因与产异味基因检测 |
4.3 结果 |
4.3.1 长孢藻形态特征 |
4.3.2 分子系统分析 |
4.3.3 长孢藻ITS二级结构 |
4.3.4 长孢藻毒素合成基因与产异味基因检测 |
4.4 讨论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微囊藻 |
柘林湖及鄱阳湖入湖口浮游植物名录 |
附录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7)鄱阳湖浮游植物时空格局及环境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语表 |
第1章 引言 |
1.1 鄱阳湖浮游植物研究进展 |
1.1.1 浮游植物研究现状 |
1.1.2 浮游植物研究不足 |
1.1.3 浮游植物未来研究重点 |
1.1.4 浮游植物研究小结 |
1.2 鄱阳湖水环境研究进展 |
1.2.1 水环境研究现状 |
1.2.2 水环境研究不足 |
1.2.3 水环境未来研究重点 |
1.2.4 水环境研究小结 |
1.3 鄱阳湖浮游植物的科学问题 |
1.4 研究内容和意义 |
1.5 研究路线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样地选择 |
2.2 采样时间选择 |
2.3 监测指标选择 |
2.4 浮游植物采集及镜检 |
2.5 数据分析 |
第3章 结果与讨论 |
3.1 鄱阳湖水环境时空特征 |
3.1.1 入湖口水环境时空分析 |
3.1.2 主湖区水环境时空分析 |
3.1.3 碟形湖水环境时空分析 |
3.1.4 湖汊水环境时空分析 |
3.1.5 出湖口水环境时空分析 |
3.1.6 小结 |
3.2 鄱阳湖浮游植物组成及空间分布 |
3.2.1 浮游植物种类组成 |
3.2.2 入湖口浮游植物群落 |
3.2.3 主湖区浮游植物群落结构 |
3.2.4 碟形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 |
3.2.5 湖汊浮游植物群落结构 |
3.2.6 出湖口浮游植物群落结构 |
3.2.7 小结 |
3.3 浮游植物种类时空格局分析 |
3.3.1 五种生境浮游植物种类变化 |
3.3.2 五种生境浮游植物优势种变化 |
3.3.3 五种生境浮游植物密度变化 |
3.3.4 小结 |
3.4 不同生境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环境影响因素 |
3.4.1 入湖口环境因子对浮游植物群落影响分析 |
3.4.2 主湖区环境因子对浮游植物群落影响分析 |
3.4.3 碟形湖环境因子对浮游植物群落影响分析 |
3.4.4 湖汊环境因子对浮游植物群落影响分析 |
3.4.5 出湖口环境因子对浮游植物群落影响分析 |
3.4.6 小结 |
3.5 鄱阳湖浮游植物群落变化的环境解析 |
3.5.1 鄱阳湖水位变化解析 |
3.5.2 鄱阳湖营养盐变化解析 |
3.5.3 鄱阳湖透明度等因子变化解析 |
3.5.4 鄱阳湖浮游植物时空变化解析 |
3.5.5 小结 |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展望 |
4.3 创新点 |
附录 |
附录一: 鄱阳湖浮游植物图谱 |
附录二: 野外生境图 |
附录三: 野外采样标准程序(SOP)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8)基于图像流式设计的水质安全监测系统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创新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创新点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图像流式水质安全监测系统硬件的构建 |
2.1 总体设计 |
2.1.1 目的及意义 |
2.1.2 基本流程 |
2.2 硬件设计 |
2.2.1 微流泵 |
2.2.2 毛细软管及毛细石英管 |
2.2.3 细胞观测平台 |
2.2.4 CCD相机 |
2.2.5 激光台及激光笔 |
2.2.6 机械平台及联动装置 |
2.3 显微平台的控制 |
2.3.1 CCD图像传感器工作原理 |
2.3.2 显微镜视野的计算 |
2.3.3 样品移动速度计算 |
2.3.4 显微平台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图像流式水质安全监测系统软件的设计 |
3.1 软件总体设计 |
3.1.1 虚拟仪器开发软件 |
3.1.2 藻类及细菌描述 |
3.1.3 激光光源的选择 |
3.2 图像降噪研究 |
3.2.1 不同降噪方法比较 |
3.2.2 一种基于多图片平均的降噪方法 |
3.2.3 一种基于像素点大小及灰度的去噪方法 |
3.3 图像识别系统研究 |
3.3.1 藻类、细菌计数及测量细胞大小模块 |
3.3.2 藻类、细菌识别、分类模块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测试 |
4.1 系统硬件部分测试 |
4.1.1 显微平台成像测试 |
4.1.2 明场成像测试 |
4.1.3 细胞成像测试 |
4.2 系统软件部分测试 |
4.2.1 降噪功能测试 |
4.2.2 测量细胞大小功能测试 |
4.2.3 细胞计数、分类功能测试 |
4.3 大量样品比对实验 |
4.3.1 传统细胞计数法 |
4.3.2 细胞对比测试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图像流式水质安全监测系统的水体评价 |
5.1 背景概况 |
5.1.1 明理湖概况 |
5.1.2 采样点及水质检测方法 |
5.2 富营养化评价 |
5.2.1 评价方法 |
5.2.2 营养化评价结果 |
5.3 藻毒素安全评价 |
5.3.1 藻毒素的毒性作用 |
5.3.2 藻毒素的环境特征 |
5.3.3 藻毒素安全评价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9)再生水补给条件下城市景观水体的水质特征与调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城市景观水体概述 |
1.1.1 城市景观水体的功能和分类 |
1.1.2 城市景观水体建设现状 |
1.2 城市景观水体水环境现状 |
1.2.1 城市景观水体补给水源 |
1.2.2 城市景观水体水质现状 |
1.2.3 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发展趋势 |
1.3 再生水补给景观水体现状 |
1.3.1 再生水水质与水体水环境需求的协调 |
1.3.2 再生水补给景观用水的现状 |
1.3.3 再生水补给景观用水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再生水补给景观水体影响水质的关键因素 |
1.4.1 营养盐 |
1.4.2 环境因子 |
1.4.3 微量有机污染物 |
1.4.4 水动力学 |
1.5 课题的来源、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 |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典型景观水体水质特征分析 |
2.1.1 全国代表性城市景观水体调研 |
2.1.2 典型景观水体监测与分析 |
2.2 试验方案 |
2.2.1 再生水中营养物对藻类生长的影响机制模拟试验 |
2.2.2 再生水补水对景观水体水质影响模拟试验 |
2.2.3 再生水补水型景观水体的原位净化和异位处理模拟试验 |
2.3 分析测试与评价方法 |
2.3.1 分析测试指标 |
2.3.2 评价指数分析 |
2.4 MIKE 21 FM模型应用与优化 |
3 城市景观水体水质基准研究 |
3.1 城市景观水体的水域与水质特征 |
3.1.1 城市景观水体的水域特征 |
3.1.2 城市景观水体的感官指标特征 |
3.1.3 城市景观水体的物理化学特征 |
3.1.4 基于PCA分析的城市景观水体水质评价 |
3.2 再生水补给型景观水体的水质特征 |
3.2.1 再生水补给对景观水体感官性状影响特征 |
3.2.2 再生水补给对景观水体藻类生长的影响特征 |
3.2.3 再生水补给对景观水体毒性和风险的影响特征 |
3.3 城市景观水体环境功能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适用性研究 |
3.3.1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局限性 |
3.3.2 基于城市景观水体景观功能的水质控制指标研究 |
3.4 城市景观水体水质基准建议值的确定 |
3.4.1 关键水质基准的确定方法 |
3.4.2 城市景观水体水质基准建议值的制定 |
3.5 本章小结 |
4 再生水补水对城市景观水体水质的影响研究 |
4.1 营养物对藻类生长的影响研究 |
4.1.1 常量氮磷元素对藻类生长的影响 |
4.1.2 微量金属元素对藻类生长的影响 |
4.1.3 基于水质矩阵法的影响因子评价 |
4.2 不同再生水补水条件对水体的影响研究 |
4.2.1 感官性状变化规律 |
4.2.2 水质指标变化规律 |
4.2.3 水质基准参数变化规律 |
4.3 不同换水周期对水体的影响研究 |
4.3.1 感官性状的变化规律 |
4.3.2 水质指标变化规律 |
4.3.3 水质基准参数变化规律 |
4.4 本章小结 |
5 再生水补水型城市景观水体原位净化和异位处理技术研究 |
5.1 曝气增氧自净强化技术研究 |
5.1.1 水体环境容量分析 |
5.1.2 水体环境复氧和颗粒物沉降特性 |
5.1.3 理论需氧量分析 |
5.1.4 曝气对水体透明度的影响 |
5.2 生态-生物多元组合原位净化技术研究 |
5.2.1 生态-生物多元组合原位净化原理 |
5.2.2 生态-生物多元组合原位净化效果分析 |
5.2.3 载体生物膜特性及作用机制 |
5.3 旁路循环异位处理技术研究 |
5.3.1 旁路循环异位处理原理 |
5.3.2 旁路循环处理技术处理特性分析 |
5.3.3 旁路循环系统最优循环处理量研究 |
5.4 城市景观水体景观功效提升综合对策研究与案例分析 |
5.4.1 城市景观水体景观功效提升综合对策研究 |
5.4.2 城市景观水体景观功效提升案例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创新点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附录2 :博士期间发明专利情况 |
附录3 :博士期间获得的科技奖励 |
附录4 :博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10)白鹤芋根部水浸液对伪鱼腥藻的化感抑制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伪鱼腥藻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
1.3.1 伪鱼腥藻的特性 |
1.3.2 伪鱼腥藻的分布 |
1.3.3 伪鱼腥藻的危害 |
1.3.4 伪鱼腥藻的控制 |
1.4 化感抑藻技术研究进展 |
1.4.1 化感抑藻技术概述 |
1.4.2 化感抑藻的作用方式 |
1.4.3 化感抑藻的作用机制 |
1.4.4 化感物质的分离与鉴定 |
1.5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仪器 |
2.1.2 实验试剂 |
2.1.3 伪鱼腥藻 |
2.1.4 白鹤芋根部水浸液(SKRE) |
2.2 实验方法 |
2.2.1 研究区域 |
2.2.2 伪鱼腥藻生长特性实验 |
2.2.3 SKRE化感作用实验 |
2.2.4 SKRE对水质的影响实验 |
2.2.5 SKRE对伪鱼腥藻代谢影响的验证方法 |
2.3 检测方法 |
2.3.1 常规指标 |
2.3.2 藻类光合作用指标 |
2.3.3 藻类细胞形态学参数及自发叶绿素荧光 |
2.3.4 伪鱼腥藻常规代谢物 |
2.3.5 伪鱼腥藻蛋白 |
2.3.6 SKRE成分分析 |
2.4 数据分析方法 |
2.4.1 藻类优势值 |
2.4.2 藻类比增长率 |
2.4.3 藻类生长抑制率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伪鱼腥藻分布规律及生长特性 |
3.1 引言 |
3.2 伪鱼腥藻分布规律 |
3.3 伪鱼腥藻占优势水体环境特征 |
3.4 伪鱼腥藻与2-MIB的相关关系 |
3.5 伪鱼腥藻生长特性 |
3.5.1 温度对伪鱼腥藻生长的影响 |
3.5.2 光照强度对伪鱼腥藻生长的影响 |
3.5.3 营养盐对伪鱼腥藻生长的影响 |
3.5.4 pH对伪鱼腥藻生长的影响 |
3.5.5 水力扰动对伪鱼腥藻生长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SKRE对伪鱼腥藻的化感作用特性 |
4.1 引言 |
4.2 SKRE作用下伪鱼腥藻生物量的变化 |
4.2.1 投加量的影响 |
4.2.2 投加方式的影响 |
4.2.3 伪鱼腥藻初始浓度的影响 |
4.3 SKRE作用下伪鱼腥藻叶绿素A的变化 |
4.4 SKRE作用下伪鱼腥藻细胞形态的变化 |
4.5 SKRE作用下伪鱼腥藻产嗅特性的变化 |
4.6 SKRE对水质的影响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SKRE对伪鱼腥藻的化感作用机制 |
5.1 引言 |
5.2 SKRE对伪鱼腥藻光合作用的影响 |
5.2.1 光量子产量 |
5.2.2 快速光曲线初始斜率 |
5.2.3 电子传递速率 |
5.2.4 半饱和光强 |
5.2.5 藻类自发叶绿素荧光 |
5.3 SKRE对伪鱼腥藻细胞膜脂的影响 |
5.4 SKRE对伪鱼腥藻代谢的影响 |
5.4.1 伪鱼腥藻的代谢物鉴定 |
5.4.2 SKRE作用前后伪鱼腥藻代谢物的变化 |
5.4.3 SKRE对伪鱼腥藻代谢影响的验证 |
5.5 SKRE对伪鱼腥藻蛋白的影响 |
5.5.1 蛋白鉴定 |
5.5.2 差异蛋白数量 |
5.5.3 差异蛋白的功能分布 |
5.5.4 差异蛋白的代谢通路 |
5.5.5 差异蛋白定位 |
5.6 SKRE主要成分分析 |
5.7 SKRE抑制伪鱼腥藻的作用机制解析 |
5.8 本章小结 |
结论 |
附图 |
附表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国外关注淡水藻类毒素(论文参考文献)
- [1]蓝藻水华与淡水鱼类的生态相互作用研究进展[J]. 谷孝鸿,李红敏,毛志刚,陈辉辉,沈睿杰,曾庆飞. 科学通报, 2021(21)
- [2]烟草漂浮育苗有害藻类致病机制及其防治研究进展[J]. 崔江宽,常栋,万笑迎,康晓博,赵一鸣,黄微微,郑潜,李建华,王雪芬,孟颢光,蒋士君. 中国烟草学报, 2021(04)
- [3]氮源对铜绿微囊藻MCs合成和氮代谢影响的研究[D]. 姚冬梅. 天津农学院, 2021(08)
- [4]硫酸铜对藻细胞生长和光合活性的调控研究[D]. 宗容容.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
- [5]水源水库藻类种群时空演替的伴生菌群驱动机制研究[D]. 闫苗苗.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6]柘林湖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动态变化及其对鄱阳湖蓝藻水华影响[D]. 张毅鸽. 江西师范大学, 2020
- [7]鄱阳湖浮游植物时空格局及环境解析[D]. 陈明华. 南昌大学, 2019(06)
- [8]基于图像流式设计的水质安全监测系统的构建[D]. 尹美琳. 天津理工大学, 2020(05)
- [9]再生水补给条件下城市景观水体的水质特征与调控技术研究[D]. 刘言正.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
- [10]白鹤芋根部水浸液对伪鱼腥藻的化感抑制作用及机制研究[D]. 高静思.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