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钢筋混凝土结构自然老化与修复(论文文献综述)
司丽超[1](2021)在《基于价值评价的太原市近现代文物建筑保护策略及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山西省的不可移动文物的数量位居全国首位,其中不乏大量文物建筑。太原作为山西的省会,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文物建筑的保护已经成为太原文化大发展的重要举措。文物建筑的保护工作主要集中在对古建筑的关注,而对大量继续使用中的近现代文物建筑的价值少有挖掘,目前缺乏相应的学术研究与保护实践。由于缺少科学的评价标准和全面的指导办法,保护和利用近现代文物建筑的过程经常依靠经验直觉,其结果必然造成大量近现代文物的破坏。本文基于近现代文物建筑保护与评价的现实需求,通过对太原市近现代文物建筑现状的综合价值评价,以科学评价为手段解决近现代文物建筑保护利用中的问题,以价值为核心促进近现代文物建筑评定与保护工作的制度化、合理化。本文依据“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指导实践”的研究思路进行论述。首先,对论文的研究背景、目标和意义进行阐述,明确文章的研究对象为太原市近现代文物建筑。其次,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理论、法律条例及制度标准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出目前我国近现代文物建筑评价认定与保护利用方面的不足。然后,研究并总结太原市近现代文物建筑的类型、分布、保护等级,依据调研数据归纳出近现代文物建筑的建筑特征及现状问题。以太原市近现代文物的特征为基点,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并参考现行规范标准,结合专家问询建议进而提取筛选出重要指标,试构建出太原市近现代文物建筑综合价值评价体系。该指标体系逐层包含一级指标3个(人文历史价值、建筑本体价值、社会经济价值)、二级指标8个(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室内外环境、建筑结构、设备设施、建筑技艺、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以及23个三级指标,全面评价太原市近现代文物建筑价值,确定其保护和修复的重点方向。论文最后总结适用于太原市乃至山西省近现代文物建筑保护策略与修复技术,提出关于太原市近现代文物建筑本体的修复技术和文物建筑的政策性保护措施。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西大学堂旧址作为案例,对其进行价值评价,针对其评价结果总结其相对应的保护策略和技术措施。
陈纵[2](2020)在《“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研究》文中认为大学校园是大学生学习、科研、生活、交流的主要场所,它集中体现校园文化、社会发展的前沿特征,对社会发展、文化进步、科技创新有着重要的作用。经历了中国从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转型,经历了建国后苏联模式的探索和文革时期的发展停滞,再到改革开放后的自由发展以及进入21世纪后的新校区建设井喷,中国的大学校园建设,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尤其是近20年,当代中国大学以有目共睹的速度高速发展,极大地扩大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培养容纳能力。但是近年来,遍地开花的大学城模式,高度扩张的大学校园,也产生了诸多新的问题,日益紧张的城市用地,逐渐压缩的城市空间,抑制着校园空间的对外膨胀,对校园建设既有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建设高潮的逐渐冷静,大学校园的发展进入了以更新为主的新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华南理工建筑设计研究院在何镜堂院士的领导下,实践了一大批国内优秀的大学校园设计,随着实践的深入,何镜堂院士也逐渐形成并发展了名为“两观三性”的建筑与规划设计理论,创造性的把“文化性”、“地域性”、“时代性”理论统一在“整体观”和“可持续发展观”的理论框架之中。本论文针对我国当代大学校园的新阶段,以“两观三性”理论为视角,立足当代,形成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大学校园规划与建筑更新、改造设计策略体系,旨在为我国大学校园的更新、发展提供有益的指导。论文的主要内容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提出问题,由第一章绪论和第二章组成,先介绍了论文的背景、对象、目的和意义,然后通过分析我国当代大学校园发展的现状,比较国内外优秀校园更新发展案例,发现我国大学校园发展的主要矛盾,理论结合实践,提出当代我国大学校园更新、改造设计的现实目标与原则。第二部分引入理论,由第三章构成。通过对“两观三性”理论及其实践的解读,分析并阐述其理论基础和实践支撑。并基于“两观三性”建筑与规划理论构建校区规划激活、空间更新唤醒、建筑改造更新三个层次设计目标与策略框架体系。第三部分分析问题与理论运用,以“两观三性”规划与建筑理论为基础,结合国内外大学规划与建筑更新实践案例,从两个不同层面逐层分析探索适合当代中国大学校园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第4章分为三个部分,分析当代大学校园规划层级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其中第一部分以城市区域为背景分析当代大学校园与城市联动,面向“校园—城市”整体发展构建校园规划更新、改造设计策略,通过既有校园空间规划的工作与城市整体协调,统筹规划、更新升级,促进校园与城市环境整体融合、动态提升;第二部分,面向大学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工作机制,并为了校园的可持续生长,搭建不断优化演进的校园交通系统,以及满足校园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低碳环境系统。第三部分以校园组团级别空间为切入点,通过公共空间的改造与景观空间的更新,唤醒校园空间特色和的生态内核,搭建当代大学校园更新改造设计策略中向上承接校园服务城市的职能、向下指导建筑单体更新的策略桥梁,形成设计策略从规划层级到建筑层级的转换过渡。第5章以“两观三性”为视角,以“整体观”为基石,构建校园建筑层级的更新改造的基础——校园建筑历史价值和功能价值的整体统一。以“可持续发展观”为视角,构建校园既有建筑更新、改造的可持续改造程序。深入研究、综合运用大学校园内建筑单体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以“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为切入点,通过传承建筑历史价值、功能空间转换、建筑性能提升,创造体现校园地域文脉、满足当代教学科研需求的校园建筑空间。从而实现校园建筑层面“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和“整体观、可持续发展观”的和谐统一。第四部分为第6章,策略实践,展望未来更新发展趋势。结合笔者所在工作室相关大学校园规划与建筑更新改造设计实践,综合验证前部分提出的分级设计策略,进一步说明“两观三性”视角下的校园更新改造设计策略在实际工程中的运用与探索。最后为结论部分,总结了本文以“两观三性”建筑思想理论为视角,并以此为框架发展出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的创新点,以及待完善之处。通过校园规划—建筑的逐级更新,整合不同层级的空间建构,建立适应当代大学教育和科研发展趋势的校园空间更新设计策略,为解决现有校园的现实问题提供参考依据,也为未来校园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李智刚[3](2020)在《大跨径钢-混叠合梁斜拉桥预防性养护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中国交通事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大跨径钢-混叠合梁斜拉桥投入建设使用,该类桥梁在交通运输系统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钢-混叠合梁斜拉桥的运营管养水平关系到桥梁的服务水平及使用寿命,因此,做好钢-混叠合梁斜拉桥的管养工作、提升管养技术水平,是我国由桥梁大国向桥梁强国发展过程中的题中应有之义。现阶段关于桥梁结构的预防性养护研究成果大多难以直接、有效地应用于结构复杂的具体钢-混叠合梁斜拉桥的预防性养护工作之中,因而,我国钢-混叠合梁斜拉桥的预防性养护工作仍面临较大不足。对钢-混叠合梁斜拉桥开展预防性养护,能有效改善传统桥梁维修养护中所存在的问题,达到降低管养成本、提升结构服役状态水平、延长桥梁使用寿命的管养目的。本文针对钢-混叠合梁斜拉桥的结构特点,从病害产生机理出发,结合国内外预防性养护基本理论,对钢-混叠合梁斜拉桥预防性养护技术展开研究。首先,通过对钢-混叠合梁斜拉桥各部件的病害产生机理进行分析、梳理,揭示了产生具体病害的主要影响因素,为确定针对性养护措施提供理论依据;其次,为保障桥梁日常管养中加强对重要构件及区域的检测,针对大跨径钢-混叠合梁斜拉桥体量巨大的特点,利用基于广义结构刚度的重要性评价指标,对全桥斜拉索构件及钢-混叠合梁各区域重要性进行了评价分析,根据重要性分析结果,明确了钢-混叠合梁斜拉桥管养工作重心,利于提高管养工作效率;再次,桥梁预防性养护的成本及效果与预防性养护时机的选择密切相关,为使得桥梁预防性养护投入的效益最大化,在结合已有的桥梁构件性能退化预测方法的基础上,选择操作简单易行、预测可靠性良好的结构退化预测方法,对钢-混叠合梁斜拉桥各典型部件进行预防性养护时机的确定,实现钢-混叠合梁斜拉桥的预防性养护的效益最佳化;最后,基于所确定的钢-混叠合梁斜拉桥各部件具体病害针对性养护措施及方法的基础上,构建以健全的组织机构、完善的数据库及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为一体的钢-混叠合梁斜拉桥预防性养护体系。
卢亦庄[4](2019)在《重庆山地湿热环境砖砌历史建筑劣化检测评估研究 ——暨中央大学“七七抗战”礼堂保护修缮设计》文中研究说明文物古迹保护和管理工作程序分为六步,依次为调查、研究评估、确定保护级别、确定目标制定规划、实施保护规划和总结、调整规划和项目实施计划。[2]其中调查与研究评估是整个保护工作基础依据的部分,保护方案的制定应该建立在科学系统的调查和评估方法之上。一方面,近年来,随着世界遗产保护学科的发展及我国对建筑遗产的保护越发重视,许多历史建筑的保护修复工作列入实施计划,但是由于相关行业对建筑病理学的研究还不够深入,有时会采取不当的修复手段,使得修复未能达到预期效果,还可能加速被修复建筑的破坏。“科学保护”要求我们对历史建筑的修复设计工作要建立在对其受损状况科学化、系统化的评价之上,以整套的、合理的修复技术手段进行工作,以最小干预的态度和科学合理的手法保护历史建筑的价值,而不使其遭受不当的修复之害;另一方面,我国地域广大,每个地区都有其独特的地理气候环境,重庆地区有着山地多丘陵,夏季高温高湿,冬季阴冷潮湿的特点,且昆虫与微生物生长繁盛,上述因素构成了重庆地区建筑劣化机理及表现形式的独特性,因此,本文以重庆地区砖砌历史建筑的病害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本地历史建筑中的砖砌历史建筑劣化现象进行田野调查,分析其产生机理,对劣化现象的种类进行整合统计;并记录、归纳各项劣化的发生强度,对其损害程度进行分级打分;用比较的方法赋值各类劣化对砌体损害的权重,用以评估砌体在多种劣化现象影响下的残损程度。该评价系统是一套将砌体劣化打分量化进行综合分析的评估体系,评价方法可以用作砌体残损情况的快速评价,为保护修复计划提供参考。第一章,首先阐述了“重庆山地湿热气候环境”的背景,“建筑病理学”“建筑劣化”“劣化定量分析”等相关概念,及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相关研究成果,明确本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第二章,简介重庆地区的砖砌历史建筑历史和构造特点,结合地理气候环境分析,说明本地区建筑常面临的致病因素。通过调研总结砖材料常见的劣化现象种类,并提供相应图表,以此定性判断建筑劣化的种类,并能通过观察劣化现象的表现确定劣化程度。第三章,描述了建筑劣化检测在病害调查中的作用和意义,将检查方法按照对建筑损害程度或检测工作地点分类,评价各种检测方法的优劣点,这样在选用具体的检测手段的时候我们可以进一步评价检测手段的适宜性。工作时先是定性地判定建筑劣化现象的种类,接下来是确定某种劣化现象的劣化程度数值,需要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对受损害建筑进行检测。最后是对劣化观察或检测到的数据进行评价,划定等级值的标准,对现状进行打分,一是通过可观察的表观现象进行打分评估,另一方面是利用现代检测手段可以获取某项指标准确的劣化数值,该特征值与某种程度的劣化现象对应,可以从数值上量化劣化现象与劣化程度数值的关系。第四章,判断了劣化的种类并得到了相关的检测数值,需要将数据综合,对建筑的受损程度做出评估。对重庆地区砖砌历史建筑受损程度进行综合评价,是将砌体所受劣化叠加的效果算式化,将各项劣化的风险性程度作比较,运用层次分析法给出个劣化对砖砌体影响的权重值,这样将不同类型的劣化统一到一个维度可根据劣化发展所致的等级和所影响的面积计算对砌体的损害程度。用该方法判断砌体健康状态,决定是否需要进一步检查或采取干预措施。第五章,选用了所在团队的实际案例重庆大学“国立中央大学抗战礼堂”保护修缮工程,说明项目从前期历史背景及环境、建筑本体调研开始,涉及到建筑劣化现象调查、病理分析、病理鉴定及劣化程度鉴定,获取这些资料后再对建筑进行综合评估,确定哪些干预是必要的,再制定以“真实性”原则为核心的保护规则下的修复设计。
丁宁[5](2019)在《玄武岩和玻璃纤维的耐碱性及TRC弯曲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纤维网格布作为一种新型增强材料,凭借其优良的性能,在多项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在混凝土碱性基体中,纤维网格布易受到腐蚀导致纤维抗拉强度减小,混凝土构件长期耐碱性降低,限制其进一步推广应用。因此,研究纤维网格布的耐碱性能对分析其在构件中的长期耐碱性具有重要意义。纤维网格布增强混凝土(Textile Reinforced Concrete,简称TRC)与钢筋混凝土相比,具有不锈蚀、自重轻等优点,但纤维网格布通常为脆性材料,TRC构件在荷载作用下破坏时,呈脆性破坏特征,无法满足工程中对结构延性破坏的要求。针对这些问题,本文进行了一下研究:(1)采用SEM、EDS和IR三种技术,分析了经NaOH溶液腐蚀前后玄武岩纤维和中碱、低锆和高锆玻璃纤维的表面微观形貌,元素变化和化学分子结构变化,进而研究纤维的耐碱腐蚀性。结果表明,玄武岩纤维与玻璃纤维内部的网络骨架结构均为硅氧骨架,在碱溶液中腐蚀时,均是OH-破坏Si—O键,导致纤维表面出现腐蚀损伤现象。Zr元素含量影响玻璃纤维的耐碱性,Zr元素含量越高,其耐碱性越好。高锆玻璃纤维的耐碱最好,玄武岩纤维和低锆玻璃纤维次之,中碱玻纤最差。(2)分别对玄武岩纤维网格布和中碱、低锆和高锆玻璃纤维网格布增强混凝土试件进行了加速老化试验、弯曲试验,对比研究了玄武岩纤维网格布增强混凝土和玻璃纤维网格布增强混凝土的长期耐碱性,为选择网格布增强材料提供基础依据。结果表明,老化前后,掺入玄武岩纤维网格布和玻纤网格布均可提高混凝土试件的抗弯强度,对其开裂抗弯强度无明显影响。玄武岩纤维网格布对混凝土基体的增强作用及长期耐碱性与低锆玻璃纤维相当,可以作为增强材料,应用于混凝土构件中。(3)通过四点弯曲试验,对比分析了网格布层数、短切纤维种类、掺量及长径比等因素对玄武岩纤维增强混凝土薄板(BFTRC)弯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网格布层数,可提高TRC薄板的极限承载力,改善弯曲韧性及裂缝形态。与未掺短切纤维的混凝土试件相比,单掺钢纤维,可改善薄板的极限承载力和韧性,且掺量越高,效果越显着,当体积掺量为1.0%,极限承载力提高了60%,钢纤维长径比对TRC薄板弯曲性能无明显影响。单掺聚丙烯纤维对薄板的极限承载力和韧性增强作用较小,且掺量不宜高于0.1%。短切钢纤维和聚丙烯纤维混杂使用表现出较好的正混杂效应。
刘萍[6](2017)在《有机成膜涂层混凝土抗氯盐性能的时变退化》文中研究说明氯离子侵蚀作为混凝土结构发生破坏最常见的原因之一,严重威胁了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如何阻止氯离子侵蚀混凝土结构,保证结构的使用寿命,成为当前建筑界的一大重要课题。本文以有机成膜涂层混凝土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环氧树脂面漆、氯化橡胶面漆、聚氨酯面漆结合环氧富锌底漆、环氧云铁中间漆构成不同的涂层涂刷体系与不同的水灰比结合后的混凝土的不同老化条件的抗氯盐侵蚀性能以及涂层老化后的微观形貌,得到有机成膜涂层不同老化阶段抗氯盐侵蚀能力同涂层的宏微观性能退化之间的规律,建立基于自然气候条件以及海滨气候条件的有机成膜涂层使用预计模型,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与结论如下:1、通过对老化前涂层混凝土的电通量实验研究,获得了不同涂层体系的抗氯离子防护能力。涂刷一遍面漆:聚氨酯>环氧树脂>氯化橡胶。按体系涂刷:聚氨酯>氯化橡胶>环氧树脂。增加涂刷底漆等,可以提高涂层混凝土的抗氯离子侵蚀能力。考虑成本,最优的涂层体系为一遍底漆+一遍聚氨酯面漆。采用表面敷设有机涂层措施提高混凝土耐久性时,需考虑混凝土自身抗氯离子扩散性能的影响。2、通过对老化后涂层混凝土的电通量实验研究:发现环氧树脂涂层体系紫外老化后,混凝土的电通量值随老化时间在逐渐增大,混凝土电通量随环氧树脂涂层体系厚度的增加在呈指数型函数降低;自然大气暴露条件和自然海滨暴露条件下,各种涂层体系对混凝土的防护效果均为:聚氨酯>氯化橡胶>环氧树脂,且漆膜越厚,涂层的防护效果越好。电通量实验作为实验室加速测定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方法与实际环境氯离子侵蚀有很好的对应性,可以相对真实地反映涂层对混凝土的防护效果。3、根据实验数据,回归分析了混凝土电通量与老化时间的函数关系,找到了预测不同涂层体系厚度在不同使用地区的寿命预测方法。相对于自然大气老化,紫外老化的平均加速效应约为13.31倍,海滨暴露老化的平均加速效应约为1.667倍。对涂层老化前后宏观变化程度和微观形貌的分析发现:有机成膜涂层的抗氯离子防护能力随着涂层老化的衰减原因在于涂层降解腐蚀造成了缺陷的产生以及发展。4、根据涂层使用寿命以及涂层体系的花费,得到各涂层体系的年平均花费,其中底漆+中漆+2遍聚氨酯面漆涂层体系的年平均花费最低,在不考虑人工成本的前提下,此涂刷体系最为经济。
柏朱安[7](2017)在《有机成膜涂层混凝土抗碳化性能的时变退化》文中认为在混凝土表面敷设有机成膜涂层来提高混凝土的抗碳化能力是一种既简便又有效的方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选择了环氧富锌底漆、环氧云铁中间漆、聚氨酯面漆、环氧树脂面漆和氯化橡胶面漆等五种常见的有机涂料,以有机成膜涂层混凝土为研究对象,采用紫外加速老化和室外自然暴露老化方法对混凝土表面涂层进行老化。对老化前后的涂层混凝土进行加速碳化实验,系统地研究了涂层对混凝土抗碳化性能的影响。针对涂层易老化的特性,利用纳米SiO2对涂层进行改性。通过加速碳化和紫外老化实验,研究了改性涂层的碳化防护能力和紫外老化性能。通过涂层性能实验对改性涂层防护性能进行验证,结合微观实验对改性涂层防护机理进行分析。通过对涂层混凝土碳化实验研究,有以下发现:在同一涂层体系厚度下,涂层体系碳化防护能力排序为:聚氨酯涂层体系>环氧树脂涂层体系>氯化橡胶涂层体系;涂层混凝土抗碳化性能不仅与涂层有关,还与基层混凝土水灰比有关。混凝土水灰比越低,涂层体系对混凝土的碳化防护贡献越小;混凝土碳化深度随着涂层体系厚度的增加呈指数函数减小。通过对老化后涂层混凝土碳化实验的研究,有以下发现:在同一涂层体系厚度下,涂层体系抗老化能力排序为:聚氨酯体系>环氧树脂体系>氯化橡胶体系;在紫外老化中,涂层体系的防碳化能力随着紫外辐照量的增加呈S型曲线退化;在自然老化中,涂层体系的防碳化能力随着自然老化时间的增加呈抛物线退化;建立了涂层体系在紫外老化条件下的寿命预测方法,并推导出涂层体系在自然条件下的使用寿命;通过微观实验发现,涂层老化主要是由于涂膜发生降解,产生颗粒物、细小孔隙和裂纹。通过对纳米改性涂层的研究,有以下发现:纳米SiO2能够有效改善涂层混凝土抗碳化性能,且纳米Si O2对氯化橡胶涂层改善效果好于环氧树脂和聚氨酯;各涂层的最佳纳米SiO2掺量在0.4%-1.2%之间,当纳米SiO2掺量超过最佳掺量后,改性涂层的碳化防护效果逐渐降低;纳米Si O2可以有效改善涂层的抗紫外老化性能,纳米SiO2掺量在0.4%-1.2%之间效果最好;改性后涂层的耐腐蚀和憎水性能明显提高;加入纳米Si O2后涂膜得到有效填充,涂膜孔隙明显减少,在紫外光照下涂膜破坏明显降低。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数据回归分析,推导出了有机成膜涂层体系混凝土的碳化微分方程;建立了涂层体系当量混凝土厚度和扩散系数计算公式;利用MATLAB编程求出混凝土碳化微分方程数值解;对连续复涂涂层后混凝土碳化深度进行了预测。
代力[8](2017)在《持续荷载与环境作用下混凝土梁中GFRP筋抗拉性能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FRP(Fiber Reinforced Polymer,简称FRP)筋以其轻质、高强及抗疲劳等优良的特性,在土木工程应用中越来越广泛,特别是在路面工程、海洋工程、水利工程以及桥梁工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FRP筋作为一种新型复合材料,用其替代钢筋配置于混凝土中,是解决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钢筋锈蚀而引起的耐久性问题的有效途径。然而对于FRP筋这种新型材料来说,目前最为迫切需要研究的是其长期力学性能。鉴于此,本文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混凝土梁中GFRP筋抗拉强度演化机理研究》(编号:51178361)为依托,对性价比最高且最有可能在土木工程中广泛应用的GFRP筋在实际混凝土环境中不同侵蚀条件下的长期抗拉性能进行了较为系统和深入的研究。首先,对GFRP筋的基本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分别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对加速老化试验数据的分析,得到了不同腐蚀环境下GFRP筋的抗拉强度退化规律;结合微观分析手段,给出了GFRP筋在腐蚀溶液中的退化机理。试验结果表明:GFRP筋在碱溶液和盐溶液中的退化机理较为相似,但在相同环境温度、相同浸泡时间等条件下,碱溶液环境对GFRP筋的侵蚀程度要大于盐溶液。其次,为探寻实际服役混凝土环境下GFRP筋的长期抗拉强度退化规律,对持续荷载与环境共同作用下GFRP筋混凝土梁试件进行了耐久性试验,主要分析了浸泡溶液、环境温度、持续荷载、工作裂缝、侵蚀时间等因素对GFRP筋长期抗拉强度的影响;同时从微观角度对老化试验前后GFRP筋进行观察与分析,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混凝土环境中GFRP筋抗拉强度的退化机理。再次,基于GFRP筋加速老化与自然老化的试验数据,以抗拉强度为表征手段,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GFRP筋在两种环境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定量分析,提出了计算两者之间加速转换因子(ASF)的方法,并计算得到了GFRP筋在加速老化环境和自然老化环境之间的加速转换因子。最后,为了准确预测混凝土环境下GFRP筋抗拉性能退化规律,在加速老化试验数据的基础上,基于Fick定律预测模型,通过引入含时间函数的随机变量,充分考虑基本可变量的不确定性,建立了混凝土环境下GFRP筋长期抗拉强度半可靠性概率预测模型。通过将试验数据与模型预测值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所提预测模型的准确性和实用性,为真实混凝土环境下GFRP筋的抗拉强度预测及服役寿命预估提供了数据支持和理论依据。
谢小梅[9](2013)在《广州高校近代建筑保护现状的调查研究》文中指出广州高校近代建筑是广州近代高等教育发展的见证,是近代中西方建筑师在中国探索与实践的成果。这些建筑风格独特、数量众多、分布集中,是我国优秀近代教育建筑的典型代表,也是学校宝贵的文化遗产。然而,在现代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进程中,高校近代建筑的保护得不到足够的关注,保存现状堪忧,亟需引起各方人士的关注。目前,研究高校近代建筑的论文相对丰富,但对现状调研这一部分少有细致深入且比较全面的描述。基于此,本论文主要致力于调查研究,以广州高校现存近代建筑为研究对象(包括今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及华南农业大学现存的128处近代建筑),通过实地调查、访谈及问卷调查的方式,详细调查了这三所高校近代建筑的本体、用途、空间和环境的保护和利用现状,并进行分类统计。最后对现状存在问题、成因进行了分析,尝试提出保护策略,以期为广州高校建筑的保护作出一点贡献。本文经过调查研究,得到以下结论:第一,经调查,广州高校近代建筑内外风貌均保存得很好的占6%,保存得一般的占71%,保存得比较差的占23%。建筑保存得一般或者不好是因为建筑存在着自然老化和人为破坏的问题,需要采取保养和修复措施;第二,建筑现状用途中有17处建筑延续了原用途,其中12%保存较好,41%保存得一般,29%保存得较差,18%保存得很差;有65处建筑进行不同用途转换,其中21%的建筑保存较好,48%保存一般,28%保存较差,3%保存得很差;有21处建筑进行了相似用途转换,其中37%保存较好,22%保存一般,22%保存较差,19%保存很差;12.8%(16处)建筑空置,保存很差。可见尚有部分建筑由于现状用途、使用方式和使用强度不合理导致保存现状比较差,需要进行调整;第三,部分建筑内部空间的改造利用破坏了建筑的历史风貌,经调查,18%的建筑利用得比较好,54%利用得一般,36%利用得比较差。高校近代建筑的利用应根据既有建筑空间的特点,朝有利于保护的方向进行调整;第四,周边环境利用中35%的建筑利用得比较好,35%利用得一般,30%利用得比较差。尚有部分建筑的周边环境秩序比较混乱,需要改善,并强调建筑与环境相结合;第五,高校近代建筑保护较差的状况主要是人为因素造成,深层原因是保护和利用的矛盾得不到正视,保护观念有待提高。
蔺石柱[10](2011)在《寒冷地区在役钢筋混凝土结构物剩余寿命的仿真预测》文中提出针对北方寒冷地区在役钢筋混凝土结构物在使用过程中,受到随机地震、结构自然老化、砼碳化、氯离子侵蚀、钢筋锈蚀、冻融循环等耐久性因素影响,本文以计算机仿真技术研究在役钢筋混凝土结构物的剩余寿命为主线,通过模拟人工地震波,采用时间步长法和事件序列模拟某次地震的发生及烈度,进而以标准反应谱为目标谱仿真产生相应的人工地震波,采用刚度退化原则,考虑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损伤积累效应,对钢筋混凝土结构进行弹塑性随机动力反应分析,采用变形和能量双重破坏准则,判定结构的安全性损伤程度。同时考虑砼碳化、钢筋锈蚀、冻融循环等多因素耦合作用下对结构耐久性的影响,采用损伤识别技术确定结构耐久性的破损程度,再利用效益—费用分析方法对结构物进行经济维修决策。经过多次仿真,直到某次地震或耐久性损伤达到极限状态后,判定结构已失效即结构处于严重破坏或倒塌状态时,即得到结构物的一个寿命样本值,经过多次仿真,可得出工程结构的寿命分布、均值与方差,进一步揭示随机地震、耐久性与结构寿命之间的关系。本文采用“快冻法”进行冻融循环试验研究,针对不同水灰比,进行普通混凝土的抗冻试验,采用质量损失和相对动弹性模量两项指标评定混凝土的抗冻性对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建立了混凝土冻融循环耐久性寿命预测模型。论文通过对锈蚀钢筋的力学试验研究及对在役非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大型屋面板进行加载试验,研究了锈蚀钢筋和破损老化构件的承载能力、变形能力及试验破坏特征,提出了混凝土破损、保护层脱落等耐久性损伤对构件承载力的影响。本文采用计算机仿真技术,有效地把结构的安全性、耐久性和经济性结合起来研究在役钢筋混凝土结构物的剩余寿命,并结合这“三性”以北方寒冷地区在役钢筋混凝土单层工业厂房为实例,进行实例验证,结论合理可靠。本文的研究为在役钢筋混凝土结构物预测剩余寿命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应用价值。
二、钢筋混凝土结构自然老化与修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钢筋混凝土结构自然老化与修复(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价值评价的太原市近现代文物建筑保护策略及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及研究对象 |
1.3.1 相关概念 |
1.3.2 研究对象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内容及论文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论文框架 |
第2章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 |
2.1 国外相关理论研究 |
2.2 国内相关制度及理论研究 |
2.2.1 国内相关法律条例与制度标准 |
2.2.2 国内学者研究概况 |
2.3 借鉴与总结 |
第3章 太原市近现代文物建筑特征及现状研究 |
3.1 太原市近现代文物建筑概况 |
3.2 太原市近现代文物建筑现状及问题研究 |
3.2.1 建筑本体现状调研 |
3.2.2 文物价值现状调研 |
3.3 小结 |
第4章 太原市近现代文物建筑综合价值评价方法研究 |
4.1 太原近现代文物建筑综合价值评价体系的构建 |
4.1.1 评价指标选取的依据与原则 |
4.1.2 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
4.1.3 评价指标解释 |
4.1.4 评价结果等级的确定 |
4.2 太原近现代文物建筑综合价值评价指标的权重分析 |
4.2.1 确定权重的方法 |
4.2.2 确定权重的步骤 |
4.2.3 确定权重的结果 |
4.3 太原近现代文物建筑综合价值评价模型的构建 |
4.4 评价结果说明 |
4.5 小结 |
第5章 太原市近现代文物建筑保护策略和修复技术研究 |
5.1 保护原则 |
5.1.1 真实性原则 |
5.1.2 “修旧如旧”原则 |
5.1.3 可识别性原则 |
5.2 建筑本体修复技术 |
5.2.1 室内外环境改造措施 |
5.2.2 建筑结构修复技术 |
5.2.3 设备设施修缮技术 |
5.3 政策性保护措施 |
5.4 小结 |
第6章 太原市近现代文物建筑价值评价与保护案例研究 |
6.1 山西大学堂概况及现状分析 |
6.1.1 历史沿革和维修情况 |
6.1.2 建筑形制 |
6.2 山西大学堂综合价值评价 |
6.2.1 数据的获得与指标评分 |
6.2.2 评价计算过程 |
6.2.3 综合价值评价结果 |
6.3 山西大学堂的评价结果分析与保护措施 |
6.3.1 山西大学堂人文历史价值分析 |
6.3.2 山西大学堂建筑本体价值分析 |
6.3.3 山西大学堂社会经济价值分析 |
6.4 小结 |
第7章 总结 |
7.1 结论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汇总 |
附录1 |
附录2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缘起 |
1.1.1 中国校园高速建设的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
1.1.2 高等教育与城市的互动发展 |
1.1.3 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的需求 |
1.2 研究的对象 |
1.2.1 当代大学校园空间 |
1.2.2 更新、改造设计 |
1.2.3 “两观三性”设计思想 |
1.2.4 研究范围的界定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1 大学校园空间的相关研究 |
1.4.2 更新、改造设计的相关研究 |
1.4.3 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研究综述 |
1.5 研究的创新点 |
1.5.1 创新点一,视角创新:以“两观三性”设计理论为整体视角,对大学校园的更新、改造设计进行“宏观—中观—微观”的系统化研究。 |
1.5.2 创新点二,思路创新:本文以“两观三性”这种系统性理论来解决大学校园更新这类系统型研究工作的思路,为大学校园的其他研究工作探索了一条可借鉴的研究思路。 |
1.5.3 创新点三,内容创新:构建当代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的整体设计理论,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当代大学校园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
1.6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当代大学校园空间设计发展与认知 |
2.1 国外大学校园空间的起源和发展 |
2.1.1 中世纪欧洲大学校园 |
2.1.2 近代美国大学校园 |
2.1.3 当代欧美综合化研究型大学校园 |
2.2 国内大学校园空间的起源和发展 |
2.2.1 古代书院式校园空间 |
2.2.2 封建社会末期学堂校园空间 |
2.2.3 近代中西合璧型校园空间 |
2.2.4 解放后苏联模式和文革时期的校园建设 |
2.2.5 改革开放后至今的校园空间发展探索 |
2.3 我国当代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校园空间发展的矛盾和需求 |
2.3.1 我国当代高等教育体制改革 |
2.3.2 我国当代大学校园空间发展的矛盾 |
2.3.3 国内大学校园空间的发展需求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两观三性”思想的当代校园空间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的理论建构 |
3.1 “两观三性”理论的概念与发展 |
3.1.1 “两观三性”理论的思想内涵 |
3.1.2 “两观三性”理论的历史传承 |
3.1.3 “两观三性”理论的哲学基础和理论框架 |
3.2 “两观三性”视角应用于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的理论导入 |
3.2.1 整体观视角——整体性理论与城市学理论 |
3.2.2 可持续发展观视角——生态建筑学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 |
3.2.3 地域性视角——地域主义理论 |
3.2.4 文化性视角——文脉理论 |
3.2.5 时代性视角——创新理论 |
3.3 “两观三性”视角下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策略的建构 |
3.3.1 国内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的分类 |
3.3.2 国内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的现实目标 |
3.3.3 “两观三性”视角下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策略的内涵 |
3.3.4 “两观三性”视角下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策略研究体系的建构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两观三性”视角下校园规划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
第一部分 :面向“校园—城市”整体协同发展的校园空间规划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
4.1 “校园—城市”发展的基本矛盾和相关分析 |
4.1.1 “校园—城市”的整体关系 |
4.1.2 我国当代城市环境下大学校园与城市结合的结构矛盾 |
4.1.3 大学校园与城市空间整体更新的策略目标 |
4.2 “大学—产业—城市”整体发展的校园更新功能植入 |
4.2.1 大学在“大学—产业—城市”循环中扮演的角色 |
4.2.2 强化“校—城”联系的功能更新与植入 |
4.2.3 着眼于校园长期发展的用地预留储备 |
4.3 校园与城市整体协同发展的校园结构网络 |
4.3.1 校园与城市对接的空间结构层级 |
4.3.2 校园与城市空间肌理缝合 |
4.3.4 校园衔接城市的社区网络 |
4.4 满足城市多元需求的“校园—城市”过渡区空间布局更新、改造策略 |
4.4.1 “校园—城市”过渡区的类型 |
4.4.2 “校园—城市”过渡区的公共空间整合 |
4.4.3 “校园—城市”过渡区的整体更新机制 |
第二部分 :面向大学可持续发展的校园空间规划更新、改造策略 |
4.5 可持续发展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的现状和策略目标 |
4.5.1 我国高校校园规划设计发展现状 |
4.5.2 新时期校园空间更新改造需要处理好的校园关系 |
4.5.3 “可持续发展观”视角下的校园规划更新的策略目标 |
4.6 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工作机制 |
4.6.1 合理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目标体系 |
4.6.2 动态更新的校园总体规划文件 |
4.6.3 项目计划评估和实施程序 |
4.7 可持续发展的校园交通系统优化策略 |
4.7.1 校园道路交通疏解能力的优化 |
4.7.2 公共交通系统管理 |
4.7.3 校园自行车系统的完善 |
4.7.4 停车场的规划与管理 |
4.8 绿色低碳校园的规划更新 |
4.8.1 节地与室外环境 |
4.8.2 节能与能源利用 |
4.8.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
4.8.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
第三部分 :“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视角下的校园规划空间品质提升设计策略 |
4.9 “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视角下的校园公共空间更新、改造 |
4.9.1 “地域性”视角下的校园文脉的传承塑造 |
4.9.2 “文化性”视角下功能布局的整合重组 |
4.9.3 “时代性”视角下空间格局的有机缝合 |
4.10 “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和谐统一的校园景观空间更新、改造 |
4.10.1 传统大学校园景观规划形式 |
4.10.2 大学校园景观更新、改造的原则 |
4.10.3 校园景观的更新、改造的设计策略 |
4.11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
5.1 “整体观”和“可持续发展观”视角下的校园建筑更新策略建构 |
5.1.1 “整体观”视角下既有校园建筑更新、改造策略的基础——校园建筑的既有历史价值和功能价值 |
5.1.2 “可持续发展观”视角下既有校园建筑更新、改造的项目实施过程 |
5.1.3 本章研究的基本思路和策略目标 |
5.2 “地域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历史价值保护 |
5.2.1 “地域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历史价值的认知和保护原则 |
5.2.2 校园历史建筑地域文化价值再现 |
5.2.3 回应校园地域景观 |
5.2.4 契合校园场所记忆 |
5.3 “文化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功能转换 |
5.3.1 文化视角下的既有建筑功能转换 |
5.3.2 校园建筑更新改造中新旧建筑的联接模式 |
5.3.3 校园创新文化特征下的空间赋能 |
5.4 “时代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性能提升 |
5.4.1 体现当代技术特点的结构体系更新 |
5.4.2 满足现代大学需求的环境性能提升 |
5.4.3 体现当代环保理念的校园建筑生态节能改造策略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两观三性”思想的当代校园空间的更新、改造策略整合与综合实践 |
6.1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策略整合与展望 |
6.1.1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校园规划更新策略 |
6.1.2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
6.1.3 “两观三性”视角下当代大学校园空间发展趋势的展望 |
6.2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设计的综合实践 |
6.2.1 北京工业大学规划及图书馆更新、改造项目 |
6.2.2 海南大学海甸校区更新、改造项目 |
6.2.3 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更新、改造项目 |
6.2.4 上海大学延长校区更新、改造项目 |
6.3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一、理论研究 |
二、策略建构 |
三、研究的创新点 |
四、研究的不足之处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外文专着 |
中文专着 |
学位论文 |
期刊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表 |
(3)大跨径钢-混叠合梁斜拉桥预防性养护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钢-混叠合梁斜拉桥发展现状 |
1.3 桥梁预防性养护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研究不足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依托工程介绍 |
1.5.1 桥梁布置概况 |
1.5.2 桥位区域自然条件 |
第二章 钢-混叠合梁斜拉桥病害分析 |
2.1 概述 |
2.2 斜拉索病害分析 |
2.2.1 防护体系病害分析 |
2.2.2 索体病害分析 |
2.2.3 锚固体系病害分析 |
2.3 混凝土桥面板病害分析 |
2.3.1 混凝土碳化 |
2.3.2 钢筋锈蚀 |
2.3.3 氯离子侵蚀 |
2.3.4 碱集料反应 |
2.3.5 冻融破坏 |
2.3.6 混凝土裂缝 |
2.4 钢梁病害分析 |
2.4.1 钢梁锈蚀 |
2.4.2 钢梁疲劳 |
2.5 剪力连接件病害分析 |
2.5.1 栓钉根部裂纹、锈蚀 |
2.5.2 剪力连接件剪断 |
2.5.3 钢-混叠合梁界面滑移、掀起 |
2.6 混凝土索塔病害分析 |
2.6.1 混凝土表观缺损 |
2.6.2 混凝土裂缝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钢-混叠合梁斜拉桥构件重要性分析 |
3.1 重要性评价指标选取 |
3.1.1 不考虑荷载作用的评价方法 |
3.1.2 考虑荷载作用的评价方法 |
3.2 桥梁结构应变能计算原理 |
3.3 构件重要性分析 |
3.3.1 斜拉索重要性计算 |
3.3.2 钢-混叠合梁重要性计算 |
3.4 斜拉索锈蚀对结构静力效应影响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预防性养护时机确定 |
4.1 桥梁结构性能退化预测模型 |
4.2 斜拉索预防性养护时机确定方法 |
4.2.1 HDPE护套老化开裂生命周期 |
4.2.2 HDPE护套退化预测模型建立 |
4.3 桥面板预防性养护时机确定方法 |
4.3.1 基于马尔可夫链的桥梁退化预测模型 |
4.4 钢梁预防性养护时机确定方法 |
4.4.1 钢梁防护方式及机理 |
4.4.2 防腐蚀涂层退化预测模型 |
4.5 依托工程应用 |
4.5.1 斜拉索预防性养护时机确定 |
4.5.2 混凝土桥面板预防性养护时机确定 |
4.5.3 钢梁预防性养护时机确定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大跨径钢-混叠合梁斜拉桥预防性养护方法及体系建立 |
5.1 部件预防性养护措施 |
5.1.1 部件预防性养护 |
5.1.2 斜拉索预防性养护 |
5.1.3 钢筋混凝土部件预防性养护 |
5.1.4 钢主梁预防性养护 |
5.1.5 剪力件预防性养护 |
5.1.6 支座系统预防性养护 |
5.1.7 桥梁附属结构预防性养护 |
5.2 钢-混叠合梁斜拉桥预防性养护方法 |
5.3 健全的组织机构 |
5.4 完善的数据库 |
5.4.1 桥梁数据库信息来源 |
5.4.2 桥梁数据库信息内容 |
5.5 人力资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重庆山地湿热环境砖砌历史建筑劣化检测评估研究 ——暨中央大学“七七抗战”礼堂保护修缮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价值与意义 |
1.2.1 学术价值 |
1.2.2 社会价值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和主要成果 |
1.3.1 国外相关研究 |
1.3.2 国内相关研究 |
1.3.3 综述与评价 |
1.4 研究内容 |
1.4.1 重庆砖砌历史建筑劣化类型、特点与致病机理 |
1.4.2 建立重庆砖砌历史建筑“劣化”检测技术方法 |
1.4.3“劣化分级评估指标体系”与“预防性保护”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2 重庆山地湿热环境砖砌历史建筑病理分析 |
2.1 重庆地区砖砌历史建筑劣化状况调研与分析 |
2.1.1 重庆地区砖砌历史建筑发展概况 |
2.1.2 重庆地区砖砌历史建筑调研范围 |
2.2 重庆地区砖砌历史建筑劣化主要影响因素 |
2.2.1 地理因素 |
2.2.2 气候环境因素 |
2.2.3 生物因素 |
2.2.4 其他因素 |
2.3 重庆地区砖砌历史建筑劣化机理分析 |
2.4 重庆地区砖砌历史建筑劣化表现类型归纳 |
2.4.1 重庆地区砖砌历史建筑劣化统计概况 |
2.4.2 重庆地区砖砌历史建筑劣化现象术语与表现 |
2.5 本章小结 |
3 重庆山地湿热环境砖砌历史建筑劣化检测技术与劣化数据评估 |
3.1 砌体建筑劣化检测工作方法 |
3.1.1 建筑劣化检测的工作机制和方法分类 |
3.1.2 专项检测技术方法 |
3.2 重庆地区砖砌历史建筑劣化检测数据评估 |
3.2.1 目测法观察表观现象对单项劣化数据评估 |
3.2.2 检测数据与单项劣化数据评估 |
3.3 本章小结 |
4 重庆山地湿热环境砖砌历史建筑劣化定量综合分级评估 |
4.1 遗产建筑评价方法 |
4.2 基于定量分析的劣化评估分析 |
4.2.1 劣化指标 |
4.2.2 劣化权重计算 |
4.3 劣化现象风险性评估 |
4.3.1 风险性评价指标 |
4.3.2 重庆地区砖砌历史建筑砌体劣化现象风险性综合评分 |
4.4 砖砌建筑劣化权重计算与劣化量化分级标准 |
4.4.1 砖砌历史建筑的劣化权重计算 |
4.4.2 综合劣化程度指标判断修复必要性 |
4.5 本章小结 |
5 实践项目:中央大学“七七抗战”礼堂保护修缮工程 |
5.1 工程概况 |
5.2 前期调查与记录 |
5.2.1 历史建筑与环境综合调查的价值、目标与内容 |
5.2.2 历史调查 |
5.2.3 历史建筑测绘记录 |
5.3 抗战礼堂劣化因素分析与调查统计 |
5.3.1 抗战礼堂建筑劣化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
5.3.2 抗战礼堂劣化调查记录 |
5.4 抗战礼堂病害“劣化检测”调查与分析 |
5.4.1 结构安全性检测 |
5.4.2 其他专项检测 |
5.5 礼堂修缮前状况综合价值评估 |
5.5.1 抗战礼堂形式评价 |
5.5.2 抗战礼堂砖砌结构劣化程度综合评价 |
5.5.3 现状评价结果综述 |
5.6 抗战礼堂保护修复设计 |
5.6.1 保护修复原则与应用 |
5.6.2 基于劣化调查研究的保护修复设计 |
5.7 本章小结 |
6 总结 |
6.1 成果与展望 |
6.2 研究缺陷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B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及实践项目 |
C 重庆近现代砖砌体历史建筑调研点一览 |
D 重庆山地湿热环境下砖砌体历史建筑劣化现象分布统计 |
E yaahp软件对砌体劣化现象层次分析的计算列表 |
F 砌体劣化现象对照表 |
G 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5)玄武岩和玻璃纤维的耐碱性及TRC弯曲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纤维材料简介 |
1.2.1 玻璃纤维简介 |
1.2.2 玄武岩纤维简介 |
1.3 纤维耐腐蚀性研究现状 |
1.3.1 玻璃纤维耐腐蚀性研究现状 |
1.3.2 玄武岩纤维耐腐蚀性研究现状 |
1.4 纤维网格布增强混凝土的研究发展及应用 |
1.4.1 国外纤维网格布增强混凝土的发展概况 |
1.4.2 国内纤维网格布增强混凝土的发展概况 |
1.4.3 纤维网格布增强混凝土的应用现状 |
2 玄武岩和玻璃纤维耐碱腐蚀性能试验 |
2.1 引言 |
2.2 纤维耐碱腐蚀试验 |
2.2.1 试验材料 |
2.2.2 耐碱腐蚀试验 |
2.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2.3.1 不同纤维高温腐蚀前后的SEM对比分析 |
2.3.2 不同纤维高温腐蚀前后的EDS对比分析 |
2.3.3 不同纤维高温腐蚀前后的IR对比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玄武岩纤维和玻璃纤维网格布对TRC长期耐碱性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加速老化试验 |
3.2.1 试验材料 |
3.2.2 抗压强度 |
3.2.3 试件制作 |
3.2.4 老化试验 |
3.2.5 弯曲试验 |
3.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3.3.1 未老化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
3.3.2 老化后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
3.3.3 微观结构对比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TRC薄板弯曲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弯曲试验 |
4.2.1 试验材料 |
4.2.2 试件制作 |
4.2.3 弯曲试验 |
4.3 试验结果 |
4.3.1 荷载-位移曲线 |
4.3.2 弯曲韧性 |
4.3.3 破坏形态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掺入短切纤维对TRC弯曲性能的影响研究 |
5.1 引言 |
5.2 弯曲试验 |
5.2.1 试验材料 |
5.2.2 试验方案 |
5.2.3 试验方法和试件制备 |
5.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5.3.1 荷载-位移曲线 |
5.3.2 弯曲韧性 |
5.3.3 破坏形态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6)有机成膜涂层混凝土抗氯盐性能的时变退化(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混凝土防护涂层 |
1.3 混凝土防护涂层抗氯盐侵蚀的防护性能研究现状 |
1.4 混凝土有机成膜防护涂层的老化 |
1.5 存在的问题 |
1.6 研究的目标 |
1.7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8 研究的技术路线 |
2 实验材料设备及方法 |
2.1 实验原材料 |
2.2 有机成膜涂层混凝土的制备与养护 |
2.3 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实验方法 |
2.4 微观分析实验方法 |
3 有机成膜涂层老化前对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 |
3.1 概述 |
3.2 涂层类别对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 |
3.3 底漆、中漆对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影响 |
3.4 混凝土水灰比对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 |
3.5 综合评价涂层体系 |
3.6 老化前涂层的微观形貌 |
3.7 小结 |
4 紫外加速老化对环氧树脂涂层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 |
4.1 概述 |
4.2 试件分组及方法 |
4.3 环氧树脂涂层体系混凝土紫外老化后的研究 |
4.4 小结 |
5 自然大气老化对有机成膜涂层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 |
5.1 概述 |
5.2 试件分组及方法 |
5.3 老化后涂层的表观形态对比 |
5.4 自然大气老化对有机成膜涂层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 |
5.5 小结 |
6 海滨暴露老化对有机成膜涂层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 |
6.1 概述 |
6.2 实验设备、分组及方法 |
6.3 涂层混凝土在海滨暴露条件下抗氯离子侵蚀能力 |
6.4 海滨暴露老化涂层的微观形貌 |
6.5 小结 |
7 涂层使用寿命的预计 |
7.1 概述 |
7.2 自然暴露老化后涂层使用寿命预计 |
7.3 实验室加速老化的效应分析 |
7.4 海滨暴露涂层使用寿命预计 |
7.5 涂层防护的平均年花费 |
7.6 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本文结论 |
8.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有机成膜涂层混凝土抗碳化性能的时变退化(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 关键问题和创新点 |
2 实验材料、设备及实验方法 |
2.1 实验原材料 |
2.2 实验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3 有机成膜涂层老化前混凝土抗碳化性能研究 |
3.1 概述 |
3.2 有机成膜涂层类别的影响 |
3.3 有机成膜涂层体系厚度的影响 |
3.4 混凝土水灰比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4 有机成膜涂层老化对混凝土抗碳化性能的影响 |
4.1 概述 |
4.2 紫外老化对涂层混凝土抗碳化性能的影响 |
4.3 自然老化对涂层混凝土抗碳化性能的影响 |
4.4 有机成膜涂层体系使用寿命预测 |
4.5 涂层体系防护性能退化机理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纳米SiO_2改性涂层抗碳化及抗老化性能 |
5.1 概述 |
5.2 纳米SiO_2改性涂层的抗碳化性能 |
5.3 纳米SiO_2改性涂层的抗紫外老化性能 |
5.4 纳米SiO_2改性涂层的防腐蚀和憎水性能 |
5.5 纳米SiO_2改性涂层紫外老化性能退化机理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有机成膜涂层混凝土碳化深度时变预测模型 |
6.1 已有混凝土碳化模型分析 |
6.2 涂层体系混凝土碳化微分方程 |
6.3 复涂涂层的混凝土碳化深度预测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持续荷载与环境作用下混凝土梁中GFRP筋抗拉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问题现状 |
1.1.2 解决钢筋锈蚀问题常采取的措施 |
1.1.3 FRP耐久性研究的必要性 |
1.2 FRP筋简介 |
1.2.1 FRP筋的组成及分类 |
1.2.2 FRP筋制作工艺 |
1.2.3 FRP筋基本力学特征 |
1.3 FRP筋在工程中的应用实例 |
1.4 国内外研究动态与应用现状 |
1.4.1 国外研究动态与应用现状 |
1.4.2 国内研究动态与应用现状 |
1.5 问题的提出 |
1.6 研究内容 |
第2章 FRP筋耐久性研究综述 |
2.1 引言 |
2.2 FRP筋耐久性试验方法的研究进展 |
2.2.1 耐久性试验分类 |
2.2.2 加速老化与自然老化相关性 |
2.3 影响FRP筋耐久性的主要因素 |
2.3.1 内在因素 |
2.3.2 外部环境 |
2.3.3 受荷状态 |
2.4 小结 |
第3章 GFRP筋力学与耐久性能试验研究 |
3.1 引言 |
3.2 GFRP筋力学与耐久性能试验 |
3.2.1 试验材料 |
3.2.2 试验方法 |
3.2.3 耐久性试验安排 |
3.2.4 性能评价指标 |
3.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3.1 GFRP筋力学性能 |
3.3.2 GFRP筋耐久性能 |
3.4 小结 |
第4章 持续荷载与环境共同作用下混凝土梁中GFRP筋抗拉性能试验 |
4.1 引言 |
4.2 试验设计 |
4.2.1 试件设计 |
4.2.2 试验准备工作 |
4.2.3 试验方案 |
4.2.4 性能评价指标 |
4.2.5 试验仪器及设备 |
4.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3.1 形貌特征 |
4.3.2 抗拉性能 |
4.3.3 吸湿性能 |
4.3.4 FRIT和DSC分析 |
4.3.5 抗拉强度退化机理 |
4.4 小结 |
第5章 GFRP筋加速老化与自然老化相关性研究 |
5.1 引言 |
5.2 GFRP筋加速老化与自然老化抗拉性能变化规律 |
5.2.1 GFRP筋加速老化与自然老化抗拉强度变化规律 |
5.2.2 混凝土环境中GFRP筋加速老化与自然老化抗拉强度变化规律 |
5.3 自然老化试验与加速老化试验的相关性分析 |
5.3.1 理论方法 |
5.3.2 相关性方法的选取 |
5.3.3 关联度计算 |
5.4 自然老化与人工加速老化试验间加速因子计算 |
5.4.1 理论方法 |
5.4.2 加速老化试验抗拉强度保留率与时间的回归方程 |
5.4.3 加速因子计算 |
5.5 相关性评价 |
5.6 小结 |
第6章 混凝土环境中GFRP筋长期抗拉强度理论模型 |
6.1 引言 |
6.2 已有预测模型介绍 |
6.2.1 基于Arrhenius方程的预测模型 |
6.2.2 基于Fick定律的预测模型 |
6.3 混凝土环境下GFRP筋抗拉强度预测模型 |
6.3.1 基于Fick定律的修正预测模型 |
6.3.2 基于不确定因素的模型改进 |
6.3.3 模型未知参数的确定 |
6.4 预测模型验证 |
6.4.1 与本文试验结果对比 |
6.4.2 与文献试验结果对比 |
6.5 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广州高校近代建筑保护现状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表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范围和内容 |
1.2.1 研究范围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和框架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框架 |
1.4 我国相关保护制度及研究综述 |
1.4.1 我国相关法律法规 |
1.4.2 高校近代建筑的研究综述 |
第2章 广州高校发展与现存建筑概况 |
2.1 广州近代高等教育的发展及校园建设 |
2.1.1 近代时期的教育发展与校园建设 |
2.1.2 新中国成立后的教育发展与校园建设 |
2.2 广州高校校园规划的历史概况 |
2.3 广州高校现存近代建筑概况 |
2.3.1 数量、分布与保护等级 |
2.3.2 原用途与现用途 |
2.3.3 建筑修缮与改扩建 |
2.3.4 建筑结构与建筑材料 |
2.3.5 建筑平面及空间组成特色 |
2.4 本章小结—广州高校现存近代建筑概况一览 |
第3章 广州高校近代建筑保护现状的调查 |
3.1 调查工作开展情况 |
3.1.1 实地调查目的与内容 |
3.1.2 访谈与问卷调查的对象、目的和内容 |
3.2 实地调查与小结 |
3.2.1 建筑本体保存现状的调查与小结 |
3.2.2 用途的延续与转换的调查与小结 |
3.2.3 内部空间利用现状的调查与小结 |
3.2.4 建筑周边环境利用现状调查与小结 |
3.3 访谈与问卷的调查与小结 |
3.3.1 访谈与问卷的调查 |
3.3.2 访谈与问卷的小结 |
3.4 案例分析 |
3.4.1 华工六号楼 |
3.4.2 华工八号楼 |
3.5 本章小结——调查现状评价一览表 |
第4章 广州高校近代建筑保护现状的分析研究 |
4.1 存在的问题 |
4.1.1 建筑的保存现状问题 |
4.1.2 用途与使用强度问题 |
4.1.3 内部空间的利用问题 |
4.1.4 建筑周边环境保护问题 |
4.2 问题的成因分析 |
4.2.1 自然因素 |
4.2.2 人为因素 |
4.3 建筑保护与利用的矛盾 |
4.3.1 保存、保护和利用 |
4.3.2 保护和利用的矛盾 |
4.4 广州高校近代建筑保护对策 |
4.4.1 保护的特殊性与保护原则 |
4.4.2 根据建筑本体保存现状进行相应的保护措施 |
4.4.3 根据建筑类型和特点采取不同的利用方式 |
4.4.4 周边环境需纳入建筑保护的体系中 |
4.4.5 广州高校近代建筑保护的综合建议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语 |
附录 |
附表一 广州高校现存近代建筑历史照片与现状照片 |
附表二 国际建筑遗产保护的法规、文献 |
附表三 我国建筑遗产保护的法规、文献 |
附表四 广州高校近代建筑的保护和利用调查问卷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10)寒冷地区在役钢筋混凝土结构物剩余寿命的仿真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震反应分析研究现状 |
1.2.2 损伤识别技术研究现状 |
1.2.3 耐久性研究现状 |
1.2.4 维修决策理论研究现状 |
1.2.5 寿命预测研究现状 |
1.2.6 用仿真技术预测结构寿命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2 计算机仿真人工地震波 |
2.1 地震动随机模型 |
2.1.1 地震平稳随机过程模型 |
2.1.2 地震非平稳随机过程模型 |
2.1.3 地震加速度的表示 |
2.2 人工地震波仿真 |
2.2.1 地震动特性 |
2.2.2 人工地震波合成的比例法 |
2.2.3 人工地震波合成的一般方法 |
2.2.4 考虑震级距离影响的人工合成地震波 |
2.2.5 考虑地震断层的强震加速度合成 |
2.3 人工地震波的计算机仿真 |
2.3.1 人工地震波的仿真模型 |
2.3.2 地震发生的烈度仿真 |
3 抗震结构弹塑性分析 |
3.1 结构弹塑性分析 |
3.2 弹塑性静力分析 |
3.2.1 弹塑性静力分析法 |
3.2.2 PUSHOVER 分析方法基本原理 |
3.3 弹塑性动力分析 |
3.3.1 弹塑性动力分析方法的设计步骤 |
3.3.2 结构运动方程 |
3.3.3 输入地震波的选择 |
3.3.4 结构恢复力特性 |
3.4 损伤积累效应与刚度退化 |
3.4.1 损伤识别技术 |
3.4.2 损伤积累效应与刚度退化 |
3.4.3 典型滞回模型 |
3.4.4 本文刚度退化模型 |
3.5 抗震结构弹塑性反应分析 |
3.5.1 数值积分法 |
3.5.2 反应谱法 |
3.5.3 等效线性化法 |
3.5.4 弹塑性结构地震反应分析过程 |
3.6 安全性破坏程度的确定 |
3.6.1 抗震结构的破坏准则 |
3.6.2 本文的破坏准则 |
4 钢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分析 |
4.1 耐久性影响因素研究 |
4.1.1 混凝土碳化 |
4.1.2 混凝土中钢筋的锈蚀 |
4.1.3 混凝土冻融破坏 |
4.2 混凝土冻融试验研究 |
4.2.1 试验概况 |
4.2.2 试验方法 |
4.2.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3 锈蚀在役构件承载力试验研究 |
4.3.1 锈蚀钢筋的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
4.3.2 大型屋面板承载力试验研究 |
4.3.3 板的承载力分析 |
4.3.4 破损屋面板屈服承载力计算模型 |
4.3.5 破损屋面板极限承载力计算模型 |
4.3.6 承载力降低系数和钢筋锈蚀程度的关系 |
4.3.7 板的变形分析 |
4.4 耐久性评估与终结性标准 |
4.4.1 耐久性极限标准的选择 |
4.4.2 耐久性失效设置标准 |
5 混凝土结构的维修决策 |
5.1 结构全寿命维修决策 |
5.1.1 全寿命经济分析及维修决策的概念 |
5.1.2 维修方案的经济评价方法 |
5.1.3 维修方式 |
5.1.4 在役钢筋混凝土结构维修方案 |
5.2 结构维修和拆除准则 |
5.2.1 影响结构维修的经济因素分析 |
5.2.2 预防性维修和震前加固决策 |
5.2.3 震后修复加固决策 |
5.2.4 结构拆除决策 |
6 钢筋砼结构多因素损伤分析与剩余寿命预测 |
6.1 安全性、耐久性、经济性的综合分析 |
6.2 钢筋混凝土结构剩余寿命预测 |
6.2.1 自然老化因素对结构寿命的预测 |
6.2.2 地震因素对混凝土结构寿命的预测 |
6.2.3 耐久性因素对混凝土结构寿命的预测 |
6.2.4 混凝土抗冻耐久性寿命预测模型 |
6.2.5 破坏程度极限状态划分 |
6.3 结构物在多因素作用下的复合损伤 |
7 钢筋砼结构剩余寿命的计算机仿真预测算例 |
7.1 钢筋砼结构剩余寿命的计算机仿真模型 |
7.2 算例分析 |
8 结语 |
8.1 本文的工作总结 |
8.2 需要进一步研究改进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1.主要包括与本课题有关的研究工作积累和已取得的研究工作成绩 |
(一)发表论文 |
(二)编写教材 |
2.已具备的实验条件,尚缺少的实验条件和解决的途径,以及对其他单位的协作要求 |
四、钢筋混凝土结构自然老化与修复(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价值评价的太原市近现代文物建筑保护策略及技术研究[D]. 司丽超.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2]“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研究[D]. 陈纵.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3]大跨径钢-混叠合梁斜拉桥预防性养护方法研究[D]. 李智刚. 长安大学, 2020(06)
- [4]重庆山地湿热环境砖砌历史建筑劣化检测评估研究 ——暨中央大学“七七抗战”礼堂保护修缮设计[D]. 卢亦庄. 重庆大学, 2019(01)
- [5]玄武岩和玻璃纤维的耐碱性及TRC弯曲性能的研究[D]. 丁宁.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2)
- [6]有机成膜涂层混凝土抗氯盐性能的时变退化[D]. 刘萍. 中国矿业大学, 2017(02)
- [7]有机成膜涂层混凝土抗碳化性能的时变退化[D]. 柏朱安. 中国矿业大学, 2017(02)
- [8]持续荷载与环境作用下混凝土梁中GFRP筋抗拉性能研究[D]. 代力. 武汉理工大学, 2017(02)
- [9]广州高校近代建筑保护现状的调查研究[D]. 谢小梅. 华南理工大学, 2013(S2)
- [10]寒冷地区在役钢筋混凝土结构物剩余寿命的仿真预测[D]. 蔺石柱.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