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海光华冠群软件有限公司ASP应用服务(论文文献综述)
罗先锋[1](2018)在《我国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发展研究》文中提出就世界许多国家私立高等教育而言,非营利性私立高校是主流,但我国的非营利性民办高校,自从改革开放复兴后至今仍非常弱小,其发展迫切需要关注和研究。本论文以我国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发展为研究主题,以美国的非营利性私立院校发展为借鉴,从组织发展的视角出发,以外部环境和组织自身两个分析维度,将组织发展理论、大学组织理论和非营利组织理论作为理论分析基础,应用历史、个案、比较的研究方法,选取美国不同历史时期以及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相同历史时期的非营利性私立(民办)高校为研究对象,就其外部发展环境、院校发展情况、院校发展成效和问题为研究内容,探究外部环境对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发展的影响和非营利性民办高校自身对环境变化的回应,基于此归纳发展经验、教训,并提出发展建议和展望。本研究得出如下几点主要结论:(1)非营利性民办(私立)高校发展是指学校组织与外部环境和组织自身适应协调过程中的发展变化。作为兼具非营利性组织特征和大学组织特征于一体的非营利性民办高校,若想要持续健康发展,必须积极回应外部环境的变化。(2)根据组织发展理论(本尼斯)、大学组织理论和非营利组织理论,组织发展与外部环境密不可分,相互影响。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发展需要考虑外部环境和组织自身两个维度。其中环境因素,主要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宏观环境,以及影响非营利性民办(私立)高校发展的几个重要环境力量,即法律环境、政府各级组织、市场以及公立和营利性高校等组织的影响。组织自身主要关注办学理念和目标、内部治理、资源以及教学、科研、社会服务职能的履行。(3)根据非营利性民办高校的定义界定,论文对我国近代59所非营利性私立大学(国人自办38所,教会大学21所)、当代38所非营利性民办高校的发展演变进行了研究:同时选取当代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厦门华厦学院和贵州盛华职业学院作为个案就其发展情况进行具体描述。研究发现我国非营利性民办高校的发展经验主要是民智民力兴办私学的传统传承与创新、支持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发展的制度环境形成以及非营利性民办高校自身形成了私立性、非营利性、独立性和适应性等独特品质;其面临的发展问题主要是社会传统带来的观念障碍长久存在、制度供给不足造成的困境以及组织合法性存疑的困境等。(4)为便于借鉴,论文选取美国非营利性私立高校为研究对象,就其自1636年哈佛大学成立以来近400年的发展变化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研究发现其发展的经验主要是宗教慈善兴学传统的巨大影响、适宜制度环境的形成和美国非营利性私立大学独特品质私立性、非营利性、多样性、精英性和适应性的形成;其发展的历史教训是政府干预下的私立性隐忧、过度市场导向带来的消极影响和营利性对非营利性的侵蚀。(5)研究认为中美两国的非营利性民办(私立)院校,无论是在政治、经济、社会和历史文化传统等外部环境方面,还是在使命与价值观、治理结构和组织职能发挥等方面,都存在巨大差异。在面对观念变革乃是改善环境的首要之举和制度完善才是发展保障的背景下,我国的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应积极地影响、改变和创造发展环境并直面产权问题。对于组织自身,研究建议我国的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应明确组织的使命和价值观、完善治理结构、增强争取资源的能力以及充分发挥组织职能,以早日破解组织合法性困境。对于当前我国非营利性民办高校身份的确认,研究认为关键在于制度完善及实施、举办者规范、公益产权明确及监督机制实施。(6)基于营利性与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在办学实践和社会认知方面的时间差异,本研究把我国的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发展所要经历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从观念建立到制度建立再到社会普遍认可的阶段。目前我国非营利性民办高校正处在从观念建立阶段转向制度建立的发展阶段,要想获得普遍的社会认可还需相当长的时期。研究提醒对我国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发展问题的认识不能忽视其所处的阶段性特征。(7)研究认为未来我国的外部环境将进一步改善,非营利性民办高校的发展能力也将增强。但需关注“大学公私界限模糊”可能导致非营利性民办高校的“公办化”问题。目前尽管弱小的、但独具特殊发展价值和意义的非营利性民办高校群体成为一流的民办大学的愿景值得期待。
陈显扬[2](2009)在《基于ASP的中小贸易企业物流信息系统设计及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小型贸易企业不仅是国民经济的巨大贡献者,也在伴随信息化进程的深入,展露出未来信息化建设主体的潜力。相对于大型企业来说,中小型贸易企业的人力、财力和信息技术实力都较弱,而信息系统的建设与更新的成本高、周期长,限制了中小型贸易企业信息化程度与管理水平的发展。通过网络给企业提供配置、租赁和管理应用的专业化服务,即ASP(Application Service Provider,应用服务提供商)模式的出现很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针对上述情况,本文提出了基于ASP模式的中小型贸易企业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及应用。首先,通过对中小型贸易企业信息化的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深入分析国内外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发展及应用状况的基础上,分析了传统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所面临的问题及在企业管理方式中存在的不足,结合ASP应用模式的运行机制和特点,并依据实现ASP应用的高性能、可配置性、伸缩性的目标,为其物流管理提出一个系统的方案,使得企业在各节点上实现集约化的管理。其次,对基于ASP模式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其中对ASP环境下中小型贸易企业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平台的构建原则进行了探讨,并重点对ASP成熟度模型中的多租户架构、Multi-Tenant应用的可配置性及ASP应用架构的可伸缩性中的关键技术和设计展开了详细的研究,并把这些理论运用到实际的开发当中,其中具体对相关的数据库结构的设计、功能模块的设计、界面的设计及系统的部署结构等进行了详尽的描述。为进一步实现本系统的开发奠定了基础。最后,开发出一套基于ASP模式的相对适用于现代中小型贸易企业流程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已在十几家中小型贸易企业客户中成功进行了部署和实例运行,目前为止运行情况良好。各家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在ASP平台上选择所需的服务,用户可以分别通过对订单管理、采购管理、库存管理、销售管理、供应商和客户管理、商品及价格管理等子系统的操作,实现对本企业在物流上的有序管理,并且借助ASP平台实现信息的共享,协同作业,发展更广泛的供应市场,同时系统的维护成本也大幅降低。对于改善我国中小型贸易企业信息化程度落后,企业间信息交流不及时,采购销售成本难以降低的现状,以及对企业实行供应链管理是很有积极的探索意义。
杨升山[3](2008)在《基于应用服务提供商模式的ASVS平台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广大企业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企业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来提高内部运作效率,改善经营管理,降低生产成本,全面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力。然而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却面临着种种困难,由于缺乏资金和人才,它们普遍无力去开发自己的信息化系统。ASP(应用服务提供商,Application Service Provider)模式的出现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它打破了以定制为主的传统软件应用模式,企业无须自主开发和维护软件系统,几乎全部的工作都由供应商来负责,企业用户直接从供应商那里获得服务,并缴纳一定的租金。因此,如何利用ASP模式改造现有的信息化系统,已成为目前ASP研究领域的热点。本课题结合了山西万博电子信息实业有限公司的ASVS(代理服务,Agent Service Server)平台这一实际应用项目,对ASP模式展开研究,重点探讨了ASP模式的实现架构以及该模式在金融POS业务领域中的应用。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首先,探讨了ASP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特点和发展前景,并引入最新的SaaS(软件即服务,Software as a Service)模式。通过ASP与SaaS的对比,指出了早期ASP存在的缺陷,并对早期ASP险遇失败的原因进行了归纳和总结。通过ASP模式与其他软件应用模式的对比,重点突出了ASP模式的优势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其次,对几种常见的ASP应用架构进行了分析,重点介绍了单实例多用户体系结构。此外还探讨了微软的SaaS高级架构和最新的智能客户端技术,并把二者作为构建ASVS服务模型的理论基础和实现条件。最后,分别对ASVS服务模型和ASVS平台进行了设计,并实现了ASVS平台。由于本课题来源于实际的生产项目,因此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此外本课题还具有一些创新点:第一,它是ASP模式在金融POS业务领域的首次探讨,所设计的ASVS服务模型可以用来指导该领域相关软件系统的开发和实施,尤其针对于那些基于ASP模式的软件系统,具有一定的实际参考价值;第二,由于ASVS平台采用了最新的智能客户端技术,因此它扩展了ASP模式的实现方式;第三,在ASVS平台的设计过程中,对ISO8583协议进行了扩展,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动态菜单协议,通过使用该协议可以大幅度提高普通POS机的业务处理能力。目前,ASVS平台的服务器被集中部署在华夏银行,已经开始为各个商户提供相关服务,企业的用户数量也在不断地增加。
金新亮[4](2007)在《网络化制造资源管理系统开发与研究》文中指出网络化制造是经济全球化和信息革命时代的产物,是我国的制造业增强自身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有效手段。本文首先分析了现代化制造业的发展趋势、网络化制造与ASP应用服务的关系,介绍了实现网络化制造资源管理系统的几项主要技术,然后明确了制造业资源的定义与制造业资源模型的建立原则,建立了制造资源的配置模型。对资源评价理论以及资源优化评价方法进行了探讨,确定了资源评价的基本要素,提出了一种综合优化配置策略。最后,利用JSP、ORACLE、JAVA等编程技术实现了对制造资源数据库的访问,建立了一个基于网络化的制造资源管理系统。
徐晨[5](2001)在《编织企业信息化蓝图──访上海光华冠群软件有限公司总经理徐跃》文中研究指明
黄宇健[6](2001)在《引入时期国内ASP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认为ASP是未来计算机系统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今后软件与互联网发展的重要方向。目前,ASP在国内尚处于引入时期,但大批的资讯企业已经投入该行业,许多关联的发展商包括电信运营商、硬件设备开发商等都在为推动该行业的发展进行大量的开发与战略设计。但目前国内关于ASP的研究与之明显不适应,资料匮乏。在现阶段,研究ASP在国内的发展道路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本文通过大量的调查,参考大量国内外着名机构的研究成果,在实证的基础上对国内ASP发展商所面临的战略环境以及拥有的战略能力资源进行了分析,阐述了ASP的基本情况与市场模型,外部环境特点与不同ASP发展商战略能力资源的优势劣势,并指出了现阶段国内ASP发展所需要具备的基本战略能力。 在结论部分,文章从三方面提出了国内ASP发展商的发展战略。在市场战略模型上,国内ASP应当采用FSP、VSP、DSP三种模型;在市场推广过程中,国内ASP必须考虑适合国内基本情况的做法,推广网下操作模式、局域网ASP模式与充当教育者的大营销模式;在完善外部环境、抓住机遇、回避风险的问题上,国内ASP需要根据ASP的运作特点挑选合作伙伴,同时它们应当根据各自的情况缔结松紧程度不一的各种战略联盟。
杨云龙[7](2001)在《CA:把合资进行到底》文中指出合资作为一种引进外资的方式,曾经对中国的发展起到过不可估量的作用,但是随着开放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外国公司纷纷转向独资的方式,但CA却依然对合资情有独钟。1995年进入中国的CA公司,从1998年开始发力,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先后成立6家合资公司,而且就目前的发展态势来看,CA这种合资还将继续,大有一发而不可收的架势
王仕斌[8](2000)在《CA:为电子商务开道》文中指出11月6日至8日,位于上海浦东,坐落在黄埔江畔的上海国际会议中心汇聚了4000多名宾客,CA信息技术亚洲大会在这里召开,以王嘉廉为首,从美国远道而来的CA公司高官们与来自亚洲各国的企业界、媒
霍皓迪[9](2000)在《ASP期待亚洲的辉煌》文中研究说明CA吹响亚洲ASP发展的号角 在CA—Worle Asia2000大会上CA董事长王嘉廉说:“有些人说.com的末日马上就要来临了,但是我说这不是结束的开始──而是开始阶段的结束。”据预测,到2003年ASP(Application Services Provider?
李佳师[10](2000)在《eBusiness开始的终结》文中研究表明没有人会忽视高增长的亚洲市场,同样也没有人会忽视更迅猛增长的中国市场,正因为如此,从来没有在美国以外的任何国家举办的CA—world第一次移师莅临中国上海,或许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CA这个从四个人小公司发展到今天拥有60亿
二、上海光华冠群软件有限公司ASP应用服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上海光华冠群软件有限公司ASP应用服务(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核心概念辨析 |
第三节 文献综述与评价 |
第四节 研究设计 |
第二章 美国非营利性私立高校发展的历史回顾 |
第一节 1636-1818年美国非营利性私立高校发展研究 |
第二节 1819-1943年美国非营利性私立高校发展研究 |
第三节 1944年以后美国非营利性私立高校发展研究 |
第三章 我国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发展的历史回顾 |
第一节 1882-1952年我国非营利性私立高校发展研究 |
第二节 1982-2009年我国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发展研究 |
第三节 2010年以后我国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发展研究 |
第四章 我国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发展的个案研究 |
第一节 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发展的个案研究 |
第二节 厦门华厦学院发展的个案研究 |
第三节 贵州盛华职业学院发展的个案研究 |
第五章 我国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发展的理论分析与展望 |
第一节 理论分析 |
第二节 历史与传承 |
第三节 比较与借鉴 |
第四节 思考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完成课题情况 |
(2)基于ASP的中小贸易企业物流信息系统设计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代物流及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概述 |
1.1.2 ASP 模式及其运行原理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物流管理的现状 |
1.2.2 ASP 的发展应用现状 |
1.3 本文研究意义和成果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和所取得的成果 |
1.4 论文架构 |
2 基于ASP 模式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应用技术分析 |
2.1 基于ASP 模式的企业信息化研究综述 |
2.1.1 传统软件模式与ASP 软件模式的比较分析 |
2.1.2 企业实施ASP 模式的条件 |
2.2 中小型贸易企业实施传统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所面临的问题 |
2.2.1 中小型贸易企业及其特点 |
2.2.2 中小型贸易企业实施传统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所面临的问题 |
2.3 本文的技术研究思路 |
2.4 ASP 模式相关技术简介 |
2.4.1 MemCached 技术 |
2.4.2 XML 与Web Services 技术 |
2.4.3 基于XML 和Web Services 的数据集成与交换模型 |
2.5 本章小结 |
3 基于ASP 模式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关键技术设计 |
3.1 基于ASP 模式的中小型贸易企业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架构设计 |
3.1.1 总体结构设计原则 |
3.1.2 ASP 物流管理平台构建的原则 |
3.2 构建ASP 多租户架构 |
3.2.1 ASP 多租户架构设计 |
3.2.2 Multi-Tenant 应用的可配置性设计 |
3.3 可伸缩的ASP 应用架构的设计 |
3.3.1 应用服务器层的水平扩展 |
3.3.2 数据库层的水平扩展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ASP 模式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4.1 面向中小型贸易企业的ASP 模式的系统功能模型概述 |
4.2 各子系统功能详细设计 |
4.2.1 订单管理子系统 |
4.2.2 采购管理子系统 |
4.2.3 库存管理子系统 |
4.2.4 销售管理子系统 |
4.2.5 供应商、客户管理子系统 |
4.2.6 商品及价格管理子系统 |
4.3 用户权限管理 |
4.3.1 角色、用户和权限之间的关系 |
4.3.2 授权规则的设计实现与校验 |
4.4 系统运行效果 |
4.5 本章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工作总结 |
5.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3)基于应用服务提供商模式的ASVS平台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背景、来源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课题的来源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分析和总结 |
1.3 ASP模式 |
1.3.1 ASP的定义 |
1.3.2 ASP的服务内容 |
1.3.3 ASP的特点 |
1.3.4 ASP模式与传统软件应用模式的比较 |
1.3.5 早期ASP遭遇挫折的原因 |
1.4 SaaS模式 |
1.4.1 SaaS的定义及特点 |
1.4.2 SaaS成熟模型 |
1.4.3 SaaS与早期ASP的比较 |
1.5 ASP的体系架构 |
1.5.1 单实例单用户体系结构 |
1.5.2 单实例多用户体系结构 |
1.5.3 通用的二层体系结构 |
1.5.4 通用的五层体系结构 |
1.5.5 SaaS高级体系架构 |
1.6 本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ASVS服务模型的设计 |
2.1 ASVS服务模型 |
2.1.1 ASVS服务模型的架构 |
2.1.2 ASVS服务模型的功能划分 |
2.2 智能客户端 |
2.3 福利消费系统 |
2.4 ASVS服务模型与传统POS实现架构的对比 |
2.5 ASP模式在ASVS服务模型中的应用 |
2.6 本章小节 |
第三章 ASVS平台的总体设计 |
3.1 系统的需求概述 |
3.2 系统的总体设计 |
3.2.1 系统的功能模块划分 |
3.2.2 系统的流程图 |
3.2.3 系统的数据流图 |
3.3 系统数据库设计 |
3.3.1 实现多用户数据体系结构的三种方案 |
3.3.2 实现多用户数据体系结构的三种设计模式 |
3.3.3 系统的数据模型 |
3.4 系统的安全管理 |
3.5 系统的开发环境 |
3.6 本章小节 |
第四章 动态菜单协议的设计与实现 |
4.1 协议的原理 |
4.2 协议的实现 |
4.3 协议的工作流程 |
4.4 本章小节 |
第五章 系统功能模块的实现 |
5.1 iPOS模块的设计 |
5.1.1 POS概述 |
5.1.2 POS的功能 |
5.1.3 iPOS模块的实现 |
5.2 ASVS模块的设计 |
5.2.1 ASVS模块的功能 |
5.2.2 ASVS模块的实现 |
5.3 BOSS模块的设计 |
5.3.1 BOSS模块的功能 |
5.3.2 BOSS模块的实现 |
5.4 实验结果及性能分析 |
5.5 本章小节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4)网络化制造资源管理系统开发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1章 引言 |
1.1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 |
1.1.1 制造业信息化是现代化制造业发展的趋势 |
1.1.2 ASP 及国内外发展现状 |
1.1.3 制造资源管理研究的现状 |
1.2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2章 制造业资源分类和模型的建立 |
2.1 制造业资源需求概述 |
2.2 制造业资源 |
2.3 制造业资源模型的概念与建立原则 |
2.3.1 制造业资源模型的概念 |
2.3.2 制造业资源模型的建立原则 |
2.4 制造业资源的分类与物理模型 |
2.4.1 制造业资源的分类方法 |
2.4.2 制造资源的物理模型 |
2.5 制造业资源的描述与数据模型 |
2.5.1 资源信息的表示 |
2.5.2 制造业资源特征描述 |
2.5.3 制造资源数据模型 |
2.6 小结 |
第3章 ASP 平台的基本构架的选择和实现的主要技术 |
3.1 ASP 平台的基本构架 |
3.1.1 目前主流的开发平台 |
3.1.2 J2EE 平台与.NET 平台的比较与选择 |
3.2 实现ASP 平台的主要技术 |
3.2.1 JAVA 技术 |
3.2.2 XML 技术 |
3.2.3 J2EE 技术 |
3.3 管理系统中的制造资源数据库开发 |
3.3.1 ORACLE 数据库管理系统简介 |
3.3.2 ORACLE 数据库管理系统特点 |
3.3.3 数据库访问技术 |
3.3.3.1 数据库开发关键程序简介 |
3.3.3.2 捕获错误程序简介 |
3.4 小结 |
第4章 ASP 中的制造资源评价方法 |
4.1 AHP 层次分析法 |
4.1.1 层次分析法简介 |
4.1.2 层次分析法的数学原理 |
4.2 基于AHP 层次分析的资源评价算法 |
4.2.1 确定评价指标集和评价对象集 |
4.2.2 建立评价矩阵E |
4.2.3 确定权重矢量W |
4.2.4 计算决策矢量B |
4.3 基于AHP 的制造资源评价流程 |
4.3.1 制造资源评价步骤 |
4.3.2 制造资源评价实例 |
4.4 小结 |
第5章 基于J2EE 结构的原型系统实现 |
5.1 J2EE 平台及其编程模式 |
5.1.1 J2EE 平台模式架构 |
5.1.2 J2EE 的编程模式 |
5.2 基于J2EE 的资源管理系统的体系结构设计 |
5.2.1 基于J2EE 的制造资源管理系统的体系结构设计 |
5.2.2 系统的开发环境 |
5.3 管理系统的功能实现 |
5.3.1 用户注册 |
5.3.2 资源发布与检索的实现 |
5.3.3 资源配置的实现 |
5.3.4 优化评价功能的实现 |
5.4 小结 |
第6章 总结 |
6.1 主要研究成果 |
6.2 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详细摘要 |
(6)引入时期国内ASP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
2 ASP的概念与市场概述 |
2.1 ASP的出现与历史 |
2.2 ASP的概念 |
2.3 ASP的特征 |
2.4 ASP的种类 |
2.5 ASP的市场模型 |
2.6 ASP的市场前景 |
3 国内ASP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
3.1 国内ASP市场的现状 |
3.1.1 国内ASP发展的历史与动因 |
3.1.2 国内ASP的市场参与者 |
3.2 国内ASP发展的问题 |
3.2.1 国内ASP所面临的环境问题 |
3.2.2 不同发展商所面临的资源问题 |
3.3 国内ASP市场准入的基本条件 |
4 国内ASP的发展战略 |
4.1 国内ASP市场发展道路的选择 |
4.1.1 ASP市场战略模型 |
4.1.2 不同ASP开发商市场选择与资源能力匹配问题的简略分析 |
4.2 建立适合国内发展的ASP市场推广模式 |
4.2.1 网下操作模式 |
4.2.2 局域网ASP模式 |
4.2.3 充当教育者的大营销模式 |
4.3 ASP外部环境的完善 |
4.3.1 选择适合ASP发展的资源供应商 |
4.3.2 建立战略联盟 |
5 结束语 |
6 注释 |
7 附录 |
7.1 附录1 珠江三角洲中小型私营企业管理人员计算机管理调查 |
7.2 附录2 ASP专项调查 |
7.3 附录3 不同ASP发展商能力调查 |
8 参考文献 |
9 作者论文以及课题记录 |
10 后记 |
论文图表目录 |
图2—1 ASP的混合分类示意图 |
图2—2 ASP基本模型流程图 |
图2—3 ASP的拓展模型 |
图2—4 ASP拓展模型的流程图 |
图2—5 IDC~1 1999-2005年全球ASP市场规模预测示意图 |
图2—6 中外ASP业务5年内的前景指数与2年内的盈利前景指数 |
表2—1 IDC 1999-2005年全球ASP市场规模预测 |
表2—2 国内ASP的收入及客户分布状况 |
表2—3 国内ASP提供的服务类型及比例 |
图3—1 顾客对使用ASP的满意程度 |
图3—2 ASP发展的各种市场动因 |
图3—3 各类背景的ASP在市场中的接受比例 |
图3—4 ASP的应用层次与安全要求 |
图3—5 管理者购买新系统愿意支付最高金额的人数图 |
图3—6 发展ASP各种战略能力资源的影响面 |
图3—7 国内ASP生存能力图 |
表3—1 ERP系统的ASP支出与自建支出比较 |
表3—2 国内电子商务安全指数及排名 |
表3—3 国内的计算机、网络应用情况 |
表3—4 广东省珠江三角洲180名中小企业管理人员计算机应用调查结果 |
表3—5 中国各地区ASP用户分布比例 |
表3—6 ASP的财务组合 |
表3—7 不同ASP发展商对9种ASP战略能力资源的占有情况 |
图4—1 全面服务供应商FSP示意图 |
图4—2 DSP、VSP、一站购足型ASP差异显示图 |
图4—3 公司执行官IT应用决策的基本情况 |
图4—4 ASP与AIP的分工 |
图4—5 驱动ASP进行战略联盟的各种要素 |
图4—6 横向联盟模式资源分享情况 |
图4—7 ASP的供应链 |
图4—8 网通基于IDC的ASP发展模型 |
表4—1 国内ASP系统的兼容性问题 |
表4—2 引入时期9大战略能力资源ASP 6种服务类型的资源匹配矩阵 |
表4—3 引入时期ASP 6大服务类型对9大战略能力资源对的需求强度 |
表4—4 引入时期9种战略能力资源在国内不同发展商中的存量 |
表4—5 7种潜在ASP发展商发展6种ASP服务的优势分值矩阵 |
表4—6 7种潜在ASP发展商发展6种ASP服务的优势分值比率 |
表4—7 各种ASP的理想发展商 |
表4—8 不同发展商最适合发展的ASP模式 |
表4—9 部分中外新生的ASP软件供应商与经营领域 |
表4—10 ASP与软件许可系统基本情况的比较 |
表4—11 各种网络架构对ASP的作用比较 |
四、上海光华冠群软件有限公司ASP应用服务(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发展研究[D]. 罗先锋. 厦门大学, 2018(02)
- [2]基于ASP的中小贸易企业物流信息系统设计及应用[D]. 陈显扬. 上海交通大学, 2009(S2)
- [3]基于应用服务提供商模式的ASVS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 杨升山. 太原理工大学, 2008(10)
- [4]网络化制造资源管理系统开发与研究[D]. 金新亮. 华北电力大学(河北), 2007(01)
- [5]编织企业信息化蓝图──访上海光华冠群软件有限公司总经理徐跃[J]. 徐晨. 计算机周刊, 2001(Z2)
- [6]引入时期国内ASP发展战略研究[D]. 黄宇健. 暨南大学, 2001(01)
- [7]CA:把合资进行到底[J]. 杨云龙. 科技智囊, 2001(04)
- [8]CA:为电子商务开道[N]. 王仕斌. 中国企业报, 2000
- [9]ASP期待亚洲的辉煌[N]. 霍皓迪. 通信产业报, 2000
- [10]eBusiness开始的终结[N]. 李佳师. 中国电子报,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