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技术在城市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在城市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

一、遥感技术在城市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王飞,李伟,赵文植,李卫英,辛培尧[1](2021)在《无人机遥感技术在陆地生态系统监测与评价中的应用》文中认为陆地生态系统对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极为重要,进行陆地生态系统综合监测与生态环境评价是解决和治理生态问题的前提。传统地面监测方法由于视角问题很难满足综合监测与评价的要求,而卫星遥感监测又存在监测精度低、时效性差等问题。无人机灵动性好、便于操作,经搭载各类型遥感传感器,可实现陆地生态系统动态连续监测。基于此,无人机遥感技术在森林、草原、荒漠及农田生态系统的监测与生态环境评价中已得到了广泛应用。

余鹏明[2](2021)在《基于高光谱遥感的再生水水质指标反演模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开发利再生水用对解决城市水资源短缺、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和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开展我国再生水利用现状调研,实现再生水处理全过程中水质快速有效监测,是提高再生水利用水平的关键。目前,中国再生水利用现状研究不够全面深入,再生水处理过程中的水质监测水平有待提高。本研究对我国再生水利用量变化与分布进行调研,并对再生水利用率、再生水管网建设规模等因素变化情况进行统计,对我国再生水利用情况开展全面的现状分析。综合考虑再生水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因素指标,选取经济投资、污水处理等7类因素29个指标,分析影响再生水利用量的敏感因素指标;利用地物波谱仪高光谱测定了污水再生回用的不同工艺处水样光谱值,利用不同的波段筛选方法,对水样中的COD浓度的光谱敏感波段进行筛选并构建高光谱反演模型,比较段筛选方法对不同工艺处水样的提取效果,确定最优反演模型;利用水质综合指数对污水再生回用的不同工艺处的综合水质进行定量计算,利用不同的波段筛选方法对再生水综合水质敏感波段进行筛选,构建再生水综合水质高光谱反演模型。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中国再生水利用发展迅速,再生水利用现状整体趋好。2011-2019年期间,我国再生水利用量不断增长。建制镇和乡村污水处理率分别为59.67%和33.30%,污水处理有待普及,污水再生利用空间巨大。再生水管道长度、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固定资产投资额逐渐增加,它们为再生水利用提供了有利条件。与再生水利用量有5年及以上密切相关的指标有再生水生产能力、再生水管道长度、排水设施投资和人均水资源量4个指标。再生水利用量的影响因素类别方面,污水处理因素具有重要作用。污水再生处理的水量、质量越高,污水再生利用越容易实现,再生水利用量越高。(2)高光谱对再生水处理的COD浓度具有较好的反演效果。再生水不同处理工艺的COD浓度反演结果区别较大,其中进水口COD浓度的反演结果最优,能够取得非常理想的模型反演效果,厌、好氧池和沉淀池、出水口的结果劣于进水口。SPA波段筛选具有令人满意的反演效果,可以实现污水再生处理主要工序处水质反演精度的最优化,对Ⅰ、Ⅱ类水体水质分类准确性达100%,对Ⅲ、Ⅳ类水质水体的分类准分别为50.0%和60.0%,Ⅴ类水体水质类准确性可达80.95%。(3)高光谱对再生水处理的综合水质具有较好的反演效果。不同处理工艺处的综合水质与光谱反射率相关性在400~800nm区间均“由负到正”快速变化,相关性显着。不同的浓度水样相关性曲线具有明显的相似性。利用水质综合评价方法可以建立再生水综合水质的高光谱定量反演模型,具有较好的效果;不同特征波段筛选方法入选模型的波段数量和分布不同,但是它们都能利用较少数量的波段较为准确地对再生水综合水质进行反演;SPA算法能够准确提取再生水综合水质的特征波段,在各个处理工艺具有很高的准确度;利用光谱指数可以实现再生水综合水质快速反演。

李健[3](2020)在《基于RS/GIS的海绵城市生态适宜性评价研究 ——以合肥市十五里河流域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国内海绵城市规划与建设的研究与发展,以环境影响评价为代表的城市生态状况评价方法在海绵城市建设中广泛应用。本文运用生态适宜性评价和海绵城市建设的相关理论,基于RS/GIS,对研究区的用地现状、城市内涝风险等进行分析研究。运用特尔菲法选取NDVI、距离水体的距离、流域年径流控制率现状等流域生态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与熵权法的组合运用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对十五里河流域的海绵城市建设进行生态适宜性评价。依据评价结果从研究区的规划、施工、验收、项目监督、应急机制建立等五个方面提出海绵城市建设的优化方向。并得到以下结论:(1)海绵城市建设是治理城市环境的重要工程措施,十五里河流域的海绵城市建设规划,符合该区域的生态适宜性评价。其中,十五里河上游不适宜工程建设,因而以调蓄池的改造,小规模的透水路面改造为主。中游有一定的生态基础,以疏通河道。建设生态湿地公园为主,是适宜海绵城市工程建设的区域。下游有较好的生态基础,也是生态治理最为适宜的区域。在原有生态条件下提升环境治理的标准。其中,最适宜海绵城市建设的区域面积17.75km2,占比15.96%,比较适宜海绵城市建设的区域77.68km2,占比69.83%,临界适宜海绵城市建设区域的面积为12.76km2,占比达到11.47%,不适宜海绵城市建设的区域占比仅仅2.74%。(2)针对海绵城市的规划建设,分别从规划、施工、验收、监督管理、应急机制五个方面提出优化措施。强调海绵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公众参与监督的重要性。海绵城市的生态适宜性评价表明,城市各生态环境因子并非单独存在。城市生态环境是一个系统的整体,不同生态因子之间存在内在的联系。海绵城市的建设应突出规划设施应对雨洪险情的全过程控制机制。从雨水降落至雨水的排、存、净全过程统一规划,以系统性原则开展区域的环境治理工作。

刘志标[4](2020)在《无人机遥感技术在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通过无人机遥感技术能够进一步提高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效率,本文在详细研究无人机遥感技术基础上,对该技术在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路径进行分析,希望能为生态环境管理提供支持。

陈颖,郭萍[5](2020)在《无人机遥感技术在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分析》文中认为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是保护生态环境、促进项目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当代环境工作者们的重要任务。传统的大型项目比如水利工程、区域规划、公路建设等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进行环境基础值的实地采集,需要环评人员用自己的双脚和仪器去丈量,工作效率低下,难以避免疏漏。无人机遥感技术是一种新型遥感技术,具有成本低、灵活性强、实时传递等优势,是十分适合应用于大型项目或区域规划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的遥感技术。本文从无人机遥感技术和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入手,分析并探讨无人机遥感技术在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希望可以为提高我国环评工作质量和效率提供一些参考。

黄钰涵[6](2020)在《基于遥感的绿洲城市生态环境变化评价 ——以乌鲁木齐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绿洲城市作为人类在干旱区的聚集地,其生态环境的变化与发展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意义重大。生态环境脆弱的绿洲城市对人类干扰和自然变化反映强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导致生态环境质量下降。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逐渐改变了绿洲的生态系统,不仅要面对恶劣的气候条件,还要承受人类对自然资源不断的开发和占用,最终加剧了绿洲生态环境的恶化。为了找出影响生态环境的各类因素并提出应对措施,对绿洲城市的生态环境评价方法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以乌鲁木齐市为研究区,在已有的生态环境评价研究基础上,根据乌鲁木齐市干旱缺水,生态脆弱的环境特征,选择适宜绿洲城市生态环境的评价指标,探索了一种基于遥感技术的绿洲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方法。基于遥感和气象数据及遥感分析技术,较详细地研究了乌鲁木齐市的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并对其空间分布与时空变化进行了详细分析,主要的研究工作和成果如下:(1)通过分析乌鲁木齐市的生态环境特征,从植被、土壤、气候、人文四个方面选择评价指标,构建出绿洲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层次评价模型。(2)结合RS和GIS技术,对2003年、2010年、2017年的遥感影像和气象数据进行预处理后提取评价指标,从而得到植被覆盖度、土壤湿度、土壤沙度、降水气温、土地利用类型等生态环境评价指标。(3)利用层次分析法计算环境评价指标权重,通过综合评价方法对乌鲁木齐市的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可知:乌鲁木齐市的环境评价均值在0.6左右变化,2017年均值有所下降,在研究期间内生态环境质量整体呈下降趋势。从生态环境质量的空间分布来看,各等级之间的界线比较明显,山区的植被覆盖度高,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小,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结果较好;北部荒漠地区因为沙漠化严重,生态环境质量较差,评价等级较低。基于遥感技术提取生态环境评价指标,对城市的生态状况可以进行快速的监测与评价,是一种实时、快速、简便的生态环境评价方法。

王小磊[7](2019)在《基于遥感生态指数的阜新市生态环境质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生态环境为人类提供自然资源、空间环境和基本的物质条件,是人类生存的基本保障和社会赖以发展的物质基础,因此,生态环境质量状况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如何定量表达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及发展趋向、科学地评价生态环境质量状态,已经逐渐成为当前研究的热门课题之一。本文以辽宁省阜新市为研究对象,选取1996年、2000年、2008年和2016年四期Landsat卫星影像为研究数据,以ENVI 5.1作为遥感数据处理平台,以及数据分析及制图工具,借助新型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数RSEI(Remote Sensing Based Ecological Index,RSEI)综合分析评价阜新市1996-2016年间生态环境质量状况,为今后阜新市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提供理论支撑。通过对阜新市四期Landsat影像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获得各期RSEI指数,其均值分别为0.519、0.576、0.687和0.621。研究表明,阜新市生态环境质量从1996-2016年,20年间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数呈现先上升再下降的趋势,生态环境质量总体向好的方向发展。为了更好的了解阜新市的生态环境质量状况,本文将不同年份的RSEI指数值进行等级划分和变化幅度分级,研究结果显示:1996-2016年,阜新市的生态质量总体呈上升趋势;近20年间,研究区RSEI主要由1、2级向3、4、5级转变,生态质量改善面积占总面积的比例高达58.41%,而生态质量变差的面积占总面积的比例较小,生态质量变化明显的区域主要集中在阜新市的东北和西南部地区,原因主要在于阜新市近些年来城镇化的不断推进与发展带来的一系列的环境问题,以及受科尔沁沙地的影响带来的荒漠化问题;能否在进行快速城市化建设的同时给与生态环境以高度重视并全力保护及修复受破坏的生态环境,成为阜新市生态环境质量变化的重要决定因素。根据1996-2016年研究区RSEI指数变化级别显示,阜新市的生态环境整体得到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总体处于“一般”级。虽然阜新市一直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环境遭破坏的趋势仍然不容乐观,生态环境仍存在一些问题,因此,该市在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工作有待进一步提高。该论文有图30幅,表10个,参考文献92篇。

贾琦[8](2015)在《城市绿色空间演化及其冷岛强度遥感分析》文中提出城市不断扩张的同时,也伴随着其下垫面性质由自然地表向不透水地表不断转变的趋势,由此所产生的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就是城市热岛效应的加剧,而城市中的绿色空间则在改善城市热环境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因此深入研究城市绿色空间的空间布局与热环境之间的耦合关系,将对合理规划和布局城市绿色空间进而改善城市热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选择我国北方特大城市—天津作为实证研究对象,基于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平台及相关统计分析等数学方法,从城市绿色空间布局与演化特征入手,在分析城市冷岛格局演化特征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绿色空间与冷岛强度的耦合关系,进而构建天津城市环境气候图,并针对绿色空间规划布局等提出相应的建议与对策。首先,论文对天津城市绿色空间及其景观格局演化特征进行了分析,通过对1992、1999、2006和2013年四个时段的遥感影像进行解译、动态分析和统计发现:近二十余年来天津市主城区绿色空间的总面积下降较为明显,其中农田面积降幅最大,多以向绿地和建设用地类型转变为主,共计缩减近20 km2。绿色空间变化速率在2006年后开始迅速增加。景观斑块数量上呈逐年递增趋势,其中以1999-2006年增速最快。边缘城区的斑块密度在1999年后快速增加,绿色空间斑块的形状越来越复杂且呈现出不规则的趋势,2006年以后聚合度指数出现大幅下降趋势,景观破碎化现象加剧。其次,城市绿色空间与冷岛强度的耦合关系分析,同时也是本研究的主要目标和重点内容。分别从景观格局特征、植被覆盖度和形态特征等视角进行了研究:景观格局角度来看,三种绿色空间类型所产生冷岛强度的能力主要受其临近斑块数量的影响较大,绿色空间类型及所处区位对地表温度变化具有显着影响。绿色空间类型空间分布越集中,则冷岛强度越显着,聚集度每增加10%可降温0.33℃。最大斑块指数与地表平均温度存在显着负相关,每增加10%可降温0.34℃。破碎度指数每增加10%,则地表温度平均增加0.72℃;植被覆盖角度来看,植被覆盖度相关指标均与冷岛强度呈较为显着的线性正相关,植被覆盖度每提升10%,则可降温约0.33℃;从形态来看,通过分析七种不同形态的绿色空间冷岛强度特征,进而总结冷岛强度强度较为理想和不太理想的绿色空间分布特征,并构建了各形态类型的冷岛影响模型;公园景观的冷岛强度特征上,面积及植被覆盖度是影响公园地表温度的最重要的影响因子,另外公园内水体比例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地表温度,水体比例高于30%且植被覆盖度高于10的公园降温强度较显着。再次,关于城市冷岛格局演化特征的分析,本文分别从年际演化、季节演化、冷岛剖面和影响因素等四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年际演化方面,次高温斑块对整个研究区的地表温度演化起主导作用,其最大斑块指数自2006年以后出现分割化趋势。高等级温度斑块的平均面积不断扩大,蔓延度指数和破碎度指数在2006-2013年开始大幅增加。各类型的温度斑块在空间上呈渐趋均匀分布的趋势,2006年以后城市的冷岛强度开始小幅增加;季节演化方面,进入冬季后斑块面积快速增加,春季到夏季斑块数量上由较低温斑块向较高温斑块转移,夏季到秋季,中温及以上斑块向较低温斑块转移,春季到夏季,中温斑块的最大斑块指数下降最严重,进入冬季低温斑块指数开始增加。地表温度斑块在夏季蔓延度最大。冬季的城市冷岛强度最高;冷岛剖面特征方面,研究区地温在变化上呈峰值与谷值交相出现,公园绿地的温度不如水体高,但其降温距离相对较远,各种不同类型的公园绿地降温效果均不同;影响冷岛格局的影响因素上,主要包括植被覆盖度大小、下垫面类型特征、城市规划布局与调整等。此外,风速、云量和相对湿度等自然因素及建成区面积、街道走向、人口密度等人为因素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城市冷岛格局分布。最后,基于城市绿色空间及冷热岛分布特征进行绿色空间规划。通过建立天津城市环境气候图,进而划分5个城市环境气候规划分区,具体从宏观和中观层面针对每个规划分区制定相应的分区规划建议。同时明确天津市主城区内热负荷分布状况及城市气候敏感区域,并基于此提出相关缓解与优化措施。最后结合主城区的绿色空间分布规划出城市降温通道,同时分别针对主城区和中心城区的绿色空间提出规划引导。本论文在理论研究层面上构建了基于城市尺度的绿色空间演化及其冷岛强度分析的“多视角、多方法”的综合定量研究方法,在实证应用方面,通过对天津城市绿色空间的结构布局、演化特征、冷岛强度及规划建议的深入探讨,可为天津城市绿色空间规划和人居环境建设提供技术支持,同时也为同类研究和规划实践提供案例借鉴。

孙锋[9](2011)在《环境地质调查工作发展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将环境地质调查工作置于地质学科史和社会发展的全景之中进行研究,从国内外对比总结其基本规律出发,进而对我国环境地质调查工作与国外的差距和特殊性进行研究。本次研究主要获得以下认识:1、国内环境地调查工作的发展状况与整体不完全和谐一致,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不完全一致。2、国家性质决定了环境地质调查工作的任务制定和利益取向。即资本主义国家环境地质调查工作从个人需求出发,社会主义国家从国家利益出发,服务于经济建设的需要。3、与国外相比,国内地质调查局职能中未能实现商业性矿产勘查职能向外分离,大大影响了我国地调局对公益性、基础性地质工作的投入。4、国内外环境地质调查工作的技术水平差距主要体现在对高新技术应用下数字化信息资料的积累与成功经验的总结。

卢斌(王莹)[10](2010)在《基于格网GIS的艾比湖流域城市化与生态环境效应评价研究》文中提出人类社会的城市化过程不仅是一个人口迁移、景观变化、产业集聚的过程,也是城市发展与周边生态环境之间发生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随着区域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发展的溢出效应不断加大,对城市及其周边地区的环境影响也向纵深拓展。生态环境的脆弱性不断加强,很多快速城市化地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生态风险,在脆弱生态地区,城市化和城市发展已经成为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驱动因素。作为西部干旱区的典型案例地区,艾比湖流域已成为新疆继塔里木河流域之后的第二大生态退化区,该流域生态问题已经影响到天山北坡经济带和亚欧大陆桥新疆段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论文在国家“973”项目《中国西部干旱区生态环境演变与调控研究》的基础上,选取位于新疆西部的艾比湖流域为研究区,在对该区域的城市化和生态环境发展现状综合分析的基础上,从人口城市化、经济城市化、空间城市化和社会城市化四个方面构建艾比湖流域城市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以自然生态环境和人类活动影响生态环境两个方面构建艾比湖流域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应用格网GIS技术对各项指标进行空间格网化表达,然后综合运用主观AHP打分法和客观修正熵权法相结合的赋权方法确定了各项指标的权重,并在GIS的支持下进行地图代数运算,获得艾比湖流域城市化水平与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初步结果,最后运用定量分析方法对艾比湖流域城市化和生态环境关系进行了分析评价,并以元胞自动机、BP神经网络和智能体相结合的混合模型对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进行了预测,得到2015年和2020年的艾比湖流域城市化水平和生态环境质量。在上述综合分析评价的基础上,针对性提出艾比湖流域的城市化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多项对策,以期为艾比湖流域的城市化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促进流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的依据。论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艾比湖流域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影响强烈,城市化的初期阶段表现为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在生态环境的影响因素中,自然背景的生态环境因素高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影响的生态因素,但流域人地关系在进一步加大,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趋强。(2)应用格网化方法对影响城市化和生态环境的各个因素进行分析研究,从方法上对包括人口数据等统计数据在内的全部数据进行分析研究,拓展了格网化GIS的应用范围,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3)通过分析评价艾比湖流域1990年、2000年、2008年三个年份的城市化水平和生态环境质量发现,2000年以后,区域生态环境趋于好转,流域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生态环境与城市化的协调呈良性发展。(4)从城市化综合水平和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结果的空间分布上来看,城市内部和外部或非城市区域存在较大差异,即城市内部的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程度要明显好于非城市区域。(5)建立基于元胞自动机、BP神经网络和智能体相结合的模型,对艾比湖流域的城市化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进行预测分析,结果表明,未来艾比湖流域的城市化综合水平将不断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总体将逐步好转,但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论文的创新之处如下:(1)尝试运用格网化方法对城市化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对传统的以行政单元为最小研究区域的方法进行了更新,从而可有效揭示行政单元内部的城市化综合水平的空间差异,有助于更好地认识和分析区域城市化发展状况。(2)对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实现了格网化分析研究,使得研究的尺度在空间上进一步细化,得到的结果更符合实际,更具操作性。(3)在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综合评价的格网化结果基础上运用元胞自动机、BP神经网络和智能体相结合的模型进行了预测,比传统的基于行政单元统计数据的分析预测方法精度有所提高,预测的结果比单纯基于元胞自动机的预测模型准确度有所提升。

二、遥感技术在城市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遥感技术在城市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无人机遥感技术在陆地生态系统监测与评价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陆地生态系统监测及生态环境评价体系
    1.1 陆地生态系统监测
    1.2 生态环境评价
2 无人机遥感技术在陆地生态系统监测中的应用
    2.1 森林生态系统监测
    2.2 用于草原生态系统监测
    2.3 荒漠生态系统监测
    2.4 农田生态系统监测
3 无人机遥感技术在生态环境评价中的应用
    3.1 矿产和石油开采
    3.2 道路建设工程
    3.3 水利工程项目
    3.4 水土污染观测
4 展望

(2)基于高光谱遥感的再生水水质指标反演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我国再生水利用现状的研究进展
    1.3 再生水水质指标的高光谱遥感反演研究进展
    1.4 再生水水质高光谱波段筛选及模型优化的研究进展
    1.5 现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6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第二章 我国再生水利用现状研究
    2.1 我国再生水利用现状
    2.2 我国再生水利用量现状分析
        2.2.1 指标筛选原则与方法
        2.2.2 指标筛选的实现
    2.3 小结
第三章 再生水水质高光谱数据采集与处理方法
    3.1 水样采集和水质指标测定
        3.1.1 再生水处理的水样采集
        3.1.2 再生水水质指标的化验测定
    3.2 水样光谱数据的采集和处理
        3.2.1 光谱数据的采集
        3.2.2 光谱数据与水质指标相关性分析
    3.3 预测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3.3.1 偏最小二乘回归
        3.3.2 粒子群优化的支持向量机回归机(PSO-SVR)
        (1)SVR原理
        (2)PSO算法原理
        (3)PSO-SVR模型
    3.4 小结
第四章 高光谱对再生水处理中COD浓度的反演研究
    4.1 再生水COD浓度反演模型的建立
    4.2 再生水COD浓度与光谱反射率相关性分析
    4.3 再生水COD浓度全波段反演模型
        4.3.1 原始波段反演模型
        4.3.2 FDR全波段反演模型
        4.3.3 FDR特征波段反演模型
        4.3.4 SPA模型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高光谱对再生水综合水质的反演研究
    5.1 再生水水质综合量化
        5.1.1 水质综合方法的确定
        5.1.2 内梅罗指数法的实现
    5.2 再生水综合水质反演结果
    5.3 特征波段筛选
        5.3.1 随机森林重要性
        5.3.2 SPA波段筛选对再生水水质综合指数反演的影响
    5.4 光谱指数对高光谱反演再生水综合水质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6.2.1 研究不足
        6.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3)基于RS/GIS的海绵城市生态适宜性评价研究 ——以合肥市十五里河流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生态环境问题
        1.1.2 海绵城市提出与实践
        1.1.3 生态适宜性评价在城市发展中的应用
        1.1.4 十五里流域的生态环境问题
    1.2 研究意义
        1.2.1 评估十五里河流域海绵城市建设生态适宜性
        1.2.2 建立城市生态适宜性评价模型
        1.2.3 优化十五里河流域的生态环境调解能力
    1.3 相关理论
        1.3.1 海绵城市建设的理论基础
        1.3.2 生态适宜性评价的相关理论
    1.4 国内外研究概况
        1.4.1 国外研究进展
        1.4.2 国内研究进展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1.6 研究内容
第2章 十五里河流域的概况分析
    2.1 研究区域
        2.1.1 区域选择
        2.1.2 区域概况
    2.2 十五里河流域数据概况
        2.2.1 空间矢量数据
        2.2.2 遥感图像的处理
        2.2.3 十五里河流域土地利用情况信息解译
        2.2.4 十五里河流域用地现状信息分析
        2.2.5 调研实测数据
        2.2.6 十五里河流域主要问题和任务
第3章 生态适宜性评价体系构建
    3.1 指标筛选
        3.1.1 筛选方法
        3.1.2 筛选原则
        3.1.3 指标确定
    3.2 权重确定及等级划分
    3.3 构建生态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
    3.4 海绵城市建设适宜性评价指标等级划分
    3.5 本章小结
        3.5.1 模型可以改进的方向
        3.5.2 模型中的创新点
第4章 合肥市十五里河流域生态适宜性评价
    4.1 单因子生态适宜性评价
        4.1.1 坡度
        4.1.2 坡向
        4.1.3 用地情况
        4.1.4 距离水体距离
    4.2 多因子生态适宜性评价
第5章 合肥市十五里河流域海绵城市建设优化策略
    5.1 流域统一规划
    5.2 施工方案因地制宜
    5.3 工程验收严格把关
    5.4 建立即时的项目监督平台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果与讨论
    6.2 本文的创新点
    6.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4)无人机遥感技术在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1.无人机遥感技术研究
2.无人机遥感技术在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方向
    (1)在道路工程项目中的应用
    (2)在矿产开发工程中的运用
    (3)土壤污染监测中的应用
    (4)在地质灾害调查中的应用
3.无人机遥感技术在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后续监测中的应用
    (1)无人机遥感技术的场地调查
    (2)对生产过程的环境评价
    (3)修复后的监测
4.结束语

(5)无人机遥感技术在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概述
2 无人机遥感技术概述
3 无人机遥感技术在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具体应用
    3.1 无人机遥感技术在水利工程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
    3.2 无人机遥感技术在区域规划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
    3.3 无人机遥感技术在道路建设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
4 结束语

(6)基于遥感的绿洲城市生态环境变化评价 ——以乌鲁木齐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绿洲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技术方法
        1.2.2 绿洲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应用进展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及环境特征
        2.1.1 研究区概况
        2.1.2 研究区环境特征
    2.2 研究方法
        2.2.1 指标选取依据
        2.2.2 确立指标体系
    2.3 综合评价方法
        2.3.1 指标标准化
        2.3.2 权重计算方法
        2.3.3 综合评价
    2.4 本章小结
3 乌鲁木齐市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3.1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3.2 评价指标提取与分析
        3.2.1 植被指数
        3.2.2 土壤指数
        3.2.3 气候指数
        3.2.4 人文指数
    3.3 计算指标权重
    3.4 综合评价结果
    3.5 本章小结
4 乌鲁木齐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结果分析
    4.1 生态环境质量空间现状分析
        4.1.1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结果分等定级
        4.1.2 生态环境质量区域分布特征
    4.2 生态环境质量时空变化分析
        4.2.1 生态环境质量等级变化
        4.2.2 生态环境质量变化检测
    4.3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7)基于遥感生态指数的阜新市生态环境质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及气候条件
    2.2 生态环境现状
3 数据来源及处理
    3.1 数据来源
    3.2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原理与方法
4 遥感生态指数体系构成及区域差异
    4.1 阜新市遥感影像目视解译
    4.2 各指标主成分分析结果
    4.3 生态环境质量指数RSEI各指标计算结果
    4.4 生态环境质量指数RSEI分级
    4.5 生态环境状况变化分析
    4.6 阜新市生态环境变化的影响因素
    4.7 阜新市生态环境保护对策及建议
    4.8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8)城市绿色空间演化及其冷岛强度遥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气候变暖与节能减排的紧迫性
        1.1.2 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城市生态环境的严峻性
        1.1.3 快速城镇化与绿色空间的矛盾加剧
        1.1.4 地理空间新技术的普遍应用
        1.1.5 天津作为案例研究的典型性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绿色空间及相关概念
        1.2.2 绿色空间分类体系
        1.2.3 热岛效应及冷岛概念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1.5.1 研究区概况
        1.5.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第二章 研究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城市绿色空间研究进展
        2.1.1 城市绿色空间研究现状
        2.1.2 城市绿色空间的研究方法和内容
        2.1.3 存在问题与趋势
    2.2 城市冷岛/热岛效应研究综述
        2.2.1 城市冷岛/热岛效应研究方法
        2.2.2 城市冷岛/热岛效应研究内容
        2.2.3 存在问题与趋势
    2.3 相关理论基础
        2.3.1 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
        2.3.2 景观生态学
        2.3.3 城市气候学
        2.3.4 低碳城市理论
        2.3.5 理论评述
第三章 城市绿色空间分布格局演化
    3.1 绿色空间信息提取
        3.1.1 绿色空间的解译分类
        3.1.2 遥感影像分类精度检验
    3.2 绿色空间覆盖格局演化
        3.2.1 绿色空间总体特征
        3.2.2 行政区尺度下绿色空间变化特征
        3.2.3 绿色空间时空演化过程
    3.3 绿色空间景观格局演化
        3.3.1 总体景观格局分析
        3.3.2 景观格局梯度演化特征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城市绿色空间与地表热环境的耦合关系
    4.1 景观格局特征与地表热环境的耦合关系
        4.1.1 景观格局指数的选择
        4.1.2 绿色空间格局与地表热环境的关系
    4.2 植被覆盖与地表热环境的耦合关系
        4.2.1 植被覆盖度的演变特征
        4.2.2 植被覆盖与与地表热环境的回归分析
    4.3 绿色空间形态与地表热环境的耦合关系
        4.3.1 构建绿色空间形态影响地表热环境体系
        4.3.2 绿色空间形态的冷岛特征解析
        4.3.3 绿色空间形态影响地表热环境强度解析
        4.3.4 各形态类型的冷岛强度比较及影响模型构建
    4.4 典型绿色空间类型——公园景观与地表热环境的耦合关系
        4.4.1 公园的冷岛强度技术流程
        4.4.2 公园的景观特征与冷岛强度
        4.4.3 公园的冷岛强度强度特征
        4.4.4 公园冷岛强度的影响因子
        4.4.5 公园冷岛强度模型的构建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城市冷岛演化特征及影响因素
    5.1 冷岛年际演化特征
        5.1.1 年际总体演化特征
        5.1.2 城市地表温度等级划分
        5.1.3 冷岛年际演化特征
        5.1.4 冷岛强度年际变化特征
    5.2 冷岛季节演化特征
        5.2.1 冷岛季节总体演化特征
        5.2.2 冷岛季节演化特征
        5.2.3 冷岛强度季节变化
    5.3 城市冷岛剖面分析
        5.3.1 冷岛剖面位置的选择
        5.3.2 剖面线温度与下垫面性质的关系
    5.4 冷岛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5.4.1 植被盖度对冷岛的影响
        5.4.2 下垫面类型变化对冷岛的影响
        5.4.3 城市规划布局对冷岛的影响
        5.4.4 冷岛优化重点区域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冷岛特征的城市绿色空间规划策略
    6.1 建立基本要素分布图集
        6.1.1 城市环境气候图内容界定
        6.1.2 城市气候基础要素筛选
    6.2 建立城市环境气候分析图
        6.2.1 图层分类值的确定
        6.2.2 热负荷指标
        6.2.3 潜在降温指标
        6.2.4 生成城市环境气候分析图
    6.3 城市环境气候分区及规划建议
        6.3.1 城市环境气候分区
        6.3.2 分区规划建议
    6.4 城市绿色空间规划引导
        6.4.1 总体规划及分区控制引导
        6.4.2 绿色空间规划引导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创新点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9)环境地质调查工作发展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依据
    1.2 选题意义
    1.3 研究现状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2 概述
    2.1 环境地质学的由来及发展
        2.1.1 环境地质学理论研究概况
        2.1.2 环境地质学的概念及与地质环境的区别
        2.1.3 环境地质学与有关科学的关系
        2.1.4 环境地质学的兴起与发展
    2.2 环境地质调查及编图简介
        2.2.1 环境地质调查的定义及主要任务
        2.2.2 环境地质调查工作的分类
        2.2.3 环境地质图的特点及主要反映内容
3 国外环境地质调查工作发展概况
    3.1 国外环境地质调查工作的分期及划分依据
        3.1.1 初始阶段(1963~1983 年)
        3.1.2 推广发展阶段(1984~1994)
        3.1.3 全面发展阶段(1995 至今)
    3.2 国外环境地质调查工作近期的主要进展
        3.2.1 区域性环境地质调查和评价
        3.2.2 地下水质评价与水资源管理
        3.2.3 综合性灾害调查研究
        3.2.4 城市综合地质填图与废物处理调查评价
        3.2.5 矿山地区环境地质调查与评价
        3.2.6 生态环境地质调查与评价
    3.3 国外环境地质调查技术方法的应用与发展
4 国内环境地质调查工作发展概况
    4.1 我国环境地质调查工作的分期研究及划分依据
        4.1.1 初始与动乱阶段(1952~1972)
        4.1.2 振兴开拓阶段(1973~1986)
        4.1.3 全面发展阶段(1987~1997)
        4.1.4 繁荣阶段(1998 至今)
    4.2 我国环境地质调查工作近期的主要进展
        4.2.1 区域环境地质调查研究
        4.2.2 城市环境地质调查研究
        4.2.3 地方病与水土污染调查研究
        4.2.4 重大工程建设地质灾害调查研究
        4.2.5 矿山环境地质调查研究
        4.2.6 生态环境地质调查研究
    4.3 我国环境地质调查技术方法的应用与发展
        4.3.1 我国环境地质调查理论方法的产生与演变
        4.3.2 主要技术方法在环境地质调查中的应用与发展
5 国内外发展概况对比及差异性分析
    5.1 国内外发展概况的对比
        5.1.1 国内外环境地质调查组织机构的对比
        5.1.2 国内外环境地质调查内容及成果的对比
        5.1.3 国内外环境地质调查技术的对比
    5.2 国内与国外发展概况的差异性分析
        5.2.1 国家性质及任务对环境地质调查工作的影响
        5.2.2 调查机构职能设置对环境地质调查工作的影响
        5.2.3 科学技术应用对环境地质调查工作的影响
6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10)基于格网GIS的艾比湖流域城市化与生态环境效应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现实意义
    1.2.2 区域意义
    1.2.3 理论与方法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案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论文的技术路线
1.4 数据资料来源
    1.4.1 人口、社会、经济统计资料
    1.4.2 遥感影像数据
    1.4.3 图形图像数据
1.5 特色与创新之处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条件
    2.1.1 地形地貌
    2.1.2 气候水文条件
    2.1.3 河流水系特征
2.2 生态环境
    2.2.1 土地资源概况
    2.2.2 土地资源的空间分布
    2.2.3 水土开发的空间格局及主要绿洲
2.3 历史时期艾比湖流域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动态演变
    2.3.1 古代游牧民族时期的被动依存关系
    2.3.2 秦汉至清代以前的人与自然半依存关系
    2.3.3 清代至建国以前农业经济时期的城市化初步形成
    2.3.4 建国以来现代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相互作用
2.4 艾比湖城市化过程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影响
    2.4.1 城市化过程引起生态环境的变化
    2.4.2 流域恶化的生态环境制约着社会经济发展
2.5 小结 第三章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效应研究进展
3.1 城市化研究
    3.1.1 城市化国外研究进展
    3.1.2 城市化国内相关研究进展
    3.1.3 城市化研究评述
3.2 生态环境效应研究
    3.2.1 生态环境效应国外研究进展
    3.2.2 生态环境效应国内研究进展
    3.2.3 生态环境效应研究评述
3.3 二者关系研究
    3.3.1 二者关系国外研究进展
    3.3.2 二者关系国内研究进展
    3.3.3 二者关系研究评述
3.4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效应定量评价研究
    3.4.1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效应定量评价研究方法
    3.4.2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效应定量评价研究方法评述 第四章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机制与评价体系构建
4.1 艾比湖流域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机制
    4.1.1 城市化对生态环境的作用机制探讨
    4.1.2 生态环境对城市化的约束和反馈机制
    4.1.3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压力-状态-响应机制
4.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4.2.2 城市化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
    4.2.3 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
4.3 数据标准化
4.4 权重的确定
    4.4.1 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
    4.4.2 改进的熵值法确定权重
    4.4.3 组合赋权法最终确定权重
4.5 权重分析
4.6 小结 第五章 基础数据的收集、处理与格网化表达
5.1 图形基础数据的处理与建库
5.2 遥感基础数据的处理与解译
    5.2.1 土地利用数据
    5.2.2 NDVI数据
5.3 图形类各指标数据的格网化
    5.3.1 地形起伏度
    5.3.2 气候适宜度
    5.3.3 水文指数
    5.3.4 地被指数
    5.3.5 生态弹性度
5.4 统计类各指标数据的格网化
    5.4.1 城市化各指标数据的格网化
    5.4.2 生态环境各指标数据的格网化
5.5 小结 第六章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评价分析
6.1 艾比湖流域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定量评价
    6.1.1 艾比湖流域城市化定量评价
    6.1.2 艾比湖流域生态环境定量评价
6.2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定性分析
6.3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定量化分析
    6.3.1 状态与过程分析
    6.3.2 二元关系分析
    6.3.3 耦合协调分析
6.4 小结 第七章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效应趋势预测
7.1 元胞自动机原理
7.2 BP神经网络模型
7.3 基于元胞自动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预测模型
    7.3.1 预测模型及分析方法选择
    7.3.2 城市化模型
    7.3.3 生态环境模型
7.4 艾比湖流域城市化与生态环境效应分析预测
7.5 小结 第八章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对策
8.1 制定科学的流域发展规划
8.2 加强自然植被的恢复和保护
8.3 加快边贸城市建设和发展
8.4 大力发展都市型农业和观光型农业
8.5 加快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步伐
8.6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
8.7 确保入湖水量,加强用水的管理
8.8 加大生态环境的监测和科研投入
8.9 小结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图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四、遥感技术在城市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无人机遥感技术在陆地生态系统监测与评价中的应用[J]. 王飞,李伟,赵文植,李卫英,辛培尧. 安徽农学通报, 2021(10)
  • [2]基于高光谱遥感的再生水水质指标反演模型研究[D]. 余鹏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3]基于RS/GIS的海绵城市生态适宜性评价研究 ——以合肥市十五里河流域为例[D]. 李健. 合肥学院, 2020(12)
  • [4]无人机遥感技术在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研究[J]. 刘志标. 当代化工研究, 2020(15)
  • [5]无人机遥感技术在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分析[J]. 陈颖,郭萍. 环境与发展, 2020(05)
  • [6]基于遥感的绿洲城市生态环境变化评价 ——以乌鲁木齐市为例[D]. 黄钰涵. 兰州交通大学, 2020(01)
  • [7]基于遥感生态指数的阜新市生态环境质量研究[D]. 王小磊.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19(02)
  • [8]城市绿色空间演化及其冷岛强度遥感分析[D]. 贾琦. 天津大学, 2015(08)
  • [9]环境地质调查工作发展史研究[D]. 孙锋.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1(08)
  • [10]基于格网GIS的艾比湖流域城市化与生态环境效应评价研究[D]. 卢斌(王莹). 西北大学, 2010(09)

标签:;  ;  ;  ;  ;  

遥感技术在城市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